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7 10:42:13

第1篇:语文教案

一、课文悟读

《未选择的路》是美国著名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著名诗篇。罗伯特·弗罗斯特堪称美国20世纪90年代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是美国非官方的桂冠诗人,他一生致力于诗歌的创作,主要写作并出版了10部诗集,这一首是其第三部诗集《山的间隔》中的名篇。

全诗共4节,可分两层:1—3节为第一层,在树林里,“我”面临着两条路,而经过思考决定选择了一条人迹罕至的路。在这一层中,诗人描述了选择人迹罕至的路并不是草率决定的,而是经历了复杂的心理历程。描述了“我”站在岔路口,为不能同时涉足两条路而遗憾,“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写出“我”的犹豫和久久思索:一条路平坦通畅,极目可望见它的尽头;而另一条路幽寂荒凉,充满着引人探索的诱惑,但“无限美景在险峰”,

“我”终于选择了那条人迹更少的路,就让另一条路留待后日去走,这显然是作者做出抉择后的一种自我安慰,因为“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虽然如此,但依然义无返顾。

第4节为第二层,是作者多年以后的感慨,

“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这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面临着无数的选择,而每一次选择都会对人生产生重要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怎样度过,就看他在人生的岔路口做出了怎样的选择,选择不同,命运就会不同。

弗罗斯特在诗歌风格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朴素无华,含义隽永,把深刻的思考和哲理寓于平淡无奇的内容和简洁朴实的诗句之中。本诗堪称是这方面的典范。这首诗的语言质朴自然,但在构思上却非常巧妙。我们不难看出,诗歌中所描写的岔路就是人生岔路的象征。它说明,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时常必须要在两条道路、两种思想或两种行动中做出选择,不同的选择将决定不同的人生方向。面对选择时,我们往往会变得犹豫不决,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最后,我们终究会选择其中的一条路。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面临选择的人和他进行选择时的心态,至于选择的具体内容并没有写出,诗人的着眼点是选择本身。每一个读者都能够在这首诗中发现自己的生活体验,体味其中的哲理。因为这首诗具有丰富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想像的空间,从而受到触动,引发深深的思索。这种每个人都有过的复杂的心理体验,被弗罗斯特敏感地捕捉到了,并谱写成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我想这首诗之所以广受欢迎,也正是因为它表现了人类共同的感受。

二、亮点探究

1.思考诗歌中“路”的含义。

探究学习:

诗歌表面上是写自然之路,实际是借自然之路来表达对人生之路的思考,这是文学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2.诗中第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探究学习:

正因为人迹稀少,才会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但也正因为无人涉足,才给人新鲜感,才有可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美丽。这条路上人迹罕至,代表着这条路也许更艰辛、更需要开拓,正因为如此,才更具有诱人探索的魅力。

3.这首诗蕴涵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探究学习:

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在人生的岔路口,你做出什么选择将决定你的一生如何度过。人只能选择一种人生道路,所以要慎重。但也要有魄力,勇于创新和进取。

4.诗人为何把诗题取名为“未选择的路”?

探究学习:

这首诗写人生道路的选择,全诗共有4节,第一节写两条路,第二节写选择的路,第三、四节写未选择的路。由此可见,诗人写作的重点是未选择的路,这从诗题中也体现了出来,这主要是为了深化主题。诗人感叹人生有许多道路可供选择,但一个人往往只能走一条路,而还有其他许多条路,因为人生短暂而只能放弃。人生道路的选择带有偶然性、随意性,诗人不写已选择的道路,而重在对未选择的道路发出感叹,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让人更深入地思考人生的选择问题。

三、选题设计

古今中外有许多对“路”的感叹,如战国时代屈原感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俄国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这样说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以上材料可以与《未选择的路》进行比较阅读,探讨人的一生如何度过,应怎样去面对人生的选择。

研究方法:

首先,在面对人生选择时一定要经过慎重的思考;其次,要使自己的人生选择有意义、有价值。

参读书目:

