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1-26 16:13:34

第1篇:语文教案

内容预览:

3.山中避雨

丰子恺

教学设想: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阅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经验来感受、体验文中的意境和道理;并出疑问,共同探究,研究进一步感悟课文的思想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理清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线索,进一步弄清文章的中心意思。

过程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目标:感受和体验音乐的趣味。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展变化的线索。

教学难点:

弄清文章的中心意思,感受音乐的趣味。

教学过程:

导入

1、导语

这是一篇抒写野游乐趣的回忆性散文。全文语言生动,耐人寻味,层次清晰,结构严谨。学习这篇课文,将给我们以美的享受;真挚之美、清纯之美、绘画之美、音乐之美、深邃之美、和谐之美……真是美不胜收!

2、简介作者,揭示课题

反复诵读接近美

1、师配乐朗读课文,生听读课文,体会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2、学生选择喜欢的段落自由诵读、自主体验、自主鉴赏。

3、扫除字词障碍(投影显示)

合作探究寻找美

1、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师: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内容?.

生:快速阅读课文,概括文意。

师:文中人物思想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

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归纳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并提出问题,准备进行研讨。

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投影研讨题或学生提出的较有研讨价值的问题)

(1)、为什么避雨的作者说:“反觉得比春天游山趣味更好”?你有类似的经历吗?

(2)、“三家村里……十分温暖”雨是“苦雨”,山是“荒山”,作者为什么还觉得“温暖”?

(3)、“有生以来……的趣味”怎样理解?

讨论完毕后每组推荐一个代表讲述对某个问题理解,另组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自己本组的不同理解,个别同学也可以发表自己的深刻体验。

拓展延伸品味美

1、师:音乐给人以享受,音乐给人以无穷无尽的趣味,你们爱听音乐吗?音乐给了你怎样的感受?

2、师放乐曲《高山流水》,生听后把想象的和感受的记出来。

小结。

第2篇: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观察,启发他们通过想象来理解课文。

3、解课文的同时,随文识字“怀、坏、唱、嘴”

4、了解乡下孩子丰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养学生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小朋友,中秋即将来到,正是田野里最美的时候。瞧,今天的天气多好啊!真是金风送爽,天朗气清。在这么好的阳光下,让我们一起走进田野,去欣赏那宜人的秋色,认识一群可爱的乡下孩子吧!

出示、齐读课题:乡下孩子

2、农村和城市的环境不同,乡下孩子和城市孩子的生活也不一样。那么,乡下孩子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呢?先听听老师的介绍吧!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听配乐朗读。

2、听了老师的介绍,你找到答案了吗?看来,光听一遍是不够的,还是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生活去看一看吧。

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

5、抽读课文。分小节读。容易读错:曾盛菜撑逮难懂的词:野菜馋嘴旷野(一望无际的广阔的田野就叫——旷野)特殊词组:一只蝴蝶一片草叶一篮野菜一串小鱼

6、齐读课文。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节

1、抽读第一节思考:谁曾是妈妈怀里欢唱的黄鹂?谁曾是爸爸背上盛开的野菊?句式练说:乡下孩子是------------------,是----------------。

2、引导感情朗读闭上眼睛,此刻你就躺在妈妈的怀里,多么温暖,多么舒适啊。妈妈轻轻的摇着你,给你讲故事,教你读儿歌,你也正给妈妈唱着那好听的歌呢。是啊,多么像一只欢快的黄鹂啊,这时你觉得乡下孩子是怎样的?(幸福的、温暖的)

3、带着幸福温暖地感觉读读第一句。

4、爸爸又喜欢背着乡下孩子到哪儿去干什么呢?(逮蛐蛐捉蚯蚓抓蝴蝶……)

师:对了,背着乡下孩子到处跑,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孩子们心里是那样的高兴,脸上乐开了花,就像一朵盛开的野菊。大家笑笑,看谁的笑最美。

带着这样的笑,读第二句。教师板书:幸福

5、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他们的幸福吧!齐读第一小节。(美读)

过渡:在家里,乡下孩子过得是那样幸福,来到美丽的大自然里,他们的生活又非常的有趣呢。教师板书:有趣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自由朗读第二三小节,看看这些乡下孩子平时都做哪些事情呢?

用波浪线在文中把描写事情的词语标出来。

2、学生交流

教师归纳板书:捉蝴蝶含草叶挖野菜逮小鱼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事情多读一读。

4、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事情,教师指导感情朗读

第一处:乡下孩子捉到一只蝴蝶,会想些什么呢?(自由发言)

小结:多有意思啊,和蝴蝶一起舞蹈,带着蝴蝶一起去学习……乡下孩子编织的故事可真美丽啊!

