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其中7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3.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学生从小苦练基本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抓住重点词语来理解梅兰芳是怎样苦练眼神的。
三、教学准备:
梅兰芳京戏磁带、投影片、小黑板。
四、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兰、芳、艺”,理解部分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京剧及梅兰芳学艺的勤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今天很高兴认识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一起来听一听。(播放梅兰芳京剧《生死恨》的几句唱词)
师:听了以后,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生可能问:1.这是什么?2.这是谁唱的?]
师答1这是京剧,是我国的国粹。
师答2这出京剧是梅兰芳唱的。(打出梅兰芳的大幅照片)
师:他就是梅兰芳,他是四大名旦之一,是著名的京剧大师。这幅照片就是他正在唱戏时的情景。现在见到梅兰芳你有什么疑问呢?[学生有的问:他是男的还是女的?有的问:他为什么打扮成这样呢?他到底是怎样学唱戏的?]
这么多问题,是老师告诉你们还是自己去发现?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课文《梅兰芳学艺》,跟老师一块写课题:梅兰芳学艺(齐读课题)读准兰、芳、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拼读一下,一次读不好可以读第二次。
2.自主识字。
出示生字词语:
bàifùxiánggēdqínjù
拜师师傅飞翔鸽子水底勤学句子
jnhuzhzhùshìlínghuó
紧盯或者注视灵活
(1)哪些字老师不教你就认识的?指名读,读正确的说说怎么认识的,读错的相机纠正。
(2)还有不认识的借助拼音拼一拼,然后指名读。
(3)同座位互读互纠。
(4)齐读。
3.这篇课文分几个自然段来写的?请大家标上序号。
4.指名分小节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听做评委。
5.放课文录音,听听有没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然后指名读一读。
6.同座位互读互纠。
7.齐读课文。
8.自由读,小组讨论刚才提出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过渡:读通了这篇课文,那么大家知道梅兰芳为什么能成为京剧大师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投影出示:经过勤学苦练,梅兰芳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
A师引读:经过———(生接读)———
B师问:梅兰芳有名吗?(有名)哪个词知道的?(世界闻名)那么成为世界闻名的京剧大师容易吗?(不容易)那些词可以看出来?
C谁来读一读,读出“不容易”,指名读—范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你们想成为书法家吗?那么就从现在开始勤学苦练吧!下面我们来写好这三个字。
四、学写生字。
1.出示生字:兰、芳、艺
2.学生自由读后说说怎么记住这三个字?
3.指名说,师范写或请学生上台写,其他学生评价,提示“芳”的笔顺,“艺”的第四笔“乙”。
4.学生描红。
5.展示评价。
五、练习
必做题:
口头填空:梅兰芳小时侯学艺时,师傅说他(),后来经过(),他终于成为()。
选做题:
1.看一段京戏,说说你对京戏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2.课后收集古今中外著名人物勤学苦练成材的事例。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尊敬的各位评委专家,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绿》。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课堂教学设想:
一、教材
第一点 教材地位及作用
《绿》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学会读书六:读书动笔)(自由读写单元)中的第一课.散文教学的特点散文和其它文章不同,用分析法教学散文,会破坏文章的整体韵味和优美意境。而鉴赏散文就避免了上述缺点,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美感,有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本文特点这篇散文精巧缜密的构思、优美明快的语言极具典型性,很值得欣赏;同时它又篇幅短小、内容浅易,适合鉴赏
第二点、教学目标,重难点
1.德育目标:《绿》写于1924年,当时朱先生还保持着'五四'时期青年人勇于进取的势头,文中洋溢着积极向上的情感,因此应当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激情,促使学生保持健康、乐观和进取的心态。
2.知识目标:结合散文教学特点和本文的特点,本节课要让学生在赏析中体会布局谋篇的技巧和写景的生动含情。
3.能力目标:素质教育的目的归根到底是要培养全方位的人材,就语文教学而言,既要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而后两者正是本节课的能力目标。
(二).教学重点传统语文教学把课文仅当作学习的对象是不当的,正确的认识应是把课文当作借鉴的范例,因此不必追求面面俱到,而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所以我把构思和语言作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本文题目?作者为什么不入笔就写绿,在描写绿的过程中又变换了人称,这是本文的难点,需要引导学生弄懂。
二、学情分析
1.传统散文教学重分析、轻鉴赏,忽视了学生对美的需求和感悟,久而久之,僵化了学生的理性思考,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延伸,更限制了文学鉴赏能力的提高。因此散文教学需要鉴赏。
