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5-29 21:04:27

第1篇:初一语文教案

教学设计:

创意说明:以合作的形式,层层深入地探究,是本设计的特点。这篇自渎课文看似浅显,不过是写了童年时期一个有趣的游戏,其实作者在这个游戏的回忆中,有两个发人深思的问题:艺术与游戏的关系;家长对孩子游戏的引导。

教学步骤 :

一、 导入 。

简介丰子恺。

二、 小组探究

1、用一句话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2、你认为作者主要是为了写游戏,还是写游戏与艺术的关系的?或者还有别的目的?

3、你认为文中“父亲”这一角色可有可无吗?

4、你有过夹杂这艺术因素的童年游戏吗?与作者相比,你的遭遇如何?

三、 课堂交流

1、概括本文内容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写了一则童年游戏,它还包括在游戏中萌生艺术的兴趣,以及大人对这种兴趣的呵护。

2、本文在写游戏与艺术的关系时,处理得十分自然,这也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因为艺术的游戏的关系确实很微妙,若刻意为之,便会弄巧成拙,索然寡味。(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一点中国画理方面的知识。)

3、“父亲”这个角色不可忽视,这是一个很高明的父亲,能给我们很多启示。

4、第4个问题,学生一定有许多感慨,不要扯得太远,要紧扣课文。

四、 语言品析

让学生找文中写得最生动的句段,并谈谈自己的理解。

第2篇:初一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掌握重点词语。(重点)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难点)

3.理解作者对老师深深的敬仰和感激之情。(关键)

【学习重、难点】

学习从不同角度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导入:在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美丽温柔的蔡芸之老师,结交了聪明智慧的沙利文老师,这节课我们走近渊博风趣的王几何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喜欢上他的。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从题目中你获得了哪些阅读信息?

2.了解作者。

3.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本文有中心句吗?如果有,是什么?

5.检查字词。

(1)给划横线的字注音

须臾( )斜翘( )屏息( )绰号( )

叛逆( )嘈杂( )铭记( )持之以恒( )

(2)理解下列词语

须臾:一会儿,片刻。

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忘乎所以。

洗耳恭听:指专心地听。

持之以恒:长久坚持下去。

鸦雀无声:形容非常静。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王几何本来叫什么名字?“王几何”这个绰号是怎么来的?

2.文章共写了老师的几件事,同学们又有什么反应?

三、默读课文,问题探究

1.综合全文看,王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分析人物形象)

2.文中除了写王老师外,还多处写了“我们”的反应,有何作用?(分析写作方法)

3.王老师请同学们在黑板上画圆和三角形,用意是什么?

仅仅是为了表现自己的教学功底深吗?文章的这段描写在结构和内容表达上有什么作用?(分析段落作用)

四、自读课文,明确写法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本文成功地塑造了王几何老师,给你留下了难忘的印象。作者运用哪些方法塑造人物形象的?找出来加以品味。)

五、情感体验,拓展延伸

1.说一说

从小到大,哪位老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他的外貌特征,或者他常说的一句话,或者模仿一下他最常做的一个动作,或者叙述一件你与他(她)之间难忘的事。

(老师可以抛砖引玉,先讲一下自己难忘的老师,由此打开话题和思路,否则学生容易受束缚,不知怎么说。目的是为写作文做准备。)

2.写一写

搜寻你印象最深的一位老师,抓住最精彩的一个片段,尝试着用刚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篇作文,题目是《我心中的良师》。

提示:抓住老师的特点写出老师的与众不同。(说一说你心中的良师是什么样的?)

3.讲一讲

你学完本课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从学到了哪些知识和受到哪些教育入手谈收获)

第3篇:初一语文教案

一、资料链接

1.走近作者

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1823年12月22日,出生于法国南部阿韦龙省圣雪翁村一户农民家中。四岁左右,因家庭贫困被送到祖母家生活,从此迷上了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七岁回到父母身边开始上学。求学期间,法布尔家为生计所迫,几度迁居,少年法布尔也不得不出门做工谋生,致使中学无法正常读下来。他靠自学考取了沃克吕兹省阿维尼翁市的师范学校,毕业后做了二十几年的中学教师。他一面做教师一面利用业余时间做动植物观察记录。31岁时凭两篇优秀论文获得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写作《昆虫的故事》第一卷,到1910年,他年过86岁时,第十卷问世。

2.了解《昆虫的故事》

本文选自《昆虫的故事》。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不故作深刻。他并不局限于仅仅真实记录下昆虫的生活,而是以人性观对照虫性,并以虫性反映社会人性。更重要的是整部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使这部描写微小的昆虫的书成为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鸿篇巨著。

二、整体感知

1.利用注释或工具书,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扰乱( ) 狩猎( ) 哀号( ) 喧嚣( ) 喑哑( )

莴苣( ) 静谧( ) 篡夺( ) 劫掠( ) 酷爱( )

妒忌( ) 窸窣作响( ) 吮取( ) 惊慌失措( )

津津有味( ) 毫不犹豫( ) 喙( ) 篝火( )

螽斯( ) 窃窃私语( ) 更胜一筹( ) 嗉( ) 囊( )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1)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筹的歌手了。

更胜一筹:

(2)它们对这道菜吃得津津有味。

津津有味:

(3)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

篡夺:

3.本文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思路提示:像《绿色蝈蝈》这类介绍昆虫或动物活动的文章,通常会写哪些内容呢?一般情况下会从(1)形态特征 (2)生活习性——吃、住、行、鸣叫、劳动、婚恋、繁衍、死亡等、(3)种类及分布等方面来写。

三、探究赏析

(一)深入理解

1.文章是怎样引出本文的“主人公”蝈蝈的?

2.细读文章第3段,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绿色蝈蝈的声音这种无影无形的东西呢?

3.细读第5段,作者是如何将蝈蝈的捕食特点写的惟妙惟肖?试举例说明。

4.文章写蝈蝈的食性这几个段落中,作者极写其残忍贪婪,与作者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否不相吻合?

