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3-06 20:14:09

第1篇:高考作文

亲爱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一下自己,我姓刘,大汉王朝刘氏后裔,是这次大家来中国旅游的全程陪同导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刘”,希望小刘能带给大家一个难忘之旅!

让我先来猜猜大家选择来中国旅游的原因吧,中国是文明古国,有着龙的传说,是个神秘的国度,所以大家充满好奇;中国今非昔比,报纸上、新闻里,甚至大家的日常生活中随时都能听到“China”,见到“China”,所以特想知道中国凭什么影响了世界?好的,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了解中国!

到达我们的第一站——中国长城。游中国看长城,知长城三奇晓中国!长城是有史以来唯一在太空中可看到的三度空间建筑物,蜿蜒如巨龙盘旋,龙是中国的图腾,龙可雨泽四方,长城是中国之龙,长城守民安宁,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一奇;两千多年前,没有任何机械,完全靠人力完成长达万里的工程,是中国人的勤劳、智慧、坚韧凝聚而成,工程浩瀚,惊天泣地,这是二奇;长城不只是城墙,它融入“孟姜女哭长城”、“击石燕鸣”、“身作长城玉塞中”、“塞上长城空自许”、“不到长城非好汉”等传说与佳句,不仅仅是土石之积,而且是文化精神的积淀,这是三奇!大家既然来到这里,抚摸一下我们的苍龙,感受一下它的力量与厚重吧!

下一站美丽乡村,吃中国美食在乡村,看中国美景在乡村,享中国美情在乡村!大家质疑了:我们来看中国的繁荣,为什么带我们去偏远山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中国人向往宁静和平,安土重迁,情深义重。美丽乡村不再贫穷,美丽乡村只有和谐与文明!百说不如一见,来吧,这里有中国民情民风民性!看:一村一文化,一村一特色,村村讲文明,景景各相异。自然与科技相结合,淳朴与时尚相融洽,美食与热情相围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涤荡俗心,驻足忘返!什么?大家想在这里来小住几日吧,好吧,就知道大家看不足赏不透!

大家流连忘返,恋恋不舍!之前来的友人也是不愿意离开的,可“聚时何其欢,散时终须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带着我们热情,我们的祝福,盛筵再聚吧!

临走建言:沿丝绸之路走一圈,这路上处处有中国的痕迹,中国的丝绸,中国的贸易,中国的热情,中国的友好,中国非雄狮,而是巨龙,龙已高飞九天,瑞兆四海!

第2篇:高考作文

《咬文嚼字》从看似刁钻的角度,挑拣名家作品的疏漏,而被批评者却真诚地含笑感谢。这是因为那些被“挑错”的人明悉一个道理:批评有助于进步,而接受别人的“挑错”则可以进一步完善自己。

再明净的月夜也逃不脱阴影的追踪,再清澈的水面也逃不脱风浪的搅动,人生永不完美,因而批评的声音恒在。“水自泉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只有正视批评并虚心接纳,我们的生命才会绽放得更加绚烂。

请由衷地感谢那些逆耳之言吧,它们之所以存在,正是因为我们的不完美。莲步轻移,柳腰曼转,梅兰芳在舞台上永远顾盼生辉。而这一切光芒正是得益于老票友对他近乎苛严的挑剔,正是因为跟随着梅兰芳的眼光是苛刻的,所以他每一个台步、每一个手势都精雕细琢,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饱含感情,为的正是不辜负台下每一位给予他批评也给予他信任的`戏迷。

梅派艺术万古常新,正是因为它汇聚的目光太多,收到的批评也太多。在对自我不断的审视中,以批评为尺衡量人生,看得才会更透彻。

然而,世间的确又充斥着许多恶意的指责。如果不能从那些指责中收获营养,便不妨含笑视之,将它作为丰富人生的一段经历,并感谢那些指责者给予我们磨洗和锻炼。

真的勇士并不只是能够挺过挫折与黑暗,更应懂得如何直面批评,如何从批评中汲取营养。一个社会是否成熟,就在于它包容了多少种不同的声音;一个人是否成熟,就在于他能从批评中看到什么。

蛙声远,蝉声近,透窗纱。繁华世界,红尘万丈,我们会听到许多声音,每一种声音都会为生命染上自己的颜色,而批评,即便是刁钻的批评也必然会提供给我们所需要的。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把批评看作波浪,路程便惊险无比;把批评看作吹动帆布的风,人生才充满力量。白岩松初入央视时,因为普通话不够标准流利而饱受冷眼与批评,但他把那些有意无意的指责视作督促自己进步的鼓点,不断激励自己,反复训练,终于在人才荟萃的央视站稳了脚跟。

