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2-26 11:15:32

第1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课前透视

这篇文章是一个有关环境卫生的童话故事,它告诉学生要保护环境卫生,人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知道不美的行为习惯会破坏美丽的环境,文中情境优美,语言生动有趣,人物角色较多,教师要加强朗读训练指导。另外第八自然段“鸭先生的话”有可能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大部分学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懂得保护环境卫生的重要,但这种行为还欠缺一定的自觉性。教师要抓住“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对照感悟,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目标:

1、认识“先、鹿”等14个生字,会写“先、干”等6个字。

2、抓住描写““美丽的小路”的失与回的语句,体会每个角色的语气,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有爱护环境卫生的愿望和行动。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生字卡片、课件或图片、小动物头饰。

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讲故事。教师声情并茂的讲故事《美丽的小路》: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2、演示课件。今天老师带同学们去郊游。(出示课件)你们看这个地方怎么样?(指名说)美丽的小路上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对话平台

自学(初读感知,增强读书的目的性)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交流读文,互相检查字音,交流读不好的句子,实在有困难请教师帮忙。

识字(面向全体分层教学,利于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把会读和不会读的生字分类摆放。

2、再读文,遇到不会读的字可以互相提醒。学生练读。

3、认读生字竞赛: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生字,说出自己识字的方法。

(学生由于课外阅读,识字量不太均衡。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实行因材施教:识字量大的孩子充当小老师,不再觉得识字枯燥无趣,识字量小的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认读,也不至于丧失信心。所以这样设计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朗读(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加深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使学生的情感和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读给大家听,互相评议,取长补短。

2、教师范读“我会读”中的句子,学生比较带问号、句号和感叹号的句子表达的不同语气,然后练读。

3、分角色读文。

(1)个人体会读。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读一读,注意叙述性语言和角色对话的语气。

(2)同桌交流读。读完后比一比谁哪个角色读得好,同一个角色谁读得好。

(3)带头饰小组合作读,全班评议。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是对学生体会文章情感的一次升华。多种形式的朗读,不仅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使学生物化自我,达到与作者心息相通。)

讨论(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情感熏陶得以升华。)

读第八自然段鸭先生的话,讨论思考;这句话什么意思?你觉得小路变脏还怪谁?学生以四人学习小组展开讨论,教师相机进行引导。

练习(想象说话重在启发学生思维,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想象说话。(出示挂图)内容是两个小朋友在美丽的小路上走,启发想象——这两个小朋友边走边说些什么?可以模仿文中的句子说话,更鼓励学生说出与文中和别人不同的句子。

写字(延时评价给学生自主空间,更利于激发写字兴趣。)

1、学生观察“先、干、赶、起”四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赶和起都有走字旁,重点指导这个偏旁的写法)

2、学生练习书写,自己找学习伙伴或老师评价。如果对第一次评价不满意可再写几个,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第二课时

导入(检查读文复习旧知,为下文学习做好铺垫)

1、检查朗读1——8自然段,重点评议是否读出疑问和感叹的语气。

2、师:美丽的小路找回来了吗?我们继续学习9——12自然段。

朗读(抓重点词句感悟读文,培养学生理解和欣赏能力)

1、指名读9——12自然段,复习出现的生字词。

2、学生轻声读文,结合插图思考:美丽的小路怎样找回来的?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推、拿、清扫、提”等描写动作的词语。

3、体会美丽的小路找回后小动物们的心情,练习分角色朗读。

表演(让学生在实际表演中有创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1、教师指导学生排演课本剧,个别地方学生还可以展开想象。

2、学生自愿组合选择角色进行表演。

评议(有针对性的评价更易于提高学生的评价能力)

1、评议重点:人物语气、情感是否恰当;想象是否合理,添加的动作、表情是否能体现小动物的心理。

2、组内先自评,然后各组间交换意见,最后教师总评,提出建设性意见。

实践(注重拓宽学习渠道,开阔视野,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我做校园“美容师”(表格无法上传)

第一步:根据表一调查并记录。

我们的校园美丽吗?我们校园里的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去了呢?

第二步:根据表二作计划,再按计划积极为校园美容。

我为校园做美容计划我为校园美容已经做的事

写字(写字与评价结合,激发学生写字的兴趣)

1、学写“明、净”两个字,学生先观察描红,教师再重点指导。

2、班级交流展示写字情况,评选出“巧手”奖。

教学建议:

评价这一环节,在过程设计中除了有对表演的评议外,还可以有对朗读写字练习题的评价。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上出现的情况,随时进行评价。但注意不要流于形式,要有评价方法的指导,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实现自主阅读的一种能力。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五颜六色:比喻色彩鲜艳。

堆积:(事物)聚集成堆。文中指小路上的垃圾成堆。

相关链接:

历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略)

第2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理解生物学家和解剖学者是怎样感受到种子力量的伟大。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叙述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生物学家和解剖学者是怎样感受到种子力量的伟大。

★理解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并背诵跟小草有关的名诗名句,哪位同学愿意背给大家听听?

能谈谈你对这个诗句的理解吗?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散文,看看我们还能读懂怎样美丽的生命。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刚才同学们背的诗句中展示了不同的野草形象,在不同的人眼中、在不同的背景下,野草形象是不同的。

在作者眼中的野草是怎样的形象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迅速浏览课文。

2、谁来谈谈作者的观点,野草是怎样的?

三、品析“种子的力大”

1、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课文用哪些例子来证明“种子的力”力大无比?

分开头盖骨掀翻重压

2、请从两个事例中选择你感兴趣的事例读一读,抓住重点词句细细品味一下,把你的感受简单标记在书上。

把你的感受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3、交流阅读感受:

(1)谁细细品读了“分开头盖骨”这部分课文,谈谈你的感受。

指导学生抓重点词语谈体会

(2)很多同学都从这句话中感受到种子力大无比,课件出示“一发芽……如此如此”,请大家大声读,你从

这段话中还能读懂什么?

画出“完整分开”,什么是“完整分开”?

(3)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感情朗读,让我们就把这种震撼大声地表达出来。

4、我们用了惯用的“读-品-议-读”的方式读懂“分开头盖骨”部分课文。

哪位同学品读了“掀翻重压”这个事例?谈谈你的阅读感悟,把收获与同学们分享。

(1)学生汇报

抓“挺、钻、透、掀翻”这四个描写野草动作的词语感受了石块下的小草的生命力。

这四个词都有“长”的意思,如果我换掉,你看看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能不能够把你的感受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2)画出,品悟“曲曲折折、顽强不屈”。想象一下,石块下的小草到底经历了什么,又是如何顽强不屈地

面对这些困难的?看看图能不能受到什么启发?