(二)语言品味

作者将绿色蝈蝈写得有声有色、有情感有性格,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蝈蝈的喜爱之情,是由于善于描写,并运用拟人、比喻等手法。请仔细阅读后,画出文中富有表现力的句子,说一说它抓住了蝈蝈的什么特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示例:蝈蝈在窃窃私语。那像是滑轮的响声,很不引人注意,又像是干皱的薄膜隐隐约约地窸窣作响。

作者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见到蝈蝈声音的独具韵味。

四、积累迁移

1.选择一种动物,仿照下面的句子,对其进行描写。

这种昆虫非常漂亮,浑身嫩绿,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身材优美,苗条匀称,两片大翼轻盈如纱。

仿写:

2.本文选自法布尔的《昆虫的故事》,它被称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你怎样看呢?学习本文后,谈谈本文有哪些写作经验可供借鉴。

第4篇:初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寓言的寓意,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感受优美的语言,模仿文章美的表达。

学习重点:

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

学习文章中精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龟兔赛跑----《伊索寓言》----寓言的特征----人生寓言的定义----引出今天学习的课文

同学们,相信你们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老师想叫一位同学来复述一下。(同学回答)嗯,这位同学复述得不错,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做事情要踏踏实实的,这样才能够成功。那同学们知道这个故事出自哪部作品集吗?对了,就是《伊索寓言》,很多同学利用国庆的时间读过伊索寓言,那么根据自己的阅读,对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掌握了多少呢?我来提问一位同学。(同学回答)

寓言是一种用比喻性的故事来说明道理的文学作品,大多是篇幅短小,情节简单,含有讽刺意义和教育意义的故事。我们今天要共同学习的课文第八课也是寓言,但叫做人生寓言,是指有人生哲理的寓言,那这两个故事究竟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呢?现在就进入到课文的学习中去。

二、作者简介

周国平,1946年生于上海。196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学术专著《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随感集《人与永恒》,诗集《忧伤的情欲》,散文集《守望的距离》,自传《岁月与性情》等。

我们大学里学生喜欢的作家及其作品有规律性,就有一种女生喜欢读周国平,男生喜欢读王小波的说法,我也挺喜欢读周国平的作品,最起码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喜欢他用散文的笔调写他的哲学思考,喜欢他用哲学思考来贯穿他的文学写作。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两篇作品吧。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第35页,把《白兔和月亮》跟《落难的王子》两篇文章朗读一遍。

2、迅速地回顾一下昨天给词语注音和解释的作业,然后合上课本,给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注音(同学回答),老师强调几个难点词语的解释(风韵、正色、归属、险象迭生等),最后让同学们使用这些词语来讲述这两个故事。

第5篇:初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情感。

2、品味文章的语言,培养阅读、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展示人和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提高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预习

① 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②熟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③设计有价值的问题。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下课时,出示幻灯片1,让学生聆听鸟儿悠扬的鸣叫。)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试想每天的清晨,都被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唤起,一天的开始是多么的美好!

提出要改变鸟类对人类的现状——害怕,畏惧,学习本文就可以得到改变这种状况的启发

(出示幻灯片2)让学生描述图片中鸟的外形,并抓住“珍珠似的白点”引出本文题目——珍珠鸟。

二、 分组自学课文,品读文章

(一)、出示自学要求:(出示幻灯片3)

1、自读课文,扫除生字词;

2、归纳“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

3、从哪些句子看出鸟儿对“我”有怎样的反应?

4、“我”从和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将相关的语句画出来。

(二)、组内讨论,教师巡视点拨;

(三)、班级交流后,教师明确

①巢 瞅 雏 呷 垂蔓 眼睑 眸子 流泻 斑斑驳驳 ②生意葱茏② 重新为它们加工鸟笼;

按时添食加水;

按捺住好奇心不轻易打扰

③ 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赖我

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 合作探究,悟读课文

出示探究问题:(出示幻灯片4)

1、“信赖”的内涵上什么?

(自由、宽容、关爱、真诚……)

2、为什么文章在开始部分用单独一段强调珍珠鸟“怕人”?

(见参考书P272页)

3、3、认为小珍珠鸟的哪些动作、神态最传神?

只要大鸟在笼里生气地叫一声,它立即飞回笼里去。”这又像一个淘气 而又听话的乖孩子。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伏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然后,“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到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居然也懂得看脸色行事。作者用人性化的眼光看待无知的小鸟,把人对动物的关照之情笼罩全篇。)

4、组内设计有价值的问题。(至少一个)

(此题较灵活,但应注意深入引导)

四、 美读片段,感受“美好的境界” (出示幻灯片5)

让学生挑选最有感触的语段,一般为6——16小节中的片段,教师配乐创设环境。

五、 发挥想象 产生新疑(出示幻灯片6)

试想小珍珠鸟长成大珍珠鸟,还会象现在那样信赖“我”?

为什么?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要求:联系现实生活,人类处境,国际形式等方面的具体情况,最好是时事类的。答案开放。

六、 教师小结

七、 布置作业:(出示幻灯片7)

1、摘抄文中你认为的精彩语句。

2、试着接触一种不熟悉的小动物,努力使它成为你的新朋友,并尽力记录这一过程。

第6篇:初一语文教案

教学思路

本文所写家庭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结构精致,布局巧妙,情节发展曲折,矛盾环环相扣。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符合人物个性。设计时只能有所取舍,把更大的自由、发现的快乐给学生,让他们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联系自己家庭生活和成长经验去体验人物思想感情,从而欣赏课文的人物形象,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并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识,从而避免一些可以避免的家庭矛盾冲突,使自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教学目标

①课文分析:本文写的是子女与父母的冲突,其中是非曲直很值得分析研究一番。教学本文,要让学生在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意识到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我们怎样看待友谊,怎样看待物质利益,怎样更好的学会与父母、他人沟通,怎样消除我们与父辈之间的隔膜。

②学情分析:我所任教的七(1)班学生语文成绩处于中等水平,在朗读与发散思维能力方面尚有欠缺。希望通过本文的教学引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基本要领,能够做到有感情的朗读,并能根据教师引导,发现课文所要揭示和表达的深层次问题,进而阐明自己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把握人物个性化语言;

2.思考课文所要揭示和表达的深层次问题。

三、课前准备

学生

①课前请同学们在练笔时就“金钱与友谊”谈谈自己的看法。

②课前自读课文,查字典疏通文字,了解文章的大意。

教师

①对课文进行多次阅读,品味文章内涵,形成自己的观点。

②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

现在我这里有两样东西:一样是一些金银珠宝,一样是几个穷朋友。假如让你选择其中你需要的东西,你选什么好呢?(穷朋友)为什么有这样的选择呢?(朋友珍贵,友情珍贵)友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有什么不要有病,没什么不能没钱。没有人认为金钱很重要,金钱是万能的吗?

