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2-10 18:53:30

第1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善良,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

2、知识目标:认识本课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目标:能独立地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弄懂课文基本意思。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感情,知道“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明白“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的含义,学会理解尊重他人。

四、教具:

多媒体课件。

五、学具:

纸折的五星。

六、教学安排:

一课时。

七、教学教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师出示有关钻石图片。

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钻石)

“漂亮吗?”“根据你们资料来谈谈对钻石的了解。”(金刚石,硬度很高,很值钱)

“你们是怎么知道的?”(查字典、问家长等)

“这样的方法真不错,使我们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2、播放一组采矿的活动场面及钻石改变人们生活的画面。

师:“钻石虽然漂亮,但它们的得到也是非常不易的,因此也显得特别昂贵。可以说一颗钻石往往会改变人一生的命运。今天我们就学习关于钻石的一个故事。”

3、板书课题,齐读。

师:“钻”是一个什么字?(多音字)

它的另外一个读音是什么?

组什么词?真不错。

(二)阅读课文、讨论释疑。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要求:借助拼音、字典,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读通课文。

(2)小组交流、讨论:从刚才的朗读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如果有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把它写在记录本上,与老师一同讨论。

(3)抽生分段读并找出印象最深的句子用“ ”勾出来。学生进行反馈,引导找出“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这句话,并同桌互相朗读。

2、明确要求,落实目标。

(1)课件出示“阅读提示”,生自由朗读。

(2)师:“阅读提示”要求我们做几件事?

(3)生小组讨论后回答:

①钻石到哪里去了。

②文中哪些地方给你印象最深。

③练读对话,体会人物的。

④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这句话。

3、抓住重点,品析感悟。

(1)钻石到哪里去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

(2)勾出两人谈话的句子,练读。

①抽读。(纠正字音)

②同桌分角色读。调动情感体会感情。抓住“急忙”“焦燥不安”“不自然”“友善”等词语进行体会。

③引读:四个引读问题:

钻石不见了,我来之不易的工作可能会失去,因此非常着急地喊到……?失业者见自己被发现的,很不自然地说……?因为我想起妈妈常对我说,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相信他一定也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于是真诚地说……?失业者也正如母亲说的那样,心地的确是善良的,他用实际行动改正了自己的错误,同时也赢得了我的尊重,他说……?

(4)同桌按照对话内容进行表演,体会“我”与失业者的`情感。语言与动作应协调,师作指导。

(5)齐读。

(三)联系实际、深化认识。

1、理解“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

(1)师:刚才通过大家的朗读和表演,现在请你们来谈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2)生自由说,师引导归纳:人的心地大都是好的,如果偶尔犯错,只要相信他本质不坏,能够改正,也能得的尊重。

2、联系实际举出事例。

(1)在生活中,你遇到或看到过类似的事吗?请小组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2)你遇到了这种事情会怎么做?引导学生说出学会宽容、学会尊重的处世方法。板书:学会宽容

(3)评选班里的“宽容星”并把这颗星挂在教室醒目位置。让全班同学针对刚才的标准进行评比,使每一位学生都受到教育。

(四)谈话,拓展练习。

师: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如果大家都能像这位姑娘一样理解、宽容别人,相信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那么事情的结局会让人满意的。有一句叫“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报”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五)课后拓展。

任意选择一个题目进行练习: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或朋友听,问问他们的看法。

2、如果别人弄坏了你心爱的玩具,说说自己是如何对待的,把心理话记在本上。

八、板书:

20 第六颗钻石

人大都是心地善良的

学会尊重 理解 宽容

第2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4个字。理解“受难、收集、招待”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安妮对昆虫的喜爱,渗透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思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安妮是怎样喜欢昆虫的。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启发学生感受和体验安妮对昆虫真挚的感情,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爱护动植物的感情。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是啊!当繁花似锦的春天到来时,就会有很多可爱的小精灵活跃在大自然中!到底是谁呢?瞧!它们来了!快来跟它们打打招呼吧。(出示课件——各种昆虫的图片,如蝴蝶、蜻蜓、蜜蜂等)

2.师:它们都是昆虫。你喜欢昆虫吗?为什么呢?快举手说一说吧。比一比,看谁的话说得最通顺,用的词语最美。

(出示“我喜欢……因为……”句式练习说话。)

3.师:有一个叫安妮的小姑娘,她和大家一样,特别喜欢昆虫,让我们一起走进16课——“我喜欢昆虫”

师:再读课题,仔细观察,与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的课题相比,这一课的课题有什么不同?