2.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并且在初中以及高一前段时间,他们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散文,对散文的基本特点具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因此也具备了鉴赏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鉴于以上关于教材和学生两方面原因,我才把本文处理为文学鉴赏课)
三、说教法
新课标要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与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为落实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多媒体教学-激发热情,引起兴趣。
(2)诵读教学法-熟悉文本,整体感知。
(3)提问练习法-发挥想象,体验情感。
(4)对话讨论法-互动合作,拓展思路。
四、说学法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学习的过程是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指导,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的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共同发展。
学法具体如下:
(1)诵读法-熟悉文本,自主感知。
(2)圈点法-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3)探究法-学生实践,巩固提高。
(4)讨论法-合作研究,深入挖掘。
其中,我认为讨论法很重要,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难点进行集体讨论以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学习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能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述能力,养成口齿清楚、态度大方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安排鉴于以上分析,本文拟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进行必要的背景介绍后,集中精力朗读和研读,体会作者情感,完成德育目标,并布置构思和语言方面的思考。本节课则抓住两个重点进行赏析,并根据学生课前提的疑问适当调整,完成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
(五).教学方法鉴赏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的作用则?因此重在点拨,辅之以简明的提问和必要的小结,即可完成教学任务。
(六).教学辅助手段为创设赏析氛围,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采用投影仪、电脑及相关软件。
五、说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介绍鉴赏要领,明确鉴赏内容。
(二).放投影,听朗读,创设鉴赏氛围
(三).赏析构思
总体设计:千字短文,内容充实,立意深刻,没有缜密的布局是不行的,赏析的关键是抓重点,引导得法。
赏析重点是第二段和首尾,以简明的问题引导。
具体作法:
1.第二段问题设计(落实难点)A文章描写对象是绿,在首段点题后,第二段却先写梅雨瀑、梅雨亭,直到第三段才写到梅雨潭的绿,这不游离主题吗?不会使文章显得拖沓吗?(由以上两个判断提问引入下面的主要问题)B如果不是,有什么作用?这样写与直接就写绿效果有什么不同?(以此引导学生体会本段对主体的铺垫和衬托作用,感受散文行文洒脱的特点。)
2.首尾问题设计
A在表达上首尾很相似,是不是重复?(由此判断提问引入下面问题)首尾各有什么好处?(采用电脑限时学生抢答方式,调动思维的积极性,形成教学的第一个高潮。)
B首尾部分与文章主体有什么联系?(以此引导学生体会本文一线贯穿的特点。)小结:全文紧紧围绕'惊诧于绿',既摇曳多姿,又缝合紧密,结构极其精巧。
预期效果:本部分虽有一定难度,但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学生能够体会出本文构思的精巧所在。
(四).赏析语言
总体设计:两段都精彩,但第三段是全文的主体,重点赏析,第二段略化处理。此步骤重在点拨。
具体作法:
1.第二段动词运用精当,从中选定三个词代表性地赏析。(此为点)
2.第三段描写充分,字字珠玑,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发言,教师进行适当点拨。(此为面)
小结:教师明确本文语言准确、形象、富于情感、有表现力的特点,特别强调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对学生的启示,同时说明第三段写景抒情层层深入的特点。l预期效果:学生各抒已见,争相发言,形成课堂教学的第二个高潮,但因基础不同,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不能表达得很透彻,但教师仍要以鼓励为主,要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到鉴赏中来,使其有所收获。
(五).全文总结强化本节重点,并提出今后要多鉴赏文学作品的要求。(关于课内练习:鉴赏本身就是很好的练习,所以不另作安排。)
(六).布置作业为促进学生深入赏析,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要点,针对本文的构思或语言写一篇篇幅不限的赏析文章。
绿 (奇异、醉人) 朱自清
梅雨亭 (一)比喻
梅雨瀑 (二)对比
梅雨潭 (三)奇妙的联想和拟人
层层烘托 表达了热爱自然赞美生活之情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学情、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这六方面对本课课堂教学设想进行了说明。其中一定有不到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我满意接受。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专家给我这个机会。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文章写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独特感受.
