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2-01 19:50:33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5个新词语。

2、能划出描写武士射箭和卖油翁注油动作非常熟练的句子,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

3、能正确朗读课文,能按.课文内容回答有关问题,(举一个熟能生巧的例子。

4、知道武士的百步穿杨箭术和卖油翁注油滴油不沾的注油本领都源于熟能生巧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5、能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

重难点分析及突破方法重点: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明白任何一种本领的形成都离不开长期的实践。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板书设计:

熟能生巧

谁有什么本领 群众怎么看 武士怎么看 卖油翁怎么看

射箭武士

卖油老翁

教学要点:

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说说熟能生巧的意思(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能找出窍门。)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给课文分段

1、课文通过哪几件事来说明熟能生巧这个道理?

2、按人物的事情给课文分段。(指导第三自然段的分法,想一想第三自然段射箭武士的话主要作用是什么?)

三、交流自学情况。(同前一课时)

重点:字音:翁沾嗖簌

字形:嗖舀重点词:走街穿巷、沾、啧啧称赞、收拾、情不自禁

四、通读课文,小组讨论试着完成表格(表格见第一页)第二课时讨论,(填写见教参)五、完成作业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围绕表格,深读全文

教学过程

一、围绕表格,深读全文

1、射箭武士有什么本领?武士的箭术很好,从哪里看出来?(找直接描写武士箭术高超的句子)在场的人、射箭武士和卖油老翁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人们:欢呼、喝彩

武士:

卖油老翁:卖油老翁认为武士的武艺好是因为什么?

朗读: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不同人物的态度。

2、卖油老翁有什么本领?找出直接描写卖油老翁技术高超的句子。

在场的人和射箭武士看了态度怎样?(啧啧称赞、发呆)

卖油老翁对自己的本领态度怎样?(不沾沾自喜)卖油翁认为自己能有这个本领是因为什么?

(熟能生巧)熟在哪里?转身……油穿过……这一段讲什么?(卖油老翁为人们表演了………)

3、假如让武士和老翁互换以下,那结果怎样?

二、朗读全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任何难的本领只要勤学苦练,就会变得很容易)

三、综合实践活动:请学生举一个熟能生巧的例子。

四、完成作业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

1、认识“坏、扎”等生字,会写“坏、松”等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松鼠和小熊的友谊。

3、学习课文,对怎样交朋友和维护友谊有一定的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和小熊之间的友谊,学会交友。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具:

字卡、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折纸船和放风筝吗?它们一个在水里,一个在天上,却引发了一段感人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0课《纸船和风筝》。(板题)

二、读课题,初读课文,划出难读的句子

三、读带有本课生字的四个句子

1、小组交流读

2、指名读

四、识记生字(我会读)

1、显示生字

2、说说识字的好办法

3、摆字卡读

五、做识字游戏

1、抛魔方,读字,举字卡

2、摘苹果

六、我的发现:扎、抓

七、我会写(范写扎、抓),学生练写

八、我能读好(“乐坏了”的两段话)

1、读第一句话,看小熊的表情,师画简笔画板书,并贴图。

2、看松鼠的表情(乐坏了),师画简笔画板书,并贴图。

3、生齐读第二段,学生齐读这两段(体会“乐坏了”)。

九、体会句子

师:是啊,这纸船和风筝为他俩带来了多少快乐呀,让他们成了好朋友,等他们沉浸在这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这快乐却没有了。(音乐响,师范读7-11自然段)

1、学生读7-11段,边读边体会

2、读“漂流”、“漂荡”这两个词,指名贴在黑板上,说说为什么这么贴(达到理解词语的意思)。

3、读课件上显示的“漂荡的风筝”、“漂流的纸船”,读“山顶上再也……”取“纸船”与“风筝”,引导体会感悟。

4、指读自己喜欢的段。

5、你能想象出松鼠每放一只纸船在心里会为小熊说些什么?(指名说)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由四幅图画组成。

第一幅图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

在校门外,老师正在迎接到校的同学。有的小同学结伴来到学校,有的小同学在家长的陪伴下来到学校。画面上,一个小同学正在听妈妈说着什么,一个小同学正在和自己的爸爸说“再见”,一个小同学正在和老师互相问好。校园里,教学楼高高矗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有几个同学正在扫地、浇花。

通过观察此图,学生可以初步了解学校生活的一些侧面,感受老师的亲切,并学习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第二幅图以“学习语文很快乐”为主题。

