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8-27 09:46:25

第1篇:语文教案

一.设计理念

《小鹰学飞》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本课是一篇童话,叙述了小鹰在跟随老鹰学飞的过程中,老鹰不断向小鹰提出新的目标,从而使小鹰知道学习没有止境,应该不断进取的道理。课文可分三大段,结构相似,是一篇渗透学法指导的优秀范文。《语文课程标准》指导我们要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读书和心灵交汇为主要教学形式,让学生在盎然趣味中产生阅读的激情;使学生在角色朗读中流露真情;帮助学生在想、述、演、说中内化语言的深情,从而全面提高每位学生的语文素养。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识知规律,本课的教学思路是:以读为主线,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情景创设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性阅读中去,学习语言,感悟语言。教师抓朗读训练时,通过读悟、指点、表演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巧妙运用,使自己的主导作用不但发挥在知识的传授中,而且发挥在启迪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上。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小鹰心情的变化,读出心情变化的语气。

2.通过分析课文,使学生初步懂得学无止境的道理,虚心学习,不断进取。

3.学会本课的三个生字:旋摇鼓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检查词语读音。

出示词语:摇头 拼命 盘旋

头顶 矮小 总算

喘气 急促 鼓起劲

2.出示填空:小鹰跟着老鹰( 学飞行 ),飞到了( 大树的上面),( 大山的上空 )和( 白云的下面 )。

3.总结:这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在复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个填空,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感知,并渗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方法。通过慢慢地训练,他们的概括能力就会有所提高,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会慢慢提高。】

(二)学习小鹰第一次试飞(第一、第二自然段)

1、(多媒体演示小鹰飞到大树上)小鹰怎么说?〈体会“高兴、喊、已经”等词的含义〉读出高兴的语气。

2、老鹰是怎样回答的?老鹰为什么这么说?感情读老鹰的话(亲切、和蔼)

3、齐读、男女分角色读。

【学习第一二小节时,我采用扶着他们的方法,具体地指导他们来学习,通过分别找老鹰和小鹰的不同表现,从而体会它们不同的心情。从他高兴地喊起来:“我已经会飞啦!”这句话着手,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鹰高兴的心情。从老鹰摇摇头说:“飞得只比大树高,还不算会飞。”这句话中,体会老鹰对小鹰的不满意。同样也是指导他们朗读,读出老鹰的心情。通过分角色读,更加能体会他们的.心情。】

(三)按上述方法,学习小鹰第二次试飞(第三、第四自然段)。

1、小鹰怎么说?

2、老鹰怎么回答?

3、老鹰为什么这么说?

(1)自读课文,四人小组讨论回答。

(2)怎样读好它们的话,交流,朗读。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依据这一理念,在学习第三四小节时,我采用半扶半放的方法,通过让学生自己来找小鹰的第二次飞行和第一次相比,哪些地方变了?来体会小鹰更加高兴的心情。通过自己去找不同点,自读自悟,从而感知老鹰和小鹰的不同心情,并通过朗读来加深体会。】

(四)同样带着三个问题学习小鹰第三次试飞(第五、第六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自己解决问题,然后再交流朗读。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鼓起劲”、“拼命向上飞”,不但描述了小鹰用出全身力气刻苦练习飞行的样子,而且说明越往高处越难飞。

“飞呀,飞呀”是说小鹰反复地练飞,“急促地喘着气”是说快而短促地喘着气,可让学生来表演,体会小鹰由于刻苦练习而练得很累,连呼吸也变得快而短促了。这时,小鹰用探问的语气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小鹰用肯定的语气说明它经过老鹰的几次教育,不仅提高了飞行本领,而且变得虚心了。学生表演朗读。

“盘旋”是环绕着飞的意思。这说明鹰还可以飞得更高,也就是说,飞行的本领是没有心头的,因而学习也是没有止境的。

【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小鹰第一次试飞时,教给学生分析课文的方法,学第二次试飞时,半扶半放引着学生分析朗读,在学小鹰第三次试飞时,教师适度放手,让学生运用方法自学,教师只是在一旁画龙点睛,引导学生利用重点字词体会分析。】

(五)朗读全文。

1、齐读全文。

2、指名分角色读。

3、全体起立,自由表演读。

【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激发了他们读书的兴趣。让学生当堂表演,学生充当课堂的主角,一方面运用自己的表演对文本作个性化的诠释和理解,另一方面又使自己的多种才能在表演中得到提高和展示。】

(六)联系实际谈体会:

小朋友,你们在学习新本领时,也像小鹰遇到过困难吗?你们是怎么战胜困难,获得成功的?各自交流谈体会。再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挑两个典型事例在班上交流。

【联想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非常重要。同时让学生活学活用,拓展了课本知识,这应是学习的最终目标。】

第2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要点

1.掌握"函胡/莫/识"等通假字;掌握"鼓/是/绝/而/焉"等常用实词和虚词;

2.掌握"鼓/舟/目/耳"等在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3.掌握判断句/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介宾短语后置句;

4.掌握苏轼和本课的有关文学常识;

5.了解和体会本文的写作特点--将议论/记叙/描写/抒情

恰当结合及将情/景/理浑然融合的写法;

6.了解和体会作者在文中提出的观点和主张.

