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7 07:12:39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我的护鸟心愿。

3、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练习用我会读中的词语说句子。

【学习重难点】

学生充分朗读,体会父亲对鸟的挚爱。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教学图片。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你们到过树林里吗?那里最美的是什么?那里的小鸟多美呀,你们了解小鸟吗?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一位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指导识字

1、学生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说说你了解到了什么。

2、学生随读文初步识字,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自已进行小组学习。

3、检查学生是否认得准,记得熟,因字而异,进行重点提示与指导。如,提示喃、浓的声母都是鼻音n,腾是后鼻音(提示:腾在热腾腾一词中变读为一声);味与妹与惜借的字形,教给学生一些记字的方法,如味为什么是口字旁,猎为什么是反犬旁。

三、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用画出父亲说的话,用画出我说的话。

2、练读人物对话:

⑴学生自主练读。

⑵听老师示范朗读。

⑶同桌分角色读对话内容。

3、体会感情:

⑴从哪儿看出父亲知鸟爱鸟?

⑵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这句话说明什么?

4、质疑问难,以学定教: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

四、画面配音,再现理解

1、竞选配音演员。通过这种形式调动学生朗读对话的积极性,并使学生进入情境,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我说的两句话要读出疑惑不解的语气,父亲说的话要表现出惊喜、认真和对鸟的疼爱之情。

2、做配音演员。出示课文插图,指名为图片人物配音。

五、做游戏,巩固识字

1、快速找字:

听同学读字,从卡片中找出并快速举起。

2、找朋友:

字和音节找朋友。

字和字之间找朋友。

六、拓展活动

课后询问他人或读书、上网找资料,了解有关鸟的知识。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认真地读一读父亲和鸟的故事。

二、朗读感悟

1、学生读,形式应多样,可以自由读、同桌合作读、找伙伴读,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朗读,激发朗读兴趣,激活朗读热情。

2、教师范读,充分发挥学生的听觉作用,注意体会教师朗读时表达的情感和相应的语气。

3、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二人读作者旁白,一人读父亲的话,一人读我的话,注意体会父亲深沉的爱和我的天真。

4、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指导语出适当的语气。如,父亲喃喃地说,要先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导学生用轻、慢的语气读父亲说的话。

5、选读得好的小组表演读。

三、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1、认一认,读一读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2、出示要求书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记字形。如喜,嬉去掉女字旁。妹字的女字旁换成口字旁就是味。

3、重点指导学生写好横的变化:

首先,指导学生整体观察,发现规律。可以将并、喜、重、群等字通过课件放大,并将字的短横用蓝色显示、长横用红色显示,从而让学生发现下面的书写规律:

⑴一个字中有多个横画,排列的距离应当大致相等;

⑵每个字中只能有一个长横(可以没有)。接着,就可以放手让学生描红、临写,亲身感悟字的写法。建议教师示范书写喜、重二字,让学生观察、体会,进一步感悟前边发现的两条写字规律。

四、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1、说句子:从课后练习我会读中自选词语练习说话,鼓励学生展开思维,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说话练习。

⑴找出文中带××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⑵说话竞赛:每人自选一个词语说一句话,要求内容不同,看哪个小组说得好,说得快。

⑶汇报用词说话情况。老师点拨。

2、游戏小猴学样(引导积累叠词)

雾蒙蒙

热腾腾

亮()绿()胖()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章内容,知道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会认12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

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了解蒲公英、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

1.识字卡片、实物投影。

2.课件或挂图。

3.搜集资料,多方面获得植物传播种子的知识。

四、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题,引发质疑。

读了课题后,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读音,了解课文内容,初步解疑。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想你知道了什么。

2.全班交流,相互解疑。

3.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出示生字卡片):蒲公英小伞兵怀抱吓坏摇晃舒服救人

4.同桌互读课文,检查读音。

5.自由轻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三)细读课文,感悟“小伞兵”的情感变化,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1.自由轻声读,思考:“小伞兵在找家的过程中心情是怎样变化的?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

2.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重点引导感悟:

(1)第二自然段,体会小伞兵害怕、惶恐的心情。

朗读指导:

“小伞兵吓坏了,他当时会怎么说话?”进入角色读一读。

吓得“大叫”该怎么叫?再读一读。

分角色朗读。

(2)第3、4自然段,了解松子、黄豆传播种子的方法,感受小伞兵放松的心情。

①提问:“松子告别了大松树、黄豆从豆荚里蹦出来钻进了泥土里,他们干什么去了?”

