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6 19:25:37

第1篇: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说教材:

现在我要说的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八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寓言二则》中的第二则寓言《守株待兔》。这是学生接触到的第四篇文言文寓言。应该说文言文寓言同古诗一样都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学经典。语言简练却耐人寻味,给人以深刻的警醒。

《守株待兔》这则寓言主要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的兔子,他就丢下锄头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告诉人们不要不劳而获,不要心存侥幸,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我觉得这个小故事应该在学生心中深留印迹的是对什么事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也不能有不劳而获的想法,要凭自己的劳动去生活。

说学情:

对于文言文寓言,学生并不陌生,对于学文言文的方法学生可能也知道,但如果抽出来问他们什么是文言文寓言,可能有部分学生不太清楚,所以作为文学经典的一种特殊体裁有必要让学生明白,尤其是学习的方法,更应该让学生清楚。我觉得这一学法对学生的终身都是受用的。因此课前的调研很重要。如果学生表达不清,我将和学生以学的第一篇文言文寓言《滥竽充数》为例,跟孩子们共同回忆什么是寓言,什么是文言文寓言,学文言文寓言分几步走,怎么样读出韵味?这样也为学生学习《守株待兔》乃至今后的文言文寓言奠定基础。

说目标、重点、难点:

课是上给学生的。学生学什么要依纲扣本。对于文言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只是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由此可以看出重在理解与记诵。根据我班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本节课将完成三项目标:

1.学会3个生字及新词,尤其是“冀”“为”“颈”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古文,尝试背诵。

3.结合注释、插图和想象理解寓言内容,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这一培育一指导恰恰是我们教师所做的,这一理解一运用恰恰是学生要做的。要想让学生正确理解与运用,要想让他们热爱我们的语言文字。我们就要把死板的文字激活,让他们充满生机、充满情趣。正如叶澜教授指出:“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因此,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守株待兔”这个成语在学生心中烂熟于心。也就是重点指导学生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由于守株待兔的现实价值学生可能感受不到,或没有接触过,在运用上将是这节课的难点。

说教学流程:

为真正地让学生享受读文言文寓言的乐趣,感悟其中的道理,并对其产生阅读的兴趣,这节课将从以下几环节进行:

一、课前谈话亲近古文

之所以把这一环节展示出来,就是觉得学生的学习兴趣是相当重要的。课前我激励孩子们跟文言文亲近、回忆读出韵味的方法都是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同时也为学习新课奠定学法基石。

二、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上课我将出示所学的寓言插图,让他们猜成语,在师生共板课题后,追问“株”和课题的意思,对守株待兔的表面意思有初步了解。在询问作者后,与生交流有关韩非子的相关内容。短短几分钟,学生对作者和课文有了大概的了解。

作为一篇文言文寓言,首先要做的是读出韵味。

三、初读课文,读出韵味

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课文是阅读的基础。面对文言文,句子中的自然停顿是有一定难度的。就这篇课文来看,难读的句子有三处:一是:折颈而死的颈易读错。二是“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中的“耒、冀”的读音以及这句话的断句。三是:而身为宋国笑的为的读音。基于这样的猜测,在让学生读文前,我先对这三句话进行指导,强化字音。其中第二句是处理的重点,因为这句中不仅有两个生字,而且在断句上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很难读对。

因此对这一句将做重点指导。课堂是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一切的指导均在平等对话中完成。对于这句我先找两名同学来读,然后直接告诉他们,这句应该这样读,相信学生能根据提示正确断句,在自由读、指名读中加强断句,然后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读,理解了就清楚了。接着学习两个生字。对于“耒”先让学生谈了解,然后我再出示图片配以讲解,并告诉他们现在耒已演变成了部首,在回忆带有耒部的字中感受这样的字与农具和耕种有关。在学“冀”字时,在与“翼”区分后,从字理上

帮助学生区分二字,这样学生不仅对这两个字印象深了,还对字的来历产生兴趣。我们的汉字是很丰富的,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也是语文课的一大任务。我们的语文课就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相信对字来历的理解将在学生心中留下印象。