《离骚》;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四、备教卡片

●卡片①

弗罗斯特是一个旨在通过自己的诗歌说明某一哲理的诗人,他利用意象或比喻讲述他的心得体会,阐明他对人生、社会和宇宙的态度,正是由于他重视自己诗歌的思想性,所以他的诗歌不但富有智慧和哲理,而且常读常新他的诗歌永远是耐人寻味的,使人不断有所发现、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摘自吴富恒、王誉公主编《美国作家论》)

●卡片②

弗罗斯特以写抒情短诗著称,它的抒情短诗的质量很高,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劳伦斯指出他的主要艺术成就就在于他能把思想情感和富有象征的意象糅合起来,用抒情诗的形式表达。

……

对弗罗斯特来说,生活是神秘的,诗歌也许能发现其中部分的奥妙,但永远不可能弄清全部真相,因此他的诗在某种意义上是他个人生活经验所提供的启示和注释。但是尽管他的诗带有浓重的个人化色彩,并且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却不是一个自传体诗人,他是为了增加诗的真实感和感染力而使用单数第一人称,并把似乎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东西写入诗中。

第2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出塞》,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豪迈奔放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情。请同学们一起读题目《出塞》。揭题《出塞》。

二、检查预习情况,介绍作者。

1、师生共同介绍作者:王昌龄(698—756),字少伯,唐代诗人。京兆长安人(今陕西西安人。)他擅长写边塞诗。选择边塞军旅生活作为写诗的素材。

2、小组讨论预习生字词的情况并汇报。

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地名,又称卢龙城。在今河北省喜峰口一带。

飞将——指汉代名将李广。汉武帝时李广曾任右北平太守。英勇善战,匈奴称他为“飞将军”。

不教——不让,不使。

胡马——胡人的兵马。胡,古代汉民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度阴山——度,指越过。银山,指阴山山脉,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南部。

三、学习古诗(看视频,屏幕出示《出塞》全文字幕)

(1)自由读:结合课后注释,试着小声说说诗句的意思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互助学习:在小组里每位同学说说诗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请同学、老师帮助。

(3)各小组推举一位同学汇报学习情况。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这句诗的意思是:还是秦朝的明月和汉朝的边关,到如今多少战士万里长征不见归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如果英雄善战的李将军依然健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兵马度过阴山的。

四、再读古诗,体会意境及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同学之间互相读。

2、互相交流,谈谈诗中表达的意境和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出塞》是古代乐府中的一首军歌,作者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昌龄。他的诗作多以当时的边塞军旅生活为素材。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名将李广的缅怀,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安危无限关心的爱国激情。

五、指导朗读

六、背诵古诗

1、自己读一读,试着背一背。

2、同学之间互相背一背。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认识10个生字,1个多音字。学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孔子在学术上取得巨大的成就是与他的刻苦、虚心好学分不开的,教育学生要养成热爱学习的习惯。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查阅资料,收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故事讲给大家听。

教学难点

孔子是怎样勤奋、刻苦学习的。

教学准备

生字卡、课前收集孔子的有关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名言揭题。

1.出示孔子的名言,读一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交流自己搜集的孔子的资料。

简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者,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3.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交流:读了课文,你对孔子增加了哪些了解?

三、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画记你感受最深的词句。

2.讨论交流:

(1)你感受最深的句子有哪些?从这些句子中你感受到什么?

(2)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字:根据人名中的字义,另取的别名叫字。

举目无亲:抬头看不到一个亲人。形容人地生疏。举目:抬起眼睛,指抬头。

孤苦伶仃:孤单困苦,无依无靠。孤苦:没有依靠,生活困苦。伶仃:孤独。

羞惭:羞愧。

(3)这个自然段与后面的内容有什么联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小结。

4.齐读。

四、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生字词。

2.检查交流识记方法。

3.指导书写。“惭”为左中右结构,书写时要注意把各部件写紧凑。“艰”字的右边部分不要写成“良”。“懂”字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尊”的上面不要写成“”。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朗读课文。

2.提问:课文介绍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二、理解第二至五自然段。

1.自由读。

思考:讲了孔子的哪些故事?

