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1-20 20:50:53

第1篇:高考作文

亲爱的弟弟:

原谅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以这种繁文缛节式的陈词滥调来激励踏入高考百日倒计时的你。

提笔愁千行,行行皆是情深意重言难尽。冒昧借用那位歌手歌词中只字片语转化为题,概叹二十年光阴易逝的短暂,怀念你我一路扶持的苦涩心酸,今日万千思绪涌上心头,突遇百日誓师的吉时,化为穿越时空的祝愿,滴滴血泪和欢欣,定与你一一道来。

上帝慈爱之时,亲手送来一个鲜活的生命,从那一刻起,血肉亲情便注定了你我生来与死去的责任。"努力学习,走出大山,摆脱贫苦,光宗耀祖",承载着无数个长埋地下祖辈魂灵的寄托,承载着家人日思夜想的期望,承载着你我毕生应有的追求,整装出发,义不容辞。

忆往昔——姐弟情深意志坚,孝子无须棍棒追。

此时谈起童年,该是最恰当不过的话题。生长在大山深处的娃,不如别家的孩子,我们没有优越的生活条件,比如衣物,饭食,住处……没有充足的零花钱,所以经过小商店总会多看几眼;没有他人所拥有的所有。但我们从未渺小,你会用你天赋般的聪慧去改装组合破旧物品成为新的物品,后来我才顿悟这是神奇的发明;你会认真对待每一次学习绝不含糊,我也不敢偷工减料紧追其后。当你我双双引以为豪的名列前茅,家人欢欣,我们喜悦。共享食物,即使所剩无几,你永远都是少的那一份;共商对策,不会让任何一个受到欺负,一致对外;共同分担,你烧火我做饭只愿为家人减轻负累。当父母离开时千叮万嘱,责任落在肩头,十几年留守,从未有过面红耳赤的争吵。我怯懦过,抱怨过,痛恨过,所以险些迷失了自我。你一言不发,我不知你是沉默或是无谓。后来再见她们,消瘦和疲倦警告着我她们老去的预言,那一瞬间的成长,让我不再借口情感而推脱个人成长的责任。恐惧,思念,眼泪都化作你我前行路上永不止步的动力。身处形形色色的人事之中,面对纷繁变化的生活,总有些疲倦是夜深人静时的沉思,妄想如童年般忘却忧虑,不管不顾。这妄想的初衷是好的,加以心酸和眼泪,便是软弱是怯懦。

看今朝——挑灯夜战百余日,寒窗十年终无悔。

两年前的今日,我正如现在的你,满眼的迷茫和疲惫。因为那段迷失,让我远远落后,悔恨之余用尽力气穷追猛赶却无奈时日不多。进退两难的境地容不得我片刻迟疑,可成绩的悬殊又如千刃利器,夜夜无眠痛苦不堪。所幸你我生来那十六字责任深入骨血,稍有停歇,便会鞭策如雷。搏一把无论输赢,制定计划,查漏补缺,先易后难,层层深入。

那百日之战,腥风血雨,伤痕累累,无惧劲敌,浴血奋战,一战便定下了今后的人生。后来有人讥讽我高考的幸运,我笑而不语,幸运之所以会降临,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酸辛。亲爱的弟弟,此时,我深知你所有的心思和情绪。我本意不愿你如临战场四面受敌,因为我心疼你受苦遭罪。但号角四起之时,冲锋陷阵容不得个人感情的羁绊,你必须孤军奋战勇往直前,毫无退路可言。姐不是理科生,没有过多经验与你传授,些许高考时和高考后的反思总结,只想和你分享,你可取之有益,去之无味,举一反三,重获新知。

首先制定计划。当百日倒计时赫然出现在教室最醒目的位置,第一件事就该把时间分成小节,什么时间点应该做什么必须合理安排,针对课程的掌握情况分配时间的长短。但不可过度熬夜,良好睡眠的益处永远比苦读更明显,不要为节省时间狼吞虎咽,多吃水果和蔬菜类食物,保证身体健康。总之每一步都要深思熟虑,定要无所疏漏。

其次反思成绩。你有深厚的学习基础,但当大大小小的考试接踵而至,层层叠叠的考卷堆积如山,不要惧怕数量的累加,更该追求质量的精益。把别人用来伤感遗憾的时间用来总结,总结题型的难易程度,分析错误的原因结果,归纳同类题型,衡量自我的发挥水平,以及影响学习的其他因素。你要做一个成绩表,把每一次的考试各科记录下来,然后再进行比较,你会发现你是不断进步的,除了高考,永远不要用别人来衡量自己,你的对手只有你自己,当你正真掌握了知识就会发现试题永远都是万变不离其宗,那时候你战胜的是自己的心,是最满意的答卷。