引读第一处课文(美美的)

第二处:如果你就是乡下孩子,你会用草叶吹出哪些动听的歌曲呢?(学生说)小结:是啊,多么动听的曲子啊,多么快乐的乡下孩子啊。

引读第二处课文。(快乐的读)

第三处:一篮野菜,可撑圆了小猪的肚皮,吃的饱饱的,小猪会说些什么?借助插图观察、想象。

引读第三处课文。(舒服的读)

第四处:乡下孩子不仅喂饱了小猪,还逮了一串小鱼呢。看到这么多的小鱼,小猫会做些什么呢?

引读第四处(高兴的读)

5、带着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读一读第二三小节,体会乡下孩子多姿多彩的生活吧。

6、如果你是乡下孩子,你最想做些什么?

(三)学习最后一小节

是啊,乡下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生活在温暖的阳光下,在旷野里捉蝴蝶、含草叶,是多么快乐,多么幸福啊。让我们把这份快乐与幸福融入最后一段的朗读中吧。板书:生长(阳光旷野)

四、品读课文,仿创诗歌

1、课件出示:挖一篮野菜,撑圆了小猪的肚皮。逮一串小鱼,乐坏了馋嘴的猫咪。(动词的准确使用)

2、老师的创作:割一篮青草,喂饱了可爱的小兔。(学生认真读)

3、学生创作,写在书上。

4、交流展示(来得及的话)

五、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乡下孩子幸福像黄鹂

像野菊

有趣捉蝴蝶

含草叶生长(阳光、旷野)

挖野菜

逮小鱼

第3篇:语文教案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5课预习教案第一课时

《乡村四月》

《四时田园杂兴》

一、由题入手,弄清题意。

1.板书课题。

2.自由读题,说说题意。

“乡村四月”是指江南农村初夏的时节。

3.出示插图,观察感受。

4.简介诗人及背景。

翁卷,南京诗人,一生未做官,描写了许多田园生活的诗篇。

二、反复诵读,弄懂诗意。

1.教师范读,学生整体感知诵读的节奏和诗的画面。

2.学生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握节奏,注意“蚕”“桑”都是平舌音。

3.指名朗读,相互学习,相互欣赏。

4.组内轮读,试着利用工具书或文中注释弄清句意。

5.全班交流,讲讲诗意。

三、品评朗读,感悟诗情。

1.自由诵读,边读边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

2.逐句品评,交流感受。

第一句主要写了江南水乡初夏时的景色。第二句主要写了劳动人民紧张繁忙的劳作,也同时体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赞美。“少”“才”“又”突出了劳作的繁忙。

3.想象画面,有感情地朗读。

四、背诵,积累语言。

自学《四时田园杂兴》

1.按照学习《乡村四月》的方法自学,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2.小组内交流,教师指导点拨。

3.全班交流自学成果。

4.背诵。

五年级语文人教版上册第5课预习教案第二课时

《渔歌子》

一、激情导趣,理解课题。

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二、反复吟诵,理解词义。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三、指导朗读,想象画面。

1.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3.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

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四、积累运用,拓展延伸。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背一背你喜欢的词。

3.默写两首古诗。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学生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训练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观察后的感受。学会景物描

3、自学本文的生字新词,会用“柔和”、“静寂”造句。有表情朗读课文,背诵第三段。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作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及不同的感受。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自学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第一教时

1、出示课题:

《繁星》的“繁”是什么意思?形容很多星星的词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2、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记叙文?你曾读过哪些写景物的文章?

3、先看看课后练习一,带着这个问题听老师范读课文,边听边用……划出有关写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的词语。

4、(放幻灯①)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板书:月夜

5、(放幻灯②)让学生看着画面描述。板书:星天

6、读文章的第一句,看看这句话中用了哪些词把这两幅画面连接起来了,哪个视玫米蠲睿?

板书:爱但也爱

7、朗读总起句

8、接着文章写“我”在什么时间、在哪些地方看星天?

板书:(从前)家乡庭院

(三年前)南京菜园

(如今)海上舱面

9.学习第一段:

(1)从前,作者在家乡庭院,在七、八月的夜晚纳凉的时候看星天,星天是什么样儿的?(用……点出有关的词语)他有什么感受?

(2)(放幻灯②)“密密麻麻”是什么样子?

(3)望着这样的星天,作者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小结:……觉得星天有母亲般的温柔、亲切。

板书:亲切

10.学习第二段:

(1)三年前(1924年)作者在南京菜园里看星天,星天又是什么样儿的?(点出有关的词语)又有怎样的感受?

板书:星群密布光明无处不在好像

(2)(放幻灯③)“星群密布”是什么意思与“密密麻麻”比较,有什么不同?

(3)“无处不在”是什么意思?(读句子:……然而……)在句中除了表示星光灿烂、到处有星光外,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小结:虽然身处黑暗的旧社会,但作者对未来充满希望、充满信心,他向往光明,追求光明,望着星天就感到光明处处都存在。这时,他爱星天的感情比从前更深了。

(5)表情朗读“……虽然……然而……”句中不用“然而”,换个词还可以怎么说?

