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7 11:44:40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观察一次游戏的过程。

2、能连贯地,有顺序地说说这次游戏的过程。

3、学习用“先……接着……最后……”、“有的……有的……还有的……”的句式说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看图说话:

1、猜谜语:身子胖,尾巴短,黑耳朵,黑眼圈,走路摇摇又摆摆,爱吃竹笋和竹叶。(板书:熊猫)

2、出示熊猫图:看,这就是熊猫。

(1)你看,这是一只怎样的熊猫?(板书:可爱可惜没嘴巴)

(2)具体说说熊猫可爱的样子。

二、揭示课题:

1、没有嘴巴多可惜呀,小朋友,你们说怎么办呢?

对,这节说话训练课,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简单而有趣的游戏:给熊猫贴嘴巴。(板书)

2、明确要求:在游戏中,我们还要比一比,谁观察最仔细,说话最有条理,声音响亮。

三、说清游戏准备过程:

1、谁愿意来给熊猫贴嘴巴?

2、老师要给贴的同学加点难度,仔细看老师是怎样做的,谁来说一说。(板书:拿蒙、拿、递、领)

3、出示句式:用上“先……接着……最后……”来有条理地说说老师的动作。

4、现在,我们已经做好了游戏的准备工作,请他来给熊猫贴嘴巴。

四、说清游戏经过:

1、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要求仔细观察贴的过程,边看边想。

(小黑板)观察思考:

(1)他是怎样给熊猫贴嘴巴的?

(2)在贴的过程中,同学们的表情有什么变化?

(3)结果怎样?

2、游戏。

3、讨论说话:

(1)请说说蒙上眼睛的感觉。

(2)说说他是怎样贴的?(板书:走、摸、移、贴)

(3)经过:用小黑板出示观察思考题,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有条理地说话。在观察同学们的表情时,用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帮助说话。

(4)结果:更可爱。特别是在小结时,整理了整个的说话条理“起因、经过、结果”,为高年级有顺序地写作打下了基础。

2、为了使学生表达时做到连贯,精心设计了各环节的过渡语,如:“没有嘴巴多可惜呀”等。

3、贴嘴巴是一个有趣的游戏,在这个简单的游戏中,教师特地设计了“从贴不正到贴正”这么个过程,自然地引出“做任何事都要动脑筋”这个道理。同时,使一部分优秀学生在说话时,也能把这个道理说进去,为高年级作文有中心打基础。[20xx-1-2]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7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文言文的语言特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所蕴含的寓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硬纸折成的小船、宝剑和线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1.同学们,我们过去学习了一些寓言故事,有的同学课外一定还阅读了不少寓言故事。什么是“寓言”呢?(寓言就是用有趣的小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文章。)

2.谁能给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看看它们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有哪些同学看过或听过《刻舟求剑》这个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范读课文。

3.让学生将课文与以前学习的课文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不同?

师述:用文言写出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它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今天我们学习的《刻舟求剑》这篇文言文仅53个字,是一个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4.自由朗读课文。

5.指名读,正音。涉(shè)、坠(zhuì)、遽(jù)、契(qì)。

三、深入理解课文。

1.根据译文自己试着理解课文意思。

2.讨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点拨理解以下词语: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匆忙;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用刀雕刻。

惑: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迷惑不理解的意思。

3.教师用简笔画画出“江面”,然后指名上台利用“硬纸折成的小船”“宝剑”和“线”教具演示故事,边演示边讲故事。

四、总结全文,明白寓意。

1.解题。

(1)逐字分析。舟:小船。求:找的意思。

(2)用自己的话说出“刻舟求剑”的意思。(照船上刻的记号去寻找航行中丢失的宝剑。)

2.讨论:

(1)这个人准能把宝剑捞上来吗?为什么?(宝剑是从正在行驶的船上掉到江里的。船不断向前移动,船上的记号就随着船移动,这个记号就失去了作用。所以船靠岸后,从船上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是不可能捞到剑的。)

(2)想一想这个人错在哪里?

(3)学习了课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情况变了,处理的办法也跟着变化。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才能成功。)

(4)你能举出根据情况变化处理事情获得成功的例子吗?

