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9-24 19:27:11

第1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部分词语“呼风唤雨、依赖、农耕社会、腾云驾雾、洞察、探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根据语言现象,进行语言、说话训练,以达到积累的目的。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语言简洁与条理清楚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爷爷特意为我们四年级小朋友写的《呼风唤雨的世纪》。

(1)解词:看到“呼风唤雨”,你想到什么?为什么?

(2)世纪呢?一个世纪多少年吗?我们现在几世纪?刚刚过去的是20世纪。从1900——1999年。(你真了不起,知识面还真广!)

想不想知道路甬祥爷爷写了些什么?赶紧让我们打开课文读一读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通顺,把生字读准确,读不通顺的或是比较拗口的地方标注一下,并且多读几遍。

2、反馈难读的句子,在反馈的过程中读词并理解。(你觉得哪些句子第一次读的时候比较拗口?)

(1)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2)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这句话到底该怎么读,联系上下文,读读第三自然段,自由读,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正确的理解。是的,达到了一百万年以上的才是上百万年!

指名读,齐读第四自然段,带上笔画画哪些是发明,哪些是发现?你知道了吗?什么叫发明?什么叫发现?

指导:长句难读,但有些句子不长,它的标点特别,这样的句子读好了,有一种情感就会油然而生!

出示: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靠什么呼风唤雨呢?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自由读——学生问师答——交换读——学生自问自答——读出来了吗?一种什么情感?板书:设问

在反馈难读的句子的过程中,把“引用”这一方法也带过。

3、咱们差不多又把课文读了一遍,路甬祥爷爷到底写了些什么内容?

其实大家表述的不外乎就是“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指——指——指,有问题吗?“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三、精读课文,感受内容。

快速读课文,找一找、画一画哪个地方最能体会到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学生默读,点画文句。

预设一:

出示:20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1、自由读。

2、再读(以师生接读的形式),20世纪人类登上——,潜入——,洞察——,探索——。

3、这么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来读一读,把你们的感受带进去!

4、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动词)我们也用上一些动词来说说20世纪的其他发现和发明。同桌讨论一下。

5、继续接读,20世纪,……等,这个等里还有什么?预设:举例

出示读: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

预设二:

出示: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出示)

1、导:是呀,这就是二十世纪,短短100年可以拥有那么多的成就,真可以用——齐读。

2、简介:这句诗原是唐朝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一句,用来形容边关下大雪后的景象的。齐读。

3、为什么这句诗被作者引用到课文中来了呢?学生说。

4、这是用了诗人的语言来描述,你能不能用咱们自己的话来描述?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形容。

预设三:

那你们有没有发现,课文是写20世纪的这个社会,却写了20世纪以前的社会,你们发现了吗?这是为什么?(对比)读句子,20世纪前的社会是一个什么社会?板书:农耕社会(耕)

1、农耕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2、交流拓展:

读好文中句: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就直接让学生接说没有——没有——没有——

想象:孩子们,没有这样的东西,你的脑海里会出现怎样的画面,老师给你句式想象:?在农耕社会里,人们没有(),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耕社会什么都没有,人们的生活多么不方便)于是古人充满了幻想,他们幻想有——

古代有哪些幻想变成了现实?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千里马——嫦娥奔月

作为生长在二十一世纪里的孩子,请你再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你会怎么读?

四、写话训练。

20世纪的科学发明和发现真是奇迹,让人出乎意料。它让我们的生活舒适和方便,连过去的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那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呢?这儿路甬祥爷爷没有举例子,我们来举个例子说说,活学活用!老师这儿有一个小小的提示:当我看电视时,只需轻轻地按动遥控器,清晰的画面就会展现在眼前;当我……

交流学生写话。

小结: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话,它为我们创造着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生活!所以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课前我们提的那个问题你明白了吗?

回文第一自然段,再读第一自然段。

(自豪地读,骄傲地读)

20世纪已经过去了,那就让我们带着憧憬,畅想21世纪吧

第2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能联生活实际,畅谈自己的感受及未来。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3、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从读中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谈话引入 发散思维

二、自主学习、点拨指导

1、当你按动摇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学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和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是否感到科学技术的神奇威力。

1 、理解词语:

呼风唤雨”“世纪”,是谁来呼风唤雨?