(3)这顽强不屈得生命力真让人肃然起敬,你想不想会野草说点什么?带着我们的敬意和赞叹通过读表达出

来。让我们齐读第七自然段。

四、联系背景,深度感悟

1、我们看着石块下生长的小草,我们知道了什么是长期抗战的力,什么是能屈能伸的力,什么是不达目的不

止的力,感受了种子那令人难以置信的力量。在震惊之余,如果我们走进作者当时所处的那战火纷飞的年月

,你一定能读懂这段话的真正含义。

出示写作背景:

2、读了那段文字,你是不是对“长期抗战的力、不达目的不止的力、能屈能伸的

力”深度理解?

3、扩说内涵,激情诵读。

这种子不仅仅是植物的种子,这草已不仅仅是草,而是一个一个有生命力的中国人,一位位关心祖国命运的

人。同时“石块”“花房里的盆花”也不是在指石块和盆花,是指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党派。让我们齐读最后

一段,把作者最想告诉我们的意思表达出来。

作者最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写作意图)

把文章当作抗战的号角,为英雄的中华儿女呐喊助威,只要生命在,我们革命必胜!

五、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总结板书。

2、学习了这篇文章,感受了顽强的生命力,你都想到了谁?

第3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目标:

1.了解石灰的特点,理解诗句的意思。

2.联系作者生平,了解诗句托物言志的特点,体会作者“要留清白在人间”志向。

3.有感情地朗诵并背诵古诗。

学习任务:

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三、“托物”写诗,抒发志向

重点:

在有层次的品读中明诗意、悟诗情。

难点:

借助资料,体会于谦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

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的资料;PPT。

第二部分过程设计

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流传千古的诗——《石灰吟》。读题。吟,是古诗的一种形式。吟诵,赞美的意思。这首诗的作者是——(明朝的于谦)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2、明确目标

石灰有什么值得称颂的?

3、预期效果

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古诗,走进于谦,用以前学古诗的方法明诗意,悟诗情。怎么样对自己有信心吗?

民主导学

任务一:初读诗句,整体感知

任务呈现:

自由朗读古诗,至少读三遍。要字正腔圆地读,读到读准字音了,读通句子了,读出节奏了停下来。遇到易错的字音可以在书上做出标记。

自主学习:

自由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展示交流:

1、谁来提醒一下大家,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字音要注意?

2、指读,评价。同桌互读。

任务二:品读诗句,理解诗意

过渡:老师这儿有一份资料,具体描述了石灰的制作过程。

任务呈现: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看看这份材料与于谦的描写哪些地方是一一对应的。借助它把你认为重要的和不理解的字词解释标在书上空白处,并试着理解诗意。

石灰自述

自主学习:学生对照材料与古诗,寻找制作过程的联系点。

展示交流:

1、对比中说诗意,随机品读,评读。

(1)主要埋藏在深山之中——千锤万击理解字意:锤、击。和千锤万击是虚指的用法

(2)经过烈火的焚烧——烈火焚烧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石灰态度如何?板书若等闲。解释字意。多么坚强的石灰想说些什么?指名说前两句的诗意并随机品读。

(3)石头外形变成了粉末状的白灰——粉骨碎身用关联词“虽然——但是——”说一句话!

(4)教师过渡质疑:在我们看来难以承受的千锤万击、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石灰为什么能“若等闲”“全不怕”呢?(要留清白在人间)——你是怎么知道的

(5)我们教室的白墙就是石灰水粉刷出来的——要留清白你知道石灰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清白?洁白干净。

2、后两句的诗意会说吗?读出石灰的心声。同桌交互说诗意。

3、教师总结:通过对石灰制作过程的了解,你认识怎样的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你对石灰产生了怎样的情感?(敬佩、崇敬)

4、引导朗读:带着对对石灰的敬意去读。

5、过渡:于谦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可能会有怎样的人生经历?请看资料。阅读资料谈体会。

6、石灰、于谦找到相同的地方了吗?石灰如人,人如石灰。这首诗正是于谦一生的写照啊!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7、设境诵读。

(1)假如你就是当年那个爱思考的小于谦,你会怎样诵读你写的这首诗?

(2)为官后的于谦依然不忘自己年轻时写下的《石灰吟》。当他回首自己坎坷的为官生涯时。

(3)当他戴着脚镣手铐走上刑场的时候,他又会怎样诵读这首诗呢?(指名学生读)(音乐起,诵读全诗)

8、背诵古诗。

任务三:“托物”写诗,抒发志向

过渡:同学们还学过哪些托物言志的诗?有哪些物可以寄托我们的志向呢?

任务呈现:在这两首托物言志的诗中任选一首完成最后一句,寄托我们的志向。

自主学习:创作诗句

展示交流:学生相互交流诗句积极评价

检测导结:

目标检测:

1、选出正确的解释:等闲

a、空闲b、平平常常

2、写出最能体现于谦心声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反馈:同桌交换意见,再集体订正

反思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石灰吟

(托物言志)

千锤万击

烈火焚烧等闲———清白

粉骨碎身

第4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课文简析:

这是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是感受作者对山里的“朋友”那份深厚的感情,并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清爽、吟诵、唱和、瀑布、陡峭、挺拔、身躯、精致蕴含、奥秘、侠客、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并完成预习作业;老师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同学们,想不想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心情?那么今天就让我们“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带着丰富的想象,跟随着著名诗人、散文家李汉荣先生走进山林,走到山涧边,去感受作者的心,去会晤作者“山中的众朋友”,去感受作者用动情的话语描绘的那童话般的世界。

(板书:题目、作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正音:检查预习,读准字音。(课件)

(抽学生试读,师生纠正,学生齐读)

幽径(jìng) 唱和(hè) 湛(zhàn )蓝 栀(zhī )子津津(jīn)乐道

玄(xuán )奥清澈(chè ) 禅(chán)心犬吠(fèi)吟(yín)咏

憔(qiáo )悴( cuì )树冠(guān ) 凝(níng )静

2. 教师范读:学生初步感知课文,思考课后作业一:作者访问了哪些朋友?作者怎么称呼他们?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目。

3.回答思考的问题,并提出疑难。梳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1)交流明确:作者要访的都是自然界的朋友,它们依次是:古桥——树林——山泉——小溪——白云——瀑布——悬崖——云雀——石头——落叶——小花——阵雨——老柏树——蚂蚁——归鸟

(2)古桥——老朋友树林——知己山泉——姐姐溪流——妹妹白云——大嫂瀑布——大哥悬崖——爷爷云雀——弟弟蚂蚁——小弟弟

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这一花一树,一鸟一石,一草一木都成了有生命的人。它们能跟我们说话,能跟我们交流,它们成了我们的朋友。作者进山看景,自然便成了“山中访友”。

4.快速浏览说话: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朋友”?用“我喜欢……因为”同桌说话。

三、精读课文,领悟情感

(一)精读第三段,教给学习方法。

A:下面,让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去拜访他的第一位老朋友。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

(生齐读第3自然段。)

B:一进山,一眼就看到这座古桥(课件:课文插图古桥),老朋友相见,作者是怎样和他交流,心里默默地对他诉说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在书上画一画。

(默读画句,读后交流。)

C:引导理解“德高望重”,说说你从哪体会到古桥的“德高望重”的?

