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7 08:53:06

第1篇:语文教案

指导思想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口语交际课的基本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初步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资料,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课前准备

1、教师制作关于桥的课件;

2、学生搜集桥的图片;

3、学生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图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师:同学们,这几天大家都忙坏了,又是搜集桥的图片,有是画桥,那大家肯定

道我们今天这节课是与什么有关的啦?

生:桥

师:好,那我们就给这节课起个名字叫:桥。(老师板书:桥)老师也搜集了不少桥的图片,你们想不想看呢?

生:想

2、播放有关桥的课件(课件演示桥的发展:木桥——石桥——公路桥——公路、铁路两用桥——立交桥等)

师:刚才你们都看到哪些桥呀?

生:木桥,竹桥,石桥--------

师:是呀,桥的世界真是太丰富了,在这么多桥中,你最喜欢什么桥呢?(先同桌练说,再指名说;引导学生先说喜欢的桥的名称,再说喜欢的原因)(引:1、她是怎么把这座桥说得好的?2、她说的好这座桥有什么秘密呢?3、她又是为什么说的这么好,引起了你们这么热烈的掌声呢?4、她最独特的地方是什么?)

3、小结过渡:小朋友你们精彩的发言让黄老师了解了你喜欢的桥,随着科学的发展,桥也不断在变化,同学们你们充满想象力的小脑袋瓜里,想想未来的桥是什么样的:呢?(板书:未来)请你们把设计的“未来的桥”的图纸高高举起吧!

二、语言训练,传授方法

1、指名介绍自己设计的桥,师生、生生模拟对话。

师:某某同学,你设计的桥是什么桥呀?

生:我设计的桥,名字叫“避难桥”只有我们小朋友才看的见,每次爸爸妈妈打我的时候,我就躲进去吃零食,打电子游戏、睡觉。

(下面的同学对他的设计提问)

生:它有什么特点呀?(或什么用途呀?)

生:我给你提一个建议,可以把它设计的更美观一些!

(再找几个同学说说,然后小组交流)

(1)我设计的桥,名字叫“动画城桥“,如果你想见动画世界里的明星,就来我们的动画城吧,它会让你一夜之间美梦成真,与你的偶像零距离接触,你瞧,这是蜡笔小新、哈里波特。

(2)我设计的桥,名字叫“美食桥”,桥身是用巧克力做的,桥栏杆是冰淇淋,其它部分都是各式各样的美食——哇,香死我了!

(3)ufo桥,我在上面安放一个高科技装置,瞧,就在这座桥的底部,每当发大水的时候这座桥就会向飞碟一样飞起来。

2、引导学生归纳交际的基本方法:先介绍桥的名称,再说桥的特点或用途。

3、在小组内评出“最佳设计者”

师:好,各位,下面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一个隆重的,惊心动魄的奥斯卡桥梁颁奖典礼,下面所有的孩子都荣幸地获得本届奥斯卡桥梁比赛的入场券,在这样的盛会上,我们可以颁什么奖呢?各位,下面我们将在这里举行一个隆重的,惊心动魄的奥斯卡桥梁颁奖典礼,下面所有的孩子都荣幸地获得本届奥斯卡桥梁比赛的入场券,在这样的盛会上,我们可以颁什么奖呢?谁来提一提?(1、你得意思是说给他平一个美观奖;2、你想的太特殊了,黄老师备课的时候都没想到这一点,黄老师把它记下来。3、你和黄老师想到了一块,对于这些表现突出者我们一定要设一个特殊奖项,“小小桥梁的设计师”是不是也能代表你们心中的想法)[

三、再创情境,扩展训练。

1、师:在黄冈市长江河面上,不久还可能会建起鄂黄长江二桥,你们想不想把自己的设计推荐给市长伯伯呢?以小组为单位,把评选出来的“未来的桥”图样讨论以下,该怎么样向市长伯伯介绍,才能让他采用你们的设计方案。

2、各小组汇报,交流。

3、小组间交流

(1)每组选一个向市长伯伯(一生扮演),介绍本组的“未来的桥”设计方案,介绍后将图贴在黑板上。

(2)其他小组对他们进行质疑(从桥的造型,材料,色彩等方面)

4、颁奖仪式。

四、回顾历史,升华感情。

1、总结这节课,老师给学生寄予希望。

2、欣赏黄冈各地的桥(多媒体演示桥的图片并配乐以及书法“桥”字)让学生在音乐中即感受历史,有能欣赏书法。

五、课后延伸

将自己设计的“未来的桥”方案介绍给家人或好朋友,并动手制作桥的模型。

第2篇: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预习、准备

1.学生自渎课文,自学生字、词。

2.学生收集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3.教师准备投影片和道具。

第一课时

一、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学生说说课前自渎课文的情况以及体会,介绍搜集到的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重点检查读书情况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文,遇到生字多读几便。

2.在学习小组内份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小组内互相正音。

3.画出不理解的字词,通过读句子、联系生活实际、同伴讨论等方法初步理解。

4.投影出示本课生字,指名认读。

5.自由说说课文的大体内容。

三、深入理解课文,探研文章的思想感情

1.分角色朗读课文,这篇课文在写作上很大的特点是对话很多。从人物的对话中,你们体会到什么?

