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迁小学作文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01 15:58:15

第1篇:变迁小学作文

我的表弟名叫朱许圆,他的妈妈小时候原先住在缙云的一个村子里面,她的房子非常非常破烂,连睡觉的床都是破的,上面的被子都是打了很多的补丁,他们一家冬天的时候会挨冻。衣服都是非常单薄的,因为家里没有钱买衣服,一件衣服都穿了好几年。他们以种田为生,一年赚不了多少钱,所以一家连吃饭都非常困难,姨妈小时候连学都上不起。更加不幸的是,有一年的一天,她的家不知道是么原因,房屋着火了,就连最后剩下来的钱也都丢弃在熊熊燃烧的'大火之中,我的外婆失声痛哭,可不懂事的姨妈却一旁开心的玩着小火苗。

后来,我的姨妈和家人没有一点办法,便向别人借了几万元,叫人在村子的一块空地上盖了一栋小商店,可是在他们的小商店没有盖好之前,必须在朋友家里借宿。小商店盖好了,可又因没有货而让他们犯了愁,因为盖了小商店,那几万也几乎用完了,那还有什么钱买货呀,于是,他们便东借西凑,凑齐了五、六万,买了许多货物。小商店一开张,生意便逐渐红火了起来,最多的一天赚了一两千,几年下来,我弟弟家生意越做越红火,慢慢的小商店变成了比较大的超市了,又几年,姨妈已经长大了,便把所有债还清了。

之后,姨妈生下了一个小孩,他就是我的弟弟——朱许圆。以前,他们骑的是一辆小小的自行车,现在呀,开的是中巴车,还有小货车。转眼间,我的弟弟已经五六岁了,他们家有诞生了一个肥肥的小女孩,名叫宣宣。家里人很高兴。又过了几年弟弟是十岁了,妹妹也四、五岁了,姨妈在县城里给他们买了一套房子,弟弟上小学,妹妹上幼儿园,外婆专门在县城里陪他们读书。我的外公呀,可是村里的大名人,不管是谁,只要是村里的人,没有不认识我外公的。连那些刚学会走路的小朋友都认识他,因为小朋友最喜欢去超市里逛了。现在,不管谁的家,无论是农村的还是城里的,都有非常大的变迁,你家也一样。

第2篇:变迁小学作文

10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有些地方可以因为10年繁荣昌盛,有些地方可以因为这10年改头换面,有些地方可以因为这10年拥有全新的风貌。

1998年,我呱呱坠地,家里购进了一辆安琪儿自行车为庆贺。听妈妈说,那时候自行车是一种时尚的风向标,大街小巷上的老老少少都骑着自行车。虽然,那是一辆粉红色的,最为普通不过的自行车,但是我却看出了一种端庄大方,美丽亲近,这么喜欢她,也许就是应为我们的缘分吧。她像是一位害羞的小姑娘,红着脸低着头,不停摆弄着飞扬的裙角。这辆老旧的自行车,至今还放在车库里,尽管已经锈迹斑斑,在我看来却因为这非凡的意义,而万分喜爱,有一种无法言喻的甜蜜感。

一年级的下学期,妈妈为了接送我方便,买了一部电动车。我别提又多兴奋了,终于可以免受“皮肉之苦”了。她也是粉红色的,可能是因为上一辆自行车是粉红色的缘故吧!小时候,总喜欢学着妈妈的样子“呜呜”地叫着,拧着把手,希望她可以载着我飞起来。每天清晨,我坐着这辆电动车,享受着和煦的微风迎面而来是特有的舒适,撩动的发丝钻入衣襟,只搔的痒痒,却无比快乐。至今,妈妈又都会骑着这辆电动车出来买菜,我还是像小时候一样躲在妈妈背后,那时候我就想,一辈子都不可以忘了这神圣的寓意。