7.学习以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点:思考、理解“二疑”、“三笑”“一旨”,从而抓住全文的纲。

三、教时安排:二教时

四.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教时

一、导入:俗话也说:“眼见为实”,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的韦斯克博士却用事实证明了“眼见”也出错。他进行过一项有趣的研究:他给参加减肥夏令营的青少年,每人发了一个杯子,用来倒橙汁喝。所发的杯子容量相等,却有高有矮,高的高度是矮的两倍。结果发现,青少年用矮杯子的人多出用高杯子的,可见对一件事情的认识是必须不仅要眼见还要亲自考察研究,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今天苏轼也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范例。(板书课题)

二、简介作者作品

1、石钟山简介(由学生读课后注解,教师展示相关图片):此山位于江西省湖口县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二山,南边的叫上钟山,北边叫下钟山。千百年来,关于名山的来历众说纷纭(风水声如钟;石声如钟;山形如钟)。

2、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思想家和文学家。“三苏”:苏洵(父)苏轼苏辙(子名与车有关)“唐宋八大家”:韩愈、王安石、柳宗元欧阳修、“三苏”、曾巩。他是中国文人用儒佛道三家构筑精神世界的典型代表,他的一生最能体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人生信条,在政治改革中既不同意新派的么某些做法,也不同意老派的观点,结果“如风箱中的老鼠两头受气”一贬再贬。创豪放一派词风,与辛弃疾合称“苏辛”。

三、先请一位同学朗读全文,检查预习情况,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及停顿。

蠡(lǐ)枹(fú)铿(kēng)磔磔(zhézhé)噌吰(chēnghóng)罅(xià)窾坎(kuǎnkǎn)莫(mù)镗鞳(tāngtà)识(zhì)无射(wúyì)

指出哪些通假读的字(莫、识),哪个字是古音异读(射)。

四、整体把握课文;学生分别朗读、回答问题,师生共析;总结课文。

分析课文结构

请生齐读课文,根据以上分析,理清文章结构.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质疑--提出对两位古代名人观点的疑问;

第二部分(2.3):察疑--通过实地观察,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4):释疑

1、本文总体思路:质疑前人——夜游察疑——结论释疑;

2、逐段分析:

第一段主要问题设计(见课后习题一1):作者主要针对两种说法质疑,他的态度和理由是什么?从苏轼对前人说法的两次质疑,我们可以从他身上学到什么精神?

第二段主要问题设计(见课后习题一2):作者夜游石钟山重点描写了哪些对象?有什么作用,对月夜绝壁下的情景描写与下段哪一句照应?你对作者的这种作法作何看待(详见课后练习第三题)?

第三段主要问题设计(见课后习题一3):哪句话表达了本文的中心?世人为什么不能准确得知石钟山得名的由来?作者对郦、李二人的说法各持什么态度?

第二课时

一、分析理解第一段

(一)补充注释

1.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焉:语气助词,不翻译

2.微风鼓浪鼓:振动

3.水石相搏搏:拍击

4.南声函胡函胡:重浊而模糊

5.北音清越越:高扬

6.枹止响腾,余韵徐歇腾:传播;歇:消失

(二)解释下列句中活用的词语

1.微风鼓浪,水石相搏

2.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3.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4.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三)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成分

1.郦元以为下临深潭

2.今以钟磬置水中

3.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4.扣而聆之

5.自以为得之矣

(四)朗读第一段,边读边翻译。

二、分析理解第二段

(一)补充注释

1.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适:到,往

2.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赴:赴任,就职

3.余固笑而不信也固:姑且

4.森然欲搏人森然:阴森森的样子

5.微波入焉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洞和缝里面

6.涵淡澎湃而为此也涵淡:水波动荡

7.因笑谓迈曰因:于是

(二)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和现代汉语用法是否相同?

1.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2.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

3.涵淡澎湃而为此也

4.与向之噌吰者相应

(三)辨析写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而大声发于水上

2.空中而多窍

3.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4.古之人不余欺也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四)朗读第二段,并通译全段

三、分析理解第三段

(一)补充注释

1.而臆断其有无臆断:主观地作出判断

2.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大概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终:总

4.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考:敲

5.自以为得其实实:事情能够的真相

6.盖叹郦元之简盖:表原因、目的

(三)解释下列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1.事不目见耳闻

2.而言之不详

3.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

4.自以为得其实

(四)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2.余固笑而不信也

3.至莫夜月明

4.汝识之乎?