②课件演示,教师小结。

③引导想象:“小伞兵看见松子告别了大松树、黄豆从豆荚里蹦出来钻进了泥土里,他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3)学习第5、6自然段,感受小伞兵高兴的心情。

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说说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四)扩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自由背——同桌背——指名背。

(二)复习会认字,自主记忆字形。

1.抽取卡片检查。说说自己如何记住这些字的.。

2.口头组词。

3.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三)学习会写字。

1.巩固认读。

2.指导学生写字。

读帖观察——总结规律——练习书写。

练习书写环节强调:一写二看三对照。

(四)在听写本上听写6个会写字。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溢、添、拆”等12个生字;结合语境理解“洋溢,喧闹,冷酷”等词语的意思,并能复述故事梗概,把握故事的主旨。

2.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

3.从故事中体会“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的深刻含义,明白“与人交往要和善友好”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几次情节的对比来理清故事发展脉络。

【教学难点】

明白故事带来的深刻道理并运用到生活实际。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情境创设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请同学上台讲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

导入语:同学们之前都看过哪些童话故事?谁上台给咱们讲讲《皇帝的新装》这个故事,你们从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今天学习新的童话故事《巨人的花园》,看看学完之后你又有怎样的启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疏通文意)

1.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疏通文意:文中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简单复述。

(生回答并总结)(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请两名同学,一个扮演旁白,一个扮演巨人,进行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在读完之后,给予及时的朗读指导。

2.接下来请同学们4人为一小组,按照以下3个问题进行5分钟的讨论,也可以列提纲的方式进行讨论:

巨人几次斥责孩子们?

每一次孩子们又都是怎样反应的?

每一次都发生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最后结局怎样?

巨人最终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

在讲的过程中,锻炼同学们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例如:理解“洋溢,喧闹,冷酷”等词语的意思。

3.请同学们齐读巨人明白的第9自然段,并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深刻含义。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把“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这句话让学生进行换句表达,增强表达能力的同时能够让这个道理深入孩子们的心里,并指导自己以后的生活。

(五)总结全文,回顾知识

请同学上台当小老师,总结本节课后所学习的内容,可以从字词、情感等方面来谈谈。

(六)课后作业

搜集其他童话故事来读一读,下节课与同学进行分享。

五、板书设计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一、认识隔音符号。

1.单独板书隔音符号“,”。

2.讲述隔音符号的作用,用隔音符号把易混音节隔开。a、o、e打头的音节,不用隔音符号容易和前面的音节连读,须要用隔音符号隔开。

3.指导拼读音节。

二、分辨同音词,组成词语。

三、词语搭配。

第一组,要组成动宾结构词组(对学生不讲术语)。表示动作的词要和后面的名词搭配恰当。

抽出枝条张开双臂

背诵单词实现理想

积累知识

第二组,组成偏正结构词组,中心词与前面的形容词搭配要恰当。

苍翠的松柏有趣的海龟

灵活的眼睛晴朗的天空

鲜艳的羽毛

四、学写比喻句。

“就像”“……几百里连成一片,就像绿色的海洋。”

“好像”“还没看见瀑布,先听见瀑布的声音,好像叠叠的浪涌向

岸滩……”

“它们彬彬有礼,站在远处向我们点头,像欢迎我们似的。”

前两个句子是打比方,表示甲事物与乙事物相像,“就像”表示很像,相像的程度最深;“好像”其次。打比方一定要相像,要恰切。

例句:老师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就像妈妈一样。

秋天的森林,好像一幅油画。

新年的早晨,同学们快活得像小鸟似的飞到学校。

第二课时

一、阅读。

(一)明确阅读要求。

1.理解词句,体会用词的准确。

2.知道妈妈是根据什么断定小海龟没有走远的。

(二)默读短文,注意带点的词语,先弄明白它的意思,然后再体会这些词语用得好在哪儿。

小伊芙急切地对妈妈说

急切表示非常着急,很急迫。在这里说明小伊芙迫切地要找到小海龟。

如用“着急地说”程度不如“急切”。

引“拉着”的意思。在这里是说小伊芙“拉着”妈妈,把妈妈带到丢

失小海龟的地方。如用“带”,没有用“引”形象;如用“拉”,

又不能包含在前面带路的意思。

翻起表示从下兜到上。

拨开表示从左右两边分开。一个“翻起”,一个“拨开”,表示找得很仔细。

发现在这里不是一般的看见,或直接看到或一下子看到,而是先没看见,经过仔细寻找才看到。

可进行比较:

①小伊芙看见了小海龟。

②小伊芙发现了小海龟。

(三)妈妈根据什么断定小海龟没有走远?

