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2-13 15:31:10

第1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琵琶女的不幸遭遇,了解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者的乐伎和艺人们的悲剧命运

2、体会作者把琵琶女的遭遇和诗人自己被贬谪的境况联系起来写用意

3、体会作者运用生动、恰当、新颖的比喻来描绘音调的高低、强弱变化的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难点

诗篇中对音乐形象描写

教学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生活的年代是唐王朝经历了安史之战由盛转衰的时代。在这段时期里,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官僚集团互相倾轧,政治非常黑暗。白居易青少年时代是在战乱和贫困中度过的,这使得他对社会和人民疾苦有着较深的了解。29岁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在任左拾遗的三年,白居易从他的正义感和政治上的进取心出发,对时政提出了强烈的批评。他屡次上书,反对宦官掌兵权,指责皇帝的过失,创作了《秦中吟》、《新乐府》五十首在内的大量讽喻诗,对这段在其政治与文学生涯中最有光彩的历史,直到几年以后白居易还颇为自豪。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的刺客刺死,白居易上书请捕刺客,反而因越职言事而得罪,贬为江州司马。第二年,他送客浔阳江边,遇上一位弹奏技艺高超的琵琶女。请她弹奏,听她诉说不的`身世,诗人既同情她的飘泊憔悴,又联想到自己的贬谪,悲人自悲,于是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通过这一打击,使他早年的思想理念逐渐动摇,而向佛道思想靠近。他在庐山东林寺建了草堂,礼佛参禅,越到晚年,他心中受佛教的浸染就越深,最后他闲居洛阳,与香山寺僧人相交,自号香山居士。七十五岁卒于洛阳。

白居易是继杜甫之后的又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倡导“新乐府”,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认为创作必须民生疾苦,揭露社会时,著有《白氏长庆集》,今存诗近三千首。

二、教学“序”

诗人在《》中是借琵琶女沦落天涯之悲,抒自己满怀迁谪之怨,比兴相纬,寄托遥深。

1、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口译序

2、教师补充资料:

①在《江洲司马后记》中,白居易对司马之职,有一段议论:“若有人蓄器贮用,急用兼济者,居之一日不乐;若有人养志忘名,安于独尊,处之虽终身无闷。”

②白居易在被贬谪谪去江洲途中新写的《杂感》里,曾用控诉的口吻说:“是非不由已,祸患安可防。”在以后的一些诗中,亦曾多次表露此种心情。

可见,怀抱“兼济天下”,意欲有所作为不甘于“养志忘名”的诗人是不可能“恬然自安”的。所谓“恬然自安”只不过是诗人在满怀激情而又难以排遣时的旷达之语和强自安慰的话。

三、教学诗篇

1、范读诗篇

2、学生对照注释自读课文,完成自读题

①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荻花声声思捻抹复挑六幺

迸虾蟆钿头银篦呕哑嘲哳

②找出诗中直接描写音乐的句子

③理清诗中所叙事情

3、交流自读题

四、作业

自读题②、③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讲述琵琶女的身世

二、新授

1、领读第1段

首句“浔阳江头夜送客”,只七个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时间(夜晚)一一作了概括的介绍;再用“枫叶荻花秋瑟瑟”一句作了环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萧瑟寂寞之感,已曲曲传出。此时又是“举酒欲饮无管弦”为琵琶女的出场和弹奏作了铺垫。

从夜送客时的“秋萧瑟”、“无管弦”、“惨将别”一转而“忽闻”、“寻声”“暗问”、“移船”直到“邀相见”,这对于琵琶女的出场来说,已可说是“千呼万唤”的过程,她才肯“出来”。这并不是她在拿身份,她“千呼万唤始出来”,是因为她有一肚子的“天涯沦落之恨”不便明说,也不愿见人。诗人正是抓住了这一点,用“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写来表现她的难言之痛。