五、熟读课文。

1.指导朗读。

2.自由读。

3.背诵课文。

六、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识记字形。

2.讨论交流。

3.给“糊涂”找反义词,并用“糊涂”说一句话。

七、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忆。

1.检查背诵《刻舟求剑》。

2.从《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二、学习《狐假虎威》。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通顺、流利。

2.再读课文,试着理解句子意思。

(1)自读自悟。借助译文,一句一句地读,想一想每句话的意思。

(2)练习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3.检查试读课文和理解句子意思的情况。

4.参照译文,练习讲课文故事。

(1)自己把句子的意思连起来,练习讲课文故事。

(2)启发想象:森林里有哪些动物看到了老虎跟在狐狸的后面,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3)指名讲故事,相机帮助理解重点句和难句。

三、拓展延伸,理解含义。

(1)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

“狐假虎威”的“假”是?“假借”的意思。狐狸借用老虎的威风把百兽吓跑了。现在人们用它来比喻倚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2)学了课文,我们知道了狐狸借着的老虎的威风把小动物们吓跑了,老虎也相信了狐狸的话,没敢吃他。那你们喜欢狐狸吗?

(3)延伸:出示下面一段话:王二小被日本鬼子抓住了,一个日本军官问:“小孩,你什么的干活?”一个汉*狗腿子狐假虎威地说:“皇军问你是干什么的,快说!”王二小瞪了狗腿子一眼,不慌不忙地说:“放牛的!”

大家读一读这篇短文,想想文中的“狐假虎威”是什么意思?

四、学习生字词。

1.读准字音。“逆”的声母是鼻音“n”,不是边音“l”。

2.自由识记字形。

3.指导书写。“曰”要注意与“日”区别,“狐、狸”两个字的反犬旁不要写得太宽,整个字要写得左窄右宽。“逆”和“违”是半包围结构,书写时从内到外,“畏”字下面不要写成“”。

五、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1.通过自学,掌握“掩耳盗钟”这则寓言中的生字、新词。

2.结合插图、动画理解本文意思,懂得这则寓言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并用这个词造一个句子。

4.诵读这则寓言。

教学重点

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能用“掩耳盗铃”造句。

教学准备

图片、小黑板、投影仪、动画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略)

二、揭示课题、解题

1.放动画,听故事

猜猜故事的结尾,来给这个故事取个名字:掩耳盗钟(板书),读题。说说“掩”“盗”的意思,做做“掩”的动作——捂。连起来说一下这个词的意思。

2.过渡:我们的课本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完整讲述出来了,我们来走进这个故事。

三、明确学习目标

投影出示学习目标。

四、课堂自学,整体感知课文

1.投影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

(2)把本课的生字、新词在课文中画出来读几遍。

(3)再读课文,画出不明白的词语、句子。

(4)熟练地诵读课文。

2.学生自学。

3.检查自学情况。

(1)读带生字的词语卡片,纠正读音。

(2)指名试读课文。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五、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分小组讨论:故事的起因是什么?经过和结果怎样?指名说一说,讨论结果。

3.重点理解课文内容和寓意。

(1)理解字的含义:掩——捂,盗——偷、窃,亡——逃亡,欲——想、要,走——跑,椎——槌儿,闻——听。

(2)在书上画出“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怳然有音”,齐读。

(3)那个人明明知道用槌儿打钟的后果,没有就此打消念头,而是想出了一个办法。

①投影出示思考题:掩住自己的耳朵,用槌儿砸钟的人是怎么想的?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②那个人用手捂住自己的耳朵,他就听不见声音了。但是他能捂住别人的耳朵吗?

(4)他认为自己的想法很好,自己很聪明,于是就按这个想法去做了,结果怎样?

(5)那个人一开始就“明明知道”砸钟的后果,为了达到目的,他想出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的办法。可事实证明,他只是“自作聪明”,他的做法在别人看来是“十分愚蠢”的。(板书:自作聪明,十分愚蠢)(他捂住了自己的耳朵,而无法把别人的耳朵也捂住)

(6)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小故事。

(7)指导朗读。

①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出自作聪明的语气。

②齐读全文,注意诵读时要把盗钟人自作聪明的愚蠢表现出来。

六、揭示寓意,总结扩展

1.投影出示思考题:

(1)掩耳盗钟的人愚蠢可笑在什么地方?