教室里,同学们正在上语文课,学习生字“马、牛、羊”。黑板上贴着马、牛、羊的图片,一位小同学正在把生字卡片贴到相应的图片下面。女教师亲切地望着她,愉快地微笑着。其他同学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专心地看着黑板。

此图可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语文课的学习内容和形式,感受语文学习的生动有趣。

第三、四幅图以“良好的读写习惯”为主题。

第三幅图上,一位男同学正在读书。他的坐姿端正,身体自然放松,双手拿书,书直立略向外倾斜,眼睛和书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

第四幅图上,一位女同学正在写字。画面上,作业本平放,小女孩头正、肩平、背直,胸离课桌一拳,眼离本子一尺,两臂平放桌上,左手按本,右手执笔。她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握住笔杆下端,距离笔尖约一寸,同时用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支住中指,笔杆握得松紧适度,笔杆上端稍稍向右偏,紧贴虎口上,与纸面约成45度角。这两幅图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姿势和书写的执笔方法,为今后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打好基础。

教学要求

1惫鄄焱蓟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学校生活,感受教师的亲切,同学的友爱,语文学习的快乐。校园生活的丰富多彩。

2币谰莼面提示,对学生进行尊敬老师、遵守纪律、热爱学习、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等方面的入学常规教育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

3惫鄄煊胙萘方岷希培养学生愿意与老师和同学友好交谈的态度。

教学准备:国旗、写有“马、牛、羊”字的卡片和有关国歌的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谈话导入。

你爸爸妈妈是做什么工作的?你长大后干什么?同桌讨论后教师指名说。同学们要实现理想,现在就要努力学习,学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很多同学都喜欢学校,学校就是一个乐园。播放《上学歌》让孩子们一起跟着唱。然后初步地认识语文书。

(1)直接利用语文书进行导入,然后带领孩子们认识语文书的封面,并认读“语文”两个汉字,这里的要求只要整体认识就行。

(2)我们又设计让孩子们充分翻看语文书,引导学生说说语文书上到底有些什么?你喜欢语文书吗?为什么?激发他们对语文的兴趣,

(3)高诉学生图文并茂的语文书是将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要好好的爱护它。

(4)小组合作认识目录、页码、讨论一下怎样爱护语文书,在学生认识页码和目录的基础上,实践一下用目录去试着找找课文,

(5)让孩子点课文,教师来范读课文,在读的时候教师要入情、入境地去诵读课文,把学生带到美的意境中去,用教师自身的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让他们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

(6)再指导学生整体认识“年级、班级”这几个字,并在语文书上正确地写上自己的姓名,

2敝傅佳生观察第一图画、讲述图片意思。

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生活还不了解。四幅图画是学生了解学校生活的窗口,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画面。

请同学们看第一幅图:

(1)这是什么地方?

(2)画面上有什么人?

(3)他们在做什么?

(4)他们可能在说些什么?

(5)请给第一幅图起个名字-------以“欢迎新同学”为主题。

3、教学注意事项:

(1)、观察后,可以请同学在教学挂图上指出每个人物的身份。如:“这是老师。这是新同学。这是新同学的妈妈。

(2)、通过自主观察图画,讲述画面内容,学生逐步了解学校生活,知道在课堂上要做些什么,该怎样去做。教师切忌用单纯的讲解,代替学生对画面的观察和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入学第一天,猜一猜,小朋友见到老师应该说什么?老师会对小朋友说什么?教师切忌答案求同,只要意思正确,都要鼓励。

4.情境演练。创设情境演练,使入学教育形象化、具体化,落到实处。

(1)教师和学生一起模拟的相互问候;并告诉同学们每天第一次见面时见到老师都要向老师问好。老师可和同学共同模拟练习。

老师:清早,我在上学路上遇见了孔阳同学……

王洋(起立):老师早!

老师:孔阳,你早!