最后调整心态。社会、学校、家庭这三个庞大的集团轮番上阵,临危不乱是智者的抉择。抛开老师整日不绝于耳的高考心灵鸡汤式强塞硬灌,我知道你最在意的是爸妈的期望。我知道爸每次电话总对你言辞恳切,他一向对我们要求严苛,却未曾想过你压力重重,是因为他和我们深处不同的时代,许多观念是根深蒂固难以改变的,所以你不必在意他偶尔语重心长的必胜言语。其实他从未对你失望,在广州的那段日子,我无数次看到他跟别人炫耀过他的孩子,那时候眼睛笑意翩然,笑的那么年轻朝气。你可以放下所有的忧心,无论你成功或者失败,我和爸妈永远都会站在你身后为你竖起大拇指,因为你在我们心里,最懂事,最优秀,最坚强。和同学友好相处,与朋友肝胆相照,感情暂且放下。然后把心静下来,黑夜如期而至时,五星街某巷的楼顶,你住的地方还是月明风朗云卷云舒,黎明到来之前,校园嘹亮的朗读声里定有晨曦耀眼的希望。静待高考,它其实只是一纸书卷,其实无比简单,更何况你已整装待发,何惧?

话未来——少年有梦难自弃,一曲高歌天下闻。

六月的花海,你乘帆远航,今后再不惧浪潮汹涌;你以梦为马,把岁月碾过的纹路一一缝补。苦难从来不曾打败过你我,它赐予我们以坚忍,以不屈,以战无不胜的勇气和毅力。后来你成为科学家,我做诗人。正如我们最初所想所念,并肩同行,把星月说过的话都讲给爸妈。

亲爱的弟弟,姐仅以此,对你抱以挂念,以祝福。希望你能够照顾好自己,让爸妈和我安心;希望你用心对待百日的每一天,收获累累硕果;希望你珍惜身边的朋友,让友谊长伴左右;希望你身体健健康康,万事都顺心如意;希望你永远都开心快乐,做我最帅气最阳光最优秀的弟弟!

陪伴是最长久的扶持,你我,必定相扶到老,永不离弃。

第2篇:高考作文

近日,一本叫《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的作文书受到追捧。书中集结了近几年73篇流传甚广的高考零分作文,编者还在每篇作文之后写了几句话点评。记者在99、当当网上图书商城中发现,此书俨然排在畅销榜前15位。重庆第一中学语文老师王海洋表示,很多零分作文对于考场作文来说是有缺陷的,跑题严重,较为激进,学生应努力写出优秀满分作文。

遥想77年前的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的国文试题是陈寅恪先生出的一个上联“孙行者”,考生周祖谟对出下联“胡适之”,赢得诸考官一片喝彩。然此下联却不是标准答案“祖冲之”。以当今高考评分标准,此乃“零分作文”,但周祖谟却荣登金榜,后来成为一代语言宗师。

这是一段文坛公案,姑且不去考证其真伪。但就现行高考体制下,即使作为故事咱也编不出来。由此反观《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所受的热捧,与其说是一代新新读者喜玩另类,不如说是对所谓“优秀满分作文”的一个反讽。

这几年,“零分作文”不仅是网上热帖,而且屡见报端,究其原因,一是“好玩”,二是“好看”,这就说明了受到网友的热捧并不奇怪。

“零分作文”73篇,我看过一些,总的感觉是“热闹”。孩儿们怪异的思路,飞扬的文笔,那种调侃戏谑,那种玩世不恭,让“正襟危坐”的考坛顿失颜面,得了零分也就在意料之中了。如果这种教育体制不改,这种考试制度不改,零分作文就会层出不穷,《别笑,我是高考零分作文》就会一集接着一集地娱乐读者。

由此让人想到对高考作文嗤之以鼻的韩寒,他的高论是“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让人知道,玩儿车的也会写文章。”而且,他的文章已经成为许多博士论文的选题,但他遭遇高考会怎样?我想,绝不会像他玩儿赛车那样容易,能和舒马赫那样的绝顶高手同场竞技。

毫无疑问,这些零分作文的孩儿们丢了“前途”,但留下了文章,玩儿得如此潇洒,如此悲壮,令人叹为观止。难怪报社的一位大侠作如是感慨:小小年纪就能在云淡风清中直面生命的不堪,就能在惊涛裂岸中直抒坦荡的胸臆,真牛!