(2)你应该从他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3)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学生分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2.提示寓言《掩耳盗钟》与成语“掩耳盗铃”的关系。同桌总结,用自己的话说说成语“掩耳盗铃”的意思。

3.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掩耳盗钟》。

4.总结扩展。

同学们想象一下后来会怎样呢?我们把大家想的演出来好不好?

(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真正自主学习,充分体现阅读中阅读主体情感的投入。不直接给盗钟人的想法下判断,而把所设计问题留给学生,给他们较大的思考、感悟空间。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学生在回答“偷钟人的想法对不对”这一问题时,能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插图、生活经验多方参与课堂活动)

想一想,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掩耳盗钟”的事?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谈谈感想,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

七、拓展延伸

1.小黑板:选择成语填空

掩耳盗铃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不顾孩子实际,让孩子学这学那,这真是()!

我发现了自己的错误,赶紧改正,还算()吧!

有的同学做练习册上的题目,照抄后面的答案,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学生的认知必须与实践结合,才会有体验与感悟,才能回归生活)

2.你喜欢读寓言吗?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从哪儿知道的?

3.选择作业:①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②找几个小伙伴,把这个故事演给别人看;③把你课外看到的其他寓言故事讲给同学们听;④用“掩耳盗铃”说一句话并背诵这则寓言。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生字,会写本课的生字。

2.懂得生字、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4.诵读这则寓言。

教学重点

理解这则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能用“画蛇添足”说一句话。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本剧、小黑板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掩耳盗钟》,它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我国古代有不少流传很广的寓言故事,它们往往借助浅显易懂的故事来说明深刻的道理。这些寓言故事见于各类文献之中,如《战国策》《淮南子》《韩非子》等,后来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一则寓言。

二、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的2个生字,会写本课的3个生字。

2.懂得字、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本文的寓意。

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成语“画蛇添足”的意思。并用这个词说一句话。

4.有感情地诵读这则寓言。

三、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2.幻灯显示:

(1)读准

祠赐谓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引酒且饮之()②丁壮者引弦而战()

(3)说说句子大意:

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3.活动安排:复述故事比赛,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则寓言故事派代表参赛。

最后师生评议,评出优胜者,颁发小奖品。

四、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指名诵读“画蛇添足”。

2.串讲课文:同学串讲,老师适时指点。

3.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然后交流。

明确:“画蛇添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不恰当。

4.能力训练:这则寓言已成为常见的成语,请造一个句子。教师可先示范造句。学生造句后,组织大家评价是否恰当。

5.全班齐读“画蛇添足”一文。

6.请举出生活中与之同类的事例,并谈谈你从文中所获得的启示。

五、总结

画蛇添足:事情已经完成了,再做多余的事,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画蛇添足》是讽刺寓言,有生动的喜剧情节,活泼风趣,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忍俊不禁,并从中体会其蕴含的道理。

六、布置作业

1.复习字词,熟读课文。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并写出句子的大意。

未成,一人之蛇先成,夺卮酒,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老师制作不倒翁的动作,并能选用恰当的词汇、句子把这些动作表达出来。

2.能按做的先后顺序把制作过程有步骤地写下来。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介绍玩具:“不倒翁”

1.介绍玩具:为什么叫“不倒翁”?(摆动)

2.这个“不倒翁”是什么样子的?有趣吗?

二.观察导写。

这个有趣的“不倒翁”是怎么做出来的,想知道吗?

1.交待观察方法:看老师拿了什么材料,怎样做的?

2.演示制作过程。每做一步就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动作转化成语言,轻轻地说给自己听。

3.复现制作过程。

4.有看不清或不明白的地方吗?质疑。

三.指导口述。

1.按提纲分4步说一说老师做不倒翁的过程。

2.用上连接词连贯地说说

1.同桌互说。

2.指名说,评议。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2、3、4小节认识树木能挡狂风、阻风沙、隔烟雾、消噪声,给城市、给人们带来整洁和安宁。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研读,学懂课文;知道爱护绿树,增强环保意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绿化及环保的相关资料信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读课题。亲切一点!(读)响亮一点!(读)

2.(出示绿色的卫兵图)看图朗诵课文第1小节。

(指名读,齐读)

二、自主探究,读中感悟

(一)学习第二小节。这节就让我们走近绿色的卫兵。打开课文,读读第二小节。

1.初读第二小节,谈感受。你觉得绿色的卫兵怎么样?