交流明确:“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

“德高望重”的具体体现:(引导抓住“几百年”、“多少人马”、“躬着腰”、“俯身凝望”等关键词句理解古桥为人们服务的时间之长,服务之多,真是默默无闻,任劳任怨。)

D:随着时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的流逝,只有他依然如旧,默默地站在这涧水上,为大家服务。难怪作者一见到他,就由衷地赞美他,对他说——(引读:啊,老桥,你如……)

F:小结:这就是作者拜访的第一位老朋友。在作者心中,古桥就像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作者把老桥当做人来写,把自己对老桥的深厚感情,生动地传达给了我们。我们在读课文时,要用心地体会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说说我们学习这一部分的方法。

讨论明确:朗读课文——勾画关键词句——理解内容——体会特点——诵读课文

(二)自学课文其他部分,并交流,教师适时点拨。自学提纲:(课件)

山泉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1.这段文字运用了修辞方法。

2.这段文字写出了作者的哪些“朋友”?它们各有什么特征?

3.“抬头望你,我想起了历代的隐士和高僧。”这句话中的“你”指什么?作者善于联想,由“悬崖”想到“隐士和高僧”,那么“悬崖”“隐士和高僧”有什么相似之处?

老柏树部分:(朗读——勾画——理解——体会——诵读)

1.请概括上面第一节的内容。

2.文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3.文中加点的“恩泽”一词是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4.为什么说我和蚂蚁“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5.结尾的省略号改成句号行不行,为什么?

(三)为什么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文章表达了“我”怎样的感情?

讨论后归纳: 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与山中朋友之间的亲切,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作者构思新奇,想像丰富,充满童心童趣。把“进山看景”说成是“山中访友”,让人感到更加亲切,使景与我融为一体。读者时时会被作者的童心打动,时时被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激情感染,我们与大自然是这样的贴近,甚至会融为一体,又怎么能不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呢?

(四)作者分别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讨论后明确:

作者从山中的众朋友身上悟到并得到了这样的启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要深深扎根于人民大众当中;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鸟类;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愉快地投身于工作和生活。

(五)诵读课文,再次感受自然之美和课文的语言之美。

第5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义。

2、能力解“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的意思,会用“培养”造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课文。

4、体会少先队员们在欢庆自己节日时所流露的喜悦、幸福和自豪的心情,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重点:体会文中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拟人句及难句。

教学时间:2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有关词义。

2、了解诗歌形式,认识“节”。

3、理解提出的不懂的词。句意思。

4、有感情地朗读1、2两节内容。

教学过程

1、导语激趣,揭题解题。

2、配乐朗读,激情生趣。

3、简介诗体,认识小节。

4、欣赏歌曲,自读课文

5、归纳:所以更加快乐,用“因为……所以”句式说一说“我们为什么快乐”。

6、.有感情地朗读第2节。

7、认读生字“贺”、“培”,理解“祝贺”和”‘培养”的意思。

9、练习:完成《作业本》1,2,3题。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少先队员幸福自豪的心情,逐步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

2.读懂3、4节,能用“培养”造句。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教学过程

1.听写句子:“这个世界上,有我们就更美丽,有我们就充满希望。”

2.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多么快乐、幸福。带着这种心情齐读3。4小节。思考我们之所以如此快乐的原因。

(1)划出有关句子。(第3节1,2行)

(2)进一步理解“培养”。

(3)指导用“培养”造句。

3.当小朋友懂得幸福的生活来自祖国的培养,产生什么想法?

(1)划出有关句子。

(2)理解“等身上的羽毛长得丰满,就勇敢地向天空飞翔”。

(联系上文,“我们像小一样”)

(3)什么是“理想”,你们的理想是什么?

4.这一节写了两个意思,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哪两个意思?

6、齐读第4节。

(1)小结:我们和老师、同学一起度过这快乐的节日。

(2)指导朗读,感情达到高潮。

7、背诵全文。

8、练习:课堂作业本4、5、6题。

第6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抓住有关描写潮水的词句,通过联系上下文或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来想象画面,从而感受到钱塘江大潮的神奇壮观,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阅读感受与他人交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3、让学生感悟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对自然奇观、壮美山河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读懂三、四自然段,即引导学生抓住潮来时潮水声音变化的词语和潮水形态变化的词语来理解大潮的雄伟气势。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生动而有层次地描述钱塘江大潮的雄奇,从而深切体会到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三、教学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创设开放互动的课堂情景,并立足于“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意境中悟情,明理。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观潮》这篇课文,还学习了生字新词,那我们就比比谁的记忆力最强,好吗?

出示课件:复习重点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平静

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白浪翻滚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这四组词语,都是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这四组词语分别描写了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潮水的样子和声音。)

2、师生问读。

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

师问:是啊,江潮还没有来,江面什么样?生读描写江面的句子。

师问:江边又是怎样的景色?生读描写江边的句子。

师问:海塘大堤上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生读描写海塘大堤上的句子。

人们等啊,盼啊!那么,如果你就是这人群中的一员,你会等着什么、盼着什么?心情又是怎样的呢?

【设计意图】在师生轻松的问读中,把学生们已经读懂的内容重新建构起来,也可以渐渐地让学生们由读者转向一个观潮者,勾起学生们观潮的强烈欲望,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文本当中,身临其境地感受大潮的雄奇。

(二)重点切入,体验大潮的雄奇

1、引导默读,总体感受潮来之时的景象。

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2、指名读文。把感受通过读抒发出来,并适时引导学生揣摩作者在表达上的特点。(比喻句的运用)

3、品读文本,深入体会潮的声音和形态之奇。

引导学生边读边谈谈自己想象到的。

(1)“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学生们很容易抓到第一句,我们可以借助学生的朗读,引起大家的发散思考。具体操作是:我刚才听到你在读这句话中,特别突出了“好像闷雷滚动”,你能说说此时听着这滚滚而来的声音,你仿佛想到了什么吗?

