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6 22:35:46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预设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有感情、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词。

过程与方法:入情入境体会,读读、说说、评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培养学生敢于和高手挑战的品质。

【预设过程】:

一、初读、扫除障碍

1.自由读课文

要求:大声读、读准音、不多字、不漏字、读通顺句子

2.检查自读

a.检查生字词。

b.找出难读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怎样读好。

3.选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读。

(通过初读,让学生自主读,初步读准音,认识生字词,对课文有个大概的了解,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读,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探究自己喜爱的东西。)

二、精读、品味精神

1.自由读第一段,自由模仿兔妈妈,看谁模仿的像?

2.谁来做做兔妈妈,对他的两个孩子说一说。

3.小黑兔和小白兔分别是怎么说的?

4.你有过得意的时候吗?说出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5.指名说难为情的时候是怎样的,你什么时候会难为情?

6.读小白兔小黑兔的话分角色朗读。

7.找找他们分别和谁比赛了?分角色朗读。

8.结果兔妈妈把大蘑菇奖给了小白兔,小黑兔很不服气,是怎么说的?

你有不服气的时候吗?再读小黑兔的话。

9.读后交流话题你们愿意学习谁?

(通过对得意、难为情、不服气等词联系自身经历说一说,让学生不仅理解词意,还进入这些词的意境中、,再读课文学生就能进入状态,读出自己的感情。)

三、演读,内化品质

1.谁来劝劝小黑兔?

(通过劝,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是对课文精神的内化。)

2.兔妈妈也是这么劝小黑兔的?

齐读兔妈妈的话。

3.出示:马是奔跑的高手。

__是____的高手。

你还能说说吗?

4.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你愿意向谁来学习,为什么?

(通过这一训练,意在内化学生对课文中要敢于向高手挑战这一品质。)

5.分角色演一演。

【预设理念】:

新课程标准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本课的设计就实践了语文新课标的理念。一是抓住得意、难为情、不服气等重点词语,联系自身经历、体验情感,让学生带着自己对得意、难为情、不服气等词的独特感受进入课文。二是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说说自己愿意向谁学习什么?生成高手一词的理解,并在说一说的语言活动中,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受,从小树立正确的观念,培养学生和高手竞争的意识。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完成各项语文活动,积累词句。学习动态和静态描写。

过程与方法

通过平时的积累,利用小组合作优势解决学习中的的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完成语文活动“我能写”

教学难点:

学习动态和静态描写。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读、写、议相结合

教学流程:

一、教学“万花筒”

1.出示生字卡,指名认读

2.比较这两组形近字。

3.用这些字口头组词

4.练习:写一写这些字

二、教学“我能写”

1.出示词卡,指名朗读

2.以四人小组讨论这些词的意思。

3.全班交流:我是这样理解它们的。

4.小组合作给这些词找一找它们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5.全班交流,完成练习。

6.读这些词语

三、教学“我能读”

1.生读短文,想一想,这段话写了什么?

2.找一找这段话中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句子。

以四人为小组,在小组,人讨论静态和动态描写的句子。

全班交流。

3.完整地读这段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完成各项语文活动,积累名言。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读、议、说、做,完成语文活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世界的名胜古迹,激发热爱地球的情感。

教学重点:

积累名言

教学难点:

感受世界的名胜古迹,激发热爱地球的情感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引导、点拨

教学流程:

一、教学“百宝箱”

1.出示名言,学生自由朗读。

2.在小组内交流对名言的理解。

3.交流读后感。

4.我还知道这样的名言。

5.读名言,背名言。

二、教学“大舞台”

1.交流收集到的相关图片。

2.动手给收集到的图片配上解说文字。

3.全班同学一起办一个小小图片展。

4.参观图片展。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等19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学习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了解我国各民族儿童的友爱团结及他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

学习难点: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课前准备

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2、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网12网

1、“我们的民族小学”给你的印象怎样?交流感受。

学生说后,老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自己喜欢的地方吧。

展示读并说说喜欢的原因。

2、现在,让我们仔细看看他们上课的情景吧。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3、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他们上学路上、课堂学习、课余玩耍的情景,感受到这是一座美丽、团结、友爱的边疆小学。你喜欢这座民族小学吗?请对那里的学生说几句话吧。

二、布置综合性学习作业。

1、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

2、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如果用表格的形式,可以参考课本第11页的做法。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成为另一个字。

2.认识“字、代、舌、页、弓、秒、炒”7个生字。

3.认读词语,进行词语积累训练。

4.朗读背诵《小鸟》。

教学重点和难点

积累词语,掌握两种识字方法,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多媒体闪跳式出示:

取——趣干——赶方——仿

(1)你发现了什么?这儿的每一组字之间有联系吗?

(2)小结:给字加上一个偏旁可以组成一个新字。

2.这儿还有一个字(出示:子),你能用这种方法造出一个新字吗?