2、音乐的描写

下面的一大段通过琶琶女弹奏的乐曲来揭示她内世界。

先用“转轴拨弦三两声”一句写校弦试音,接着就赞叹“未成曲调先有情”,突出了一个“情”字。“弦弦掩抑声声思”以下六句,总写“初为《霓裳》后《六幺》”的弹奏过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续续弹”、“轻拢慢捻抹复挑”描写弹奏的神态,更用“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乐曲所抒发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语言的音韵摹写音乐的时候,兼用各种生动的比喻以加强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这个叠字词摹声,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节节如私语”亦然。这还不够,“嘈嘈节节错杂弹”,已经再现了“如急雨”、“如私语”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一比,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就同时显露出来,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旋律继续变化,出现了先“滑”后“涩”的两种意境。“间关”之声,轻快流利,而这种声音又好象“莺语花底”,视觉形象的优美强化了听觉形象的优美。“幽咽”之声,悲抑哽塞,而这种声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视觉形象的冷涩强化了听觉形象的冷涩。由“冷涩”到“凝绝”,是一个“声暂歇”的过程,诗人用“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佳句描绘了余音袅袅、余意无穷的艺术境界,令人拍案叫绝。弹奏至此,满以为已经结束了。谁知那知“幽愁暗恨”在“声渐歇”过程当中凝聚着无穷的力量,无法压抑,终于如“银瓶乍破”,水浆迸流,如“铁骑突出”,刀枪轰鸣,把“凝绝”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拨画,戛然而止。一曲虽终,而回肠荡气,惊心动魄的音乐魅力,却并没有消失。诗人又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有江心秋月白”的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读者留下回味无穷的广阔空间。

如此绘声绘色地再现千变万化的音乐形象,已不能不使我们惊佩作者的艺术才华。但作者的才华还不仅表现在再现音乐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音乐形象的千变万化,展现琵琶女起伏回荡的心潮,为下文的诉说身世作了音乐性的渲染。

在曲终之后,用两个描写肖像的句子向“自言”身世过渡:“沉吟”的神态,显然与询问有关,这反映了她欲说还休的的内心矛盾;“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等一系列动作和表情,则表出她克服矛盾、一吐为快的心理活动。“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抒情笔调,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谱写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

3、教学第4、5两段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异常生动真实,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能。通过这个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中被侮辱、被损害的乐伎们、艺人们的悲惨命运。面对这个形象,怎能不一洒同情之泪!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运激起的情感波涛中坦露了自我形象。“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的那个“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实行仁政遭受打击,从长安贬到九江,心情很痛苦。当琵琶女第一次弹出哀怨的乐曲,表达心事的时候,就已经拨动了他的心弦,发出深长的叹息声。当琵琶女自诉身世,讲到“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的时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共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病相怜,同声相应,忍不住说出了自己的遭遇。

写琵琶女自诉身世,详昔而略今;写自己的遭遇,则压根儿就不提被贬以前的事。这也许是意味着以彼之详,补此之略吧!比方说,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罢常教善才伏,妆成每被秋娘妒”情况和作者被贬之前的情况相比是有着某些相通之处。同样,他被贬以后的处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的处境也是有着某些类似之处。因而,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

“我”的诉说,反转来又拨动的琵琶女的心弦,当她又一次弹奏琵琶的时候,那声音就更加凄苦感人,因而反转过来又激起“我”的感情,以至热泪直流,湿透衣衫。

把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琵琶女的遭遇,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相互映衬,相互补充,作如此细致生动的描写,并寄予无限同情,这在以前的诗歌中还是罕见的。

4、小结课堂内容

三、作业

1、背诵诗中的一段音乐描写

2、熟读全诗

第三课时

一、复习

指名学生背诵“大弦嘈嘈如急雨……如裂帛”