2、分组讨论:区别“发现”与“发明”,举例说明,哪些是“发现”哪些“发明”。

a) 自主学习生字

b) 检查自学情况:

抽生认读,开火车组词。

c) 熟读课文,勾出不懂的词句

自学

1吸引学生

2自主学习

第3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整合资源优势。联系以前所学过的此类科技说明性课文,并且把“口语交际、习作、宽带网”有机整合起来,在教学内容上作统筹安排。突破时空限制,打通学科界限,加强学科整合意识,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

二、扎根语文课堂。科技说明文没有引人的情节,感人的场面,但是蕴含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在课堂上,对这些科学知识不要做过深的探究和拓展,依据本篇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进行语言方面的训练和语文能力的培养,避免上成自然常识课。

三、引导自主学习。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能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课堂上,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朗读,通过自主阅读、质疑问难、帮助释疑、大胆想象、辩论交流等形式,使学生自主体会,咀嚼文本精华,内化成自己的`语言情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走向知识、语言、精神的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兴趣,能联系生活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和设想的未来。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和科学老师联系,了解科学课上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收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历程的资料、主题网站,可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查阅有关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科技发明和发现的图片文字资料;调查访谈今天人们的愿望和梦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目标前置,激发学课文之趣。

1、教师板书课题。

2、师:课前,我请科学老师阅读了《呼风唤雨的世纪》,他读完就向我们下挑战书:等我们学完这篇文章,和我们PK一下,内容就为20世纪的科技信息,以及造福人类的事实。老师不仅替你们应战了,还反将他一军,到时还要比一比谁的语言表述得当、清楚。你们有信心吗?要想取得胜利,我们首先要读通课文,读懂课文。

〔设计意图〕

一个小小比赛的预设,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阅读的兴趣,就有了良好阅读的开始。从比赛要求中,学生既明确了学习本文的要求:从课文中获取大量科技信息,学习本文的表述方法,也为本节课后的作业——查阅资料作了很好的铺垫。

二、字词训练,落实语文之基础。

1、出示12个生字,让学生从文中画出“呼风唤雨、改观、程度、程控电话、依赖、寄托、原子核、因特网、腾云驾雾、哲学家、农耕社会”等词语。

2、你觉得哪些词语你掌握得比较好,向大家介绍介绍经验,或者给大家提个醒。

3、你觉得哪些词语你还没有掌握,读一读,写一写,根据课文或查查字典想一想它的意思。适时点击课件,出示图片,补充解释部分词语的意思。

4、四人小组认读生字,并给生字扩词。汇报交流。

〔设计意图〕

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文训练,这是小学语文的专务。我们不能为了追求课堂的豪华而放弃基本的语言学习,不能为了强调综合学习而让语文课堂成了“大杂烩”。

三、读好课文,整体把握语文之本。

1、通读课文,根据课文注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采用大声读、速读、同桌轮读等方式,将课文至少读三遍。做到琅琅上口,通顺流利。

2、集中练读,感觉哪里难就重点突击。

3、展示读书。学生相互评价,纠正断句、字音,必要时,教师带着读,引导学生读正确流利。

4、用自己的话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

通过范读、速读、齐读、纠正读,让每一个学生透透彻彻的把课文读熟,这样对课文的理解才会深入,对文本的把握才能准确到位,并且让学生了解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除了把每一部分的内容连起来以外,还可以找文中的重点句子,根据文意进行补充,或者运用句子直接概括。

四、自读感悟,培养探究之意。

1、自读自悟。“不动笔墨不读书”,从科学的角度看,动笔的过程使我们记忆更加清楚。请大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在自己特别有感受的地方画一画,写一写,在不理解的词句旁边做上标记。

2、全班交流。感情朗读有感受的内容,并简单谈谈自己的感受。

3、鼓励质疑。针对词句,你有什么问题要问?能解决的当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引导学生共同做好标记。