(6)这段中还有哪一句表达了作者爱星天的感情比从前更深了?

(7)“好像同朋友在促膝谈心一样”,你想一下,他们可能在谈些什么?

(8)小结:这时,作者觉得星天更加亲切

板书:更亲切

11.如今(1927年)在海上看星天感受又如何呢?你能自学领会吗?先回忆一下老师是怎样教你们学习第一、二段的?你打算怎样自学第三段?

第二教时

(一)要点:自学第三段,汇报、总结全文。

(二)过程:

(1)(幻灯④)——听朗读。经过充分的自学、讨论,说说如今在海上看星天,看到的星星是什么样儿的?感受又如何?

(2)提出在自学中不理解的问题。

(3)对同学提出的问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这一段写得好吗?哪些地方写得好,谈谈自己的体会(结合课后练习2、3、4题加以解决)。

(4)这时作者巴金陶醉了。(板书:陶醉)请同学们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背下来。

(5)看着板书,同桌互说。无论是“从前”、“三年前”,还是“如今”,作者看星空都表达了自己的一种什么感情?而这种感受又是如何加深的?

(6)小结:作者流露出对星天的爱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一层比一层深:爱着(亲切)→交朋友(更亲切)→老朋友(陶醉了)。在作者笔下的星天,带有母亲般的温柔和亲切,作者爱月夜,爱星天,归根结底是爱大自然。

(7)你能划出本文的中心句吗?

(8)小组讨论:这节课自己学到什么?

(9)汇报、小结。

附:板书设计

第5篇: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一、预习。

要求:自学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预习可在课前进行,也可在课内进行。)

二、出示课题,介绍寒号鸟。

寒号鸟,也叫寒号虫,哺乳类动物,形状跟蝙蝠相似,体长一尺多,有冬眠的习性,睡时倒悬在树枝上。

三、检查预习情况,抽读生字词卡。

四、阅读第一节。

1.指名读。

(1)谁能把这一节课文的内容用简笔画画出来。(指名两人分别画在小黑板上。)

全体同学默读,想想第一节有几句话,每句话介绍什么。等一会儿看图是否画得对。

(设计把第一小节课文画一画这样的环节,不仅为了使小朋友进一步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还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沟通抽象的文字符号与形象的生活画面之间的联系,以求在学习本课的全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

(2)谁能看着图把第一节课文说一说。

指图看“崖”和“缝”。

(3)为什么说寒号鸟是把缝“当作”窝?

2.小结:这一节主要讲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由于它们是邻居,所以能经常见面、对话,才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五、阅读课文第二节至课文结束。

1.默读这部分课文。

读后问:(1)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2)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学?(用表演的方法。)

(征求小朋友的意见,把学习方法的选择权交给孩子,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教师“以学定教”创造了有利条件。教师先引导学生确定表演的方式,不仅是为了强化阅读的动机,激发阅读的兴趣,更是为了以表演的要求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2.准备表演,阅读课文。

(1)指导读对话。

要表演就要把对话读熟。找出喜鹊和寒号鸟说的话,多读两遍,努力记住。

①男女同学分别读喜鹊和寒号鸟说的话。

②寒号鸟哪两次话的内容是一样的?寒号鸟两次说的时候感情是不是一样的?第一次是怎样的?第二次呢?

比较:悲哀——哀号

⑧为什么悲哀?为什么后来竞哀号?

小结:这都跟天气有关系。

(2)体会描写天气的句子。

一.①找出描写寒号鸟悲哀地说和哀号时的天气的句子。用笔画出来。

板书:初冬寒冬

比较:呼呼地刮狂吼(怎么呼,怎么吼,大家来试试。)

冷得厉害冷得像冰窑

②“天亮了,太阳普照大地”课文上没写出说的话,你看看课文,想想谁会说什么。

第6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4、对一般说明方法的初步掌握,特别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对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的初步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多媒体,配套光盘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两亿年前,地球广茂的森林中,生活着一群巨大的爬行类动物,他们主宰着当时的地球,那就是恐龙,(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就要一同领略恐龙的世界。

二、读通全文,解决字词

1、读通全文,读准字音。

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将课文通读一遍,遇到不会读,不理解的字词划出来,用查字典的方法自己解决,如果还是无法解决,一会儿我们边讲边提(—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出示生字

ì àn dià iàn xíng 5

第7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

1、朗读诗歌做到节奏分明,读准重音,读出感情,并能背诵。

2、了解这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能力目标

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通过复述,运用比较法揣摩语言,体会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追求理想、向往自由幸福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朗诵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生互动,创设宽松的教学氛围 :

老师激情导入,设计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中的一休最喜欢做的一个动作——两手大母指按在太阳穴,闭上眼睛,静静地轻揉。学生的心弦被扣动,有表现自己才智的欲望,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现在请一位同学有节奏、有感情的背诵李白的《静夜思》。

师问: 生答:

1、诗人看见了什么? (月光)

2、诗人由月光联想到什么? (白霜、故乡)

3、李白思的是什么? (故乡、亲人)

4、郭沫若的《静夜》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一种在静谧的夜晚中的感情流露,那郭沫若的诗又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怀呢?