二、新授

1、诗歌对音乐描写的特色

诗人以间接描写的手法,以听众的反映来尽写其魅力,“主人忘归客不发”、“东船西舫悄无言”、“满座重闻皆掩泣”,三次弹奏,感情层层加深,颇具感染力。

2、分析诗歌的结构特色——先分写,后合写

一、诗人——送客

二、琵琶女——弹乐

三、琵琶女——诉身世

四、诗人——抒慨叹

五、诗人、琵琶女——共鸣

3、分析诗中环境描写的妙处

请学生从诗中找出有关景物、环境描写的词句

枫叶、获花、江水、秋月、浔阳地僻、湓江地低湿、黄花、苦竹、杜鹃啼血猿哀鸣、山歌、村笛、呕哑嘲哳

这些环境或景物凄冷、苍凉、加上秋瑟瑟,更衬托了琵琶女的身世之苦,诗人的处境之遭,心情之凉,在全诗中起了渲染、烘托的作用。

4、分析字词的特色

本诗语言明白如话,但“用常得奇”处却俯拾皆是,如“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一句,用词虽常,却既能刻画出邀者之情切,见者之态姗姗,又使琵琶女那千种情思,万般风姿跃然纸上。又如,第三段中“五陵年少争缠头”和“门前冷落鞍马稀”中的“争”和“稀”两字虽虽通,却非常准确、形象地概括了琵琶女前后两个阶段身世的巨大变化。

三、作业

指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义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凡六百一十六言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曲终收拨当心画

凄凄不似向前声

第2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①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②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③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

④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

三、课前准备

唐宋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艺术瑰宝,多读多背必有好处。课前让学生再搜集一些与之相关的诗词,以开阔视野,拓展思路,增加积累。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

二、教学设计

观沧海 曹操

1、导入新课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问题组]

①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②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③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学生四人小组交流学习,全班讨论明确:

[明确]

①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以下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②全诗写了三层意思。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

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

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2、研读与赏析

“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诗句,诗人将自己这种昂扬奋发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的胸怀。

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1、导入新课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

2、感知内容

3、学生自由朗读,思考下列问题: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4、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①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诗人已来,少有此句。

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②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4、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探究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讨论明确: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1、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2、感知内容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

[问题组]

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②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3、学生自己合作探究明确:

[明确]

①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

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4、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5、作业

背诵这三首诗。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设想:

新课标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篇教学设计旨在立足文本本身,教师适度的引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的:

一、明确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

二、了解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以及锐利深刻的战略眼光。

教学难点:

目的1。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人新课:提起诸葛亮,我想大家都知道,你记得哪些关于诸葛亮的词语、诗句、故事、对联,说出来让同学们一起分享。今天我们学习新课文《隆中对》,你们肯定会对诸葛亮有进一步的了解。

(以故事、对联等引起学生求知的兴趣)

二、老师介绍《三国志》,范读课文。

三、生准备分小组比赛朗读课文,为课文正音、正字。

四、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参照课文注释,自己解读课文,有问题的,做上记号。老师巡视指导,然后集中解答疑难字句,充分相信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发现、自主交流,能够解决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探究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读课文,了解诸葛亮的政治蓝图及策略,解决课后习题一。

一、请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讨论:

(用原文回答)

1.刘备的现状:刘备为什么会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2.天下的形势:曹操、孙权、荆益二州。

3.在此形势下,诸葛亮为刘备设计的策略及政治蓝图是什么?

二、再读课文,你如何评价诸葛亮?与同学交流一下。

三、布置作业:完成短文:我眼中的诸葛亮。

第三课时

一、本节课进行比较阅读,将小说中的诸葛亮与史书中的诸葛亮相比较,小说家进行了哪些艺术加工?

二、关于诸葛亮还有哪些故事?请同学们课后阅读《三国演义》,研究诸葛亮的战略在小说中是如何演绎的。通过图书馆、网络等多种渠道,进一步了解诸葛亮的一生,谈谈你的感受,写在周记本上。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从读、记、写方面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复习带有“氵”、“犭”、“木”、“虫”四个偏旁部首的生字;

2.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探究学习,发现生字组合规律,总结学习生字的方法,一年级下册识字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复习带有“氵”、“犭”、“木”、“虫”四个偏旁部首的生字,总结内化识字方法;

2.难点:让学生发现生字组合规律,总结学习生字的方法。

教学思路: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假设学生正要参观动物王国,而每一个学生都是快乐的字宝宝。教师则扮演受学生们欢迎的小蜜蜂。上课过程中老师以动物王国的蜜蜂姐姐的身份出现。通过课件将孩子们带入情境中。蜜蜂姐姐的身份贯穿教学始终。