2.指导朗读。

“高喊着……”“手臂”指什么?

指名生挽手臂。生齐站,挽起手臂,读。

出示狂风、沙,怎么读。“吼叫着”加上动作读。

3.看录像,引发想像。(沙尘暴录像)

(二)、研读第三小节

1.看录像,谈感受。(有第三节内容的录像)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课文是怎么写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指导动笔划划),

2.小组合作读,展示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四人小组交流,谈感受。

自读,指名读,说说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三、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1.说说绿色的卫兵还有哪些作用?(学生课外已搜集)

2.绿色的卫兵的自述。

3.在环保小书签在写心里话。(楼兰毁灭的故事激情,出示森林破坏的图片,写环保心里话。)

4.展示交流。

三、分层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课文。

2.请给小树浇浇水。

3.进一步收集有关绿树环保作用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计划

一整体识字

二整合课文

三加强综合活动

四加强课外阅读,以《三国演义》作为共读内容。

五情趣作文

一课堂记实

品尝语文书,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品尝吗?

生:就是吃一吃,了解味道。

师:我们是不是要将语文书吃一吃呢?

生笑

生:我知道这里的品尝是说的将课文的优点和缺点说一说。

生:就是说说自己喜欢的课文。

师:你们理解的很好,你们希望品尝些什么?

生:我建议将课文中的好段和好句进行朗读。

生:我想将最喜欢课文的意思弄清楚。

生:我想将所有课文的含义弄明白。

师:能在短短一节课将所有课文的含义弄清楚,这行吗?

生有的说行有的说不行

师:行不行,看我们有什么办法?也就是品尝的办法。首先,我做一个调查,昨天回去看了一个单元课文和习作、练习的有多少人?

生举手,有八人(22人中)

师:看过全册的有多少人?

生举手2人

师:挑选的看课文的有多少人?

生举手4人

师:看了习惯篇的有多少人?

生举手15个。

师:没有看书的有多少人?

生无人举手

师:大家都读了书的,这是个好现象。那我想问一下,挑着读的是因为什么而挑着读?

生:看题目,题目吸引我,就读读课文。

生:看内容是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师:你喜欢什么类型的?

生:自然科学类的。

师:还有喜欢别的类型的吗?

生:我喜欢动物类的。

师:你知道这本语文书中有那些是写动物的吗?

生:《恐龙》《狼和鹿》《海底世界》《放飞蜻蜓》《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

师:《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你读过没有?

生摇头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15个生字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学写8个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初步懂得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3、朗读课文,复述故事。

教学建议:

教学开始,可以为学生设计一个问题情境:如果现在有一头大象在你面前,咱们比一比,哪位小朋友最聪明,能称出这头大象的重量?问题一出,相信每一个小朋友都会在脑海中积极想办法。无论是哪种办法,老师都应根据学生的回答给予相应的肯定和鼓励。

曹冲的办法是哪里来的?他是吸收了前面意见中合理的部分,摒除了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因此,教学时,不要简单地宣讲曹冲如何聪明,而应抓住他如何动脑筋,特别是如何吸收别人的意见来认识问题。

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对曹冲的喜爱之情引导他们像曹冲一样,想办法解决课文中的生字,并在读中认真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并指导学生用上先然后再最后等连词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在进行这一环节时,可结合金钥匙进行,教给学生复述课文的方法,在反复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复述课文的水平。

拓展习题:

一、比一比,再组词。

员()称()官()沿()

圆()秤()管()沉()

二、照样子填空。

(称)象()线()车()故事

()报()树()瓜()字典

相关资料:

曹操(155--220):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字孟得,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步积蓄军事力量。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消灭了世族军阀袁绍。又陆续削平了其他割据势力,统一了北方。公园208年任丞相,率军南下,被孙权、刘备联军击败于赤壁。后封魏王。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曹操为武帝。

