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1-28 11:19:58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凭借课文的语文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秦兵马俑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整体感知

1、读题

2、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兵马俑?这一主要内容,文章的哪一节直接告诉我们?

齐读第3节

3、过渡:文章哪一段介绍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二、学习第二段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二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这一特点的?

2、指名交流读书所得。

3、这么气势恢弘的兵马俑想不想一睹为快?放课件。

指导朗读。

4、小结:这一段作者主要通过列举数字、举例的写作方法向我们介绍气势恢弘,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

过渡:文章哪一段又介绍兵马俑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呢?

三、学习第三段

1、快速浏览第2-9节,课文描写哪几类兵马俑?

过渡:这么多的兵马俑却个性鲜明,让我们分小组再次读一读2-9节。

2、分四人一小组学习,幻灯出示学习要求:

(1)选择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兵马俑读一读。

(2)想一想,这类兵马俑有什么个性特点?你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

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交流学习成果,教师相机点拨,并播放相关兵马俑的幻灯片,加深理解。

引导朗读:你能把这些感受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四、小结:听你们的介绍和朗读,我真感到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

3、默读第10节。用画出表示神态的词句,用画出作者想象的词句。想想这样写的好处。

4、出示填空: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 );有的(),好象()省略号是什么意思?

五、回归整体,激发情感

1、如此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兵马俑有什么价值呢

朗读第四段

2、提问:学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4、总结课文,小结本课的写作方法。

六、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把秦兵马俑介绍给自己的亲友听。

2、收集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进一步解兵马俑。

3、学习课文运用过度段的写法,介绍某一物的特点。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感兴趣的一题进行练习)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过程和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准备:

1、生字小黑板

2、查找资料,了解唐朝大诗人白居易的情况。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一、复习导入:

学习《找春天》后,我们发现了春天刚来到时的一些景物,如,小草从地下长出来,稀稀疏疏的。今天我们将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同学们对春天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字音

1、自己读读两首古诗。

2、指名读古诗,读后评议。

3、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多种形式读,掌握字音。

重点字音: 荣 宿 篱 疏

4、再读古诗,读正确、流利。

三、朗读感悟

1、自由朗读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不懂的词语,试着自读自悟。

2、小组朗读

个别读和齐读结合,看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借助插图感知诗的内容,体会诗的情感和朗读的节奏感。随机解决学生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如,结合“岁月、岁岁平安、辞旧岁”等词语理解诗中的“岁”(“年”的意思),结合“奔走相告”、“走马看花”等词语理解诗中的“走”(“跑”的意思)。

3、小组赛读

注意鼓励有个性的朗读。

4、教师范读

(1)读《草》的第一行,语气舒缓,表现野草的茂盛和草原的辽阔;第二行突出

“枯”、“荣”,感觉野草一年一度的枯槁和茂盛;第三行语调稍扬,显示野火的无情和野草的顽强;第四行语调平稳有力,表现野草旺盛的生命力。

(2)《宿新市徐公店》的前两行是几笔淡淡的素描,朗读时语调可平稳柔和,快

慢有致,渲染农村宁静、柔美的环境气氛;第三行用欢快、跳跃的节奏表现儿童奔跑追逐黄蝴蝶时的喜悦心情;第四行“无处寻”读得慢而稳,表现出失望的心情和深远的意境。

5、学生美读

(1)朗读《草》时,脑子里要浮现出野火焚烧枯草和春天野草复生的画面。

(2)朗读《宿新市徐公店》时,想象:金黄的菜花,淡雅的花香,扑蝶的儿童在

菜花丛中东找西寻,分不清哪是黄花,哪是黄蝶。

6、畅谈发现

你对小草在一年中的生长情况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对暮春时节的景象有什么新的发现?让学生自由讨论,自主发现,自由表达。

7、启发感悟

感悟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春光无限好;春天具有无穷的乐趣!