预设生成:

此时,孩子们可能会结合生活实际,说道:平时我听到过大雨来临之前,那由远而近的滚滚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倾盆大雨即将来临,那么此时听到潮水发出的隆隆的声音,虽然比较沉闷,但持续不断,我想潮水的来势也一定很猛、很大。

小结:是啊,就像他刚才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的那样,未见其形,但闻其声,虽然潮水还距离我们很远,但却能听到它滚动不止的声音。

再请几个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再来读这一句。

是不是真像你们所说的这潮水来势汹涌呢?过了一会儿,潮水又有什么变化呢?

(2)“过了一会儿……”

学生会紧接着抓住“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一句来加以体会。引导学生抓住“很快移来”“拉长变粗”“横贯江面”这几个词语,加以具体的想象和描绘(潮水前进的速度越来越快,而且离我们越来越近,我们不只能看到潮水的头,还能看到整个江面都是飞奔而来的潮水,这就是“横贯江面”。)

通过朗读再现这壮观的景象。

出示课件:大潮由远及近的视频画面。

齐声朗读这句话。

到浪头越来越近的时候,大潮又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3)“再近些……”

“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这一句话比较好理解,可以提示学生们借助数学常识“两丈相当于6米多”来深刻感受到“两丈多高的水墙”是多么的壮观啊!

引导学生描述眼前所出现的画面:“我们眼中只见汹涌的潮水形成无数的巨浪翻滚着,一浪高过一浪,一浪盖过一浪。”有的说:“我好像看到巨浪相互交错、撞击,形成一堵高大的水墙,而看不到那条白线了。”还有的说:“江边的、远处一切景物都已被这如同水墙一般的、不断翻滚、奔涌的潮水挡住了,看不到了。”

(4)“越来越近……”

出示课件:通过句子的对比,体会词语的精妙作用。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奔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奔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学生们在①和②的比较中,可发现:前文提到了潮水横贯江面,此时潮水掀起的无数巨浪就像千万匹战马一样,马不停蹄地向前奔涌,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所以作者用上了“千万匹”这个词语。在②和③的比较中,可发现“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写出了潮水铺天盖地般、如万马奔腾般地奔涌的具体样子,其场面浩大、宏伟、壮观。趁着学生们交流的高潮,请三个同学依次读出这句话,要求一个比一个读得更有气势。其他人闭眼欣赏,以强化这些关键词语的作用。这样对形象直观的词句比较和诵读,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了关键词句,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魅力,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引导学生继续抓住潮水的特点来体会:这磅礴的气势仅从形态可以看出来吗,你还从哪些词句体会到这大潮势不可挡?自然而然,孩子们会抓住“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来想象当时大潮咆哮、怒吼着,似乎吞没了整个江边上的一切声响,耳朵也都要被震聋了。这无比巨大的声响更能衬托场面的壮观。

指导朗读:带着此时的感受完整地读出第四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4、有感情朗读,领略大潮的变化奇观。

小结:作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位置的变化,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使我们仿佛和作者一起站在钱塘江畔,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大,看到的潮水越来越近,浪头也越来越高。钱塘江大潮真不愧为(天下奇观)!我们为之自豪,为之(骄傲)!

5、师生合作读二至四自然段,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作者的写作顺序。

(1)学生读描写大潮的语句,其他的由老师读。

(2)读后你们发现什么了?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

6、出示课件:观看完整的大潮变化的视频。

(1)看了视频之后你们有什么感受啊?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

(2)请你再来读读二至四自然段中最能够表达你现在心情的句子,一会儿读给同学们听。

(3)让我们把三、四自然段背诵下来。

7、略读“潮过后”部分,感受大潮气势犹在。

最后一个自然段其实重点词句也不少,但通俗易懂。而且学到这儿,我们都知道还要注意教学时间和重难点的分配,引导学生读中关注“还在、依旧、才”这三个词语,体会到大潮气势犹在。

(三)梳理整篇文章的顺序,回归整体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2、做小导游,把钱塘江大潮的景观讲述给家长听。

第7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借助插图、生活实际,结合诗人背景理解古诗大意,体会诗人感情。

3、了解诗画特点,领悟本课借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歌大意,欣赏诗中景物,领悟诗人情怀,学习表达方法,感受古诗魅力。

一、以花入画,以画入诗,走进诗文。

1、以花的话题入画

师:在我们的教室窗台上摆满了我们精心养植的花草,它们点缀了我们的教室,丰富了我们的生活。关于这些花,你了解些什么?

2、学生交流。

师:清代诗人郑燮对兰花情有独钟,他专画兰竹,五十余年,不画他物。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郑燮的画作。

CAI显示:《兰竹石轴图》、《兰石图》、《墨兰图轴》、《山顶妙香图轴》

2、师:郑燮不仅爱画兰花,而且还用写诗的方式表达对兰花的喜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题于《山顶妙香图轴》上的古诗《题画兰》。教师范读。

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解题。

二、习文读诗,明了诗意。

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集体正音。

3、再读古诗,读出诗的节奏与音韵。

4、全班齐读。

5、了解诗中大意,师配乐讲述

三、精读品诗,感悟诗情。

学习第一句

(一)看兰

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思:兰花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千山顶上头)

2、身边的兰花和这里的兰花进行对比:

3、指导读第一句。

师:是呀,而这里的兰花却是长在“千山顶上头”呀,这么高!谁能把这种高给读出来呢?

师小结并过渡:兰花,它长在千山之顶,可以俯视群山,仰望皓月,真正的怡然自得呀!它还有什么特点呢?

学习第二句

(一)闻香

1、生:——突岩深缝妙香稠(课件显示)

2、师:香吗?闻一闻!(香)哪里看出来?(妙香稠)

(二)品香

1、初步理解“妙香稠”的字面含义。

师:香到什么程度?(稠)读出“稠”的感受。

2、进一步体会花香的“妙”

师:花香本是四溢的呀,为什么这里的花香却这么“稠”?请你们再读读这句诗。

学生谈。

师:本该四溢的花香在突岩深缝间聚集,竟香浓到令人感到粘稠,这是多么奇妙的花香啊!

来,再读这句诗,读出又粘稠又奇妙的花香来。

过渡:难道这里的兰花真有那么香吗?带着这个问题听听老师下面的介绍。

3、进一步理解“妙香稠”的含义。

4、师:听了有关郑燮的介绍,结合郑燮的人生经历,这里的“妙香稠”还暗指什么呢?