在消除了字音、断句的障碍后,在让他们读出韵味,等于给他们搭建了读书的台阶。在展示朗读时让孩子们到前面去读,这样既给孩子一次展示、锻炼的机会,又给其他学生提供一次很好的欣赏时机。读书在享受乐趣,欣赏也是一种乐趣。

在学生能很好的读文后,接下来就是了解这个小故事。

四、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教参提示我们:教学文言文寓言,应包括三重任务:一是了解一些文言词汇的意思,培养学生阅读短浅文言文的能力。二是理解语言的内容。教学中让学生在逐句读懂的基础上,掌握主要内容。三是体会其中的意思。

在文言文的理解上,我立足注释和插图,用最简单的方法、最直接的方法理解内容。首先让他们自己结合注释理解句意,不懂的可以猜一猜,实在不懂用问号在词下标注。然后分句指导。

在第一句中,补充走的有关句子,因为走古今意思差别很大,在补充中加深印象,为以后阅读文言文奠基。同时插入“古文中走是跑,那什么是走”,引导孩子们明确行是走,古今意思相同。相信这一环节学生对行、走的古今意思一定记忆深刻。在理解句意后,出示画面和提示语,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感受种田人的心情。之所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就是避免学生没有根据地散说,达不到绘声绘色的目的,有的只是一两句,达不到发展语言的目的。学生在汇报时心情也会随着种田人高兴起来。

正因为种田人如此高兴,才会引发他不劳而获的想法。在理解第二句时,先让学生谈理解,适时引导为什么在因后停顿,与前面的问题照应。接着巩固因的意思,这一句,然后提醒学生借助插图想想种田人是怎样守株待兔的?在学生用稚嫩的语言回答后,引领他们用一个词来形容种田人什么也不做,一心守株,满脑子待兔的情形,并放到句中交流,同时适时板书。应该说到此守株待兔前半部分寓意已经揭示,那结果怎样呢?估计学生都能猜测出来,说不全读读第三句,在板书:为宋国笑、一无所获后,引领孩子们看板书感知:看来种田人守的不只是树桩子,还守的是自己的白日做梦等,等来的不是兔子,确实一无所获等,相信学生能与教师互动,自然接读,同时对守株待兔的深层含义有了了解。

理解是运用的基础。理解内容还不行,还要感悟道理。道理不是生硬的搬出来,要在潜移默化中。在感悟道理这一环节,我首先出示了与守株待兔相匹配的格言、俗语等,让他们读一读,然后导入: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就是种田人的邻居,你打算怎么劝他?可以用上这些格言。注意称呼。这里如果学生对称呼不懂,我会找几个同学先说说怎么称呼,也就是提前把障碍消除。这样学生在劝说的时候就有理有据,有法可依,说出来的话也会有一定的水平。应该说交流的环节更是学生劝诫做人的环节。育人育己。道理在潜移默化中从孩子的心中、口中流淌出来。

而我最后的小结可能是对寓意的直接揭示:看,不知不觉中我们我们已感悟到了其中的道理,那就是不要白日做梦……,否则就会……(生看板书接答)。因为幸福的生活靠劳动来创造。之所以做这样的总结,就是给学生一个明确的感受,道理究竟是什么。我们要清楚,也要让学生明白,要把学生引到生存、生活的正道上来。正如巴金老人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就是要人变得更好。”

五、背诵课文,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用的前提是积累,积累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熟背。背诵也要有韵味地背。在背诵后就要活学活用了。估计对“守株待兔”学生活用上有困难。如果生答不出,我将出示对联,让学生填横批。相信学生能填出来,其实这也是检验学生是否理解守株待兔的表面意思与深层道理。

然后出示自己搜集的几句作为课下阅读的材料。我想学生在阅读中可能会露出笑脸,可能会发觉我们今人真是聪明,活学活用,可能也会激起他们用眼观察生活的热情。最后出示字谜,调动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在暗示他们“守株待兔”带来的是语文学习的丰富性。

整堂课的设计我总是在追寻着让学生写好字、读好书、做好人的生命体验的过程,也在追寻着与生共成长的境界。

第2篇: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教材的理解和分析:

