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7 09:09:16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复习要求

1、复习、巩固学过的汉语拼音知识,熟练拼读音节,能够借助拼音来识字读文,说好普通话。

2、能够熟练运用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大写字母。

3、能够用拼音来拼读词语及句子。

达标训练

一、按顺序写出汉语拼音字母表。

(大写字母在前,相应的小写字母跟在后面。)

二、拼一拼,在按要求填空。

缠悬猿串岭绝吴假银消兽指

1、两拼音节的有:

2、三拼音节的有:

3、整体认读音节的有:

三、给下面句子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捉(zhuōzhōu)须(xǖxū)润(rùnlùn)

延(yányáng)符(fúhú)奈(làinài)

棋(píqí)巡(xúnxuán)潮(cáocháo)

四、用下列多音字组词。

cháo()shān()kān()

朝扇看

zhāo()shàn()kàn()

dǎo()zhǎo()sàn()

倒爪散

dào()zhuǎ()sǎn()

mēng()shěng()qiáng()

蒙省强

měng()xǐng()jiàng()

jiǎ()cān()tiáo()

假参调

jià()shēn()diào()

shě()liáng()zhuǎn()

舍量转

shè()liàng()zhuàn()

jīn()mó()pū()

禁模铺

jìn()mú()pù()

cáng()féng()zhng()

藏缝重

zàng()fèng()chóng()

tiǎo()hé()zhá()

挑和炸

tiāo()huó()zhà()

háng()huán()jǐn()

行还尽

xíng()hái()jìn()

zháo()yīng()bó()

着zhe()应泊

zhāo()yìng()pō()

lóng()jì()m()

笼系没

lǒng()xì()méi()

sā()dōu()nán()

撒都难

sǎ()dū()nàn()

五、看拼音,写词语。

yǎngtóufāngǔnqínshīshuìjiào

()()()()

wánshuǎhuāngzhānglánzilántiān

()()()()

zhúgānniǎodànyóuxìmùwǎn

()()()()

róngyìpiāoyángpiāofúfēnsàn

()()()()

jiāoàoshānquènàixīncànlàn

()()()()

ràoquānfùjìnlínjūjìxù

()()()()

chùjiǎonǎodàidǐngdāunbìmiǎn

()()()()

shúxihuáiyíhóuzicānjiā

()()()()

lǐmàowéiguīxūjiǎàomì

()()()()

xuánzhuǎnchāzheyuxiǎokǎoshì

()()()()

mìtángzhùmíngbìxūxūyào

()()()()

guǐliǎnjiǎzhuāngcuìlǜchuānghu

()()()()

tíngbófēngjǐngzēngtiānzītài

()()()()

lǒngzhàomímànguǎngkuǒuěr

()()()()

jiāojíshuǐdīzuǐbāángguì

()()()()

fùfèiquèrènqúnzhnggēbo

()()()()

méiféngshītuwēixiàochàndǒu

()()()()

jízhōnglìjícíxiángdēngjī

()()()()

hǎnjiàoshāokǎowánqiángjiānkǔ

()()()()

jiéshěngniánjìchēngzànhánlěng

()()()()

bízishūchàngchìbǎngyáncōng

()()()()

gǔlìjìránduǒbìxiàomīmī

()()()()

hújiǎhǔwēizhèngzhngqíshìyùyùcōngcōng

()()()

mmíngqímiàoyàowǔyángwēiwùméngméng

()()()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正确认读课文中的生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抄写自己喜欢的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世纪宝鼎“的精美艺术和深刻寓意,体会中国人民对联合国和新世纪的美好祝愿。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带“鼎”字的词语

1、老师示范写“鼎”字,请学生注意字形、笔顺。

2、说说带“鼎”字的`词语。

(三足鼎立、一言九鼎、鼎力相助、鼎鼎大名、人声鼎沸)

二、认识“鼎”,引入新课

1、谁知道“鼎”是什么?“鼎”是什么样子的?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世纪宝鼎“,这是个怎样的宝鼎呢?

三、初读课文出示课件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读,注意纠正读音,指导读好难读的长句子。

3、说说初读课文后知道了什么。

四、重点读第二自然段,了解世纪宝鼎的样子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对照图画,想想世纪宝鼎的样子,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提出不懂的语句,互相交流怎样读懂。

五、练习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对世纪宝鼎的赞美

六、布置作业

把带有生字的词语写一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课件,请学生指导图介绍世纪宝鼎的样子。

2、课文除了写宝鼎的样子,还写了什么?