师:兰花啊,只有你高贵纯洁的兰花才能理解郑板桥呀!读第二句诗。

5、全班齐读一、二句诗。

学习三、四句诗

1、师:你们再轻声读读三、四句诗,读懂了什么?

结合刚才的介绍,这里的的“喧闹”仅仅是在写兰花和兰花脚下的浮云吗?

2、师:身处其中的郑燮是什么态度呢?(来不相知去不留)

是呀,这不就是郑燮的志向的表白吗?这里的兰花不就是郑燮的真实写照吗?这就叫“借物言志”。(板书:借物言志)

3、小结。

4、指名读,边读边评价。

5、回归整体

配乐齐度读古诗。

第8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能专心听老师讲故事。听懂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有些什么人,事情的具体经过是怎样的。

2.在分步回述的基础上,能连贯地、有条理地回讲整个故事。

3.懂得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

教学过程:

一.贴图入课。

谈话:这些是什么动物?他们的老家在哪里?

为了让大家认识企鹅,了解企鹅,人们从南极请来几只企鹅,让他们住进了一个新家。这个新家是什么地方?一天,在他们的新家门口发生了一件什么事?题目是《看企鹅》,然后还要大家学会讲这个故事。

二.看书阅读图后的3

个提示,明确训练的目标与要求。

1.自读课文中3个题目,说说题目有什么要求;根据1、2、两题,说说听故事要做到什么;

2.讨论:第3题的要求是什么?目标呢?

三.听故事,回述。

1.按课后题目1的两个提示,听老师讲故事。听后反馈: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其中有哪些人,谁是主要的人物?

板书:

星期天

动物园

丁丁

用上以上地词语练说故事的开头。

2.按课后题目2的3个提示再听老师讲故事。听后反馈:

板书:

看见

退让

有趣

排队

参照板书,说说故事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

把3个内容连起来,各自独立练说。

3.按课后题目3

的要求,学讲故事。

请几位同学上讲台讲故事表演,同学们品评,欣赏。

再听老师讲全故事,学生自由再练,努力讲得比老师好。

四.尾声。

1.评价丁丁

归纳:在公共场所要守秩序。

水打翻以后

(习作训练)

教学目标:

1.能按课后提示,积极思考,合理想象,看懂图的意思及图与图之间的联系。

2.能把图上的内容,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一段话,做到句自通顺。

3.从故事内容领悟出:凡遇到问题或麻烦,要积极想办法去解决,这样才能使自己越来越能干,成为有用的人。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看图,理解图中的意思,能合理想象人物的思想、行为和语言。

2.能按课后提示有顺序地说出图意,并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交谈:

1.回忆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以及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

板书:

危险、困难

自己想办法解决

2.导语: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有这样那样的意外事情发生。今天请大家看四幅图画,见书,图上有些小朋友,也发生了意外的事。是什么事呢?

请大家看图说说。

3.学生说图上小朋友发生了什么意外的事。

二.揭题启示。小朋友各是怎样做的呢?要求学生看图24,边看边说说:谁怎么做?

三.按以上要求反馈,交流:

四.这三个小朋友具体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按课后第1题的3个问题,一步一步仔细看图,深入思考,合理想象,并写下来。

五.反馈:写了什么?是怎样想到的?

六.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把每幅图上的意思连起来自由说说。然后,反馈学困生的学况,让学优生给他们提供好的建议。

七.作文起草,学生可随时提出质疑。教师巡回指导。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在评析草稿的基础上,修改好自己写的一段话。能清楚地表达事情发展的顺序,并达到句子通顺,无错别字。

2.实现自我教育,进一步明确遇到意外,要积极想办法自己去解决,要做能干的人。

教学过程:

一.适当安排时间,让学生完成作文起草。

二.抽样作评

1.指名学困生朗读自己的作文。评议:

哪些地方写的最好,说明理由。

哪些地方写的较好,说明理由。

提出修改意见点滴,说清怎样改。

教师对评议做出评议;对作者加以鼓励,提出改好作文的适当要求。

2.指名中等生朗读作文。

评议:哪些地方写的比较理想,说明理由;

3.指名学优生朗读自己的作文

评议:自己评自己:认为自己哪些地方写的还不错,为什么;认为哪些地方还有问题,找出出问题的原因。

三.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可以吸取一些别人的好经验,充实自己。

四.反馈:你吸取了别人的一点什么?有什么好转?

五.誊写作文:要求字迹清楚,书面整洁,不添字,不漏字。

第9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渔夫是怎样用智慧战胜魔鬼的。

3.理清文章脉络,简要地讲述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1.2.3

教学难点:2.3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故事画面或挂图及阅读要求、《一千零一夜》、小黑板

生:《一千零一夜》、《东郭先生和狼》

板书设计

32

渔夫的故事

渔夫

捕鱼捞到黄铜胆瓶

放出魔鬼

魔鬼

要杀渔夫

恩将仇报

渔夫

引诱魔鬼入瓶

用智慧战胜魔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单元前几篇课文,把我们引入了故事长廊。今天,我们再次阅读精彩的`神话故事,《渔夫的故事》,从中去获得收获。

齐读课题

二、明确阅读要求,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1.默读连接语,用“——”句出阅读要求,课件展示。

2.阅读要求:把这个故事简要地讲给家人听,根据以往阅读的方法,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1)独立思考。

(2)四人小组讨论。

(3)抽说(分意义段,读懂每段重点内容。依次抓每段重点内容讲述。)

三、自学生字词、多音字

1.四人小组交流生字音形及词义。

2.读小黑板生字词(齐读、抽读、去掉音节读)。

3.读多音字。

撒sā

撒网

塞sāi

塞车

撒种

sài

塞北

四、自学解决,简要讲述故事

1.自读课文,分意义段,并把段意写在书上。(给一定时间读书。教师巡视与生探讨。)

第一意义段(1-4自然段)渔夫捕鱼捞起了一个黄铜胆瓶,用小刀撬去瓶口锡封,一股青烟冒出变成魔鬼。

第二意义段(5-15自然段)魔鬼听说所罗门已死,没有惧怕,于是要杀死救他的渔夫,并讲出了理由。

第三意义段(16-25自然段)渔夫引诱魔鬼再次进入瓶里,并封住瓶口,战胜了魔鬼,转危为安。

2.生小声简述故事。

3.抽生讲述,其余认真听,等会补充,修正。(多媒体展示故事或挂图,图书结合看,并板书。)

五、揭示中心思想

1.出示多媒体阅读要求:认真默读课文,看看在比自己不知强大多少倍的魔鬼面前,渔夫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渔夫用什么救了自己?

