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6 20:39:41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活动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告别童年”,童年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那些印象深刻的往事,特别是充满童真、童趣的小事,还要注意对个人成长历史具有重要意义的时间段,如:婴儿期,幼儿园,上小学……制作童年生活纪念册的过程,是重温快乐、小结生活经验的过程。教师应要求学生请自己的爸爸、妈妈(伴随自己成长的长辈)也参与进来,增进亲子交流,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

活动组织

一、准备

1、教师组织学生准备材料:查找收集有关照片,收集有纪念意义的小饰物或送给自已的小礼物;收集自己过去的奖状证书、表扬信、感写信,各年级的成绩单……收集自己的佳作:习作中的佳品,美术、书法等作品;收集老师、长辈、同学给自己的留言……也可以收集自己到各地旅游的小纪念品……

2、老师指导学生整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给照片配上简短的说明或醒目的标题;对小装饰物和小礼物也应配上文字说明;奖状、证书等可以和相关的照片组合在一起相互说明……老师、长辈、同学给自己的留言最好用原始材料。

3、老师提醒学生准备一个册子,封皮可以是硬纸做成的。封皮上可以装饰图案,题写纪念册的名字,也可以是素色,名字可以题写在第一页上。册子规格可以大些,便于插放奖状、照片等。

二、制作

1、老师可以向学生推存几种编排方式,如:按时间安排、按不同内容编排……

2、老师可以提示学生,把纪念册做成活页夹的形式,便于添加、整理内容。

3、老师要提示学生除了写“序”、“后记”以外还应设计一个目录,以便于查找相关内容。

4、当学生分部分、按顺序装订成册前,老师还要提示学生在每部分前加一个插页,对此部分内容做简要说明。

5、提倡学生给每一页加上符合内容的装饰。

6、提示学生在纪念册最后留几页空白页,以便不同人、不同时间欣赏后留写感想体会之用。

三、交流

1、小组交流或全班交流均可。

2、可放在班里大家翻阅,也可有组织地带回家里和家长一起欣赏。提倡欣赏后留言。

3、建议不评选最佳纪念册,因为对于纪念册的主人而言,每本纪念册都是最佳珍品。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读出节奏感。

2、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培养人与动物共存的意识。

3、加深对保护动物的认识。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重难点: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2、使学生能自编排手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会认10个生字,会写8个字。准确、熟练地朗读拍手歌,使学生具有保护动物的意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你们学过哪些拍手歌?有什么特点呢?

二、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认识生字、了解生字的读音。

2、小组内读课文:互查读音。

3、指名读课文:读音要正确。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

三、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指名读、同桌读:读出节奏感。

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读。

3、自由读:画出文中都写了哪些动物?

4、学生质疑: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5、教师重点指导:“天空雁群会写字”它写了一个什么字?

6、同桌的一边拍手一边读儿歌。

四、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编写拍手歌,并在班上表演。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分析、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投影:指名读词语。接力认读生字。

2、出示投影:指名读句子,读准字音。

二、识字写字。

1、出示各种动物图片:学生说出动物的名称。

2、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找朋友认读生字。

3、指名读生字、说词语、出示卡片:巩固汉字。

4、写字指导。

教师重点指导:物、鸡、猫。

5、完成课后的“我会填”。

教师辅导,集体讲评。

三、布置作业。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一科幻作品,课文通过对海底村庄奇异景色的描写,展示了现代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巨大作用,抒发了作者对海底村庄的赞美之情。

课文结构清楚,全文7个自然段,可分为3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开门见山,写21世纪的一天,我来到一个神秘而陌生的岛屿,热情的村长带我到他们的海底村庄。

第二部分(2-6自然段)从三个方面,按游踪从“海底隧道”走进“奇妙的村庄”,来到观察站尽收海底奇景,又到海水综合加工厂看每个车间,具体介绍了海底村庄的奇异景色。

(1)海底村庄建筑奇妙。村子用透明的玻璃钢建在海底。房子是圆柱型的,屋顶是圆锥型的,村中心是高高的观察站,四周的房子互相连接。房外的.一根根管道各有各的用法:有运输管道、淡水管道、空气管道、食品管道。