3

8、朗读两首古诗,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感情。

9、利用学习伙伴的话,引导学生给第二首诗编个故事。

四、积累运用

1、练习背诵古诗。

2、读读记记《草》原诗后四行的内容。

3、抄写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五、实践活动

“我知道”展示交流活动。

1、展示交流自己知道的与本课内容有关的资料。

2、背诵白居易和杨万里的其他诗作或其他诗人写的关于春天的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

感。

一、复习

背诵两首古诗

二、识字

1、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圈画不认识或容易读错的字。

(2)结合语言环境自主认读。

(3)教师检查认读情况,随机纠正读音。

(4)小组内相互检查认读情况。

2、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1)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

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2)如果班上有姓徐的同学,或者有的同学认识姓徐的人,就请他教大家识记“徐”

这个字。

3、组词识字。

如,宿,住宿、宿舍。

4、以熟字带生字识字。

如,离——篱 味——未

三、写字指导

1、巩固音、形。

本课9个要写的字中平翘舌音的字较多,翘舌音:追 烧 荣;平舌音:菜 宿 。写字前引导学生再次认读这些字,巩固读音。

2、仔细观察。

本课的9个字包含了五种结构,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现,引导学生正确书写。 独体字:未

左右结构:枯、徐、烧

上下结构:荣

半包围结构:追、店

4

3、重点讲解

未:可以先复习一下“味”字,再指导书写。上横要短,下横要长,撇捺要舒展。 荣:草字头的横不能太长,秃宝盖要宽,“木”字横要短,撇捺伸展开。 宿:宝盖不宜太宽。

烧:火字旁捺要变点,右上部不要写成“戈”,第二笔斜沟要有弯度,下面的“兀”字横要短,竖弯沟的拐弯处要圆润。

4、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板书设计: 古诗两首

枯 野火烧不尽

荣 春风吹又生

宿新市徐公店

景 美丽

人 可爱

教学反思:

3.笋芽儿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

过程和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教学重难点:会认14个生字。会写9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地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独立学会小字格的生字,会认双横线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理解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阅读文本,查找资料,分组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海给我们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感悟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多少乐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插图

学习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 你们在大海边嬉戏玩耍过吗?有什么感受?

2、教师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根据下列要求初读课文。

1、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珍藏、神秘、出航 细致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象孩子们是怎样踏浪的?

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句子: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笑着,叫着,跳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3、学生自由读句子想象画面。

4、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5、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CAI中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兴奋场面。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心中的喜悦,读出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乐趣。

6、另外几句,着重指导学生读出浪花的可爱与顽皮,在读中体会作者

观察能力和表现手法。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了第二自然段,你想到了什么?

2、他们除了堆城堡还会堆什么?他们在玩沙时会说些什么?

3、小组里演一演。

4、堆城堡多么高兴呀,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他们拾到了什么,请用笔在书上勾画下来。

2、想象一下他们会用贝壳做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读出孩子们的好奇之心。

三、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新

1、读了四、五自然段,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梦想?

2、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文

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简材简述

这篇课文讲述了在泰国首都曼谷近郊的公路上,泰国妇女阿玲指挥乖巧聪明的小象,帮助中国司机把陷在泥坑中的汽车拉出来,并且冲洗干净,得到周围人们的赞叹。通过教学,要让学生知道,他们赞美的不仅是小象,更是阿玲那乐于助人、办实善良的心灵。使人们感受到曼谷这里景美、物美、人更美。

二、设计理念

把课堂的阅读活动视为一种生活,在阅读的生活中,充分释放学生的生命力。课堂教学完成体现在动态生成的师生对话上,在一种虚拟的旅游中,领悟课文的全过程。

另外,在师生关系上,教师努力追求一种师生平等对话的教学氛围,使得语文课堂变的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这是我执教上曼谷小象的又一特色。

三、设计特色

以虚假的旅游串连教学的全活动,富有生活意趣。

四、教学目的

1、体会泰国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真挚友情,学习阿玲助人为乐的品质,增强学生热爱保护动物意识。