(1)高尔基喜爱小男孩。

(2)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

2.默读课文,自读自悟

(1)从那些地方看出高尔基喜爱小男孩,用画出有关句子

(2)从那些地方知道小男孩崇敬热爱高尔基,用~~~~~~~~~~~画出有关句子。

3.学习小组交流情况。

4.全班反馈交流。

5.老师小结板书。

这篇文章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了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文学家高尔基对少年儿童的关怀爱护,及孩子们对他的崇敬、热爱。

四、开展讨论

这两个人物,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五、课堂作业

读、背、写一句高尔基的名言。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男女生、同练习分角色朗读高尔基和小男孩的对话,注意运用适当的语气表达情感。

2.教师范读,在指名读,师生给予评价。

二、课堂实践活动

1.自由组合分角色朗读。

2.学生两人一组,借助道具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提示学生注意语言、表情、动作的协调统一,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

三、识字写字

1.投影出示下列词语:

阳光明媚鞠了个躬咧开嘴吩咐准备停当胶卷

秘书杂志社记者突然侧过脸

a.读一读

b.用实物、动作、换词、造句等方法再度感悟词义。

c.各小组以竞赛的方法用带点的字口头组词,词语组得又多又正确的小组获胜。

2.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要写的字,并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学生瞄红仿写,然后说说自己什么字写得好,介绍经验。

四、扩展训练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一定让他进来。高尔基对记者和小男孩的态度上形成了宣明的对比。联系上文,小男孩好不容易进了高尔基的办公室,高尔基又是那么地配合他的拍照,可万事俱备,他却忘了带胶卷,所以他哭了,这是懊悔,这是自责。对这一点,高尔基是完全能体会到的。因此高尔基希望小男孩再来。小男孩还会再来吗?讨论中让学生联系全文,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并发挥想象,续写故事。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设想】

初读课文,提出要求,学生根据提示要求,自学生字新词,读准生字新词读音,读通课文,扫除语言障碍,为第二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师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生试着读好课题。

2、师引导:本文介绍了江南地区哪些农事活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新词。

1、朗读课文我能行。

正确朗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课件出示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练读第一小节。

谁能把这一小节读正确呢?让我们先来试一试吧!

①学生自读,边读第一小节,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词并与课件标画的对照。

②同桌互读,检查自读情况。

③课件出示加拼音的词语,“春季、春风吹、蝴蝶、麦苗、桑叶、肥”。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苗”是三拼音节,“桑”是后鼻音,“吹”是翘舌音。

④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⑤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一小节,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男女生赛读,个别读,奖励读好本小节的同学一颗星。

(3)练读第2—4小节。

①用学习第一小节的方法,学生自由读第2—4小节,边读边圈画出本小节的生字词。

②出示词语“农事忙、蚕桑、插秧、归来、戴月光、上场、辛苦、喜洋洋、农事了”,谁来读?学生自由读。指名读,教师相机提示“场”为翘舌音,“农、桑、场、洋”是后鼻音。

“农事了”的“了”在这里读作:liǎo,还有一个读音为:le,组词为好了,行了。

③出示去掉拼音的词语,采用指名读、跳读等不同方式指导学生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④把生词融入课文,再读第2—4小节,读文努力做到不顿读,不拖音。分组赛读、指名读。奖励读得好的同学再得一颗星。

2、书写生字我能行。

出示生字:季吹肥农忙归事戴辛苦

(1)自己读一读,指名读,读准音。

(2)重点指导“肥、归”。

课件出示这两个字的笔顺,教师范写相机指导“肥”字第五笔是横折;第八笔是竖折钩,“归”的笔顺要注意,第三笔是横折。

学生描红,练写。(课件出示坐姿图和握笔姿势图。强调坐姿,头正、身直、臂开、足安。)教师巡视指导。写完后自己对照例字,不满意的再练写一个,教师反馈,写正确,写整洁。

(3)自己采用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练写其余的字。书写《习字册》生字,端正写字姿势,做到正确、整洁。