当然,那位老师说得不无道理,但这些孩儿们不抄袭(有抄袭的满分作文被曝光)、不虚伪,玩的是痛快,写的是文章,破的是规矩。

老祖宗发明了文章,就是给人看的,不是用来考试的,自从隋文帝发明了考试这个东西以后,文章便变得越来越不好看了。考了一千多年,也不知考了几万场,流传下来的文章只有一篇,苏东坡的《刑赏忠厚之至论》,而且是第二名,您见过哪篇状元的科举文章流传下来了吗?

第3篇:高考作文

就像电影《中国合伙人》中那句经典的台词:“如果皱纹终将刻在你的脸上,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到你的心上。”皱纹终要出现,岁月终将流走,而青春也终将逝去。

对于每个人而言,青春均是美好的,青春就像一个匣子,里面贮藏着激情与活力。古往今来,不乏有赞美青春的诗篇。正因如此,青春才显得如此珍贵,而我们对青春也是如此的沉迷和留恋。

可是,历史要别,人要老去,是谁也阻挡不了的自然之力,是任何哲人都辩解不了的真理。人类的渺小被岁月一层层地抽丝剥茧,明明白白地横亘在历史的姿态里。无论是追求年轻的外表,抑或是追求年轻的心,归根结底,这都是一场与自然之力的战斗,而这是一切注定要输的抗争。

俄罗斯撑杆跳“老将”在近几届的奥运会、世锦赛上频频失误,甚至达不了曾经的高度。面对采访的镜头,她无不遗憾地说:“好吧,我承认我老了。”对自己青春已逝的坦率接受,让她在失误之际不但没有受到指责,反而赢得了他人的尊重。

很多人害怕青春的逝去,因为在他们心中只有年轻才是值得赞美的,才是人生最辉煌的阶段,其实不然,正如麦家所言:“每个年龄段都有各自的花香,都有自己不同的美丽。”青春自有青春的活力与张扬,但度过这个阶段才能拥有的成熟与稳重亦是人生的宝贵品质。

柴静在刚进入中央电视台做记者时,自认为拥有青春活力敢爱敢恨才是成为一名好记者的必要条件,可是在进行几次采访后,当自己“湿答答的青春被一扫而空”,而逐渐被沉稳所取代时,她才知道怎样才能算一个真正的记者。

韩寒曾经说过:“尽管这世界上永远有人年轻着,但没有人能永远年轻。”其实,人生就像一座建筑物,从筑基、建造、使用,再逐渐成为废墟的过程,就是岁月流逝的过程。所有人都想停留在刚建好的崭新,没有人想到最终成为废墟,可余秋雨说:“没有废墟的大地太拥挤了,没有废墟的人生太虚伪了。”

三毛云:“人的悲哀在于知道岁月是流逝的,并且还要学会接受。”青春是终要逝去的,就像人生终要走向无。

第4篇:高考作文

这些天,河北保定那个坠井的6岁男孩的命运牵动了很多善良的心。这个孩子是那么无辜,却是如此不幸,不过是和自己的父亲去菜地摘几棵白菜,就和死神发生了交集。没有天灾,也没有什么不可救治的疾病,仅仅是因为那个早就令人诟病的小小机井。

尽管从政府到民间,围绕着这个幼小的生命展开了一场爱心大救援,动用了上百辆车辆,500多人参与进了救援的队伍,其过程闪现了很多人性的光辉,留下了许多令人感动的细节。可惜,死神没有因此退却,这个无辜而幼小的生命,依然是静静的走了,留下他曾经的玩具,诉说着他在人间曾有的快乐。

还有什么样的事情能比面对如此无辜的生命猝然而去,更加令人悲痛的事情吗?更何况,这样的悲剧本有一千个理由可以避免,比如,当天留在家里,或者脚下的步点稍微偏那么一点,那么,他的人生轨迹就会变得完全不同,现在或许还能依偎在父母的怀里,欢快的撒娇。 但命运不能假设,尽管这不是机井第一次杀人,但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悲剧在一个最不经意的瞬间,突然降临。

井是人类的伟大发明,它的使命绝不该是用来吃人的,他本是人类探索地下资源的最有效的窗口。让更多的人获得地下的水源,现在的很多公共设施,因为穿梭于地下,也留下了一个又一个的操作井,方便人们维修。如今遍布于很多农村的机井,也是传统水井的换代,只是因为用水泵抽水,所以井口就主要围绕水泵而定,多为30公分左右,但就是这样一个很随意的数字,成为吞噬孩子无解的陷阱。

