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小学数学三年级说课稿年月日
一、说教材
1、全册说课稿打包: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全册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章“年、月、日”的第一课时。
2、教材分析
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算单位。小学在前面已经掌握了小时、分、秒,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有关年、月、日方面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内容中,有了形成较长时间观念的基础。本单元是在此基础上向学生介绍有关年、月、日等时间单位方面知识的。本课是让学生借助观察年历来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的,然后介绍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以及拳头记忆法和大月歌诀记忆法,最后是算出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
3、教学重点、难点:
年、月都是较大的时间单位,让学生建立时间单位的观念和掌握单位间的进率是教学的重点。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是教学难点。
关于练习题的编排,编者是按照新授内容的顺序安排的,形成多样。第1题是先练习了年、月、日之间的进率,再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第二、三、四题是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
4、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和内容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四条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年、月、日之间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
(2)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
(3)理解、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
(4)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探究能力。
这几条目标既有知识层,又有运用层,而且概括了本课时的知识点,明确、具体、可测。
二、说教法
1、教法上:
①努力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重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通过启发、诱导、设置悬念,培养学生探讨知识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步步扎实。②尽量利用直观教具、电化教学等手段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③努力体现目标教学特点,在突破重点、难点的过程中重视教学信息的反馈和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年、月、日的进率时,我是通过让学生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通过教与学的双向反馈,使教师更加清楚学生对这一教学重点的掌握情况,使下面的教学建立在稳固的基础上。再通过教师幻灯片演示近几年二月份的天数,学生通过动脑、想、说、总结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动,突破教学难点。
2、教具准备:
分句课本的特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准备了以下教具:年历、幻灯片、录音机等。通过这些教具,可以使学生直观地发现规律,学到知识。
三、说学法
在学法上,通过让学生观察、看书、质疑、讨论、总结、概括、实践运用等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教学一年或者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时,首先利用年历组织学生进行观察等活动,并注意联系实际来掌握年、月、日之间的关系;通过让学生观察幻灯片中二月份的天数发现每四年一闰的规律。再经过计算1980÷4和1986÷4得出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断能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四、说教学过程
下面说一说教学过程程序。因为这是年、月、日的起始课,所以要有个好的开头,人们常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我利用猜谜语的形式来导入课题,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老师让你们猜个谜好吗?请同学们注意听:有个宝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谁能说这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猜到这是日历。然后,教师出示一本日历,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可以知道:在日历上我们可以找到某年、某月、某日,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年、月、日”的认识,(板书课题)。这样,通过学生猜谜语和引导学生观察日历,导入课题,既直观形象,过度又自然,同时好能激发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为下面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为了让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学习新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特点,我分两次口述学习目标,我是这样出示学习目标的:同学们,你们知道这节课首先要完成哪两个任务吗?我来告诉你们,第一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年、月、日的关系,能阅读日历、年历并写出日期;第二个任务是能够说出各月的天数,并能正确分辨大月和小月。这样出示目标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还能让学生记得住,激发求知欲。
出示完目标后,教师将沿着这条线去教,学生也将沿着这条线去学。通过让学生有目的地观察1993年的年历,使学生初步学会看年历并知道一年有多少个月,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等知识。我是这样设计的:通过看年历,你知道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每个月各有多少天?看完后请同学们打开书80页,这是1993年的年历,请同学们根据鸭博士提的问题认真观察年历。由于问题简单,学生看完后会积极地举手回答问题,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一年有12个月,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有的月份是31天,有的月份是30天,31天的月份有一、三、五、七、八、十、十二这几个月;30天的有四、六、九、十一这几个月;二月有28天。板书完后,我告诉学生通常把有31天的月份称大月(板书大月),把30天的月份叫小月(板书小月)。在学生熟悉了年历之后, 借助于他们平时对时间的直接经验和想象力,把抽象的时间与具体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1993年的儿童节是星期几?国庆节是几月几号?你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你能用铅笔把它圈出来吗?通过这样的练习,使学生建立起了较长的时间观念,巩固了年、月、日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顺利地完成了前两个任务。
