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天游峰“高”和“险”的特点,并感知文中运用的描写方法。
教学准备:
1.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视频或图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学习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天游峰的扫路人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就让我们随着作者一起去认识他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疏通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提示
(1)读准字音,划出本课生字,遇到长句子或难句子多读几遍;
(2)如遇到不能理解的字词,可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来帮助理解;
2、学生自学课文,教师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3、小组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ppt出示交流内容)
4、全班交流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1)疑难词语、句子,全班交流解决。
(2)出示本课生字词,指名读,强调重点字词。(指导书写:褪)
(3)分节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字音与停顿。
三、默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并试着有感情地朗读。
(2)思考:你对天游峰的扫路人有着怎样的印象?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交流。
(1)选择你最喜欢的描写天游峰景色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出示天游峰景色图片,介绍天游峰相关资料。)
(2)如果让你用一个字来形容天游峰,你会用哪一个字?(交流,板书。)
(3)请用一句话说说你对天游峰扫路人的印象。
出示句式:这是一位 的老人。
四、小结。
在又高又险的天游峰面前,许多游客望而却步,半途而返,可是这位老人却每天扫一个来回,还说“不累”。是什么让他舍不得离开呢?下节课我们再仔细探讨。
五、作业布置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读一读文中描写天游峰的句子,抄写在摘抄本上,并思考这些句子在描写上的特点。
板书设计:
15、天游峰的扫路人
险 自在悠闲
高 豁达开朗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0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同时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
二、理论指导:
本节课中我充分运用小学语文"四结合"教改实验的指导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教学设计理论",以及何克抗教授的《创造性思维理论》。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个性培养,注意在教学的各环节中创设"情景"加强"协作""会话"最终形成"意义建构"。
让学生主动积极获取知识,让其学会,会学,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突出特点:
(一)充分利用校园网、国际互联网中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增加学生的表象积累,拓宽学生视野。
校园网、国际互联网中丰富的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教学信息,教学中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学校资源库、颐和园网站中有目的的浏览查寻,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学习到了课本中无法获得的知识。学生面对资源库和颐和园网站中丰富的视频、图片以及文本资料仿佛身临其境,学生很容易理解"耸立""葱绿"等词语的含义,体会"湖面微风轻拂""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的意境,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二)运用信息技术作为"四结合"教改中认知事物的工具性,让学生利用计算机收集资料制作"电子简报",通过网络进行协作交流,理解课文内容。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揭题导入,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家里自己会干什么?是怎么学会的?
1、今天,我们学一篇童话故事,看故事中的小鸭子、小鹰会干什么,它们的.本领是怎么学会的?
2、看老师写课题,你猜老师想写什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读一读课文,用铅笔标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让学生圈点,主要引导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读音:
小朋友,现在先把你认识的字读一读,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
3、听读课文,识字:
这篇课文讲了几个小故事?从这两个故事中你挑选一个喜欢的读给大家听。(自告奋勇地站起来读)
4、同桌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
如果同桌读对了,你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读错了,你就帮帮他。
5、识记生字:
哪些字你以前就认识了?怎么认识的?哪个字你有好办法记住它?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通过多读,听别人读等方法,与生字常见面。全部生字的识记体现梯度。最后一问旨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课外识字、自主识字的意识。)
三、研读课文第一段,感悟故事内涵
1、出示投影片,显示文中的两幅图片:(学生喜欢哪幅就说哪一幅。)请学生看图,想一想:图上画的是谁和谁?他们说什么?(教师板书:小鸭鸭妈妈小鹰鹰妈妈)
2、这节课我们先学第一段
⑴ 课文里是怎么写的?哪个小朋友把小鸭说的这句话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小鸭说的话。
⑵ 这是一只很有礼貌的小鸭,你从哪里发现的?
⑶ 想一想:你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小鸭的话?自己练读,同桌互相评议。
读一读,比一比,妈妈,您带我去游泳。
妈妈,您带我去游泳,好吗?
⑷ 小朋友对谁说话会用上"您"?
3、自己读一读鸭妈妈的话。
⑴ 出示句子:小溪的水不深,自己去游吧!
读了这句话,有什么疑问要大家帮你解决吗?
分小组讨论:鸭妈妈为什么让小鸭自己去游泳?
⑵ 指导朗读,体会鸭妈妈的话该怎样读。(学生评读。)
采用灵活的形式读课文,如指名读、小组读、打擂台读、男女生比赛读。
4、引读:小鸭学会游泳了吗?(齐读最后一句。)从哪里看出来?出示词语卡片:"几天"、"学会".(教师板书:学会游泳)你能想象一下小鸭学会游泳对它以后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
5、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鸭和鸭妈妈说话时的不同语气,读后评议。
(此环节是从讲图意、感受到通过美读来抒发情感,学生融入其中,从读中领悟小鸭的妈妈为什么让它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四、把第一段编成课本剧表演
1、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⑴ 小鸭,你学会游泳吗?你刚学游泳时害怕吗?为什么不放弃?
