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1-09 08:36:32

第1篇:语文教案

一、激趣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师贴图,同时板书“孙悟空”)让我们一起跟他打个招呼,一起喊他的名字吧!

生齐声喊:孙悟空,欢迎您!

师:孙悟空是西游记神话中的一个人物,他敢于同妖魔鬼怪作斗争,为正义与和平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孙悟空去除妖好吗?(板书:除妖)

师:“除”和“妖”都是生字,谁来读?(生读)

师: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记住这两个字呢?

生1:“除”字是一左耳旁加个“余”字。

生2:“妖”字是一个女字旁加“夭”字。

师:你们说得真好,老师要提醒大家的是“妖”是指古时候女子的笑,它的右面不是“天”,而是“夭”,请齐读课题:孙悟空除妖

二、初读课文

师:想知道课文是怎么写孙悟空除妖的吗?让我们翻开书第80页,一起走入文中,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朋友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并用“○”画出文中的生字。(生自由读)

三、快乐识字

师:(课件显示生字)同学们,你们看,孙悟空带着一群字宝宝跳出来了,你们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

生读:尚、婆、骗、糊涂。

师:读得好,我们夸夸他,我再请一名同学读另外的'生字。

生读:亏、举棒、力量、消灭、上当。

师:读得准极了,“当”还有一个拼音朋友,它是谁?

生:dāng当心、当时

师:说得对,小朋友,你认为今天学习的生字宝宝中哪些字音容易读错,想提醒大家?

生:“尚”和“棒”都是后鼻韵母。

师:对,说得好,你是一个“火眼金睛”的孩子,这些生字都会读了,你能想办法记住它们吗?请四人为一小组交流。

师:谁来汇报一下交流的情况。

生:我们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来记生字。

如波+女=婆马+扁=骗米+胡=糊

氵+余=涂氵+肖=消旦+里=量

师:你真是一个用心学习的孩子,老师这儿有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目,看谁最聪明:用什么东西能最快的把火熄灭?

生:用水浇。

师:不对,再想想。

生:在火上加一横,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灭字。

师:啊,你太聪明了,向你学习。

师:记住了生字,我们再来读读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

(课件出示:和尚、老太婆、糊涂、力量、消灭、多亏、举起。)指名读,及时表扬。

师:孩子们,孙悟空是除妖的高手,你们也是识字的高手呢,伸出大拇指,夸夸自己吧!

生齐说:嘿嘿,我真棒!

四、精读感悟

师:同学们,生字和新词都会读了,课文一定会读得更棒!自己读课文,读流利!(生自由读)

师:谁来单独读前6小节。(指名读)

师:这里有个字要提醒大家“仨”念“sā”是北方的方言,不要念成“shān”。

师:谁把最后的3小节读给大家听。(生读)

师:他读得好吗?

生:不好。没有读出孙悟空的勇敢、威猛来。

师:那你来试一试。(生大声读)

师:他读得好吗?(好)掌声奖励他!

师:我们边拍手边齐声把课文读一面。(生齐读课文)

师:你知道孙悟空还有什么美称吗?

生:猴哥、美猴王、齐天大圣……

师:孙悟空是本领高强、疾恶如仇的化身。所以千百年来,人们都喜爱他。让我们来听一听人们对他的歌颂和赞美:放歌曲《猴歌》。

(此课堂教学实录获市级一等奖)

第2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

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认识4个字;理解本课新词。

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情感教育:

懂得爱心是无价的,它是不需要回报的,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帮助她(他)

重难点

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课前准备:

电脑课件

师生活动过程

一、审题质疑,引出课文。

说说你所见过的项链都是什么样的?项链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你听说过爱心可以做项链吗?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本课词语,指名认读。

2、指名分段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准字音。

三、再读课文,理解主要内容。

1、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你从中悟到了什么?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自由发言,说说自己从中悟到了什么.

4、小组讨论,理清课文的结构层次,给课文分段。

四、精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从中理解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和表达的感情。

自读课文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

1、克雷斯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2、画出中年人帮助克雷斯的动作的语句,这些语句说明了什么?

3、中年人提了一个什么样的要求?对此你怎样理解?

快速默读其余内容,解决以下问题:

1、克雷斯以后是怎样做的?

2、最终克雷斯收获了什么?这说明了什么?