2、理解我为什么赞叹小象,联系阿玲三次微笑体会阿玲的优秀品质。

3、理解三次需色变化来感受曼谷景象的优美。

4、看感表地朗课文,背育4——7自然段,从而感受景美、人美、小象美。

五、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育4——7自然段,从而感受景美、人美、小象美。

六、教学流程

(一)课前延伸

生讲故事引入到曼谷景美,物美、人更美。设想学生到曼谷游一游,玩一玩。

设计意图:故事开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知不觉地将学生思维带入本课的学习内容,营造学习氛围。

(二)初读检查,让学生自主体会文章内容

1、师拟旅游曼谷,请生闭上眼睛,坐波音747容机飞到曼谷。板书20曼谷的小象。

2、初读课文,(1)找出一句读得最棒的句子,说说好在哪里?(2)读一句你觉得最重要句子,说说为什么重要?(3)读一句你觉得最难的句子,说说为什么难读?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新课导入

记得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书对于我们人类的进步是多么重要啊!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课文也和书有关,请大家一起来读课题:出示课题:这是英国的作家尤安艾肯写的,看了题目,大家知道作者把书当作什么?板书:伴侣。看到伴侣,你自然会想到哪些词语?作者把书当作他的伴侣,和它形影不离,如影相随,可见作者是多么喜爱读书啊!带着喜爱之情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题。

二、读通课文,整体感知

1、读课文,思考问题:

请大家把课文读通顺,如果觉得有难度的句子,就多读几遍。借助课后第一第二题,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2、交流:

板书:原因方法

3、过渡:

课文不长,但是我们却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课文的1~3自然段中有一个词把他对读书的喜爱非常好的表现出来了,你能读出来吗?

三、体会“毫不犹豫”

1、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找出一个最能表现作者喜爱读书的词语。

课件出示:

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你能给毫不犹豫换一个词吗?

2、大家知道,环球旅行需要多少年吗?猜猜看。

出示课件:

那么同学们,如果是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同样的问题问一问你的同桌,让我们听听大家会选择什么?

3、指名演示对话。

4、一个人独自驾舟旅行那该多么寂寞啊。但是作者却毫不犹豫地回答:引导学生接:我会选择一本书。再肯定一点好吗?

5、如果你坐船周游世界,这一趟下来你可以把它读上一百遍,最终你能背诵下来。你为什么还要选择一本书呢?请大家细细地读课文4、5两个自然段,你能把它读成一句话,告诉我们作者之所以选择一本书的原因吗?

四、研读喜爱读书的原因

1、学生读课文。

2、交流,出示:

你总能从一本书中发现新的东西,不管你看过多少遍。请问你一本书最多看过几遍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呢?那就请你把这种感受读给大家听。

3、在作者的心中,书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呢?请大家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4自然段,把有关的句子划出来。

4、出示: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看到朋友,家使你的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哪些词儿?多么温馨,多么亲切,请你读出这份感觉来好吗。

5、对作者来说,家和朋友还有着更深的内涵。请你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你能慢慢体会出来吗?出示:你已经见过你的朋友一百次了,可第一百零一次再见面时……光线怎么那么美!”

指导朗读:

是啊,真想不到啊!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请你带着惊奇再来读好吗?光线怎么这么美!看到这么美的光线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哦,使一份前所未有的发现,真让人喜悦啊?你把这种喜悦读出来好吗?仅仅是惊奇和喜悦吗?

日日相见的朋友,每天都回的家,也常常带给我们新的惊喜,新的喜悦,新的自豪,这真是常见常新啊!

板书:常见常新。

6、读好反问句:

出示:

这有什么关系呢?你不会因为以前见过你的朋友就不愿再见到他们了吧?你不会因为熟悉家中的一切就弃家而去吧?

