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2-10 20:54:52

第1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认识“耀、哈”2个生字;

二、学习要求掌握的新词语,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并能适当的造出正确的句子;

三、掌握关联词“假使”和副词“恰好”的用法和意义。

四准确、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弄清课文的思路,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一、课文大意的讲解;

二、“假使”、“恰好”的学习及应用。

三、教学目的:

掌握重点生字词,从整体上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弄懂文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新知:

请大家说说你们认为的“好事情”有那些?然后由此引入课题。

(二)、范读课文:

学生在听时请标出文中的生字、词语,以及不懂的词、句子。

(三)、领读课文:

读时注意音调、语气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四)、学生自读: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并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五)、全班齐读

第二课时

(一)、学习生字、词语:

学习生字:

恰qiā:正好;部首:忄;笔画数:9;结构:左右;组词:恰好(正好)、恰恰、恰巧(凑巧)。

委:wei :的确、确实;部首:禾;笔画数:8;结构:上下;组词: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和待遇,心里难过。)委托(请人办理。)委曲(弯弯曲曲)

枪:qiang一种兵器;部首:木;笔画数:8;结构:左右;组词:手(qiang)枪、枪(qiang)支。

井:jing能取水的深洞;部首:井;笔画数:4;结构:独体字;组词:井水、水井。

捞:lao从液体中取东西;部首:提手旁;笔画数:11;结构:左右;组词:捞鱼、捞取。

扰:rao扰乱,搅扰;部首:提手旁;笔画数:7;结构:左右;组词:打扰、扰乱。

抚:fu安慰,慰问;部首;提手旁;笔画数;7;结构;左右;组词:抚爱(照料)抚摸、抚养(爱护并教养)

学习词语:

假使:如果。表示假设的关联词。例如:假使有事情,请告诉他。假使我现在有钱我就给你买玩具。

恰好:副词,正好,刚好。例如:今天恰好是我的生日。

讲话:说话。例如:请你上课时不要讲话。

饭碗:盛饭的碗。

里头:一定的范围或时间以内。例如:这里头有西瓜吗?

二、巩固练习:

男女生对比读生字、词;分组读、各小组间开火车读生字、词。

三、小结:

这节课主要讲了生字、词语的读法及意义、用法。

四、布置作业:

写生字、组词。

第三课时

一、讲解课文:

1、文中有几个主人公?是谁?

(四个;分别是:小尤拉、妹妹、奶奶、妈妈)

第一自然段:(老师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第二、三自然段:故事的开头。

问题:1、小尤拉想的第一件好事情是什么?

(以上问题可用原文回答。)

重点词:

假使表示假设的关联词

第四至六自然段(男女生搭配读):讲了小尤拉是怎样对待自己的妹妹的。

问题:

1、小尤捞为什么叫妹妹走开?

(因为他想着救掉进井里边的妹妹而不愿意陪她玩。)

2、小尤拉想的第二件事情是什么?

重点词:恰好

第六至十自然段(男女生搭配读):讲了小尤拉是怎样对待奶奶的。

第十至十五自然段:讲了小尤拉只想着所谓的好事情,而不愿意从身边的小事情做起。

讨论:

1、为什么小尤拉不愿意做这些事情?

2、小尤拉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3、我们以后要怎样做?

重点词:恰好

二、巩固练习:

1、分小组表演这个课本剧。

2、用汉语讲这个故事。

三、小结:

这篇课文以小尤拉为主人公,他确实想做好事情,可是他总不去做,最后什么也没做。

九、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

十、板书:

2、好事情

救妹妹

小尤拉的好事情 救奶奶 事情不论大小,只要

对人有帮助就是好事

救小狗

课后反思

在本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学习,学会运用重点生字词,懂得事情不分大小,只要去做对别人有帮助的事情,就是好事情,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良好道德品质。

第2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会声母m、f,能在四线格中正确书写。

2. 继续学习拼读音节,能准确拼读m、f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

3. 会读儿歌,感受学拼音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会m、f和学习拼读音节。

教学难点:

学会m、f和学习拼读音节。

教学方法:

观察法、自主合作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挂图、相关的拼音卡片。

学生:《自主拼音本》或拼音卡片。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 游戏引入

以邮递员阿姨送信的方式练习读a、o、e、i、u、b、p的读音及a、o、e、i、u的四声。

二、 学习声母m、f

1. 学习m。

(1) 读m:

a.观察图画:图上画的谁,在干什么?

b.引出声母m,教师范读,让学生观察、模仿,再自己试读,掌握发音要领后练读,然后指名读,齐读,抽查学生掌握的情况。

(2) 识记形m:把图与声母m联系起来观察,你能发现什么?

