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6 20:28:12

第1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五个前鼻韵母aneninunün的发音方法,认识两个整体认读音节yinyun。体会拼音识字的乐趣,乐意拼读。

2.练习与学过的声母相拼,巩固、认识班、人、林、村、军、音、云等字,正音。

3.以富有趣味的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以及相互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掌握五个前鼻韵母的发音位置和发音方法,正确与声母相拼。

教与学活动过程:

一、复习学过的拼音。

1.师:同学们,你们结识的拼音朋友今天被老师请来了一些,请大家一起叫出它们的名字吧。

2.电脑依次出示声母、韵母和音节。学生齐读,教师及时正音,相机评价。

ncfdaiiuerou

shuǐ水f浮kui快yu月

二、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表现得棒极了,老师决定送给大家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听,你们可要用心来听呀,因为这个故事会教给你新知识的。

2.(师边讲边出示配乐电脑课件)老师要讲的是《门的故事》:从前有一位兔妈妈,有五个孩子。老大是小ɑ、老二叫小e、老三是小i、老四叫小u、最小的是小。一天,兔妈妈把五个孩子叫到跟前对他们说:孩子们,我在一家商店里为咱们家的新房子订了一扇门,你们五个今天得把它运回来安上。妈妈的话音刚落,老大小ɑ就抢先说:我是老大,我来负责安(an)门。接着小e说:好吧,你安好了门,我负责在门上安一个用手一摁(en)就响的门铃。这时小连忙说:我最小,我负责把门运(n)回来,可去那家商店的路我不认识呀。就在小为难时,小i开口了;没关系,我认识,我来给你引(in)路。这时小u急了,问:我干什么呀?妈妈说:你呀,负责解决最后一个大问(un)题,给门安上锁吧。孩子们赶紧行动吧,把门安好了,妈妈奖励每人一个大鸭梨。于是五个孩子七手八脚地忙起来,没过多时,一扇漂漂亮亮的大门安在了小兔子家的新房子里。

三、回忆故事,准确认读。

1.学习an的发音。

(1)师:同学们记住这个故事了吗?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吧。看,这是兔妈妈(在黑板上贴出兔妈妈的画片),老大小ɑ负责干什么呢?(贴出小ɑ的画片)

(2)学生答:安门,师板书:an

(3)师:因为是小ɑ负责安门,所以读an时要先摆出小ɑ的口型,让声音从鼻子里发出来。

(4)师范读,学生边听边观察口型。

(5)学生练读。先自读找感觉再指名读,然后分小组读an的四声。

(6)拼读b-an-bān(班)

2.学习en的发音。

(1)师:谁记得小e给门安了一个什么样的门铃?(贴出小e的画片)

(2)(指名答)师相机板书:en

(3)师领读。

(4)(指名)说说老师是怎样发出en的音的?

(5)同位相互练读,注意观察口型和舌头的位置是否正确。

(6)喜欢读en的几声的同学就站起来读一读。

(7)拼读r-en-rn(人)

3.学习un的发音。

(1)师:最后一个大问题是谁解决的?

(2)(指名答)师相机贴小u的画片,并板书:un

(3)学生齐读找感觉。

(4)认为un的几声最美就起来读一读,并说说是怎样读出来的。

(5)拼读c-un-cūn(村)

4.学习inn发音。

(1)师:小和小i负责干什么呢?谁能上来讲一讲,领着大家读一读?(贴出小和小i的画片)

(2)(指名)到前面领读n和in

(3)认为它们的几声最难读,就来读一读,要敢于向困难挑战!

(4)相机拼读l-in-ln(林)、j-n-jūn(军)什么军?(启发扩词)

5.认识整体认读音节yin和yun。

(1)电脑出示yinyun

(2)会读的一起读。

(3)指名读音和云。

四、趣味练习,提高能力。

1.看图拼读词语。

(1)师:小朋友们学拼音学得真好。你们都很聪明。看这儿有些漂亮的卡片大家想拼一拼吗?

