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1-11 11:47:55

第1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孙权的形象——他的正确决策是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中击败曹操的决定性因素。

(二)认识鲁肃、周瑜、诸葛亮在这次战争中的作用。

(三)了解史料剪裁从属于作者历史观的道理。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常用文言词。

次:①临时驻扎。例:引次江北。②次序。例:余船以次俱进。

当:①抵挡。例: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②应当。例:当横行天下。③会。例:操当以肃还付乡党。

方:①方法、计谋。例:助画方略。②将要。例:方与将军会猎于吴。③刚。例:操军方连船舰。④方面、地区。例:挟天子以征四方。⑤古代计算面积用语,正方形(各边长度相等)。例:地方数千里。

计:①出计、谋划。例:今为君计。②计谋。例:备用肃计。

将:①将领。例:命猛将统兵数万。②统帅、带领。例: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③将要。例:将顺江东下。④扶持。例:出郭相扶将。⑤助词,无义。例:宫使驱将惜不得。

蹶:①跌倒。例:一蹶不振。②使受挫。例:必蹶上将军。

立:①站立。例: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②使成。例:足以立事。③即、立即。例:公子立自责,似无所容者。

乃:①是。例: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②于是。例:乃罢会。③才。例:骑乃得过。④乃至。例: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夷:①削平。例:今操芟夷大难。②平坦。例:夫夷以近,则游者众。③古代我国少数民族名。例:西和诸戎,南抚夷越。

走:①快跑、逃跑。例: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②使逃、驱赶。例:可烧而走也。

卒:①士兵。例:以疲病之卒御孤疑之众。②死。例:鲁肃闻刘表卒。③终于。例: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二)容易误解的语言现象——二字相连却并非双音词。

①地方(土地纵横各……)[例]地方数千里。

②妻子(妻和儿女)[例]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③北面(面向北)[例]北面而事之。

④交通(相交而后通达)[例]阡陌交通。

⑤无论(不要说)[例]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⑥于是(在这件事上)[例]吾祖死于是。

(三)本文突出了孙权什么性格、特点?

分析:在曹操大军压境的时候,孙权不甘心受制于人,坚持采取对抗的方针,表现了他的英雄性格。但又持谨慎态度:对刘备,在了解他的兵力后,才和他结成联盟;对臣下,允许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便是主张迎降,也不加以责罚。而在充分比较了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作了最后决断之后,则坚决制止迎降的言论。他的深思熟虑和坚决果断的作风,使他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成为赤壁之战中的关键人物。

第2篇:语文教案

一、情景导入新课:

1、钱氏家族出现了许多的伟人,诸如钱其琛、钱玄同、钱学森、钱三强、钱伟长、钱钟书、钱穆、钱正英人们称这个家族为“钱氏豪门”。最有影响力的当属“三钱”,你知道他们是谁吗?(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他们是力学家钱学森、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力学家钱伟长。(引导学生兴趣,拓展知识面)

2、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 学生介绍钱学森(可从科学成就、个人故事、钱学森语录等角度来说) (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钱学森产生敬仰之情,为后面的学习做好感情铺垫。资料的交流中教师可了解学生对课文的预习情况,以便随时调整上课内容。)

(2) 读一读,写一写。。

方法:各组请一名同学板书字词,其余学生补充自己没有查阅或书写的部分。

二、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思考钱学森哪些地方值得你敬仰。请用句式“事上,我看到了他,这值得我学习(或感动、钦佩、赞美等)”。

学生默读或小组交流,使语言表述简练而准确。

三、重点品读。

1、 要求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思考并概括钱学森的主要事迹。

(学生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自主学习,互相讨论、互相补充,对课文的内容有自己的心得,能尽情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文章主要写了五件事:一是抵制不正之风;二是拒绝美国邀请;三是对金钱的淡漠;四是对权位的不在乎;五是不搬新房。)

2、默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质疑。

(生思考并提出质疑,探讨交流解惑。)

3、老师提出疑问:文章写的都是钱学森日常工作学习中的一些平凡的事迹,来表现钱学森高尚的思想境界。为什么文章不写作为科学家的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这些表现钱学森高尚思想境界的事迹和他在科学方面做出的伟大贡献有关吗?