⑵ 小组合作模拟小鸭和鸭妈妈在小溪旁对话的游戏情境。
(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素材。)
2、戴上头饰表演。
五、学写生字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读一读: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学写"自",让学生观察字形。
教师问:你发现了什么?指名说,学生范写、讲评。
(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结果会掌握得更好,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作业
1、把故事说给爸爸妈妈听。
2、把第二段也编成课本剧表演。
【板书设计】
鸭妈妈小鸭学会游泳
自己去吧
鹰妈妈小鹰学会飞翔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读文章,发挥想象力,描述文中的情景。
2.理解“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一句话的意思。
3.体会作者表达的浓浓思乡之情。
教学中难点:
理解深层文意,体会文章中优美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导语:童年是美好的,那一幕幕童年往事会给人以永久的回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文章。(板书课题)
2.齐读课题。
3.教师:读了课题,你有问题要问吗?
(学生自由提出疑问)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读书交流。
(l)请学生选读感兴趣的段落。
(2)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与同学交流、讨论。
三、细读课文,探究解疑
引导学生重点探究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①从文中找出“我”喜欢桂花的句子读一读,说说“我”为什么喜欢桂花。
②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
2.重点理解摇花时的乐趣。
(l)为什么说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理解“总是”)
(2)画出“我”摇桂花的句子。
①理解“这下,我可乐了,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
②想象“桂花纷纷落下来,我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的情景。
③为什么说桂花纷纷落下来的情景“真像下雨”,而且是“好香的雨”?
(3)指导感情朗读。
3.理解“于是,我也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总结
1.课文通过回忆小时候摇桂花时的有趣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往事的无比怀念以及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板书设计:
11
桂花雨
我喜欢的是桂花
摇花
乐(言、行)
怀念、热爱家乡
比不上家乡的桂花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二、朗读课文,体会情感。
采用多种方式的朗读形式,将学文感受蕴含在朗读中,体会情感。
三、拓展延伸
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
小组交流
三、指导学习生字。
1、分析字形
2、描红体会间架结构
3、议描红体会后,完成习字册。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会认14个生字
2.学习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3.想象生活中还有哪些日常用品需要改进。
教学重点读准字音,流利地读文。
教学难点从小林的“看、想、做”中,感悟他遇事用心思考,不断实践的好品质。
教具准备1.识字卡片 2.录音机
导 学 过 程二 次 备 课
第一课时
读课文,探究学习。
1.默读课文,想:小林遇到了什么难题?是怎么解决的?
2.小组内交流、探讨。
3.分组汇报,从以下方面引导: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中一群可爱的孩子,穿着五彩缤纷的雨衣在雨中嬉戏,雨水顺着雨衣的下摆流到裤腿上。这时,有一件非常奇特的雨衣出现了,不管他怎样玩耍,雨水一点,也没淋到他的身上。
同学们,你们更喜欢哪一件雨衣?你们知道他是怎么发明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它。(板书课题)
二、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
2.初步了解:小林发明了什么?
三、熟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主识字,读中识字。
(默读,边读边画不认识的字,而后请教“小鱼儿”和“字典老师”)
2.合作交流,检查效果。
(1)同桌两人合作,一人读,另一人听或一人指字,另一个人读给对方听。
(2)教师指名领读。(看识字卡片)
(3)“开火车”全班轮读生字。
(4)交流识字方法。
例:形声字:嘿,泳,膜,胎,剪
结构相近:羞、着
翘舌音:充、粘、差
多音字:缝(fénɡ)假(ià)得(děi)
易读错字:膝(xī)
(5)“接力赛”识字。
猜字谜,如:联、差、囊
看实物:膝、棒、胎、膜
动手演示:剪、贴、旋、压
(6)出示词语
表演、舞蹈、优美、旋转、称赞、联欢会、展览台、徐徐张开、渐渐模糊、五颜六色
指读——齐读
四、教师分段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读文
五、小结:(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积累字词。
1.摘苹果
把生字卡片做成苹果状,贴在苹果树上,学生自愿来摘,摘下后带着大家读一读,再组词,读文中相关的句子。
2.读词语。
3.为“慢慢”找意思相近的词,让它们成为好朋友。(徐徐、渐渐)
4.找出文中三个问句,比较三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再照样各说一句话。
二、细法是怎么产生的?
(普通雨衣雨水顺着……用心观察)
(2)遇到问题后怎么做的?
(联欢会上旋转起裙子……勤于思考)
游泳中塑料救生圈……
(3)有了想法后又是怎样动手实践的?