2.学习声母f

(1)读f

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什么?猜猜这个声母念什么。

读准f,教师领读,学生练习。

(2)识记f,问:生活中有什么东西和f的形相似?(读儿歌,相机书空。)

3.指导书写,完成读读写写记记。

三、练习拼读

1.以f为例,指导拼读,进一步学习拼读方法。

2.合作拼读,全班交流,老师指导。

3.积累音节(前面学过的)拼读。

板书:ma mo me mi mu

4. 提问:这几个音节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是由哪个声母和哪几个韵母组成的?练习后提问。教师指名、变序抽查。

四、 学习读读连连

1. 学读音节的四声。

(1) 按顺序读,教师范读,学生练习。可用口头组词来练习四声。打乱顺序读、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2)教师以一幅图为例指导拼读。

2. 学生合作练习拼读,全班交流,老师指导,重点指导读好双音节词,尤其是轻声,如mā ma。

①图上画了什么?

②师范读mā ma。

③总结方法:这两个音节是相同的,后一个音节不带调,读轻声,要又轻又短。

④范读、模仿读等。

五、 学读儿歌

六、 练习巩固

1. 找朋友,教师读声母或音节,学生从学具卡片中找出相应的字母。

2. 读儿歌,记字形。

3. 做游戏看谁听得清,找得快。看课本上的带调音节,听老师或同学读音节,看谁能又对又快地在书上指出来。

(二课时)

一、 指导书写,正确执笔

1、 观察:m、f在四线格中的位置,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进行书写。学生练习写字母时,教师要巡回辅导,重视指导正确的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

2、 完成课后练习读读写写记记。

二、 练习读语境歌,试着背一背。

1、 出示情景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自读儿歌,用找出儿歌中我们所学的音节。

3、 教读儿歌,再引读、拍手读。齐读并背诵。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内容写请假条。

2、能看懂图意,写一段通顺、连贯的话。

教学过程:

一、根据内容写请假条。

1、复习第九课的内容,怎样写请假条。

2、练习写请假条。(总复习六第1题)

3、教师讲评,指出错误的地方。

4、再练习写一张请假条。

3月25日,王洪生病了,感冒发烧,不能去上学,要向周老师请假一天。

二、看图写话。(总复习六第2题)

1、看看图,读一读提示,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自己看图编故事。

3、小组讨论,看图说话。

4、抽生说一说,集体评议。

5、写下来,注意格式、标点符号,不写错别字。写好后自己读一读。

6、批改订正。

三、看图写话。(总复习六第3题)

1、看看图,想一想图上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自己看图自言自语地说一说。

3、写下来。

4、交流评议。

5、看看由哪些写得不够好的地方,修改一下。

6、讨论一下,怎样才能把看图写话写得更好。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12个生率,绿线中的3个生率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说一说怕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3.通过朗读课文的训练,感受怕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的精神。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难点·关键

通过朗读训练,体会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在危急关头与敌人作斗争时的机敏、勇敢。

课时划分: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生宇新词,理解词语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第一段,理解课文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

2.学生质疑(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为题,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

3.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l.自读课文,要求:

(l)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划出生字新词,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3)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2.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1)出示生率新词。

蜡烛伯诺德夫人屋里熄灭

遭到厄运盯着杰奎琳

楼梯灯芯摇曳

(2)指读、正音后齐读。

(3)说说生字新词的意思。

3.指名读课文、正音。

4.通过读文,大家解决了哪些疑问?

附对开始提出的三个问题进行解答)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

伯诺德夫人一家人在危急关头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提供句式:当_________,(谁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结果怎样)_______________。

2.给课文分段,并归纳段意。

第一段(l~2节):写伯诺德夫人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

第二段(第3节):写一名德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

第三段(4-5节):写大儿子杰克想借搬柴生火之机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

第四段怕一7节):写小女儿杰奎琳在万分紧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

四、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后,字词质疑。

区别理解绝密、绝妙两词。

2.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对待绝密情报的收藏工作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3.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方法来收藏,她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儿?