(2)海底景色奇异。先介绍海底牧场,海参在懒洋洋的蠕动,大龙虾威武的划来划去,接着写海底植物园。课文列举了“海带”“石花菜”,通过“……”可以看出,海底物产丰富,景色奇异。

(3)海水综合加工厂灯火通明,机声隆隆。通过对每个车间工人工作的描写,看出海底世界丰富的物产正在被人们合理开发和利用。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全文,概括出“海底村庄真了不起”!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准字音。

2、学习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读懂句子。

3、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海底村庄的奇妙之处,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产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通过学习,了解海底村庄的奇妙之处,体会作者的喜爱之情。

2、体会文章是怎样有顺序的介绍海底村庄的。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村庄的奇妙之处。

教学建议

1、课文第2自然段,写海底村庄的奇妙之处。可让学生通过自读,自己批注,找出海底村庄“巧妙在哪儿”,并结合实际谈谈村庄的奇妙之处。比如“我们现在住什么房子?”“海底村庄的房子和我们住的有什么不同?”第3-5自然段写海底的奇景。这一部分的学习,可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交流,讨论解决。第6自然段写海底加工厂,让学生通过读,来体会海底丰富的物产正在被人们开发和利用。

2、要根据课文的特点进行朗读的指导。比如:第2自然段可通过“透明、圆柱形的、圆锥形的、互相连接”读出巧妙之感,第6自然段通过分读,体会车间里忙碌情景。最后一句通过齐读,体会作者赞美之情。

3、可发动学生收集有关海底资源的资料,进行交流。通过交流体会海底的物产丰富,懂得要合理开发利用,要保护海洋资源,学会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播放海底村庄的课件,学生欣赏。

2、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初步的感受。

3、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了神秘的海底村庄,那奇异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使我们留恋往返,你有没有继续在海底村

庄探索的愿望呢?那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海底村庄看一看。

4、板书课题:海底村庄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

2、提出要求:(1)这片课文中的生字很多,有比较难记,在老师读的过程中,要听准字音,并把你认为难记得生字词用勾画出来。(2)考虑你想知道的问题是否在老师的读文中找到了答案。

3、自己试读课文,遇到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并且思考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师巡回指导)

三、熟读课文、感悟意境

过渡:刚才,同学们已经把课文读了一遍了,你感觉海底村庄美吗?有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1、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这样美这么特殊的房子,我们可以用课文中的那一个词来概括?(奇妙)

(2)哪几个词语中可以体会到海底村庄房子的奇妙?

(3)引导学生通过“透明、圆柱形、圆锥形、互相连接”几个词体会海底村庄房子的与众不同。(对圆柱形、圆锥形、互相连接可以让学生通过看课文插图理解)

(4)这个海底村庄为什么这样设计呢?(理解这样设计的好处)

(5)这么奇妙的村庄,多美呀!你能读出这种奇妙的感情吗?(引导学生读出“惊奇赞美”的语气)

过渡:这么美的房子,如果我们能在里面生活多好呀!同学们,让我们登上“观察站”,继续欣赏海底村庄的美景。

2、引导学生学习3—5自然段。

(1)你看到了哪些海底美景?

(2)小组交流。(师巡回指导)

(3)小组汇报。(海底牧场、海底植物园)

过渡:村长说:“这些植物经过加工,都能成为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食品”。下面,我们就去看一看海底村庄的工人工厂里面干些什么呢?

3、学习第6自然段。

(1)你看到工人们在忙碌什么?用图表示出来吧!

(海水→金、银、铜→食盐→纯净水)

(2)从这个图示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现代化科技能够变废为宝的角度回答,进一步体会海底村庄的奇妙)

(3)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工人忙碌的语气。

过渡语:刚才,我们一起去领略了海底村庄的奇妙之处,欣赏了海底奇境,看到了海底村庄的工人正在开发着海底资源。读到这里,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4、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读出赞美的语气。

5、自由读课文再次体会海底村庄的奇异景色。

四、激发想象、拓展延伸

1、多美的海底世界呀!奇妙的房子、奇特的景观、忙碌的工人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引导学生从赞美海底村庄、开发利用、保护海洋资源和学会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三个方面回答)

2、把你想象的海底村庄画下来,在进行交流。交流时说己的想法,然后小组内推选出一幅最有创意的全班展示。

3、展示作品

4、学习了这课文,你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试着背下来。

五、布置作业、巩固知识

把你看到的海底村庄介绍给你的家人听。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8个生字,理解“自惭形秽、神采飞扬、热泪盈眶、妄自菲薄、自言自语”等词义。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4、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联系生活经验,认识到不能妄自菲薄,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提问:谁去过长城?谁知道长城砖是什么样子的?