预设

⑴:第二小节中的设问句,让学生通过朗读比较,感悟其作用。

⑵结合查字典、造句和选词填空,在语境中理解“发现”与“发明”“改观”与“改变”的异同。

〔设计意图〕

重视自读自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质疑的意识和习惯。这一环节,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读书习惯,同时组织检查交流,互相帮助,指导集体反馈,探究稍有难度的问题。从而人人参与,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体作用。

五、指导写字,提升作业之质。

1、学生提出生字书写的注意点,教师重点指导“赖、耕、幻”的字形。

2、学生练习写字,自己决定写几遍。

3、展示评价。

4、布置作业:

⑴查阅资料,尽可能多的收集20世纪的发明与发现,并与家人、老师或者同学探讨他们给人类生活带来了怎样的改观。可以自由组合,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资料册。

⑵尽可能访谈调查更多人,了解今天生活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人们还有哪些愿望和梦想。同时也为和科学老师PK做好准备。

〔设计意图〕

课堂作业真正做到课堂内完成,这是给学生减负的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并且课内作业,高效高质,当堂的评价能激励学生更好的完成作业。课外作业布置,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等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机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又为第二课时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巩固字词。

1、听写部分词语。

2、同学之间相互批改订正。

3、我们刚刚送走的20世纪是个科技发达、呼风唤雨、神通广大的世纪,请带着你的理解将课题再读一读。

二、品析词句,感悟科技之奇。

1、回顾上节课学生疑问,指导解决。教师抛出自己疑问:为什么20世纪的成就,文中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学生小组讨论,说明理由。

3、学生给老师释疑:

⑴诗句的本意。

⑵用短暂的“一夜”形容一个世纪的原因。

⑶你能对这“一夜”的“黑暗”,结合课文,发挥想象,做出具体描述吗?

⑷“千树万树梨花开”在文中指什么?

⑸结合你查找的资料,你认为还有哪些“梨花”也竞相开放了?你能模仿课文中“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天体、探索奥秘”这样的形式,说得更好一些吗?

⑹你能用朗读表现出你的感受,让老师有所感悟吗?

4、适时完成板书:20世界呼风唤雨实现愿望

〔设计意图〕

给教师释疑,孩子们必定兴趣盎然。在老师步步紧逼地疑问中,学生争锋相对地进行辨析。学生的思维火花被激活,他们主动带着问题阅读文本,与文本直接对话,不仅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很自然地进行了深层次的探究。

三、畅想未来,激起爱科学之愿

1、英国数学家、哲学家罗素怎么谈“科学”?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用一句话来表述。

2、课前的访谈调查肯定给你很多启示,那么如果你是未来的设计师,请尽情你能描绘21世纪的蓝图。

3、根据你们的描绘,和着老师的板书,你能对出一个有关21世纪的下联吗?

四、充分准备,应对科学老师挑战。

1、如科学老师到阵,则先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示可以引经据典,举例子作对比,甚至运用设问句等方法,结合所查资料,推选代表和科学老师PK。

2、如果科学老师未到阵,则将小组代表们的发言用录音机录下,课后和科学老师交锋。

〔设计意图〕

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邀请不同学科的老师一同上课、讨论,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又能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大量信息,储备越多,学生的积极性越浓,学生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和感受就越多,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也就越丰富,课堂发言时学生的语言才会更真切更鲜活。

板书:科技万象

20世纪 呼风唤雨 实现愿望

21世纪 改天换地 再创奇迹

附:作者信息

执教者: 朱雅芳 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

第4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解题。

师:同学们,你说说你现在的生活和你爷爷、奶奶时候的生活有什么变化?那你知道吗?是什么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大的变化?(科学技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讲的也是和科学技术有关的。一起来读课题(29呼风唤雨的世纪)看到呼风唤雨让你首先想到了谁?(神仙)呼风唤雨是指他们的法力。那课题中的呼风唤雨还是指神仙的法力吗?那是指什么?(科学技术)同学们,人类们科学技术已经完成了过去由神仙才能办到的事,科学技术真是太神奇、了不起。带者这种感觉再来读一读题目。

好,同学们这个题目还不是完整的句子。谁来将它说成一个完整的句子。(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么20世纪为什么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朗读课文。

1. 自读课文、要求:

㈠读准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借助手中的工具书,查查他们的意思。

㈡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在课文中应是什么意思。

㈢读完课文后,找到课文的中心句,并用波浪线划下来。

2.学生自读、自悟、自划。

检查读词语,开火车读,并随即理解。

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幻想、的确、光年、因特网、原子核、呼风唤雨、农耕社会、(看图说说农耕社会是怎样的?)腾云驾雾、潜入深海、程控电话、远洋船舶、归根到底

理解:

洞察:观察的很清楚。

改观:改变原来的样子,出现新面目。

呼风唤雨:原指神仙道士的法力,现比喻能够支配自然。

原子核:原子的核心部分。

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光年:天文学上,距离单位,光在一年内走过的路程。1光年=94.605亿公里。

3、齐读词语。

4、检查读课文情况,逐段指名读。

5.点评。

6、回答:课文的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接下来,老师要带领大家走进着呼风唤雨的神奇世纪。

三、再读课文,交流自读感受。

1.仔细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写自己的体会。大家在读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什么疑难,也可以在书上作个记号。

2、请学生读感受,并将疑难归类。(灵活处理)

疑难预设:

发现和发明区别。

改观和改变区别。

什么是精神文化生活?

什么是物质文化生活?

四、精读课文第四段

师:好,接下去老师要让你找一找课文是怎么表现科学技术的呼风唤雨的本领。课文举了例子吗?引入第四自然段。

1.找科学技术成就的例子。(登月球、潜入深海、天体┈)

2.你还能举一些科技成就的例子吗?(略)正是这些科技成就将我们的生活带入了幸福的境界,让我们过上了舒服、惬意的生活。有一句话说明的正是这个意思,你找到了吗?

理解人类的舒适和方便,是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显红色)

① 指名读。

② 过去王公贵族不敢想的生活是怎样的?

③ 王公贵族以前过的生活是怎样的?(没有电视)

师:是什么让我们过上了王公贵族想也不敢想的生活?(人类)是的,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依靠科学技术给自己带来了福音。让我们再来读这一句话,深刻地体会一下。

3、齐读第四自然段。

师:同学们,无论是课文举了大量的科学成就,还是王公贵族的生活和今天的生活相比较,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巨大魅力,所以我们不得不大声的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好,拿好书,让我们再次感受呼风唤雨的震撼,带者丰富的感情齐读第四自然段。

五、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回顾了呼风唤雨的20世纪,我们目睹了科技的日新月异,看到了它给人类生活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的奇迹。那么,作为21世纪的小学生,应该为创造这份奇迹做些什么呢?

六、生字书写。

1.教师范写较易写错的字。

2.屏显本课12个生字,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3.生书写。

第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本课是第八组课文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教学这篇课文,我觉得本课的设计应该始终围绕理解、品味、运用语言来进行,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突显语文学科的特点,在引领学生理解、品味、运用语言的同时,让学生体验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体会说明文的特点。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搜集信息,共同讨论的能力,为了让学生在已有的认知基础上构建新知,课前我布置学生搜集阅读了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资料,培养了学生课前参与的能力,体现了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关。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本课的第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教学时在运用视频资料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及词语辨析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

2、有感请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及威力,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给人类带来得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1、本课教学的重点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2、教学的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四、教学过程

(一)齐读课题,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呼风唤雨的世纪,一同去感受绚丽多彩的生活吧!(齐读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直奔主题、总体感知课文

师:通过读书你了解到课文的哪句话与课题的意思相同呢?

出示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指名并齐读中心句(理解呼风唤雨的意思)

师评价过渡:那么在这篇文章中呼风唤雨的是谁呢?又是靠什么呼风唤雨的呢?

(三)指导精读、积淀感悟

1、学习第二自然段:屏幕出示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段: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两个问题告诉我们的?(设问)

(2)师生对读设问句(师问生答)

(3)师:那么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告诉大家?

