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7 16:58:36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第一单元复习

单元要点:

1领略祖国山水的美丽风光,激发热爱祖国自然风光的情感,培养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默写指定的课文及段落。

4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诵读品味语言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提高表达能力、积累优美词句。

一、字词

洞庭江南玩赏无瑕扩散攀登泰山骆驼屏障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敬亭山波澜壮阔水平如镜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色彩明丽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突兀森郁

描写山的词语:峰峦雄伟红叶似火拔地而起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兀立连绵不断突兀森郁

ABB:白皑皑AABB:重重叠叠斑斑点点

多音字:卷[juàn][juǎǖ]似[sì][shì]转[zhuàn][zhǎun]

重[chóng][zhòng]

二、日积月累

1、背诵第一课《古诗词三首》:《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

2、背诵第二课《桂林山水》全文;

3、背诵第三课《记金华的双龙洞》自己喜欢的段落。(建议选背课文第七自然段)

4、背诵园地中描写祖国山水的诗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几行红叶树,无数夕阳山。(王士祯)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黄庭坚)

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辛弃疾)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张若虚)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

三、课文重点内容

《古诗词三首》,

1、读古诗词,说说词与古诗的不同。默写古诗。注意“亭”与“庭”的区别,写好“庭”

2、注意个别字词的意思。厌?;闲?;和?潭面?谙?蓝?尽:完;胜:强过超过;如:如同;谣望:远看。

3.、说诗句的意思。课后三句。

4、体会作者的情感:

《独坐敬亭山》诗人通过对敬亭山景象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当时因怀才不遇而孤独寂寞的心情,其中最能表现这份心情的诗句是“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尤其是尽、孤、独、闲。

《望洞庭》诗人用轻快的笔触,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秋月洞庭图,表达了作者对洞庭美景的喜爱和赞美的感情。“白银盘”指的是洞庭湖,“青螺”指的是君山。这里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描写洞庭山水秀美的诗句是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忆江南》是诗人对江南的赞美,“能不忆江南?”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江南的风景这样美好,能不让人回忆吗?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江南的赞美和怀念的感情。

运用:清晨,我来到洞庭湖,远远看到君山迷人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吟颂起刘禹锡的诗句:;近看湖水被朝霞染得通红,又吟颂起白居易的诗句:。

《桂林山水》,采用一步一景、再把所看到的景融为一体的方法来描写桂林山水的,还要学习把“……比作……”的形象的描写方法,发现排比句式的主要特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自己对身边一二处景物的描述中。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谰、瑕、攀、泰、峦、绵”的写法,“红叶似火画卷倒映迷蒙”的读音

2、课文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突出漓江的水的特点静、清、绿;桂林的山的特点奇、秀、险,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课文将大海、西湖与漓江水进行比较,将泰山、香山与桂林的山进行比较,是为了说明桂林山水甲天下,“甲天下”的意思是天下第一。

3、桂林山水真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画卷中有山、水、竹筏小舟、云雾、绿树红花等景物,让产生“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与这句有前后照应的是“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4、仿照课文第二三段仿写,读读。

5、《课堂》P3第4题P4第6题第(1)题,(可讲可不讲)

《记金华的双龙洞》重点让学生复习作者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按游览的先后顺序记叙的方法,以及初步了解有详有略的叙述方法。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浙、臀、擦、蜿、蜒”《课堂》P6第4.5.6题

2、作者游览的顺序是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文中还有一条线索:作者多次写到了水。途中“一路迎着溪流”,来到洞口,发现“那溪流就是从洞口流出来的”;“在外洞找了泉水的来路,原来从靠左边的石壁下方的孔隙流出”;在内洞,作者看到了“泉水靠着右边缓缓地流”,听到“声音轻轻的”。

作者介绍游览外洞的情景,先描写了洞口外的景色,特点是很有气势,再写了洞口,特点是很宽,然后写了外洞,特点是大。

“孔隙”的特点是窄小。表现在:a小得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见书b船的进出方式是:,c乘船必须d通过孔隙时的感受是

内洞的特点是黑、大、奇,重点写了奇的特点。

3、读句子,说说从带点的部分体会到了什么。见书P11

《七月的天山》,在写法上既按照浏览的先后顺序,又体现了一步一景的描写方法

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注意生字

2、填空:课文一共有5个自然段。第2段从高到低,由近及远,依次写了天山的雪峰、雪水、雪水汇成的溪流(向我们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又解释了盛夏进入天山凉爽的原因)。第3段依次写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和马蹄溅起的水声。第4段着重写天山深处的景象:山色柔嫩,山形柔美。