(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各抒己见。从而明白,钱学森在科学方面的伟大贡献是和他高尚的思想境界是分不开的。)

四、课堂检测

1注音

鉴jiàn定 应yìng景 出差chāi 应酬chóu 档dàng案

弥mí补 颁bān发 荣誉yù

2 、本文选自 ,作者 ,本文是一篇 。 阅读课文第12段,回答问题。

3、选词填空

(1)连人员的住房 (配备,分配),食堂和幼儿园的建设等都要他亲自过问,这并非钱学森之所长。

(2)他们接到钱学森的请辞报告后,果断决定, (配备,分配)强有力的行政领导。

4、文中钱学森对这种安排十分满意,“这种安排”是指

5、找出文中运用议论的语言,分析其作用。

五、课堂小结:

“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超凡的创造才能,坚定的信念、纯洁的品格,这使他如巨人般屹立于天地之间!这就是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精神风采。我们国家、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像钱学森一样具有伟大人格魅力的科学家,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华裔学者丁肇中的故事。

(由课内向课外拓展,让学生更多的去了解科学领域,探索科学奥秘,提高科学素养,培养科学兴趣;去领略科学家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

第3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德育目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课文和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晴朗夜空的美丽

【教学方法】

引导、交流、表演

【课时】

2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件激趣,音乐导入

1、播放课件,《小星星》歌曲。

“在上课以前,老师想请同学们听一首歌曲,请把你的小耳朵竖起来。”

2、老师用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小声读课文,把不会读的字用自己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2、老师用生字卡教读生字。

“我们一起来把这些生字读准,男女生比比赛,看谁学得快!”

3、学生玩“找动物”游戏认生字。

4、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5、老师范读,学生小声跟读。

“老师也想读一读,你们愿意的话,可以小声地跟着我读。”

6、学生指名读。

7、点击课件,播放《小小的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老师特意为你们带来一份礼物,想不想看?”

8、老师设疑,学生思考:

“小小的船指什么?”

“为什么说月儿像小小的船?它还可以像什么?”

三、指导感情朗读、背诵

1、全班齐读。

“请你们带着你们丰富的想象,用声音把《小小的船》变得更美!”

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

达标措施

2、出示《小小的船》课件:

小小的船

弯弯的月儿/

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

两头尖。

我在小小的船里坐,

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3、师范读,介绍读好书的方法。

4、全班齐读。

5、全班学生面对面演读。

6、学生个别演读。

7、出示课件《小小的船》歌曲,学生自愿上台唱歌、表演。

四、展开联想,拓展思维。

1、出示课件,播放音乐,学生闭眼想象自己像小姑娘一样坐在月亮船上会看见什么。

2、学生与同学分享自己所画的美丽星空,说说自己画了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用生字卡片抽读生字。

2、指生按顺序分段朗读课文。

二、指导写字

1、学生观察范字,再描一描,找出“白、田、电”三个字的共同之处(三个字的“口”都要写得上宽下窄)。

2、教师指导,“田”字要写得略宽一些,“电”字中的“口”要扁一些。

三、练习说打比方的句子

1、说课后练习中的句子:

弯弯的月亮像( )。

蓝蓝的天空像( )。

闪闪的星星像( )。

2、出示图片,扩展说:

圆圆的西瓜像()。

碧绿的荷叶像()。

孔雀五彩的尾巴像()。

第4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调动同学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同学学语文的能力。

2.引导同学联系文化背景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示力的语言。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同学的综合素养

教学设想:

1.让语文课堂不再枯燥无味;让语文课富有魅力、富有神韵;让同学能在享受乐趣的同时接受知识。

2.布置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课前学习(同学分组自学)

自学任务:

第一组:以“冯骥才与都市文化”为话题,查找相关资料,整理发言提纲。

第二组:利用课文的语言特点把“刷子李”“泥人张”的故事改编成群口相声的形式,进行扮演,要突出各自的“奇”妙之处。

第三组:品味语言,理解含义,推敲朗读。

第四组:展示你的.一技之长。如:画画;剪纸、折纸之类的小手工;口技、垫球等绝活……

二、课堂学习(同学汇报自学效果,教师点拨提升)

(一)导入课文

同学们,今天学习的课文是冯骥才的短篇小说《俗世奇人》。谁来谈谈对书名的理解?