2.讨论:

(1)孔子的境况非常凄凉,他是怎样对待学习的?

相机理解以下词语。

祭祀:旧俗备供品向神佛或祖先行礼,表示崇敬并求保佑。

师法:在学术或文艺上效法(某人或某个流派)。

风凉话:不负责任的冷言冷语。

礼法:社会上通行的法纪和礼仪。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然:对,正确。

经典:泛指各宗教宣扬教义的根本性著作。

传诵:辗转传布诵读。

(2)如果平时听到别人说你的风凉话,心情会怎样?

3.讲故事。

(1)课文中讲述的关于孔子的故事,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

(2)小组内讲故事。

(3)指名上台讲。

三、拓展延伸。

1.孔子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2.你还知道孔子的哪些故事?交流孔子其他方面的故事。

3.如果我们面对孔子,你有什么话想对他说?模拟采访孔子。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孔子名言做成书签勉励自己。

2.有兴趣的话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阅读《论语》。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地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法。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4、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领悟信赖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要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教学重点:

了解珍珠鸟由“怕人”到“不怕人”的'变化过程,并探寻其变化的原因。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

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秀文化传统,诚信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课题。什么是诚信呢?就是互相忠诚、互相信赖。其实不单是人与人的交往需要它,就是与动物交往也需要如此。下面先请欣赏一组配乐的画面:百花盛开,百鸟争鸣。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也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的生态环境。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平添了多少情趣!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色彩和情趣。尤其在有些作家的眼里鸟岂止是人类的朋友,简直就是疼爱有加的儿女。不信吗,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曾经是专业篮球运动员的当代作家冯骥才写的散文《珍珠鸟》。读题目,师生共同介绍作者。

二、课前预习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3、找出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

4、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5、试着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三、展示交流

1.学生自主汇报字词:

垂蔓、葱茏、啄着、撞得、嚓嚓、较远、扒开、趴在、颤动、好熟、呷呷嘴

“巢”的笔画,订正“框”的笔顺。

结合课文相关语句,理解词语意思:决不、神气十足、再三、信赖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课文描写了“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它们由怕人到能与我和睦处,说明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3.师生共同介绍珍珠鸟,了解到它是一种怕人的鸟,阅读课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练习朗读。

品读作者精心呵护一对大珍珠鸟的内容,初步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关爱。

四、反馈检测

1、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给字注音

巢chao蔓man驳bo瞅瞅chou雏儿chur

啄zhuo呷呷xia睑jian眸mou

3、画出课文中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五、板书设计

7珍珠鸟

怕人不怕人

信赖

美好的境界

第二课时

一、课前预习

1.从哪些语句看出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简要批注,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划出文中交代"我"的举动的语句,从这些举动中,你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4、找出在“我”的举动下鸟儿的反应。

5、文章的结尾有何深刻含义?又有什么特点?

二、导入

播放珍珠鸟的视频画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珍珠鸟外形的?冯骥才先生饲养了一家三只珍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曾以他的笔触流泻下了一时的感受,还记得是什么吗?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展示成果,汇报交流。

1.检查自学情况

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生质疑。

3、深入学习,感悟理解

(一)从哪些语句看出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简要批注,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1)“探脑袋”:小珍珠鸟的好奇心多强呀!

(2)“屋里飞”:

自由读,指名读。

(3)“喝茶水”:

它的这一系列举动,确实有了很大变化。看来大家越来越了解它了,它先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它是一只的小鸟。然后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感受,它真是一只的小鸟。它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更是一只的小鸟。

(4)“啄笔尖”:同桌合作朗读这一段。

(5)“肩头睡”:

(冯骥才先生的话:“我的生活秩序是很严的。无论有多么忙,我还是要保证每天有写作的时间。”)(冯骥才将呵护小鸟看得比写作更重要)

指名读本段。

四、品读感悟,拓展延伸

学生分组赏读文章,思考:

1、文章开头为何强调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

("怕人"是珍珠鸟的突出特点,由于"我"对鸟儿的爱护、尊重,鸟儿才会有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信任我这样的变化过程。这为下文做了铺垫,前后形成对比也突出了本文的中心。)

2、文章的结尾有何深刻含义?又有什么特点?

