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6 22:19:41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从小养成不乱花钱的习惯。

3.能正确地、流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和默写第二自然段。

4.能观察实物说、写一段话。

5.能按要求预习课文。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能观察实物说、写一段话。

教学用具:

大字课文、挂图、词语卡片。

教学课时:

6课时(包括说、写训练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给下列汉字注上拼音。

2.举例说明什么是拟人手法?

二、新授:

1.齐读课文,说说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2.学习第一自然段。

a.指生读课文。

b.说说“小花鹿”是什么?

(“小花鹿”是一个泥制的储蓄罐。)

c.谁来说一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讲了“小花鹿”储蓄罐的来历。)

3.学习第二自然段。

a.快速默读课文。

b.这一自然段是围绕着哪一句话来写的?

(“小花鹿”真讨人喜爱。)

c.课文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小花鹿”的?

d.它是分几个部分来写的?

(写了“小花鹿”的耳朵、眼睛、嘴、身体、尾巴这几部分。)

e.作者是怎样来介绍这几部分的呢?

(指学生读出描写“耳朵、眼睛、嘴、身体、尾巴”的句子。)

4.学习第三自然段。

a.指名读课文,并划出课文中讲“小花鹿”用处的句子。

(我不随便买零食吃,把省下的钱买许多我喜欢的书。)

b.思考下列句子:

①我有了“小花鹿”以后,那些话梅啦、山楂啦、橄榄啦,不像过去那么吸引我了。

“吸引”是什么意思?哪些东西不吸引我了?为什么?

②“小花鹿”变得沉甸甸的了。

“沉甸甸”是什么意思?“小花鹿”怎么变得沉甸甸的了?

③你的功劳真不小啊!

“你”指谁?它有哪些“功劳”?

c.你读了这一自然段知道了什么?指生说。

三、总结:

同学们,以后也要把买零食的钱积攒下来,用来买自己喜欢的学习用品。

四、巩固练习:

完成课后练习第一、二题。

板书设计:

3.我的“小花鹿”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认读带有木字旁的字,引导学生发现,许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可以联系起来记。

2、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字,激发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主动识字的兴趣。

3、学会比较形近字,并能认真书写。

4、通过读句子和朗诵古诗,达到巩固积累语言文字的目的。

二、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习惯。利用汉字偏旁表意的特点提高识字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课件、图片。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要和小朋友们玩一个有趣的转盘游戏。(显示“木”)小朋友们认识这个字吗?

二、“我会认”出示转盘

过渡:听到同学们的回答,“木‘字的朋友也来了,你们瞧。(点出转盘)

A、你们认识吗?(引导学生自由认读)

B、请3—4位同学大声认读。(注意读准字音)

C、学习小组开火车认读。

D、这8个字里藏着一个秘密,聪明的小朋友一看就知道。(引导学生观察转盘上的8个字与木的关系)

E、为什么这些字里都有个“木”字呢?请各小组的同学讨论。如“机”,原来的意思是织布机,后沿用为机器。“休”,可以理解为人*在树旁休息。

F、做游戏“玩转盘”,猜字谜。

G、课外延伸:除了老师带来的这些字以外,你还能想出哪些字是木字旁的呢?(想一想,找一找,记一记。)

三、“我会读”

1、激趣导入;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在这个地方,有许多小朋友们常见的字。(点出“我会读”)

A、小男孩在读什么?(出示电影院)你会读吗?你是怎么会读的?(引导学生说)

B、引导学生观察:标牌大都挂在大门边或大门上,你们注意过吗?结合图,出示书中的6个标牌,学生自由读。

C、出示6幅图,学生互相讨论,交流选出合适的标牌贴在图上。

2、识字比赛。

在展示台上有很多标牌,请各小组的同学找到自己会认的字后,把它轻轻地摘下来,等一会儿介绍给大家。如果你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以先问问同学或老师,再把它记下来。最后看哪个小组对的字最多。

A、分小组活动,讨论,认字,摘卡片。

B、活动交流

C、教师抽查奖励

3、引导学生发现识字发法。

A、小朋友们会人这么多字,能不能告诉老师,平时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这些字?

B、原来,在商店的广告牌上,路标上,高楼大厦上,我们都可以认识很多很多的字。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该怎么办?

C、模拟情境表演:现在我们在大街上,这位同学遇到了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做?