因为这样的一个井口,恰好可以陷落一个孩子,却让成人无法进入,这就意味着,孩子一旦跌入,就基本没有获救的机会,因为具有救援能力的成年人要么根本进不去,要么勉强塞进去后也没有任何实施救援的活动空间,唯一可行的救援方法就是在旁边再打一个井,从侧面穿进去,但脆弱的生命经不起这样的时间成本。

这就带来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些废弃的机井,其结构本来是如此不利于救援,在其废弃以后为什么不能就地掩埋呢,既然它的'使命已经完成了,为什么不能归于其原来的样子呢,在自己的身后留下如此危险的一个尾巴,仅从做人的角度是不是就非常不道德呢?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近年来机井吃人的事屡屡上演,舆论一再看到救援的感天动地,但是在救援失败之后,反思和问责却总是看不到。对于机井的管理,很多地方政府有规定,要求“一人一井”,每个井都要有人员管理。但如果管理人员没有做好安全防范,该承担什么责任?或者机井废弃之后,到底由谁来善后?这些本该责任到人的管理,现实却总是太过含糊。 一再上演的悲剧,说明基层的社会治理太过粗放。不能总是以孩子的生命为代价敲响警钟,地方政府不能陶醉于积极救援所收获的赞美,而是要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对于机井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把废弃的机井统一填满处理,对有安全隐患的机井补上安全措施。这是对那个不幸孩子的最好告慰。

第5篇:高考作文

最近正值清明时节,有人翻山越岭、远渡重洋,只为一次与思念的人相见相聚,只为一场跨越生死的叙话,只为献上一支青绿的艾蒿,只为让那已逝的人与事不被时光的尘埃掩埋。

可很少有人知道,在不久前,还有一个为花而生的节日——花朝节。每年的农历二月十二花朝节,人们会走亲访友,互相赠送花的种子,为平凡的日子,添一份美丽与诗意的感动。有能力的富裕人家,会为花的美丽开一场巨大的盛宴,人们纷纷慕名而来。多少家的清秀佳人与翩翩公子在满园春色中相遇,在这初春的美景中又碰撞出多少美丽的诗行。夜幕时分,院子里会点起丝绸做的灯笼,以便更好地照亮花的美丽。

古时,仪式感在人们是生活中无处不在,不论是端午飘散着的粽子清香、响彻着的赛舟呐喊,还是中秋团坐一席的赏月团圆和精巧月饼,还是春节时的合家团圆、守岁叙话。可现如今,花朝节被遗弃在历史的角落里,各类佳节的形式也不断简化,又是为何?

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少了一种仪式感,忘了给平凡的生活送一朵花。信越来越少被人使用,代替的是冰冷与敷衍的表情包。街道上,只见人们脚下生风、面色冷峻。甚至在书店里、咖啡店旁,都很少有人贮留。只有各色的网吧,围团着打游戏的少年。

有人会说,仪式感是生活的负累,自己并没有多余的时的间与金钱去追求仪式感。

但其实,仪式感并不是满室金光、富贵堂皇的住所,不是精致昂贵、价值上万的佳肴。它是让你的心灵感到愉悦、特殊的美丽触动。如车站临别前,好友间真挚的拥抱,是为这次相见的时光的定格,和为下次相逢的期冀。轻轻一拥的仪式感,让你们的分离不再常含泪水而是饱含思念,让相隔的每天都因这一次庄重的告别仪式而闪闪发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你思念的生长中,诚心诚意地写一封信,配上精巧的信纸,为它熏上芬芳的味道,从这绵绵思念中涌出诚恳动人的心意,寄出一份动人的想念。

曾经有一堂语文课,令我非常难忘。课上,老师别出心裁地给每人发一张精致的明信片,并让我们写上一段美丽的句子,赠与你所思念的人。那一堂课,我们异常庄重用心,认真地回忆所珍藏的往昔,将涌动的心潮汇成最动人真挚的句子。这堂课让我懂得了,仪式感是必要的,它让平凡的事变得特殊,让绵长的感动取代遗憾的落失。它让爱被铭记,让每一天都变得闪闪发光,留有余味。它是我们对待生活的一种方式,对生活认真、尊重且热爱的一种态度。

古人尚且为了一朵花的美丽而奔波,而我们由于脚步匆匆而忽略了太多美好。为了生存,忘了生活,只能沉淀疲乏不甘,所以,让我们在平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为平凡送上一朵花吧。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