(大屏幕投影出示学生的观点,请作者读一读)

“俗话说的好‘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在我看来,友谊是建起人类沟通的桥梁,友谊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友谊的重要性是金钱无法比拟的。”

——七(1)班吕芙蓉

“在人生当中,拥有几份真正的友谊,比拥有金钱更有意义。拥有友谊,在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的朋友会来帮助你;拥有友谊,让你的生活更加快乐;拥有友谊,你的人生才会更加显现出自我价值。”

——七(1)班肖玉菲

“如果你没有了金钱,你可以得到真心朋友的帮助,马克思年轻时就是靠朋友救济才度过难关的,不是还有‘士为知己者死’的千古名言吗?但是如果你没有了友谊,就算有金钱,也会感到很孤单。”

——七(1)班江炜杰

“友谊和金钱对我都很重要。没有友谊,生活将失去色彩,孤独和寂寞将始终缠绕着自己;没有金钱,就失去了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没有生存,何谈享受。”

——七(1)班吕婷婷

的确,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是友情。爱因斯坦说:“世间最美好的东西,莫过于有几个头脑和心地都很正直的朋友。”希罗多德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既真诚又聪明的朋友更可贵了。”斯托贝说:“财富不是朋友,而朋友却是财富。”这足以表现友情无价。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有重财轻义的思想往往给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了不良的影响。《羚羊木雕》的故事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好,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张之路的《羚羊木雕》。

第7篇:初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能力目标〗

1、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2、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3、把握本文以叙为主,叙中有议的写作特点。

〖德育目标〗

《世说新语》作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鲁迅语),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

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

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阅读法。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具准备】

多媒体 CAI 课件、打印好的阅读材料、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研读《咏雪》。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疏通文意;学生复述故事,把握文章情节,理解文章内容;组织学生讨论有争议的问题,在相互切磋交流中,训练他们的思维能力,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设计一:同学们,雪花是严寒的冬天,仁慈的上帝送给我们的礼物,它是那样的纯洁、轻盈,你能拿什么比拟它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咏雪》,你和文中的两位才子比试比试如何呢?(板书文题)

设计二: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板书文题)

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三、研读《咏雪》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读顺句子,疏通文意。

2、把学生分为6组,小组成员讨论解决字词句方面的疑难,按照读──译──讲的步骤进行。如有小组内难以解决的问题,可提交班上集体解决,教师可适当给予提示。

3、选三个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教师可提示学生要先了解故事背景,再抓住它的核心。

4、学生分组探究问题:

⑴各组提问:

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深读课文,提出难以理解的问题。

⑵教师归纳问题:

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①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②“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③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⑶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教师酌情指导。

第8篇:初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当的选材,结构上的前后照应及描写情状的方法。

(2)品味文中有声有色、文情并茂的语言描写,体会其中的意境之乐。

(3)认识文学作品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意义,自觉养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精神生活的描写:看画、读书、听课等情状。

教学难点:理解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明做人之理。

第一课时

预习导学

⑴了解作者于漪

⑵收集整理文中的生字词及重要词汇

⑶收集描写春夏秋冬的古诗名句,背诵课文中的诗句。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查一查)

(1)学生展示其收集的作者有关资料。

(2)读准字音,积累词汇。

三、整体感知(读一读)

1、自由朗读课文一遍,思考下列问题:

(1)题目中的依依的含义是什么?

(2)文中能说明作者对往事“依依”之情的句子是。

(3)概括于漪老师“萦绕胸怀,十分留恋”的几件事,这些往事对于“我”的成长有什么深远影响?

四、探寻作者写作思路:(想一想)

(1)作者是怎样把这几件事串联起来的?

(2)结合所选四件事,你认为课文选材好在何处?

(3)文章中,作者深情地追溯了少年时代的依依往事,无论是看一幅画,读一本书,还是听一堂课,登一座楼,都写得有声有色,文情并茂。你从作者的依依往事中得到了哪些有助于你成长的启示?

五、小结

于漪老师满怀深情地回忆了童年时期读书的几件小事,这些“往事”常常激起“我”青春的激情:对大自然、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对家乡的赞美,无不溢于言表。至今,老师的谆谆教导依然激励着“我”:要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做一个志趣高尚的人。

一齐诵读第六节.

六、课后作业

1、学生收集文中出现的古诗文并了解大意。

2、你所读过的文学作品对你有何影响,用一段200字以上文字加以描述。

随堂反馈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下列词语中共有五个错别字,先用横线标出,再将改正的字写在横线上。

狼狈逃蹿

风云变换

津津有味

走头无路

红紫芳菲

五彩纷承

油然而生

谈笑风声

3.按春夏秋冬的时序排列下列诗句。(只排序号)

第9篇:初一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体会本文所表现出的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2、初步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不同特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表现的.童真、童趣,领会艺术和美蕴含在童稚的活动中。

教学难点:体会中国画与西洋画的不同。

[教学过程]

一、谜语激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演示。)

我们来猜个谜语:你有我有他也有,黑身黑腿黑黑头,灯前月下跟你走,就是从来不开口。(影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关于影子的文章—一《竹影》,希望今天的学习对同学们有所启发。

二、作者介绍

(学生交流收集的丰子恺的资料,讲述有关作者生活创作的故事。)

三、自由朗读,整体感知

自学指导(一)

用一句简洁的话概括课文内容。

明确:叙述几个少年描竹影的充满童真、童趣的游戏。从中引出对中国画的艺术体验,从中获得了艺术美的发现。

四、品味朗读,体验童趣

自学指导(二)