2.默读思考(给一定读书时间,教师与生探讨)。

3.四人小组讨论(要求:组长管理,从参与,教师参与。)

4.集体讨论,充分发表意见。

渔夫放出了魔鬼,救了他,魔鬼恩将仇报反而要杀渔夫。渔夫对魔鬼说:“我要问你一件事,你必须说实话。”“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能相信。”魔鬼要让渔夫想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就钻进瓶里,渔夫立刻封住了瓶口。渔夫战胜了魔鬼,救了自己。

渔夫设计引诱魔鬼进入瓶里,就可救自己。渔夫假装不相信魔鬼是住在瓶里,说:“我没亲眼看见,绝对不相信。”激将魔鬼,魔鬼要让渔夫相信自己是住在瓶里,于是钻入了瓶里。

渔夫用智慧救了自己,战胜了魔鬼。(板书)

5.读第三意义段。

六、读《东郭先生和狼》,认识魔鬼的本性

七、拓展

1.读资料表。

2.读《一千零一夜》。

第10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10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正确读写要求学会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猴能成为“万兽之王”的原因。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方式的道理。

教学方法: 集中识字、表演朗读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激发兴趣。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这句话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因为在我们身边总能听到这句话。那么,你知道本文“从现在开始”是讲的什么事吗?我们一起来学习《从现在开始》(板书课题)。

二、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多读几遍。

2.标出自然段。

3.找出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读一读。

4.找出课文中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5.同桌互读生字;

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指名回答有几个自然段。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正音。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抽卡认读生字,词语。

4.组词练习。

四、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了解放事发生的原因。

2.指导朗读。说说这段讲的是什么?

3.指名读,评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告诉同桌知道了什么?

二、指导学习2~4自然段。

1.自由读。

2.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第11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囗、纟”2种偏旁,会用“多么”说话。

2、掌握本课所学生字,能够按笔顺准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3、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引导他们学会尊敬国旗,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教学难点:

让学生感受到升国旗是一种庄严的仪式,引导他们学会尊敬国旗,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新课

1、(播放《国歌》)同学们,这个音乐你们都很熟悉吧,你平时会在什么时候听到它?

2、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回答。(在升国旗时)

3、揭题:同学们说得太对了,升国旗演奏的就是我们的国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升国旗有关的课文。(板书:升国旗,认读生字。)

二、初读文本,感知文本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生字词。

2、听课文录音,学生小声跟读。

3、再次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课文生字词。读完后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认读,教师适时正音。提示:“国”是三拼音节;“升、中、红”是后鼻音。

(2)去拼音,开火车认读。

4、认识“囗、纟”2个偏旁。

三、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出示:五中立正)你们还认识它们吗?让学生自由举手读,老师相机正音,并进行口头组词。

2.你学会了哪些生字?介绍一下你的好方法。学生自由识记,介绍方法。

3、课件演示会写字笔顺书写动画,学生书空。

四、精读文本,品读感悟

1、指导看图引读,出示第一句:五星红旗,我们的国旗。

(1)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样子的?

(2)出示图片:刘翔手举红旗。指导朗读: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当刘翔取得冠军后,把代表国家的五星红旗披在自己身上,多么自豪啊!你能用自豪的语气读读这句吗?

(3)指导朗读第一句。自由练读,全班齐读。

2、指导看图,引读第二、三句。

(1)五星红旗,是我们自己的国旗,在升国旗的时候我们还听到了什么?

(2)在国歌声的伴奏下,有谁认真观察过五星红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3)国歌声中,鲜艳的五星红旗升得多高啊!在祖国的蓝天上空随风飘扬。多美啊!谁能把这样的美丽通过你带感情的朗读表达出来?(指名读)

3、学习第四、五句。

(1)升国旗的时候,我们小朋友应该怎么做呢?(立正、脱帽、敬礼)

(2)“您”在这儿指谁?(国旗)为什么要用“您”而不用“你”?(表示对国旗的尊敬)“您”一般用在长辈或值得你尊敬的人身上,在生活中可以用“您”称呼哪些人?向国旗敬礼,表示我们尊敬国旗、热爱祖国。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第12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3个复韵母ɑo ou iu和它们的四声,能够读准音,认清形,正确书写。

2、能正确认读由声母与ɑo iɑo ou iu等组成的音节,会读三拼音音节和拼音句。

教学重点难点:读准复韵母的发音,会拼读音节。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教学挂图、拼音卡片。

主要板书计划: 11、ɑo ou iu

m d t n

dɑo t iɑo h ou l iu

g n z q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写字本上抄写韵母。

会读韵母,会拼音节。

课外:抄写音节,读熟拼音。

完成练习册。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ɑo e i uü。

2、抽读复韵母卡片:ɑi ei ui。

3、指名说说复韵母的一般发音方法。

二、看情境图,教学语境歌,引出新课内容

1、看情境图,说说图的内容。

2、听语境歌,相机出示ɑo ou iu。

三、教学复韵母ɑo ou iu

1、教学复韵母ɑo

(1)学习ɑo的读音。

①孩子们身上穿着什么衣服?(鸭绒袄)

“袄”是第几声?谁回把第三声改为第一声?

指名读。

②板书复韵母ɑo,ɑo由哪两个单韵母组成,读时要注意什么?

③教师范读,学生自由练读。

④指名读,注意纠正读错的音。

⑤比较ɑo和ɑi的发音异同。

(2)学习ɑo的四声。

①ɑo的声调应该标在谁的头上?为什么?

②出示:āoáoāoào

自由练读,打乱顺序读,指名读。

③引导用ɑo的四声组词。

2、教学复韵母ou。

(1)学习ou的读音。

①板书ou,告诉学生ou的读音有点像海鸥的“鸥”。

②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③比较ɑo和ou的发音不同点。

(2)学习ou的四声。

①指名在ou上标上四声的声调,并说说为什么标在o上。

②自由练读,打乱顺序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教学复韵母iu。

(1)学习iu的读音。

①游泳的“游”是第几声?谁会发第一声?