(这句话富有深刻的哲理,不仅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也是如此,尊重对方的生存空间,真正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大欺小,这是建立信赖关系的前提条件,而有了信赖无疑会使世界多一抹温柔的色彩。这种结尾特点叫做卒章见志。)

3、既然人与动物尚能如此,那我们人与人要创造这种境界应该如何?

(要点:彼此尊重真诚相待相互信赖)

(二)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是彼此创造的:

1、不论是大珍珠鸟,还是小珍珠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因为是“我”精细呵护它们的缘故)画一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归纳出: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

2、此时,我们再来体会作者的感受。你感到仅仅是鸟信赖人吗?

五、反馈检测

1、继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回忆自己的生活中,亲身经历或读到过哪些人与动物,人与人彼此信赖的事,写下一篇日记。

板书设计:7.珍珠鸟

大鸟信赖探脑袋

珍珠鸟————————————人屋里飞

小鸟爱喝茶水

啄笔尖

肩头睡

课后反思:

教学《珍珠鸟》一课,我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注重以人为本,以读为本。朗读采用了自由读,指名读,同桌合作朗读,学生分组赏读等形式,引导学生紧紧抓住珍珠鸟与作者情感变化这一主线,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了解珍珠鸟由“怕人”到“不怕人”的变化过程,并探寻其变化的原因。让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对话过程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让其思维在互动中交流,情感在感悟中升华,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第5篇: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的是小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件事,取题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为“失物”,那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教师可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三、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插图的投影片小黑板

四、课时安排:二课时

五、教学设计与说明

A案

第一课时

一、看图激趣,导入课文。

(出示课文插图2,遮去老师所在的部分)小朋友,你们看,今天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排着队去植物园参观。看看图,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12失物招领”(出示)。读课题,读准“失”的字音。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文,标出自然段,给觉得难读的字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2.同桌交流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3.全班交流。学生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字,引导学生读准生字的音:“才”是平舌音;“准”、“双”、“专”是翘舌音;“请”、“同”是后鼻音。

4.学生自由识字。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当小老师领读.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同时介绍一下自己是怎么认识这些字的。

(2)交流识字的方法。不认识的字,在课堂上用什么方法记?

三、再读课文,学习提问。

1.自由读课文1——4自然段。

2.小组合作学习,说说在1——4自然段中读懂了什么。

3.尝试给小伙伴提一个或几个问题,可用上“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词,其他同学试着回答。

四、感情朗读,练习说话。

1.四人小组合作朗读。(齐读、轮读等多种形式。)

2.出示“同学们围着园林工人张爷爷,听他介绍每一种花草树木,听得可专心了。”

(1)请学生划一划句中带有生字的三个词语并读读。

(2)“专心”是怎么样的?举个例子说说或用“专心”说句话。

(3)有感情地朗读这个句子。

(4)看课文插图1,引导学生将第3自然段读得欢快些。

[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感受语言,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进入阅读状态。]

4.读第四自然段,引导学生读出严肃的语气。

5.练习(任选一题)

☆用“准备”说句话。

☆☆用上刚认识的生字说话,用得越多越好。

[二道星级题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让每位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

五、自主发现,指导书写。

1.出示“同、工、专”三个字,再读记。

2.自由发现,掌握写法。

(1)看:三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提醒同学该怎么写才漂亮。

(2)记:提出需要老师指导的字。老师示范写,其中“专”第三笔是竖折折,不能拆为两笔,书写时,要把竖写得向左斜一些;“同”包围部分要往上写。

(3)描:在书上描一描。

(4)写:各练二个字。老师巡视,个别指导。

3、展示学生写的字,师生共同评议。

[写字时引导学生发挥主体性,用一看二记三描四写的步骤引导学生将字写端正、写漂亮。]

