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7-21 19:58:15

第1篇: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练习2中的第一项:学用字词句。

2、巩固查字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

3、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培养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教、学具:多媒体、学生准备字典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有着丰富的内涵,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有时就不同了,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句子。

二、多媒体出示:明境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过渡:这里的“漾”分别有两种解释,分别是什么呢?请打开书,认真阅读第一项,并把你的答案在书上画下来。

3、指名问:你选择的是哪一种解释,并说说原因。

指导看图。

4、教会理解生字的新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三、教学第二题

1、审题,并画了题目中的要求

2、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猴吧!(出示句子)

3、指名读,要求读准确,将自己领悟的感情读出来。

4、按要求查字典。

5、分小组讨论、交流

6、汇报交流结果

7、出示: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的词。

(1) 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里越发纯净。

(2) 奶奶说:“小明,你长得可真结实。”

四、.总结: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为我们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作业:用联系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预习下面课文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写好钢笔字”,对学生的写字姿势,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2、按照笔顺规则把“异济养”3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3、完成“读读背背”,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写字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教学“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 回忆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2) 出示小黑板,认读3个字,了解这几个字的结构。

(3) 仔细观察,找出3个字的共同笔划,并说出撇和竖怎样才能写好看。

(4) 范写,启示要点(异:上下结构,上面的“巳”要写在横中线的中央部位;第四笔“横”要长一些,第五笔“撇”稍短,竖落在竖中线上;济、养:除了“撇”“竖”注意以外,还要将上面的“撇”“捺”展开。

(5) 学生书空

3、练习:教师个别辅导并强调书写姿势。

4、反馈: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并作纠正训练

二、教学“读读背背”

1、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 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 教师范读

(3) 学生自由读

(4) 理解成语意思,学生交流、讨论

(5) 练读、指名读、分组读

(6) 练背、同桌间互背、集体背、指名背

3、练习:根据书上插图,任选成语说一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能在和陌生人交流中,掌握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2、能够有辨别善恶的能力,能有初步的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具:投影片

预习要求:观察父母是如何面对有人敲门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听力训练,放录音。

这是什么声音?相机板书课题: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过渡: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人敲门,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审题,出示书上插图。

三、指导

1、自主参与,大胆陈述

2、学生讲,及时纠正

3、指导学生将画面说具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谁是怎样的表情,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

4、学生分小组练说。

四、互助学习,拓展思维

1、平时都有谁会敲你家门,你如何对答呢?

2、设置情景:

(1)敲门者是出差归来的父亲。

(2)敲门者是自己不认识的,但说是认识爸爸或妈妈的人。

(3)敲门者是陌生人。

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4、学生表演,大家点评,点评的要求是:态度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见熟悉的人时用礼貌用语,发现是陌生人,要委婉拒绝。对学生的表演进行鼓励,并及时纠正错误之处。

五、.总结:面对朋友要热情、礼貌,面对陌生人的敲门要婉转拒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学写毛笔字,对学生的初学毛笔字掌握的写字姿势进行训练,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具:多媒体学生准备:笔、墨、砚

教学过程:

一、回忆写毛笔字的要求

二、学写:竖

1、竖有两种写法:悬针竖、垂露竖

2、范写:边写边讲解,起笔落笔的位置,以及如何运笔。

3、学生仿写。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重点辅导。

三、多媒体演示:十、个

1、学生仿写

2、反馈: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有问题处,教师重新范写。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辅导。

四、反馈

将好的`习字贴在墙上,对不足之处重点辅导。

第2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

1、通过人物形象分析,教育学生学习雪孩子助人为乐,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2、通过影片教学,让学生感受理解美术片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欣赏了美术片《雪孩子》。大家想一想,在这个影片你最喜欢谁?(板书:雪孩子) 这部动画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谁能给大家说一说?(这个故事讲的是雪孩子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从大火中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却化了的故事。学生说时老师相机板书)

过渡语:说得对。同学们,这个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请大家齐读课题。

二 课文学习

( 一)1、老师就让大家来听这个故事,老师范读时,请同学们打开书,一边认真听,一边用笔标出本文有几个自然段?