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方面向我们展示了天山的美景。

(水:无限生机;树:相映成趣;花:耀眼绚烂)

4、第5段换种说法。

《语文园地一》

1、词语盘点:读词语,听写

2、口语交际:略习作:即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描写景物的方法。

3、我的发现:排比句式,这样写,不仅使语言优美,而且使文章生动形象具体。

4、日积月累: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名句。背一背,用一用

5、宽带网:是本组走进千山万水的拓展内容,了解五岳,五湖

第二单元复习

单元要点:

1懂得诚实、首信比金钱更重要。

2学会本单元的生字、生词。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默写指定的课文及段落。

4边读边想象画面,在诵读品味语言中,感悟语言的魅力,提高表达能力、积累优美词句。

一、字词

维持财富精湛器重属于百货情形道德号码橡皮尊严逃难善良朴实款待例外喉结赞赏捶背僵硬许配拨电话缓缓驶过闷闷不乐迷惑不解面呈菜色疲惫不堪狼吞虎咽骨瘦如柴

AABC:缓缓驶过闷闷不乐

多音字:卷[juàn][juǎn]似[sì][shì]转[zhuàn][zhǎun]

重[chóng][zhòng]

二、日积月累

1、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2、说“信”

确实地相信叫确信。非常地相信叫深信。

坚决地相信叫坚信。忠实地信仰叫笃信。

对自己怀有信心叫自信。履行自己的诺言叫守信。

取得别人的信任叫取信。讲究诚实和信用叫诚信。

三、课文重点内容

专题是“以诚待人”。四篇都是写人记事的课文。训练的重点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讨论解决;初步了解描写人物外貌、动作和语言的方法。

《中彩那天》,找出母亲讲的话和描写父亲的神态、动作语句,

1、读课文,记生字,注意“德、属、驶、惑、拨”

2、找出文中“我”心情变化的句子。说说“闷闷不乐、迷惑不解”的意思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课前透视

《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作品改写的一篇拟人体童话。文章以充满情趣的语言,生动引人的情节,描写了一只丑小鸭出生后,历经种种磨难,最后发现自己是一只漂亮天鹅的非凡经历。文中丑小鸭艰难曲折的经历,以及它身处逆境,不懈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每一位读者。

本文是学生熟悉的一个童话故事。内容浅显,故事性强,情节引人入胜,具有较强的可读性,文中的字词极富表现力,词汇丰富。因此,教学中要抓住内容上的特点和学生喜欢故事,关注人物命运心理特征,强调自主阅读,自主感悟。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朗读时间和吸收内化时间,以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并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

教学目标

1、会认1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3、懂得要善待他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课件或插图、天鹅图片、音乐

2、了解安徒生的生平,收集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进行阅读。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情境激趣:播放音乐,出示天鹅的图片。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启发学生谈感受,启发体会天鹅的美丽。教师相机引出课文内容: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它为我们讲述了丑小鸭是如何变成天鹅的动人故事。

2、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听故事吗?每个动人的故事,都会有许多形象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善良的白雪公主,可怜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可爱的小红帽还有一只可爱的'丑小鸭吧,这个故事你听过吗?(引导学生回忆故事,简要叙述。)教师相机引出课题。

对话平台

初读

1、自读课文,画出不熟悉的字词,利用工具书弄清楚是什么意思,想一想,怎么记住它。(学生自学、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2、游戏巩固识字:如当小老师、猜谜语、摘果子等。

3、分段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正音。

(突出识字教学内容,丰富学生识字记字经验,培养学生识字记字能力。)

熟读

1、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思考:读懂了什么?互相讨论,交流读书感受。

2、指读课文,指导读好长句子。结合课文理解重点词语。

3、全班交流读书感受,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叙述顺序等,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4、质疑问难: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师生交流,适当点拨。

(结合课文特点,强调自读自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生字和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及结构特征。

2、生试写灰、冰、鸭、鹅、讨、厌、欺、负师生评价后再写。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如:厌是厂字旁里是犬,不能少写一点,注意写好竖撇。鹅:我写得小一些,鸟应稍微写大一些。

3、师指导书写蛋壳、翅膀。

4、生自由练习,同桌评议,优秀作业在全班展示。

(本课中需要会写的生字较多,但是书写的难度不大,因此采取了引导观察,尝试书写的办法,教师及时巡视指导,及时鼓励,培养了学生的写字能力。)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读写生字词语。同桌互相检查修改,把写错或不会的字词多写几遍。