难怪作者会做出这样的回答。

引读:难怪作者会发出如此的感叹。

7、小结:

对作者来说书和家和朋友都是一样的啊。你常常都读它,它也总能带给你新的发现,新的惊喜,读上一百遍也不厌倦。这就叫百读不厌啊。

板书:百读不厌。

大家真会读书,把作者喜爱读书的原因读成了8个字。

一起读:常见常新百读不厌。

五、课堂练笔

1、出示要求,作者把书比作朋友他和家,真是一个绝妙的比喻,在你的生活中,书还像什么呢?请大家动笔来写一写。

2、指导读好。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了解了一位酷爱读书的人喜爱读书的原因,下节课作者还将和我们继续探讨关于读书方法的话题,请大家把自己平时读书的方法简单的总结一下,我们下节课一起来交流。

【板书设计】

3、走遍天下书为侣

常见常新百读不厌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设计理念:

本课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拼读音节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了解儿歌内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

3、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兴趣,以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儿歌,识记生字,了解生字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

四、教学难点:能正确通顺地朗读儿歌,识记生字,了解生字意思,并能运用生字组词说句。

五、课型:新授课。

六、教学方法:讨论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七、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八、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课。

1、师:小朋友,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去美丽的汉字王国里做客。(播放课件,路上有已经学过的“叫、叶、鸣、啦、听、吧”等字)你们看,通往汉字王国的路并不好走,有许多小花等着考考你们,我们只有读出花儿身上的汉字,才能顺利到达。

师:祝贺你们顺利到达,你们有没有发现刚才读过的汉字有什么特点?(都有“口”字)

2、今天在汉字王国里接待我们的就是一些带“口”的汉字,我们一起去认识它们,好吗?板题

二、读儿歌,认识汉字。

1、教师范读儿歌,要求听准字音。

2、自由读儿歌,不会读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用“○”和“…”分别找出这课中的会认字和会写字,反复读。

把儿歌读给同桌听,互相正音。

4、指名读儿歌,纠正读音。

5、小组比赛读。

你有信心读好哪句儿歌?自由找伙伴,把它读给你的小伙伴听。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指导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3、出示7个生字,让学生认读。

4、选喜欢的字助词说句。

小结:让学生谈谈游汉字王国有什么收获。

后记:

1、通过学习本课生字,激发学生的学习汉字的兴趣,他们利用熟字加偏旁去识字。学生能在原来的基础上熟读儿歌。并且能掌握本课的方法编出了很多添口歌。以后要多采取类似的方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这节课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教给识字方法,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学习本节课充满激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通过学习本课的生字,大部分学生对生字的音、形、义能掌握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朗读课文,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1、看卡片认读生字。

二、指导书写。

1、自由说说字的结构、部首、笔画、笔顺规则等。

2、学生观察教师范写。

3、学生独立书写。

4、检查书写情况,给予恰当的评价。

三、同步练习

1、看拼音,写汉字。

tǔxiàchuìwèi

()泡泡()一跳()号()道好

2、比一比,再组词。

下()未()欠()

吓()味()吹()

几()合()土()

叽(&

nbsp;)哈()吐()

你还认识哪些带“口”的字?写下来。

3、按要求归类。

未土笑森欠尖明众

事哈笔品示汗舌晶

左右结构的字:————————————

上下结构的字:————————————

独体字:———————————————

品字形结构的字:————————————

小结:这次游汉字王国,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3添口歌

wèixiàqiànchuīhéwèitǚ

未吓欠吹合味吐

1:朱红英: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同学们认识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书写时能按要求说出字的结构、部首、笔画、笔顺规则。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字形的方法,也就是用“口”加“下”字等方法来记忆字行。学生在田字格书写时也能把左右两边的字写匀称。但是,有的学生在组词写,以后在这方面多加指导。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基本上能掌握好生字的音、形、义,能利用加部首的方法进行识字,但是,还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好,以后还要指导。

第7篇:小学语文教案

所在班级情况,学生特点分析:

本班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一些语文学习能力 ,他们能自主阅读,并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学内容分析:

课文中讲述的故事经常发生在学生们中间。“我”不小心,用手中的铅笔把同学陆叶的下巴划破了,老师让“我”向他道歉,可“我”说不出口;最后,在老师、同学的鼓励下,“我”克服了心理障碍,大声地向同学说了声“对不起”。课文告诉大家讲文明、懂礼貌是一个小学生应有的好品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4个生字及认识多音字“挨”;会写11个生字。

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学生做错了事就应该主动道歉,承认错误。

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1.使学生懂得知错就改、主动道歉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美德。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难点:

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做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

教学用具:

课件、小黑板,生字、词卡片。

教学方法:

谈话、小组合作式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书写8个字,并掌握每个字的笔顺规则。

2.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教学重点:

1.书写“桌、陈、管、束、固、执、歉、敢”8个字。

2.抄写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齐读课文《说声“对不起”》。

2.出示6个生字,学生认读。(开火车)

挨 铅 厉 秒 凑 谅

3.出示生词,男、女同学接读。

二、新课:

1.出示要写生字,学生认读。

桌、陈、管、束、固、执、歉、敢

2.分析字形,互相交流。

3.书写生字。

(1)学生自由书写生字。

(2)指名上台书写,并指名评价。

(3)书写生字,每字3遍。

(4)完成“语文天地”中“抄一抄”

*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原谅道歉犹豫故意原谅 责怪 不知所措

*抄写词语。

(5)合作学习:

*小组中,选出写最快、最好的作业,评选出来。

*上台展示,并说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三、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每字3遍。

2.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认识生字6个,会写8个生字。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学生应该在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小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

教学过程;

—、朗读课文,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自己知道哪些礼貌用语,它们在什么情况下用?

2.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有关两个小朋友使用礼貌用语的故事。

3.质疑: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

(1)默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语,在小组中讨论。

(2)提出还不懂的词语,大家解决。

(3)指名接读课文,并指名评价。

(4)在小组中学习:

A.自由读课文。

B.讨论:“我”为什么应该对陆叶说“对不起”?

C.选择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

D.讨论:小作者的表现,开始是什么样的,后来又上什么样的?

*由开始“我”说不出口,到后来的“我”大声说“对不起”,是什么力量让他这样做的?

E.自由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我”的心情。

F.指名说说:自己体会到了什么心情?

四、布置作业:

你在生活中说过“对不起”吗?将你的经历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讲文明

说声“对不起”

懂礼貌

第8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初读课文,学习并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品读句子,从文中优美的语句中感悟琴声的美妙。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 教师板书课题,导:琴声美妙悦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著名儿童文学家陈伯吹先生写的《弹琴姑娘》。

2、 学生齐读题目,教师强调“琴”字书写。

3、 导入:这是一位怎样的姑娘呢?她弹出的琴声又是怎样的呢?请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读课文,教师提出新要求:掌握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读通顺。

2、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读一读,然后强调要点。字音:“滞”是卷舌音;“锲”读“qiè”,不能读成“qì”;“券”读“quàn”,不能读作“juàn”。

3、 学生再读生字新词,读中巩固、积累。

4、 指名反馈:文中反复用了什么词语直接描写小姑娘弹出的琴声?

(学生: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5、 指名用自己喜欢的音调和节凑读一读这一词语。

6、 师:对于作者来说,这“叮咚!叮咚!叮叮咚咚!”的琴声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7、 找出相关词语。教师出示:( )的琴声

8、 集体反馈,教师填词,并指导学生读一读。(好听)的琴声(悠扬、像夜莺般、……)

9、 教师小结:是呀,多么美好的琴声啊!对作者来说它悠扬而熟悉,还有甜味儿,像夜莺、流水般,让人觉得安慰、亲切、优美、轻松。

10、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围绕弹琴姑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主朗读课文,并小组讨论交流、展示。

三、想像画面,感悟琴声

1、教师:同学们,究竟是什么打动了儿童文学家的心,让他对一个小女孩如此钦佩?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字里行间去寻找原因,用波浪线画出那一幅幅将琴声融为一体的美丽景色。

(1)学生默读勾画,教师巡视。

(2)指名反馈,教师出示相关语段。

生:“只要琴声一响,雨点就……,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只要……就……洒在……洒在……也洒在……”,用排比句式将春雨和琴声描写融为一体,雨声与琴声交织出美妙的音乐。谁再来读?