5.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

6.长乐王回深父

分析赏读

1.《水经》是谁的作品?是一部什么书?

答:《水经》也叫《水经注》,是郦道元的作品,他是记载我国山川地理概貌的游记。

2.郦道元认为石钟山是怎样命名的?

答:以浪打岸石,声如洪钟命名。

3.李渤认为石中山又是因为什么命名?

答:以山石敲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而命名。

4.作者认为李渤的观点不对,基本理由是什么?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反驳?

答:石头大都能敲击发出如钟一般的声音;这是驳论据。

5、郦道元、李渤、苏轼关于石钟山命名的由来陈说有何不同?

答:郦道元认为是水石相击产生的声音像钟而得名;李渤认为是山石敲击发出的声音像钟而得名;苏轼认为是风水进出洞穴发出的声音像钟得名

6、本段在评说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进行议论?

答:类比和对比的方法。

7、“此世所以不传也”和“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中“此”和“陋者”具体指什么?

答:“此”指石钟山命名的真正原因。“陋者”指李渤一类人。

8、.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答:做事不可主观臆断,要实地考察。

附:板书设计

(议论)质疑前人————提出问题

↓↓↓

(记叙)夜游察疑————解决问题

↓↓↓

(议论)结论释疑————抒发感想

五.将本文跟(游褒禅山记)作比较。

说明:先检查练习第二题的完成情况,然后做具体分析,不是简单地列出异同之点,而是从文章的整体构思出发,用列表的形式来进行比较。下面是供参考的表的模式:

课文

项目《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

内容记游。

从游未尽兴生发感受,谈人生哲理和治学态度。形式是记游,实际是记考察所得。用事实破千古疑案,提倡实地考察,反对主观臆断。

结构先记游,后议论。议论——记游——议论。

写法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重在“立”。叙与议紧密结合,议论统率叙事;议论有“破”有“立”。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石钟山记》教案)

今日话题: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1、一个历史疑案

2、在我们江西的湖口,鄱阳湖入长江的地方,有山名叫石钟山,山的面积并不大,还不足1平方公里,绝对高度也只有70米上下,就说是交通方便,风景幽美,也不至于成为人们纷纷前往的旅游胜地。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它声名鹊起,名满天下的呢?其实这与它的名字有关。

石钟山的名字到底因何而得,历来有不同的说法。北魏的郦道元以为山的下部临水处有许多缝隙和洞穴,当水位处在一定的高度时,又有适当的风力和相应的风向,此山就会发出敲钟一样的声音。而唐代的李渤却认为山上的石头在被敲打时会发出声音,那便是此山得名的原因。后一种说法涉及到溶洞地区的'一些地理知识,大家在初中时学过化学,因为碳酸盐的沉淀形成一些石钟乳、石笋、石柱等,这些岩石被敲打时是会发出清越的声音的,所以,有很多人也相信这一观点。让我们先来熟悉下这些内容。

查找课文内容:郦道元和李渤的观点在苏东坡的文章中是怎么样叙述的?

学生找到: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得双石于潭上,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

那么到底如何呢?我们不妨先看看苏东坡的说法吧。

3、苏东坡的疑问

针对郦道元的说法,苏东坡质疑的是什么?

学生找到课文:“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针对李渤的观点,苏东坡又提出了什么疑问?

学生找到课文: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看来,我们还真得找到一些有力的证据,然后才能发表见解。还是让我们与苏东坡一起去做一次实地考察吧,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4、一次偶然的机会

苏东坡毕竟不是学地质的,他来到石钟山只不过是路过。请大家找出是什么时候,因什么事情而到了石钟山。

学生找到课文:“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5、苏东坡的观点

A、此山得名还是与声音有关

第一种声音:学生找出为“噌吰如钟鼓不绝”,且指出其发声位置为山下。

第二种声音:学生找到“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且指出其声音发自两山之间挡在中流的大石中。

这里有一个理解上的难点,那就是石钟山的地理不好理解。在此处,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楚石钟山分为上钟山和下钟山,上钟山在南边,滨临鄱阳湖,面积为0。34平方公里,下钟山在北边,滨临长江,面积为0。2平方公里。而两山相距不到一公里。两山之间湖水涌入长江或者江水灌入湖中。一般情况,夏季是江水灌入湖中,这是因为长江上游冰雪溶化,长江水位猛长,下游无法排泻汹涌的江水,所以大量倒灌入湖中。根据这些情况,我们来分析苏东坡当时游山正好是水位高涨之时,所以风与水相吞吐发出洪亮的声音,是完全实际的情况。而且,夏季水急且汹涌,江水灌入湖中,则必定使两山之间的大石发出巨响,这分别就是“噌吰如钟鼓不绝”和“窾坎镗鞳之声”。

B、命名与声音有关,也与史料有关

先让学生找出两种声音与什么发出的声音有关,学生应该找到“汝识之乎?……古之人不余欺也。”

这里涉及到《国语》与《左传》的一些记载。问题是山的命名与“钟”字有关,“钟”在古代就是乐器,代表例子有编钟。那么,此山的名字当是取山之发音如乐器之美妙。

6、苏东坡夜泊绝壁之下的情景描写有什么作用?