2、本文有几个自然段?

(二) 默读课文第一段,想象故事发生前天气是怎么样的?(学生默读)

1、那么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雪下得大,下的时间也长呢?(从“一天一夜、一片”这两个词语可以看出。

2、下面我们一齐来读读这段,大家重读“一天一夜、一片”这两个词语,读出雪下得很大,下得久的意思。

3、下了这么大这么大的雪,屋外该是怎样的美景呢?请大家想一想,再说一说。(地上、树梢上、房顶上都堆积着厚厚的雪,大地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地上盖了一层厚厚的雪,像穿了一件白棉衣;屋顶上堆满了雪,整个房屋就像一座白塔;树上堆满了雪,青松变成了银松。)

过渡语:这天,天晴了,兔妈妈要出门办事去,可小白兔缠着妈妈也要跟着去,但后来小兔又不去了,这是为什么呢?

(三)播放悠悠课件——课文第二、三段的朗读录音,学生边听边看课文,准备回答老师的问题。(因为兔妈妈给小白兔堆了个雪人,小白兔有了小伙伴,心里很高兴就不跟妈妈去了。)

1、这个雪人怎么有那么大的吸引力,让小白兔都不想和妈妈一起出去了。我们来看看,兔妈妈跟小白兔堆的是一个怎样的雪人呢?(出示雪孩子图形剪影,贴在黑板上)

2、那小白兔和雪孩子在一起是怎样玩的呢?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音乐,一边欣赏,一边借助我们上节课欣赏的动画片展开想象,然后告诉老师,听了这段音乐,你好象看到了小白兔和雪孩子是怎样玩的?他们玩累了坐下来休息时,会互相说些什么呢?

(四)小白兔和雪孩子说完话后,他感觉到有点冷也有点累了。请大家齐读课文第四、五段,看看小白兔干什么去了。(学生齐读课文)投影出示插图五,你们看,小白兔睡得真甜啊。可是,就在小白兔睡得正甜的时候,在他身边却发生了一件十分危险的事。

(五)放课文的第六段朗读录音。这是一件什么事呢?眼前这情况多么让人着急啊,让我们带着着急的心情,一齐来读读第六段。(学生齐读课文)

1、雪孩子这时也发现自己的好朋友——小白兔家着火了。那雪孩子的心情怎么样呢?(雪孩子也非常着急)

2、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飞快的跑了过去)

3、谁来读读第七段,读出雪孩子非常着急的心情。

4、雪孩子跑到小白兔的家门前,面对滚滚的浓烟,熊熊燃烧的大火,想到自己的好朋友就在大火中,你们想象一下它是怎样做的呢?(雪孩子是这样做的,它冒着呛人的烟、烫人的火找小白兔。)

5、老师再让大家看一遍动画片中的这一幕,大家看看,想想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什么地方最使你感动? 学生谈感受。

6、文章六、七段写的就是我们刚看到的内容,请你们自己带着自己感受读这两段。

老师语言渲染,指导朗读:的确,在雪孩子救小白兔的过程中,许多地方都使我们深受感动。多好的雪孩子啊,面对将被大火吞没的小白兔,它不顾一切地冲进火海。烟是那么呛人,火是那么烫人,它全然不顾,在大火中寻找着小白兔,找啊找啊,终于找到了小白兔,它一把抱起小白兔向屋外冲去。冲出屋来时,它已经没有什么力气了。它全身的雪在不住地融化,可它仍然紧紧地抱着小白兔,摇晃着身体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声音越来越低沉)它想坚持把小白兔抱到一个最安全的地方,但它已经没力气了,最后,它的头也完全融化了,眼珠掉到了地上,我们的雪孩子化成了一地的水。(停顿)现在,请你们一齐来有感情地读读第六、七段。

7、再指名读。

(六)1、小白兔得救了,然而,当他醒来发现雪孩子不见了的时候,小白兔会怎样?