(1)同桌讨论。

(2)交流。相机认识“字”字。

(3)给“字”字找朋友:生字、字母、汉字。(多媒体出示)

(4)指名读,齐读。

3.加一加可以组成一个新字,反过来减一减能不能呢?

多媒体出示:

袋——活——题——张——

(1)思考:这些字去掉一部分可以构成一个新字吗?同桌讨论。

(2)交流出示:

dàishéyègōng

代舌页弓

(3)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小老师先提醒认读的注意点,再领读。

4.这儿还有4组字,你能不能把它们加一加,组成一个新字?

(1)多媒体出示:

禾火禾少火丁火少

(2)活动:我来当小老师。

5.小结:今天,你学会了哪种新的认字方法?

二、我会认

1.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些新字呢?

多媒体出示:

字代舌页弓秒炒

(1)齐读

(2)活动:找朋友。

2.练习巩固:比一比,谁最棒。

(1)比一比,看谁认得快、认得多。

(同桌互读)

(2)指名开火车读,如果可以,请扩词。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学习生字词。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目标

1、学会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并能准确地复述故事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了解鲁智深桃花庄行侠的事迹,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教学准备

了解《水浒传》

教学过程

一、齐声读题,从课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谁?—鲁智深,干什么?—行侠,在什么地方?—桃花庄)

二、再读课题,你还想了解什么?(鲁智深为什么要在桃花庄行侠?结果怎么样?)

三、学生浏览课文,简要回答提出的问题,然后要求学生联系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说说鲁智深是怎样帮助刘太公的?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述课文内容

预设目标

了解鲁智深桃花庄行侠的事迹,感受鲁智深机智勇敢、富有智慧的侠士形象

教学重难点

鲁智深是个怎样的人?

教学准备

了解《水浒传》

教学预案

一、体会人物的内心思想,感受人物的精神形象

1、读课文第3~7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鲁智深语言的句子。

2、指导学生朗读这些句子,注意从人物的语言中体会人物的内心,感受人物的形象。

示范指导:

智深一听,心里觉得很奇怪,嘴里故意说:“看你闷闷不乐的样子,不会是因为我来打搅了你吧。”

(1)学生读句子,思考:“闷闷不乐”这个词写出了刘太公怎样的神情?

(2)从“看你闷闷不乐的样子”中体会到鲁智深怎样的品格?(观察细致,对人真诚热情)

(3)鲁智深的到来“打搅”了刘太公吗?他明知刘太公是个热情待客的人,为什么还要这样说?从这句话中你又体会到什么?(将刘太公闷闷不乐的原因主动揽到了自己头上,让刘太公主动告诉他烦恼的真正原因,这是一种聪明的表现。所以鲁智深是一个粗中有细、知勇双全的侠士。

(4)再读鲁智深的这句话,在朗读人物语言中想象人物的形象。

3、指导学生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体会鲁智深其他的语言,感悟鲁智深的精神形象。

二、演绎故事,再现侠义英雄气概

1、精读鲁智深行侠仗义的部分,边读边琢磨人物的动作神态。

2、扮演角色,演绎“行侠”情节。

3、学生自主评价各个角色的表演情况

4、引导学生通过评价,再给人物画像,让人物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鲜明的印象。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克隆技术的发展、成就和意义。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勤于思考、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与学生谈论很熟悉的《西游记》,主要人物是孙大圣,紧急关头常常拔下一把毫毛,再吹一口气,毫毛立刻变成了一群和自己一模一样的孙悟空,这当然是神话,但被今天的科学家变成了现实,这就是“克隆”。

板书课题,克隆。

教学课题中的生字“隆”,提醒学生重视“生”上的“一”。问:什么是克隆?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然后回答。

2、你们从课题中能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讲什么?有什么疑问?

3、再板书“神奇”,神奇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克隆有什么神奇?(自读课文,了解神奇在哪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讨论课文内容

3、交流:

(1)分段指名读课文,适时正音和词义理解,说说每自然段写了什么?

(2)指名划分段落,理解说明顺序。(顺序是本文首先介绍了克隆的含义,然后介绍了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接着介绍了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于人类,最后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把关系比较密切的自然段合并成一段,想一想:本文重点讲了那就几个问题?

第一段(1-2)介绍了什么叫克隆。

第二段(3-5)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

第三段(6-9)神奇的克隆技术正向人类展示它诱人的前景。

4、归纳小结: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说明的顺序是怎样的?

5、朗读全文。

三、理解感悟第一段(1、2自然段)。

1、默读第一、二自然段,思考:什么叫克隆?

2、学生边默读边画出写动物的“有性繁殖”“无性繁殖”的句子。问:它们有什么区别?你是怎样理解的?小组交流、汇报。

3、老师归纳说明方法:

(1)举例子:孙悟空拔一把毫毛能变成一群孙悟空,这就是克隆。

(2)下定义:克隆就是无性繁殖,不经过两性细胞结合而直接繁衍后代。

4、这段内容告诉我们什么?(概括段意)

四、理解感悟第二段(3-5自然段)

默读第3-5自然段,思考:1、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克隆的“神奇”?