今年,爸爸买了一辆小轿车,如同一位穿着银灰色西服的绅士,那么帅,那么尽职。躺在这舒适的怀中,这么的美妙,似乎,还有一股隐隐的香气环绕,国庆期间,我们全家开着他来到了远在千里之外的黄山外婆家。原本要12小时的路程,现在5个小时就可以解决,还很舒服,避免了坐公车的不便。轻轻敲击着天窗,听他悦耳的声响,像一股甘霖,直浸心田,甜丝丝的。

十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港也从渔村发展到了如今的热闹。不知到,全国,还有多少的“小港”,也发生了大变化。此刻的心情无法用语言表述,只能对着那冉冉升起的朝阳,在内心,埋下深深的祝愿……

第3篇:变迁小学作文

我才出生时,每次出去玩,都是爸爸骑自行车带着我。爸爸在自行车后面放一个小篓子,小小的我坐在里面。爸爸在前面卖力地骑,我就在后面咿咿呀呀地唱。不过有一次忽然下起了雨,结果我们俩都成了落汤鸡。

两岁时,我们家买了一辆摩托车。从此,我们出去玩时,速度快了;去大丰看爷爷奶奶的时候,也不用再挤公交车了。不过冬天的时候,坐在摩托车上的滋味可不好受,每次从上面下来,我总觉得我的腿不听我的使唤了。

上幼儿园的时候,悦达厂落户我们盐城了,盐城有了又经济又漂亮的好车。在这股春风中,我们家有了第一辆车——东风悦达起亚产的“赛拉图”。这辆车一般是爸爸开,我们全家坐在车里再也不怕风吹雨打了,再也不惧严寒酷暑了!直到现在,看到街上仍在跑的“赛拉图”,我都会想起我们家的no.1!

20xx年(我二年级)的暑假,爸爸换了一辆高大的“智跑”。它是东风悦达起亚厂产的新款车。是一辆城市越野车,比一般的轿车高,空间更大,线条更优美。坐在里面更舒适了,而且自带导航系统,我们去出游,爸爸指向哪,它就导到哪,真是太贴心了!

20xx年暑假的一天,妈妈开回来一辆福特“福克斯”。因为妈妈的单位搬迁,离家远了,而且爸爸的工作太忙,接送我的任务就落到妈妈身上,家里只有一辆车,实在很不方便。

一个家庭就有了两辆汽车,这在以前,根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不过妈妈说,现有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了,这种情况很普遍。妈妈说这都是因为国家政策好,单位收入好,才有了今天的好日子。妈妈还说因为有了今天有好日子,又带动了大家更努力地工作。听了妈妈的话,我也深有感触,我在心里默黙地下了决心:我要努力学习,为将来创造更好的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续写我们家的车变迁!

等着看哦,不会让你失望的!

第4篇:变迁小学作文

话说孙悟空从西天取经回来,被封成神仙,在天宫中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他忽然心血来潮,想回自己的故乡——花果山去看看。

于是,他带上八戒,二人腾云驾雾,很快飞到了一个既陌生又有一点熟悉的地方。悟空变成了一个小孩,按下云头,正好碰见一位当地的老人,悟空走上前去连忙问:“老爷爷,请问这儿是什么地方?”“这里就是著名的花果山。”老人回答到。“花果山?”悟空大吃一惊。“是啊,有什么不对吗?”“没……没什么。”悟空辞别了老人,登上云端,把这事告诉了八戒。“花果山?”八戒也是一脸的惊讶。花果山现在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清静和美丽,树木没有了,只剩下一大片树桩;入口——瀑布也干涸了,只留下了几滴污秽的水珠;以前这里到处都是小鹿、野兔,猴子更是满山乱跑,可是现在连个鸟影都不见了;唯一有生命迹象的就是那些肥滚滚嗡嗡乱叫、有点像八戒的——苍蝇,它们躺在一堆堆腐烂的动物尸体上嗮着太阳。“真不知道这里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悟空说,“呆子,你下去问问。”不一会八戒就回来了,原来人们因为花果山树木多,就在山脚下建起了一家造纸厂,人们天天砍树,树木急剧减少,没了树木,水土大量流失,门口的瀑布也干涸了。不知什么时候,人们又兴起了吃野味,花果山的动物又首当其冲被猎人一个个扛下山,摆在了餐桌上。很快,动物们就销声匿迹了。久而久之,花果山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现在的人呐,为什么总是干出如此可悲的事情?就在我们说话的当儿,不知还有多少环境在遭到破坏呢!”八戒大发感叹。“别感叹啦,我们得赶快回天宫了。”“为什么?”八戒不解地问。“回去保护我们的环境呀,我可不希望天宫也变成这样,呆子,听懂了没?”说罢,二人半云半雾,腾空而去。