(符号后面的文字是问题的答案要点,老师根据同学答的情况,作适当的补充。)

大众的、百姓的生活世界;市井里巷中的奇人高手。

历来人们都喜欢写帝王将相,伟人名人,而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凡夫俗子呢?第一组的同学以“冯骥才与都市文化”为话题查找了许多资料,请他们来谈谈。

冯骥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著名作家。他善于天津,对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怀着一种近乎狂热的激情。他以学者式的渊博和填密,有条不紊为天津文化倾注着心血:他对天津的历史文化遗存进行过抢救性考察;他写过不少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小说,如《神鞭》《三寸金莲》《俗世奇人》等,从而挖掘天津人的集体性格,展示这个城市的形态和灵魂。其实,这些已逾越了学术范畴,它对延续历史文脉、坚持个性魅力、清晰城市形象、促进天津未来发展等,都具有深层的意义……《俗世奇人》中所述之事,多以清末民国初年天津卫市井生活为背景;天津卫,天津的旧称,是东南水路的门户,有守卫京都的意思。即今天的塘沽码头。冯骥才偏爱写“俗世奇人”,自有他的道理:“码头上的人,一强活不成,不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如:“刷子李”、“泥人张”等。

(二)整体掌握课文

1.请第二组同学用曲艺的形式给我们讲述“刷子李”“泥人张”的故事。其他同学认真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们各自“奇”在何处。(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一题)

2.这些听起来神乎其神,实际上是存在的。就我们同学中也有一技之长的人。有请第四组展示他们的绝活。

3.教师点拨:

课文里的故事,同学们的扮演让我们不得不相信“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但是“功夫深”这三个字不只仅指为此花去的时间,它还涵盖了意志品德。记得,有位画家曾说过:比技艺,最终是比人品。那么,“刷子李”“泥人张”的人格魅力何在呢?

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所以说,伟人名人固然辉煌夺目,但凡夫俗子也不乏其巧妙绝伦;“刷子李”谈生意,满腔正气显派头;带徒弟,一手绝活传真谛。“泥人张”捏泥人,单只妙手见功夫;护尊严,一身傲骨笑权贵。

4.请第三组同学展示品味语言、朗读课文的效果。

首先,由小组代表范读揣测的语段,再谈谈处置的理由。

其次,老师出示语段,请他们标出重音,读出语气语调,再说说为什么。

①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站着。

②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

③手艺道上的人,捏泥人的“泥人张”排第一。而且,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④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地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

①重音在“亮堂”上,表示作者对手艺高超的艺人的肯定、赞颂。

②重音在“活”上,强调在特定环境下的生存方式,“地地道道”语气要中肯,节奏要慢。

③重音在“泥人张”和“差”上,用夸张的语气表示对泥人张的称誉。

④重音在第二个“找”字上,以回敬海张五的挑衅行为。

5.齐读以上例句,读出语气语调。

(三)探究课文

分组讨论:课文里有这么两句话“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揣测这些话,讨论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的态度是怎样的?他的观点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能行得通吗?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主张“自食其力”求生存的人生态度,钦佩、赞赏之情溢与言表。手艺人不搞歪门邪道,靠劳动吃饭行得正,站得直,怕谁?怵谁?但是,在如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这个观点未必都行得通。我们听过“适者生存,不进则退”,“识时务者为俊杰”之类的话,姑且不论它们发生的背景,就生存而言还是要讲究点科学性、技巧性,当然要在不丧失尊严的前提下。如今的社会,不可以没有信息,不可以不关注时代的潮流,不可以不和他人沟通、合作,更不可以没有法律意识。所以说,未来社会需求多元的、复合型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希望同学们明确目标,努力奋斗,让自身成为时代的新人!