童心是天真烂漫的,童趣是发自天性的,一次平凡的游戏,却有了艺术美的发现。那么,你觉得文中哪些描写最生动地表现了童趣?找出来,有感情地朗读。

五、拓展欣赏

在一位独具慧心的艺术启蒙人“爸爸”的引领下,“我”和伙伴们从一次无意的游戏,走进了艺术的殿堂,并领略了中国画与西洋画各自的魅力。下面让我们借这次语文课。也来简单欣赏一下东西方文化不同的艺术魅力。

(多媒体展示几幅中国画和西洋画,配音乐。)

六、口语交流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过快乐的童年,也做过许多充满童趣的游戏。但当时没能像作者那样从中获得艺术美的体验,所以大多已成了过眼烟云,学了这篇文章,你现在回过头来想想,你儿时做过的哪一个充满童稚的游戏也是可以让你获得类似的发现、体验的?后来它发芽成长了吗?

七、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能用一句话来归纳一下你的感受、收获吗?(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演示板书。)

艺术并非是高不可攀的东西,它就蕴含在孩子们童稚的游戏中。一去不返的童年是美好的,只要你拥有一颗童心,你就能拥有阳光般的快乐;只要你拥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你就会发现在平凡的生活中,美无处不在。罗丹也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希望同学们能走进生活这个语文大课堂,用你们的慧眼去发现、去描绘、去赞美生活的美。

第10篇:初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顺畅翻译课文

2. 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4. 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谁都遇到过困难,遇到了困难是应该勇敢地克服还是选择逃避,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中有许多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道道险阻,常常缺乏耐挫力和持久力,最终选择了对目标或理想的放弃。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却是一位面对巨大困难敢于挑战敢于战胜的勇者,学习愚公,尤其学习愚公那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我相信我们每一位都会实现人生既定的目标。

二、示标

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达成这样的目标:

1. 顺畅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句式。

2. 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4. 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

三、简介《列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其作品《列子》一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既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

四、听课文录音,并轻声跟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注意一些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并请轻声跟读课文。

五、翻译课文

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共48个注释)翻译课文。女生译1、2段,男生负责译3、4段,先自行试译,也可相互讨论,等会儿,各请一名代表当众翻译。

老师友情提示以下字词的解释:

河阳之北惩山北之塞

投诸渤海之尾毕力平险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以残年余力

第11篇:初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改用第三人称复述课文。

理解“父亲”这个中国农民的典型形象。

了解围绕中心选材的写法。

  教学重点

父亲的形象特点及其意义。

通过故事情节展示人物的写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新课导入

一、整体感知

回忆性的记人文章,总会有一根线索贯穿始终,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的标题和开头第一句话告诉我,这篇文章的是围绕什么命题立意、组织材料的?

二、那么课文围绕“台阶”写了哪些事?(从小说情节展开的四要素来分析)课件

三、问题研讨(结合上表)

1、 课文围绕“台阶”所写的这些事,都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东西,那就是父亲为什么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对,就是因为“我们家的台阶低”。而在“我”的家乡,乡邻们常认为:“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父亲很羡慕别人家的高台阶,他不甘心低人一等,立下宏愿,也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2、 既然父亲一生的愿望就是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为什么文章不就造新屋来详写,而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了那么多笔墨?

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上用了那么多笔墨做文章,有多方面的作用:第一,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挑水时闪了腰,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二,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第三,写“我”在青石板上跳上跳下,表明当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经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造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之低。写父亲在台阶上的坐姿,也是写台阶之低。

3、 父亲是怎样造起新屋的?(准备造屋)

细节刻画。冬天砍柴卖柴,不知道他卖了多少钱,只知道“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这是个细节描写,用父亲穿破的草鞋的数量来说明父亲冬天为建造新房的辛苦。

4、 在造新屋时,作者对父亲作了怎样的描写?(课件)

造台阶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父亲个性、人品、精神包括思想情感的一种寄托的印证。

5、新屋造好后,父亲怎么样了?

不自在——放鞭炮时的描写;(21段)打招呼不自在(27段)

身体垮了——抬石板时“他的一只手按着腰”;挑水时“腰闪了”(28段)

“若有所失”——劳动人民的本色。

四、拓展延伸

你如何理解本文的“文眼”?

“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

这是父亲建造新屋最根本的原因。父亲对台阶的要求,就是他对地位的要求,就是他对尊重的要求。“父亲老实厚道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没人说过他有地位,父亲也从没觉得自己有地位。但他日夜盼着,准备着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他希望通过改建房屋、砌高台阶来改变自己的地位,获得别人的尊重。因此他花费了自己毕生的精力,不怕千辛万苦,起早摸黑,就是为了要赢得别人的尊重。

这一句是全文的中心句。

找出最让你感动的描写父亲的语句,有感情的谈一谈,说说使你感动的原因。(体现父亲的什么特点)

从几个方面把握: 立下造屋目标,并为之付出长期艰辛的劳动——诶汀⑼缜浚?

建成新屋的喜悦、局促、不自在——淳朴、善良、谦卑;

建成新屋累垮身体——不服老、倔强。

小结父亲的形象特点。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父亲又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的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作者对父亲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作者对父亲的优秀品质表示敬仰和赞叹;对父亲身上的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表示同情;对改变农村的面貌寄予希望。

《台阶》《故乡》比较赏析

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台阶》与《故乡》之比较

李森祥的短篇小说《台阶》三年前被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鲁迅小说《故乡》是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

三年前初读《台阶》就留下了深刻印象,感觉与《故乡》的联系十分密切;今天重新教读本文,感受愈加明显:今日“故乡”如何?《台阶》作出了回答!