(2)出示卡片,鼓励学生自己拼读对照插图检查。

(3)指名领拼再指名拼读,并将每一张卡片送给拼读准确的同学,激励课后带领同学拼读。

2.介绍好朋友。

(1)师:有几个同学想把自己的好朋友介绍给大家,请他们上台来。

(2)指四名同学拿着写有好朋友名字的卡片上台。

(3)生:请大家拼一拼我的好朋友是谁?

(4)学生自由拼,读出名字。(名字音节中的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都与本节所学的有关)

(5)台上同学领拼。

(6)介绍好朋友的特点,如:王××皮肤很白,身材有些胖。她讲的故事可好听了。希望同学们都和她成为好朋友。

(7)逐个介绍:张××马××李××边××

3.小组合作拼读、摆字、组句。

(1)师:老师也愿意与每个同学成为好朋友,互相学习。下面每个小组奖励一个大礼包。

(2)师发给每组学生一张设计成水果形状的卡纸和组句用的生字卡片。

(3)提要求:小组里需要小组长组织大家合作完成。先拼读卡片上带音节的字,再把所有的字读一读、想一想、摆一摆,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学生小组合作练习。

(5)展示各组作业,读每一句话。

A当学生摆出妈妈关心我时,启发大家想出不同的意思,如我关心妈妈。

B我的爸爸是军人。

C一群小鸟飞来了。

D写字很有用。

E小虫慢慢爬。F蓝蓝的天上有白云。

4.韵母与图连线。

师:今天我们又学习了五个韵母,因为这五个韵母的声音都是从鼻子里发出来的,所以叫它们鼻韵母。你们能将它们与这里的图连起来吗?(将书中的图与字母打乱顺序,让学生在重新设计的画面上把韵母与有关的图画连起来,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连。)

五、实践作业,巩固提高。

自己当一回小老师,把《门的故事》讲给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玩具听。教给它们五个鼻韵母的发音。

第2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教育学生要从小树立战胜困难的自信心,要有勇于迎接挑战的勇气。

2、学习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4、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语重心长”“遒劲”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点:

1、体会课文生动形象的神态、表情、动作的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认字、写字。

教学难点:完成小练笔。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日期: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名言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名言警句吗?今天老师也要送给大家一个警句:

勇气和自信是你成功的朋友。(出示)

2、能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吗?

3、课文《谁敢试一试》不仅能帮助你了解这句话背后的故事,还会给你以生活的启迪。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先把课文读通顺,再来思考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由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引导学生说清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清课文的思路,小组内讨论分段方式。

三、研读课文,深化理解

1、初步感知人物

读了课文后,新班主任——耿老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初步了解人物的特点。)

①齐读课文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②耿老师的外貌让人记忆犹新,然而,他的课堂教学却更让人难以忘怀。课文哪几部分写了耿老师课堂上的风采?指名读课文的第二部分。

2、深入研究人物

顿了一顿……又顿了一顿……再顿一顿……

①耿老师的第一堂课上的是什么内容?课文是怎么写的?(出示):

顿了一顿……又顿了一顿……再顿一顿……

问:这是什么描写?从这些行为描写中你认为杯盖好拧吗?

②看到老师的表现,听到老师的话,课堂氛围怎样?同学们的表现怎样?在书中划出相关的句子。

教室里静悄悄的。

教室里还是静悄悄的。(出示):

教室里静悄悄的。

教室里还是静悄悄的。

“静”字说明什么?(来烘托当时同学们复杂的心情。)(出示):

a、女生“纷纷扭头看”,前排的男生“把目光投向”最后一排的大块头,几个大力士则“相互吐吐舌头”。

b、同学们心里都在犯嘀咕:这新班主任的第一节课,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c、“咬咬嘴唇”、“狂吸一口气”、“贴在怀里”和“使劲拧”

③读句子,说说加点词是对人物的什么描写?从这些描写中充分表现了什么?(a句形象生动的神情描写,表现了同学们的为难和不敢尝试的心态。B句心理活动描写,表现了同学们不敢大胆尝试,不敢向老师挑战、向困难挑战的心理。C句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小个子女生坚决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④小女生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什么?

