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秋风今又是

句文网    发表于:2022-11-29 10:26:41

萧瑟秋风今又是

“”出自毛泽东的诗词《北戴河》。

全诗如下:

《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换了人间。

【解读】

“,换了人间。”就是说,此刻依然有“秋风”“萧瑟”的自然现象,但是,此刻的神州大地,与三国时相比,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此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劳动人民正在创造着惊天动地的新业绩——即“换”一个“新”的“人间”,新的社会。

创作背景

一次,毛主席在海里畅游了一个多小时,然后就在沙滩上散步,边走边吟起了曹操的《观沧海》。主席身边陪同的保健医生徐涛问:这是谁的诗?主席告诉他是曹操的。徐涛很惊讶,说曹操只是个白脸奸臣,会做出那么好的诗?毛主席就耐心地解释: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大诗人。他统一了北方,为建立魏国打下了基础,同时大胆改革,革除东汉弊政,使当时受到很大破坏的生产力得到了恢复和发展。毛泽东在《浪淘沙·北戴河》的下阕中说到曹操,并将曹操的“秋风萧瑟”升华为“,换了人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豪迈激情。

还有一次,毛主席下海游出很远,跟随的人累得轮番上船休息,可毛主席就是不肯上船。之后,到了快望不到岸边的海域,遇上一位驾船捕蟹的老渔民,工作人员再次请毛主席上船,毛主席立刻痛快地上了渔船,不待擦干身体,就和老渔民聊起天来。他当时只穿着泳裤,老渔民一下子没有认出来,两人就从吃喝穿戴、鱼鳖虾蟹、锅台灶头、老婆孩子、新旧社会,直聊到互助组闹不团结等等。在《浪淘沙·北戴河》中,主席写道:“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道出了毛主席同老渔民交谈的完美回忆,也寄托着领袖对海上渔船安危的牵挂和关怀。有一天,时逢北戴河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喜好游泳的毛主席不顾身边警卫人员的劝阻,下海游泳,与风浪搏斗。上岸后意犹未尽,又纵笔挥毫,写下了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翻译】

大雨落在了幽燕,滔滔波浪连天,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在起伏的波涛里都已经看不见,也不知漂去了哪里。

往事已经有千年,那时魏武帝曹操跃马挥鞭,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诗篇。秋风瑟瑟到了今日,人间却换了新颜。

【注释】

1、北戴河:秦皇岛市西南公里处的渤海海滨,因北戴河流经其境而得名。气候宜人,是避暑胜地。

2、幽燕:指今日河北省北部一带,故叫幽燕。幽指幽州,燕指燕国。在今河北,北京一带。

3、浪淘沙:词牌名。

4、往事:过去的事,那里指公元二百零七年(建安十二年)曹操东征乌桓(古代部族名)经过碣石山时写下《观沧海》一诗之事。

5、千年:只是一个大概数,实际已一千七百多年。

6、魏武:即曹操(公元前~年)。曹操死后,他儿子曹丕当上皇帝追封他为魏武帝。

7、遗篇:遗留下来的诗篇,指《观沧海》一诗。

8、挥鞭:原指挥鞭策马,那里指骑马出征。

9、碣石:碣石是古代山名,位于现今何处,目前学术界尚有争议,河北乐亭说河北昌黎说,山东无棣说等。本词应指的是位于河北昌黎。昌黎碣石山位于河北省昌黎城北公里,与北戴河毗邻,面积平方公里,构成历史久远,自然风光秀美,历史文化渊源,地理位置优越,是五岳之外的“神岳”,是古今中外有名的历史名山仙山观海胜地佛教胜地和旅游胜地。