让学生找出阴森恐怖的景物描写,学生当能找到“大石侧立千尺,……或曰此鹳鹤也。”这就说明到绝壁之下是要胆量和勇气的,是一般人做不到的,说明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

7、苏东坡的感慨

正因为实地考察是不容易的,所以,苏东坡感慨良多。无论是鱼工水师还是士大夫,或者像郦道元一样的学者,要弄清山的得名的原因都是不大可能的,而这其中,最为根本的条件还是要亲自考察,所以,苏东坡不无得意之色,因自己夜泊绝壁之下而得意,也因为得意而“叹郦元这简,而笑李渤之陋”。而他的调查为他自己赢得了评说石钟山得名原因的心理自信,所以,我们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8、附言:苏东坡的不足

苏东坡自己能够实地考察这是好事,值得我们学习,可是,他不该自以为是,理更不该嘲笑别人,他哪里知道,他的观点也未必就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石钟山的得名还与它的形状有关,历来就有两派观点,即“主声派”和“主形派”,而后者认为枯水季节山下有洞,可以容纳数百人,深不可尽,都是事实,山如覆钟,所以,这也是得名的原因。

9、总结:本课的讲解突出了思想、思路、语言和相关知识,希望各位学生课后反复诵读。

10、作业,学生准备,下一节课讨论。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文、六”4个字。认识两个偏旁。

2、了解“远”和“近”,“有”和“无”,“来”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词。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激发热爱自然和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难点是了解诗意。

【教学准备】

学生到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游览,让他们看看山、水、花、鸟,亲身厂家大自然的美丽。一幅山水画,认字卡片及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人、火”2个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首诗讲的是一幅山水画。并能熟读成诵。

〖教学过程

一、指导看图

激趣:老师带来一样东西,请大家先闭上眼睛,等我数到三下再睁开眼睛。

(教师边数数,边贴出图画,准备给学生一个惊喜。)

指导整体观察图画,学生自由说说第一眼看到这幅画的感受。

指导学生按从远到近的顺序,说说图上画了什么。教师相机板书:山、水、花、鸟。

二、学习课文

谈话:刚才我们欣赏了美丽的山水画,现在来学一首古诗吧!

1、指导熟读诗句:

⑴学生借助汉语拼音练习读准字音。

⑵指名读诗句。师生共同正音,重点指导读准:“远、近、春”、“惊、听、声”、“色”等前后鼻韵母和平、翘舌音的生字。

2、理解诗句:

⑴四人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⑵猜谜:这是一首谜语诗,请大家猜猜谜底。

(板书课题:画)

⑶结合图说说自己是怎么猜出来的。

3、朗读古诗:

⑴师示范读。学生闭上眼边倾听边在脑海中展现画面。

⑵指导朗读,读出古诗的韵味。

⑶背诵诗文:

①教师说诗意,学生说诗句。

②依据板书,自己练背,同桌互查。

③指名背诵,齐背。

4、识字:

⑴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

⑵记忆字形,小组讨论: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用了哪些好办法?

①用熟字形记忆“人”和“无”;区别“人”与“八”、“入”“无”与“天”音形义。

②用熟字加笔画记“来”。

③鼓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记“看”和“惊”,认识新偏旁“忄”。

④用熟字和偏旁的方法记。启发学生发现“还、远、近”都是半包围结构,“之”旁里面都是熟字。

⑤比较“远”和“近”、“近”和“听”的字形。

5、写字:

⑴观察生字“人、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先书空后练写。

⑵展评。

6、实践活动:

回家找谜语,开展谜语竞猜活动。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同音字,并能正确使用多音字。

2、积累成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3、能根据语句的提示填词,增强阅读理解能力。

4、完成“写字板”,养成正确的书写汉字习惯。

5、阅读短文《蚂蚁壮歌》,理解意思,学习运用。

6、介绍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动物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7、写一写自己了解的动物故事。

重点难点:

1、完成“语海拾贝”积累词语。

2、完成“口语交际”,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3、完成“习作”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教学准备:

卡片、写字板、课件。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欢迎大家来到语文乐园,相信大家在这一节课一定会有好的表现,比一比,看谁写得快,掌握牢。