4、巩固练习,做游戏“爬好汉坡”

A、每小组发一张空白山坡图,小组的每位同学都贴出几张自己准备的标牌,读一张上一级,看谁先爬到山顶,谁就是可以拿到山顶的“好汉旗”

B、各小组做游戏,教师巡视,检查。

四、扩展练习:

从家中的包装袋,废报纸或纸盒上找出汉字,剪贴到自己的识字本上。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区分字形相近的字,力求书写美观、工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比一比,写一写

1、出示生字。

A、请小朋友们仔细比一比,这些排在一起的字有哪些地方不同,自己选择说一组。

B、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教师巡视、参与。可以引导学生用猜字谜的形式说。如:多一笔:“十”字下面加一横“土”

“日”字里面多一横“目”“小‘字去钩多一撇“少”

变一笔:“天”的`捺笔变弯钩“无”

“手”的竖钩变弯钩“毛”“田”上出头下弯钩“电”

写字。

A、强调关键比画。

B、注意强调写字姿势,教师巡视。

C、请同学把自己感觉最满意的作品摆在实物投影下,让全班同学欣赏、评价。

二、我会读

1、出示三句话。

A、看谁读得最认真,能发现这三句话中相同的地方。

B、学生自由读,再同桌互相读。

2、教师抽查。

A、指名学生读。

B、这样的句子我们好象在哪里见到过,考考谁的记性好?(南瓜越老皮越黄)

C、扩展

加入几幅电脑动画,如:刮风的画面,风越来越大,小朋友的个子越长越高。夏天到了,越来越热。

三、读读背背

1、激发背古诗的积极性。

过渡:同学们平时都很爱背古诗,现在就请把自己爱背的古诗展示给同学们,看看哪位同学记住得最多。

A、学生自愿参与。

B、背完后,评选出背古诗的小能手。

2、今天又要介绍一首新的古诗《锄禾》,一定有同学听到过这首古诗,会的同学可以跟着老师一起读。

A、出示挂图,配乐,范读。

B、吸、引学生并激发他们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自发跟读。

C、学生自由选择一种方法把古诗读正确。(自己读,与同桌互读,4人小组和读)

D、教师抽查。

E、学生评议,纠正个别读错的字音。

3、感悟诗意。

A、学生反复朗读后,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并根据个人感悟做动作。

B、学生做擦汗的动作,可以借机点拨,引导学生体会诗意。(天人、活重)

C、知道背诵,注意读出诗歌的节奏,避免拖腔拉调的齐读。

四、课后延伸

找一找还有哪些诗或儿歌是写农民伯伯的,读一读,背一背,看谁记得多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幸福在哪里》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写了三个牧童把一口喷泉挖成一口泉井,得到了智慧女儿的祝福;十年后,通过他们自己的劳动,亲身找到了幸福的事,说明了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2、学习本课生字词。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合作表演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幸福的名言警句,拓展对幸福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课时2课时

板书设计

幸福在那里

幸福在对人类有益的活动中

工人、农民、医生、清洁工、建筑师等

教学活动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小故事:《手尖上的幸福》

1、故事中的小女孩用一双孱弱的小手描画出了动人的幸福,生活中的你幸福吗?你有过幸福的感受吗?

2、你曾感受过怎样的幸福?

3、幸福在哪里?我们怎样能找到幸福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保加利亚埃林·彼林的童话故事,找寻其中的答案吧!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2、出示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入情入境,精读课文,领悟幸福的真谛。

(一)指读文章最后一部分----幸福就在于对人类有益的劳动中。

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二)、三个孩子分手后,各从事了哪些“有益于人类的劳动”?

1、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幸福?

为什么说他们的劳动是有益的?

2、出示智慧的女儿的话。

①理解“领悟”一词的含义。

②结合三个孩子的经历理解“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3、分角色朗读此部分,感受三个青年的幸福经历。

四、在这之前,孩子们也做了好事,为什么就没有体会到幸福呢?

1、自读这部分内容:

读懂了什么?把读不懂的地方用笔画出来。

2、重点研读三个牧童挖泉井的段落(1-5自然段)

三个牧童是怎样挖泉井的?

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划出文中的有关词语、语句。(愉快,高兴极了,心满意足)

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浑浊的泉水变成了清洁透明、清澈的、如同镜子一般的泉水)

3、孩子们为什么这么快乐呢?从文中的6-19自然段中找寻答案。

①朗读孩子们说的话“我们把它弄干净了,就是供大家喝的”,领会其中的意思。

②出示智慧女儿的话。

五、回归整体,从三个牧童挖泉井的经历中,领悟到幸福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

课文的后14个自然段向我们再现了十年后,他们再次相聚的经历,放手让学生用心读书,从人物的话语中领悟幸福的真谛。

[点评:以上设计,紧紧围绕着孩子们十年前、十年后的生活经历,从具体的语言、动作、神情中,引导学生明白“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层层深入,恰到好处。]

六、合作表演本课内容

第二课时

说说你与家长交流的“幸福是什么?”

