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3-03 20:55:32

第1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过程和方法:联系生活实际及个人经历,理解诗歌的主旨。

3、情感和价值: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歌,体会其形象化的语言。

2、 理解诗歌的主旨。

【教学方法】讲授法、点拨法、演示法、谈论法

【教具】白板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航 激发学趣

同学们,我们朗读、研讨和赏析了这首诗歌,掌握了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体会了诗歌的形象化语言,并深入地谈了学习体会。理想犹如航标灯,它指引着我们的人生之旅。愿大家从小树立崇高的理想,并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我想,一个有理想的人,一定是一个精神生活很充实的人,也一定是一个很高尚的人。

二、自学互助 合作探究

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第8节,你能从现实生活或个人体验中找出实例,说明“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的含义吗?什么是“大写的人”?

(2)第9节,这一节与上一节有什么关系?第三、四句的句式有什么特点?作用是什么?作者列举“罪人”和“浪子”的例子有什么典型意义?

(3)第10、11节,这两节诗歌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在内容上有什么不同?可否将“蜕”字改换成“变”字?为什么?

(4)第12节,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第一、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交流展示 诠释疑难

四、梳理归纳 强化训练

语言运用并交流(仿照第一诗节,写几句话)

教师示例:

爱心是风,卷来浓密的云;

爱心是云,化作及时的雨;

爱心是雨,滋润久旱的.树;

爱心是树,为你撑起绿阴。

五、课堂检测 评价反馈

怎样理解“理想既是一种获得,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你同意这种说法吗?

【布置作业】

举行一次朗诵比赛,看谁读得最好。

【板书设计】

真正的人

崇高的人

真正的人

【教学反思】

重视思想基础准备。比如,上课之初,我要求学生谈一下自己的认识:什么是理想?结果发现,学生对理想的理解大都比较片面狭窄。现在通过师生交流,有了更加准确完整的认识。

2、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根据导学案的指示阅读、讨论,做圈点批注,老师不做过多的讲解,学生大部分时间自主活动独立获取知识,得到了锻炼。

3、注重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比如,课文最后一节的内容学生理解比较肤浅,老师及时补充那个时代的生活知识,并跟当下的社会环境进行比较,启发学生想老一辈学习,树立远大理想,不懈奋斗。

不足之处是,老师对导学案的使用不够熟练,有时候以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讨论;学生对自主讨论的课堂组织形式不熟悉,课堂教学进度推进很慢。

第2篇: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认识7个字。会写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珍惜友谊。

★初步感受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述的方法。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第一课时】

一、 解题、导入新课。

二、 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1)利用儿歌巩固识字的'方法,学习科、亚、呆。

(2)识字与识词结合,鼓励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3)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3.指导写字。

三、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朗读感悟

1.出示思考题

(1)床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

(2)同学们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

(3)科利亚看到这个气球,心里会想些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找到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3.全班讨论: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科利亚孤独、无奈。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的指手画脚”这两句话的感情。

(3)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体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这句话的意思。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在反复的朗读中去体会。

三、 实践活动。

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第3篇:语文教案

1.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

2.学习辩证分析丰富的人生体验的思维方式。

3.品味语言的哲理性。

教学重难点

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和语言的哲理性。教学准备 课件或小黑板。

设计思路 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从感性上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

其次教师加以理论上的指导了解文艺性政论文的特点。以此合作探讨语言的哲理性,加深对哲理语言的理解,提高语文阅读能力,达到学习目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导入:有人说过: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时,那你必然也会错过月亮和星星。关键是你应该如何对待错过。(板书课题及作者。)

2.介绍作者。(出示课件1。) 刘心武,当代作家,四川成都人。1977年发表短篇小说《班主任》获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要求:记住作者及作品。

二、自主学习

(出示课件2。) 师范读课文,学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

1.熟读课文,识记字词。

2.了解本文的写作内容。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

4.比较和其他文体的异同。

三、合作学习

1.找出不理解的语句,小组内交流。

2.说说读完本文后的感受,同位交流。

四、反馈交流 (出示课件3。)

1.给加点字注音。

2.本文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论述了错过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强调人要习惯和品味错过,不要让错过酿成过错,要把握住最关键、最美好的机会,含笑对待人生的终点。)

3.找出文章中富含哲理的语句。

明确:(此题开放性强,只要学生能够找出句子,并言之有理皆可。)

教师可从以下几句重点指导,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

(1)“人生如奔驰的列车,车窗外不断闪动着变幻不定的景色,错过观览窗外的美景、奇景并不是多么不得了的事,关键是我们不能错过预定的到站。” (把人生比喻为“奔驰的列车”,把“窗外的美景、奇景”比作小的错过,把“预定的到站”比作人生最根本的追求。这段话的意思是:人生有一些小的错过不要紧,但不能错过人生根本的`追求。)