二、完成“语海拾贝”。

1、有趣的汉字。

(1)课件出示“爱(带戴)”让学生观察。

学生自由说或互教。

学生汇报观察发现。

指导用“爱戴”造句。

(2)学生自由选字组词。

(3)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4)用另一个字口头组词。

2、词语超市。

(1)课件出示成语。

(2)自由读。

(3)齐读。

(4)背诵。

(5)测试。

3、读读填填。

(1)课件出示例句。

(2)学生试填。

(3)老师予以归纳指导。

苹果开白花,所以第一个应填“白色”,“草地”为绿色,所以第二个空应填“碧绿”或“绿油油”,野花的颜色五颜六色,不能单填某一种颜色,蝴蝶有黄的、花的、黑的,成双成对飞行,小姑娘穿着的衣服一定很新,很漂亮。

(4)填后再读一读。

4、写字板。

(1)认真观察每个字笔画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争取把每个字写端正、美观.。

(2)老师范写“愿”字。

(3)在书上描红,再试着写两遍。

(4)与范字对照着差距,再写一遍。

(5)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其余五个字。

三、完成“阅读欣赏”《蚂蚁壮歌》。

1、自由读短文,找出不理解的词语。

2、再读短文,说说短文讲了什么。

短文写了一群蚂蚁在火海中逃生的故事。一群蚂蚁在大伙包围的情况下,沉着、坚定而又团结一致,不惜牺牲个体,求得种族生存。

3、老师小结。

小小的蚂蚁,在人类往往也要色变的'火灾面前,竟能沉着、坚定。团结一致,不惜牺牲个体、以求得种族的生存,谱写了一曲最悲壮的生命之歌,这种精神实在值得我们学习。

板书

蚂蚁壮歌

火舌肆虐、蚂蚁被困、扭成一团、滚进河流

谱写生命壮歌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当你们读了《蚂蚁壮歌》,你一定会被小蚂蚁特殊的生存本领深深感动。当你走进动物的世界,你一定会发现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动物们有的有独特的习性,有的顽皮逗乐,有的还通人性,能与人友好相处。你是否愿意把你所知道的动物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呢?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的世界,看谁讲的故事最有趣。最能吸引人。

二、口语交际指导。

1、明确交际内容。

把自己所了解和知道的动物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2、明确交际要求。

(1)是讲故事、不是读故事,力求生动真切,符合动物的的习性特点。

(2)重点要把故事内容说完整,语句要通顺。

(3)要说普通话。

三、导入谈话。

刚才我们都讲了自己所熟知的动物故事,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有趣的故事,我们把它写出来,贴在校园文化宣传栏里。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所讲的动物故事。

四、文题分析。

把你讲的故事写下来,字数不限,题目自拟。

这是一篇写动物的记叙文。写动物故事,可以写动物们独特的习性,也可以写动物与人之间的趣事,也可以写动物带给自己的乐趣,还可以写自己怎样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等等。总之,写的内容很多,题材广泛。

五、写作指导。

1、确定写什么动物、什么事。

2、精心组织材料,选择最能表现这种动物的特点、习性。与别的动物的不同之处来写。

3、写之前,可根据自己讲的,同学说的,进一步调查了解。增删习作的内容,调整叙述的顺序。

4、要注意把句子写通顺,不写错别字。

5、写完后读给别人听一听,看一看别人能不那个提出修改意见,若能提出修改意见,及时修改。

六、开始写作。

七、总结。

第三课时

一、指导看米字格中的“横钩”、“横折弯”。

1、老师点播:毛笔字中“横钩”的写法分为三部分:起笔是横画,中间是顿笔,收笔是回、钩。“横折弯”的写法也有三部分:起笔是横画,中间是折笔,收笔是竖弯。

2、老师边讲解边示范。

横钩:先斜向下重按,再回峰转向左,最后斜向左下出钩。横部同横法,但右段可稍轻,钩部与竖钩写法相似。

横折弯:先向右下稍用力按下,然后略提笔向右运行。到写完横时再顿笔写成竖弯的笔画。

二、指导

在米字格中写“横钩”、“横折弯”。

1、在课本上描红。

2、在写字本上练习写“横钩”、“横折弯”。

3、在写字本上练习写“空”、“家”、“段”、“般”。

三、展示写字成果。

1、评选出写的好的作业。

2、把写得好的作业贴在教室的“优秀作业栏”里。

第5篇: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说明】

《金色的脚印》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七组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生动细腻,充溢感情的笔触描写了一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赞美了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信任,相互协助,和谐相处的美好关系,也展示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读来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这篇课文的目的是使同学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动物的一起家园,人要和动物和谐相处,这个世界才更加美丽的道理。同学很喜爱这类的文章,而且学习过不少类似的课文如《灰雀》、《小狮子爱尔莎》等,也有过观察和饲养小动物的经历,在这一点上,课文和同学的生活贴近。但是体会狐狸一家和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人应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的深刻道理恰恰是同学学习的重难点。在优秀教案时我充沛考虑了教学重点难点,利用同学的已知和生活经验,从同学的读书感受动身,引导同学自读自悟,并捕获同学情感思想上的变化,使同学与文本进行对话。