生:“人们都到街头、湖滨广场,公园里去乘凉仍然不断的传出好听的琴声-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是啊,闷热的夏日里,窗口动听的琴声仍不断,难怪作者会边走边想像边钦佩这弹琴人。是谁又让天高气爽的秋日更加恬静呢?

生:“晴朗的夜里,月牙儿分为清明…………叮咚!叮咚!叮叮咚咚!……”

师:琴声声声入耳,“我”是赞叹不绝。读出冬日琴声迎接风雪夜归人的感受。

生:“冬天的寒夜,…………”

师:琴声给作者留下怎样的印象?让作者有怎样的想法?请同学们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2、教师小结:课文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描写了小姑娘弹奏的琴声,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很有表现力。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品一品。

3、指名反馈:读了这些语句,你的脑海里呈现出怎样的画面?

4、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画面有感情地读一读。

5、教师总结:同学们,作者是一位儿童文学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在这一年四季听琴感受中情感变化也不同。这一部分通过:“我”听琴的感受和情感变化来间接描写小姑娘的品质。琴声与景色融为一体,就是作者表达的巧妙之处。

6、作者四季听琴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感受?找出来读一读。

四、课堂小结

1、学生:谈一谈本节课学习的感悟。

2、教师小结:同学,这节课的学习真是美的享受,我们读到了许多生动、优美的句子,似乎看到了四季优美的景色,仿佛听到了弹琴姑娘手下飞出来的悠扬的琴声。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9篇:小学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师板书“阳光”,你知道阳光能带给我们什么呢?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学生齐读)

3.学习“棉”字

4.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师生共同质疑)

二、感知,学习课文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

2.再读课文,用“○”圈出文中的生字。

3.生字教学。

(1)课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齐读。

(2)鼓励孩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字。

(3)摘掉小帽(擦去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4)小组合作。

读读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记。例“午”—“牛”区别。

4.再读课文,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5.读了课文,你懂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1—4段,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

2.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是怎么回答的?(指导朗读)

3.小峰知道了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后,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4.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说话。

5.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他是怎么说的?

出示:“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6.“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7.总结,教育学生从小要关心老人。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五、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左或结构的字:妈、奶、放、收

六、布置作业

回家替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上节课我们交了很多生字宝宝朋友,不知道小朋友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

2.出示生字卡片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找朋友。

3.开火车认读生字,看哪列火车开得快、开得稳。

4.先给词语找朋友,再连线。

晒 盖 收 脱 睡 合

棉衣 午觉 眼睛 棉鞋 棉被 棉花

二、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1—4段,课文写了什么?

2.指名读第5—8段,课文又写了什么?

三、提问讨论,理解课文

(可按座位,也可分大组围坐)

1.分大组围坐抢答教师的提问(组员没答完整,同组人可补充)

如:

(1)小峰做了一件什么事?他是向谁学的?

(2)奶奶感到怎样吗?为什么?

2.分组讨论,提出一两个认为重要的问题。

3.大组互问,同组人合作解答。

方法,每组派代表站在前面,向下一组提问,下一组的组员共同解答。

四、看图读文,解说图意

图一,男生看,女生读

图二,女生看,男生读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联系实际,夸夸家里人

1.你家里有哪些人?他(她)做的哪些事值得你夸奖?

2.你关心过家人吗?说出来让大家学习学习。

板书设计

棉鞋里的阳光

xiàojìnɡ

孝 敬 老人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