三、课后拓展学习

1.给下列字正音:

焉林抠蘸撂褒贬

2.社会调查,收集民间类似“刷子李”“泥人张”这类奇人奇趣的资料,写成故事,或人物速写。

第5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认真观察图画,在了解图意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把故事编写完整。

2、激发说话写话的兴趣,培养说写能力。

3、教育学生要爱护小鸟。

学习重点、难点:

培养学生说话写话能力和发散思维。

教具运用: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1.激趣引入故事。

课件播放小鸟图片,学生观赏后提问:这些小鸟那么的可爱,如果我们见到了应该怎么办?(保护小鸟)。有那么一窝小鸟,他们现在碰到了一些麻烦,让我们来帮帮它们。

2. 明确学习任务。

谁来猜一猜鸟儿们会怎么样呢?如果你在现场看到了这一幕,你会怎么做?(抽生回答)那鸟儿们到底最后怎么样了,让我们跟着这只鸟儿到现场去看一看吧。

过渡:瞧,小鸟把我们带到了这里,看来要救出小鸟可不容易,要闯过四关才能救出小鸟。加油哦!首先,要弄清楚小鸟到底遇到了什么麻烦呢,我们跟着小鸟到现场去看看吧。

二、指导观察

1.出示第一关:“看一看”。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大屏幕上的图画,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观察图画的步骤一般是什么? (集体回答)

那按照观察顺序,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图上都有谁?谁来给大家说一说?(小鸟、小猫、小朋友)那小鸟、小猫、小明他们发生了什么事情?(小猫想吃小鸟)

过渡:大家都是亮眼睛的孩子,观察地非常仔细,这样我们顺利地通过了第一关,为自己鼓鼓掌吧。接下来,我们继续加油。刚才我们亲眼看到了还不会飞的一窝小鸟,面对要吃他们的小猫,他们会感到怎样呢?那小明看到小猫要吃小鸟时,他当时是怎么想的?他会怎么做呢?

2.课件出示第二关:“想一想”。

请小朋友独立思考:小朋友会想出什么办法救小鸟?结果怎样呢?看看谁的办法妙?(课件提示:小朋友是怎样救小鸟的,结果怎么样呢?)

①小组展开讨论:小朋友会想出什么办法救小鸟。看哪个小组的方法最多。 ②小组代表汇报

③全班汇报,指导说话。

具体引导一种方法。“用竹竿”,全班站起来做动作,然后说说自己的动作怎样赶走小猫的。

过渡:老师太惊讶了,你们真是爱思考的孩子,想出了这么多的好办法来救小鸟。看来我们离成功会越来越近了。看,小鸟告诉我们顺利通过第二关,真棒。 我们跟着小鸟继续前行吧。

3.课件出示第三关:“说一说”。

请你们根据提示的内容,把故事编完整,在说的过程中选择一种救小鸟的方法,他是怎样救的,结果怎样。课件出示整个过程,给出提示。

4.请同学们选择一种救小鸟的办法,与前面两幅连起来,把故事完整地说给同桌听。

①看着大屏幕,自由地把故事内容说一说。

②请几名学生连起来说故事。师生共同评议。

过渡:你们的发言太精彩了,小鸟又提示我们顺利过关了,表扬表扬自己吧。胜利正在向我们招手了,还有最后一关。

三、 写话指导(第四关:“写一写”)

过渡:这一关老师想和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老师写开头部分,你们完成救小鸟和结果部分。

重点指导写救小鸟过程部分,刚才你是怎么说的,现在就怎么写。没学过的字写拼音。教师巡回指导。

四、交流评议

1.请几名同学把自己写的话念给大家听。

2.师生共同评议。

五、总结

播放鸟类图片:小朋友救下的小鸟长大了,他们已经学会了飞翔。瞧,它们多自由多开心呀!鸟是人类的朋友,孩子们,让我们一起保护这大自然的精灵吧,保护鸟类从我们每个人做起。

板书设计:

救 木棍 鱼 玩具枪虎面具…… 小鸟 赶走 引开 打下 吓跑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