师:为什么有一个引号呢?因为这里直接引用了文中的主人公安妮的一句话作为课题,所以要用引号。这也是课题出现的另一种形式。那么,为什么这一课要用安妮的这句话作为课题呢?这个问题留到我们学习完课文再来回答吧。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检查自读情况:

①师:现在老师将文中的生字藏在生词里,你们还认识吗?来试一试吧!

出示课件,读词语。(指名读,师生纠错,分组读,齐读。)

安妮蜕皮简直扁的白网灯蛾短的

一辈子爱护培养梦见招待客厅

②师:现在老师要检查你们读课文的情况,看看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指名分段读课文)

读后评一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师:课文中安妮说道:“我喜欢昆虫。”那么她是怎样做的呢?现在请你们默读课文,勾画出重点词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指名说,师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她的做法,并相机板书:

拯救喜欢各种昆虫收集爱护招待

四、学习1、2自然段。

(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句子来感受安妮是怎样喜欢昆虫的,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先来看看课文的一、二两自然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安妮特别喜欢昆虫?

2、交流,读悟第一段。

①、出示课件:“如果是你,你愿意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吗?”

同学们,现在大家闭上眼想象一下,假如你是一只小昆虫,被关在一个小小的玻璃瓶里,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总之,这种被关在瓶子里的感觉很难受。那么,如果是你,你愿意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吗?(不愿意。)

师:这些感觉我们体会到了,安妮也体会到了。因此,每次看到小孩把小昆虫抓走,她都会这样问。

我们也来问问那个关昆虫的小孩!(请多名学生读,师相机评价:如能换位思考、质问、或劝告劝说)

师:安妮与昆虫感同身受,所以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板书:只要---就---)

②出示课件:“只要有机会,她就会把这些受难的小生命放走。”

师:同学们,在这里安妮把什么看作是昆虫在“受难”?

(被关在小小的玻璃瓶里。)

师:受难是什么意思呢?换个词试试看。

(受苦、受折磨)

师:在字典里,“受苦”的意思是“受到痛苦”,而“受难”的意思是“受到灾难”,你们觉得哪一个词程度更深?你从这里体会到了什么?

师:安妮这样喜欢昆虫,爱护昆虫,是因为在她眼里,这些不是一个小玩意儿,小东西,小虫子,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它们应该有生存和自由的权利。从这里你们体会到了什么呢?

(安妮很尊重这些小昆虫,把它们当作自己的朋友。)

师:谁来读一读?

(指名读,再指名读,齐读。)

③齐读第一节,小结学法: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通过抓住关键词、重点句的方法自己学懂了第一节,你们真了不起!下面大家接着汇报,还是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好吗?

3、交流,读悟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有关语句。

师: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吗?你从哪里看出来?

(板书:不管……只要……都……)

指名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再指名读,注意后面的省略号,说说她还会喜欢什么样的昆虫?

师:为什么这么多的昆虫她都喜欢?

师:因为安妮喜欢它们,不是因为它漂亮,不是因为它勤劳,也不是因为它轻盈,而是因为———它们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小生命!

师生合作读。

4、比较两种写法,体会如何将文章写具体: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安妮真的很喜欢昆虫。不管是大的、小的,长的、短的,圆的、扁的,有毛的、没毛的,爬的、钻的、跳的、飞的……只要是昆虫,她都喜欢。”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像这样尝试将文章写具体呢?只有写具体了,才可能生动,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5、师:现在我们来仿照第二自然段说上这样一段话,把一个人的一种爱好说清楚,说具体。

①小红真的很喜欢读书。不管是童话、寓言、诗歌、小说、散文……只要是_______,她都____________。

②我真的很喜欢体育运动。不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是_______,我都____________。

③我真的很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讨论。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老教授的言行与“我”的心理、行动变化两方面感受人对“我”的爱护、鼓励,以及“我”对她的敬佩、感激之情。

2、体会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描写的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老教授是一位能给予他人真诚无私帮助的慈祥可敬的老人,体会作者对老教授的感激与敬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关爱品质,使他们懂得帮助别人,学会关爱。

教学方法:朗读指导法,品读感悟法,谈话启发法

学习训练法:有感情地朗读,从重点语句中去理解课文,体会情感,交流讨论法

教具准备:小提琴曲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激发兴趣

播放小提琴曲《月光奏鸣曲》,请同学们欣赏。

多么优美的小提琴曲啊,同学们,今天我们都是这首曲子的听众,在动听的旋律中,我们一起走进故事:惟一的听众(板书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为什么是惟一的听众?这个听众是谁?这是怎样一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带拼音的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小组互读,找出答案。