这是一篇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在教材中属于科学篇单元。本文讲述了英国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在太平洋的一个小岛上考察,经过认真观察,反复比较,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岛上的昆虫要么翅膀特别大,要么就没有翅膀或翅膀特别小。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段用一句话简单介绍了达尔文,第二段点明了这个有趣的发现是什么,用“要么………要么………”的句式讲清了岛上昆虫的现象,并且指出达尔文看到这一现象后感到十分奇怪。第三段先介绍了达尔文发现这一现象后的做法??“捉来许多昆虫”、“比较”、“认真观察”,接着用三句表示因果关系的句子讲清了造成这一有趣现象的原因,即岛上经常刮大风,昆虫翅膀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它们是否能顶住大风,适应环境,得以生存。最后点明这个有趣的发现为达尔文以后的科学研究(提出生物进化论,揭示适者生存的科学规律)奠定了基础。

细读文本,我们可以看到其实达尔文的发现有两个层次,一开始是发现一种现象,后来是经过研究发现这一现象背后透露出的大自然中的本质规律。从而也体现达尔文热爱大自然,观察敏锐,具有寻根探底深入细致的研究精神。在此基础上我认为本课教学一方面引导学生知道达尔文的发现,另一方面要要引导学生读懂达尔文怎么会有这个有趣的发现。基于以上认识,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要求,针对学生的实际,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复述课文。2、学会本课19个生字,其中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读不写,理解“考察、容易”等词语的意思,用“要么……要么……”练习说句子。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达尔文热爱科学,积极探究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研究的精神,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故事的阅读兴趣。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帮助学生读准生字字音,认识新偏旁“车”,能按笔顺正确书写,辨析“容、究”的部首,并能正确、美观的书写。

2、注重长句的指导,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采用换词法、造句法、演示法、表述法等多种方法理解词义。

4、理清文脉,知道岛上原来有哪三种昆虫,各有什么结果。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正确美观地书写其他生字,用“要么……要么……”练习说句子。

2、复述课文,引导学生读懂达尔文怎么会有这个有趣的发现,也就是感受达尔文热爱科学,积极探究的科学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勇于探索研究的精神,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家的故事的阅读兴趣。

一、谈话导入,质疑激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今天老师发现××坐得特别精神,秋姑娘来到你身边,你有没有新的发现?和小朋友分享一下。接下来让学生猜猜:一百多年前英国有位著名的科学家特别善于发现,知道他是谁吗?出示图片,介绍达尔文,同时我出示达尔文的文字介绍:达尔文是一百多年前英国著名的科学家。目的是与课文第一自然段对达尔文的介绍作比较,让学生明白表达不一样,意思一样,然后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谈话氛围中进入板书课题??有趣的发现。认读生字”趣“,指导读准课题后,请学生根据题目来质疑,“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呢?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带着问题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字音。

1、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两遍,读准字音,遇到难读的长句子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检查小朋友的读书情况。

开火车读生字卡片,正音。

三、读通课文

1、第一自然段的教学联系开始对达尔文的介绍采用自读,比较读等形式,一方面让学生读通,另一方面感知说话的表达方式。

2、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发现了什么现象?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岛上的昆虫有几种情况?一种是什么样的?另一种呢?有没有第三种情况?只有在两种选择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要么……要么……”来说,从而理解“要么……要么……”表示只有两种情况的存在。谁能象达尔文一样带着奇怪的语气来读一读这句话?如果是你看到这样的现象奇怪吗?(指导读好这句话,读出他的奇怪)。

3、达尔文发现了这个奇怪的现象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达尔文捉来许多昆虫,反复观察比较,终于找到了答案。”你觉得达尔文找到这个答案容易吗?谁再来告诉大家,抓住“许多”、“反复”、“终于”在读中体会,通过学生一边又一遍的互相告知理解“反复”,用找朋友的方式感知“考察和观察”意思,学习生字“较”,经过达尔文的不懈努力,终于找到了答案。那么答案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原来,……便逐渐消失了。哦,原来是这么回事,你知道告诉大家几种样子的昆虫吗?分句子朗读,让学生站在达尔文的角度告诉大家。在指导读的基础上理解“生存、容易”,并用“容易”说话。

