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1-13 09:18:53

第1篇: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一、情境引入:

让我们随着作者饱含深情的笔触,去感悟这位不平凡的科学家崇高的献身精神。

二、展示目标:

1.品味文中平实而感情充沛的语言。

2.体会并学习邓稼先的思想品格和奉献精神。

自学指导1: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用小圆圈标示出你认为比较精美的词语来,然后按照“我发现……词语用得好,它好在……”的句式组织好语言,5分钟后发言讨论,比一比谁说得好。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例如:

我发现“任人宰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写出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时代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而不图反抗的现状,读来让人悲痛、伤心。

我发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成语用得好,它好在作者用相当凝练的语言,对邓稼先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为中国的核武器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光辉一生作了概括性总结,让我们在敬佩中受到了教育。

……

质疑答疑:

学生找到好的词语,教师通过提问把它析透。

补充完善,归纳出词语的妙处。

自学指导2: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用波浪线标示出你认为美妙的句子或段落来,然后按照“我发现……句子或段落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的句式组织语言,并体会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6分钟后交流,比一比谁说得好。

交流研讨:

学生发言,其它同学补充。例如:

我发现“事后我追想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感情动荡,……”这一句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一句作者运用两个表选择关系的设问句,充分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引起的感情震荡,它含蓄地告诉读者,作者既为中华民族感到自豪,更为稼先领导国内学者和技术人员独立地设计出中国的原子弹而感到骄傲,语言简练,蕴含丰富。

我发现“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这两段写得美妙,它的美妙在于这两句话分两段陈述,起突出、强调作用,高度赞扬了邓稼先的崇高品质和精神境界。读完这两段,不由得使人在内心深处升起一股敬仰之情。

……

质疑答疑: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师归纳总结:语言特色:①排比的运用,节奏感鲜明,增强了语言气势;②对比的运用,使人物形象更加突出;③长短句的结合,又使文气活跃,抒情味浓厚,感染力强。

专题训练:

课后一、3、4和二题

三、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你的收获是什么?请同学们用特殊的方式展示出来:

1.成语 2.一首歌 3.名人名言 4.相仿事例 5.一首诗 6.用一组排比句

四、综合训练:

我们的祖国,因这样的骄子而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我们还不能像邓稼先博士那样为祖国去效力,但我们可以为三十家子初中争光,为七(二)班争光。我们班有很多这样的学生,同学们,下面我们就来写写我们身边的小“邓稼先”吧!

第2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难点

感受童真童趣,刻苦求知的愿望。

教具准备

字词卡片

导学过程

二次备课

预习提纲

能较熟练地朗读课文,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读一读课文,想一想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最佩服谁的绝招。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吗?

喜欢谁啊?他有什么本领呀?

生:我喜欢……,他有……

2、师:同学们,这些都是他们的绝招。接下来我们开始上课吧。

3、师板书课题:《绝招》,齐读

4、提问:什么叫绝招?

是一个人怎样的本领呢?能具体说说吗?

(师小结:绝招是一个人很难练成的,了不起的本领。)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过渡语:课文中有一群小孩子也有自己的绝招。想不想去看看?那就赶快打开课文64页,自由读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字词,多读几次。现在开始吧。

1、学生自由读。

2、读准下列字音:

憋气 腮帮子 蔫蔫 铲馅

攥饺子 攥得快 尴尬 撇到

下巴颏 咧开 羡慕 握拳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口语练习,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沟通,怎样与人沟通,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沟通。

2. 知道与人沟通不但要说清事情,还要讲礼貌,态度坦率、诚恳,充分考虑到别人的感受。

教学难、重点

1. 培养学生把事情说清楚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学会沟通应讲究的方式方法。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流程

1.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同学们,你们看(图片)——小红一早去吃早饭时,服务员不小心把牛奶洒到了她的身上,小红只好回家换衣服。等她到学校时,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当众批评了小红。如果你是小红会怎么想怎么做呢?(引导学生理解,这时需要跟老师沟通。)

(2) 在生活中需要与人沟通的时候很多。所以掌握与人沟通的技巧是很重要的。这节课我们就来练习与人沟通。(板书课题)

(3) 自由读教材的文字部分。看看生活中什么情况需要与人沟通,沟通时要注意什么。(自由汇报)

2. 模拟情境,分层次指导。

(1)接着上面的图片预设三种沟通方式:

小红马上哭了起来,一句话也不说就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小红马上大声争辩道:“我不是故意迟到的,你不该这样责备我,要不请你去问我妈妈!”