【优秀教案思路和特点】

在教师指导下的同学自主阅读探究的实践活动。同学在阅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独立性和选择性。教师则是同学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在阅读实践中,坚持以“读”为主线,让同学充沛的读,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珍视同学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狐狸一家和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狐狸一家和它们与正太郎之间的感情,懂得人应与其他生命互爱互助,和谐相处的深刻道理。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交流:

同学们,在你们心目中,狐狸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交流对狐狸的印象。)

2、导入:

看来狐狸在大家心中不是好东西,今天我们来学一篇关于狐狸的故事的文章,学了以后,也许你会给狐狸平反了。

板书:

金色的脚印

(生:齐读课题。)

当“金色的脚印”这五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的脑海里闪现出一些什么问题?

二、整体感知,自读自悟

1、过渡:

同学们真会提问题,你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本课要解决的问题,相信大家一定能运用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自身读书解决这些问题,比比看,谁的问题解决得好。

2、生自由读书,勾画。

3、生自由汇报、交流。

4、小结读懂课文的两个步骤。先在课文中找到答案,再联系全篇文章读,看看作者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三、精读体会,自主汇报

1、过渡:

看到同学们刚才读书时认真的神情,聆听了你们的汇报,我知道你们被这个人与动物的传奇故事感动了,心灵受到了震撼。你们还想再读读课文吗?好让我们用心用情再读课文,细细体味那些使你感动的地方,想想为什么感动?

2、出示阅读提示,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书,小组交流自读自研。

3、自主汇报:

先读一读自身感动的地方,再说说为什么。这样读结合课文的语句来学习。

⑴老狐狸为搭救小狐狸不顾一切所作的一切事(喂奶、做窝、咬木桩)体会狐狸的聪明和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

⑵正太郎为老狐狸一家做的事情(如投食物,要回小狐狸)体会正太郎对狐狸的保护和协助。

⑶正太郎失足掉下悬崖,老狐狸救正太郎。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相互协助,相互依恋的和谐关系。

4、小结,感情升华:

学完课文后,你现在觉得狐狸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呢?

(动物是可爱的,友好的,更有感情的。当人类施惠与它们时,它们会全力报答人类对它们的保护和尊重。)

5、启发理解课题“金色的脚印”的含义。

四、总结、课外延伸

1、总结:

三只狐狸,一个男孩,动物之间的爱,人与动物之间的爱构成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人与自然就是应该和谐相处,只有这样才干给它们也给我们自身一个良好的、自由的生活空间!

2、请同学们回家后,找找有哪些故事是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又有哪些故事是人类破坏自然的,结果怎样。

3、以《小狐狸回家后》为题,续写这个故事。

第6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汉字11个,会写2个生字。学习弓字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文。

2、借助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区分合伙与合作的意思。

3、理解寓意,懂得不合作不配合是办不成事的道理。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通过查阅书籍等方式搜集有关拉套方面的知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演示。出示一辆玩具车。哪能位小朋友能让它动起来,并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做?(指名做)就这样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有三个合伙人却让它纹丝不动,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共同走进这篇课文。

2、谈话、质疑。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都明白了合作的力量最大。但是只要合作就能办成事吗?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我们今天就来共同探讨。

二、自学

1、默读课文。全文共有几小节?并做好标记。

2、自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

3、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4、指名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来读文,集体正音。

三、识字

1、读字卡。做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认读,扩词。

2、启发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字形。

3、认识弓是个新部首。观察字形,再看检字表中弓字旁的字。

四、交流

1、自读合作。小组讨论不懂的词语或句子。(可以一边读一边想,可以、查资料或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也可问本小组同学、问老师等,将没读懂的部分作以标记准备全班交流。)

2、交流自读所得。可以帮助同学解决难题,并说出自己解决难题的方法给同学以启发;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难题,向别人请教;可以说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解决问题,同时也了解别人的学习方法,不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也为学生在课堂学习上提供了广阔的自由空间,而且还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合作能力。)

3、整体感知,直入中心。在充分读文的基础上,思考:本文主要讲的`是什么事?在第几小节?

4、学习第二小节。让学生边读边想你读懂了什么?并提出不明白的问题。(学生可能不理解为什么它们都在使劲拉,大车却纹丝不动呢?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读第三句,再借助插图,自读自悟,体会这不是真正的合作。)

五、诵读

读出天鹅、大虾梭鱼用尽全力的感觉,并且还要注意读出诗的韵味和节奏来。

六、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想问?