3、现在请你说说对“爱心项链”的理解。

五、进行小练笔。

根据课文第4自然段的内容,想象克雷斯帮助别人的一件事,把它写下来。

指导时可让学生学习课文的写法,注意:

4、把事情写完整,有头有尾,重点是写经过。

5、加上环境描写,并使之起到突出中心的作用。

6、要与课文内容紧密联系。

六、全文

引导学生自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第3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理念

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10个生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感情朗读的能力,阅读想象能力;背诵课文;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情感目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三、教学重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

四、教学难点:

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

五、教法

学法

1.采用不同形式,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2.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让学生伴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入情,动情,移情,抒情,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3.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解决教学重难点。

六、教学准备:

“荷花小站”设有六个部分,分别为“荷花文化”、“课文学习”,“荷花图展”、“荷花知识”、“网上资源”、“荷花论坛”。这当中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的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拓展性学习的资源。

七、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咏读古诗,引入情境

师:导语:同学们,南宋著名诗人杨万里曾经写过这样一首很美的诗.大家想读吗?

在音乐声中出示古诗《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学生咏读想象,进入情境.(学生自由读)好!尽情地读吧!看看这首诗中描绘的是什么美景?(读、交流、板书:荷花)

师:在你的心目中,荷花是一种什么样的花?你喜欢吗?如果可以,想不想再欣赏欣赏?

(二)学生利用主题网站自主欣赏荷花图片、视频以及有关荷花的生物知识。

师: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说说你欣赏到的荷花的美。

师:同学们的词语很丰富,句子也很美。说起看荷花最入迷的人要数叶圣陶爷爷了,他看着荷花时仿佛自己也变成荷花少女,而且在风中翩翩起舞!我们一起来欣赏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

(三)欣赏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己读课文,找出你认为最能表现荷花美的句子,勾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学生自由读课文,勾画自己认为最美的句子)

(四)抓2,3自然段中的重点语句,让学生入情入景,欣赏荷花的美丽,激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引导学生读描写荷花美的句子。

抓住“挨挨挤挤”,“碧绿”,体会荷叶的长势美和形态美。

师:你真会读书,体会得很好,也很会说话!还有哪位同学也喜欢这一句的,也来读一读!

2、抓住“有的……有的……有的……”学习描写荷花不同姿态的句子。

师:课文中一共描写了荷花的哪些姿态?找到读一读!

(生自由读书)

(网络课件出示荷花池的画面)同学们,这里就是作者所看到的一池的白荷花呢!让我们一起随着画面再来欣赏一番吧!看的时候可以随意地赞美,可以随意地做些动作。

3、看到这一池的荷花,听到你们发自内心的赞美,可见你们显然都已被荷花迷住了!是啊,真美!就让我们把描写白荷花的这两个自然段再美美地读一读吧!

随机出示相关文字(指导有感情地读、学生自由地有感情地读课文)

4、除了课文中写到的这几种荷花的姿态,你还能想象出荷花的其他不同姿态吗?

学生自由谈,也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

5、荷花的姿态这么多,多美呀!你还能从哪些句子体会到荷花的美?

生:我觉得这一句最美!(读)“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觉得这个“冒”字很美。

抓住“冒”字教学,给“冒”换个字,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

(网络课件展示荷花图片)同学们,这就是从碧绿的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的荷花,你们想想看,这些白荷花从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仿佛是想干什么?

6、多美的白荷花呀!千姿百态,生机勃勃,让咱们一起有滋有味,满怀激情地赞美这美丽、迷人的荷花吧!让我们再读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相信你会有更深的感受!(自由读、指名读)

7、指导学生质疑。

师:这两段话你读懂了吗?有疑问吗?(红线打出句子)

生:“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什么意思?

师:让我们随着作者的假设就把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你们都看到了什么?觉得怎么样?

小组讨论解疑。是啊!这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这画家是谁?

师:是啊,除了“大自然”这位画家具有这样的魔力外,还会有谁呢?

指导读好这句话。

8、小结指点学习方法:你们真是学习的主人,既能自己提出问题,又能通过读书、讨论解决问题,真是好样的!

(五)利用主题网站进行拓展延伸。

1、阅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

2、欣赏网站上的荷花图片。

(六)作业。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网络上或画画,或写文章,表达对荷花,对大自然的热爱。

2、登陆学校网站,和同学们畅谈对荷花,对这篇文章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

清香

荷叶

挨挨挤挤

像大圆盘

荷花

半开

全开

含苞

变荷花

九、教学效果: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始终贯穿着学生独立自主、合作探索的活动。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学习中了解了事物,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索,学会了理解运用,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并不是个旁观者。教师的引导是学生自主学习获得成功的保证。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中,我把了解剧本作为教学的重点之一。本篇又是话剧,全文主要是人物对话,文章是通过怎样的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品质的,这又联系到习作教学了。

