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知荣明耻》有感
我最喜欢这本书里的《父母的难处》这篇文章。因为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做父母的也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也很艰难。
有一次,放学了,天上下起了雨,我没带伞就站在学校里等,别的同学都撑开伞走了,我在这儿边等边想:这下可惨了,估计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了。这一等,要等到猴年马月呀!看着身边的'同学一一离去,我咬着嘴唇想:要不然冲吧。可我转念又想:不行,家离学校也有一段路呢!万一被雨淋成“落汤鸡”得感冒就惨了。就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突然,我听到有人叫我的小名,我一看,是妈妈,妈妈的鬓角上都是一颗颗晶莹的水珠,裤脚都湿透了,可她仍微笑着。打着伞走到我面前,弯下腰亲切地说:“妈妈来迟了,让你等久了吧!”说完立刻给我穿上套鞋,加上外套。然后,我们回家了,在路上衣衫单薄的妈妈把我抱过一个又一个水塘,把伞都往我这边打,而她自己都没有伞遮挡了。我把伞往妈妈那边挪了挪,让她多打点,可她说:“不用,你打就行了”。
这件事至今都映在我的脑海中,它让我感受到了,爸爸妈妈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时间和精力,为我们操了那么多的心。他们那么辛苦却吝惜不对我们的爱,我们也该体谅他们啊!
第2篇:读《知荣明耻》有感
我捧着读完的《知荣明耻树新风》一书,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从中得到教益,知道从小要知荣明耻的道理。真正了解八荣八耻的含义。
从这本书中,我们知道了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民族,是一个有着良好传统美德的民族。我们要严格遵守八荣八耻,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孩子。由此,我联想到了自己。
在家中,我简直是个“小公主”,从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对我百般宠爱,我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什么家务事都不干,也体会不到父母的辛劳。碰到不顺自己心的事,有时还会发“臭脾气”。读了这本书,我发现自己真是太不应该了。父母那么辛苦地工作,还要在生活上关心我,学习上培养我,心灵上爱护我,可是我却不能体谅爸爸妈妈的辛苦,有时还要对他们发脾气,这是多么让他们感到伤心啊!
记得有一次,我参加钢琴六级考试,考试前,妈妈每天下班后不顾一天的工作辛苦,坚持陪我练琴,耐心纠正我的每一个缺点,而我往往是练累了,就觉得不耐烦,老师要求每天练琴一小时,我“偷工减料”练半小时,老师要求每个曲子练四遍,我只练一遍,还心想:错一点点又有什么关系,结果遭到老师严厉批评。这时,我看到妈妈心里很难过,知道是自己错了。
还记得有一次暑假里,我为了看到一本心爱的小说书,不顾当时38°C的高温天气,等着爸爸下班回家,脚还没有跨进门,便硬拖着他往书城赶,结果,当我如愿以偿地捧着书喜滋滋的看时,爸爸却累得差点中暑。现在回想起这些事,我觉得自己做得很不应该。
从今天起,我一定要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缺点,向小东艳学习,培养自己勤奋学习,自强不息的好习惯,热爱生活,关心集体,珍惜自己现在的幸福生活。尊敬长辈,孝敬父母,争做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保持我们民族的良好传统美德。
让我们再读一遍《知荣明耻树新风》这本书吧!让传统美德不断发扬光大,源远流长!
第3篇:读《知荣明耻》有感
手持爱国神灯,翻开历史卷宗。才发现爱国事迹,层出不穷;爱国人物,不胜枚举。有不受诱惑的人才苏武;有归心似箭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还有保疆为国的英雄霍去病。他们的爱国事迹在史册上是光辉灿烂的,在人民心中是独一无二的。。
古:“但悲不见九州同”
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必然是个忧国忧民的志士,南宋诗人陆游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一生以收复失地为己任,将满腔的爱国热情寄予笔下。逝世前,还写下了千古绝唱的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网忘告乃翁。可见陆游对自己祖国的热爱之情至死不渝。
今:“把我的心脏带回去”
波兰作曲家肖邦,他被世人称为“钢琴诗人”。 他一生的作品数不胜数: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 这些乐曲无不被人拍手称快。 肖邦的`音乐之所以被人们热爱,其原因也许是:它不仅是在诉说波兰的美和忧伤,而且诉说的是一种炽热的爱国之情。听得出,每个音符,每段旋律里都蕴藏着浓浓的爱国之情。临死前,肖邦不能回归祖国便托付别人将他的心脏带回去。与陆游世前肖邦虽身处异国,但心系祖国。
陆游,肖邦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两个人,却有着同样的爱国情怀。他们就像山中的野玫瑰,虽然平凡,但有着坚强,执着的性格。为了人民的富裕强大,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社会的充实平安,他们努力着,奋斗着,时刻准备着为自己的祖国贡献出一分微薄的力量。
我坚信这盏灯还会继续亮下去。将会有更多的爱国志士为它添加煤油,永世不灭!
第4篇:读《知荣明耻》有感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寒假中,我读了《知荣明耻》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有一则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受益匪浅。那是个叫刘民的人从一个学习成绩十分优秀出色的苏俄生沦为一个罪犯的故事。
刘民的父亲和母亲都是知识分子,事业有成,但他们还是不满足,把全部的希望都记载了儿子的身上,他们给刘民定了许多规矩:不允许他交朋友、不允许他看电视、不允许他出去玩,每天就是付息、玉溪、写作业、读英语……当然,在这样的要求下,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考上了市重点高中。但是在刘民上了高中后,就结交了一些不好的朋友。整天吃喝玩乐,没了钱,居然在朋友的“劝说”下,去半夜抢劫!最终被警察擒住。最后,因为它没有交朋友的经验,不知道法律的规定,从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读完这个故事,我对刘民既感到怜悯又感到惋惜。怜悯的是他从小甚或在只有读书、学习的空间里,生活显得枯燥乏味。我想,如果是我,肯定受不了如同地狱般的折磨,而且折磨得不是肉体,而是心灵。惋惜的是刘民小时候吃了那么多苦,到最终还是白忙活了一场,成了一个罪犯。
问题究竟出在哪儿呢?原来,刘民从小到大,父母只告诉他怎样学习,却没有教会他怎样遵纪守法。他们以为只要给孩子订好了学习规矩,孩子就能够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将来一定能实现他们的梦想。然而,现实生活却告诉我们,刚有学习规矩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生活上的规矩。休闲游有休闲的规矩,交朋友有交朋友的规矩,玩乐有玩乐的规矩。而这些都是父母没有教给他的,甚至想都没有想到!所以,当刘民离开父母之后,就迷失了方向,最终走向了犯罪的深渊,毁掉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我丛书中知道在各种各样的规则里,法律是最重要的规则。也许有人会说,我们现在还是小学生,不用承担法律责任。其实不然,遵纪守法的品质是要从小培养起来的,我们少年儿童要从我做起,从每一件事做起,自觉遵守《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行为规范》将来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刘民冲一个成绩十分出色的学生沦为一个罪犯,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眼睛只盯着学习成绩,不重视其他规则的教育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