二、再读课文,理解赠送宝鼎的意义

1、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同桌互相议议。

2、讨论交流。

重点弄懂“鼎“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的独特地位,中国赠送宝鼎表达的美好祝愿和希冀。相机引导理解“鼎志昌盛”“龙兆吉祥”“它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希冀”等词句。

3、练习朗读第三、四自然段,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

三、浏览课文,领悟表达方法

提出要求后,让学生自己浏览,体会,然后相互交流。

交流时,鼓励学生的点滴体会和发现。如介绍鼎的样子,条理很清楚;用数字写了鼎的高,还介绍了它的象征意义;许多词语,句子写得精练,表达了中国人民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共同心愿等。

四、练习模拟赠送宝鼎

1、同桌两人互练,一人作为中方代表,一人作为联合国接收礼物的代表。先共同商量,互相该怎么说,再练一练。

2、请几组上台表演,共同评议;介绍是否准确,语言是否得体。

五、综合练习

假如让你代表中国向联合国赠送这一世纪宝鼎,你会怎样介绍?小组之间互相说说,然后汇报。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抄下来。

2、为2008年奥运会设计一个吉祥物并写200字左右的简要说明。

【板书设计】

23世纪宝鼎

一、总写中国赠送世纪宝鼎

二、具体介绍宝鼎的外形、结构、象征意义

三、总结赠送世纪宝鼎的伟大意义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庇米约旱姆绞阶灾餮习本课生字,并能正确书写。

2蓖ü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蜂鸟的特点以及它为什么能够“克”老鹰,并背诵喜欢的段落。

3绷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重点词语。

4蓖ü对课文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绷私夥淠竦奶氐悖知道它能克老鹰的原因。

2绷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教学难点理解蜂鸟为什么能“克”老鹰。

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老鹰、蜂鸟的图片或介绍蜂鸟的影碟;蜂鸟的档案卡。

学生:阅读有关动物的书籍,收集有关鹰和蜂鸟的图片、文字资料;预习课文,勾出生字、新词,标出段落序号。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笔航裉欤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动物朋友,它在动物世界里可是有身份、有地位的。出示图片:鹰——空中霸王你印象中的鹰有哪些特点?

2苯裉欤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空中霸王”的克星(板书)。生齐读课文题目。现在请把“克星”换一个词,意思不变。(可换:敌人、对手)

二、质疑

读了课文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或者你想知道点什么?预设:为什么说鹰是“空中霸王”?鹰的克星是谁?为什么能够“克”老鹰?(板书问题)

三、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贝着问题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对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多读几遍。

2敝该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3苯淌Τ鍪旧词卡片和一些短语,让学生认读,检查生字识记情况。“飘然翱翔的老秃鹰”、“见什么逮什么”、“兀立自若的大兀鹰”、“庞大”、“大拇指”、“性格凶悍好斗”、“惧怕”、“突如其来的侵袭”、“厮杀”、“翅膀和躯干”、“快速敏捷”、“肌肉非常结实”、“歼击机”

4逼攵量挝摹

四、学习课文,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解决了哪些问题?从哪里知道的?(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1毖习第1段。

①找出能说明鹰是“空中霸王”的句子,指导朗读。

②文中有两个词,写出了鹰在飞翔时和站立时的“霸气”,找出来,想想该怎样读。飘然翱翔:体现了鹰飞翔的平稳与自在。兀立自若:体现了鹰站立时的威武、傲慢、目空一切。

③给这一段分层次,想想每一层讲了什么。

2毖习第2段。

①看一段关于蜂鸟的录像,回答:蜂鸟是什么样的?(贴上蜂鸟图)板书“体形娇小、羽毛艳丽、嘴尖而锋利”。

②你从“娇小玲珑”这个词中体会到了什么?