课时,我从理解课题出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理解了“负荆请罪”的意思,就理解了文章的大意。谁请罪,为什么请罪?带着问题去学习课文。接着,我让学生说说本篇课文与平时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借机了解戏剧、剧本等相关知识。学习字词,提醒“廉”、“庸”的写法。词语的理解也很重要,本课中的许多词语都要学生查工具书或资料理解。指名读课文,力求读正确、流利。

文中蔺相如和廉颇的性格特点就是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的描写来表现的,我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并思考说说从这些语言和动作中看出什么,学生大都能理解。我告诉学生,要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质,就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来体现。课余,我还组织学生演课本剧,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我认为不能什么都讲,这样不但时间不够,而且教师也讲得很累,应选择一个重点,组织学生训练,使学有所获。教学中,我觉得只有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是很糟糕的,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教师也不知学生心里想些什么,教学就会显得盲目。所以,教师要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使学生可以畅所欲言。阅读教学不能把理解课文内容作为唯一的目标,应与习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因为每一篇课文其实就是一篇很好的范文,值得学生去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使阅读与写作不脱节。

第5篇:语文教案

设计理念:

“学贵有疑”,借助电教,用孩子好奇的眼睛来学习。引导他们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同时展开想象的翅膀,尝试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解疑。

设计特色:

纯真的童趣,大胆的想象。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让学生读题后,谈一谈自己想知道些什么。以孩子的好奇心调动他们学习诗歌的积极性,导入新课。

二、初读诗歌,感知文意。

1、(动画课件)师范读。

2、学生试读(小组合作)。

3、全班齐读。

4、诗歌中,小朋友们向老树提了哪些问题?

设计分析:

老师范读配上动画课件,让孩子对老树的形象有较具体的感知。孩子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扫清文字障碍,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在初读诗歌后,将诗歌几小节的内容用一个个问号串起来,激发孩子的求知欲。

一、 抓住问题,分小节学习诗歌。

1、“老树,老树,你怎么这么大!你有一百岁了吗?

(1)[投影插图]看着画面,大胆地想象,老树有多大呢?这个问题你能解决吗?

(2)(生展开想象,小组内先交流。)

(3)生朗读,互评。

2、“有多少鸟儿,在你身上安过家,和你谈过话?”

(1)[播放《鸟的天堂》相关画面] “一起来数一数共有多少只鸟儿呢?”——数不清。

(2)小组朗读挑战赛。(互评)

3、“这些身穿礼服的音乐家,是从哪儿来的?唱的都是什么歌?”

(1)[播放各种鸟的叫声] “它是谁呀?正在说些什么呢?”

(2)生大胆想象,畅所欲言。

(3)鸟儿唱歌可真好听,小朋友朗读也得点儿。(生朗读)

4、“老树,老树,告诉我吧,告诉我——所有的故事和童话。”

(1)你能向其他小朋友说一说关于老树的故事吗?

(2)生说。(不要求完整,鼓励加入更多的想象。)

5、全文感情朗读。(配乐)

(设计分析:利用电教设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孩子在学习的领空快乐地飞翔。)

二、 课本剧表演。(准备头饰)

四人小组中一人为老树,其余为提出不同问题的小朋友。(鼓励“老树”回答小朋友的问题。

设计分析:

将诗歌的内容以表演的形式体现出来,符合低年级孩子表现欲强的特点。惟妙惟肖地为老树配音,更显出他们的天真可爱。让孩子真正动起来。

三、 你还想对老树提什么问题呢?

1、[幻灯出示句式] 练说。

老树,老树,告诉我吧,__________?

2、“可是有一天,老树变样了……”[简笔画——哭泣的树桩]

“发生了什么事呢?你又想问老树什么问题?”

3、你能找得到答案吗?(生想象,讨论。)

4、(爱护花草树木,保护环境)

设计分析:

续《老树的故事》,让孩子所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小树立环保意识。

第6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2个生字,练习写好6个汉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3、通过读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

品读悟诗情。

教学过程:

一、音画时尚导入:

1、师:播放两首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诗歌。

2、生: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的诗句。

3、导入新课,板题,解题,读题

(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二、初读感知

1、出示合作学习要求:

(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汇报

(1)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质颖

三、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如疑:“欲饮琵琶马上催”什么意思?

“醉卧沙场君莫笑”(为什么战前还要喝酒呢?)

引导:“饮”是饮什么?琵琶声听过吗?有什么感觉?“醉”是因什么醉?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

过渡:以上这些词语都与酒有关,但是不是席上只有酒?

1、想象:席上除了酒,还有哪些东西?

2、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

3、说一说:酒有哪些作用?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