二、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疏忽、顽强”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4、观察一种喜欢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三、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四、教学时间: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后,想问什么问题?(鸟儿怎么会说话呢?鸟儿会说些什么?人怎么能听懂鸟儿说的话?)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通晓矫健催促无拘无束疏忽预报应验呆楞楞
(3)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畅。
2、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词语的掌握情况。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合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
2、分组交流。
3、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从小就爱鸟,爱听鸟语,并想通晓鸟语。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我”从鸟儿们的语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第三段(第12自然段)鸟是人类的'好朋友。四、作业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指读生字词。
二、精读指导
1、学习第一段。
(1)齐读第1自然段,填空:我从小就爱鸟,爱看(),爱()。
(2)自由读第2自然段。指名讲公治长的故事。理解“通晓”
(3)指导朗读第3自然段。“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治长’啊!”这句话怎样读?(要把“我”那种向往的心情读出来。)
2、学习第二段。
(1)自由读4-9自然段,把“我”喜爱布谷鸟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读后讨论,相机指导朗读。
①它们那“布谷、布谷”的亲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们快快出工呢!从哪些词看出“我”对布谷鸟的喜爱?(亲切、分明)指导朗读
②这样无拘无束的一问一答,有趣极了,我自己仿佛也变成了一只翩翩飞翔的鸟儿。联系上下文,体会“我”与布谷鸟对话的有趣。指导朗读
③一想起布谷鸟那充满深情的声声催促,我在学习上还真不敢疏忽怠慢。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指导朗读
(2)读第10-11自然段,体会鸟语的“丰富”及鸟语给“我”的心灵带来的影响。
①引读第10自然段。人们为什么喜欢“喜鹊”?从哪儿看出人们喜欢“喜鹊”?从哪儿看出“我”的爱鸟之情?
②指名读第11自然段,思考:从哪些词句看出“我“与鸟儿建立了异常深厚的感情?读后朗读,指导朗读。
(3)小结:“我”不光听懂了鸟语,而且从鸟语中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3、学习第三段。“我”与鸟儿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鸟儿成了“我”学习的榜样,所以“我‘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课文。
1、朗读全文。
2、讨论:为什么说“鸟儿的确是人类的好朋友”?
3、总结。
四、作业
1、造句:疏忽……顽强……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读课文。
二、指导背诵。
1、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都只有一句话,很容易背诵。
2、重点指导背诵其他部分。
(1)第2、3自然段引导学生按语言的叙述顺序进行记忆。
①边读边记: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
②练习背诵
(2)第4-11自然段引导学生借助语言文字在头脑中构成的画面帮助记忆。
①边读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
②练习背诵。
三、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2、观察田字格中生字的写法,说说难写的和容易写错的字。
四、作业
1、钢笔描红。
2、抄写词语。
3、比一比,再组词。
治()催()碌()预()
冶()摧()绿()硕()
4、按课文内容填空。
从()的燕子那里,我()到勤劳的可贵;从飞行()的大雁那里,我();从()的苍鹰那里,我()……
5、仔细观察一种你喜爱的鸟,抓住特点,写出它的样子和叫声。
六、板书设计:
15鸟语
接近交谈
鸟语倾听猜想(丰富)
人类的朋友