启发:妈妈为什么要问小伊芙“小海龟丢失多久了”?当小伊芙说“也就五分钟吧”,妈妈为什么就肯定地说“它不会走远的”?

根据有两方面:一是时间不长;二是小海龟走得慢。

(四)朗读短文。

二、把错乱排列的句子排列好,再写下来。

(一)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想想每个自然段说的是什么。

(二)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列句序,自己读一读。

(三)指名说句序,按排好的顺序读一读。

(四)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第三课时

一、在课前布置学生观察一处景物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自己观察了什么景物。

二、教师选择一两处学生熟悉的、有特点的景物,指导学生口述。

1.有哪些景物?每个景物有什么特点?按怎样的顺序叙述最好?

2.指名口述。师生评议、修正、补充。特别强调用词要准确。

三、自己选择一处景物,练习口述。同座互说,互相评议。特别要注意用词是否准确。

四、把说的内容写一段话,做到内容具体,用词准确,语句通顺,书写工整。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么?老师带来一个谜语大家来猜一猜:

花冠头上戴,锦袍披身上,尾巴像扇子,展开很漂亮。

(谜底:孔雀)

2、你还喜欢哪些动物啊?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动物的拍手歌,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来读一读吧!

4、老师提出读书要求:

(1)注意读书姿势。

(2)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它。1、学生猜谜语后说说自己喜欢那些动物!

2、认真读课文,用自己的方法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通过谜语来调动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学习新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生字,使学生能够主动积极的学习。1、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动物吗?你最喜欢什么动物?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有关动物的拍手歌好吗?请大家打开书,翻到课本122页。

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请同学们看小黑板(出示本课要求认识的10个生字)加拼音的是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请同学们自由读生字,哪些字你觉得不容易读就多读几遍。

1、你要提醒小伙伴注意哪些字的读音,为什么?

2、谁能把刚才难读的生字教教大家?学生齐读

3、你觉得哪些字特别难记,谁有好办法记住?

4、现在拿出你手中的生字卡片,我们小组比赛,看哪个小组长最有能力既能让本组组员会认,又能组织好纪律,过一小会儿小组比赛。(老师在小组间走动,随时检查学习情况)

开始比赛:全读准确并声音洪亮的,老师要奖励一颗星。(出示生字卡片,小组开火车读)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时注意难读的字音。

1、学生读完之后领读课文。

2、学生充分掌握字音,纠正难读字音。

3、学生想办法记住生字。

小组比赛合作交流认识生字。都知道了什么。在学习儿歌前通过多

种形式的识记生字,

使学生能够掌握字

音和字形,为学习儿

歌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合作学习,师巡视指导。

1、生字会认了,就能像老师一样准确朗读了。那就快来读读课文吧!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

2、文中介绍了哪些动物,请你默读课文,画出写有动物的句子。

3、谁来读读这几个句子,你觉得怎样才能读的更好?要读出节奏感吆!

4、全班齐读儿歌

5、同桌拍手诵读

6、说说读了这首拍手歌,你想说什么?

师总结:大小动物都有家,人和动物是朋友,我们人人都应该关心动物,保护大自然

1、按要求朗读课文能说出读懂了什么。画出写有动物的句子,试着读出节奏感。

2、学生相机提出问题,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齐读儿歌

同桌拍手诵读儿歌,学生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

4、按要求朗读课文能说出读懂了什么。画出写有动物的句子,试着读出节奏感。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理念】

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研读课文、探究疑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初步的感受、理解和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个生字,理解语句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做事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2、简介作者,认识孟子。

3、板书课题,理解课题。

二、试读质疑

1、初读课文。交流对课文的印象,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

2、再读课文。指导学生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故事大意,并就不懂的地方自由质疑。

三、研读交流

1、探究疑难,深入研读:

⑴“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①引导学生对照注释,说说句子的意思,同时借助课件,帮助学生初步掌握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基本方法。