③读第2段,读出蜂鸟的娇小可爱。(指名读——齐读)

3毖习第3、4、5段。

①勾画出写蜂鸟攻击鹰的句子。

②指导朗读勾画出的句子,读出蜂鸟的勇猛,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

凶悍好斗(联系下文“奋不顾身地向鹰猛攻”理解。)

奋不顾身(联系上文“它们不但不惧怕鹰这个庞然大物”理解。)

敏捷(联系下文“它可以向前飞,也可以倒退飞,甚至还可以在空中翻滚盘旋”理解。)

遍体鳞伤(联系上文“鹰被蜂鸟刺中后,还来不及还击,蜂鸟已快速飞开,又从别的方向发起了攻击”理解。)

③小结:蜂鸟是靠哪些“法宝”来“克”鹰的?尖而锋利的嘴、凶猛而有力的攻击、快速而灵活的飞行。

④下面我们来帮这“空中霸王”的克星填写一份小档案。(小组合作完成。)姓名性格特征体形特征外貌特点羽毛嘴飞行特点

五、课外延伸

小小的蜂鸟却能“克”老鹰,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你还知道动物世界中的哪些故事?

六、巩固

识字、写字课文中这些生字不但要求大家会认,还要会写。(出示生字。)

1毕胂胗心男┓椒ɡ醇亲≌庑┳郑书写时该注意什么。(小组交流。)

2庇谜庑┳挚谕纷榇省

3背写生字、新词。

七、作业

摘抄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背诵喜欢的段落。

附:板书设计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求:

⒈理解课文内容,认识事物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懂得只有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⒉联系具体语言环境,理解文中重点词句。

⒊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具体的事例说明事物的联系的。

⒋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通过课文所举的具体事例,了解事物之间有简单联系,也有复杂联系。

三、教学准备:

CAI课件

四、课时划分: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弄清蛇与庄稼的联系。

⒈故事激趣,设下悬念。

⒉学生针对故事质疑。

⒊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蛇与庄稼的联系。

⒋学生自由发言。

⒌教师小结过渡。

⒍同桌交流,理解词句并朗读。

⒎启发学生谈话:

你从这个事例中体会到什么?

(三)弄清猫与苜蓿的联系:

⒈出示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

⒉检查自学情况,弄清猫与苜蓿的关系。

(四)认识随地吐痰与肺结核病之间的联系。

(五)总结全文,深化练习。

板书:

11蛇与庄稼

复杂联系:

保护保护

蛇------→庄稼猫--------→苜蓿

吃不能糟蹋传粉

田鼠田鼠--------→土蜂

不能影响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11个,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找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12个。

3.能讲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画人物的小故事。

4.明白不能一味追求金钱的道理。

重点和难点:识记生字11个。继续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激趣揭题(放映唐老鸭的动画片)

1.师:课前老师先带小朋友们来看一段动画片。

2.师:老师看到刚才小朋友们都看得笑了。动画片中的主人公是谁呀?

3.师:唐老鸭的故事有许多,都很有趣。可是最近唐老鸭又有新的故事发生了,你们想不想听一听?

4.揭示课题(师板书课题)(个别读,齐读)

5.理解“新传”的意思。

二、整体感知课文,学生字

1.师:唐老鸭又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了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2.生听课文。(媒体演示课文)

3.师: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4.师:这个唐老鸭既滑稽又丢人。你们想不想自己试着读读这有趣的课文呢?

三、读课文,学生字

1.生尝试读课文

2.查字典大擂台(多媒体出示):价珍贵

3.小组学习生字(媒体出示生字)

假——反义词卖——运用练习街——顺口溜而钱悔——笔顺

沉——反义词收——找朋友

4.写字“买”

5.游戏巩固生字谁的火车开得快(媒体出示)

6.读词大擂台

(媒体出示):丰满漂亮美美地反而救命呼叫珍贵足够后悔

7.师:小朋友轻轻读读课文,用课文中的两个词语来完成这个填空好么?(“”的羽毛)

8.师:看到自己丰满漂亮的羽毛,唐老鸭心里怎么想的呢?(媒体出示课文内容)那为什么又说唐老鸭的羽毛是珍贵的呢?(媒体出示课文内容)

9.师:对啊,所以鸭子们会对唐老鸭说(媒体出示课文内容)指导朗读。

10.齐读课文

四、课后拓展

你想对唐老鸭说些什么呢?(媒体出示)

我想安慰他:“。”

我想批评他:“。”

我想劝告他:“。”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了只识不写。掌握“了”这个多音字的两种读音。认识新偏旁。

2、观察图画,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借助图画上描绘的事物去理解字词。

3、了解夏季的特点,积累词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20xx年4月15日第九周星期二第一节

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指导看图

1、同学们,你们见过刮台风、下雷雨的景象吗?想看看吗?(或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说)

2、播放“台风”的录像资料(或看有关图片)说说“台风、雷雨”和“春风、春雨”有什么不同,什么季节会有这样的景象。

3、夏天还有许多好吃的水果呢!出示挂图,观察说话,图上画了哪些人在干什么?你还看见了什么?