曹冲:曹操的儿子,名仓舒。生于公元196年,死于公元208年,只活了12岁。曹冲聪明过人,曹操很喜爱他,建安13年(208年)曹冲生了病,曹操亲自请医生诊治,可惜不治而死。曹操极为悲伤,追封曹冲为邓哀王。

精品教案:

(一)教学准备:

盛水的玻璃器皿、木船模型、玩具象、小石子、秤。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这头象又高又大,到底有多重呢?怎么称呢?今天学习古时候一个称象的故事。

板书课题:称象

二、初读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不认识的字用熟悉的方式解决。

2、检查识字效果。

(1)多种方式认读词语。

(2)认读字卡,交流识字方法。

三、熟读感悟。

1、再读课文,讨论:如果现在你的面前有一头大象,你有什么办法能称出大象的重量?

2、学生讨论后汇报。(无论哪种方法,教师都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

3、师:官员们有哪些方法?

学生汇报:(1)造一杆大秤。

(2)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师:曹操对这两种办法什么态度?(直摇头)

师:曹冲听了官员的话后怎么说?

4、指名读第四自然段。

(1)讨论:曹冲的办法共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汇报。指生到黑板上画。

5、师生共同做实验演示称象的过程。

6、师:为什么曹冲这么小的年纪就想出了这么好的办法?

(注意观察事物、爱动脑筋、认真听别人议论,从中受到启发。)

7、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四、辨析字型,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写的字,认读。

2、区别形近字。

3、学生练习写字。

4、全班评议。

五、复述课文。

教师提示:先想想课文内容,复述时尽量用自己的话说。

称象(二)

一、直接导入新课,理解课题。

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的文章称象,读题质疑:谁说说你对课题的理解。

2、读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

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象?

3、想解决问题怎么办?(读书、讨论)

二、初读感知,愉快识字。

1、要想通过读书解决问题,首先解决读通课文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运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认真读课文,努力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2、把课文读给同桌听听,注意纠正字音。

3、用标出生词。多读读,然后读给同桌听。

4、利用生字条,小组合作识字。

5、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6、通过刚才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有人送给草操一头大象。

大臣们想的办法行不通。

曹操的儿子曹冲想出了称象的办法。

同学们很会读书,初读课文就解决了这么多问题,真了不起。曹冲称象的办法是什么?请读读有关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自读自悟。

请读读有关自然段落,思考:曹冲的办法是什么?他的办法好在哪里?可以用简单的图来表示。

2、合作释疑。

在小组内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讨论交流后修改自己的简图。

3、小组汇报。

请23个小组代表汇报读书所得。可以说说、可以边演边说曹冲称象的经过。其他小组补充。

4、曹冲才7岁,为什么能想出这么好的办法?

(1)因为他肯动脑筋。

(2)因为他聪明

5、其他官员的办法为什么不好?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同桌交流。

5、质疑: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可能有的学生会问:汽车的重量都能称出,为什么大象的重量不能?

(引导部分学生明白古时候科技不发达。)

四、拓展延伸。

1、小小的曹冲善于动脑筋,既保全了大象,又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假如你生活在那个年代,你会用什么办法称象?

2、你曾经动脑筋解决过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说给小伙伴听听。

五、指导书写,巩固生字。

1、本课生字比较简单,鼓励学生自主书写。

2、小组评价。

3、反馈。

第7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册《鲜花和星星》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书,感受课文语言的优美,体会儿童生活的情趣,引发儿童对身边事物和大自然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重点:认识七个生字,一个只识不写。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儿童生活的乐趣和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准备:媒体课件,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激趣,在猜谜中导入课题。

1.小朋友们,今天这堂语文课,老师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它是天空的小眼睛,一闪一闪亮晶晶,夜夜都在放光明。猜到了吗?(板书:星星)(出示:星空图)

2.瞧,这就是夏天的星空,多美啊!其实,夏天不仅星星美,地上盛开的鲜花也很美。(板书:鲜花)(出示:鲜花图)你们喜欢这两样事物吗?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一起来欣赏鲜花和星星。(板书:和)

(二)认识字词,初读课文。

1.听!(情境范读课文)

2.多好听的课文呀,想不想学呀?那我们打开书本,自己先试着读一读课文,仔细读读课后的生字朋友,可别把它们的名字给叫错了啊!(学生自读课文)

3.(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读了课文,自学了生字,你觉得哪个字的读音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呢?(指名说,指名读,再开火车读,齐读)

4.去拼音读生字。

5.读带生字的词语。(重点好轻声音的词语)

6.认识了刚才的朋友,现在我们可以很轻松地来学习课文了,请小朋友们再打开书本,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7.齐读课文。

8.说说你读了课文想到了什么?