2、教师小结:长城是我国劳动人民修建的为了抵御外来侵略者用的。长城上的砖一般重量为15千克,长36.5-38.5厘米,宽18-18.5厘米。厚9—9.5厘米。今天我们来看一看这篇童话中的长城砖有哪些经历,遇到了什么问题,看看我们能不能帮助它。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1、字词:绵延、防御、羡慕、自惭形秽、软缎、陈列、镀金、里程碑、热泪盈眶、刚毅、灵魂、妄自菲薄

2、解词:

自惭形秽:原指为自己的容貌举止而感到惭愧,后来泛指自愧不如别人。

绵延万里:延续不断,很长很长。

妄自菲薄:过分地轻看自己。

里程碑:比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

(三)阅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批注。

2、思考:

(1)在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产生了哪些想法?

(2)后来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3)听到人们对自己的高度评价,长城砖的思想有了什么样的转变?

3、展开小组讨论,合作学习。

4、全班讨论。

5、分角色朗读。注意长城砖的心里变化过程,先是自惭形秽后惊讶而深思,到自信的语气。

6、提问: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武器高度发展的今天,长城砖失去自信。有一天他被运往美国一座大城市展览,在人们的赞扬声中,他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懂得了要自尊自信的道理。

7、教师总结

你是如何理解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的?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

(四)小结

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信心,自尊心,有的时候可能会遇到一些挫折或被人冷落了,但不要妄自菲薄,正确对待。成功了也不骄傲,这样才使我们有一个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心态。

附:板书设计

习题精选:

一、组词

惭(惭愧)绵(绵延)御(防御)慕(羡慕)幢(一幢)

渐(渐渐)棉(棉花)卸(装卸)幕(银幕)撞(碰撞)

垫(垫子)锻(锻炼)镀(镀金)允(允许)郎(新郎)

热(热烈)缎(绸缎)渡(渡过)充(充电)朗(朗读)

侨()仿()讶()砖()碑()

桥()访()蚜()转()啤()

二、词语搭配

一幢幢(楼房)热烈的(气氛)原始的(生活)

一座座(桥)宝贵的(财产)伟大的()

三、填空

匣子里的(长城砖),听着人们热烈的赞美,由(惊讶)而(深思):“啊--我们往往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才(妄自菲薄);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尊),才失去(自信)啊!”

四、请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改写下面的句子。

1、我们往往只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才妄自菲薄。

2、万里长城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里程碑,人们热烈地赞美它。

答案:

一、惭愧、逐渐;绵延、棉花;防御、装卸;羡慕、银幕;

一幢、碰撞;垫子、热烈;锻炼、绸缎;镀金、渡过;

允许、充电;新郎、朗读;华侨、桥梁;仿照、访问;

惊讶、蚜虫;砖头、转移;碑文、啤酒

二、一幢幢(楼房);一座座(桥);热烈的(气氛);

原始的(生活);宝贵的(财产);伟大的(人民)

三、长城砖惊讶深思自己价值妄自菲薄自尊自信

四、1、因为我们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真正价值,所以才妄自菲薄。

2、因为万里长城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里程碑,所以人们热烈地赞美它。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感悟课文,体会了解是怎样把虾趣写具体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了解是怎样把虾趣写具体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的习惯。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把握重点

1、齐读课题,想想课题是什么意思。

2、默读课文,根据课题意思找文章的中心句。

3、学生个别读、齐读文章的最后一句。

4、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养虾的乐趣,哪些地方又体现了欣赏大师的吓画的乐趣呢?

5、学生汇报,教师随机指导学生理解课文。

体现养虾乐趣的地方:

(1)第三自然段重点讲虾的颜色变化多端,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生活状态。

(2)第4自然段讲了虾嬉戏的场面。

想想这段该用什么语气读。随来试试。

(3)第5自然段写了虾的有趣神态。

①你觉得虾的`性格怎样?你从哪些动词看出来的?