出示重点句子,进行词语的辨析

句子: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指名读句子,初步理解发现和发明

师过渡:同学们真会学习,那么20世纪人类都取得了哪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呢,谁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第四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回答、出示片段

(2)为什么说这些发现和发明都是奇迹呢?(学生回答)

(3)播放科技短片,进一步理解20世纪的奇迹般的科技成就和发明。

画面播放:(人类登月球、潜入深海、原子核等;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等)

(4)出示课件:同学们,20世纪的科技发明还远不止这些,老师将同学们搜集的关于20世纪科技方面的发现与发明的资料做成了课件,看完后你对发现和发明会有更深刻的理解?

(5)搭配课件词语练习,进一步理解发现和发明(图在上,文字在下)

指名读短语

师小结:20世纪出现了如此多的奇迹般的发现和发明,看完以后你对20世纪有一个怎样的评价?(20世纪真是太伟大了,太了不起了。真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师过渡: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使得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

出示句子: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A指名读句子,说说“改观”是什么意思?它和“改变”的意思有何不同?

B齐读句子,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

师过渡: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那么上百万年前的农耕社会又是什么样子呢?

①默读课文:用“——”画出描写人类上百万年历史中生活状态的语句

②出示句子: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③随即媒体出示———农耕社会图

④以图为背景覆盖文字: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那时没有()没有()没有(),也没有()!

师:想象一下没有()没有()的生活该怎么过呀?

师:一百多年前,人们的生活就是这样的,读出你的感受!

师过渡:可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渴望能够拥有神奇魔力,那么人类是借助什么来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的?

出示句子: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指名读句子

师:你在哪里听说过“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神话西游记)

让学生说说故事情节,活跃气氛。

师:可是在20世纪以后,人类社会真的有了“千里眼、顺风耳,你们想不想看一看啊?

出示课件图片:上下对比出图片(千里眼——天文望远镜、顺风耳———雷达、腾云驾雾——民航飞机)

师过渡:因为有了这些发现和发明,在20世纪短短的一百年中,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速度之快,变化之大足以令我们惊叹,用文中的一句经典的古诗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好吗?

屏幕出示句子"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齐声朗读

A理解诗句

B师范读:听老师读,同学们仔细品味,同学们细细品味其中的含义

师过渡: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短短的一百年中,人类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感叹:

齐读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3、学习最后一段

师过渡: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屏幕出示句子: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八十年后,这段话依然适用。

(1)指名读句子

(2)师:1923年,著名数学家、哲学家的这句话到八十年后的20xx年,这句话仍然适用,那么到今天、明天、后天乃至将来这句话是否依然适用?

此时,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同来感受并畅想21世纪的美好明天吧!

课件:播放科技短片(卫星探测月球、太空出舱)

(3)小组合作说话练习:看了短片后,展开你想象的翅膀,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美景吧!(可以是异想天开)

(4)汇报交流

师总结:同学们,你们真聪明,你们真会想象,相信,在你们刻苦的努力下,这些想象一定会变成现实,我们坚信,21世纪更将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也更将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四)有效练习,扩展文本

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要求每组成员共同合作,查找资料,然后选择题目,完成一篇科学小短文。选择题目如下,也可以自拟。

五、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

1、上课伊始,播放画面,教师随画面内容,一方面将学生引入文本,另一方面激发学生想了解科技创造发明的兴趣。

2、引导学生直奔主题,课件出示中心句,初步理解“呼风唤雨”这个重点词语的意思。

3、在指导精读、积淀感悟的环节中,学习第二自然段。利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进行词语辨析,进一步区分“发明和发现”、“改变和改观”两组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

4、课文的三、四自然段是学生习得语言、学习表达方法的好材料。本课的重点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利用课件中的发现和发明引出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在学习第四自然段时播放科技短片,配乐课件展示了大量的关于20世纪科技方面的发现与发明的资料,让学生了解20世纪的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进一步理解、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媒体的使用,使20世纪的高科技发明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像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等画面给了学生很直观的视觉感受。

5、在学习第四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学习引出课文第三自然段,媒体出示农耕社会图,运用课件进行排比句的品析及朗读指导,运用课前搜集到的《西游记》中的“千里眼”“顺风耳”的图片与20世纪的天文望远镜、雷达等现代科技的发明及发现的图片进行对比学习,图片的呈现使学生一目了然,深切地体会到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6、在教学最后一个环节时,利用课件出示重点句子,在运用视频资料播放科技短片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说话训练,使学生对重点句子的理解水到渠成,轻松顺畅,体验也更加深刻,媒体的使用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总之,在运用多种媒体与语文课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媒体的使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运用语言、积淀感悟的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运用媒体出示重点句子加以理解并随机指导朗读,突破了难点,受到了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