2.设立关卡,趣味复习并且总结方法。

总共设置4个关卡:

第一个关卡:“我会读”,学生受到了狮子大王的邀请来到了动物王国,首先就必须要读懂狮子大王的邀请信,信中将会有许多带有“犭”的生字,学生在读通顺邀请信的同时,总结出其中带有“犭”反犬旁的生字:狮、猫、狗、猴、狐、狸、狼和猪,这些生字都是跟动物有关系的,并且说一说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第二个关卡:“我会写”,学生通过了“我会读”的关卡后,正式展开在动物王国的冒险,当他们走过一片树林的时候,要写出带有“木”木字旁的生字,并口头组词;当他们经过一条小河的时候,要写出带有“氵”的生字并口头组词。当学生把他们认识的字都写出来之后,让他们总结一下这些生字都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这两组生字都跟什么有关系;

第三个关卡:“我会记”,当学生过了小河后,他们就来到了昆虫乐园,见到许多昆虫,让他们分别说出昆虫的名字,然后总结出跟“虫”虫字旁有关的生字多数是指昆虫,然后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可以用什么方法识记;

第四个关卡:“我会连”,作为最后的一个小高潮设计,学生们终于可以见到小动物们了,小动物们也要考考学生,让学生做一些小练习(除了有组合规律的字的练习,还可以做些没有组合规律的字的练习,作为本学期四会生字的复现),并且总结方法;

在设置关卡的同时,我还设计了一棵“成长之树”,用来记录学生在闯关过程中的表现,每过一个关卡,树上就会开出一朵花,总共有四朵花,它们分别是“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记”和“我真棒”。当开出了“我真棒”的花朵之后,同学们就是挑战成功了!

经过这四个关卡,达到层层递进的作用,逐步巩固复习,并且达到教学目标,完成这一节课的任务。

教材分析:

本课安排在学生复习阶段,主要是对带有“氵”、“犭”、“木”、“虫”四个偏旁部首的生字进行巩固与梳理,让学生在游戏与活动中复习旧知,发现规律,总结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习惯。

学生分析:

学生刚结束本学期的学习,对生字运用尚未纯熟,掌握不够扎实,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适宜通过闯关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致,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准备:

1.答题板

2.课件

3.板书用的道具背景

教学过程设计:

▼ 课前活动:

1.打招呼,教案《一年级下册识字复习课教学设计》。

师:第一次见面,我们互相问个好吧?小朋友们好!你们愿意把我当作朋友吗?把我当作朋友的小朋友对着我笑一笑?我所说的笑是有要求的哦。先用眼睛真诚地笑,然后,让你的嘴角翘起来,你可以一边笑一边看看周围的同学,也可以放声大笑了,还可以加上动作。

2.送礼物:介绍“成长树”。

师:你们的笑容都很可爱。我也要给大家送出一份小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这是一棵成长树,每当我们做了一件成功的事情,成长树都会把它记录下来,让我们感受成功的快乐。我祝愿每一个小朋友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成长。

接下来我们将会一起学习,大家都准备好了吗?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猜谜语:先请大家猜个小谜语──“嗡嗡嗡,嗡嗡嗡,哼着歌儿探百花,每天快乐又勤奋,采来蜂蜜功劳高!”大家猜猜看,它是谁呢?小蜜蜂!

2.角色扮演:

师:我就是动物王国的蜜蜂姐姐,前段时间就听说有一群可爱的识字小能手,今天终于见到你们了,我真高兴啊!欢迎大家来到动物王国,接下来我们将会一起冒险,一起挑战闯关,大家都有信心可以进入动物王国冒险吗?

同学们真有信心!看着你们那自信的笑容真好!只要我们用自信面对困难,你就会发现困难就像一条小水沟,只要你轻轻一跃,就可以跨过去了!

(二)挑战过关,复习巩固旧知并且总结方法:

1.关卡一──我会读

(1) 课件出示关卡的要求和邀请信:

关卡一:谁能够流利地读出狮子大王的邀请信,就能到达下一关;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狮子大王,很高兴认识你们!