②出示复韵母iu,学生自由练读。

③比较iu和ui。

(2)学习iu的四声。

①提醒学生iu带声调时,调号应标在“u”上,注意iu和ui的区别。(i u都有标在后)

②练读iu的四声。

③练习用iu的四声组词。

4、学习ɑo ou iu的书写。

(1)引导看书上的四线格,说说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练习描红。

5、小结标调规则:有ɑ别放过,没ɑ找o e,i u都有标在后。

四、巩固练习

1、抽读卡片。

2、做游戏,找朋友。

教师把复韵母ɑi ei uiɑo ou iu卡片分发给六个学生。教师报汉字,让拿卡片的同学给汉字韵母对号。

毛线的“毛”的韵母是哪一个?(ɑo)

开会的“会”的韵母是哪一个?(ui)

乌黑的“黑”的韵母是哪一个?(ei)

带领的“带”的韵母是哪一个?(ɑi)

黄牛的“牛”的韵母是哪一个?(iu)

小猴的“猴”的韵母是哪一个?(ou)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复韵母卡片:ɑi ei uiɑo ou iu

2、抽读声母卡片:m d I g t q x n

二、教学ɑo与声母的拼音

1、学习ɑo与声母的拼读。

m mɑo

(1)出示:dɑo dɑo

g gɑo

①指名说说这些音节的韵母都是什么。

②引导分析音节。

③自由练读音节。

(2)出示:d diɑo

t iɑo tiɑo

n niɑo

①说说这些音节和上面三个音节有什么不同。

②独立分析音节。

③复习三拼连读法。(声轻介快韵母响,三音相碰很顺当)

④自由练习三拼,重点指导发音有困难的同学。

⑤指名读三拼音节。

2、看图练读拼音词。

(1)拼读dàdāo。

①图上画了什么?(一把大刀)

②出示音节词:dàdāo

指名直呼音节dà。引导分析dāo。练习拼读dāo。

③指名连读拼音词。

(2)拼读xiāo qiáo。

教法同上。

三、巩固练习

1、指导书写。

2、做游戏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读音节:niāo xiào gào

2、抽读声韵母卡片:ou iu q n g t

二、学习ou iu与声母的拼音

1、学习ou iu与声母的拼读。

t tou

(1)出示:h ou hou

z zou

(2)学生自由练习拼读。

(3)指名拼读。

n niu

(4)出示:l iu liu

q qiu

方法同上。

2、看图读拼音词。

(1)出示:g─ou→gou

指名分析声韵母,练习拼读。

(2)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狗。

出示:hua gou

hua是几拼音?

指名连读拼音词。

(3)出示:q─iu→qiu

自由练读,指名拼读。

(4)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

指名连读拼音词。

3、看图读绕口令

(1)图上画了什么地方?有谁?他们在干什么?

(2)出示绕口令

(3)引导自由拼读。

(4)讨论难读的音节。

(5)指名读。

三、巩固练习

1、读一读,比一比。

ɑo—ou iu—uiɑi—ɑoɑi—ei ou—iu

2、分解音节。

mao→( )—( ) diu→( )—( )

gou→( )—( ) rou→( )—( )

tiao→( )—( )—( )

qiao→( )—( )—( )

四、作业

第13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具准备:

挂图、拼音卡片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拼音王国里最有意思的声母,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三幅图。

2、谁能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指名说)

生:一只大公鸡。

生:一个气球。

生:一个西瓜。

(西瓜的特点:切开了。看看象什么)

二、今天咱们要认识的声母就和这三副如图有点关系

学习新声母。

1、(出示:jqx贴在相应的位置)猜一猜它们叫什么?

2、小组内自学,讨论结果。

3、汇报学习结果,师纠正,师生共同评价。

4、编顺口溜:一只小鸡jjj,一个气球qqq,一个西瓜_x。

三、练习jqx与韵母相拼

1、出示“鸡、七、西”,学生认读。

2、评一评,改一改

鸡七西

qīxījī

3、游戏形式练习拼读

每人拿一个拼音卡片,找找朋友,并把它拼出来。(声母为jqx)

四、比一比,赛一赛,争做有心人

1、出示:gǔhúkū

júqǔxū

2、你发现了什么?(寻找jqx与ü的拼读规律)

3、小结:顺口溜:小ü小ü有礼貌,见了jqx就脱帽。

五、拓展练习

1、想一想,说一说,你知道那些和ü相拼得音节?

2、仔细观察查字表中的音节,你能不能发现新的问题?

第14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学会10个生字,认识8个字。了解课文内容,知道死海吸引游客的地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情感与态度:了解和探索大海与人的关系,感受大海的神奇,激发学生热

爱大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围绕主线自学课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知道四大海的特点,及给游人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搜集有关死海的资料,结合语言文字和插图,体会作者的感受及死海的神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插图、有关死海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初读课文

1、看人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的画面。

人怎么能躺在波浪上看书,喝咖啡呢?这是什么地方?你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

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学生初读课文

读准字音,不懂的词查字典。

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学生读生字,正音

“阻”是平舌音。

“幻”注意字形,不要掉了左边一点,右边不要加横。

“仰”字不要多加一撇。

2、指名分自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想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回答(作者游览的死海的所见所感)

三、学习课文

1、自读课文。想想死海吸引游人的地方在哪里?

2、学生小组交流,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作者浏览死海,留下深刻印象,死海哪些地方吸引游客?

二、学习课文

死海吸引游客之处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景色美丽、奇异

引导学生读课文,体会五颜六色,像彩虹,变幻多彩的光晕。

2、名字奇特

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后半部分,理解“死海”名字由来

3、浮力大

引导学生读第6-9自然段,领会作者好奇兴奋的心情,感受死海的神奇

补充有关死海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三、再读课文,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多读几遍。

四、作业设计

1、写生字。

2、小练笔:向大家介绍你游览过的最感兴趣一处景点。

第15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要求: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2个偏旁部首。

情感目标: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本课部分生字。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

2、就课题提问:这儿指哪儿?它好在哪儿?

3、让我们来读课文了解吧。

二、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自由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号

3、出示词语,检查自读情况

一座荒岛

孤零零

梦见

天空

云儿

飘来飘去

连忙

种呀种

许多

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

高兴极了

不停地说

4、分自然段朗读课文。相机正音

5、齐读全文

三、书写指导

座空年象极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了解小熊是怎样找到朋友的,知道这儿好在哪里,教育学生从小要懂得爱护环境。学会本课部分生字。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第十五课--《这儿真好》(齐读课题)

2.读了这篇课文,我们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只小熊。

3.今天小熊呀,来到了小朋友们身边,听,它正向大家打招呼呢!(小熊:大家好,我是小熊,看到屏幕上的这些词语了吗?你们能教会我这些词语怎么读吗?)哦,小熊要向大家请教这些词语怎么读,你们能帮帮他吗?