(三)精读训练。

教学第一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的文字。

2.指名读,其他小朋友想想,听了他的朗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或是你想到了什么?

3.学生交流。

4.把自己想到的花多或是花美用你的朗读告诉我们大家,你也可以加上你的动作来告诉我们。

5.齐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对花的喜爱。(出示鲜花图,情境读)

教学第二自然段

1.夏天的夜晚,更美!看!(出示:星空图)繁星满天,来吧,我们一起来唱星星的歌,好吗?

2.轻松一刻:《闪烁的星星》。

3.课文也把星星写得很美。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第二自然段文字)

4.大家可以自己读读,也可读给你的前后小朋友听。

5.指名读。

6.谁来说说他读得怎样?(指名试着评评)

7.齐读这一段,读出对星星的喜爱。(出示星星图,情境读)

8.出示两句“真比……还多”,比较突出花多、星多。

9.小结:白天,那么多的鲜花美丽极了,夜晚,天黑了,花儿看不清了,但又有美丽的繁星点缀着天空,大自然多美啊!你们喜欢着大自然的景色吗?(听课文情境读,学生闭眼想象)

10.我们一起来把这课文读一读,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你们读出这美景,也读出自己的喜爱,好吗?

(四)拓展练习

1.课件出示羊群图。

2.小朋友们,这图上画的是什么啊?

3.老师想给这图写一首小诗,可还没有写完,今天你们学了《鲜花和星星》这篇课文后,老师相信你们能帮老师完成。出示:

草原上到处是_________,

这里_________,

那里_________,

真比__________________。

4.评出“优秀小诗人”。

5.总结:今天,我真高兴和大家一起欣赏了鲜花和星星,但使我更高兴的是我发现我们班里有许多小诗人。可是知道吗?做一个优秀的诗人必须要有一手漂亮的字,下面我们就来写好刚才我们认识的那几个字,好吗?

(四)写字

1.出示:真朵最

2.打开书本,自学笔顺表。

3.指名说说写“真”时应注意什么?

4.老师强调长横的写法。

5.学生书空“真”。

6.看看电脑老师怎么写“真”字的。

7.学生描红:真朵最

8.学生临贴,在自己的田字格本中每个练习2遍。

第8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的性格、爱好,优缺点。

2、抓住自己的特点写清楚完整。

3、以自己特点的某方面为主来写。

4、通过人物的外貌、爱好等来反映特点。

教学重点:

1、抓住自己的特点写清楚完整。

2、以自己特点的某方面为主来写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2分)

1、教师自我介绍。

2、问题激趣。

问题1:那只是右手?(真厉害!)来个难点的问题

问题2:我叫什么名字?(记性真好!)第三个问题可就更难了,

问题3:文老师的爱好是什么?

2、板书课题:说说我自己

二、出示例文,指导写法。(18分)

1、学生交流介绍自己的方法。

2、出示教师介绍自己的短文,指导介绍。

(1、)学生听介绍片段一,说说老师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

(2、)学生仿照片段介绍自己的年龄、外貌等。

小结:同学们看,在这段自我介绍里,都是大家看的见的内容,比如:身高,外貌。但是,要让别人更了解你,你就要真实的介绍自己最特别的地方。比如性格、爱好等等。

(3、)出师片段二,指导抓住性格特点和爱好介绍自己

(4、)学生仿说。

(5)、出示完整的自我介绍短文,教师小结

3、全班或小组内介绍。(7分)

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自我介绍,我们相互了解的更多了,如果我们把它写下来,那就更好了,写完后我们玩玩“猜猜我是谁”的游戏。如果同学们猜出来了,说明你介绍的很真实,将会获得奖章一枚。

三、习作大挑战。(10分)

出示习作提示

四、作文展示。(8分)

1、学生互评。

2、教师评。

更多相关内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