2、分段指读课文。

3、启思:根据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弄懂?教师要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和补充,然后确定研究的主要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

(在抓好读写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读书质疑的能力,然后梳理问题,抓住关键主要问题,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同时应该注意,学生提出的问题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应该因势力导,以学生的问题为主,展开教学活动,防止教师包办代替。)

读议

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边读边讨论。(学生自学,分组合作,教师巡视)

抓住的问题,应该能够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如: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吗?因为小鸭流浪的足迹是是全篇课文行文的线索,从它离家的原因出发,既抓住了小鸭受到的歧视,也包括了小鸭流浪的经历。因此这个问题起到了牵一发而全身的作用,教学活动可以结合这一问题充分展开。

2、小组讨论,教师巡视,相机点拨。

(在结合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抓住重点语句,并结合生活的体验交流自己的看法。防止学生只凭整体的感觉说空话,说套话。引导学生与文本实现真实的对话,让学生在读书与交流中,感悟课文内容,丰富情感体验,进而与课文内容产生共鸣。)

3、学生汇报,指导朗读,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感悟。

由于问题设计上出现的多元性,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汇报时,要注意对学生相机引导,深入领会文章内容。无论学生的观点如何,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结合相关段落的阅读来说明问题,并进行适时地朗读指导。

如:学生认为丑小鸭应该离家出走。教师应引导学生找出相关段落读书理解。(读2、3、7自然段的有关句子。)说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丑小鸭的丑陋、受歧视、孤独。因为它是一只天鹅,不能和普通的小鸭。教师相机结合学生的理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相关的句子,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同进可以追问:为什么鸭妈妈不讨厌他?当发现自己是一只天鹅的时候,丑小鸭这时候会怎么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相关的语句。

如果学生认为丑小鸭不应该离家出走,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找出相关的段落朗读感悟。(读4、5、6自然节的相关语句。)交流讨论的结果,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感情朗读。如:找出表现丑小鸭害怕羡慕幸运的语句,认真体会,有感情地练习朗读。同时结合课文内容,教师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如果丑小鸭离家出走会怎样?

拓展

1、通过阅读,从丑小鸭和故事中其他人物的身上,你有哪些收获?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采取对他们说一几句话的形式,可以把自己对他们看法与同桌的同学进行交流。

2、从丑小鸭丑、苦、变的经历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课后编排课本剧。

4、课后阅读安徒生的其他童话作品。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孤单:单身无靠,感到寂寞。

讥笑:讥讽和嘲笑。

羡慕: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

相关链接:

1、安徒生:(1805,4,2-1875,8,4)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童话大师,也是我最喜欢一位作家,其童话真正达到了同时适合六岁与六十岁人阅读的境界。

安徒生,全名汉斯.克里斯蒂安.安徒生。出于于丹麦中部的小城奥登塞。他创作的文学各类很多,但以童话闻名于世界,一生共计写下168篇童话。

自幼家贫,11岁父逝,生活更为困顿。安徒生从小观察敏锐,想象力丰富,14岁时告别家乡到哥本哈根,下定决心要当一个艺术家,却面临走投无路的困境。幸好有文艺界人士同情他的遭遇,提供学习的机会,安徒生此间阅读大量名家如哥德、拜伦的作品,也学着创作诗篇与剧本。17岁发表作品《尝试集》,24岁出版长篇幻想游记《阿马格岛漫游记》,第一版销售一空,原本在饥饿中挣扎的安徒生从此脱离贫穷的阴影。

正是他,首次将童话从幼稚粗糙的民间传说与故事,发展成为优美的,饱含作者内心情感的文学童话,为后世作家的创作留下经典范文。1954年国际儿童读书联盟第三次大会上设立以安徒生的名字命名的世界儿童文学大奖--国际安徒生奖,这个奖项至今仍是儿童文学界最高的荣誉。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通过自学、讨论等学习形式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难点: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准备:

搜集相关事例、课件。

一、导入谈话:讲一个关于善意的谎言的故事

1.板书“欺骗”并理解“欺骗”。

2.生活是复杂的,并不仅仅是几句话能概括得了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场特殊的欺骗。齐读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

3.关于这场欺骗,你们想知道什么?

(1)谁欺骗谁?

(2)为什么欺骗?

(3)怎么骗?