2、1996年,英国科学家成功地克隆出什么?叫什么名字?有什么重大意义?(小组讨论解答)

五、理解感悟第三段(6-9)

默读6-9自然段讨论并解答

克隆技术是怎样造福人类的?

克隆技术在哪些方面有什么样诱人的前景?

六、作业:收集有关克隆技术方面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

8.神奇的克隆

什么是克隆:

分类介绍自然界的克隆现象:植物、低等生物、高等动物神奇

神奇的克隆技术诱人的前景

教材分析

《神奇的克隆》是一篇科普性文章。全文共九个自然段,第一至四自然段介绍克隆是什么。第一自然段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二自然段以动物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四自然段以一些单细胞生物为例,解释克隆的含义。第五自然段介绍1996年人类克隆出克隆羊“多利”及其重大意义。第六至八自然段介绍克隆技术可以造福人类。第九自然段写克隆技术有着诱人的前景。

文章内容浅显,脉络清楚,我们可以在学生学习生字词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理解说明性文章的一般特点和说明方法。

第7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孩子们,猜猜它是什么呀?(风)

2、真聪明,那你知道风有什么用处吗?(指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3、揭题:今天我们请来的新朋友是来自风家族的一位小成员(出示图片)——风娃娃。(板书课题)

4、读题目:你想和风娃娃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

5、过度:这几天,风娃娃碰到了一件烦心的事,这不,它写信向我们求助来了。想和老师一起看看这封求助信吗?(课件出示求助信)

求助信

亲爱的小朋友:

你们好!

我是风妈妈的孩子风娃娃,我长着一张胖乎乎的小脸,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大伙儿都夸我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前几天,风妈妈见我已经长大了,就叫我去帮助人们做点事。你们知道吗?我可喜欢帮助人们做事了,可是我帮人们做事,为什么人们有时还要责怪我?呜……

你们的朋友:风娃娃

20xx年10月12日

(1)质疑:风娃娃遇到什么烦心事了呀?

(2)是呀,看到风娃娃这么伤心,你一定想帮助它。可是,风娃娃到底做了哪些事,求助信上可没告诉我们,怎么办?那就赶紧请出手中的'“小博士”(晃动书)吧!让我们一起到书里弄个明白。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示:第一次读课文,你想个小伙伴提点什么要求呢?(学法渗透)

1、相信有了大家的温馨提示,我们一定会把课文读好,开始吧。(学生自由读)

2、趣味识字

过渡:风娃娃看到你们读书这么认真就吹来了许多智慧蘑菇,吃了它们我们就会变得更加聪明了。(课件:带生字词语的慧蘑菇出现。)

多种形式指导学生读生字词。

现在,淘气的生字宝宝跟着风娃娃去野外玩了,你还能认出他们吗?(课件出示去拼音生字)开火车读。

交流识字方法。

玩生字词语魔方,巩固生字词。

3、过渡:刚才我们玩得很开心,现在生字朋友跟着风娃娃回到课文里去了,我们也跟着再次回到课文跟他们打打招呼吧!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风娃娃都到过哪些地方,做了哪些事情?

2、交流:根据学生反馈,板书:田野吹动大风车

河边推动帆船

广场吹跑风筝、衣服、吹断小树

3、那你们知道风娃娃做的事情哪些让人们高兴,哪些让人们伤心吗?

4、过渡:是啊,做了好事人们当然高兴,做了坏事人们能高兴吗?那风娃娃知道自己做了坏事了吗?所以他要求助我们呢,我们要想帮助他还真得好好了解一翻呢,下面我们先去田野看看吧!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你从那里读懂风娃娃做的是让人们高兴的事情?

2、交流:结合重点句指导读中感悟(下面是预设教案,实际操作要看课堂)

u“秧苗喝足了水,笑着不住地点头,风娃娃也高兴极了!”(谁来当当开心的秧苗和风娃娃?——指导读)

风娃娃是怎么帮助秧苗的?

u“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使劲向风车吹去。”

(指名表演:这风大不大?为什么这么大?那该怎么读?)

这么大的风使风车发生变化了吗?(慢慢转动断断续续转得飞快奔跑着)

风娃娃吹动了大风车,小秧苗可享受了,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句话。

读着读着,我们仿佛都成了小秧苗了,瞧,小秧苗正喝着风娃娃送来的甘露呢!来,可爱的小秧苗,你现在什么感觉?和风娃娃说句话吧!

3、过渡:风娃娃使秧苗喝足了水,秧苗表示感谢,风娃娃给我们带来课堂的快乐,我们也向他表示感谢!下面我们就来写“表示”这两个字。

五、写字指导

1、引导观察:你写这两个字前要提醒大家什么呢?

2、学生仿写

3、展示交流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