②指导朗读,读“试探、后退、再试、再退”`这些动词时速度要稍快一点。

③个别读。

(4)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虾的特点吗?

(5)是啊,虾真是多彩多姿、变化万千,那就让我们怀着好奇的心情来朗读这几段吧。

我们再看哪些地方体现了欣赏大师虾画的无穷乐趣。

(1)生读文章第1自然段。

惟妙惟肖是什么意思?

(2)你能用惟妙惟肖说句话吗?

(3)课文中从哪看出齐白石的虾只只“惟妙惟肖”呢?

(4)学生齐读第6自然段,画出“有……也有……更有”这个句子。

(5)朗读句子,并模仿造句。

(6)你能用几个词形容一下齐白石的虾吗?

(7)什么样的画才算得上“出神入化”?

“虽然……但是……”说句话吗?

(三)回顾全文,深化理解

1、你觉得齐白石为什么能画出如此惟妙惟肖、出神入化的虾呢?我们要向他学习什么?

2、你觉得文章可分为几个部分呢?

(四)总结全文,模仿练笔

今天我们学习了这样一篇描写动物的文章,从中我们也感受到大师观察的细致,描绘的逼真。回家请同学们也仿写一篇文章。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一.通过诵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简捷地复述文章内容

二.感受娃丽关爱别人的美妙心灵,做一个有优秀品格的小公民

三.细心诵读课文,理清思绪,培育自己读与复述的本领

四.掌握新生字的音、形,末了能有情感的诵读课文教学重点:领会娃丽有责任心、能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格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进程:

1.导入新课

一.课前导入:同砚如今是怎么样和你的同伙、亲戚联络的?(打电话、发短讯、发邮件、写信)在之前人们又是用哪些体例进行联络?(至多的是写信)写信就得用到信箱,信箱的作用是什么?

那末,今日咱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6课《信箱》,看看这个信箱又引出了怎么样的一个故事?

2.板书:16.信箱

2.通读全文,概括主旨

1.出示题目:问读课文,然后说出课文首要写了哪些人物?他们之间产生了什么事?

2.在浏览中,碰到不懂的字或句子,先作记号,然后小组讨论,说出效果

3.搜检浏览效果(回答得好的实时给与表彰)

3.再细心诵读,解决问题

1.诵读浏览提醒,以后解决提醒中的三个题目:

a.哥哥、娃丽各是怎么样对待这封信的?

b.娃丽为何拿到了和哥哥如出一辙的钥匙?

c.你想对哥什提亚说些甚么?

二.请同砚逐一回答,找出相干段落,分角色诵读(师做适宜的指点诵读)

从中剖析并领会人物的性格特征及思惟品质

4.总结全文,谈感受

一.依据板书复述课文

二.学习了本课你有甚么感受?

三.结合实际:假设是你碰到了相似的事,你会怎样做?

5.课后功课

把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爷爷、奶奶听。

第7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绿线内的9个只识不写,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懂得在危难时刻应当互相救助,不能只顾自己。初步领悟友谊和合作的重要。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复述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

板书安排:

23.两个朋友

遇到危险只顾自己不能做朋友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

课外:朗读、复述课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说说怎样的人才是朋友。

3.学生置疑。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读情况。

(1)抽读词语。

(2)学生自己选择自然段朗读,师生共同正音。

3.齐读课文。

4.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读课文

精读第一段

1.自由读,

2.交流:读懂了什么?

3.齐读第一节。

精读第二段

1.正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什么事?自由读第二段。

2.读后交流。

3.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大熊的凶猛?

4.指导朗读。范读,自由读,指名读。

5.小结。

四.指导写字

胖吼灵住焦

五.作业

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字词。

2.齐读一、二段。说说大意。

二.精读课文

精读第三段、第四段。

1.自由读。体会两个朋友在危急情况下的表现。

2.读后交流。

(1)从哪些地方看出他们的惊慌?

(2)瘦子是怎样做的?

(3)胖子又是怎样做的?

3.看图说说图意,体会当时的气氛。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胖子"的话。

5.在这生死关头,胖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瘦子表现怎样?