第5篇:变迁小学作文

以前,我总喜欢问妈妈:“你们曾经的学校是啥样的?”“你以前吃啥?”“你以前玩些什么?”……

妈妈总是这么回答:“唉哟,那时候可太苦了,没有新衣穿,没有面包吃,学校也又旧又老……”但我却不这么认为,经常觉得妈妈这是教育我要学会吃苦耐劳,不怕困难。

直到我有一次来到妈妈以前的小学——很久以前的祠堂,才相信了妈妈的话。我推开那扇又老旧又窄小的铁门走了进去。我看见,所谓的操场,其实是一片坑坑洼洼的你泥地而已。我在一排教师前面数了数,发现只有6间教室,应该是一个年级一个教室吧。走进教室,里面非常简陋,和操场一样的泥土地面,用黑油漆刷的“黑板”,没有抽屉的桌子和没有椅背的长凳子,也就这么多,没有板报也没有书柜……老师也只有七八位,都挤在一间屋子里批作业。我非常惊讶:难道这就是妈妈上学的地方吗?

看着这所简陋的小学,我联想到了我自己的小学。从那宽大新颖的移动铁门进去,眼前就出现了高大的教学楼;一旁还有一块平整的操场,标准跑道、绿荫场地,中间还有一片足球场;再往前看,就是那洁白如新的棋院。如果进入一栋教学楼,就能看见一间间宽敞整齐的教室,里面有一张张有抽屉的单人桌和有椅背的单人椅,教学方式也采用电脑教学。楼里不仅有教室,还有根据不同的科目建的教室:电脑教室、科学教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顶楼还有一个多功能厅呢!在教学楼之间,还有水池、花坛和供同学们玩耍的娱乐区,让每天的学习都快乐起来。

从妈妈老旧简陋的小学到我的高大上的学校,我发现了时代的进步,慈溪的进步。看我们慈溪这座城市,宽敞的柏油马路上车水马龙,一座座大楼“拔地而起”,环创中心还建立了科技馆、大剧院……这一切都在告诉我们,我们幸福地生活在一个新时代,一个不断前进的新时达。

第6篇:变迁小学作文

今年我们将迎来祖国母亲60华诞。60年来,祖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近十年来,我亲自见证了我家经济条件特别是住房条件的巨大改善。

1999年的一个夏日,我在一间只有十几平米的阴暗破旧平房里呱呱落地,成为这个家庭的第三口人。由于隔壁是公共水房,地面又脏又潮,我家便成了蚊子的乐园,不安分的我便成了蚊子的最爱。

一岁多时,我家住上了两间平房,厕所依然是公共的。父母特地为我开辟了一大片活动空间,我感觉宽敞了许多,这种美好的感觉延续到20xx年春夏“非典”爆发。院里出差回来的人都被送到招待所隔离,唯恐“非典”病毒被传给大家,小孩们被尽量要求呆在家里,但我却要带着恐惧去上公厕。

“非典”刚过,我家住进了由筒子楼改造成的三室一厅,虽然住的是70年以上房龄的旧房,但从此一家人告别了上公厕的日子,我还拥有了自己独立的房间。一晃五年多过去了,去年大年三十我家乔迁四室两厅,这是一套真正属于自家的新居,它现代中式的装修风格、高档齐全的家具电器、造型别致的花园,常让我忘却所有烦恼,沉浸于欢乐之中,仿佛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在我家住房大改善的同时,在宁打工多年的舅舅一家在我家的大力帮助下,不久前购买了一处77平米的栖身之地,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城里人的生活。

昔非今比,捡起往日的片片落叶,回味过去的艰苦生活,今朝空气清新了,环境优美了,活动空间大了,学习条件好了,生活中充满了阳光,这与这些年来伟大祖国的快速发展是多么密不可分呀!