两篇小说相同之处颇多。

首先,在体裁和题材上,都是以小说的形式写农村,写故乡的人和故乡的事,都是对农村问题农民命运的思考。

在主题上,两篇小说写出了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不但表现农民的物质生活,更加关注笔下人物的精神面貌。

《台阶》塑造了一位农村“父亲”的形象,他勤劳俭朴、纯真厚道,贫困了一辈子。受“台阶高地位就高”的思想影响,为了赢得人们的尊重,让人瞧得起,决心盖一座高台阶的新房。为了这一愿望,他自己背石料、捡砖头,能自己干的活决不请人干。他从能连续扛回三块三百多斤的石板,到最后连挑一担水都闪了腰。塑造了一位为尊严而含辛茹苦的父亲的形象,表现了对父辈命运的关注;同时,含蓄地批判了人们盲目攀比的虚荣心。

《故乡》通过记忆中的故乡和目睹的现实故乡的对比,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主义的压榨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小说深刻写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精神上受到极大束缚。传统观念的高墙,使人与人隔膜起来。突出反映了鲁迅对“国民性”的思考。

作者对笔下的人物,不单有同情,而且有批判。同情他们生活的辛苦与艰难,批判他们思想的愚昧与观念的落后。闰土的封建等级观念使“我”感到很悲哀,他对香炉和烛台的兴趣让“我”无话可说!《台阶》中的父亲受虚荣心的驱使,大兴土木。在父亲心中,似乎房子盖得如何无关紧要,只要台阶修得气派!最终两次闪了腰。文中两次写“父亲老了”,这里的“老”不仅仅是年龄上的不再年轻,主要是指思想观念的“老”——陈旧!不难看出,作者含蓄着的批判色彩。

“故乡”是辛亥革命后仍被传统观念所左右的故乡;“台阶” 是改革开放前期人们思想被传统观念所左右的台阶。

因而,两篇小说的感情基调都是沉重的。虽然《故乡》中有着对闰土英俊少年的美好回忆,《台阶》中也有一家人在门前三层台阶上悠闲自在生活的描写.但是,都无法驱赶小说中始终笼罩着的悲凉气氛。

“我”是在北风呜呜响的冬天回故乡的,苍黄的天,瓦楞上的霜草,贫穷苍老麻木愚昧的儿时伙伴,的闰土,尖酸刻薄的豆腐西施,再加上我辛苦辗转本来没有什么好心情,所以感到莫大的悲哀。

《台阶》中父亲含辛茹苦,贫穷了一辈子。要住好房子无可挑剔,他却为了显示低位高而修建了九层台阶。应该是盖房子比修台阶更使人费神劳力。但盖房子没使父亲有什么大的变化,修台阶撬石板时却出现了闪失。当年能扛;今天却不能撬了。后来挑水时,又一次闪了腰。不仅仅是体力问题,说明父亲被可悲的虚荣心的台阶搞垮了!字里行间也透着一股悲凉的气氛。

小说的结尾,作者都把希望寄托于未来。《故乡》写后辈还是要一气的,希望如地上的路,只要走,总是有的。《台阶》结尾写“父亲老了”,这里的“老”,既写出了父亲修建台阶的错误性,做了一件糊涂事,年轻一代的“我”们,不再犯类似的错误,不再自设障碍,自造限制自己的台阶!

在写法上,两篇小说都运用了对比。《故乡》中英俊的少年闰土与麻木迟钝的中年闰土形成了鲜明对照;《台阶》中,修台阶前后一家人的不同感受,以及父亲的身体状况的变化也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对比手法的运用,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也让读者准确的把握了主题。

环境描写,是小说渲染气氛和寄托人物感情的手段。两篇小说都有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景物烘托。如《故乡》中萧索的荒村,深蓝的天空、金黄的圆月;《台阶》中超过台阶高的破草鞋,缭绕的烟雾、冒着耀眼水泡的黄泥等,或者渲染气氛,或者烘托人物内心。

另外,两篇小说的作者都是浙江人,他们的作品自然有其鲜明的地方色彩。如晚稻、春花、狗气煞等。虽然如此,他们作品中的人物——闰土和“父亲”却没有地方性,都是我国特定时期的农民的典型代表。

两篇小说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作品中的主人公虽然都有浓厚的封建等级观念,不同的是,闰土是从无到有:儿时称“迅哥”,中年时称“老爷”,并且认为理应如此;《台阶》中的“父亲”一开始“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真正修台阶时的手无处放,胸挺不很直,露初尴尬的笑,这一系列表现,说明他的内心是矛盾的,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产生了怀疑。作品结尾写道:“好久之后,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这也父亲对“台阶高地位就高”的古训是半半信半疑,他比闰土更自觉。因而作者对其批判的的成分更少一些。

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故乡》综合运用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多种表达方式;《台阶》更多运用白描的手法,主题更含蓄。

《故乡》写于1921年,《台阶》写于1988年。六十几年,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中,只不过短短的一瞬。而在较短的时间内,人们的传统观念是很难改变的,移风易俗何其艰难!

正因如此,有良知的作家才始终进行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努力。

《台阶》教学反思

上完《台阶》一课后,我有一种满意的成功感,因为我上此课,既教了学生阅读方法,又指导了学生写作技巧。今后的记叙文阅读教学,我将以此为范例,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我认为记叙类文章的阅读教学,我们教师在讲授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课文,而要力求以课文为本,在读懂课文、理解课文的基础之上,学会阅读方法,学习一定的写作技巧,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感悟,回想自己的写作中的不足,进而揣摩提高写作能力。在上《台阶》一课时,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阅读与写作的指导。

一、文眼很关键。阅读时,我们要找文眼,所谓的文眼就是提示文章中心的字眼,它是文章的窗户,就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通过它就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那么写作时我们一样要设置文眼。我让学生找到《台阶》一文的文眼----- “父亲总觉得我们家的台阶低” 。并围绕它展开分析。正是因为这一观念,才有了父亲奋斗一辈子去盖有高台阶的新屋。抓住了这一句,就抓住了全文的要害所在。在讲此问题时,我提醒学生在写作时也要有意识的设置文眼,那样,既有利于自己围绕中心写作,也有利于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

二、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详略。学生作文不会选材,或长篇大论却离题千里,这也是写作中的常见病。这是因为学生还没弄清楚材料与中心的关系。《台阶》一文就是很好的详略得当地安排材料的典例。阅读时有学生发现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新屋的主体工程写得简略,造台阶反而写得详细?我适时指导学生: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则要详写。同时我提醒学生想想自己以前的作文是否是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没有考虑所选材料能否为文章中心服务,并要求学生以后写作注意这一点。