二、写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女神》之后的诗文集《星空》,写于1921年至1922年,这时国内的“五四’海潮已过,政局混乱作者思想感情极端矛盾,他既对现实不满,有强列的爱国主义思想和反抗精神,又希望在大自然里或在超现实的空幻境界里找寻暂时的逃避和慰安。因此,诗中想象大胆,表情含蓄。

三 、诵读与感悟

1、学生自由诵读。

2、正音:笼罩lǒng zhào 模糊 móhu 鲛人jiāo

3、朗读指导:节奏和重音 (课件)

4、分组讨论,自由、合作、探究:

哪些是写实的诗句?哪些是想像的诗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板书:

写实:月光、树林、白云、疏星

想象:天河、海雾、鲛人、流珠

小结:第一节写实,写人间的月色和晚景。第二节写想象,想象天河岸边鲛人对月流珠的情形。

5、配乐范读,领悟旋律

配以低沉的音乐,轻柔、舒缓的节奏,老师融情于景的激情范读。

问:

①听了老师的朗诵,你们感悟到了什么旋律?

学生讨论、归纳:忧伤、迷惘、追寻……

②哪些诗句充满了忧伤?

学生讨论、归纳:月光淡淡、笼罩着村外的松林、白云团团、漏出了几点疏星。

6、请同学们用优美的.散文语言描述一下全诗的意境。(课件)

淡淡的月色,笼罩着村外那一片松树林;天上团团白云之间,隐隐约约露出了几颗星星。诗人独自站在大海边,望着远处迷蒙的海雾,不由得思绪翻涌,心想,此刻茫茫的天河岸边,是否也有一位美丽的鲛人,如我一样,面对如此宁静、美好却又凄清的月夜,伤怀流泪呢?

7、请同学们体会一下,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绪?(课件:主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极其宁静美好的月夜晚景图,表达了诗人对时代的失望情绪,也隐隐地流露出对祖国、家乡和亲人思念之情。

8、联想在诗中的作用(课件)

这首诗成功地运用了联想,由星空联想到天河,联想到《鲛人流珠》的传说,从而抒发了诗人复杂的心情。

四、秀一秀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挥,展示个人风采。

五、拓展延伸:

1、理解小诗

繁星 冰心

嫩绿的芽,和青年说:“发展你自己!”

淡白的花, 和青年说:“贡献你自己!”

深红的果儿,和青年说:“牺牲你自己!”

(1)诗中的“和”是什么意思?

(2)这三节诗的先后顺序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3)“嫩绿的芽”、“淡白的花”、“深红的果儿”说的话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4)请想象一下“嫩绿的芽”、“淡白的花”、“深红的果儿”它们各自的愿望是什么?

2、请仿照例子用下面所给的6个图形,先拼成一幅图,再说说它所表示的含义,并给所拼图形起个名字。

例子:

我这幅画名字为《青山绿水》,它可以给人的身心带来美的享受。拥有清秀洁净的自然环境是人类共同的心愿,希望大家都来珍惜保护这份灵秀,不要随意破坏!

六、作业设计

1、背诵

2、阅读《倍速》第27课练习《云和月》,完成作业。

第8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劳动能给后代带来甜美的欢乐,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

2、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3、联系上下文理解难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三至七自然段。

教学重点:

1、学会结合上下文理解难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学习串连各段段意,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解题:“井”是什么?谁见过井?

(从地面往下凿成的能取水的深洞,洞壁大多数为砖或石头。)

二、自由读课文,思考;如何按不同内容给课文分段,说说为什么这么分。

第一段(1-2)水井的外形和悠久的历史。

第二段(3-7)井水的特点。

第三段(8 )这口井给作者带来的联想。

三、学习第一段

1、指名读,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井的什么特点?

(一、井的外形,地点大小,形状。二、井的历史古老。)

2、从哪些地看出水井的古老。

(“什么时候修成,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被井绳磨出一道道深深的印痕。)

3、齐读课文第一段、思考段意。

讨论后,打出幻灯投影:

第一段段意:在我家屋后的菜园里有一口小小的古的水井。

四、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2段,思考;井水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中划出有关的词语。

2、讨论回答:井水的特点是:很清,很甜,很凉。

3、自由读第3自然段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