4、最后总结全文,这个有趣的发现,对达尔文后来的科学研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学习生字“研究”,“究”和“容”进行比较。

四、指导写字

在本文的教学中,我抓关键词为突破口,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使学生正确流

利的朗读课文。采用换词法、造句法、演示法、表述法等多种方法理解词义。通过书空、比较等方式来学习生字。

第3篇: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一、说教材

《从现在开始》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教材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第五单元教材就是围绕着“友好相处,团结合作”这一专题编排的。其中第21课《从现在开始》是一篇富有童趣、情节生动且富有浓郁现代气息的童话故事。故事讲述的是猫头鹰、袋鼠、小猴子接替狮子轮流做“万兽之王”,猫头鹰和袋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招致“民怨沸腾”;而小猴子却十分尊重动物们的个性,它让大家按照自己习惯的方式过日子,受到人们的拥戴,最后成为“万兽之王”。故事告诉学生要懂得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学会尊重他人的道理。

二、说教法

在《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阶段目标中提倡学生“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确实,童话故事向我们展示了许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景物,美好的品质,美好的情境······引导学生读这些故事,就会焕发起对“美”的向往。低年级的孩子,心灵那么纯洁、美好,我们的责任,就是让这美好保持下去,发展起来。

1、说教法:从本班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运用:故事、课件创设情境,采用“以读为本、以读代讲”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从而来淡化课文的难度。

2、说学法: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本课文字,读来朗朗上口,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提高学生的诵读水平,从各个方面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品味文字,在读中明白课文蕴含的道理。

三、说教学目标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时间里体会角色的心理,读好课文,读出角色的个性特点,并从中积累语言,我定下了两个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2、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要和别人和谐相处。

学习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故事中蕴含的情趣和道理。

学习难点: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懂得要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要尊重别人。

四、说教学流程

我今天上的是第二课时,针对课文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步故事激情,引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一直认为开课是非常重要的,低年级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我根据这一特点,在上课的开始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内容,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讲之前给学生提出明确的听的要求,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其次启迪学生思维,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学贵有疑,如我引导学生思考: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是谁当上了‘万兽之王’呢?为什么狮子要让猴子当它的接班人,而不是袋鼠或者猫头鹰?今天我们再次走入课文,相信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很快就卷入了积极的学习状态中。)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进入亢奋状态,为整节课良好的旋律打下伏笔。

第二步朗读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确实,学生年龄小,很难把握角色的性格特点,老师也不可能帮助学生来对人物进行分析,那么,如何使学生投入角色,从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获得思想启迪呢?于是在整堂课的预设中我用读贯穿整节课的始终,并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如自由读,指名读,分组读,比赛读,齐读等等,并结合老师及时的点评反馈,让学生渐渐入情入境,让他们逐渐地读出猫头鹰的狂妄,袋鼠的无知,小动物的无奈和最后大家为小猴子的热烈欢呼。在反复的朗读中,让学生学会感悟课文内容,学会在读中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在读中逐渐领会文中蕴涵的深刻道理:要学会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学会尊重他人。

第三步想象说话

当我研读完这篇课文后,我发现这篇课文有很多的空白点,例如大家听了猫头鹰的话后都议论纷纷起来,他们会议论些什么呢?一个星期下来,大家都叫苦连天,哪些动物会叫苦连天?他们会怎么叫?“小猴子话音刚落,大家都欢呼起来。”大家会欢呼些什么?我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理解这些词语。师:假如你就是森林里的一种动物,你们平时白天和夜里都干什么?现在猫头鹰大王让你们白天休息,夜里做事,相信你们肯定有很多意见,请联系第一幅插图,把自己当作其中的一只小动物,和你的同伴互相说一说。

师:好,刚才小动物们你跟他说,他跟你说,互相议论,这就叫议论纷纷。

理解“叫苦连天”:我来当当记者做个采访。你是谁啊?你对猫头鹰的话有意见吗?请问白天休息,夜里做事给你带来了什么麻烦啊?……对啊,刚才你诉苦,他也诉苦,这就是“叫苦连天”。这些空白点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说话,锻炼他们的说话能力。