七、教学后记:苏教版小语四下《鸟语》是一篇充满童趣、耐人品味的好文章。课文以生活中生动真实的事例情真意切地表达了“我”倾听、揣摩鸟语的情景,字里行间都充满着作者对鸟儿的喜爱之情。文章写的是“我”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中产生的独特感受,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经历着“我”的经历,感受到“我”的感受,使孩子们在与文本对话的同时,体会到深深的人鸟情,教学这一课我做了如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爱鸟
课开始,我借助多媒体播放“百鸟争鸣”的视频画面,以此把学生领进鸟儿的世界,面对如此热闹的场面,学生不会无动于衷。于是,他们也像鸟儿一样情不自禁地叽叽喳喳议论开来,此时的情绪表达是他们的主观所需,于是感叹句、反问句等表达强烈感情的话语此起彼伏:“多么可爱的鸟儿呀!”“怎么会有这么多鸟儿呢?”“太壮观了!”“鸟儿的鸣叫真听牙!”由此可见,鸟儿的形象美已把学生心中的“爱鸟情”激活。
二、引发对话——知鸟
在学生对鸟儿已有“好感”的基础上,教师再绘声绘色地讲述公冶长的故事,使鸟儿的魅力倍增,“我多想做一个通晓鸟语的‘公冶长’啊!”此时也成为了孩子们的心声。“鸟儿”真能表白么?我们能否听懂?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猜想、带着向往走进文本。赞可夫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此时,把课文读通、感知课文内容便是“触及精神需要”,他们迫不及待地走进文本,进行自主、有效的对话。
三、启发性灵——懂鸟
有人曾经说过:小孩子都是有灵性的,天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他们对课文中的人、事、物都会产生自己独有的感受和想法,虽然他们说不清,但一心想表现,教师要给他们充分的机会。学生在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与鸟儿动听的交谈感染着他们,由动听到动心,他们也想尝试着做鸟儿的知音。于是,再次播放百鸟争鸣的视频请学生欣赏,并创设让他们表现的空间,即:观后可把自己的收获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呈现出来。在这种“有我之境”中,学生便情不自禁地把自己放进他们曾经经历的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以他们独特的心态聆听鸟语,并将他们的独特的感受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有的在文中搜索与“我”同感的句段,细细欣赏品味;有一位学生谈到“‘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说‘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吗?”这一句时说:“有一次,我考了双百分,放学的路上,喜鹊枝头叫,仿佛在说:‘恭喜你呀,恭喜你呀!’所以我认为喜鹊真能给我们带来喜讯。”说完,他动情地朗读了第10自然段;有的迫不及待地寻找恰当的语言,进行了创造性的表述:鸽子“咕咕咕咕”、“咕咕咕咕”,分明是催促我“多读点书,多读点书”,白头翁在告诉我“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有的学生说,上次我过生日,同学们为我唱了这样一首歌“小斑鸠对我说:‘咕咕’,幸福,‘咕咕咕咕’,真幸福。你可真幸福”,这次听鸟语,我仿佛又听到这首歌??孩子们尽情地渲染着,多角色、多层面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教师适时点拨。
四、情感延伸——护鸟
学生在上述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对鸟儿的喜爱之情已默默地渗透到他们的心中,鸟能给人启迪、带来智慧和乐趣,还有哪些可爱之处?联系旧知,学生知道鸟儿是森林的护卫天使,是人类的朋友。你现在最想为鸟儿做点什么?孩子们有的写诗赞鸟,有的写护鸟标语,有的走出校园为鸟儿护窝搭巢??爱鸟之情化为实际行动,既升华了情感又付诸了实践。
爱鸟、知鸟、懂鸟、护鸟,将文本激活,将旧知激活,将孩子们的情感激活。声声鸟语都牵动着孩子们的心,体现着孩子们心中的爱鸟情。的柔弱无援,还可欣赏某些写法。以下为阅读的第三层面:带着问题研读课文,经受人文熏陶,提升心灵感悟。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懂得查字典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
2.看懂图意,把每幅图的意思说清楚、说明白,把4幅图的意思连起来写明白一段话。
3.培养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养成查字典的习惯。
重难点
仔细每幅图,把图画连起来写清楚一段话。
乐学善思办法
通过对图画的观察,让学生在想象的基础上进行语言的锤炼,从而为“写”做铺垫。
教学流程
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现在就来说一个谜语,请同学们来猜猜好吗?
“老师不说话,肚里学问大,有字不认识,就去请教它。”
学生猜谜语。(板书:字典)
教师出示字典,说:这小小的字典也是老师,它的学问可大了,我们有不认识的字都可以请教它。有两位小朋友,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就去请教这位老师了,我们一看好吗?(把课题补充完整)
二、指导看图,初知图意。
1.请同学们按顺序看这4幅图,读图下面的提示,看看你们能明白这次写话的内容和要求吗?