(老师继续创设情境,相遇的地点可以分别是学校门口、校园里、办公室前、教室里……同学志愿扮演老师和学生,互相问早、问好。)

5、联系学校实际。把观察图画和观察校园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了解:

(1)我们学校的旗杆设在哪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赞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学生爱美的情趣。

2、学习按一定的顺序并适当展开想象的观察方法。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用”灿烂”“目不转睛”造句。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培养观察能力;图文对照,理解太阳从海上升起的过程。

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动态过程。

教学切入点:从“伟大的奇观”切入课文,带动阅读。

阅读点:课文的2—5自然段。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录像带

教学课时:2

板书设计

1.海上日出

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太阳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儿,一纵一纵地,使劲向上升。

冲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解题释意,范读课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电影,电视里我们都看过红日东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达;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畅;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会给人怎样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爷爷写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提问:《海上日出》是什么类型的课文?看到题目,你能想到什么?(写景的课文,日出:是太阳升起来;海上:点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从题目可以看到课文是写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二、整体感知

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学生生字掌握情况,听写生字。

2、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一刹那:形容时间极短

重围:层层包围

奇观:指少见的雄伟美丽的景象。观,景象

三、默读课文,从课文文中找出赞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问:“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这是什么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真是伟大的奇观!

2、让学生思考:尾句中“这”和“奇观”是指什么,与题目有什么联系?(“这”和“奇观”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题目点明了“奇观”指的是什么?尾句赞美了“海上日出”)。

3、谁能把题目与尾句合成一句话?(海上日出真是伟大的奇观!)

4、“奇观”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海上日出是伟大的奇观?学习课文第一段。

四、讲读课文。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五、练习朗读全文。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2、识记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导语引入,复习提问。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学了《海上日出》这篇课文,通过学习,同学们都被作者生动的描写所吸引, 都想亲眼看一看海上日出的壮丽景象。今天,老师带来了海上日出的录像片,大家想现在就来欣赏吗?老师提个问题大家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几方面内容?

1、整体感知。(放录像片)

2、复习提问。(板书:常常看,晴天时,有云时,伟大奇观)

二、交待任务。

通过刚才欣赏,大家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海上日出景象壮美,作者的文笔更优美。那么,作者是通过怎样的观察,生动描写出。海上日出这一自然的伟大奇观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未深入学习。

三、学习新课。

1、打开预习本,结合预习中的有关这一段的思考题来学习。(具体讲一讲晴天日出的景象。

2 、按作者观察的顺序,学生讲课文中的句子。(板书:一片浅蓝,一道红霞)

3、小结:日出前,蓝天彩霞,颜色鲜亮。那么,太阳出来时又是怎样的景象呢?结合录像中的画面,继续学习。

①板书:小半边脸(看画面)

②幻灯出示:“太阳……使劲儿向上升。”一句。

a谈理解。b欣赏画面。朗读体会。

③理解“冲破W跳出”“红亮”“光彩”等词语。

4、小结。

5、朗读第二段。

6、尝试背诵。

7、小结:“晴天日出”一段,作者为什么写得这么好呢?首先,作者是按日出的先后顺序来描写的,在叙述时抓住了事物的特点并展开了合理的想象。正是这样细致观察才把晴天日出景象描写得生动传神。晴天日出壮观雄奇,那么,有云时日出景象又是怎样的呢?下面结合预习中的第三题,同学自己学习。

(二)学习第三段。

1、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小黑板出示课后三题中的两个句子。②读题。③填空。④这两个句子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呢?请同学一边欣赏图画(贴挂图),一边观看录像来讲。

3、小结:通过同学们的描述,我们感觉晴天日出壮观无比,有云日出也别具一格,每个人看后都会发出由衷的赞叹!

(三)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

2、(幻灯出示)学生谈理解。

3、改成陈述句后与原句比较。

4、朗读。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这篇课文我们学完了,大家回忆一下这节课,谈一谈你有哪些收获?(学生谈)是呀,像海上日出这样伟大的奇观,在我们的大自然中有很多很多。要想领略它们的美,大家必须认真、细致地去观察。如果你在观察时做到了有顺序、抓特点,展开了合理的想象,那么,老师相信,你们也会写出像《海上日出》这样优美的文章来的!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目标预设:

1、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书的知识。

2、 会认8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3、 了解获得书的途径。

4、 介绍自己喜欢的一本书,激发读书的兴趣。

相关资料:

1、 教师准备:书的资料

2、 学生准备:利用周末时间在爸妈的副食下买一本适合自己看的书。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联系生活实际了解购书的途径。

2、 认识书的封面、封底、目录和序文。

3、 认字2个,写字1个。

教学重点:

目标1、3。

教学难点:

目标2。

教学流程:

一、组织交流扩展读书途径

1、 上周末,老师请爸爸妈妈带你们外出,购买一本适合自己看的书,你们买到了吗?学生展示已买到的书。

2、 你们买了什么书?在哪儿买的?学生交流书名及购书的途径。

3、 观察图画,你发现哪些地方图书很多?生活中你在哪些寺方能见到图书?