第6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课件、搜集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你打开冰箱取饮料的时候,当你拨通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站查阅资料的时候你能感觉到什么?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简单介绍作者路甬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

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小组交流:把你的学习收获在小组内与同伴交流分享。

学生自学,教师参与小组学习,巡视指导。

教师提出汇报要求,学生汇报自学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下列问题:

理解农耕社会。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指导朗读。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的世纪。

同桌交流,补充空白。

(2)学生畅想21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心中的奇思妙想。

四、总结全文。

五、作业超市。

1.把你的奇思妙想动笔画下来,讲给爸爸妈妈或长辈听,听取他们意见和建议。然后运用今天学到的说明方法写一篇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

2.做一份名为《科技天地》的剪贴报或手抄报,全班展评。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科技→发现和发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指导书写12个生字。

3.交流、品评小练笔《我的奇思妙想》和手抄报《科技天地》。

教学准备:

生字卡

教学过程:

一、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赖、幻、潜的写法。

三、全班交流小练笔《畅想未来》,互相品评,再次体会文章的说明方法和表达特点。

四、手抄报《科技天地》交流展评。

第7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认识“唤、技”等12个生字,会写“唤、纪”等15个生字,会写“呼风唤雨、世纪”等17个词语。

2.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语文要素】

3.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语文要素】

4.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会写17个词语。

2.参照批注,理解分类,并能根据课文内容分类提问。(重点)

一、由词入题,以题质疑

(一)读题解词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今天的课题。(学生读题)“呼风唤雨”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呼风唤雨”的意思是比喻具有能够支配自然或左右某种局面。)

(二)随题识记

“唤”和“纪”是这篇课文的生字,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什么?(注意左窄右宽)请跟着老师一起写这两个字。(教师范写)

(三)课题提问

我们前面两节课学习了如何提问。读了这个课题,同学们想问些什么?

二、参照批注,理解分类

(一)找出批注问题

“一位同学”读了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些问题,写在旁边和文后。请大家把这些问题找出来。(学生找出课文中“一位同学”的问题,读出来)

(二)问题分类巩固

大家找得很准确。“一位同学”阅读了这篇课文一共提了6个问题。你们能把它们分类吗?

生1:“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呢?”“为什么‘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是根据课文内容提问。

生2:“‘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是根据写作细节进行提问。

生3:“‘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在现代指什么?”“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20世纪的科学技术还创造了哪些神话?”是联系生活进行提问。

三、学习课文,分类提问

(一)提问归类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夜间飞行的秘密》,知道了可以多角度提问。我们可按课文内容提问、根据写作方式提问、联系生活实际提问。刚才也了解了“一位同学”的提问方法。现在,我们就来完成课题下面的学习提示的要求:“读课文,写下你的问题,和同学交流。”大家边学习课文边完成提问。

1.第1~2自然段。

(1)请同学们读第1~2自然段,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呢?

生1:“洞察”和“探索”有什么不同?(师点评:这是根据写作细节来提问。)

生2:为什么说“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师点评:这个问题是需要联系实际提问的)

生3:在20世纪100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了哪些发现和发明?(师点评:这个问题你是联系生活实际来提的)

(2)指名学生读第1~2自然段,学生点评。

2.第3自然段。

(1)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如果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你怎么理解这句诗?(20世纪,在整个人类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2)朗读指导。如果请你读这句诗,你会怎么读?谁来试一试。(学生朗读,教师相机评点)

(3)在上一个自然段中写道:“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那人类以前是怎样的生活?(学生自由说,教师相机评点)

(4)请默读第3自然段,并进行提问。

预设:在过去的社会里有没有“千里眼”“顺风耳”呢?