(2)我们预定的到站并不等于人生的终点。但在人生的终点上,我们最好能含笑地说:我虽然错过的很多很多,却毕竟把握住了最关键最美好的,这样,“错过”便仿佛是碧绿的叶片,把一生中“收获”的七彩鲜花映衬得格外明艳! (把“不是多么了不得的错过”比作“碧绿的叶片”,把那些最关键最美好的人生道路上的“收获”比作“七彩鲜花”。绿叶衬托着鲜花,使鲜花“格外明艳”。作者在赞颂“七彩鲜花”的时候,没有忘记“碧绿的叶片”的映衬作用,从而肯定了“错过”在人生道路上的价值。) (作者的这段话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描写保尔·柯察金在墓碑前的心理活动的一段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目’碌碌羌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此时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并抓住人生的机遇努力向自已的人生车站奋进。)

4.本文与我们学过的其他文章有什么不同? 明确:(本文是文艺性政论文,即杂文,它符合一般议论文的特点即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安排文章的结构。) (文章开头摆出“错过”现象,从中提出问题,然后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许多“错过”,怎样正确对待“错过”。在分析问题时,充满着辩证的色彩,对具体问题作了具体分析,很有说服力。结尾总结全文,深化论述的中心。)

五、梳理巩固 学生交流本节课所学知识。

六、拓展训练

七、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错 过

提出问题:大小错过之多 把握关键机会 { 分析问题:产生错过原因 } 含笑到达终点 解决问题:怎样对待错过

第4篇:语文教案

课前准备

1.生字、词的幻灯片。

2.每个小组准备白纸一张,用于课后考虑题一。

第一课时

↘导入

板书课题:新型玻璃

我相信同学们都见过玻璃,而今天这篇课文将给我们介绍几种我们从没有见过的玻璃。

“新型”是什么意思?

(新的类型、新的品种)

“新型玻璃”是什么意思?看到这个题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新型玻璃在哪里?它有什么作用?新型玻璃“新”在哪里?有多少种新型玻璃?等等)

↘初读课文,自主预习

1.自由读课文,要求做到读准字音,通顺连贯。

2.自学生字:

a.同学自学生字,注意生字的字音和字形。

b.出示生字、词的幻灯片,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同桌互读、指名读,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全班推荐、解答。

认读:盗窃、嫌疑、夹丝、粘、噪音、废水、平安无恙、藕断丝连

重点理解平安无恙:平安,安平稳稳地,没有受害等词语。

3.巩固练习。

以组词的形式来作巩固练习。教师可出示小黑板或投影片。

比一比,再组词。

型( )费( )付( )

形( )废( )寸( )

占( )绸( )阻( )浅( )

粘( )调( )祖( )践( )

4.指名逐段读课文,检查是否达到了正确、流利朗读课文,重点指导易读错的字音。

如:特殊(shū)、仍(rān)然、即(jí)使、调(tiáo)节、处(chǔ)理、奇迹(jì)

↘探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主读课文,考虑:这篇课文写了几种新型玻璃?

2.推荐:在全班推荐自身的读书体会。(课文共写了5种新型玻璃: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

↘复习、巩固、听写8个生字

第二课时

↘回忆、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一个人影窜进了陈设着珍贵字画的展览馆,准备划破玻璃,盗窃里面的字画。当他的玻璃刀刚刚触和玻璃的时候,院子里便响起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立即赶来,把这个小偷给抓住了。同学们一定会奇怪地问:这是什么玻璃呀?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同学们,这是一种新型玻璃。板书课题

2.自由读课文,回忆一下:课文讲了几种新型玻璃?

↘精读课文

1.认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作用。

默读第1自然段。考虑: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特点:自动报警作用:防盗

理解:正是由于这种特殊的玻璃的特点才有它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2.读课文,仿照第一自然段独立考虑其他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填在书上)

3.小组进行推荐。

每个小组发一张表格,组内同学互相推荐,一起设计表格、填写表格。

4.全班汇报,老师板书。

5.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五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它们大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在我们把自身了解到的内容说一说,请你用自述的方法。(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自述”两个字。)“自述”是什么意思?(就是自身介绍自身)。

小组互相说,全班推荐。

6.探读课文,归纳说明方法:

课文清晰地给我们介绍了五种新型玻璃,作者在介绍时使用了几种说明方法?