小红轻声对老师说:“老师,对不起!吃早饭时服务员弄脏了我的衣服,我因为回家换衣服才迟到了。”

请同学评价哪种方式最好,为什么,从而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和理解沟通不仅要把事情说明白,还要讲礼貌,态度坦率、诚恳,语气合适,并要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

(2) 提供两个模拟情境:

你的同桌误以为是你把他的学弄坏了。

某一天,爸爸答应陪你去游乐园,却没去成,你很失望。

小组内练习,再在全班展示。引导学生评价,总结哪些沟通方式更好。

3.结合生活,扩展延伸。

(1)请同学合作,再组内练习说一说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与人沟通的实例,互相交流一下,哪种沟通方式自己最满意,哪种做法应该改正。

(2)有选择地全班展示。

4.师生共同总结与人沟通的一些方式方法。

第4篇:语文教案

一、导入。

1、出示一件运动衫的图画,观察后,学生说说是怎样的一件运动衫。

2、学习一篇有关运动衫的小故事。

二、读课文预习提示,明确问题。

三、默读课文。

解决预习提示第一个问题: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主人公是谁。(板书:换)

四、再读课文,画出小男孩喜爱和购买运动衫的过程。

1、学生自由说。

2、师引导整体回忆喜爱和购买的过程。

板书:注意看“问”“想”“说”“买”“穿”。(注意引导学生回忆小男孩是怎样看的?怎样问的?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他对这件衣服的喜爱之情)

3、问:为什么喜欢还要把运动衫换掉?你喜欢的东西在什么情况下会去换呢?(体会小男孩对老人的关爱)

4、写法引导:课文没有直接地写小男孩怎样关爱老人,而是通过写小男孩对运动衫的喜爱去表现他对老人的关心,这种以一种事物突出表现另一事物的方法叫做衬托。

5、拓展:你以前见过这样的写法吗?

五、解决问题3。

1、课文的结尾你想到了?你原来是怎样想?

2、看到文章的结尾,你有什么想法?

3、文章对小男孩换鞋的过程进行了描写,但却没有写老人的做法,你能想象一下康威老人的行为吗?

4、当男孩看到运动衫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

六、拓展思维。

1、从换字你体会到了?

2、谁能再说说这是一件什么样的运动衫?

3、再看看文章中涉及到的妈妈,售货员,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

4、面对一群这样善良的人们,你心里最深的感触是什么?

第5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5节。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天真烂漫”、“凝聚”造句。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同学们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准备:课文朗读磁带、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时间:三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2、丁雪飞老师在小学毕业时感慨万千,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明天,我们毕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明天,我们毕业)

二、 初读课文

1、自学课文。 ①提出自学要求: ②读准字音,认请生字字形,读顺每句话。 ③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④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

2、检查自学效果。 ①指名读课文,纠正错误。 ②了解对部分词语的理解情况。 ③眷恋 憧憬 朝夕相处 博大精深 3、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为几段,每段写什么。 ①学生思考。 ②集体讨论。 ③课文可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写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二段(第二至五自然段):写我们不会忘记母校,更不会忘记敬爱的老师。 第三段(第六自然段):写等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

4、分段朗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生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观察它们左右两部分的占位情况,比较异同。

2、找出上下结构的字,比较各部分的占位情况。

3、指名板演,评议。

4、学生用钢笔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

四、布置作业

1、练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抄写文后第3题词语。

第二教时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2、“眷恋”是什么意思?谁眷恋谁?为什么? ①讨论,形成板书: ②美丽的校园 ③眷恋 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 那样诱人 3、感情朗读,体味眷恋之情。

二、讲读第二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初入校园是什么情景?(1)我们怀着什么样的心情走进校园?(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2)初入校园看到哪些景象?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的操场( )的教室( )的同学 那样诱人( )的老师( )的课本(4)用“天真烂漫”练习说话。(5)朗读第二自然段,体味“诱人”滋味。

2、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为什么说“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1)“五彩斑斓”是什么意思?课文描写了怎样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2)从清晨跨进校门、早操、上课、中午的写字、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等方面体味校园生活的五彩斑斓。 (3)读了这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地方看出的?(板书:学到了 懂得了 更感受到了) (4)这段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的首句和末句。 投影出示: 6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 …… ①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 ②我们怎么能忘记! ③引导学生体会这两句话包含的作者对母校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5)朗读第三自然段。

3、轻声朗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为什么眷恋敬爱的老师? ①集体讨论交流。 (板书:是天使 是大树 是海洋) ②投影出示: 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 ③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④读议第四自然段,理解为什么说“老师是天使,是大树,是海洋”。

4、指名学生读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在离别的时候,想用什么表达对老师的眷恋? ①集体讨论(一支歌、火一样的诗句) ②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投影出示: 我们要送您一支歌,让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 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④联系上下文,说说这两个分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指导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①指名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②小结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并板书: 每一点……都 是您……是您……是您 然而…… 我们要……我们要把…… ③根据板书试背。三、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用下列词语造句 天真烂漫…… 凝聚…… 第24课

第三教时

一、复习导入

1、背诵第四、五自然段。

2、作者眷恋母校,眷恋老师,想以怎样的行动来报效母校和老师呢?

二、讲读背诵第三段

1、漫步美丽的校园,作者看着6年前他们亲手栽下的小树,产生了一个心愿:是什么心愿呢?

2、投影出示: 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看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 (1)“栋梁”是什么意思? (2)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第六自然段,体会同学们立志成才,回报老师的心愿及对母校,对老师的深深眷恋。

三、总结课文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明天,我们毕业 6年的生活 学到了 懂得了 感受到了眷恋: 敬爱的老师 是天使 是大树 是海洋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