三、结构上要前后照应。文章若注意了前后照应,能给读者以紧凑感,如是前后对比,则能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在《台阶》的教学之中,我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在老屋的三级青石板上用那么多笔墨?因为这是课后习题,所以很多教师在学生思考后只是照本宣科地给出答案:这篇小说题为“台阶”,先在老屋的台阶上做文章有多方面作用。(1)写三块青石板的来历,可以写出当年父亲的力气是多么大,后面写造新屋时托石板闪了腰,前后就形成对比。 (2)写石板粗糙,可以暗示当年经济条件更差。(3)写“我”在台阶上跳上跳下,表明那时年幼,而新屋造好,“我已长大成人了”,说明准备盖房前后用了一二十年。写小孩子能连跳三级,可见台阶低。写父亲在台阶的坐姿,又说明台阶低。 (4)写父亲的脚板,写出父亲终年辛劳的形象,也说明家庭的穷困。而我,在此基础之上,重点强调了(1)、(3)两点,造新屋时托它闪了腰的石板是父亲当年背下来的;当年小孩子能连跳三级的低台阶,现在的高了却让父亲挑水闪了腰。这前后一照应,父亲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而衰老的形象边跃然纸上了。同时我提醒学生以后在写作中也可以尝试着应用前后照应的写法。

四、心理描写要注意人称。很多学生在写作中不管什么情况下,都直接写别人的心理活动,根本不考虑文章的不同人称。在《台阶》阅读教学中有一个老师都会提的问题:“父亲坐在绿阴里,能看见别人家高高的台阶,那里栽着几棵柳树,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这时,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 ——这一处描写表现父亲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什么不作心理描写?很多老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答案:小说用第一人称写,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动作、表情表现思想(以形写神),父亲抽烟时专注地望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家羡慕。在此我告诉学生:以第三人称写的文章可以直接写人物心理活动,而以第一人称写的文章,因为有“我”,而“我”不是神仙,不能钻入别人的脑子里,所以不能直接写别人心理活动。另外这里我还着重讲了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烘托作用。摇来摇去的柳树枝摇动了父亲的心,做高台阶的新屋正是父亲心上飘不去的烟雾。这样一讲,学生很容易感知环境描写对人物心理的烘托作用。由此,我要求学生在写作中学习运用。

五、细节描写能成功刻画人物心理。学生写作中往往不会运用细节描写,而好的细节描写常常为文章增色不少。《台阶》一文就有一处精彩的细节描写,我让学生细细品味:“父亲的两手没处放似的,抄着不是,……因此,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尴尬的笑。”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高台阶的新屋建成了,父亲明明应该高兴才对,可是却表现得极不自然。由此细节刻画了父亲一辈子处于地位低下,突然地位变高了而感觉不对劲的谦卑形象,同时写出了台阶低的阴影一时难以消除心理。品味之后,我让学生当堂写一段细节,有几个同学写得相当精彩。

总之,我感觉本课上得相当成功。今后在记叙类文章的阅读教学中,我将努力把阅读与作文教学结合起来,让我们的语文课本,真正成为“本”,在此“本”之上,让学生的语文能力,特别是阅读写作能力枝繁叶茂。

第12篇:初一语文教案

活动目标

① 感悟亲情、尊敬亲人,养成热爱家庭的情感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② 养成爱思考、爱探究的兴趣和习惯。

③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做到有条理、有中心地说话。

④ 围绕一事一物写一篇作文,具体生动,融人真情实感。

教学重点

访谈、写作和评价

活动设想

学生写作的困难往往是缺少素材或不会积累素材,因此作文时有些同学要么搜肠刮肚、东拼西凑,要么仿写范文、编织故事,使文章显得干巴巴的,缺乏真情实感。本次活动指导将以此为突破口,交给学生搜集素材的方法,提倡说真话、诉真情。另据课程标准的写作评价建议,打算让学生对作文进行自评、互评,并在此基础上由学生推选代表讲评自选范文。教师仅在各阶段进行指导和最终进行评价。

课前准备

一、思考回顾

让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风筝》、《散步》、《诗两首》和《〈世说新语〉两则》等,理解亲情是人间最真挚而美好的感情之一。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摇篮,浓浓的亲情不只在作者笔下,更萦绕在每一位同学身边。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家庭实际状况在“老照片的故事”、“我家的一件珍品”和“妈妈的唠叨”三项活动中任选一项,再作具体的访谈指导。

二、访谈指导

① 选择“老照片的故事”和“我家的一件珍品”的同学,应在作文前与父母聊一聊相应的话题。可以和父母一起翻翻旧相册,听他们讲讲照片后面的故事;可以找一找家中的某一件你感兴趣的物品,问问父母它的来历。

② 选择“妈妈的唠叨”的同学,应静下心来听听妈妈唠叨的内容,和爸爸谈一谈关于“妈妈的唠叨”的话题。

三、谈话指导

① 无论选择哪一项活动,在与父母交谈时都应该注意拟好谈话提纲。内容包括:向父母介绍本次语文活动的内容和访谈的目的;你需要得到父母哪些方面的帮助;了解家庭故事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如询问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经过,故事涉及到哪些人,等等)。

② 尊重长辈,文明礼貌,避免争吵。

③ 与父母交流自己的内心感受。

④ 做好访谈记录。

四、作文要求

① 文从字顺,内容充实,文面工整。

② 叙事具体,能体现亲情可贵,有真情实感。

③ 字数:600左右。

五、评改指导和要求

(让学生对作文的基本原则、要求和写作技巧有切身的体会,并自己发现作文的优点和问题,往往更能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所以,本次作文评价将在老师的指导下交给学生自行完成。教师的指导主要是制定评分细则和对学生白评、互评的具体要求。)