二、初读课文,认读词语生字

1、自读词语,读准字音。

2、四人小组读。

3、教师出示词卡,检查正音。

注意“雷”的声母是“l”不要读成“n”。

“蝈蝈”和知了“的第一个字读第一声,不要读成第二声。

“知了”的“了”是多音字,在这里读li?o,不要读成le。

4、夏、台、桃、瓜“口头扩词。

三、诵读

1、教师范读韵文。

老师读得怎样?你们也能这样读吗?

2、四人小组读。

4、指名读。

5、注意让学生边读边想旬实物的样子,读出节奏和韵味来。要避免唱读、顿读。

四、指导书写

1、学生笔顺图,记忆生字笔顺。

2、请说说”夏、梅“的笔顺。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4、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夏、瓜“。

5、学生描红,完成《习字册》

课外延伸:

一、填空:

1、春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从南方飞回来了。

2、夏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忙着捉蚊子。

3、秋天到了,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熟了,__________在唱着动听的歌。

4、冬天到了,_________、_________开了,___________冬眠。

二、你还知道与夏天有关的词语吗?写下来。

第7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复述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朱总司令和红军战士尊重、关心藏族同胞的优秀品质,体会藏民与红军之间的鱼水深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生字词。

2、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

引入:朱总司令为什么急坏了?读课文的2~5自然段,用“~~~~”画出来。

(一)学习第二段(2~5自然段)。

1、边读边交流:

(1)一急:“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得想办法动员他们回来呀!”

a、你读懂了什么?说明了什么?(板书:在山里受不了)

b、以上的句子换为一般的句子,效果一样吗?为什么?

出示: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会受不了的。

C、指导有感情朗读。

(2)二急:“这也怨不得他们,他们是让反动军队糟蹋怕了。现在已经是春耕的时候了,节气不饶人哪,得赶紧帮助藏胞把地抢种上。”

a、这话是什么时候说的?(板书:节气不饶人)

b、“节气不饶人”说明了什么?

C、从这句话里,你又可以看出什么呢?从哪个词看出来?(板书:抢种)

d、有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三段(6~7自然段)。

导入:朱总司令急在心上,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1、自读6~7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说。

3、理解“尽心尽力”和“热火朝天”,用“尽心尽力”并造句。

4、理解“要让红军播下的种子在这里发芽、生根、开花、结果……”

5、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四段(8~9自然段)。

1、齐读。

2、思考:(1)藏胞为什么全都流出了感激的泪水?

(2)“几时见过菩萨一样的司令、菩萨一样的兵呀!”这是谁什么时候说的?为什么这样说?

三、全文

1、有感情朗读全文。

2、复述故事。

四、布置作业:1、听写课后词语。2、用“尽心尽力”造句。

板书设计:

在山里受不了

司令急坏了

节气不饶人枪种

菩萨兵

尽心尽力

红军战士种地打扫

热火朝天

第8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用钢笔描红。

2.对照简化字,认读繁体字。

3.按要求写成语。

4.修改病句。

教学重点:

按要求写成语,修改病句。

教学难点:

修改病句。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认读描红内容。

(2)教师提醒学生书写时,除注意正确、规范、美观外,还应提高速度。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o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复习以前学过的繁体字。

(2)学生自读本题词语。

(3)一生读括号前的简体字,--生读括号中的繁体字。

(4)生齐读本题词语。

(5)生边默读词语,边观察简化字与繁体字在结构上的差异。

3.练习。

(1)出示繁体字,生抢答。

(2)生“开火车”认读繁体字。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组词理解“褒”的含义,从而理解“褒义的成语”的含义。

(2)生试说褒义的成语。

(3)教师引导学生通过组词理解“贬”的含义,从而理解“贬义的成语”的含义。

(4)生试说贬义的成语。

3.练习。

(1)学生试填褒义词和贬义词。

(2)学生“开火车”读自己所填的褒义词和贬义词。

四、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病句。

(2)三位学生上黑板练习,其余学生自行修改病句。

(3)学生就黑板上的练习作充分讨论后,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

3.反馈。

(1)学生修改自己的答案。

(2)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3个句子。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