(4)展示学生书写作品,集体评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照自己的字能做到正确、整洁的就加颗星。)

三、巩固练习。

1、打开新课堂完成读拼音写词语。(自己完成后,同桌互改,同桌认为写得满意加一颗星。教师展评,鼓励学生写正确,写整洁。)

2、教师小结:小组成员数一数自己得到的星,加起来最多的小组,被评为学习优胜小组。

第4篇: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要下雨了》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用浅显的文字,生动形象的语言形式介绍了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通过小白兔去河边田边两次奇怪疑问,最终明白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使学生知道通过观察小动物“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等异常表现也能预测天气变化,也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教材目标】

1、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这些自然现象是夏秋季节快要下雨的征兆。

2、学会本课生字,结合图片和语境理解新词的意思,会用“奇怪”说话。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鱼游水面,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2、教学难点:

通过对话的朗读体会,知道下雨前“鱼游水面,燕子低飞”的原因。

【课时安排】

第1课时: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1节,学会部分生字、词,知道“鱼游水面”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

第2课时:

继续学会部分生字新词,知道“燕子低飞”是夏秋季节下雨前的征兆,并了解下雨前还有哪些自然现象。

第3课时:

分角色朗读课文,扩展延伸。

【教学准备】

1、录音、投影、生字卡片。

2、头饰:

小白兔、小鱼儿。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读题

1、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比较读题,发现要字加与不加有什么不同?

(下雨了,已经下了,要下雨了,雨还没下)

2、下雨前有哪些特别的现象?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自学指导

1、听录音:

边听边特别留心生字的读音。

2、读准字音。

3、学习生字。

三、通读课文

1、自由读全文:

找出小白兔、小鱼、燕子说的话,把自己读的最棒的话挑出来,前后同学读,特别难读的一齐读。

2、反馈。

精读第一节

1、出示小白兔的话:

有一天,小白兔来到河边,看见小鱼游到水面上来了,奇怪地问:“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⑴读句子。

⑵比较读:

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小鱼,你怎么有空出来啊?

自由地读一读:

你发现了什么?

点拨:

两个小鱼说明小白兔很想知道,很奇怪很急,读时连起来。

今天──说明小鱼平时在水里游,今天表现不同──游到水面上来了,很奇怪。

(板画:鱼游水面)

看图:

小白兔奇怪的表情怎样的?

(眉毛上翘,眼睛瞪大,耳朵竖起,手指点着……)

⑶有表情地读:

小鱼,小鱼,你今天怎么有空出来啊?

同桌,对镜子读。

集体读叙述部分的话,一人读小兔的问话。

2、出示写小鱼的话:

小鱼说:“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⑴自由读:

说说小鱼说时,特别把哪个词说成重音?

闷得很──也可以说很闷很闷,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

假想:

捏住鼻子,闭上嘴巴、眼睛试着沉入水底,体会透不过气来的难过,与透了气以后的轻松。

再读:

“闷得很”难过“透口气”轻松快。

要下雨了:

因为要下雨了,所以闷得很,透透气,游到水面上来了。

⑵多种形式读。

3、连起来读第1节:

⑴教师问:

谁来读小白兔的问话?谁来读小鱼的回答?戴头饰,叙述部分一齐读。

⑵四人小组合作读:

一人读叙述,一人读小鱼,一人当小兔,一人评述,看哪一组效果最好。

⑶抽一组,戴上头饰读,评。

四、复习巩固

学到这里,你觉得自己又长了哪些本领?

1、口头练习:

要下雨了,_________________。

我看到________,就知道要下雨了。

2、巩固生字。

五、作业

1、抄写生字。

2、按课文内容填空:

下雨前,小鱼在水里(),游到()来了。

3、课后查询还有哪些现象,也知道要下雨了。

六、板书

要下雨了

鱼游水面

第5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司、假”等13个字,会写“别、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文。背诵课文。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3.能借助课文插图学习观察人物的表情、动作、神态。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会书写要求写的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感悟司马光勇敢、机智的品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小朋友,你们知道司马光吗?谁知道?给大家讲一讲好吗?

(学生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说一说)

2.(出示司马光人物头像)师介绍:司马光是900多年前一位很有学问的人,他姓司马,名光,司马是复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讲的就是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

板书课题:司马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提问:课文讲了司马光小时候的什么事?(学生概括故事)

3.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②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一读。③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4.师检查读文情况。①出示词语,指名认读。h②出示生字,学生交流识记方法,“开火车”认读。③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订正。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引读第一小节。

(2)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

(3)“古时候”是什么时候?从图上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是古时候?