在学生知道什么是大月,什么是小月后,让学生判断自己的生日是在大月还是在小月从而引出二月。这时我告诉学生,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它是一个特殊的月份,为什么呢?再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年份的年历,发现二月有时是28天,有时是29天(板书29天),写完后我说明:通常把二月份有28天的这一年叫做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做闰年(板书平、闰年)。这时,我口头出示第三个学习目标:如何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并能说出平年和闰年的天数就是我们将要完成的第三个任务。出现了平年和闰年后,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有平年和闰年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充分利用电教手段,让学生听一段录音:“你知道吗?……。”这个录音既回答了学生的疑问,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为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听完录音后,我用幻灯出示了1980年到1992年二月份的天数,通过让学生认真观察、讨论,自己发现四年里有三个平年和一个闰年的规律,并经过计算得出闰年的年份与4的关系,从而学会判断方法。这样既加深了理解、记忆,还培养观察、概括能力,突破了教学难点。
为了巩固判断方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我让学生对“做一做”的第3题进行了练习。为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正确判断,我把原题进行了改动,把书中只给的年份都分别除以了4。在判断20xx年时,我用了20xx÷4的,学生看到这题会问:“为什么要除以400,而不是除以4呢?”我及时利用教科书下面的底注,通过让学生看82页下面的底注,使学生初步了解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由于学生年龄较小,知识有限,这里只作为常识让学生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为了便于学生记忆一年中每个月的天数,我给学生介绍了左手拳头数月份和用儿歌记忆大月的方法,这样学生既学得生动活泼,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计算一年的天数打下了基础。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看幻灯,图上有一个左拳头图,在左手的拳头上我们可以依次数出十二个月份。这时,我先引导学生在图上数月份,边数边标出月份。再学生观察图知道:凡是凸起的地方表示月份都是大月,凹下去的地方除了二月外都是小月。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拳头上数月份进行练习。这样既能亲身体验,又能达到巩固的目的。由此再一道记大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在此,讲清十二月就是实际生活中的常说的腊月。
在学生初步掌握了各个月份的天数之后,让学生利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自己计算出平年和闰年各有几天,并填在书上,通过提问,知道平年有365天(板书365天),闰年有366天(板书366天)。这样设计既巩固了新知,有培养了学生的灵活性。再通过“做一做”中的第1、2题进行练习。
到此,本课知识已经学完,通过看书质疑进行小结。小结时我采用提问题、学生小结的方式: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在学生总结、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归纳概括,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最后是回顾目标进行检测,通过测评可以获得反馈信息并及时补救,做到当堂知识当堂掌握。测评时,我充分利用课本中的练习题。这些练习紧扣重点,既有层次,又有梯度;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考查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第2篇:小学数学三年级说课稿年月日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时间单位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过与他们生活比较接近的时间单位时、分、秒。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经验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了形成较长的时间观念的基础。因而教材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初步了解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二、本课教学目标
1、在观察年历卡的活动中,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个月,分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能记住一年中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在年历上查找、交流一些有纪念意义的日子,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开展观察、操作、游戏、计算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设计理念
虽然年月日时间单位是个抽象的`概念,但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在设计课时考虑到这一点,先了解学生已知的内容,自主探究,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为基本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精神,通过学生的搜集、汇报、展示、交流,教师及时引导学生验证、推理、提升,在师生互动的动态生成中共同推进学习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设情境导入新课
1、你知道自己出生的日子吗?
2、你还知道哪些特殊的日子?
3、这里有哪几个时间单位呢?对,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比时分秒更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年月日
二、新课探究
1、你们知道哪些关于年月日的知识?
2、分析年月日的产生。
3、引导探索:(1)出示年历卡,说说通过年历卡,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年历卡,分组观察,讨论找出年历卡中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我们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发现的秘密多?