2、多好的雪孩子啊,难道它真的就这样离小白兔而去,离我们而去了吗?不,它不会离开我们的,你们看,它不是还在吗?(放录象)雪孩子变成白云一朵。齐读课文第八段。(重点指导朗读并理解: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

三、思维拓展:雪孩子还会再回来吗?如果小白兔和雪孩子再次相见,他们会说些什么?

四、作业:将课文有感情的读给家长听两遍。然后再合上书将《雪孩子》的故事讲给他们听一遍。

板书设计:

19 雪孩 子

雪孩子——救好朋友——化了——变成白云

舍己救人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琥、珀”等11个生字,会写“怒、吼、脂”等15个生字。理解“飒飒、松脂、柔嫩、拂拭、热辣辣、前俯后仰、断绝、推测”等词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琥珀的形成、被发现过程及科学价值等有关知识。

教学重难点:

1. 使学生了解琥珀形成的过程和形成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

2. 并从这块琥珀推想出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和推理的能力。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你们见过琥珀吗?如果见过,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我们先来欣赏几件美丽珍贵的琥珀艺术品。出示图片。

3.最后一幅图为书上的琥珀图片:这是一块怎样的琥珀呢?谁想说一说?

作者也向我们介绍了这块琥珀的样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描述的。让我们来看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提出要求:

1.读准字音,读不准的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和同学。

2.边读边画出带生字的词,结合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3.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三、合作学习,交流评析。

1. 小组交流朗读成果,不认识的字词借助小组学习的力量解决。

2. 全班交流,小组派代表朗读课文。并说一说小组内解决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解决,全班讨论解决。

四、作业。

熟读这篇课文,试着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读了这篇文章,谁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二、理解课文。

1.假如你就是科学家,面对这样一块奇异的琥珀,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生答)

2.作者是根据什么推想出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的?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中是怎样说的?

默读课文思考上述问题。(出示问题)。

(l)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由一人执笔把小组意思记录下来,以便全班交流。)

(2)集体交流。(指导朗读课文,深层次理解课文。)

(3)师生共同归纳形成的条件和想象的依据。

(第一,要有松树、柏树。依据是琥珀是松树树脂形成的。第二,炎热的夏天正晌午。因为只有在这一时间松柏才渗出大滴松脂形成松脂球。第三,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把它们包在里面。)

3.通过以上问题的探讨,你知道想象合理的依据是什么了吗?(要想进行合理的想象,必须根据事物的特点创设情境。)

4.科学家研究这块琥珀有何价值呢?(最后一个自然段)

小组讨论后回答。

三、扩展延伸。

课文中描写的琥珀还有可能是怎样形成的?你一定也有自己的想法,和同学们交流交流。

四、布置作业。

把你对琥珀形成过程的推想写一篇想象作文,想象要合理。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声音,培养对声音的喜爱。

2、培养学收集声音及表达声音的能力。

重点:收集声音、表达声音、研究声音。。

难点::收集声音、表达声音、研究声音。

关键::收集声音

课时:1课时

教具:录音机、课件

学具:录音机

相关知识点:声音收集的方法

教学突破点:在生活中收集声音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采集声音:

1、明确采集声音的范围。(大自然、集市、市场、乐器)

2、明确采集声音的方式,把各种声音录下来(边听边猜是什么声音?)