↘明确要求,拓展练习

1.现在我们都是小小科学家,今天我们也来发明一种新型玻璃。请你仍然用“自述”的方法说一说。

想一想,你设计的新型玻璃可以用在哪?请你用上“可以……可以……也可以……”

2.分组推荐自身的设计方案。

3.每组推荐一个最佳方案在全班汇报。

第5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学习课文,想象自己心中鸟路的样子。

4、在识字、朗读过程中感悟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按照要求认字、写字。

2、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在识字、朗读过程中感悟人与动物之间的美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

1、掌握会写字。

2、学习课文内容,想象自己心中鸟路的样子。

四、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

2、白鸽、乌鸦、芙蓉鸟的图片。

3、芙蓉鸟的资料。

4、学生每人画一只喜爱的小鸟图。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提问激趣:小朋友们,你们有好朋友吗?能告诉大家你的好朋友是谁吗?

2、启发谈话:今天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老奶奶,猜猜看,她的好朋友是谁呢?

(二)配乐讲故事。

1、教师将课文以讲故事的形式说给同学听,学生思考:听了老师讲的故事,你知道故事里老奶奶的朋友是谁吗?

2、指名说一说。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借助拼音读课文。在文中画出生字,将生字多读几遍。

2、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生字。

(1)互相检查生字读音的掌握情况。

(2)小组长带着组内同学分析每个字的字形和笔顺。

(3)试着练习组词。

3、教师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检查字音的认读。

4、出示词语卡片,检验对生字字音的掌握。

(1)认识生字词:

傍晚:你知道傍晚是什么时候吗?

面包屑:你知道是什么吗?

彩霞:你见过彩霞吗?美吗?读出“美”。

彩虹:什么时候天边会出现“彩虹”?

在认识这些词语的过程中,学生所知道的知识许多来自于生活,因此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要给予肯定和激励性评价。

(2)结合理解,再次朗读词语。

5、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再次自由读书,标出自然段。

(2)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投影打出思考题):老奶奶家住在哪儿?有哪些鸟来吃老奶奶给它们的面包屑?这些鸟铺的路像什么?请你在书上找到答案。

(3)指名回答,边回答边贴“老奶奶”“白鸽”“乌鸦”和“芙蓉鸟”的图片。

(4)投影出示学生找到的句子:

“啊,笔直的小路上都是白鸽,像盖了层白雪。”

“啊,那么多乌鸦站在小路上,小路就像一条黑亮的丝带。”

“这时候,小路成了一条彩虹。”

①自己练习读读这几句话。

②说说读完后你的`感受,你觉得这条鸟路铺得怎样?

③完成投影:这是一条( )的鸟路。

④有感情地朗读这几句话。

(学生读,学生评;老师范读,学生再读、再评,感受小路的美。)

(四)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名读三、四、五段,想:现在你就住在老奶奶家旁边,你想象一下你心中的鸟路是什么样的?

(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2、小组讨论:小鸟为什么能和老奶奶成为朋友?老奶奶只有这些朋友吗?从书中找找答案。

3、小组汇报。

4、投影出示:

(1)森林里有许多鸟儿,它们都是老奶奶的好朋友。

①老奶奶有()好朋友。

②让你们手中的小鸟也快和老奶奶成为朋友吧!(学生到黑板上贴小鸟图)

(2)每天,鸟儿飞来唱歌给老奶奶听,老奶奶撒下面包屑给它们吃。

①请你用“因为……所以……”句式说说,鸟儿为什么能和老奶奶成为朋友?

学生可以说:因为鸟儿飞来唱歌给老奶奶听,所以老奶奶撒下面包屑给它们吃。

也可以说:因为老奶奶撒下面包屑给它们吃,所以鸟儿飞来唱歌给老奶奶听。

②这是一群()的鸟。

这是一位( )的老奶奶。

5、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思考:老奶奶与小鸟之间是怎样的情感?和小伙伴说一说。

(五)总结全文。

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和同学、老师交流你的收获。

(六)作业。

将你心中想象的鸟路用你的小彩笔画下来,让更多的人感受我们人类和动物之间美好的情感。

板书设计

21鸟路

人老奶奶面包屑

爱白鸽白雪

鸟乌鸦黑丝带

芙蓉鸟彩虹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抢读。

2、猜猜看游戏:老师请两个同学上来,分别在他们背后放上两个生字,要求两个人互相看,先看到对方后背的字并大声念出来的为胜者。

3、出示词语卡片,指名带读。

(二)指导背诵。

1、指名分段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课文的哪个自然段?为什么?

2、自由读你喜欢的段落,读出情感。

3、试着练习背诵你喜欢的段落,并背给小伙伴听。

4、指名背诵。

(三)指导生字书写。

1、出示生字卡片,请你帮忙把这些字分分组,并说说分组的理由。

可能会有以下几种分法:

(1)啊晚彩虹——左右结构

丝——上下结构

通——半包围结构

2、你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哪个字?说说你的记字方法。

(1)旧字加偏旁法:工——虹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