(弯……缝……剪……买……压……吹……动手实践)
三、精读课文,质疑问难
1.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从小林发明中想一想,你还有比小林更好的办法吗?怎样使设想变成现实?
四、品味课文,表达情感
1.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练读。
2.激发感情,组内赛读。
3.放录音,想象
雨中的孩子们穿上了充气雨衣,既漂亮又实用,一个个可神气了!
五、激励创新,实践体验
1.在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发现还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改进一下(思考、讨论、交流)
2.让我们也动动脑,动手做个小制作,成为一名小发明家吧!
六、小结:(略)
5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
知识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的组成的新词。
2.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选两段背诵。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看图、学文,体会黄山石的奇妙,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培养观察和想象能力,理解黄山奇石的“奇”在哪儿。
教学方法
通过观察图画和理解重点词句来突破重难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
—、导言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黄山奇石》这一课,黄山在我国安徽省南部,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以奇松、怪打、云悔、温泉为四绝。我们这一课介绍的是黄山奇石。(板书课题)从课题我们知道本课讲的是黄山上奇形怪状的岩石。我们先看书上的图。
二、观察图
打出幻灯片。逐幅观察图,初步了解黄山有山峰、云海,树木苍翠,一派壮美、秀美的景色,还有各种形状的石山。
学生自己读课文,看看课文介绍了哪些黄山景物。
三、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1.第一遍,要求读正确、流利。遇到生字看拼音或查字典,读熟后再连起来读句子。
第二遍,要求看看课文介绍了黄山的几种奇石。用笔画出名称。
(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
2.检查自学生字的情况。(用卡片读生字和生词。)
四、指导朗读
五、教学第一、四自然段。
观察第一幅图,读第一自然段
1.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2.朗读第一自然段。
六、学习第四自然段。
1.读第四自然段。
2.提出问题:第四、五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奇石,它的样子怎样?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现在,老师要带你们到黄山去看看。(课件出示黄山秀美风光)黄山的风景真美,黄山的石头就更奇妙了。上课时,我们学习14课的第1、4自然段;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范读课文第2、3、5自然段:
我们一起来看看黄山的怪石吧!(课件出示“仙桃石”、“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配乐朗读2、3、5自然段)你最喜欢哪种石头?
三.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学习第2、3、5自然
(一)学习第3自然段
1.课件出示"猴子观海"指导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图上的石头像什么?
2.自由读第3自然,思考: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再读第3自然段。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4.引导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理解“陡峭”,“翻滚的云海”等词语。
5.指名上台表演“猴子观海”。
6.你们喜欢“猴子观海”吗?把自己对它的喜爱读出来。
(二)学习第2、5自然段
“猴子观海”这么有趣。“仙桃石”、“金鸡叫天都”是什么样子呢?请同学们先看看图,读读课文,再想象它们的样子。
1.自由读第2、5自然段,想象“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的样子。
2.小组讨论“仙桃石”、“金鸡叫天都”的样子。
3.指名上台边指图边说:“仙桃石”的样子。
4.指导朗读第2自然段。
5.以小导游的身份说“金鸡叫天都”的样子。
6.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三)朗读比赛
1.你最喜欢哪种石头?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一读。
2.指几名学生朗读。
(四)学习第6自然段
这几种石头真是奇妙,黄山的怪石还有很多呢!
1.齐读第6自然段。
2.思考,想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的样子。
3.指名边说这三种石头的样子边表演。
4.黄山的怪石很多,有些课文中没有提到,我们来看看吧!(课件出示几种黄
山怪石)黄山可能还会有什么样的石头呢?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想象到的石头画下来。
5.展示学生作品。
(五)总结。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黄山那奇形怪状的石头,这些石头的样子真是奇妙,所以称它们为黄山奇石。
2.有机会大家一定要到黄山去看看那些奇石。同学们,在我们伟大的祖国,还有许多风景秀丽的地方,同学们看!(课件出示一组风景图)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我们的祖国山青水秀,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强!
附:板书
仙桃石
猴子观海
14.黄山奇石 仙人指路
金鸡叫天都
还有很多
第三课时
一、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用字组词语。
二、分析记忆字形,指导写字
本课生字结构类型较多,可让学生按结构分类指出来。
独体字:区尤其巨
上下结构:琴岩著
左右结构:滚翻状指神
重点指导写的字:
“区”,半包围结构,笔顺是:。
“琴”,上下结构,上面是两个王,下面是今。上下两部分要写得紧凑,不要写得太长。
“滚”,右半部的笔顺是:,最后一笔是捺。
“翻”,两部分要注意写紧凑,不要写得太宽。
三、完成课后第3题
1.想象“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各是什么样的奇石?