“她的右手才那么轻轻一转,这杯盖儿竟一下子松了开来。

问:“才”、“竟”说明了什么?

(原来拧杯盖是不费力气的,和同学们的想像全然不同,结果出乎意料。)

⑤当同学们看到小女生轻易拧开了杯盖,他们的表现是怎样的?

在小女生尝试的时候,同学们表现怎样?

全班同学都惊愕了

有些同学嗤嗤地笑了

(出示):

全班同学都惊愕了

有些同学嗤嗤地笑了

问:从前后不同的表现中,你有什么想法或感受呢?

(抓住机遇,树立自信才能成功,做旁观者永远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1、小练笔

有自信才会有成功,有成功才会更自信。本课中小个子女生以自己的勇气敢于挑战老师所不能做的,此时,她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小个子女生的举动换来同学们嗤嗤地一笑,此时,同学们心里又是怎么想的?

2、请你发挥想像,扬起你自信的手笔,以片段的形式写出当时小个子女生和同学们的心理活动。(任选其一)

3、读片段(教师随机评价)

4、耿老师说明不能拧杯盖的原因

过渡:原来,耿老师为同学们创设的问题极其简单,但是由于同学们的不自信,没有勇气挑战,因而只能得到失败,正如德国叔本华所说:

——叔本华(德国)

(出示):

那些遇到了机会,还不敢自信必能成功的人,只能得到失败。

四、明确主题,感悟升华

1、看了同学们的表现之后,耿老师是怎么说的?指名读课文第三部分。

2、讨论交流,说说你对耿老师话的理解。

①耿老师的话有几层意思?

②“语重心长”“遒劲”是什么意思?

(“老师不能干的,不等于你们不能干”是教育学生在老师面前要有自信心,要敢于超越老师。“书山有崎路,科学有高峰”说明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更需要自信心和勇气,克服困难和险阻。)

1、过渡:通过讨论、交流,让我们真正地体会到耿老师的用意。

(再现):

勇气和自信是成功的朋友。

课前我们对这句话谈出了自己的感受,那么通过刚才的学习、感悟、理解,你还会有更新的感受吗?

2、生畅所欲言。

五、总结: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要勇于迎接挑战,从小树立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自信心。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言

上节课,耿老师语重心长的教诲让我们扬起了自信的风帆,那么这节课,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会鼓起勇气,迎接知识的挑战,让我们共同步入“比一比”知识天地。

二、知识天地

(一)比记忆

给括号里的读音选择正确的字:

耿嘀咕

①(gěng)老师②心里犯(dígū)

朕嘀嗒

嗤嗤愕

③她(chī)地笑了④我惊(è)了

媸媸谔

插崎

⑤一段(chā)曲⑥书山有(qí)路

播琦

(二)比眼力

投影

1、认准字,读准音。(生认读)

2、说发现,在书写时应注意什么?(生强调)

3、教师范写:

①“拳”第五笔撇与第六笔捺书写时要舒展大方,第七笔要落在横竖中线的交叉点上。

②“插”偏旁在左,书写时左窄右宽,第八笔竖稍倾斜在竖中线上。

③“攀”共19画,书写时注意“木”字的捺变点,第5、6笔的交叉点要与第7、8笔的交叉点落在同一竖中线上,第13笔横要与上半部的宽窄度适宜。

1、学生练写。

2、实物投影:展示部分学生作业。

(三)比收获

选择本课喜欢的词语,写在积累卡上。

(四)比文采

《谁敢试一试》写了一个小个子女生看似弱不禁风,但她却敢于尝试,敢于挑战,她的自信与勇气令人佩服。那么生活中你有过用自信战胜困难的事例吗?说给大家听一听。

1、学生自由言表。

2、小练笔:

把你刚才说的以“勇气·自信·成功”为题写一个小短文。

写作建议:

①叙事要完整。

②语句要通顺。

③选取自己经历的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④字数不限。

1、学生作品展读。

2、师生共同评价。

三、阅读欣赏

勇气与自信

勇气是惊雷,是飞雪,是骤风,

横扫一切拖沓、迟滞、犹豫与懒惰。

自信是阳光,是雨露,是琼浆,

助人思维敏捷,精神抖擞,挥洒一切。

勇气是战鼓,是号角,是旌旗,

催人勇往直前,大胆挺进,日日精进。

自信使潜能释放,使困难后退,使目标逼近,

自信的人生不一般,不一般的人生有自信。

教学反思:

第3篇:语文教案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不同地区的图片,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小朋友,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到处都生活着祖国母亲的各族儿女。有的生活在城市,有的生活在乡村。有的在山区,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沿海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出示不同地区生活图景的课件)

(课件出示五个小朋友)涛涛、山山、平平、青青和京京,

他们都说自己的家乡很美。想去看看吗?

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请大家一边看大屏幕,一边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这五个小朋友分别来自哪里?你认为谁的家乡美,美在哪儿?

2.自由说,初步感知课文。

3.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

(课件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涛涛到底画了什么呢?把这部分读一读。

朗读感悟:

a.引导读出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并用那么那么说话。

b.引导读第二句话,抓住满字,感悟鱼虾很多的样子。

c.画上的涛涛在干什么呢?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高兴)

d.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e.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吗?

f.假如你是涛涛,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

4.合作学习第3段。

(课件出示第二幅图)分四人小组学习第3段。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感情朗读,说说山山都画了什么,作导游介绍,然后进行展示。(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指导两个那么又高又大的树等词语)

全班感情朗读。

5.选择喜欢的部分自学。

还有平平、青青和京京的家乡没去,小朋友,最想去谁的家乡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仍然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自学。

全班交流自学体会。

6.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

五个小朋友的家乡多美呀!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丽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学生画家乡)

2.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画。

第二课时

复习旧知

1.分小组按自然段朗读课文。

2.指名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完成读读说说的练习。

介绍家乡

学生展示自己画的家乡,并以导游的身份介绍自己的`家乡。

识记生字

1.出示生字,小老师教读。

2.你觉得哪些字音容易读错,要提醒大家注意?

脚匹是三声,市是翘舌,楼是边音。

3.哪些生字是你以前认识的?从哪儿知道的?(学生汇报交流)

4.再识记其他没记的生字。

重点区别:吓虾,腿脚,页贝,蜜密,楼数。

5.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比赛读。

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指名认读。

2.指名说说这些字的笔顺。

3.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各部分的大小宽窄。

4.师范写原爱跑。重点指导:原不要多加一点,爱的偏旁不要占太大的位置,跑最后三笔是横折、横、竖弯钩。

5.指导学生练习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第4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小草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二。教学重点:

1、学会6个生字,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导言: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前面刚刚学过的几首古诗吗?谁能背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听?(学生背,略。)几位同学都背得这么流利,而且很有感情。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草》。这首诗摘选于《赋得古草原送别》的前四行诗句。

出示灯片1

唐代白居易

离离/原(yun)上/草,

一岁(su)/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chuī)/又(yo)生。

2、这首诗是1000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领读题目和作者。)

这首诗有4个生字,大家看拼音,读一读。(学生拼读,指明读。)

二、听录音朗读课文(师:在灯片标出读法。)

三、学习课文

1、请同学们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是写什么的,哪些地方看不懂。

(这首诗是写草的。是从题目看出来的)

2、这首诗是写哪儿的草呢?请看“离离原上草”中的“原”字。谁能用“原”这个字组个词?(原因原来高原草原原子弹原人)

小结:嗬!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请想一想,“离离原上草”的“原”是指黑板上的哪一个词语?(草原)大家同意吗?是的。/Article/List/List_24.shtml这里的“原”就是草原。“原上草”就是草原上的草。

3.问:草原上的草长得怎样呢?出示一幅“草原图”(指名回答)

(草原上的草长得很高,很密。茂盛,一棵挨一棵。绿油油的,一眼望不到边。)