6.你这时会有什么想法?

7.感情读第二、三段。

精读第五、六段

1.指名读。

2.情况越来越危急,大熊一步步逼近胖子,胖子无路可逃,而此时他又很不幸运,脚(),()?(齐答)

3.如果你是胖子,这时你心情会怎样?

4.正在这时,胖子想到了什么?他又是怎么做的?

5.胖子的办法有效吗?指名读写大熊的句子。

6.看图体会胖子侥幸脱险的紧张气氛。

7.小结,指导朗读。

三.指导写字

梢闭甩危险

四.作业

抄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一到五段。

2.说说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精读七、八段

1.指名读。

2.提问:大熊走后,瘦子是怎么做,怎么说的?

胖子有些什么想法呢?

3.你们是怎么想的?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4.指导读胖子的话,理解含义。

5.齐读七、八段。

三.总结课文

四.齐读课文

五.指导复述课文

1.说说每段的大意。

2.学生自由练习复述课文。

3.同位讨论说说。

4.指名复述课文。

5.师生评议。

六.作业

抄写词语(课后第三题)。

第8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了解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壁虎等头饰若干;“摇、甩、摆”三张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境入题,趣学生字

(放录像,小壁虎爬在墙上捉蚊子的情景)

1.小朋友,刚才你们看到录像中捉蚊子的动物是谁?

师板书:壁虎。

学习生字“壁”“虎”想和它打招呼吗?那么你试一试吧。

2.揭题:

学习“借”。你借过什么?听说过借尾巴吗?

3.质疑:

你有什么疑问要问小壁虎?教师随机把学生的问题归类。

4.想知道小壁虎怎么借尾巴吗?

二、细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范读:

这个故事爷爷、奶奶听过,爸爸、妈妈听过,你想听这个故事吗?

(课件出示课文及插图,教师像解说员似的,边说边演,带学生进入有趣的故事中,激发学生读课文的兴趣。)

2.交流识字方法:

这课没有一个注音,遇到生字怎么办?你有什么方法?

(借助图画;联系上下文猜字;通过相似的熟字猜字;问老师、问同学……)

3.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尝试读文,学习生字。

4.交流学习成果:

你学会了哪些生字?是怎么学会的?

(有借助图画学习新字的吗?联系上下文你猜到了什么字?……)

你又发现了什么新方法?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1.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生评议。

3.带着刚才自己不懂的问题,边读边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4.交流阅读情况:

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说说你的想法。

5.教师帮助理一理:

小壁虎借尾巴的原因、经过、结果。

四、指导写字

1.让学生观察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想想笔顺,然后描写。

2.提己写不好的地方。

3.教师范写。

4.学生仿写。

五、作业

收集资料:

请教父母,读读课外书,上上,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有尾巴,那些尾巴有什么用?

第二课时

一、游戏激趣,复习导入

1.猜字谜:

(1)你错一半。

(2)虫子爬到文字边。

(3)看字它是虫,其实不是虫。

2.读词语:

(多媒体课件出示画面:墙角飞舞着几只蚊子,每个蚊子身上各有一个词语。)

师:小壁虎最爱吃蚊子了,如果你能读准蚊子身上的词语,那么小壁虎就能吃到蚊子了,你来试试吧。

指名学生读,读准了,蚊子就不见了。

3.师:上节课我们已经自己读懂了好多问题,如: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指名学生说说)他向谁借尾巴?──

(学生边说,教师边贴出这些动物的图片)借到了没有?

4.你们想帮小壁虎借尾巴吗?

今天我们分别组成小壁虎队、小鱼队、老牛队、燕子队,来做一次借尾巴的游戏吧。

二、细读课文,读中悟文

师:小壁虎队、小鱼队、老牛队、燕子队,你们先在课文中找找,哪些段落是讲你们怎么借的,怎么回答对方的。再读读,作好准备。大家作好了准备,我们的游戏就开始了。

(学生分别读相应的段落)

师:大家准备好了吗?小壁虎队,你们先向哪队借?