2.说一说,再写下来一种。
四、结束语
学习了这课,你们觉得黄山美吗?你想去黄山观光游览吗?我们伟大祖国还有许多名山大川,还有许多自然风景区,有机会我们会去看看的。
第7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
1、通过看图和学文,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在指导观察图画时,培养学生观察和想象能力。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阵势”“警惕”“索性”“全神贯注”等词语。能用“欣赏” 与“津津有味”造句。
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第二自然段,即文中对小守门员的描写。
2、培养学生的观察与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幻灯
四、教学时间:
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启发谈话:班上哪些同学爱看足球赛?哪些同学爱踢足球?你准当的守门员?
2、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小足球赛》。
二、指导观察图画
1、出示挂图,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 图上画了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小守门员注视前方,一些小观众和一位叔叔在看球赛。)
2、指导观察顺序。根据这幅图的特点,我们可按什么顺序来观察呢?(整幅图可按从人到景的顺序来观察,而入又可按从主到次,即从守门员到观众的顺序来观察。)
3、指导观事小守门员和候补守门员。
①对小守门员我们可从哪些方面来观察?(可从他的衣着、神态。动作等方面来观察。)
②请同学们从衣看、动作、神态等方面细致观察,说说小守门员的样子。
(在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注意小守门员严阵以侍的神态,全神贯注盯着前方的眼神,前倾的身子,下垂的双臂,手上戴着的皮手套及膝盖上的纱布等。)
③观察并说说小守门员后面的小男孩的动作、神态。
4、指导观察观众。
①在赛场一侧观看比赛的共有几个人?(共有8人)
②先观察图上左侧五位观众的动作、表情,说说他们的样子有什么不同。
③再观察图上右侧三位观众的动作、表情,说说那位叔叔与边上的两位小观众有什么不同。
5、指导观察背景。从图上周围的景物看,他们是在什么地方进行足球比赛?
( 从野花、青草、堆置的物品可看出这是一块闲置的平地。)
6、小结。
刚才我们按照从整体到部分、从人物到景物、从主要人物到次要人物的顺序观察图画,了解了图意。
三、范读课文
刚才,我们同学观察并说了图意,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述图画的呢?情同学看着图听老师把课文朗读一遍。
四、指导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1、请同学门轻声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看看课文中哪个自然段写守门员?哪些自然段写观众?想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怎么分?
讨论归纳。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讲一群孩子在空地上踢足球,吸引了不少观众。
第二段(第二自然段):讲小守门员和候补守门员的样子。
第三段(三一五自然段):讲小观众和大个子叔叔观看球赛的情形。
3、指名分段朗读。
五、学习生字。
注意提醒学生“欣”是前鼻音,注意指导“磕”和套”的写法,区别“惕”与”赐”字音和字形的异同点。
六、作业
抄写词语i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看图,学习第一段
1、看看第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了什么?
2、看图,说说为什么课文中说“这块空地真是赛足球的好地方”?“又”字说明了什么?(说明孩子们常来这儿踢球,他们喜爱踢球这项活。)
3、看图思考:从球赛吸引了这么多的小弟弟、小妹妹和路过的大个子叔叔,可以看出这场球赛得怎样?(比赛一定紧张、激烈、精彩。)
4、齐读第一段。
三、看图,学习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段。
2、对照课文看图,看看这一段描写了图中的哪两个人,他们各有什么特点?重点写了谁?
3、学习写小守门员的两句话。
①这两句分别从哪些方面写了小守门员?(从神态、动作两方面来写的,〕
②哪些词语写了小守门员的神态,对照图,说说“警惕”‘注视”“毫不在意”是什么意思?(“警惕”指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保持敏锐的感觉,时刻注意着。“注视”就是注意地看。”毫不在意”就是丝毫不放在心上J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守门员?(警惕性高、意志坚强的守门员,)
③小守门员的动作是怎样的?这样的姿势说明了什么?(说明了小守门员是一位合格的守门员。)作者为什么要说“真正的守门员都是这样的”?(这是对小守门员的称赞。)
④看着图用自己的后描述小守门员的动作、神态。
4、学习写候补守门员的两句活。
对照图读第二段的后两句,说说候补守门员有什么特点?(跃跃欲试,急切地想上场一显身手。)
5、齐读第二段。
四、看图,学习第三段
1、指名朗读三至五自然段。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默读第三自然段,分别用“——”和”…”画出写到的观众和描写他们动作、神态的词语。
②结合图文,理解有关词语。
“索性”如果换个词可用什么?(干脆)看图中那个搂着小弟弟的红领中,说说“全神贯注”的意思?(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局势”在这里指什么?(措球赛情况)观察图上白狗的样子,说说“闭目养神”是一种什么样子?(闭着眼睛,休养精神)
③从观众的动作,神态我们可以看出什么?(比赛很激烈,观众对赛场上的情况非常关心。)
3、学习第四自然段。
默读,画出写到的观众及描写他们神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