(2)小组讨论(3)生交流。师: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完善板书:
大月(31天)1、3、5、7、8、10、12
一年有12个月
小月(30天)4、6、9、11
特殊月二月平年28天
闰年29天
对比xxxx年的日历看看有什么发现?(二月天数不同,我们把二月是28天的年份叫平年,把二月是29天的月份叫闰年。)关于平年和闰年的有关知识我们下一节课研究。
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几个特殊月?
4、教学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师:(1)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每个月的天数呢?
a、歌诀法b、拳头记忆法。(出示拳头,师:这是什么?你们有吗?它能帮我们记住每月的天数,怎样帮呢?自学课本P48)
(2)你还有其它的方法吗?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3)师生共同玩游戏:大月男生起立,小月女生起立。(二月为什么没人起立,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5、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年月日
(1)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年历卡,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你们在20xx年的年历卡上找到国庆节这一天,你是怎样找到这一天的?在找出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你们知道妈妈的生日吗?找出自己的生日
(2)请你想一想今年有哪些让你高兴、难忘、或值得庆祝的日子?在今年的年历卡上圈出来。(学生交流,并说出为什么?)
(3)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看年历卡,而且通过年历卡知道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现在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想一想,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经过的时间是一年?一月?一日?举例说明。
三、巩固练习
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平均数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它也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谢老师通过教学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怎么产生的,使学生认识到它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使学生理解平均数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本节课有许多亮点。
一、创设情景、引起兴趣
本节课谢老师通过联系学生自己身边的事,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参赛比较,“这样比公不公平”引发学生思维的冲突,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发生在自己身边,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解决问题的欲望,从而引出求平均数的问题,认知的“不平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教学有了这个过程,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临相类似问题时,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去进行比较和分析。
二、注重思想方法的培养
谢老师在教学中能通过直面的课件演示让学生体验这种方法,并启发学生发现移动前和移动后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在此,初步小结:什么是平均数?通过例题的深入研究,学生进一步感知平均数的取值范围。帮着学生理解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情况,从而使学生对“平均数”的认识逐步清晰。
三、学会运用平均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谢老师注意从生活实例入手,通过练习设计,让学生借助于具体问题、具体数据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性质,丰富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将知识与生活紧密相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能力。
第3篇:小学数学三年级说课稿年月日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会看钟表、掌握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知识。年、月、日是较大的时间单位,理解一年或一个月的时间有多长需要借助一定的想象力。教学时利用学生收集近几年的年历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活动。
二、教学目标: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说课稿《年、月、日》: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
2、学会正确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记住每个月以及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联系生活实际,熟悉运用年、月、日的知识。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平年、闰年的判断方法。
四、教法:
在本节课之前,我首先要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张年历(近几年的)。教学中为了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边学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通过小组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全面、全程得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重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五、学法:
通过学生观察年历卡,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熟悉运用年月日的知识,应用扩展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年、闰年的理解,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了解时间单位间的互化,达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及应用。
六、教学过程:
1、复习迁移,感悟新知。
教学开始用提问的方式复习“时分秒”,用投影展示四幅主题图,采用互问互答的形式,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和创造学习的机会,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对年月日知识的理解。
2、直观讲解,探求新知。
(1)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年历卡。先让学生观察自己的年历卡看看一年有几个月?有哪几个月有31天?有哪几个月有30天?你的年历卡是哪一年的?
(2)在你们的年历卡上除了一个月是31天的和一个月是30天的还有那个月没有说?是几月?
(3)告诉学生习惯把31天一个月的称为大月,30天一个月的称为小月,把二月称为“特殊月”,有些同学的年历二月是28天,也有些同学的年历二月是29天,那么我们把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二月是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
(4)学生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以及各月的天数后,分组计算出平年全年的天数和闰年全年的天数。讨论汇报,然后教师依照学生的口答板书计算过程。
(5)师生共同小结平年、闰年的交替规律,懂得为什么有平年、闰年之分。
(6)介绍儿歌记忆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向学生介绍“腊”指十二月,“冬”指十一月)
3、应用规律,巩固延伸
4、课堂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