(这三个自然段的教学顺序由学生的情况随机决定,下面仅以先教学第三自然段为例。)

1.学习第3自然段:

(1)引读:

师:小朋友,看大屏幕(课件出示第3自然段文字和插图),我们做个“我问你答”的游戏,老师问,小朋友找到句子回答老师。

师:小壁虎爬呀爬,爬到──生:(略)

师:他看见小鱼──生:(略)

师:小壁虎说:“──”生:(略)

师:小鱼说:“──”生:(略)

(教师改变读的方式,引起学生读的兴趣。在不同形式的读的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了解了课文内容,理清了句子关系,领会了作者的顺序。为后面的续述打下基础。)

(2)练读对话的不同语气:

小壁虎队,你们借不到尾巴是因为你们不礼貌吗?

(找出小壁虎的话,读出礼貌语气)

小鱼队,是因为你们很高傲吗?

(找出小鱼的话,读出热情的语气)

(3)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4)表演读,品悟“摇”:

你们见小鱼摇尾巴了吗?

指名一学生用手势表演。

学生站起来边读边自由做动作。

(5)了解尾巴作用,启发想象,拓展延续。

师:小壁虎那么有礼貌,为什么还是借不到尾巴呢?──原来小鱼的尾巴有那么大的用场。要是小鱼把尾巴借给了小壁虎,那会怎样?小壁虎借到了小鱼的尾巴有用吗?现在,小鱼队、小壁虎队你们分别想对对方说些什么?

(6):

请另两队评议,给优胜队发奖(奖品为小壁虎、小鱼等头饰)。

2.合作学习第4、5自然段:

学习方法基本与上面相似。

(1)各队找到段落,四人小组学习。先由一个“小老师”学老师问一问,其他同学答。然后交流自己读懂及有疑问的地方。再分角色感情朗读。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学习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培养团结合作。

(2)引读。

(3)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4)引导学生品读第4段。

师:你们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多想来读读,你们能给我一次机会吗?

(教师读第3段,故意读错一些地方)

师:你们喜欢这样读吗?

学生评议,指出老师朗读中感情处理不当的地方。

师:我们一起读读吧!

(5)放手让学生读第5自然段。

师:我又想读这段,但想想刚才很担心,我想还是你们读给我听听吧。

(师生互动过程是开展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主要渠道。这里教师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给学生的朗读带来了莫大的鼓舞。同时,教师灵活运用教学策略。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一改原先的“教师指导,学生接受”的被动的学习局面,让学生通过对老师朗读情况的评议,提高了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展示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学会学习。)

(6)表演读。品悟“甩”、“摆”:

(课件演示老牛竖尾巴、甩尾巴,燕子摆尾巴的动画。)

学生看后出示与画面中的动作相对应的字“甩”、“摆”。并让学生用手势表演。

两两合作,表演赛读。

(7)及时鼓励,分发“奖品”。

3.全体起立,戴上“奖品”,表演第3、4、5段。

三、续述故事,拓展延伸

1.还知道哪些动物尾巴的作用?交流上节课后资料。

学生自由说。

通过收集资料,交流资料,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材料的能力,而且从交流中获得了许多课外知识,使课内与课外自然地沟通了,使生生之间的感情沟通了,使语文教学的层面拓宽了。

2.他们的尾巴有什么用?

(课件演示老虎)

3.松鼠、袋鼠等动物用尾巴做事的情景,教师一边讲解他们的尾巴的作用。

4.壁虎没有借到尾巴,于是就跑去向他们借。你们想小壁虎会怎样借?

提示学生先想想:

小壁虎爬到什么地方?看见谁在干什么?小壁虎怎么说?对方怎么答?

学生选一种动物,看图借一借,说一说。

(尽管这课文介绍的是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但语文课不能离开“语文”的根本。课堂上,不要拘泥于课文,除学习课文内容之外,应适时拓展。这一课,应以这一知识为载体,让学生模仿课文段落结构续述故事。这既让学生解说了知识,又让他们亲手触碰了课文段落的顺序,发展学生语文的说写能力。)

四、交流成果,积累感悟

读了课文后,你比以前又多了哪些知识,又发现了哪些学习方法?

五、分层作业,各显神通(任选一道)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与爸爸妈妈一起交流一些动物尾巴的作用。

3.画一幅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图,并注上他们的对话。

4.续讲故事:

小壁虎长出尾巴了,他会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谁,他们又会说些什么呢?