1、根据作文要求确定评分细则(满分100分):

a.文从字顺,满分20分。(错别字2个扣1分,病句1句扣1分。)

b.叙事具体,能交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满分30分。

c.能体现出“我爱我家(人)”的主题,有真情实感,满分30分。

d.内容充实10分,文面工整5分,字数达标5分。

2、指导学生进行自评、互评

① 自评:

a.朗读作文,发现和修改错别字、病句。

b.细心阅读,根据评分细则对自己的作文逐项评价。

C.写50字总评。

② 互评:

a.四人一小组共同评改,每组四篇,要有旁批,有50字总评,有四人签名。

b.各大组挑选出范文两篇,并推选两人下次课讲评。

(范文选择不一定要最好的,可以选择大众化的,更有针对性;或者选择质量较差的,善意的指出问题并提出修改建议,让每一位同学都能从中受益。)

3、学生讲评

(把作文讲评交给学生去做,一方面可以强化这种认识和体会,另一方面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但学生讲评成功与否,关键看教师有没有指导,指导是否到位。)

初次试讲,学生往往可能只是泛泛而谈,如“我觉得这篇作文文从字顺,内容具体,但有少量错别字”等,教师此时可以指导学生结合作文中的语句、段落进行评价,如“我觉得这编作文文从字顺,如‘……’一句就写得很美。”

课堂上,各大组主讲人总评之后,教师应组织和动员其他同学发表意见,补充讲评。

4、教师评价

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各班不同的情况,着重对写作材料的准备过程和作文评改、讲评过程进行评价,肯定作文前的有效准备,表扬认真评改的同学(尤其要表扬他们对自己、对同学负责的处事态度)。

第13篇:初一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朗读诗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能初步读出语气。

2、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3、品味重点词语的深层含义,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4、树立理想,并培养为实现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朗诵课文。

2、品味重点语句的深层含义。

3、领会全诗所阐述的人生哲理。

三、课前准备:

教师:录音机、磁带(钢琴曲《大海》)、投影仪。

学生:熟读课文。

四、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每个人在童年时代,对生活,都有美好而奇妙的“梦想”,对未来,都有热烈的企盼与遐思。那么,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他们又在想些什么呢?他们的想法,给我们又会带来什么启示呢?

今天,我们学习诗歌《在山的那边》,和山里的孩子一起,去探寻山外那美好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字词(投影出示)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2. 形似字辨析。

3. 解释词语。

三、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含义

1、范读课文,可播放背景音乐。

学生听读时:a.注意老师朗读的节奏、停顿及意义重音。

b.理解诗中‘‘山’’与‘‘海’’的意思。

2、组织学生讨论“山”与“海”在诗中的意思。

学生刚刚接触合作讨论的方式,能说对大意就行。老师要以鼓励为主,即使说的不全面、不深刻也无妨,后面还要引导深入探究。

3、学生练习集体朗读课文。

[教师指导]

先给诗句划分朗读节奏。b.再挑选意义重音。

以上两点是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朗读方法,掌握了朗读节奏与重音,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句意义。教师可以以几个诗句为例,然后让学生讨论、自己划出节奏及意义重音即可。

投影出示举例诗句的重音及节奏。

c. 学习集体朗读。

4、结合朗读生意,指导学生探究式阅读,讨论。

a. 讨论,理解重点词语含义.(教师投影出示问题组)

◆“铁青”什么意思?是写山的颜色吗?如果不是,那又是表现什么?

◆我的“幻想”指什么?“零分”又指什么?

◆“一颗从小飘来的种子”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是“飘来”的?

◆“诱惑”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喧腾”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指什么?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的“终会”表达了一种什么心情?

学生通过讨论,以上重点词语基本可以正确理解。个别有争议的词语,教师可指导学生结合“山”与“海”的含义,也从象征意义上来理解,来解释,可予以补充,纠正。

b.在学生初步掌握朗读节奏、意义重音的基础上,再指导学生揣摩语意,初步读出句子所表达的语气。然后讨论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教师投影出示句子)

◆“小时候,我常伏在窗口痴想/??山那边是什么呢?”这两句话写出了小时候的“我”有什么特点?

◆“??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山那边的山啊,铁青着脸/给我的幻想打了一个零分!”

◆“妈妈,那个海呢?”

◆“是的,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过/当我爬上那一座座诱惑着我的山顶/但我又一次次鼓起信心向前走去”

◆“海依然在远方为我喧腾……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你终会攀上这样一座山顶/而在这座山的那边,就是海呀/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一瞬间照亮你的眼睛……”

合作探究性阅读,是学生接触的新学法,也是本节课重点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点拨,以调动学生思维。答案不求统一,要点合理即可。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全诗所讲述的道理

①引导学生再次讨论“山”与“海”的深刻象征意义。

②讨论,全诗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以上所讨论的内容,尽量鼓励学生多参与,多想,多说,不要强求答案用语标准,意思正确就行。

五、结合自身生活体验,深刻领悟诗歌所表达的人生哲理

①引导学生讨论,谈谈自己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克服困难的经历或感受。

这是体现语文与生活联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引导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②全班激情齐读。

六、小结,布置作业

①小结:激越的情感,显示出我们已深深懂得:要翻过山,见到大海,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让我们永远牢记,心中要有个“海”,为了这个“海”,从现在开始,就要努力翻过一座座山。’

②布置作业。

a.根据“山”与“海”在文中的含义,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我终于见到了大海”为题写一段话(也可以写自然的海)。

b.熟练朗读课文,挑选自己最喜欢的诗句背诵。

c.抄写生字。

七、信息反馈:

第14篇:初一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培养快速阅读课文的能力。

2.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3.感悟课文所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厚真挚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2、了解人物性格,理解表现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和怀念社戏的关系。

  难点本文结尾对“豆”与“戏”的评价、赞美的理解。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理清课文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多媒体播放《童年》MTV

师:一首轻松活泼的歌曲,把我们带到了天真烂漫的童年,童年有很多美好的回忆,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一篇小说《社戏》,从中看出鲁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的心情。

2、简介作者鲁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课文朗读的录音磁带,学生轻声跟读,熟悉课文内容。

2、解决课文的生字词。

3、学生速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内容,用一句简洁的话来概括全文内容。

4、文中的“迅哥儿”是鲁迅自己本人吗?