在我的王国内住着很多小动物,有小猫、小狗、小猪、小猴、小猩猩、小狐狸、小狼狗,还有小熊猫。只要你们通过了难关,就可以跟他们交朋友了。加油啊!狮子大王”

(2)发现问题:信中红色的字有什么特点呢?

让学生说出那些字体都有相同的偏旁,跟动物有关,并且说一说自己怎么记住这些字;

(3)让学生在小组内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读;

(师:你们都有一双智慧的眼睛,能用你伶俐的小嘴读好它吗?)

(4)汇报,齐读;

(5)成长树上开出一朵“我会读”的花;

2.关卡二──我会写

(1)出示课件,让学生说出偏旁:读过了狮子大王的邀请信之后,同学们来到了一条小河边,河里有个河字,河边有很多树,树上有个树字。

然后随着学生说出两个字的结构后,河字的“氵”,树字的“木”变成红色。

(2)出示关卡二:比比看,谁能写出带有“氵”和“木”的生字,写得越多越好。

(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并且把答案写到答题板上;

(4)学生汇报,把答题板贴到黑板上,并且介绍一下自己识记的方法;

(适当表扬一下:原来你有那么多好方法,难怪可以记住那么多的生字;你的识记方法真灵活……还要适当控制:大家的好方法实在太多了,蜜蜂姐姐不可能让每个字宝宝都展示你的记忆方法,但是不要着急,你的方法还可以帮助其他的同学,平时可以多跟其他同学交流呢……)

(5)成长树上开出一朵“我会写”的花;

3.关卡三──我会记

(1)出示课件──昆虫乐园,让学生读出动物的名字

同学们真棒!穿越了树林,跨过了小河,我们来到了昆虫乐园了。同学们看,这里都有谁呢?

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蜘蛛、蚊子、蝉

(2)出示关卡:谁能最快记住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呢?你要用什么方法记住呢?

(3)让学生畅所欲言,并且说出这些字都跟“虫”虫字旁有关;

(4)除了这些生字以外,你还认识哪些带有“虫”的生字呢?

(5)成长树上开出一朵“我会记”的花;

4.关卡四──我会练

(1)过渡:经过了昆虫乐园,我们终于见到了小动物了。不过他们也说要挑战一下你们呢!

(2)出示关卡:小动物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难题要考一考大家,你要接受挑战吗?

难题1.这些字长得真像,不过你一定能分清他们。请把序号写下来吧!

① 青 ②清 ③晴 ④睛 ⑤请 ⑥情

天(晴)(晴),水(清)(清),(请)你来,做事(情);

小朋友,爱眼(睛),(青)(青)草儿夸你行!

难题2:生字变一变──加偏旁,变新字,再组词

寸—( )( )

火—( )( )

也—( )( )

十—( )( )

难题3:请大家给孤单的“心”和“门”找几个朋友一起做游戏!

心──( )( )( )

门──( )( )( )

难题4:我能让上排的字与下排的字都交上朋友组成新字:

王 下 今 田 日 青 木

力 元 口 目 立 心 寸

(玩)(吓)(念)(男)(音)(睛)(村)

(3)成长树开出了“我真棒”的花──大家的识字本领真高,连小动物们都夸赞你们呢!;

(三)畅游动物王国,结束课堂

1.学生谈识字方法和收获──大家能把自己的识字本领告诉小动物吗?(师适当板书)

2.教师小结:其实我们学习的方法也是有许许多多的,只要同学们能多看多想,就会有很多新的发现。让我们睁大双眼,开动脑筋吧。

第5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习8个生字,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了解扁鹊给蔡桓公治病的过程,联系有关词句,体会人物的想法,懂得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等道理。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的重点整体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扁鹊和蔡桓公的资料。

2、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初步理解不懂的词语。

四、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过程:

预习探究(一)、谈话,导入新课

1、我知道同学们读过不少课外书籍,特别是寓言故事,对吧。那你读过哪些寓言故事,明白了些什么道理。

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读另一个寓言故事,(展示课题)20扁鹊治病。看看能从这个寓言故事中懂得什么道理?