指导朗读第2节第3句,并说说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

(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办法巧妙。)

4.齐读第一段。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率表,注意每个生率的笔画与结构。

2.重点指导厄与遭两字。

3.钢笔描红、临写。

4.反馈。

六、作业练习

1.抄写生率新调。

2.读课文。

第5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联系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中了解白鲸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学重、难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词句的意思,感受白鲸的特点。

课时划分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鲸”字导入,激发兴趣

1、孩子们,看,认识这种动物吗?(出示课件:鲸的图片)老师板书“鲸”,并强调学生观察老师的板书,强调它是后鼻韵,纠正读音。

2、你了解鲸这种动物吗?给我们介绍介绍它吧。

3、学生自由展示搜集的资料。

4、过渡:今天,我们一道走近鲸这个大家族中的白鲸,仔细地观察观察它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选择你喜欢的方法,通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画出段落,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2、同桌交流初读收获。

3、汇报交流。

(1)生字、新词认读,小组接龙读课文。重点抽查:吱、嘶。

(2)说说课文围绕白鲸介绍了哪些内容。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自读,合作探究

1、学习第一段,引导自读自悟。

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至四段。

1)自读二至四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重点学习,自读自悟。

课件出示自学提示:读课文,看批注,说体会,学批注。

(3)检查学习第二段。

读读课文,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里知道的。

请学生朗读课文,说自己的体会。引导读批注,学批注。体会拟人化手法的好处,以及省略号表示的意思。补充想象白鲸还可能发出什么样的声音。在读书中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能够聆听白鲸的歌喉,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齐读课文,质疑。一边读,一边想:你对白鲸的口技表演有什么疑问?引导学生探索白鲸发出叫声的目的,激发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朗读课文。将自己的体会,用朗读表现出来,一边读,一边想象白鲸展示口技的`场面。

4)检查学习第三段。

自由读第三段,为白鲸的这一项表演取个名字。并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讨论自己所取的名字的理由,帮助理解课文,指导读好课文。(身材秀、杂技表演,玩具总动员……)

引读、对读课文,一边读,一边体会白鲸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或者白鲸有怎样的性格。

自由读课文,读出自己的体会。

(5)检查学习第四段。

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谈谈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通过理解“焕然一新”,并结合搜集的资料,体会白鲸爱干净的特点。

指导朗读。

二、品读全文,体会写法

整体感知,品读全文。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体会,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动物,会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文中找出这样的例子。

三、拓展延伸,作业练习

请你也用拟人化的手法,介绍一种你熟悉的动物的一个特点。

板书设计

12 白鲸 夏季旅行家(洄游)总

声音变化多端,“口技”专家

嬉耍游戏,优雅聪明

擦身蜕皮,极爱干净分

(抓特点表喜爱之情)

第6篇: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夏夜多美》向我讲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朋友们帮助它回到了家。课文插图与课文内容紧密配合,图文并茂。语言生动优美,极富童趣,读了这篇课文想念孩子们能感受到夏夜的景色美,小动物们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二、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正确书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师生共同感受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学会关心别人。

三、教学重点:

在读书交流中体会夏夜多美,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从小动物们帮助小蚂蚁回家的过程中感受助人为乐的精神美。

五、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图片、小动物们和睡莲的画像、星星。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情景导入。

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你知道老师最喜欢哪个季节吗?我最喜欢夏天,并且最最喜欢夏天的夜晚。请看(出示夏夜美丽幻灯片)。夜空中无数颗星星眨着他们亮晶晶的小眼睛,闪烁出迷人的光芒。公园里,静悄悄地,所有的小动物都已进入了甜甜地梦乡。就在这个美丽的夏夜,公园的池塘里发生了一个美丽的故事。想知道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吗?(想)那就赶快地读一读15课:夏夜多美。

在读之前老师要给你们两条读书建议:

1、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中都有谁?

2、遇到读不准的字音或读不通的句子,就停下来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师:课文中都有谁?