2.指名汇报。
3.请同学们按图画的顺序,把4幅图连一看,和学习伙伴说一说这4幅图画的是一件什么事?
4.指名汇报说。
5.教师明确看图的方法:看多幅图画进行写话时,我们要先把这幅图连起来年地,看懂图画的意思。
三、逐幅看图,展开想象。
为了说话方便,我们先来给图中的两个小朋友分别起个名字好吗?
1.指导学生说第1幅图。
(1)图中的同学正在做什么,男孩遇到了什么困难?想想遇到不认识字的他会怎么想,怎么请教同伴。(鼓励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心理、语言。)
(2)和学习伙伴互相说说。(教师提出听话要求:看看谁最有礼貌,认真倾听其他同学说话,听后还能给同学提建议。)
(3)指名说。
(4)师生评议,鼓励有创新的同学。
2.指名学生说第2幅图。
(1)我们看看图画,再想象一下,这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小男孩为什么去问老师了?
(2)和学习伙伴互相说说,指名说,师生评议。对善于想象人物语言、描述人物动作的同学提出表扬,让大家向他学习。
3.指导学生说第3幅图。
(1)仔细看看第3幅图,和学习伙伴说说图画中的同桌是怎么做的?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对话呀?
(2)汇报交流,表扬想象丰富的同学。
4.指导学生说第4幅图。
小男孩认识字了,他多高兴呀。他们是怎样互相帮助认识字的?这时他们又会怎么说呢?表扬说得具体的同学。
四、回归整体,完整表达。
同学们把每幅图的意思都说清楚了,现在我们再来把4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好吗?
1.自由练习。把4幅图的意思连起来说说,要用词恰当,说得具体。
2.指名说话,师生评议。
五、尝试写话,随机指导。
同学们说得真不错,你们愿意把这件事写下来读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吗?现在我们就来写写吧。
1.指导写话:先写题目,要按顺序把每句话写明白,图与图之间要有衔接的话,要标点符号。2.学生写话,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为评议做准备。
集体交流,评议修改。
1.投影出示习作,学生读,师生评议修改。
(1)是否出示习作,学生读,师生评议修改。
(2)语句是否通顺。
(3)是否有错别字及漏字。
(4)能够使用标点符号。
2.按照评议修改的方法,伙伴互读习作,互相修改。教师巡视表扬修改认真的同学。
七、抄写习作,欣赏佳作。
1.工整美观地抄写习作。
2.将佳作粘贴在教室墙壁上,学生随时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6个生字。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恰当的运用工具书。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观看孔雀开屏图,揭示课题
1.点击课本:孔雀图。
2.说一说在哪儿见过?
3.孔雀给你们留下什么印象?
4.今天我们学习与孔雀有关的课文——《骄傲的孔雀》。板书课题。
(二)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点击课本,一幅一幅地看图。
2.学生自己先说一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3.小组内同学们互说图意。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l.借助拼音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
2.发给各小组生字词卡片,组内互相认读。
3.指名分别读课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四)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请大家按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课文。
(二)看图,讲故事
1.将四幅图—一出示,学生看图自由讲故事。
要求:用上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小组内互讲,并选出一人参加全班的比赛。
3.全班举行讲故事比赛。
(要加上动作,用上文中的精彩语句,看谁讲得生动。)
4.教师相机点拨。
5.其他同学当评委,并向讲故事的同学随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三)反疑问难
1.孔雀为什么看到自己的影子,非常生气?
(引导学生结合课文插图和有关文字来谈自己的理解。)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或上下文理解。
3.理解花喜鹊的话是什么意思?
(1)小组内讨论。
(2)全班交流。
4.想象:孔雀听了花喜鹊的话会怎么想,怎么做?
(批评了孔雀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借助书上的彩图和教师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中。
2.体会孔雀在与自己的影子比美过程中,不同的心情。
3.同桌互谈,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读出孔雀爱攀比的心理。
(五)扩展练习
收集有关于谦虚的名言、谚语、歇后语等,办一期专题板报。
(六)教学生字
1.学生当老师讲怎样记住生字。
2.练习书写。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