啊,祖国母亲,我为您骄傲!您用繁荣富强实现了中华儿女曾经的梦想,让华夏子孙更加珍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为祖国的未来发展继续努力奋斗。我相信,只要我们心齐力足,伟大的祖国必将日益强大起来,定能让世人更加刮目相看,未来属于祖国!

第7篇:变迁小学作文

春去秋来,一年复一年,神奇的大自然跟随着季节姑娘的不同而在悄悄改

变。我们来瞧一瞧这随着季节而改变的万物,改变的一切吧。

阳春三月,春姑娘驾着马车珊珊而来,孩子们脱下了厚重而又暖和的衣服,穿上了长袖,像一只轻盈的燕子到处乱蹦。孩子们拿着五花八门的风筝到郊外放飞,风筝被孩子们放得越来越高,他们的心也连同风筝一起翱翔,一起放飞。冰封已久的小河流又随着春天的到来“哗哗”流淌,一次又一次地演奏出那美妙绝伦的乐曲,让人听了心旷神怡。燕子也飞回来了,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像是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那嫩绿的细芽仿佛一掐就会出水来,迎春花开了,这一切都在欢迎着春姑娘的到来。

光阴似箭,一眨眼,春姑娘在夏姐姐的之后消失了。夏姐姐把广玉兰涂得更绿了,让我们在树下欢快地戏耍,乘凉。荷花开得是那样的灿烂,那样的光彩夺目。荷花上不时停着一两只蜻蜓,真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秋妹妹来了,那芳香扑鼻的桂花开了,引来一群群的游人留连忘返。石榴早已成熟,剥开皮,那硕大的果实就像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宝石,一口吃下去,香甜可口,美味极了!秋季那一棵棵枫树远远看去就像一团团火焰在燃烧,红得让觉得仿佛不是天然的而是人工制作而成了。

冬哥哥踏着鹅毛大雪迎面而来。孩子们换上了暖和的棉袄。所有的花都凋谢了,可不怕严寒的腊梅还是迎寒开放,让人看了心存敬畏。

四季的变迁,让人感受到无常的变化。

第8篇:变迁小学作文

生活,是有变化的;人,也是有变化的;但你可否注意到,路也会有变化呢?

路的变化无处不在,就拿我们灌南县城来说吧,以前小城中心的主干道——人民路,虽然是水泥路,但坑坑洼洼,更重要的是,只有四个车道,太窄了,每逢节假日,等待红绿灯的车队犹如一条长龙,排下去一公里左右。

而经过去的一年重新翻修后,路变宽了,由原来的四车道变成了六车道,变直了,变平了,变舒坦了。人走在上面仿佛沉重的心情一下子“飞”起来,放松了。车行驶在路面上,平平坦坦的,畅通无阻,节假日几乎不发生“塞车事件”。

路的两边不再是生锈的栏杆,而是一盆盆娇艳的花朵,看见这一盆盆姹紫嫣红的花朵,开车的司机心情也会一下子愉悦起来。

生活在这样具有着现代化气息的城市里,人们也会文明起来,不再有不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的现象发生。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人生的道路怎么走,需要我们自己好好把握,才能走出正确的道路。