第二课时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学习你明白了什么?

二、有感情朗读全文。

三、讨论

1、启发思考:让学生想办法让大车跑起来。(可以小组讨论,畅所欲言;也可以拿出玩具车,小组同学共同合作直观演示。在活动中体会什么是真正的合作。)

2、自读1、3小节,理解寓意。理解合伙、未动分毫、谁是谁非的意思。(合伙一词可以与合作进行对比来理解;未动分毫与谁是谁非可以用换词法来理解。)

3、用合伙与合作练习说一句话。

四、整全感知,实践应用。

1、再次有感情朗读全文。说说大车为什么未动分毫?(回忆全文,再次理解寓意,体会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为接下来的拓展阅读做准备。)

五、写字

却、步只书写,做语文天时再练写,其他生字学生自学。

六、练习。

1、比一比,组词。

托()脑()飘()

拖()恼()漂()

2、照样子,能写多少写多少。

得意()()热热闹闹高高兴兴

谁()谁()

垂()丧()

()()烦恼

第7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顾全大局和廉颇知错就改的优秀品质。

2.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

3. 懂得遇事要顾大局、识大体、讲团结的道理。

4. 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感悟人物特点,理清各段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

教学方法

自读感悟,讨论交流,写话。

课时安排

3 课时(展示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交流课前搜集的故事背景资料。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

三、初读课文,学生自悟

1. 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纠正读中存在的问题。

2. 速读课文,讨论交流。

(1)在书上画出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2)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 理清脉络,概括段意。

(1)本文讲了几个小故事?找出每个故事的起止,并用一个合适的小标题概括每个小故事的内容。

(2)讨论交流。

4. 再读故事,明晰每个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四、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板书课题后提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卿,可谓平步青云,廉颇对此很不服气,那么,他是怎么说的?

请快速从课文中找出这段话。谁来读一读?

2. 我廉颇功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1)你从这句话中都读明白了些什么?

(2)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3. 这样下去,廉颇和蔺相如迟早会闹僵,为了能使将相和,你现在的任务是劝劝正在气头上的廉颇。愿意承担这个重任吗?

二、解析完璧归赵

(一)自读故事,感悟人物特点。

1. 大家先读读完璧归赵这个故事,看看蔺相如到底有什么能耐。为了使你的劝说词更具说服力,老师建议你把蔺相如与文中其他人物作作比较,看看在秦赵两国围绕和氏璧发生的这一外交事件中,其他人都是怎样说怎样做的,而蔺相如又是怎样说怎样做的,把有关句子勾画下来,读一读,通过比较你或许很快就能发现蔺相如的过人之处。

2. 自己就近找有相同体会的同学一起讨论讨论,通过和这些人物的比较,你发现了蔺相如的哪些过人之处,依据是什么?

(二)集体交流,深化认识。

1. 蔺相如与赵王及文武大臣对比,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 点拨要点:

(1)赵王接到了信非常着急

a. 赵王为什么非常着急?

b. 播放课件,学生体会秦赵双方实力差距。

c. 想象一下赵王能急成什么样,谁能用自己学过的词语形容一下?

(2)蔺相如想了一会儿,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

a. 蔺相如说话前为什么要想一会儿?

b. 稍加思索便成竹在胸,读一读这句话,想想强调哪些词,才能读出这种胸有成竹的从容。自己先练一练。指名读。

3. 教师小结。

4. 蔺相如与秦王比,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1)生阐述结论,师追问:课文中哪些描写表现出了这一点,要言之有据呀!

(2)学生自由回答,师相机点拨。要点: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

a. 理直气壮什么意思?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

b. 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吗?

c.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读出理直气壮的语气来。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这句话中有一处细节充分体现了蔺相如不仅胆大而且心细,发现了吗?

(3)体会蔺相如洞察人心,秦王的映衬作用。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了蔺相如。

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

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a. 王老师有个疑问,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主人公是蔺相如,大家来看这个重点段,一共三百来字,其中近一百五十字用来写秦王,作者这样写秦王,是不是有点喧宾夺主呀?(课件展示描写秦王的语句)

b. 认为这样安排不合适的请举手,认为这样安排挺好的请举手。好,真理愈辩愈明,我们开一个小型辩论会,请大家各抒己见。

c. 学生讨论。

d. 这样的'描写故事中还有吗?读一读,你有什么感悟?

5. 读完这个故事,了解了蔺相如,你会怎么劝廉颇呢?谁来说说?

三、解析渑池会见

蔺相如从一介布衣升为上大夫,升官比坐电梯还快。不久,他在渑池会上又立新功。那么这一次是不是如廉颇所言:没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呢?