小结:说得大美了。聪明的同学们看了这幅图,一定知道

“离离”是什么意思了。谁说说?(就是草长得很茂盛,一棵挨着一棵。老师把这一句的意思连起来说说。)

4、看第二句“一岁一枯荣”。谁能用“岁”说一句话?(指5、名6、回答)

(刚才有同学说的句中都有“岁”字。他今年8岁了,也就是说,他从生下来到现在几年了?8岁是8年,1岁就是一年。)

问:一年有几个季节?(春夏秋冬)一年四季草有哪些变化呢?出示四季草图(指名说说)

小结:小草一年当中,有两次明显的变化,绿一次,黄一次。

春夏长得茂盛,秋冬就枯黄了。“一岁一枯荣”就是一年当中,草茂盛一次,干枯一次。

7、再看“野火烧不8、尽”这一句。“烧不9、尽”就是烧不10、完!

问:“尽”就是完的意思。这可奇怪了!到了冬天草叶都冻死了,枯黄了,大火一烧烧得干干净净,白居易为什么说烧不尽呢?学生看图疑思。

出示一幅“火烧图”(地下的草根没烧着,所以说没烧尽)

出示一幅“草根图”

11、学到这儿,12、我想同13、学们一定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了。谁能把第四句的(春天来了,14、春风一吹,15、小草长出来了。)

四、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现在请同学们跟老师朗读这首诗。

总结:同学们,大火烧得那么厉害,可是第二年的春天,春风一吹,小草齐刷刷地生长出来了。你们觉得小草顽强吗?正因为小草的生命力很顽强,白居易才写诗赞美它。

2、全班用赞美的语气读全诗(配乐);分角色读,3、找一名4、读一、二行,5、女生读第三行,6、男生读第四行;自由读;会背的站起背。

3、以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谁背的好,各组评出两名优胜者;参班里赛,评出“之星”和“小标兵”。

4、同学们,放学回家谁愿意背给妈妈听?现在请“朗诵小标兵”表演,我当你妈妈,你背给我听听好吗?想想,到了家里该怎么说。

(师:我女儿真能,老师刚教完就会背了。)

5、愿意背给奶奶听?(指一名学生到前边来)现在,我当奶奶。你奶奶没有文化,耳朵有点聋,请你注意。

(师:后面两句我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有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奶奶像你这么大的时候,哪有钱上学啊!)

6、请同学们跟着录音唱“小草”的歌曲。

结束语: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同学们,放学回家后请把《草》这首古诗背给家里的人听。

第5篇:语文教案

一、复习巩固

1、充分调动字、词卡。

2、给“上、下”组词。

3、动手用生字部件拼拼、读读。

二、读词语、读短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短文,然后同桌对读,

互相纠正读音。

三、学习短文中的生字

1、开火车读字、词卡,检查自读情况。

2、启发学生自己想办法记住文中的6个生字,老师适当指点。

晚—日+免(兔)

送—关,辶;学习新偏旁“辶”

果—日+木

笑—学习新偏旁“?”

也—地-也

四、朗读课文

1、指导朗读短文,按照标点停顿,读好句的自然停顿。

2、小组讨论:你觉得小红在家里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知道的?

3、全班交流,重点体会,为什么爸爸、妈妈和我都笑了?

4、你平时在家里也像小红一样吗?你做了哪些事?

五、学写生字“土、个”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注意“土”

的笔画顺序。

2、学生描、临后,练写。

3、“个”上面是“人”,不是“入”,撇高捺低,两笔相接点在撇笔的头上,开口度大,竖居中,压在竖中线上,带针尖,不与“人”连接。

4、学生描红练习练习,老师巡视,相机指导。

六、布置作业

1、读偏旁,找出有这个部首的字,连一连。

sāndiǎnshuǐ报shìzìpáng

氵灯礻

tíshǒupang纸huǒzìpang

扌沙火

jiǎosīpang视

2、读一读、连一连

沙发报纸台灯电视

bàozhǐshāfādiànshìtáidēng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