优爸点评:小作者文章紧扣时代,贴近生活,选材具有符合时代的特征。不是千篇一律的写校园,写小动物。其实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能成为创作的源泉,不限定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都能成为某个新颖的题材。道路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小作者发现了这一变化,并且用自己的文字记录下来,叙述自然,用词生动,遣词造句都符合文章的气息,没有多余的华丽字句,更多的是平实而贴近生活的语言,反而更让文章显得亲切真实。优爸也希望小作者也能像文章中写的一样,脚踏实地好好把握,走出属于自己的写作之路。

第9篇:变迁小学作文

在素有珠城之称的城市——蚌埠,有一条美丽的河流,绕着蚌埠市流过,它叫淮河。

淮河养育着蚌埠的儿女。淮河的水浇灌江淮大地,使老百姓年年有好的收成,让老百姓过上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生活。两句古老的歌谣“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江淮熟,天下足”形象说明了淮河曾经让蚌埠老百姓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

淮河虽然给人们带来了幸福的生活,但是也给人们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从1931年-1975年由于气候和管理不善的原因,淮河连年的水旱灾害和决堤给淮河流域蚌埠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淹死了许多老百姓,使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无家可归。

新中国成立后,在蚌埠成立了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对淮河进行了治理开发,特别是在90年代淮河治理以防洪为主,兼顾除涝、发电、灌溉、航运、水产、水土保持等方面的综合利用,分别修建大型水库,开辟入江入海水道、规划蓄(滞)洪区、行洪区、进行河道整治、污水处理措施。在蚌埠市新建和加固堤防,修建全长104千米坚固大堤。

在蚌埠市淮河岸边修建全长127千米的怀洪新河,当洪水来的时候进行洪水分流,保护蚌埠市不受淮河洪水的危害,在蚌埠西边的淮河上修建淮河控制枢纽DD蚌埠闸,由节制闸、分洪道、船闸和电站等组成,具有抗旱、行船、分洪和发电等功能,使蚌埠市抵抗淮河洪水提高到50年—100年以上的标准。

淮河在国家的治理下,淮河的水将更加清澈见底,河水更加驯服与平静。蚌埠和淮河两岸的儿女也将过上幸福、快乐和安康的生活。

第10篇:变迁小学作文

假日里,姑姑搬家了,爸爸和妈妈带我去姑姑家,祝贺姑姑的乔迁之喜,用徐州话说,就是叫“燎锅底”。

走进小区,我不禁大吃一惊!那里环境幽雅,大片大片的草坪和挺拔的大树,好像高兴的在对我们微笑,四处飘荡着花朵的芬芳,各种健身器材一应俱全,老人和孩子在广场上玩耍着。姑姑家住在五楼,我们按下门铃,姑姑打开了房门。走入房屋,我眼前一亮,客厅的地是用木地板做的。墙上挂着一台50寸的液晶电视,米黄色的沙发,柔软舒适,卫生间里干净整洁,厨房里各种用具时尚豪华。走进姑姑的卧室,一米八的大床,鲜艳的窗帘,漂亮的台灯,好看的家具应有尽有。坐在沙发上,望着气派的电视机,我不由得想起了姑姑曾经住的棚户区。

从前,破败的棚户区里有许多低矮的房屋。那里面阴暗潮湿,每逢雨季,那些屋子里都有食物霉变的气味,有一次,我去姑姑家玩,竟然在姑姑的床上发现了西瓜虫,这令我害怕极了。而且,在以前,那道路狭窄。每次阴天下雨,便会污水横流,道路泥泞不堪。更让人忍受不了的是,那里十几户人家共用一个公厕。姑姑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了十几个年头。一家八九口人要挤在二三十平方米的屋子里,连哥哥的写字台都放不下。

我们在姑姑的新家里,她热情的招待我们,虽然她忙来忙去,但是在她的脸上,却挂着满足的微笑。

现在,常见的棚户区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狭窄的小路已经修剪成了宽阔的柏油马路。爸爸说:“棚户区是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爸爸说的没错。如今,百姓们安居乐业,生活的十分幸福。

啊!徐州,你的发展真令我骄傲!