[评:通过欺骗导入课题,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带着疑问去了解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欺骗故事,让学生边读边思考,生活中为什么有这样的欺骗?它是善意的吗?]

二、结合自读导语,默读课文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3.反馈交流。

(1)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

(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在失去看书机会时,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马草,让“我”继续看书的事。赞扬了作为书摊主人的残疾青年不计一己得失、想方设法让“我”读书的良苦用心,表达了“我”得知真相后的深深感激之情。)

(2)文章几次写到“别饿坏了那匹马”,用意是什么?

(第一次是残疾青年叮嘱“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时说的;第二次是“我”担心马饿坏了,急着推门进去时说的。)

(这两次的意思不一样,第二次是“我”真的担心误了喂马时间而饿着马。而第一次,表面上是残疾青年让“我”以后把马草卖给他,不要耽误时间,饿坏了马。实际上,根本没有这样一匹马,残疾青年怕“我”因卖马草耽误时间,耽误学习而善意地欺骗了我。)

(3)为什么会有这个欺骗故事?这场欺骗的动机是什么?

(为了帮助我能继续看书。由此可以看到残疾青年善良、宽厚、善解人意的美好的心灵!)

[评:根据课文前导语的提示,学会自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的思路,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以及从根据第一印象而产生的一点点体会和感受。]

三、抓住重点句,感悟人物品质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残疾青年美好的心灵?

2.根据学生回答,课件随机出示:

A.他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为什么先是一愣,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

B.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

C.“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用双手拼命地摇着轮椅,想挡住我的路,“你放下!等碧云来拿!”(他为什么急了?)

D.可是迟了!我已经走进他家的后院,看见了一堆枯蔫焦黄的马草──这些日子我卖给他的所有的马草!那匹马呢?那匹香甜地吃着我的马草的马呢?(同学们,“我”走进了后院,看到了心目中那匹香甜地吃着马草的马吗?那么,“我”看到了什么呢?请大家把句子再读读,看哪个词语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草一天天多起来,青年仍把马草收下来,说明了什么?)

“我”一直将马草卖给青年,以为他真的有那匹马。现在看到了马草,明白了真相,“我”心情如何?

刚才我们通过仔细阅读课文,了解了人物的情感。读课文就是要学会从字里行间读出人物情感。那么“我”难道仅仅只看到了马草吗?

3.现在就请大家读这段课文,仔细体体会其中的感情。

4.文中只有残疾青年有着美好的心灵吗?你还看到了谁的善良和美好?

(父亲也很善良。父亲虽然赞同“我”看书,但他知道青年的生活的艰难,所以忍痛打了“我”,让“我”去扯马草换钱。他还不忘利用匆匆翻书的机会,在书里夹上几张毛票,维护了青年的自尊。碧云同样善解人意。她很能理解哥哥的想法,配合着哥哥把谎言维持下去。)

5.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些人物的美好品质呢?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认识“坡”、“割”等12个生字,会写“吗”、“吧”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初步了解动物活动与天气的关系,特别是了解下雨前动物的活动。

教学难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湿”、“搬”;书写“得”、“很”。

教学方法:卡片课文插图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经历中知道天要下雨前的现象。

2、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由读课文。要求把生字的音读准确,把课文读通顺。

2、学生相互提醒要注意读准的字音。

3、认读词语。

4、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5、交流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错误。

3、同桌交流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4、派代表全班交流。

细读课文,读中感悟

1、学习第1—3自然段。

A、学生自由读。

B、学生交流读懂了什么。

C、出示小白兔与小燕子对话的场景的挂图。

学生看图后再自由读课文里的相关内容,用“——”画出小白兔的话,用“”画出小燕子的话。)

D、指名读,并评议,小组分角色读。

E、重点指导读“我正忙着捉虫子呢!”这一句话。

F、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读,读出小白兔疑问的语气,小燕子耐心、温和的语气

2、小组合作学习第4—7自然段。

A、学生总结学习方法。

B、学生自由合作读。

C、小组练说:小白兔又碰到了谁,问了什么?小动物是怎么答的?

D、小组派代表到班上说。

E、小组分角色朗读。

F、出示小白兔与小鱼、蚂蚁对话场景的挂图。

G、指名分角色读。

H、齐读,表演读。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1、识记生字。

A、学生自由认读生字。

B、汇报交流,重点指导

C、学生口头扩词。

D、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学习第8、9自然段

1、启发学生思考:

A、听了小动物的话,小白兔相信了吗?

B、天真的下雨了吗?