一座荒岛

孤零零

梦见

天空

云儿

飘来飘去

连忙

种呀种

许多

漫山遍野

绿叶成阴

高兴极了

不停地说

(1)给你一点时间,把这些词语先读给自己听一听。

(2)各个声音响亮都很自信,看来,要把这些词语读准确难不倒大家。可要明白了词语的意思,并把它们念好,可就有点难了,谁愿意来试一试的?你觉得我能把哪个词语读得特别好,就把小手举得高高的,给我打个招呼,好吗。(指名读:你想读哪个词?)

(3)刚才这些小朋友给小熊当老师,表现得都不错,这样让我们一起再来给小熊读一遍好吗?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过度:小熊该走了,我们一起把他送回家吧,哎小熊他住在哪儿呀?

(生:小熊住在一座荒岛上。)

1.这是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们的,小朋友你们就把自己当成是这只小熊,投入地读一读这一段话,体会一下小熊孤单一人生活在荒岛上的感受。

2.刚才你们是自己读给自己听,现在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一人读)

师:我仔细听了,这个词他读得真好(点出:荒岛),让我知道这个岛上什么都没有,真是荒凉极了。你听得仔细吗,他还有哪儿也读得很棒?

3.引导学生讨论

生:孤零零这个词他读得也很棒,让我感受到小熊生活在荒岛上很孤单,很寂寞。(点出:孤零零)

生:他把梦见读出来了,让我知道小熊连做梦都想找到朋友。(点出:梦见)

生:可能提到每天许多

4.听到了吗,同学都夸你读得好呢,我的心里也痒痒的,真想和他比一比,听我来读一读好吗?(师范读)我在读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了这只小熊,细细地体会他心里的感受,体会得深了,就能读得很投入。还有谁也能像我们一样,把自己就当成是这只小熊去读这段话,把你生活在荒岛上的感受告诉大家?(指名读,师点评:我很同情你这只寂寞的小熊,听出来了你是多么希望身边能有朋友啊!)(齐读)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1.就在这时,小熊看到天空飘来一朵云,连忙问云呀云,我怎样才能找到朋友呢?

(1)谁来对着云儿问一问?(你要让云儿知道你很想很想找到朋友。)(你要急切地催着云儿给你出主意呀)(听出你这么着急,云儿肯定会帮你)(如果我是云儿一定很同情你。)

(2)让我们一起来帮着小熊问一问。(生齐读)

2.云儿不说话,飘来飘去变成了--一棵树。云儿的主意有点怪,他的意思你猜出来了吗?(生:他是要让小熊在岛上种树,岛上有了树,那些爱生活在树林里的小动物就会跑来和他做朋友了。)(多请几人)

3.小熊和大家一样聪明,他也明白了师引读:他在岛上种呀种,(想一想这个词应该怎么读?生:读得慢一点,让大家感觉到小熊种树种得很辛苦,那就请你来读一读。一起来)种了许多小树苗。(他种得可真多。)

4.一年,两年,小树苗--长大了,小岛变了样。小朋友快瞧,在小岛上你们看到什么了?(生看图自由交流)小岛上真是漫山遍野,绿叶成阴(指名读,齐读)(要让大家感觉到山上山下到处都是树)(树叶长得可茂盛啦,就像撑开了一把把绿色的大伞)

四、学习四、五、六自然段

1.漫山遍野、绿叶成阴的小岛可真美。

2.(1)看一只小鸟飞来了,他说--(小鸟可喜欢这儿啦,谁再来夸一夸。)

师:许多小鸟飞来了唧唧喳喳叫个不停,他们在说什么呢?(小鸟说话的时候它多高兴,多喜欢这儿呀!)小鸟还说?

生:自由发挥

(2)瞧,又有谁来了?生:小鹿,小象,小猴划着船来了。(提醒次序,完整)

师:小鹿蹦上小岛也夸这儿真好,小岛好在哪儿呀,你也来做小鹿说一说。?小鹿还会说什么?

师:小象一来到岛上,他也乐坏了,一个劲地说,你听到他说什么了?

师:小猴跳上小岛高兴地说,他会说什么呀?

生;自由发挥(就把自己当成小动物直接说)(注意提醒表情、语气、联系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展开合理的联想)

3小岛的环境变美了,引来了这么多的小动物要住在这儿,好热闹呀。哎,我们来把小动物们纷纷赶来的热闹景象表演一下吧?

可是上来表演就看不到屏幕上的台词了,所以要请小朋友先把小动物们说的话背出来。一边背可以一边配上表情,加上动作。自编自演试一试。

(1)生戴头饰表演,师旁白

(2)引导点评小熊很兴奋,很热情。

(3)再请第二组上台表演,生齐旁白。(说旁白的重要性)

五、小结

1.荒岛变成了一个漫山遍野,绿叶成阴,动物成群的地方,我想无论谁去那儿都会夸这儿真好。(指名读课题)加感叹号,谁真心喜欢这个美丽如画的地方的,再来夸一夸?(指名读,齐读)

2.小朋友拿起书,让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个有趣的故事读一读。

六、书写指导

小岛的环境变美了,小朋友一定也想去那儿陪小熊玩吧,今天我们就学写玩呀。

第16篇:小学语文优秀教案

教学要求:

1、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讲的话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许许多多科学家工作起来,都常常废寝忘食,达到忘我的境界,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是怎样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的?

板书:全神贯注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2)谈谈读后的收获

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收集各组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归类,组织学生交流。

3、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1)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动作、语言、神态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

(2)最后一自然段茨威格的话怎样理解?

三、全班交流

小组长提出本组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其中部分问题。

四、学生自学,小组、全班交流

自读提示:

课文中那些内容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

先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词句,然后小组讨论,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读议结合,理解语句。

1、读议有关描写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句子。

(1)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觜里叽里咕噜的,好象跟谁说悄悄话。(这说明罗丹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忽然,他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说明罗丹想出了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

如果改成眼睛闪着光,似乎在跟谁争吵那一句好,为什么?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说明罗丹工作紧张忙碌)

(4)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好象已经消失了。(说明罗丹完全进入了艺术创作的境界,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2、读读议议罗丹修改完女像发生了什么事?

(1)让两个学生分别读第3、4自然段中表现罗丹和茨威格行动、语言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讨论下面句子的意思:

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呦!你看我,简直把你忘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猛然想起是讲罗丹刚刚从如醉如痴的创作情境中解脱出来。对不起,请不要见怪说明他对挚友的一片真情。从把朋友无意关在工作室这件事,进一步说明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

3、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你怎样理解茨威格的话。(结合实际)

六、总结全文

七、布置作业:

1、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2、收集名人忘我工作故事.

板书设计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