第四步故事表演,明理导行

在学完这篇课文之后,故事的生动有趣已经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了,此时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一讲,演一演,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并在演、讲的过程中进行品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能力。

第4篇: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教材分析:

《月亮的心愿》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本组课文的主题是讴歌亲情,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能感悟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从而产生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爱家里每一个人的情感,并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家里的每一个人。本文借小女孩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放弃郊游的事,以童话的形式,赞扬了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既有童趣,又极富人情味,寓孝敬父母体贴长辈的教育开生动感人的故事之中,进一步深化了本组关爱家中每一个人的主题。教学的重点是识字写字,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教学设想:

本课我准备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的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第二课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在教学时,我以抓住月亮的感情为变化为线索,也就是学生通过朗读课文,找出月亮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月亮一会儿希望明天有个好天气,一会儿又希望明天下雨,来感悟珍珍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而放弃郊游,学习珍珍关心父母体贴长辈的美好品质。在进行教学环节设计的时候,我想在播放课件时,学生边听边思考,月亮的心愿到底是什么,并在课文中划出来。学生通过比较月亮两次心愿的不同找出原因,基本上就能读懂课文了。在学生找出月亮的心愿的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层次分角色进行朗读,进一步感悟课文。学生在感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谈自己是怎样照顾父母、照顾家人的,来进一步深化主题。最后以月亮的心愿实现了没有,再次点题。

教学效果:

第二课时的基本教学环节是看——找——读——感悟——联系实际。在实施的过程中,基本实现了,只是有些教学环节连接不够好。比如说学生在找出月亮的心愿后,适时出示,学生通过朗读比较,就能更深入地领悟思想内涵。这一环节被我省去了,导致重点有点不突出了。其二,在指导分角色朗读时,指导不到位。有些学生连妈妈和珍珍的话都分不清,就急于让他们分角色朗读,有点像是走过场,从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

第5篇: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说教材:

《我为你骄傲》这篇课文讲述的是“我”一不小心,砸破了老奶奶家的玻璃,当时由于害怕没敢承认,但内心十分内疚。后来,“我”用自己攒的送报纸的钱赔给老奶奶并写了一封道歉信。宽容慈爱的老奶奶同样以回信的方式把钱还给了我,并用“我为你骄傲”赞扬了“我”的美好品德——诚信。孩子的诚信让老奶奶感动,老奶奶那博大的胸怀也值得我们称赞。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记叙,是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来描写的。没有豪言壮语,却深切感人,人文性特别强。根据新课标要求“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以及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特订了教学目标:

1、会认“封、歉”等9个生字,会写“我会写”中的12个字。

2、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老奶奶为什么写我为你骄傲。

3、懂得做人敢于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领会“我为你骄傲”的意思。

教学难点:

领会“我为你骄傲”的意思

说教法与学法:

本文是一个小故事,是以“我”的情感变化为线索来描写的。先是扔石头“很开心”;再是砸碎玻璃“很害怕”;然后是见到老奶奶“很不自在”;最后是用自己积攒的钱赔偿给老奶奶感到“一阵轻松”。教语文,也是教做人。教学时应该紧紧地抓住这个线索,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体验,读中发现,教育学生要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学习老奶奶宽宏博大的胸怀。同时还要以文为载体,在读中训练语感,在读中品析、积累、运用词句。

说教学过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骄傲”,和学生打招呼。理解“骄傲”的意思,并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师出示课题。听读课文,看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深入研读,理解课文

1、教师问:小男孩是怎么打碎玻璃的,闯祸以后他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学生自读课文,相互交流)

提出一个整体性的能牵动全篇的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又提出了学习方式和方法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方法、要求走进文本。这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学功能,避免了学生盲目的自主学习。

学生汇报第1自然段。教师点拨:你们玩游戏的时候开心吗?那么你能开心的读一读吗?(学生读,评议后再读)

教师抓住“……像……又像……“让学生仿句说话。

学生读第2自然段,理解“像兔子一样逃跑的心情”。师引导:谁见过兔子逃跑的样子?(学生模仿)

那你们就带着这样的感受读一读吧!(指名读,读的不好,激励学生再读。一起读)

2、师引问:小男孩惹了祸,会怎么想呢?学生读第3自然段,理解“不自在”的意思。让学生联系生活体会“不自在”的感受。(学生多元的理解)教师指名学生读出“不自在”的情感,同桌读,评议后读,全班读。

3、师引导:小男孩后来是怎么做的?学生读第4自然段,读后谈自己的理解(几个学生的看法不同),师继续引导:小男孩还完钱后是什么心情?你是怎么感受到的?启发学生多角度的理解。让学生说说小男孩是什么样的孩子?