(每个学生个体,由于身心发展、生活阅历等不同,存在着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这些分层作业,正是从不同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展示。从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他们的学习需求,发展了他们的个性。)

第9篇:小学语文教案

知识与技能:1、引导学生探讨与山有关的其他字的意义和区别。

2、以类似顺口溜的三字句,训练学生快速朗读的能力。

3、创色情景,指导学生理解背诵有关对待自己的格言警句。

4、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5、鼓励学生探究与发现在引用别人说的话时语言表达形式的多变性。

6、创色情景,鼓励学生大胆进行口语交际。

7、回味学习中各种特别有意义的活动,学会围绕主题选择材料,把活动过程写清楚。

过程与方法:创色情景,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并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读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古文化遗产的感情,认识和感受汉语言的丰富多彩,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鼓励学生自学和积累优美词句。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发言,学会准确表达。

教学用具:

教学时数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执行时间:年月日

师生双边教学活动方案预设预设修改或生成情况

一、激趣导入:同学们,我们学过许多有名的古诗,你还记得吗?试着背给大家听。(指名几个同学背几首)

其实呀,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灿烂的文化,我们不仅会背,还要去理解他们,今天,让我们一起进入语文乐园(八)的第一个板块———我来试试

二、读一读,查一查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直至诵读,并想一想加点的字的意思。

2、学生查字典,弄清加点字的基本意思。

3、同桌讨论“山”、“峰”、“岭”、“峡”、“岩”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

4、全班交流反馈

(1)、练习朗读,诵读。

(2)、指说诗句中的加点字的意思。

(3)、比较加点字的联系,可以口述比较。也可以用绘画比较。

(4)、探讨与山相关的其他字的意义和区别。

5、小结,弄清加点字意思的不同之处。

6、齐读三句诗。

三、读一读

1、自由朗读几次,由读通到读顺,由读顺到读熟,速度由慢到快,直到一口气能读下来。注意读准押韵字的音。

2、同桌互读互评,看看谁读得有节奏。

3、再次自由朗读,训练速度,读准韵脚。

4、全班展读,赛读。

四、写一写,背一背。

1、复习我们学过的格言警句。

2、出示书上的三句格言警句,学生试着读熟达到背诵的程度。

3、联系自己的实际,边默背,边体会。

4、试着想一想:我是否有自信心,我是否认识了自己,我是怎样对待成功和失败的?并内心作答。

5、自我反省,再读句子,背诵记忆。

6、临摹抄写,增加记忆。

第10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会认4个字,正确理解“沉静、目不转睛、活蹦乱跳”等词。

2.能用普通话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背诵文中的古诗。

3.对照1、2自然段中的古诗,想象诗中描绘的画面。

4.懂得面对突发情况,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随机应变,灵活应对。

【教学重难点】

1.想象“秋江独钓图”的情景。

2.体会纪哓岚的机智。

【教学准备】

学生:预习课文,收集纪哓岚的资料和诗句。

教师:字、词卡片,挂图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介绍你了解的纪哓岚。

2.板书课题,读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生词。

2.指导难写、易错的汉字。

3.读通课文。

三、感知课文

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读给你印象最深的地方?

四、诗文对照,想象独钓图。

1.请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读中想想:一人独占一江秋

2.请学生自由朗读第1、2自然段,联系文中古诗想想,古诗的哪些诗句就是文中哪些句子描写的情景。

3.同桌分工,对照着读诗和文对应的句子,想象诗文描绘的画面。

4.学生背诵古诗一次,然后闭者眼睛默默想象古诗所描绘的画面。

5.齐读古诗后,指名说说“一人独占一江秋”的语意。

6.评议补充,深化感悟。

五、指导读悟第5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渎自悟,自主探究第5自然段,仔细体会本段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同桌读读议议,交流读懂了什么,讨论不懂的问题。

3.班级交流,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朗读训练(先指名后齐读)

(2)讨论

乾隆皇帝说的话,前两个“好”字怎么理解,后两个“好”字各应怎么理解?

作者为什么连用四个“好”,表达出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是通过描写什么来表达思想感情的?

4.思考乾隆皇帝所说的话该怎么朗读,根据自己的设计练习朗读。

5.组织赛读、评读活动,开展感情朗读训练。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