六、教学反思:

在课文开始,我先出示一副插图,问学生看着图,你想知道什么?那么带着问题先去读读课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始学生就带着问题,他们就会有解决问题的欲望,就会有浓厚的兴趣去读课文。在读的环节中,让学生划出难读的字自己读一读,并想一想该如何记住这些字,明确读的要求,掌握识字的方法,自主识字,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读的过程中,我让学生合作学习,并在小组内提问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问题的习惯,尝试提问能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之后我给学生出示练习题,我将练习题划分为等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去选择

第二课时

一、复习字词,引导积累。

1.开火车读生字词。

2.引导积累。读读书上的“读读比比”中的词语。

(1)在小组内读读比比,说说发现了什么。

(2)全班交流,说说每组字的不同之处。

3.当个小老师考考大家。(如区分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组词、说话等。)

二、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1.自由朗读课课文5——8自然段,划出不理解的地方。

2.与同桌讨论问题,能解决的自行解决。

3.在班中交流与同桌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解决疑难,感情朗读。

1.当学生问“他们为什么说没丢东西?”时,指导看图,引导学生读出惊奇的语气。

2.当学生问“失物是什么?”时,全班交流,指导朗读第6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6自然段。

(2)启发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乱丢垃圾的同学中的一个,此时你的心情会怎样?那你就用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如果你是一个爱护环境的同学,看到这么多垃圾,你的心情会怎么样?那你就试着读读课文。

3.当学生提问“看到塑料袋里的东西,有几位同学为什么脸红了?”时,指导学生读第7自然段。

(1)指名读第7自然段,回答问题。

(2)引导想象,指导朗读。

如果你是那几位丢垃圾同学中的一个,你的心情会是什么样的?带着这种心情读读课文。

如果你看到他们主动改正了错误,你会怎么想?那你就怀着这样的心情朗读课文。

4.当学生问“张爷爷和唐老师为什么会发出会心的微笑?”时,引导学生说话。

唐老师和张爷爷看到……看到……看到……,所以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四、指导书写,掌握结构。

1.出示需要写的字“级、才、队”,读读。

2.全班交流,找出共同点,掌握结构。

3.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在写时该注意什么。

“队”的耳朵高而小,以便给右边的“人”字的撇留出空来;“级”引导学生回忆“红”、“奶”的写法,学会迁移。

4.学生描红、书写,老师个别指导。

5.展示学生作业,评议。

五、拓展延伸,实践活动。

1.请学生看看,自己的前后左右有没有“失物”,该怎么做?

2.将本文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3.在校园中、街道上或家附近有没有“失物”?如果有,你将如何行动?

第6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会认“怒、暮、燥、雅”等8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3、情感目标:激发观察的兴趣,初步养成留心观察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不同的表达句式,对一些句子尝试换一种说法。

一、谈话质疑,激趣导入

板书“钟”,说说钟是干什么用的呢?(有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吗?)再板书“花”,你喜欢用什么样的心情读一读“花钟”呢?(自由读一读)读到“花钟”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你有什么想问的呢?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速读课文,从课文找一句话说说什么叫花钟。

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太不可思议了。你们瞧!(出示日内瓦大花钟)这就是世界上最早发明、最著名的日内瓦大花钟,它座落于瑞士这个“花园之国”。

瑞士又称钟表之乡,瑞士的能工巧匠别出心裁地创造出了“花钟”。

2、那“花钟”里都种了哪些花呢,接下来欧阳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入花的世界,去领略一下花的美丽与神奇吧!(欣赏各种各样的花,伴着音乐解说)欣赏完这些花,你们有什么感受想说说吗?老师也想用一句话表达一下我的感受,能给我这个机会吗:鲜花朵朵,争奇斗艳,芬芳迷人。(课件出示)愿意读读这句话吗?(用欣赏的语气读)

3、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摇头晃脑地读,也可以小组、同桌一起读,同学互读,爱怎么读就怎么读。带上老师的小要求:

1)读通课文,课文中难读的、你认为精彩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宝宝,把它们读准确

3)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多读几遍,想一想该怎么读才好?)