3、再读课文,我在音乐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

(“我”开始在音乐方面简直是一个白痴,拉出的小夜曲听起来就像是锯桌腿的声音,沮丧灰心极了。最后我充满自信,拉出了优美动听的小提琴曲。)

三研读感悟

1、默读课文,那些地方感动了你,画出有关语句,品读,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相机指导。

预设:

(1)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小伙子?不过,我每天早晨都在这坐一会儿。”“我猜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你不在意我在场,请继续吧。”

老人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看出“我”很尴尬、缺乏自信的时候。)

联系1:老人是怎么发现我的尴尬?

“我的尴尬和不自信原因有是什么?课文那些内容进行交代?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明白“我”由于被父亲和妹妹说成是音乐方面的白痴而失去学习的信心;明白我好不容易找的自信又因为发觉有人在场而十分沮丧。

她为什么那么说?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是在鼓励“我”,让“我”不要懊恼,灰心。老人给我“我”勇气和力量。)

她会用什么样的语气说,请你读读看。

这时,你觉得她是一个怎样的老妇人?(慈祥,关心年轻人)的老妇人

(2)“也许我会用心去感受这音乐,我能做你的听众吗?就在每天早晨。”

老人的用意是什么?(鼓励我持之以恒地练琴)

在作者看来,这是什么样的语言?(诗一样的语言)

范读,引导学生读出诗一样的韵味

联系2:老人诗一般的语言对“我”使我产生了那些变化?

引导学生找出“我”的心理和行动变化的有关描写并通过朗读体会到“我”这时候第一次被人夸奖的兴奋心情。

(3)我停下来时,她总不忘说上一句:“真不错。我的心已经感受到了。谢谢你,小伙子。”

老人说的是什么真不错?她的心已经感受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老妇人感受到小伙子的进步很快,不断地对他进行肯定,鼓励他不断努力,继续练下去。)

读到这儿,对老妇人,你有没有更深的认识了?这又是一个怎样的老人呢?

(懂得教育方法,真诚无私地鼓励年轻人等)

联系3:在老人真诚无私的鼓励下,“我”变了吗?

引导学生朗读第八自然段前半部分的描写,感受“我”重新找回自信后努力练琴的过程,并联系课文开头进行对比,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我”的一系列变化来自于老人真诚的关怀和鼓励

(4)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一处转述句:

有一次,她说我的琴声能给她带来快乐和幸福。

改为直述句

从这句话里,你又能体会到什么?

(5)抓住老人神态描写体会

“老人平静地望着我”在文中重复出现三次,相机引导学生体会老人对“我”的关心。

读一读,想一想,从那平静的眼神里,你看出了老人怎样的内心?假如你是文中的我,从那平静的眼神里,你能得到什么力量?

(老人对“我”的关切、鼓励,为“我”的点滴进步而高兴,为“我”提出更高的要求。)

所以,在作者看来,那眼睛,就像深深的潭水。

相机指导朗读这几句话。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你有什么话想对这位唯一的听众说吗?

2、在你的的生活中,是否也遇见过这样一位能理解你、关爱你、宽慰你的“听众”,使你摆脱了困难、困境、困惑,请写下你的感悟

3、摘抄文中优美语句

五、自学生字词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读读记记魔力、通融、刻薄、武断、熔岩、窘况、阔佬、撵跑、雅致、考究、妙不可言、十全十美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根据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以后的写作中学会运用。

教学准备:

了解马克土温的相关资料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前段时间老师听到这样一件事,一个衣着朴素的老奶奶在一家电器商店选电冰箱,当她向服务员咨询时,却遭到白眼。后来这个老奶奶到旁边的一家百货商店去为她的儿女买了两台电冰箱,先前那家商店的服务员看到后瞠目结舌,不后悔莫及。

听了这件事后,你们有什么想法?

2.嗯,刚才孩子们说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马克吐温笔下的人物在金钱面前是怎样的反应,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孩子们自己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读准生字读音,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蹩脚、刻薄、武断、窘况、兴致勃勃、撵跑、妙不可言、十全十美)

3.根据词语理解再读课文,同桌说说课文中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主要讲他们之间的什么事情。

三、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特点

1.出示自学提示:

(1)在我拿出钞票前后,托德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老板看到钞票后又是怎样的态度?