2、生:睡莲、小蚂蚁、蜻蜓、萤火虫(师根据生的回答贴上他们的图片)。

3、师: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4、生:一只小蚂蚁不小心掉进池塘,睡莲姑姑救了小蚂蚁。蜻蜓和萤火虫把小蚂蚁送回了家。

5、师:在你们读书的时候,有四个调皮的词宝宝偷偷的跑出来,迷了路回不了家了。你们愿意帮忙,把他们送回家吗?(愿意)你愿意送谁?请大声地喊出它的名字。(分别把蚂蚁,蜻蜓,睡莲,萤火虫贴到相应的位置)

6、师:我这里还有一群有趣的字宝宝,它看见你们都这么聪明,就想和你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你们愿意吗?(愿意)那听清楚他们的要求:看见他们之后,立即喊出他们的名字,并用一个动作或表情把他们的意思表示出来。(师分别出示哭、着急、趴下、睁眼)

7、师:现在他们想请两名同学到前面来演,谁敢来?下面的同学当好小小导演,喊出他们的名字,让这两位同学做出动作。(师出示谢谢、弯腰、爬)

8、师:调皮的词宝宝丢掉了自己的朋友,自己一个人偷偷地跑出来了,看,你们还认识他们吗?(开火车,南北挑战赛)

(三)品读课文,感悟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认识了有趣的生字宝宝,相信你们读起课文来会更有感情的,更流利的。(分别请生读1、2、3、4、5自然段)后重点处理静悄悄、感激,连声。

1、师:我怎么没听出静悄悄的感觉呀?谁能读出静悄悄的感觉?(生读)你能像他这样读一读吗?现在咱们的教室就可以用静悄悄来形容。 师:我听到了一个词(出示感激)谁认识这个词?生读谁能用感激说一句话?

2、生:我很感激我的爸爸。

3、师:睡莲救了小蚂蚁,小蚂蚁也很感激睡莲姑姑,那可不是一般的感激而是非常感激(出示非常感激)齐读。所以小蚂蚁连声向睡莲姑姑说谢谢。连声说谢谢是怎么说?

4、生:就是连着说了好几声。那你来表演一下。(找两三位同学起来连声说谢谢您睡莲姑姑)

5、师:那咱们来表演一下连声说。我来当睡莲姑姑,你来当小蚂蚁。(生对此非常感兴趣,表演地也非常好)

6、师:睡莲姑姑不但救了小蚂蚁,而且非常热情地邀请小蚂蚁:“今晚就在这住下吧,你们瞧,夏夜多美呀!”(出示幻灯片生赞叹啊多美呀!)

7、把你看到的美 用一句完整的话说给小蚂蚁听听,看谁说的话,能让小蚂蚁住下来。(师引导生说一句完整的话)

8、生:我看到了夜空中有无数颗小星星眨着他们亮晶晶的小眼睛 生:睡莲姑姑的花瓣好美。

9、生:荷叶青青的,圆圆的好美。

10、生:水草,河水很美 。

11、师:你们把夏夜说的这么美,小蚂蚁被你们留下来吗?(没有)

12、师:小蚂蚁是怎么说的?

13、生: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

14、师:多懂事的小蚂蚁呀!

15、师:是呀,天都这么黑了,小蚂蚁还没回家,你们想象一下他的爸爸妈妈现在正在干什么?

16、生:正在着急地到处寻找小蚂蚁。

17、师:是呀,他的爸爸妈妈该有多着急呀,现在如果你是那只小蚂蚁你会住下来吗?(不会)

18、师:那么就让我们大声地、坚决地对睡莲姑姑说(出示:不!我得回家。要不,爸爸妈妈会着急的。)齐读两次

19、师:看来小蚂蚁是真的想回家,可睡莲姑姑哪也去不了,没办法送小蚂蚁回家,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的8——12自然段,看谁来帮忙了?(生读书)

20、师:谁来帮忙了?(小蜻蜓)你愿意当小蜻蜓送小蚂蚁回家吗?(愿意) 师:那就请你用小蜻蜓的话向睡莲姑姑表表你的决心吧。(出示: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21、师:谢谢你热心的小蜻蜓。(和生握手)还有热心的小蜻蜓愿意帮忙?那你也来表表你的决心吧!

22、生: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23、师:也谢谢你。还有愿意帮忙的吗?都愿意呀。那就让我们一起大声地对睡莲姑姑说。

24、生:让我来送小蚂蚁吧。

25、师:可是,我有点胆心,天这么黑,你们能行吗?这时,谁飞来了? 生:萤火虫。

26、师:你愿意当萤火虫吗?(愿意)你打算怎么帮忙?