3.第5自然段。

第5自然段为文章的总结和对未来的展望。请大家默读后,针对此段提问。(学生默读,并思考问题)

预设:伯特兰·罗素说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句话现在依然适用?(点拨:根据课文内容来提问,要回答这个问题,要到生活中去找答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能给问题分类,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最有帮助的问题。(重点)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难点)

一、学习课文,分类提问

(一)课后清单

1.上节课的分类方法大家都掌握得很好。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他也给问题分了类,大家看看他是怎么分的。(课件出示课后问题清单。)

预设:分为三类,分别是——不影响我们对课文理解的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可以引发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

2.师点评:找得很准确,这就是我们今天接触到的新的问题分类。

问题序号问题类型问题内容

(二)整理清单

1.接下来请四人小组针对刚才大家提的问题,根据清单表格进行分类整理。(清单表格如右)

2.小组合作整理问题清单。

(三)展示清单

师:老师看到大家认真地整理了问题清单,请两个小组派代表上来展示你们整理的问题清单。(小组代表上台,在实物投影上展示问题清单,并将问题的分类说清)

问题序号问题类型问题内容1不影响我们对课文理解的问题。“洞察”和“探索”有什么不同?2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内容的问题。“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句话现在依然适用?3可以引发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现代科学的每一个奇迹都能改善我们的生活吗?

二、优选问题,设法解决

(一)选择最具有价值的问题

刚才,同学们都对大家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分类。接下来,请四人小组讨论,在刚才的这些问题中评选出最具有价值的问题,并说出理由。(四人小组讨论后,各小组代表汇总汇报)

(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我们懂得了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接下来就要设法解决问题。大家思考一下,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生1:一些问题可以联系上下文来解答。

生2:有的可以通过平时的生活经历来解答问题。

生3:可以查阅书籍或者上网搜索资料进行解答。

第8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学会十二个生字,正确理解“呼风唤雨”“洞察”“依赖”“奥秘”“改观”“探索”“联系”“哲学”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及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解题

1、同学们,听过“呼风唤雨”这个成语吗?你从这个成语最先想到谁?

(神仙)

2、呼风唤雨原是指神仙利用法力能使天刮风下雨,现在引申为“能够支配自然的一种巨大力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

出示课题:

呼风唤雨的世纪

读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注意把生字的音读准,把语句读正确,读流利。在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次。

2、读完的同学请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简单归纳2~5自然段意)?

3、学生交流。

(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明和发现,和古代人类生活对比,举例说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引用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的名言来说明科学技术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三、细读理解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⑴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⑵是谁在呼风唤雨呢?怎样呼风唤雨的呢?请自读第二自然段。找出句子体会一下。

⑶板书:

发明、发现

理解“发明”和“发现”。

发现:原本就存在但没有被人们了解的事物或规律。

发明:原本不存在的事物,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⑷用“发现,发明”练习说话。

2、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那没有现代科学技术以前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读第三自然段。

⑵学生回答。

⑶说说“千里眼”、“顺风耳”、“腾云驾雾”今天指什么?说明了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望远镜、程控电话,手机、录音机、高速火车、飞机、载人航天飞船的图片。

⑷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变化速度之快,范围之大,内容之多书上用了哪句话来形容?

(出示诗句)

⑸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指导朗读这句话。并把这句诗背下来,体会语言,积累语言。

3、学习第四自然段:

⑴科学使人类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除了刚才的发明,你还知道哪些现代科技新成就?请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

⑵出示收集的相关现代科技新成就的图片

⑶人类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我们的生活怎样呢?读句子:人类生活的舒适和方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科学在改变着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

⑷与同桌说说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有哪些变化?

⑸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齐读第5段,师总结板书:

科学创造神话科学创造奇迹

第二课时

一、联系实际讨论感受

1、现代科学技术无处不在,人们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有了极大改善,联系实际想想自己家里都有哪些科技产品?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了哪些舒适和方便?与小组同学讨论。

2、交流。

二、畅谈收获

1、齐读全文,感受“呼风唤雨的世纪”。

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现在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假如你是一名小小设计师,请你展开想象,描绘一下美好的未来是怎样的。

三、学习生字,积累词句

1、自学生字,点拨读准“赖、耕、潜、舶、哲”的字音。

2、写字注意“赖、耕、幻、核”的笔画。

3、积累一些好词好句。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