②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者”、“也”的含义。

③通过反复诵读,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⑵“使弈秋诲二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①自由朗读,交流对这两句话的理解,明白几个“之”的不同意思。

②学习生字,指导识记书写。

③运用成语分别概括两人不同的学习态度,了解白话文与文言文的联系,感受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④指导朗读。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文言文的语言美。

⑶“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①理解交流句意,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把句子的意思说明白,说顺畅。

第7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什么是“纳米”,以及纳米科技的广泛应用。

3、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纳米及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前景。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纳米的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交流

同学们已经知道我是今天给你们上课的一名新老师,来自于钟岭小学,到达这里大约是5千米。

二、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长度单位吗?

(米、分米、厘米、毫米)那你们还知道纳米吗?你们能猜想出纳米是什么吗?让我告诉你们一件有趣的事吧。北京大学纳米科技中心的刘忠范老师曾经接到一个电话,问他纳米贵不贵,产量有多高。刘老师却告诉他说,纳米不是米,它是个不能吃的长度单位。听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纳米是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打开书,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纳米新星》。

生齐读,注意“新星”(xīnxīnɡ)。

三、初读课文,读准读顺

1、自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

2、抽学生分段接读课文,纠正字音,评议朗读。

四、再读课文,初知大意

1、学生再读课文,想一想,为什么在21世纪,纳米是最亮丽的新星。

2、抽生简单说说对纳米的印象。

五、细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了纳米?举出了那些具体的例子?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边勾画。(治理和改善环境,医疗制药)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点拨。

治理和改善环境

①在治理汽车排污上,用碳材料纳米管储氢气电池燃烧发电水解,可以解决汽车尾气的污染问题。

②用纳米技术制成自清洁材料,就不用擦玻璃了。

医疗制药;

①纳米技术传感器在重要器官里监测病变及时治疗。

②纳米机器人循着血管清除病灶。

③纳米缓释技术药丸药物效用时间长。

④纳米靶向技术药直接到达病灶治愈率高、副作用小。

3、再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从环保和医疗两个方面介绍了纳米科技在我们衣食住行方面的应用前景。

4、介绍纳米技术的应用

衣:在纺织和化纤制品中添纳米微粒,可以除味杀菌。化纤布挺结实,但有烦人的静电现象,加入少量金属纳米微粒就可消除静电现象。

食:利用纳米材料,冰箱可以抗菌。纳米材料做的无菌餐具、无菌食品包装用品已经面世。利用纳米粉末,可以使废水彻底变清水,完全达到饮用标准,纳米食品色香味俱全,还有益健康。

第8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读课文懂得在困难面前不要害怕,不退缩,勇敢的战胜困难,体会胜利的快乐。

3、自主积累词语,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认真书写8个字。

教学难点:

朗读课文,感悟沙柳不怕困难,勇于战胜困难的精神。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教师口述课文。

2、刚才大家听了谁和谁的故事?

板书课题:19沙柳斗沙怪。

听了这个故事,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质疑。

3、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我们来读读课文,看看能不能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文,把课文中遇到的困难说出来。

2、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解决课文中遇到的困难。

三、创设情景,自主识字。

1、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

2、同桌互相读读要求认识的字,并说说识字方法。

3、你们想和故事中的沙柳和沙怪一起去沙漠中看看吗?在去沙漠的路上可,沙怪准备了很多生字想阻止大家,你们有信心和勇气战胜它吗?

4、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说说识字方法。

5、你们能从生字中选一个字说词吗?

四、学生自由读课文。

作业:

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认读生字卡片。

2、填一填。

飞()走()()昏()暗

学生齐读词语。

二、自由读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大声的读,默读,也可以站起来读。

2、指名读课文。

可以是你读得最好的一段,让大家分享,也可以是你读得不好的,让大家来帮助你。

3、大家读的这么好,老师也想来读读,你们同意吗?教师范读。

三、精读课文,体验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指名反馈。

是啊,沙怪的危害再大,我们也不会怕他,大家这么勇敢,我们一定可以战胜它。

2、学习第二自然段。

人们想了什么办法对付沙怪呢?

指名读课文,大家评价,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人们受到挫折不气馁,勇往直前的精神。

谁能用绿化说一句话。

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3、学习3、4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思考:人们请来沙柳后,沙怪对他发起了几次进攻?