4、了解扁鹊并质疑课题。

(1)扁鹊治病,扁鹊是谁呀?(师生共同简介)

(2)根据“治病”质疑:扁鹊给谁治病?怎么治病的?治好了吗?……

5、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同走进这个寓言故事吧!

(二)、读文学字词

1、自读课文,要求:标出生字生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出示字词,谁来把这些生字读音需要注意的地方给大家提个醒?(如:睬的声母是c,不是sh。)那在写或记的时候又该注意些什么呢?如:(毫---豪雀---鹊……)

3、采取各种形式的读生字词。并出示文中的词语开火车读。

4、分组读课文,师生集体正音。

合作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想好以后与同桌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3、把每个自然段的内容连起来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什么顺序写的?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品读体验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认读生字词。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扁鹊有了一些什么了解?

3、你认为怎样的人才可以称作名医?

二、激发兴趣,深入研读

1、说扁鹊是名医,从哪儿可以看出来?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能说明扁鹊是名医的有关语句。

2、学生交流汇报

(学生可能会找到“扁鹊在蔡桓公身边站了一会,说”这里的他只站着看了一会,就可以知道他皮肤上有病,说明他医术高明;几次拜见都只是通过看就知道他的病情,说明他确实是名医。老师相机介绍:相传扁鹊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创造了:望,闻,问,切四大诊法,中医沿用至今,他尤其擅长望诊和切诊。)

3、扁鹊既然是名医,可蔡桓公为什么却死了呢?关于这一点扁鹊是怎么解释的?出示课文第五自然段扁鹊所说的那段话。(采取多种形式的读)

4、想一想蔡桓公的病共经历了几个阶段?(四个阶段)哪四个阶段?(师引导读四个分句)

5、在扁鹊看来,蔡桓公最初只是病在(皮肤——板书),皮肤上的这点小病可以怎样医治?也就是说蔡桓公此时的病只用最简单的方法——热水敷烫就——能够治好,为了使板书简洁清楚,我写成“能治”,(板书“能治”。)

6、能够用最简单的方法就能治好的病,蔡桓公却是怎么对待的呢?是哪个自然段讲的?理解“毫不在意”,他还怎么说?(理解“邀功请赏”)你认为蔡桓公为什么会这样说?

7、蔡桓公不但不相信自己有病,还不相信扁鹊说的话。所以他拒绝医治。可扁鹊说了,要不治,恐怕会向体内发展。通过我们前边的学习,已经知道蔡桓公的病正如扁鹊的推断,在不断地向体内发展,那到底发展到过身体哪些部位?是否能够医治?蔡桓公分别是怎么对待的?请同学们根据以下几个句子结合三、四自然段仔细读一读,想一想,勾一勾有关词句。

8、蔡桓公的病发展到过身体的哪些部位?(请学生板书——皮肉、肠胃、脊髓)他们分别处于什么阶段?(生板书——可治、还能治、等死)当病在皮肉间时,蔡桓公怎么对待的?生板书——假装没听见,你猜他这时在想什么?当扁鹊告诉蔡桓公病在肠胃而且仍可治时,蔡桓公却——生板书:满脸不高兴,

9、扁鹊最后一次见到蔡桓公时,蔡桓公的病已经发展到脊髓,只能等死,课文哪里讲了这部分内容?齐读五自然段的前两句话,有什么疑问吗?

10、生质疑解难:扁鹊为什么看到蔡桓公就跑?蔡桓公为什么觉得奇怪?

三、巩固延伸

1、蔡桓公本来患的只是皮肤上的小病,为什么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抱病死了呢?(使学生体会到要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不能讳疾忌医道理。)

2、同学们把这个故事与我们的生活联系起来想想,你还会明白什么?(要防微杜渐)

四、作业设计

1、抄写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扁鹊 蔡桓公皮肉(能治) 装作没听见肠胃(还能治) 满脸不高兴

脊髓(等死) 奇怪

防微杜渐

不要讳疾忌医

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