(3)从他们俩的态度,你体会到他们俩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学生分组讨论学习

2.汇报讨论结果,相机理解重点语句。

(1)啊,是吗?哼,当然我也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我看像你这样的阔人是只会带大票子的。(这话说得很刻薄,充满了歧视与轻蔑。料到了你没有带零钱只会带大票子,说的是反话,意即你根本没有钱,挖苦、讽刺至极。透过这句话,一个藐视穷人,在穷人面前傲慢无礼的形象跃然纸上。)

(2)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作家用夸张和辛辣的笔墨,先写托德见钱后的笑容,笑容遍布满脸,里面还有纹──折纹、皱纹、螺旋纹。一个见钱眼开的家伙,托德见是大钱后的笑容,牢牢地凝结起来,像一片一片的熔岩。这凝结起来的笑容里有难堪,有窘迫,更多的还是对钱的贪恋,可能托德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钞票,已呆若木鸡,不知所措。)

第5篇:语文教案

教材说明

识字3是本册教材的第三单元的开篇课文。它是以对子的形式呈现,内容都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对子情境优美,语言精炼,读起来琅琅上口,利于培养学生语感,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能使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妙,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对对子是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在极富感染力的语境中教师应该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大自然的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学习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产生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重点:

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学会对对子。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关于大自然景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在这个家园中有各种自然景观、花草树木和小动物们,我们大家都爱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识字3就是描写一些自然景观的,而且它还是一首对子歌,你们有兴趣读一读吗?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

1.预习反馈。有哪些小朋友已经预习过了?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3人分小节读)

2.有意思吗?你们也想读吗?自己轻声地读一读,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拼音宝宝帮帮忙,也可以向同桌请教。

3.让我们拿好书,眼睛看着书,一起来读一读吧!

4.读得可真投入啊!还想读吗?这回我们换个玩法,对着读。

(1)师生合作读第一小节。师板帖生字:雾、霜、霞,你发现了什么?他们的形成都和水有关系呢。利用偏旁来理解字意可真是个好办法啊!

(2)第2小节指名一生模仿与同学合作对读。板帖:蝶、蜂,你又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是虫字旁呢?

(3)第3小节分大组合作。板帖:李、杨,你能说说你的发现吗?为什么都用木字旁呢?

5.还想这样读吗?同桌小朋友也来读一读。

6.会读了吗?真的会读了吗?好,合上书,眼睛看大屏幕。去掉拼音会读吗?齐读。

7.(去掉对子的后半部分)这样你还能对吗?好,咱们再来对对看。我们班的小朋友就是能干,读着读着都能背下来了!

8.我们再来拍手读读对子吧!

三、读词语和生字

1.大家读得这么开心,我们再来玩个游戏怎么样?我这里有四朵云,要是你能读准他们身上的词语,就送给你!(指名四人)

打印后贴在卡纸上

云雾

和风细雨

花草

蓝天碧野

万紫千红

桃李

杨柳

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

朝阳夕阳

朝霞晚霞

(你发现了什么,谁能说说朝和夕的意思?)

2.仔细观察云朵上的这些词语,你有什么发现吗?

3.多细心地发现啊!有些词语拆开来就可以变成对子,我们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编些对子

4.请你来对对子,摘果子。

长对(短),方对(圆),黑夜对(白天)。

黑对(白),红对(绿),山川对(河流)。

5.请你回家也和爸爸妈妈编编对子,看谁对得多,编得好。

6.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棒,我来给大家变个魔术!变什么呢?把词语变成句子,你还能认出他们吗?

这是一个万紫千红的季节!

阳光下,飞舞着许多的蜜蜂和蝴蝶!

温州是个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地方。

7.生字宝宝很调皮,藏在下面的句子里和大家捉迷藏呢,你能把他们找出来吗?

红脸儿朝阳出东方,专给小朋友洒霞光。

碧绿的田野禾苗壮,万紫千红花儿香。

蝴蝶姐姐花间舞,蜜蜂妹妹采蜜忙。

杨柳摇摆千条枝,桃李傍晚送夕阳。

四、练习

1.书写指导:秀和香

请大家仔细观察,你有发现吗?(禾子头;上下结构;)

重点指导禾子头:写得扁一些;上撇是平撇,不能写成斜撇;竖要短,给下半部分留下空间,撇和捺尽量舒展。

禾子头写3个。

师范写秀,提醒秀上禾的撇稍短些,放的是下半部分的撇,因为上面的禾字头很懂得谦让,要不然两撇都那么长,就会打架了,这样一让,这个字就更好看了。

学生自由练写香。

2.完成作业本2.3题。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