4、 老师出示词卡:新华书店、图书馆、阅览室、文化站、报刊亭,认读词卡。

(孩子进行买书实践,为学习书的封面,学会查找目录打下基础。)

二、认识图书

1、 老师出示图书:从封面上你都看到了什么?(著作名称、作者、出版社名称等)书的封底有什么?(发行单位、书号、定价、条形码等)一本书除了封面、封底、正文外,还有什么?(扉页、序言、目录等)

2、 展示台投示,认识目录

你们知道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吗?你是从哪儿发现的?咱们学会看目录,有什么好处?学生通过看目录,感受目录的作用。

3、 课件演示认识序文:我们拿到一本书要想快速了解它的主要内容,你们知道怎么做吗?介绍序文,认识序文及其作用。

(指导学生了解目录、序文的作用,创设情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三、自主识字、写字

1、 我们全面认识了图书,这几个词语你能读读吗?

2、 抽读生字。’

3、 学生扩词:封()()录()()

4、 怎么写“录”字才美观呢?

5、 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书写,学生评价。

(巩固认识生字,进一步认识图书。)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图书,选择好书做朋友。

2、 学会给图书分类。

3、 认字6个,写字3个。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你最喜欢什么书?为什么?

二、图书会

1、 丁丁冬冬也有许多爱看的书,瞧,他们请来了图书朋友,和它们打打招呼吧。

(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十万个为什么、科学家的故事、中国古代传说、伊索寓言、丑小鸭、宝葫芦的秘密、木偶奇遇记、小王子等)

2、 学生介绍自己看过的书。

3、 这么多朋友,为什么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手拉手站在一排?

4、 你听说过四大名著吗?能介绍一下相关的资料吗?

(识字与介绍课外书巧妙结合,让学生重点了解四大名著,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学生大多没看过四大名著,可引导其认识名著的作者,鼓励今后读书。)

三、和好书交朋友

1、 出示句子:书是知识的海洋,书里有精彩的世界。

2、 爱书的孩子,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书?

3、 教师出示两本书:《蜡笔小新》与《新语文读本》你喜欢哪本书?为什么?(小组合作讨论:《蜡笔小新》是漫画书,知识容量小,书里有一些不文明的语句,读后收获很少。《新语文读本》有许多优美的文章,知识丰富,读后受到做人做事的教育。)

4、 好书让我们学到知识,好书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与好书做朋友,我们的心灵会更加纯净。你也有好书介绍给大家吗?

(引导学生挑选好书,帮助其分清良莠,通过相互讨论,不但使学生知道了许多好书的书名,增长了见识,还在口语交际中锻炼了说话能力。)

四、为好书安家

1、 图书也有自己的家,它们的家在哪儿?你在书店查找图书方便吗?为什么?

2、 我们在家里整理图书,可以将它们分为几类?教师相机出示词卡:杂志、工具书、教科书、连环画、童话书等。

3、 学生朗读后,做游戏:给好书找家

将自己手中的书按“杂志、工具书、教科书、连环画”分类,将它们分别送回自己的家,比一比,哪个小组又快又好。

4、 好书是我们永远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学生介绍护书方法)

(给图书找家,既有利于学生寻找图书,又培养了学生动手爱书护书习惯。)

五、自主识字写字

1、 出示词卡:杂志、工具书、教科书、连环画、西游记、小王子

2、 认识这些生字吗?有什么办法记住它?给它们组组词吧。

3、 谁能把下列生字写得美观?义、丑、王

4、 学生练一练,自评、互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一、复习字词:

开火车认读词语

二、参观图书室

1、 给自己的图书安家之后,让我们去看看学校的.图书之家吧。

2、 参观图书室,图书室分哪两部分?(阅览室和藏书室)

3、 参观藏书室,了解这里的图书是怎么分类的?

4、 我们怎样在图书室借阅图书?请图书管理员做介绍。

(借阅图书的过程较为复杂,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同时练习借

阅。)

三、学写读书笔记

1、 读书后为什么要写读书笔记?(巩固知识,积累优美词句)

2、 怎么写读书笔记:(摘抄优美句子,写体会、剪贴文章;提问解答等)

3、 老师示范,学生练习。

(读书笔记贵在坚持,它既是对生字的巩固,又是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四、拓展性学习:

你还喜欢看哪些书?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所得写出来让大家欣赏。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