第11篇:变迁小学作文

每次和爸爸妈妈散步,眺望那一幢幢新楼房,爸爸总是感慨万千,是改革开放的30年使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巨变,也给千千万万的人带来了生活上的飞跃变化,我不禁奇怪的问道:“你们以前住的不是楼房吗?爸爸看了看我,没有回答。他慢慢地点燃了一根烟,那浓浓的烟雾把握带到了爸爸的童年时代。

那时候爸爸住在一个古旧衰败的土房里,土房凌乱分散在村落中,毫无规则可言,而且房屋面积比较小,屋内由于门口和窗口狭小,导致光照不足,即使在阳光充足的晴天屋内都显得较暗,若碰到阴雨天,屋里则处于一片漆黑之中,虽白天,却如在黑夜。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昔日的土屋旧房及濒危房已变成一排排排列有序的红瓦房,钢筋水泥浇筑的柱子和梁条,水泥打的地基特别坚固。而且瓦房都建的比较高,采用较大的门窗,屋内采光较好,光亮度和屋外的光亮度差不多。但房屋的外观不美,卫生设施,居住功能也不全。国家引导新农村建设,农民住房经过统一规划,一幢幢漂亮美观的别墅拔地而起,多彩的石板,光滑的墙砖,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的耀眼。烧柴土灶不见了,电饭锅,煤气灶一应俱全,再也不会受眼熏火燎了。路成行,田成块,自来水,闭路电视通到每户农家……我永远忘不了村子里的一个老爷爷曾饱含深情地说过的一句话:“今天的农村人也过上了昔日只有城市人才能过上的舒适生活。”

我由衷的感慨,只有祖国的巨变才有我们人民生活的不断改善,安居而乐业,乐业而繁荣,繁荣则国家兴旺。家是老百姓安身立命之本,居住条件的变化,反映了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改善。将来农民的新住房又会怎样?我盼望着!

第12篇:变迁小学作文

我的家乡张渚,是一个千年古镇,富饶美丽。

为了发展经济,在上个世纪末期,张渚镇区厂矿林立,废气、粉尘弥漫,自此,张渚就有了一个不雅的别名“脏渚”。

终于,人们开始重视环境保护。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又迎回了久违的蓝天,张渚的环境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张渚镇区南面有一座大型生态园,山水相依,环境优美。坡上绿树成阴,其间山路蜿蜒,时见怪石嶙峋;湖水碧波荡漾,岸边亭台楼阁相映成趣。园中还有动物园、游乐场,一到节假日,这里就是孩子们的乐园。你一定想不到,这个生态园原来就是一个大型采石矿山,是张渚漫天灰尘的重要产地之一。

镇子北面的原工厂区也是烟尘的生产大户,现在已全部拆除,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整洁的花园式居民小区。小区紧邻的张渚牛犊山公园,是市民平时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山脚下的广场,从早到晚,散步、健身、跳舞的人往来不断。牛犊山上树木葱郁,空气清新,沿着曲折的石阶一路向上,就能够到达山顶的阁楼,站在阁楼下远眺,整个张渚的景色就尽收眼底。

那条穿镇而过的大河,就是张渚的母亲河——桃溪河。从前,河里到处漂浮着各种垃圾,大家靠近她就要捏着鼻子跑开。现在,经过治理,桃溪河水清澈,河边石栏光洁,花红草绿,两岸白墙黑瓦的老房子错落有致,好一幅江南水乡图。

镇区外围还有一条大河环绕,那是南河。河堤上密植垂柳,其间还有凉亭、花圃,是人们散步的好去处。南河在镇区东南面的拐弯处,现在建成了一个市民广场,有花、有树、有白墙,有石阶,有水池,有喷泉,有碑,有诗,有音乐,还有舞蹈……优美的风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在些驻足、流连。

整洁的镇区环境,在无声中影响着居民的卫生习惯,造就了一个个环保张渚人。在大家的共同维护下,古镇张渚会愈加美丽。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