2、指导学生朗读第8、9自然段。(读出小白兔焦急的肯定语气)

3、引导学生小结下雨前的征兆:小燕子、小鱼、蚂蚁的活动。

指导背诵课文

1、自由背课文(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检查反馈:指名背,小组背,齐背。

拓展延伸

1、学生谈谈自己还知道动物下雨前的活动。

2、学生交流有关动物与天气的趣闻。

书写生字

1、学生认读要求书写的字。

2、交流书写时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范写“得、很”。

3、学生描红、书写,作业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小燕子:低飞

小鱼:游出水面

蚂蚁:搬东西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金色的草地》记叙了一个小男孩由无意中发现了金色的草地会变颜色,到开始注意仔细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最后与蒲公英成为朋友的经过。课文语言通俗,内容浅显易懂。学生要通过读课文,体验发现自然奥秘的乐趣,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目标]

1.学会“色、草、片、变、发、并、而、怎”8个生字,会认“英、钓、注、意、观、察、便、张”8个生字,认识偏旁“又”。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部分背诵。

3.读懂课文内容,培养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2.体会第1自然段的发现与第2自然段的发现有什么不同,增强观察自然的意识。

[设计理念]

鄂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是以“发现”为话题组织材料的。《金色的草地》被编人这个单元,编者的意图也旨在让学生从小男孩由偶然的无意发现到主动去观察、发现的行为中受到启示,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发现欲,从而去发现身边的科学,实践身边的科学。根据新课标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及“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结合本课和本单元编排的特点,我应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质疑研读为主线,以自主发展为灵魂”的教学思想设计本课,力图通过围绕发现,引导学生探究性读书,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受到启发教育,达成学习目标,并从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质疑释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初读课文;自主学习生字词;品读感悟第1自然段内容;指导书写部分生字“色、草、片、变”。)

一、创境引新,激趣导入

1.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一课的生字词,还和一个小男孩一起发现了一片金色的草地。(相机课件出示:一片蒲公英开放变成金黄色的画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对草地印象如何呢?(学生答)让我们打开书带着对草地的赞美和喜爱,自由读这课第1自然段。

2.设疑激趣:这片草地不仅美,还很有趣呢!小男孩发现什么有趣呢?想不想知道?让我们赶快读读第2自然段吧!

二、自主探究,读悟质疑

1.学生自由朗读第2自然段。

2.说说小男孩发现了什么?

相机(在背景图上)板书:早上绿色

中午金色

傍晚绿色

3.课件出示早、中、晚草地颜色变化的三个句子,自主读悟。

(1)谁来读读早上草地变化的句子?让老师能听出小男孩喜欢观察、善于发现。

指名读、评议、再指名读、小组比赛读。

(2)中午、傍晚草地颜色又是怎么变化的?自由读读吧!

(3)谁又愿意读读中午、傍晚草地变化的句子?你想读哪句就读哪句?

指几名学生读,相机评比读,读出蒲公英的神奇,再挑战读。

(4)老师和男、女生合作读这三个句子。

4.课件出示草地颜色随时间变化的画面,学生观察后,自由畅谈感受。‘

5.质疑:读了句子看了画面,你有什么疑问吗?

老师归纳问题出示: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齐读问题。

6.这是一片美丽而神奇的草地,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段吧!读出你的体会,齐读第2自然段。

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

1。草地的颜色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小男孩想知道,我们也想知道。请同学们带着以上问题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想自己能读懂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

(1)把自己读懂的内容与小组的学习伙伴交流交流。

(2)词语质疑,组内尝试解决。

3.汇报交流。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结合画面和手势理解词语“合拢”、“攥成”、“张开”。

A.老师用手势动作演示这三个词表达的意思,相机板书(简笔画图),指导学生朗读相关句子。

B.谁能上台用黑板上的蒲公英演示“合拢”、“攥成”、“张开”?

指名演示后,利用课件再现蒲公英开合特写情境,加深词语理解。

4.自由朗读蒲公英的花瓣开合的三个句子,了解草地变色的原因。(再指名读、评议读、引读)

5.大家读得这么好,如果加上动作、表情再读读一定更棒。指名加动作、表演读。

6.这段写得真好,你喜欢吗?愿意把它背下来吗?

7.比一比,谁背得快。背时可做动作表演背。(自由背,指名比赛背)

四、激发情感,体验乐趣。

1.哦!原来草地颜色的变化是由蒲公英的开合引起的呀!那你们喜欢这神奇的蒲公英吗?(学生答)

小男孩更喜欢,让我们带着对蒲公英的喜爱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吧!