27、生:我来给他们照亮。

28、师:请你也以萤火虫的话表表你的决心吧!(出示:我来给你们照亮) 生:我来给你们照亮。

29、师:谢谢你,热心的萤火虫。还有热心的萤火虫愿意帮忙吗?(生都举起手来)你们都愿意帮忙呀,都是热心的好孩子。那就让我们一起大声对小蜻蜓和小蚂蚁说:(师手指大屏幕)

30、生:我来给你们照亮!

31、师:这下,睡莲姑姑可以放心地让他们送小蚂蚁回家了。在这美丽的夏夜,你认为还有哪些小动物可送他们回家?

32、生:蝴蝶、燕子、小鱼、乌龟、大雁??

33、师:有这么多热心的小伙伴都来帮助小蚂蚁,小蚂蚁可乐坏了。看,(出示幻灯片)小蚂蚁爬上“飞机”,“飞机”起飞了,萤火虫在前面。

第7篇: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①会认“具”等11个生字。

②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德。

课前准备

①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②教学挂图或多媒体课件。

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①出示第一幅插图,引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有谁在干什么?(学生说话)

②随机教学四个生字三个新词:“玩具”“柜台”“售货员”。

③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带红领巾的男孩。导入课题: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初读课文,识字学词

①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并借助“鱼”和“海螺”里的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②开火车读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a.注意后鼻音的字“芒”“兵”“抢”和前鼻音的字“咱”“品”。

b.出示词语:玩具、柜台、售货员、光芒、药品、咱们、抢着说、富裕。

(重点引导学生结合字议识记“裕”的字形,并给“富裕”找个反义词,其他生字和词语让学生在读文中多次复现来巩固)

③说说你在哪里遇到过这些生字。引导学生在生活中主动识字。

读通课文,初步感悟

①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课文中生字新词大家都认识了,把它们放在课文句子中会读了吗?请小朋友再读课文,把课文每一句话读正确,读流利。

②引导合作读书。同学之间互相读一读,听一听。

③开火车指名朗读各段。引导学生评价,注意正音,朗读困难处,师生互相帮助。

④相互交流。说说:你觉得小兵是个怎样的孩子?

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①朗读感悟第8-13段。

a.请同学们再次认真读课文,找到你最受感动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学生读文)

b.指名朗读,并引导全班学生读好下面的句子。

“不,我只看看,不要妈妈买。”男孩抢着说。

“不,谢谢,我不要。”男孩拉着妈妈的手,走出了商场。

孩子的妈妈叹了口气,说“他爸爸常年病着,家里生活不富裕。孩子心疼我,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

(体会“什么也不让我给他买……”指的是哪些东西)

c.分角色读好8-13段。(老师扮作妈妈或售货员阿姨)

②朗读感悟第1-7段。

a.过渡:课文中的这位朋友什么也不让妈妈给他买,是不是他不喜欢玩具?是不是他不喜欢穿好看的衣服?

b.引导学生读课文,从课文内容中感悟小兵喜欢玩具的心情。

出示句子:柜台前有个小男孩,只要看到谁买小汽车,他就马上跟过去,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跑动的汽车,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是多么喜欢小汽车啊!

采用多种形式读好这段话,并理解“目不转睛”。

看着课文插图,说说小兵喜欢玩具汽车的心情。(目的是引导学生把课文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分角色朗读第1-7段。

③朗读感悟最后两段。

a.指名朗读。

b.交流:读了这两段,你想说什么?

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①请同学们再次静静地默读课文,读后说说你想到了什么?

②学生交流,老师参与总结:是啊!愿大家都学会关爱父母,关爱身边的每个人。

课后作业

①把小兵的故事讲给身边的人听。

②平时做孝敬父母的事。

第8篇: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会认11个生字,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游览,工艺品”等词语。

2、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并正确运用四字词语。

3、情感目标:学习通过人物的言行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卖木雕的少年对中国人民的友谊。

教学难点:

识字写字,正确读写词语。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教学难点:读懂本课内容,明白少年为什么送木雕给“我”,感受他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感情。