沙怪的两次进攻是什么样的呢?

比较:扬起一大片沙尘顿时狂风大作。

飞沙走石天昏地暗。

(引导学生感知沙怪的进攻一次比一次猛烈。)

沙柳被沙怪打败了吗?它是怎么对付沙怪的?

出示重点句1:

沙柳一点儿也不害怕,树干上长出了许多不定根,像千万只小手牢牢的抓住流沙,又像无数根吸管从地里吸收水分。

指名读句子:谁愿意当勇敢的沙柳读读这句话。

评价。指导朗读。

句子2:沙柳将根深深地扎进地里,紧裹浑身的叶子,在大风沙中顽强地挺住了。

喜欢沙柳的同学请读这句话。

谁来表演。

齐读句子。

师:在大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沙柳终于战胜了沙怪,你们来夸夸它啊。学生自由表达。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假如我是沙柳,你想对我说些什么呢?

3、齐读第五自然段。

五、总结。

作业: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丰富我的我的词语库。

2、齐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分组说词,看谁说的多。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笔顺。

4、你认为在写这些字的时候怎样才使它更美,你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吗?

5、指名反馈。

6、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作品展示,看谁是小小书法家。

作业:

写字。

第9篇:小学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认读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1、

认读本课生字15个,会写10个生字

2、

能正确读文,了解大致内容

三、教学准备:

字卡、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今天我们再结识一位小英雄——江凡(板书课题)

(二)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三)听录音:了解大致内容,边看边注意认真听自己不认识的字的读音

(四)生自由读文,划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五)组内相互交流,对一些难记的字小组合作讨论怎样记住它。

(六)向大家介绍好的识记方法(每组派代表介绍2个)

(七)游戏:小蜜蜂采蜜(花朵后面的词:火焰、迅速、蔓延、咳嗽、惊慌、摸索……)

(八)测读:见字组词

(九)分别读课文(七个学生)

(十)指导写字

1、

生观察、指出易错字:

2、

重点指导:商:里面是“八”“口”不是“古”

焰:右下是“臼”

迅:笔顺要强调

慌:右边部分中间是“亡”

逃:笔顺应强调,练习变字小魔术“桃、跳”

3、

学生读读写写:

(十一)作业:

1、

生字、词

2、

读课文

(十二)板书设计及课后随笔:

江凡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

通过课文学习,使学生懂得遇到危险情况要镇静机智。

二、教学重点:

学习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结识了一位小英雄——江凡(板书课题)

(二)请你默读课文,想:江凡是个什么样的人?画出有关的语句

(三)分组交流:读有关的语句,谈自己的理解?

(四)小组汇报

(五)课件随机出示:

江凡非常害怕,刚要张嘴喊妈妈,又想起妈妈不在家。他努力使自己镇静下来,急忙拿起一件衣服,让奶奶包住口鼻,扶着奶奶弯腰往外走。

(六)指名生读

1、谈体会:(体会:江凡热爱生活、热爱生命、遇事冷静机智。)

2、“怎么办?江凡思索了一下,就趴在地上,沿着墙角一点一点地摸索,终于摸到了木板。好,这就是楼门!他一把推开了大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进来。”指名生读,说你体会到什么?(体会江凡在危急时刻镇静沉着,救了自己、救了奶奶、也救了大家。)

3、男女生分别读读这两个自然段,读出自己的理解。

(七)、问:江凡为什么能够把奶奶和邻居从火中救出来?

(八)、师小结:(略)

(九)、师:江凡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小英雄?齐读第七自然段(读后回答)

(十)、讨论:1、我们应当向江凡学习什么?

2、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会怎么做?(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十一)、分角色朗读全文(全班合作)

(十二)、作业: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搜集你所敬佩的英雄的图片和资料。

(十三)板书设计及课后随笔:

江凡

害怕

镇静

(遇事冷静、机智)

第10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3个偏旁。

2、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图片,把认识图片上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

3、朗读词串,积累词汇,了解春天景物的特点,感受春天景色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的生字,并能按笔顺正确地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具准备:

录音机、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词语----出示在图中相应的事物旁)

2、谁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从图中的哪些景物中找到了春天?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在景物旁出示词语。春风

三、齐读词语,体会特征

1、读词串,说一说每一组词串与春天的什么有关?

2、除此之外,你在春天里,还观察到过什么?

教学后记: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