三、生字过关,感悟文意

1、接下来欧阳老师要考考大家,有信心吗?

2、这些生字宝宝你认识吗?(说说哪个生字只记起来有困难,大家讨论讨论)指名读

3、这些生字宝宝脱了帽子你认识吗?小组开火车读。

4、这些生字宝宝回家了,你还能认出它吗?分组开火车读。(文稿演示,结合课文解词)

四、入境入情、自悟自得

1、美丽的“花钟”上到底是有哪些花呢,课文是怎么介绍的呢?同桌合作,你读我找。

2、出示并欣赏照片,说出花的名字。

3、这么多花是什么时候开放的呢?请找出相关的句子来说一说(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读书,告诉另一人花儿开放的时间)。

A、读读这些句描写花开放的句子。

凌晨四点,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五点左右,艳丽的蔷薇绽开了笑脸;七点,睡莲从梦中醒来;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花了;下午三点,万寿菊欣然怒放;傍晚六点,烟草花在暮色中苏醒;月光花在七点左右舒展开自己的花瓣;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

B、出示句子进行比较。

(凌晨四点,牵牛花开了;五点左右,蔷薇开了;七点,睡莲开了;中午十二点左右,午时花开了;下午三点,万寿菊开了;傍晚六点,烟草花开了;月光花在七点左右开花;夜来香在晚上八点左右开花;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开放……)(老师读,自己读读,你觉得怎样?)

C、带着独特的体验朗有个性的朗读。

(你觉得啊句写得最好,最喜欢哪句,就读哪句,带上自己的感受和动作,引导解词——我们想记住哪一个生词,把这个词放在句子里,我读几遍,一定会记得挺牢)

D、演示钟面引导学习

1)、下面,老师和同学们配合来读一读,咱们一起去探寻这座花钟里的奥秘。

(老师说什么时间,你们说什么花开;说什么花开,能对出时间来吗?)师生配合读(它们各有各的长相,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性情,就像你们一样可爱,看来花的开放不止一种说法,用不同的说法,表达同一个意思,这篇课文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例子)

2)、同桌读、考考大家数学学得怎么样?(问答、抢答)

3)、引导摆“花钟”,黑板上的这座花钟,我想请两名同学来帮我修建,谁来?

4)、当小小讲解员,介绍奇妙的“花钟“。同学们,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的记忆力,能背诵的就记下来,不能背的可以看“花钟”,也可以看书。这么美的文字,你想把它记下来,有什么好办法?

4、省略号告诉我们什么?你们还知道哪些花开放的时间?(补充展示,引导学生说一说,写一写_____点,____花_______。)

(自豪地夸夸咱们修建的这座花钟——读“你只要看看什么花刚刚开放,就知道大致是几点钟,这是不是很有趣?”)

五、习写生字。

作者经过留心观察,发现花儿在不同的时间开放,老师相信你们也能像作者一样,留心观察我们要写的生字,相信你们也能写好。

1.出示生字:艳、内、梦、醒、苏。

2.学生留心观察并书写。

3.师范写“醒”字。

4.学生练写“醒”。

总结延伸:

用花的开放,就可以表示时间,这才是真正的——《花钟》。

学习了《花钟》这篇课文,我们知道了很多关于花的知识,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奥秘,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老师相信,大自然还有许多的奥秘等着大家去发现,有了新的发现别忘了告诉同学们和老师哦!看花钟,其它时刻用什么花来表示,这就需要你们,到书中、到大自然中去寻找了!

拓展作业:留心观察学校里的花、家里的花,看看有什么新的发现,把它写下来。

五、结束语

总的说来,这节课我依据教材特点,学生特点,采用自主探究,协同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即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语言运用能力,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实现在语言,力求让学生在文字工具掌握的过程中,塑造一颗颗鲜活的个性化的童心。

更多相关内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