(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回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自读,标一标有几句话。

(2)指名读,想一想:“他”指的是谁?

(3)出示句子,比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他跟几个小朋友玩。

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4)花园里有什么?(自由读。)

(5)这是一口怎样的水缸?(看图)缸里的水多不多?从课文中措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课文第三、四段。

(1)这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由读第三段。

(2)看见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了,别的小朋友怎么样?(指导用着急的语气读第四段。)

(学生练读、评读)

了?“慌了”是什么意思?学生自由读,用“──”画出小朋友表现的句子,圈出表示动作的词语。

4.学习课文第五段。

(1)司马光是怎么做的?(自由读)

(2)出示句子:哪句话好?为什么?(学生读句子,比较异同)

他拿起一块石头,砸那口缸,砸破了。

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砸破了。

(3)在句子中找出表示动作的词,标出△。

(4)把自己当成司马光,边读边做动作。

5.学习课文第六段。

(1)指名读,想想结果怎样?

(2)用轻松愉快的语气读一读。

6.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自己读,指名读)

四、总结全文

1.谈收获:你喜欢司马光吗?为什么?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2.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会想什么办法救人?

第6篇:语文教案

课前透视:

这是一篇充满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故事,文中以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充满童贞童趣的语言渗透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学生懂得相互尊重才是大家和谐相处的重要条件。

低年级孩子从小就特别喜欢小动物,所以对这篇故事充满了强烈的探究欲望。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材的潜在优势和学生中的人文资源,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逐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目标:

1、认识“之”等9个生字,会写“之、轮、第”3个字。

2、在情境中理解“万兽之王、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语的意思,在角色体验中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一、二自然段。

3、初步体会文中蕴涵的情趣和道理,懂得彼此相互尊重的重要性。

信息资料:

1、自制的录音带、摘苹果的挂图和词语卡片。

2、学生制作的生字卡片和自己喜欢的动物头饰。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诱发探究欲望。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狮子大王听说我们班小朋友特别聪明,所以从现在开始它要带我们到大森林里去玩。(板书课题)出发之前,我们先听听狮子大王说了些什么?(放录音带——小朋友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森林王国。今天我们这里正在竞选万兽之王呢!如果你们能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你们也可以参加竞选。我的问题是:每次学习一篇新课文,你们最先做什么?)

二、自学感悟,渗透识字方法。

1、学生用以前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读课文,划出生字,反复多读几遍,争取把它记住。

2、同桌合作做“你指我认”的游戏,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全班交流,共同做“摘果子”的游戏,教师重点指导以下生字:

之:我国古代有个大书法家他的名字中就有这个字,你知道吗?如果不知道教师就告诉学生他叫王羲之,并建议学生课后问爸爸妈妈或查资料了解他的情况。(“郑”也可以这样进行。)

惯:你有哪些好习惯?我们小朋友从小就应该养成各种好习惯。

任:它还有一个读音,你知道吗?我们班有姓“任”的吗?如果没有教师建议学生课后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人,然后你再和他交个朋友。

期:扩词训练。今天星期几?今天星期……

音的重点是“之、式、郑”

4、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描红体会哪个字不好写?

(2)教师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练习书写。

(3)教师巡视发现写得好的同学及时奖励“小红花”,并让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展示。

5、指名熟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指导。

三、角色体验,进行表情朗读。

1、申请竞选:生字我们学会了,课文也已经读熟了,这回我们能不能参加竞选了呢?听听狮子大王的建议吧。(放录音——小朋友们,你们真了不起!用聪明和智慧买到了门票。这回在课文找一找自己吧,如果找到了就请你带上动物头饰来参加我们的竞选。)

2、师生共同带上动物头饰,进行角色体验。

(1)请狮子大王上场,问:你知道什么是万兽之王吗?(齐读词语:万兽之王)既然你是我们的大王了,就请你来发布命令吧!指导学生评读出威风的语气。

(2)请猫头鹰上场,问:你当上了万兽之王,心情如何?(神气)做个神气的表情,指导读出神气的语气。指名读、范读、练读。

a、猫头鹰大王让我们小动物白天休息晚上做事,行不行?四人为一小组讨论。根据学生的表现相机理解“议论纷纷”。

b、你们都在议论什么?小动物结合自己的特点发表见解,相机指导理解“叫苦连天”。指名读一读小动物表现的句子。

c、学生自由找伙伴练习分角色朗读第二自然段。

四、延伸总结,提出积累建议。

1、第二个星期谁竞选万兽之王了?它又是怎样竞选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2、教师建议:把“万兽之王、议论纷纷、叫苦连天”等词语作成词语卡片积累下来。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