二、研究声音:

1、把采集的声音进行分类(噪音、乐音)

2、积累描写声音的词语。

三、指导学生采集声音:

1、指导学生活动。

2、学生表演或收集。

3、召开研究成果发表会:

学生汇报交流各组的研究成果。(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四、总结:

板书设计:

我们周围的声音

采集声音

研究声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丰富说话内容。

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非常有趣的说话课听声音说话。好吗?在春天的一个早晨,阳光明媚,小动物们哼着歌,向我们走来了,仔细听,你们都听到了什么?(老师播放各种动物的叫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

二、声音的分类。

1、播放课前学生采集的声音,说一说都是什么声音?

2、这些声音都能分哪几类?

3、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把收集到的声音分类。

4、教师检查,巡视。

三、有趣的象声词

1、你知道什么是象声词吗?

2、找一找我们身边的象声词。

3、请同学演一演,其他同学猜。

四、我们身边的噪音

1、播放噪音

2、你喜欢这些声音吗?他们是那里发出来得?

3、我们应该怎样做?

4、成立噪音治理小组,防止噪音产生。

五、我们喜欢的声音

1、我们喜欢的声音来自那里?

怎样制造好听的声音?

第5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情节的把握;

2.语言、心理、外貌等刻画人物的方法;

3.了解小说的特点并理解文章主题

教学重点难点:

分析人物,评价人物,探讨人物与主题的关系。

教学时数: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要点】人物与主题

一、课文中写了故乡哪些人,主要写了谁?

如果说故乡景色的悲凉可能会受到“我”的心情的影响(怎样的心情?)或者天气的影响(怎样的天气?),而故乡的人却使“我”不折不扣地感到悲哀之至了。

--------闺土杨二嫂水生宏儿母亲我

二、我们先来看看二十年后的闰土有哪些方面使我悲哀.

1、描写

少年闰土中年闰土

外貌淳朴天真、可亲可爱受尽生活折磨、命运悲惨

动作语态聪明勇敢、活泼开朗迟疑麻木、痛苦难言

对“我”的态度情真意切亲密无间被封建礼教牢牢束缚

对“生活”的态度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将希望寄托神灵

2、变化原因

社会的: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如同一把把挫刀,在时间这块励石上,活生生地把一个少年小英雄磨成了一个木偶人。

阶级的:一声“老爷!”就把自己与儿时的好友隔在了无形的厚障壁的两边;带回家去的香炉、烛台何尝不是在增加这厚障壁的高度呢!

结论:闰土是在生活重压下艰难地挣扎着的中国劳苦民众的代表。

三、杨二嫂:

外貌:西施圆规”

职业与性格:美貌招生意无业泼悍、放肆、尖刻、自私

结论:杨二嫂是一个被社会扭曲了的变形人,庸俗的小市民的典型形象。表现在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同时,又在侮辱和损害着别人。

四、“我”的形象及其意义

(1)叙述者线索人物------小说真实便于抒情

(2)我的思想感情怎么样----悲哀愤怒别离希望

(3)怎样对待闰土----悲哀中同情遗憾中关注

结论:追求新生活,心怀希望的知识分子形象。“我”:曾使自己魂牵梦萦的故乡,一下子就显露出了它的丑陋;为使它美丽,只有在本来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新路来。

五、“我”母亲:

慈祥、宽容、厚道地对待所有的人,对待这个世界;世界却没有给她以公平:变卖家产,告别家园,跟儿子去外地谋生,她的前面是一片未知。

六、水生宏儿:

20年前的闰土和“我”,20年后,或许不会再成为今天的闰土我;对他来说,与生俱来的苦难其实也是一种改变命运的财富!

结论:

从“飞”出家门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飞”向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世界了。----也便有了路。”--------希望

板书:

悲(对比)变——农村破败人际隔膜

教后反思阅读经验积累:

欣赏小说,要学会分析人物,因为人物是小说三要素中的主要要素。分析人物时,不妨写一写人物小传,这是一个从整体感知到局部分解,再从局部分解到整体理解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体验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有助于进一步分析人物的性格,小说中的人物才会成为自己心中的“哈姆雷特”,阅读小说才有可能成为个性化的阅读。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