批评的声音不能带给我们什么,只有你听到了,感到了,并把它放进心里去,批评才能转化成真正的力量,推动我们再向前一步。

第3篇:高考作文

说话的境界分三个等级:最高境界是忘言,其次是慎言、寡言、讷于言,第三是修辞或辞令。人生亦是如此,于“有字之书”中初步领略世界,于“无字之书”中体悟世间冷暖,最终在“心灵之书”中沉淀深邃灵魂。循序渐进,方可臻于完满。

“有字之书”恰似借用他人视角看喧腾社会。它可以是外交辞令式的《左传》,可以是纵横捭阖式的《国语》,抑或是清新淡雅式的《世说新语》,它让我们从中获取知识,领略六韬三略的风采。诸子百家的言论,唐宋元明清的诗歌,这些世间流传下来的经典亦是人生不可或缺的法门。

然而拘囿于“纸上得来”的东西难免“终觉浅”。人生不需要过于厚实的理论堆砌,因为我们深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玄妙。这也正是人生境界的第二阶段———“无字之书”,我们可引申为亲身经历、人生阅历。

于时光中,某些细碎经历会化为齑粉,如“字”的升华,语境仍存,体悟延伸。这不是太虚幻境,但它容许塞万提斯笔下堂吉诃德式的理想飞扬;这不是光耀万世的烫金碑文,但它却是荒冢之上凹凸有致、刻骨铭心的生命曲线。这便是体悟的升华。“无字之书”脱离了字的束缚,自然也增加了人性养成的难度。背道而驰、南辕北辙;人云亦云、旅进旅退,这些都是缺乏束缚的典型。这时便需有“心灵之书”作为灵魂指引。

因此,“心灵之书”便是万千阅历、森罗万象在心灵中的最后沉淀。筛去附赘悬疣,掌握人生方向;积淀潜思“哲理”,挖掘生命的深度。它是盖茨比于黛西空虚扭曲灵魂中所见的灵魂真谛;它是“画魂”潘玉良挣脱世俗偏见追求的艺术巅峰;它甚至可以是理查德·帕克这只猛虎背后隐藏的人性。

然而,这种境界岂是普通大众都可攀缘而至的!时下,浮躁之风盛行,很多人无暇顾及“心灵之书”的修炼,甚至连“无字之书”都不乐意总结分析,停留在“有字之书”层次的人则越来越多。如此之势,便如厝火积薪,一瞬便可燎原。正因如此,范雨素的成长经历,才会掀起互联网众多网民点赞转发的狂潮,这种共鸣也揭露了当代人的精神短板、“心灵之书”缺席的现实。

人生如书,需逐级而读,终级境界仍需以心体之,以心察之。

第4篇:高考作文

霍金讲“人类的努力应该是没有边界的,我们千差万别,不管生活看上去有多糟糕,总有你能做的事情,并且能够成功”,事实的确如此。我认为,努力没有极限,坚持亦是重要支点,可通向心中的象牙塔。以我之见,应发扬“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精神,且行且坚持,追寻希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所以,刘禹锡的诗令我深思。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古人的话充满哲理,没有谁可以随随便便成功,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浸透着汗水与坚持。凌晨四点,哈佛图书馆灯火通明,看书的人坐满了屋子;凌晨四点洛杉机,篮球巨星科比此时的每一天都迎接初生的太阳训练;利用一切时间读书的毛泽东曾戏谑的说:“一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这些学子、巨星与伟人,用“千辛万苦”的“淘漉”,为追求理想,夯实基础,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创造不凡的业绩。所以,无论伟大与渺小,努力没有界限,吃苦终有回报。倘若放弃,便是随波逐流,一事无成。

坚持的力量不容小觑。努力过程中,常常遇到超负荷的运转,恒信毅力不可或缺,“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在自勉联中道出真谛,一曝十寒万万不可,坚持不懈才是硬道理。千淘万漉虽然辛苦,但一事无成会更辛苦。诗人汪国真说:“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所以,且行且坚持,惟有坚持才可淘到梦寐以求的“真金”。落榜后俞敏洪坚持复读三年,终考北大,才“淘”出今天的“新东方”。

虽然我不敢给他假设,但“泯然众人矣”一定是他的最终结局。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万万不能成功。

无论伟大渺小都应努力。正像泰戈尔所言:天空中没有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实现理想必须靠拼搏实践,游戏人生,只能是放纵与自我毁灭。海尔董事长张瑞敏告诉员工:把简单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平凡。倘若发扬“不信东风唤不回”的执着精神,以梦为马,追向梦想,不轻言放弃,那么不努力就会与之大相径庭。成功的路并不拥挤,只是坚持的人太少。

“千淘万漉虽辛苦,尽狂沙始到金”,这句意味深长的诗句铭刻在你我心中,让你我在追梦路上,踏破荆棘,也不觉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悲凉。且行且坚持,让梦想成真。我坚信:20xx,我们的梦想一定开花。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