1、学习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2、爸爸妈妈眼中的幸福是什么?

儿女的长大

依据贴心的关怀

下班后我们送上的一杯热茶

我们优秀的学习成绩

3、你眼中的幸福是什么呢?

4、这些幸福是从何而来?

5、出示收集到的和幸福有关的名言警句,学生交流谈感受。

举例:“能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幸福的——马克思”

“幸福要*劳动,要很好地尽自己的义务,做出对人们有益的事情”

“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

“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直入文章主要内容

学文后,让学生在共同经历着幸福的时刻,在共同的拥有中,细心地回味着“幸福就在有益于人类的劳动中”,从而,自然而然地达到了教育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劳动的目的。

作业设计

1.规范地书写生字。

2.完成基础练习中的题目。

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时由谈话引入,激发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文章语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理解幸福的含义,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第一组同语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与眼睛有关;第三组词语都与冰有关;第四组词语与水有关。课本的最上部位有两个表,以两两相对的形式表现了“日目”、“冫氵”的“实物——古文宇——今文字(偏旁)”的演变过程,意在让学生通过了解本义辨析形近偏旁。

【教学要求】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好习惯。

智育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比较“日目”、“冫氵”两组容易混淆的偏旁,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井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把字写端正向称。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形近偏旁的比较识字,板书课题。

二、初步看图,读韵文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看清音节,读准字音。

三、出示表(一),复习“日字旁”、“目字旁”

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四、指导看图,出示部分生字词

1.太阳出来了,蓝天上飘着朵朵白云,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天空?[相机出示词卡:晴空]

2.春天到了,太阳照在身上暖和和的,这叫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温暖(nu9n)]

3.小姐姐在于什么呢,[相机出示词卡:晾晒¨]

4.解放军叔叔趴在草地上是怎样打靶的,[相机出示词卡:眼睛、瞄准]

5.小哥哥站在山坡上看远处美丽的风景,这叫什么?[出示词卡:眺望]

6.“眺望”也是看,但和“看”有什么不同?

五、教师小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两组词语。第一组词语是什么偏旁?(日字旁)为什么都是日字旁?(“晴、暖、晾、晒”大都与太阳有关)第二组词语是什么偏旁?(目字旁)为什么都是目字旁?(“眼、睛、瞄、眺”大都与眼睛有关)

六、学生自学出示的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正音:”晒、准”是翘舌音,不要读成平舌音

3.用“暖、眼、准”扩词。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和记忆“暖、准”的笔顺。

2.说说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让学生注意在田字格中书写时都应左窄右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抽读生字、新词卡片

2.听写生字。

3.检查听写情况。

二、继续看图学习生字词

1.观察书上的图,看看图上有什么。

2.自由读韵文,要求:渎准字音。

三、出示表(二),复习“两点水”、“三点水

1.观察实物图画与古文字,了解偏旁本义

(1)“冫”的古文字像什么?

(2)复习“两点水”。

教师范读带两点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3)“氵”的古文字像什么?

(4)复习“三点水”。

师范读带二点水的生字。

指名读、齐读。

四、出示挂图,继续学习生字词

1.企鹅生活在南极,你们知道那儿的天气怎样?

2.从图上什么地方看出南极非常寒冷?

3.南京有一座大桥在全国都非常有名,这就是南京长江大桥,你们知道长江大桥横跨在什么上面吗,[相机出示词卡:长江]

4.教师简单介绍长江:长江流经我国10个省区,

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第一大河。

5.长江是我国第—大河,那我国第二大河是什么河呢?[出示词卡:黄河]教师简介“黄河”。

6.长江的水最后流人哪个海?教师简介“东海”。

五、教师小结

我们学习了这节课的生字,第一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两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冰冻、寒冷有关)第二组生字的偏旁为什么是三点水旁?(这些生字大都与水有关)

六、学生自学本节课的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用“冷、冻、冰”扩词。

七、指导书写

1.学生看笔顺图,记忆·冻”的笔顺。

2.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

5.让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临写生字。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听写生词。

2.及时反馈。

二、指导读韵文

1.按要求归类读,

(1)哪些词语与太阳有关?(读第一组词语)

(2)哪些词语与眼睛有关?(读第二组词语)

(3)哪些词语与冰有关?(读第三组词语)

(4)哪些词语与水有关?(读第四组词语)

2.多种形式练读。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辨析两组形近偏旁

1.做找朋友游戏。

2.教歇诀:

“目字旁表示眼睛,目字旁与太阳有关。瞄准射击要用眼睛,晾晒衣服要在晴天。”“三点水是水的变形,两点水与冰冻有关:江河湖海离不开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四、课内作业

1.抄写课后词语。

2.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3.指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看图说话。

更多相关内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