课前准备:搜集非洲有代表性的图片(植物,动物,人种等),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的图片以及非洲的木雕图片,并制作成课件。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今天张老师带大家一起走入神秘的非洲。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几组图片,用心地感受一下非洲这个地方。(课件播放非洲的猴面包树,大象,舞蹈图片)。

二、揭示课题

1、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的图片,相信同学们对非洲在感官上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吴晴一起走进非洲,去结识一位卖木雕的少年。(出示课题)

2、齐读课题,“卖”的反义词是:买,区分“卖”和“买”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的质疑都很有针对性,课文中就有很多有关少年的信息。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找找有关描写少年的语句。

2、指名交流,(少年的外貌,语言,行为等)师引导:他是哪里人(非洲)能说具体一点吗(非洲南部的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边)指导读好瀑布的名字。

四、感受瀑布和木雕之美

1、师:想去欣赏一下莫西奥图尼亚大瀑布吗?(播放瀑布图片)

2、师:此时,你的脑子里蹦出了哪些词语(壮观,雄伟等)课文是怎样来描绘它的呢?指名说,(出示第2段)指导朗读,读好四字词语,指名读,齐读。

3、师:课文中还有很多这样类似的四字词语,张老师把它们都找出来了。

出示:琳琅满目、各式各样、构思新奇、栩栩如生、爱不释手(小老师带读——开火车读)

4、师:从这些出示的词语中可以看出“名不虚传”,“游人如织”,“十分壮观”是写——瀑布的,而这些词语都是写——木雕的。课文哪几段具体介绍了非洲的木雕(第3,4段)

咱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非洲的木雕吧!(课件播放木雕的图片)你用哪些美好的词来形容一下你所看到的木雕(精美,栩栩如生等)

5、(出示第3,4段)师:这么精美的木雕,我们一起再去回味一下。(齐读)这么栩栩如生的象墩,难怪我拿在手里——爱不释手。

6、师:刚才我们学了那么多的四字词语,我们不但要记住,而且要会正确运用。

出示:

大瀑布真是(名不虚传),那里(游人如织),景色(十分壮观)。摊点里陈列的木雕(琳琅满目),(各式各样)。其中象墩(构思新颖),大象雕得(栩栩如生),我一看就(爱不释手)。

指名说——齐说。

过渡:精美的木雕激发了“我”强大的购买欲望,但是“我”为什么又放弃了呢?

五、研读感悟少年的形象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5—9自然段。

(1)看看“我”为什么最终放弃买木雕。“我”的情绪又发生了哪些变化?找出相关的语句体会。

(2)刚才是对“我”的描写,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描写这个卖木雕的少年的呢?他都说了些什么?面对我的遗憾他又会想些什么呢?找出来读一读。

2、指名交流,随机出示指导朗读。

通过“我”与少年的一席对话,你觉得这个卖木雕的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是啊,为什么少年会如此地尊重中国人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中国人曾经帮助过非洲,非洲人民深深地记在心里,就连十五,六岁的少年也知道中国人是他们的朋友。那面对这么精致的木雕,我最终买了吗?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

1、认读词语,简要回顾课文内容。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因为种种原因我和这个卖木雕的少年都有了些许遗憾,那最后“我”会是带着遗憾回国的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深入学习,揣摩人物内心

1、朗读第十至十五自然段,体会发生了什么微妙的变化。

2、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象墩?你从中体会出了什么?

师:只有拳头大小的象墩拿在手里却是——沉甸甸。这一词已经是第二次出现了,还在哪里出现过,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引导:自从少年白天和我见过面之后,他可能在干什么(找木雕,做木雕)所以这个象墩代表的是少年的心意,少年的情谊,怪不得我拿在手里是沉甸甸的。

3、少年的这些举动,表现了少年怎样的内心世界?

(展现了非洲人民对中国人的情谊,从而也看出了他的淳朴与善良。)

三、总结全文,情感延伸

1、师:我回国后,肯定会把这个非洲少年介绍给朋友认识,你会怎么介绍?可以介绍他的外貌,他的木雕,他送木雕给我这件事。(指名交流)

板书:中国人是我们的朋友!

2、师总结:我们都有共同一个家,那就是地球。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们虽然肤色不同,语言不同,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世界——充满爱,希望世界——和平。

四、指导书写。

板书: 27 卖木雕的少年

朋友介绍木雕——挑选木雕——放弃买木雕——赠送木雕

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

国际友谊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