引导:老奶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学生读5、6自然段。并且说出了自己的理解)你认为老奶奶是什么样的人?(学生很活跃,谈出各自的看法)

紧扣语言的训练展开教学活动的。比如,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内容;让学生抓住小男孩和老奶奶神态、心理、动作的词语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模仿文中的句式“像……像……”练习说话;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情感,练习朗读;等等,都是为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训练意识,注重基础性的把握。

三、总结全文,归纳领悟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小结:老奶奶是宽容的人,小男孩是负责任的人。

四、巧妙拓展,丰富教学

1、你觉得“我”还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弥补这次过失?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事吗?做了错事,应当怎么办?

利用这两个生活问题,让学生谈更多的生活感受,给他们个性化表达的机会。

说板书:

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本课起到复述的作用。本文我是抓住小男孩的情感变化进行板书设计,(开心→害怕→不自在→轻松),老奶奶、小男孩的性格特征,为突出直观性,使知识简要,集中并体现教学的重要内容。

第6篇: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我说课的题目是国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木兰从军》。(板书:木兰从军)《木兰从军》一课是一篇历史传说故事。讲的是古代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事,赞扬了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我个人认为本文情节生动、形象鲜明,是一篇培养学生阅读、思考及想象能力,进行道德品质教育的好教材。但因为学生对花木兰了解甚少,要让学生通过故事中三件小事的简述感悟到花木兰的优秀品质,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基于以上认识,针对教材特点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和两条绿线里的6个生字。认识2个多音字。运用多种手段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掌握边读边想象的读书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花木兰爱家爱国的优秀品质。

进行简单的句式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内化文本语言,提高语文素养。

其中,目标1、2是教学重点,目标3既是重点又是难点。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准备安排两课时来引导学生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的教学步骤为: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上课尹始,我首先通过一幅花木兰一身戎装驰骋沙场的课文插图,让学生初步感受木兰的飒爽英姿。随即出示课题,理解“从军”一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文本的兴趣。

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在这一环节中,我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读课文,在自读中自学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三、检查反馈,整体感知。在检查朗读的过程中,对文中“征兵”、“燕山”、“年龄”、“将士”“将军”等易读错的字词予以关注指导,并指导学生读好长句的自然停顿。在朗读的同时,运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理解部分词义。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本课有10个生字,这节课上我将指导学生书写五个笔画较少的字,写时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字型结构和笔画位置。其中重点板书“弟”,强调书写笔顺。最后预留5—6分钟让学生当堂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这一课时,我安排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精读课文,想象拓展。

三、认读生字,指导书写。

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课的训练重点。

具体过程是: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上课尹始,教师以简炼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认读课题,并指导学生正确认读上节课学习的新词,夯实基础。

二、精读课文,想象拓展

本文共有四个小节,二、三小节是教学的重点。

第7篇:二年级语文说课稿

一、教材编排意图

《坐井观天》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第十三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通过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争论,故事告诉我们像青蛙这样目光狭小,所见有限,还自以为是,是不对的,要像小鸟站得高,看问题,认识事物才全面。十三课之前,我们已经学过两篇寓言,因此学习《坐井观天》这一课,重要的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事物的一个过程。这一课的衔接作用显而易见。

教学目标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在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的基本认识和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新一轮课改精神,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着重理解“坐井观天”、“大话”、“无边无际”等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充分发挥想象,懂得“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寓意。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角度,引导学生看事物要全面,不要象青蛙那样自以为是,学习小鸟的诚恳劝告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课文四至七自然段青蛙和小鸟的对话是教学的重点,理解“坐井观天”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