三、理清文章层次:

1、思考:本篇课题为《社戏》——主要叙写“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时,夜晚航船去赵庄看戏。,由此可见小说的中心情节是“看社戏”但是除了看社戏以外,前前后后还写了哪些活动?(提示:请同学们注意开头和结尾的内容)

明确:

“看社戏”——中心情节〔详写〕

随母亲省亲小住平桥村;钓鱼放牛的乡间生活。

(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开头

六一公公送豆——结尾

2、既然中心情节是“看社戏”。那么,围绕这一中心又写了几件事?

明确:看社戏前的波折

夜航去看社戏途中

赵庄看社戏

看社戏后归航偷豆

3、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涵。

思考:本文课题《社戏》,但真正写社戏的内容又不多,我们是否把标题改为“平桥村一夜”?你同意吗?为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在组内发言,说一说自己对这篇课文意图的感悟。然后组内推荐一位代表全班交流。教师以平等的方式,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

第15篇:初一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春天的景物、抓住能表现春天景物的主要特征、有层次地描绘景物的写法。

2、学习文章严谨而精美的结构安排。

3、灵活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赞美之情。

2、练习精读的技能,学会用摘录的方法来积累词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体会字里行间浓郁的情味。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

2、诵读,结合语境,揣摩词语、句子的含义及表达效果,体会语言表达的技巧。

教学难点

1、领会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点拨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对于春天,历朝历代的诗人、画家,总有吟不完的诗句,画不完的美景。今天,我们通过朱自清先生的妙笔,去欣赏一篇堪称绝佳的春的散文,感受春的气息,春的声响。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朱自清,师补充)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人。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他的散文秀丽朴素、真挚质朴。

2、朗读

(1)师配乐范读,学生听准字音、语调,把握情感。

(2)生分组朗读,把握情感基调。

(3)说说文章的行文线索

明确:盼、来、近总领全文,启开下文——概写初春的山、水、太阳——细致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里的人们(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

(4)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三、研读赏析

1、总体把握

师:同学们,在你们的脑海中,春天是怎样的一幅画面?这篇《春》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

2、师生同赏第一部分:盼春

师: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生:“盼望着”;“近”(拟人)

师:“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

生: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复)

3、同赏第二部分:绘春

师: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先粗笔勾勒,用“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总提一笔,然后通过远近不同的三种事物──山、水、太阳,描绘出怎样的一幅景象?“欣欣然”、“朗润”、“涨”、“红”分别表现出什么?

生:表现出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欣欣然”拟人,万物复苏;“朗润”润泽,绿色饱满起来,郁郁葱葱;“涨”冰雪融化;“红”春光明媚。

师:小声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划下来,并写出喜欢的理由。

(师生分组同时进行,以春草图的描写为例)

a.喜欢的词语(1)嫩嫩的、绿绿的(2)偷偷地、钻

理由:(1)写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2)写出小草破土而出挤劲,写出不经意间,春草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惊喜的感觉。这样使无意识的、无情感的小草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情感。

b.喜欢的句子:“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理由:写出了人们在草坪上欢快地玩耍的情景,也写出了他们的喜悦之情。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是一幅春草欢乐图。

(2)分小组交流,读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说喜欢的理由

(3)全班交流,生先自由发言,说出自己的理由,最后师交流并总结。

第二课时

一、研读赏析

1、赏析春花图

师:在这一幅图景中,用到了哪些修辞方法,试说说这样用的好处

生:①“赶趟儿”——拟人,写出花儿们争相盛开的情景

②“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三个比喻,从视觉角度写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娇艳;它们争春比美,互不相让。

③联想——秋天果实累累,又由花香引出蜂闹蝶飞(听觉),衬托春花的万紫千红。

④“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比喻、拟人,明艳照人。“散”:多,分散,面积广。

2、赏析春风图

师:春风图,着力体现春风的什么特点?如何体现?

生:春风的和暖与清新。通过触觉写它的和煦、轻柔;通过嗅觉写出了春风带给人的特有的清新;通过视觉和听觉绘出了一副明快优美、赏心悦目的美好画面。在这幅图中,作者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等方面,把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描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3、赏析春雨图

师:春雨图,着力描写春雨的哪些特点?

生:细密轻柔、润泽万物。春雨的特征是,多、细。

师:形容春雨的多、细,作者怎么体现?

生:一连用了三个比喻,“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这三个比喻非常贴切,不仅展示了雨的特点,而且能唤起读者对春雨的喜爱。

师:接着作者写雨中的树叶儿和小草,“绿的发亮”的树叶,“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逼”字写出雨中小草怎样的特点?

生:将小草入目由被动化为主动,写出了雨中小草青绿的特点。

师:然后作者又把视线转移到了何处?

生:又把视线转移到人间,先写“傍晚时候”的景象,用“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气氛;接着写行人,写农民,安宁、悠闲,带有浓烈的江南地方色彩;最后再写“在雨里静默着”的房屋,与傍晚的宁静气氛互相照应。这一段写出了春雨的特征,写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展现出一幅宁静优美的水墨春雨图。

4、迎春图:

师:迎春图,作者着力写什么?

生:着力写春早人勤。由“天上的风筝”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进而带出“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一片欢腾的景象,构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

师:点出作者寓意的是哪句话?

生:“‘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师:前四幅画面主要写春天的自然美,这一幅由景及人,颂扬了像春那样奋发向上的精神,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二、讲读第三部分:赞春

师:结尾三个比喻句,分别把春天比作什么?分别表现春天景象的什么特点?

生:“刚落地的娃娃”——旺盛的生命力、充满生机,新;

“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各种新事物的到来,春天的美,生动活泼,美;

“健壮的青年”——充满力量,力。

师:三句的顺序,从“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点明春天成长进程。最后说“领着我们向前去”,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未来的强烈感情。“去”字正与开头“东风来了”的“来”字相呼应。开头是在盼春中到来,最后是进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来一去,一呼一应,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

三、拓展练习

仿照结尾三个比喻句,试着用其他比喻来赞美春天。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