2.讨论交流:为什么它和我一起睡觉,也和我一起起床?再读最后一自然段。

3.比一比,谁读得好,背得快。

五、回归整体,升华感受

1.读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2.你想夸夸小男孩吗?

(要引导学生学习小男孩留心观察自然,善于发现问题的精神。)

六、识字与写字,拓展延伸。

1.出示“发、并、而、怎”,指名读,齐读。

2.指导认识“又”字旁。

3.交流怎么记住这几个字?

4.仔细观察这几个字在田字格的位置,说说写好它们,你有什么发现?

5.老师范写“怎”。

6.学生描红、练写。

7.布置课外实践活动。

(1)节假日,请爸爸、妈妈带你到大自然中去,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2)拓展阅读《有趣的发现》。

七、自选段落,背诵积累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案例(二)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轻轻地,轻轻地,春姑娘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让我们用美丽的词语去迎接她的到来吧!

(学生说出有关描写春天的词语或句子)

是的,春天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她藏在哪呢?让我们一起去找春天吧!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

2.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生字的学习情况。

3.出示文中部分句子,检查学习情况。

①春天像个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

②小草从地下探出头来,那是春天的眉毛吧?

③她在柳枝上荡秋千,在风筝尾巴上摇啊摇

4.再读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学生畅谈收获。

三、指导写字

指导写脱、冻、溪、棉、探、摇六个字。

1.让学生先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冻不要把竖钩写成横折钩。

3.学生练习,师巡视,鼓励写得好的学生,奖给小红花。

四、课外巩固

向父母介绍今天学会了哪些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知识

1.学习自愿展示自己学会的词语。

2.把自己认为读得好地方读给伙伴听。

二、朗读课文、感悟积累

1.学生读课文,结合图,找一找春天在哪里?全班交流,读通课文。

2.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再读给同桌听。

3.指名读喜欢的句子,相机指导朗读,感悟积累。

4.采用多种方式感悟课文:领读、竞赛读、表演等。

三、自主积累、练习背诵

播放春天五彩斑斓、百鸟争鸣的美景,学生背诵有关段落。

四、课外拓展

出示朱自清《春》中有关段落,让学生阅读。

第7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复习生字、词语

全家奇妙却是精彩球赛关掉

换球员写字音乐完全

二、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1.课文围绕“奇妙”一词展开,文章奇妙在那里?

学生读第2~5小节,找找奇妙藏在哪里?(学生自读课文,找一找,划一划)

2.学生分组讨论,奇妙在哪里?

3.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引导。

(1)身为球迷的爸爸关掉球赛,换成京剧。

(抓住这一点,询问学生爸爸为什么这样做,爸爸表现怎样?教师引导学生带着爸爸孝顺母亲的感情读读这一节)

(2)奶奶放弃了自己喜欢的京剧,换足球频道,奶奶不看电视看我们,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

(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老人对儿女子孙的浓浓爱意。如果学生读不出这种感情,教师范读指导)

(3)关掉球赛,看音乐舞蹈。(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会这样呢?)

学生有感情的读这一小节,读出家庭成员间互相关爱之情。

(4)互敬互爱,为了他人的快乐,放弃自己的爱好。

示课文第五小节: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一个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对他人的关爱)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读课文的二、三、四小节,完成练习。

因为爸爸爱奶奶,想让奶奶……所以……。

因为奶奶爱我们,想让我们……所以……。

因为我们爱妈妈,想让妈妈……所以……。

四、感悟诗歌,课外延伸

配乐朗读小诗,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五、指导写字。

六、自问自答:

带着问题观察课本中的插图,“看了图,你看到了什么?”既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这节课我把重点放在了识字上,采取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从文中来又到文中去,从课内到课外。先让学生自主交流识记生字方法,接着让学生带拼音读生字,去掉拼音认读生字,然后到课文中找生字组成的词语,最后自己进行组词。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交流自己是如何记住生字的。学生畅所欲言,有熟字加偏旁,增减笔画,看电视识字等等。“这个字,你从哪里学到的?”体现了识字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从生活中识字的意识。

在初读课文时,我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不好读的词语,集体解决。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为学习课文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学习课文的层次性。

由于我对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识记生字的教学,还掌握不到教学的技巧,在课堂上对要会写的字能加以一一指导学生怎样书写,并让学生即时书空,可能学生的记忆会更深。

更多相关内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