10、越:越过。

11、谁边:何处,哪里。

12、萧瑟:秋风吹拂草木的飒飒声音(或指风的阴冷狂暴)。

13、人间:人世间,那里指时代社会世界。

14、注释修改

15、秦皇岛:三面环海,是渤海湾一个不冻良港,现已设为市,相传秦始皇求仙曾到此,它因此得名。

16、汪:指水势大,深且阔。

17、滔天:形容水势很大,大到好像与天连接起来一样。

【相关阅读】

《浪淘沙·北戴河》是毛泽东1954年夏季于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

【赏析】

这首词透过对雨中北戴河景象的描绘和对魏武帝的追忆,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历史的进步,赞颂了新中国万象更新的大好形势。上阕,写大雨中的北戴河风高浪急的景象,表现出对渔民的关心、赞美之情。“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词一开头就以极其开阔的视野,泼墨般地描绘了北戴河的雨景:辽阔的华北平原,茫茫的渤海海滨,大雨滂沱,巨浪翻滚,而秦皇岛外的海域还有许多打鱼的船只准备起航。这首词起势很高,营造出一种大境界,不仅仅有狂风暴雨、滔滔白浪的自然景观,更有冒着风雨、迎着波涛出海捕鱼的人文景观。既有诗人应对壮丽雄浑的大海而生发的苍茫之感,也有诗人目睹打鱼船乘风破浪征服大自然的壮举油然而生的赞叹与关怀。这三句词表现出诗人包容祖国与人民的广阔胸怀,正因为如此,词的格调才高远、恢宏。同是写景,毛泽东眼里的一场大雨就会洒遍幽燕——华北大地,其景之壮观,也源于诗人本身的大气度。

“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无边无际的大海,波涛汹涌,打鱼的船儿都不见了,不知驶向什么地方?诗人瞭望辽阔的海面,打鱼船只渐渐隐没在波峰浪谷之间,驶向了远方,一句“知向谁边?”表现了诗人极其复杂的感情。一方面,他对勤劳勇敢的渔民们在新社会焕发出来的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旺盛激情产生由衷的欣慰和赞美;另一方面,他作为一个人民领袖,对渔民又表现出天然的挂念、担心。这正是毛泽东诗词中常常流露出来的一种“大我”境界。在他的情感中,个人的感情早已和人民的情感融为一体了,他的激昂之情、浪漫之情、豪放之情、婉转之情……无不是发自内心并与人民大众的情感紧密相连的。这使他的诗词有一种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下阕,追忆魏武帝曹操,今昔比较,歌颂这天社会的巨大变化。“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应对浩瀚的大海,诗人心潮起伏、思绪连绵,追忆起1700多年前的往事,魏武帝曹操策马挥鞭登上那里的山冈,留下“东临碣石”的诗篇。曹操是一代枭雄,也是一个雄才大略、极有作为的政治家,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公元207年,曹操率大军北征乌桓,胜利而归,路经北戴河附近的碣石山,留下了为历代传诵的名篇《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抒发了他一统天下、建功立业的雄伟抱负。曹操真可算得上是英雄了,但在毛泽东眼里,曹操的抱负与业绩又怎能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的辉煌业绩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呢?一个“越”字,大有横扫千年往事、纵观古今风云人物的宏伟气魄,这样的胸襟又岂是曹操所能拥有的?“,换了人间。”曹操在《观沧海》中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动。”此刻又是秋风萧瑟的季节,但是却变了一个社会。应对同样的恶浪,古人无可奈何,此刻,再大的风浪也不怕,当家作主的人们已经成为大海的主人。诗人透过人与自然的矛盾转变来表现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今又是”是说景依旧,

“换了人间”是说人不同。经过了1700多年,中国人民几经磨难与奋斗,最后迎来了一个崭新的人间社会,被压迫者成为社会的主人。而曹操这样的风流人物,“俱往矣”。

作为诗人的毛泽东,四处奔波、游历的所养之气,无疑使他获得了无限诗情和灵感,他将革命家的人格与文学家的气质融于~身,完美地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高度统一。因此,他在这首词中表现出来的挥洒雄放的气势、巨大的空间形态感与深沉的历史意识,共同构成了壮阔的意境。

毛泽东在这首词里个性写到曹操,不仅仅仅是为了今昔比较,更多的是因为他欣赏曹操的诗风,他曾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南唐后主李煜也写过《浪淘沙》。李煜的词意境和语言都好,但是风格柔靡,情绪伤感,我不喜欢。我还是喜欢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毛泽东与中国文学》)不难看出“大雨落幽燕…“往事越千年”也是这样的“大手笔”。

这首词的思路是古今比较,作者的视角在眼前波涛汹涌的北戴河海滨,思绪却上溯到1700多年前,正所谓“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纵横捭阖,收放自如。词中“东临碣石有遗篇”,“”二句是曹操原诗的化用,相同的语言却表现出不同的意境,充分表现了毛泽东善于借鉴前人的创作,善翻古意而创新意境的精深艺术修养。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