创新点

为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可采用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1)图文结合,利用简笔画找“井沿”,找黑板或是体会位置不同。课桌的“边际”,学生模仿动作(“井口大”和“无边无际大”),理解词意;

(2)做实验,体验“观天”。站在窗口看“天”体会青蛙之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大”,是因为高高的井壁挡住了它的视线,从而引出目光短浅,所见自然有限来揭示寓意;

(3)借助情境,动画演示小鸟漫游,体会小鸟见识广;

(4)初步体会出寓意后,将知识转化,学习迁移,设计青蛙“跳出井口”看到什么,会说什么,启迪学生创造性地想象,深化认识。

二、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

根据寓言故事的特点及本课的语言特色,教学中,以青蛙与小鸟的三次对话为线索,以读代讲,以读促学,让学生在读中悟情明理。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一半,小学生认知很直观,一开始,我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一幅图(文中插图,会动,但没有声音)让学生观察画面,说说画上都画了些什么?并启发学生猜一猜两个小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让学生在交流中对课文产生兴趣,在不知不觉中轻松自然进入学习。

(二)初读课文,略知文意,引导自主识字

一堂成功的语言课必然充满朗朗的读书声,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小精灵儿童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刚刚打开课本,我鼓励学生自己尝试着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顺畅。具体要求是不认识的字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多读几遍,这样体现自主学习,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和个人情况;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勇于面对主动解决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

给学生两分钟时间完成任务,边作记号,老师边巡视,指导认读。

3、借助拼音,把生字和生字所在的句子多读几遍。(在语境中识字)

4、指导识字,出示卡片,先带音节出示,再去掉音节出示。读准“信”、“青”。

(三)研读

在能够流利读懂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有感情朗读。

1、录音范读课文。

2、找生尝试有感情朗读课文。

学生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读后思考时间两分钟。先小组内交流读书收获,老师适时点拨,倾听学生的讨论。这里给学生充足时间(5分钟)。

3、再让学生自由阅读,读后自由表达。

打好自主学习语言的基础,《语言课程标准》强调“在语言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学生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就应予以表扬,对不当之处及时点拨,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四)精读(多样读法,达到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效果。)

1、个别读,想象故事情境。(读重点段落——三次对话)

2、齐读本课词语(图文结合理解生字、词)。

3、范读,语气感悟,了解青蛙和小鸟的不同心态。

4、对话读,听中感悟。(师读小鸟,生读青蛙)。

低年级学生喜欢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为贴近学生实际,可采用简笔画、录像、动片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依据新课标的精神,我运用了谈话法、引读法、美读法(把自己当小鸟、青蛙,体会他们所在的不同位置朗读感悟他们的语言)、表演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激励学生全面参与,主动学习,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读中学生自己评价,通过不同形式的读,进一步理解;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的理解是片面的,而小鸟的理解才是正确的。

(五)理解寓意,开拓延伸

1、在上面通过多形式、多方法的朗读课文的基础上,交流读书收获,老师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适时引出课文寓意。

2、续写青蛙跳出井口后的故事,延伸课文内涵,培养形式创造性思维。

三、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一定要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会产生两个飞跃:一是由“学会”变为“会学”;二是由“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达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理解境界。这样,学生的主体地位自然呈现,而不是老师单方面效应的体现。其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做到事半功倍。学无定法,贵在得法。

1、字词上图文结合,插图上找“井沿”、找“边际”。指导书写,让学生自己观察“沿”应该注意什么笔画,“信”字、“际”字。写一写,认一认。

2、指导学生读中发现问题,问一问,探究问题,辩一辩,解决问题,论一论,以读悟法、想象情境、自由选用“读、说、背、演”等学习方法,直

观理解、做实验等学习方法,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的最高境界,在阅读习惯方面,着重培养学生解疑阅读,学会自学,学会积累的良好习惯。

3、设计科学启发性的习题:

(1)用“因为……所以……”说一说,青蛙说天只有井口大的理由,小鸟说……;

(2)青蛙和小鸟各自笑的含义;

(3)用简笔画设计板书,让学生一目了然理解寓意。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