渑池会见时廉颇并不在现场,你能不能给他讲一讲当时都发生了什么?为了让大家更能入戏,请你从赵王、赵王侍从、赵国大臣这三个角色中选择一个,以这个角色的口吻给廉颇讲讲故事中你印象深刻的情节,帮他分析分析蔺相如在这一事件中表现出了哪些过人之处。老师还专门为大家节选了一段《史记》中关于这件事的记录,大家可以作为参考。(课件展示《史记》片段)

学生根据发言提纲准备发言,师巡视。

集体交流。

这场斗争,赵国和秦国是打个平手,还是赵国占了上风?为什么?

你能用自己学过的词语和句子来形容秦王的失败吗?

四、小结全课

这节课,通过同学们自己的阅读,感悟,探究,我们深刻体会到蔺相如两次为赵国立下大功,绝不仅仅只耍些嘴皮子功夫,那张嘴后面是拳拳的爱国忠心,是超过常人的智慧和胆识。聪明的廉颇在冷静下来以后定然会明白这一点,接着还会发生什么呢?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文分解,下课。

板书设计

将相和

胆识过人舍生忘死忠君爱国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都了解到蔺相如的哪些过人之处?

二、讲授新课

(一)学习负荆请罪

默读这个故事,勾画语句,体会蔺相如的过人之处顾全大局。

读一读书上描述负荆请罪的句子。

引导学生看插图,书上只说: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廉颇负荆请罪一直被后人传为美谈,他们当时一定说了许多感人的话。你能不能替作家把他们当时说的话还

原出来。

学生写作,交流。

(二)理清课文条理。

课文的结构特点,是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他们与全文的关系又是怎样的?

三、总结提升,课后延伸

学完了课文,请你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去阅读有关的书籍,了解一下后来秦国灭了六国,赵国也包括在内。那么赵国为什么最终也逃脱不了被灭亡的命运呢?

第8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仔细听别人介绍学校情况,并能说出别人是从哪几方面介绍的,哪些地方介绍得好、

2、能从几个方面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学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从几个方曲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学校、

教学难点:抓住学校的特点,表达自己对学校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准备

录音材料,组织学生观察校园,了解学校,

四,教学时间: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谈话揭题,激发学习兴趣、

(1)今年的九月一口,我们将迎来又一批一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学校将这次迎接新同学,介绍学校的任务交给了我们年级、

(2)该怎样有条理地介绍我们熟悉的学校,让新同学在第一就喜欢上我们的学校呢这就是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揭题:介绍我们的学校)通过学习,我们将选派合格的讲解员去完成迎新生的任务、

2、自读课文,明确说的要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要求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学校

(2)讨论,明确说的`要求、

(3)学生按要求尝试介绍,一下,说说介绍中遇到的困难、

3、听录音,讨论学习、

(1)带着课文中的两个讨论题仔细听录音、

(2)第一遍听,用"先介绍……再介绍……最后介绍……"说说这位同学是从哪几方面介绍自己的学校的、

(3)第二遍听,说说这个同学哪些地方介绍得好,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4)小结:这位同学先介绍学校的概况,再介绍学校校舍,最后详细介绍校园的花草树木,条理清楚,突出了校园景物优美的特点、在介绍花草树木时,他不是简单地罗列名称,而是用方位词说清各种树木的位置,抓住树木不同的特点具体介绍、尤其是自然地介绍了同学们装扮校园的行为,表达了大家对学校的喜爱之情、

4、指导介绍自己的学校、

(1)讨论:我们的学校有哪些优点举例说说、

环境优美,设施先进,老师可亲,敬业,同学勤学守纪,在讨论中打开思路,引导学生抓住感受最深的一点详细介绍J

(2)按照三个要求,各自准备介绍、

(3)指名介绍、(说前出示评价标准:条理是否清楚;内容是否抓住特点介绍具体;声音是否清楚响亮、)

(4)根据评价标准评议、

5、四人小组介绍,推荐优秀讲解员和合格讲解员、

6、抽代表介绍,集体评议、

7、总结、(略)

第9篇:语文教案

【教材简解】

《观书有感》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这首诗借景喻理,借方塘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不断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从而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古诗所描绘的景象,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活水对于方塘的重要性。

3、了解说理诗,知道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懂得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的重要性。

4、培养独立鉴赏诗词的能力,形成个性化的审美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半亩方塘的美丽景色,明白源头活水的重要性,同时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美。

难点:理解古诗内容与题目的关系,领悟诗中蕴含的深刻哲理。了解诗借景喻理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品读名句 初识作者。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两首》,首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这有四句名言,请你去读一读,力争读懂它们。【出示】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活到老,学到老。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2、学生自由读能读懂吗?它们都是关于读书的,能给我们很好的警示,我们一起熟记于心。【齐读】

3、知道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言是谁说的吗?(朱熹)【板书,强调熹的写法】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观书有感,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观书有感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对你有帮助!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