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打碗碗花》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1-08 14:57:55

第1篇:二年级语文《打碗碗花》教案

教学目标:

1、培养孩子善良的情感,善于探究的品质。

2、理解并掌握本课“将信将疑、郑重其事、一声不吭、安然无恙、如释重负、自信不疑”等词汇。

3、理解课文,能表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体会作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尤其是几个感叹句。

难点:有关词句的理解。

教学准备:

投影、插图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出示课题),谁来读读课题?(指多名学生读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学生自学课文

三、交流

1、通过刚才的读,你知道了什么?

2、讨论句子:

走到近处,我才看清那花长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那“碗”底还滚动着夜里的露珠。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

什么叫异样?你从哪儿感受到打碗碗花长得十分异样?

(色:好看,粉中透红;形:像碗,连在一起;趣:碗底露珠)

指导朗读句子。

3、展示打碗碗花图片,交流:

打碗碗花是一种()的花?

四、研究“将信将疑”和“自信不疑”部分

什么叫将信将疑?什么叫自信不疑?小作者的态度为什么前后会有那么大的变化?

1、研究“将信将疑”部分。

自由读课文,找找: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作者是信的?从哪些地方看出小作者是疑的?可以圈圈划划,也可小声讨论。

2、研读以下句子:

(1)外婆急忙拉住我,连声说:“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

(抓住“急忙、连声、拉和感叹号理解并朗读。)

(2)“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3)外婆的神色是严肃的,郑重其事的。

什么叫“郑重其事”?你能郑重其事地读读外婆说的话吗?

第2篇:二年级语文《打碗碗花》教案

教材分析:

打碗碗花是一种美丽、可爱,名字却有些古怪的花。本文记叙了“我”对“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的说法始而起疑,继而通过亲自尝试,确认“打碗碗花,不打碗”的过程。全文共10个自然段,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第1自然段写我家门前不远有一块荒地,它是小草和野花的世界,孩子们的乐园。第2-6自然段写外婆告诉、“我”谁摘打碗碗花,它就叫谁打破饭碗,“我”听了半信半疑。第7-9自然段写“我”通过亲自尝试,确信“打碗碗花,不打碗!”第10自然段写“我”对人们把怪名字加给这么美丽、可爱的花感到疑惑、不平。课文告诉我们,对一些迷信的说法不要轻信,要敢于探索,笃信科学。文章细腻而曲折地刻画了“我”的种种感受和心理变化,为我们提供了进行有感情朗读训练的.理想材料。

学习目标:

1、预习课文生字词,在阅读过程中复习、巩固,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22个新词的意思。

2、能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体会打碗碗花的新奇有趣,外婆的着急、严肃、郑重其事,以及体会“我”从将信将疑到自信不疑的心理变化。

4、初步具有遇到问题,敢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相信科学,不迷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引趣,检查预习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种与众不同的野花,请大家欣赏。课件出示:打碗碗花图片。

2、这种野花的名叫打碗碗花(板书课题),谁能叫叫它的名字?

3、这节课,我们就走近打碗碗花,认识打碗碗花。

4、检查预习 课前,老师已经请同学们预习了课文,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谁能准确地读给大家听听。 郑重其事 一声不吭 如释重负 骤然打碎 将信将疑 自信不疑 粉中透红 安然无恙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打碗碗花是一种怎样的花呢?请同学们再仔仔细细地读读课文。

2、打碗碗花是一种( )的花。

3、找出课文中描写打碗碗花样子的句子。(那花长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那“碗”底还滚动着夜里的露珠。)

三、指导精读,体会课文内涵

1、板块一:品读描写打碗碗花样子的句子,体会它的新奇有趣。

课件出示:那花长得十分异样,粉中透红的花瓣连在一起,形成一个浅浅的小碗。那“碗”底还滚动着夜里的露珠。

①读准,读通。

②读懂:异样就是______,请大家再读读这句话,看看打碗碗花的图片,想想打碗碗花异样在哪里?让学生体会打碗碗花的颜色、形状、作用的异样。抓住“十分”反复读出打碗碗花的异样。

③有感情读:我第一次见到这么异样的花,深深地发出了赞叹,(读)多么新奇,多么有趣的花啊!这花奇就奇在_________,趣就趣在________,让我们带着新奇有趣的感受再读这句话。

2、板块二:品读外婆说的话,体会她的着急、严肃、郑重其事。

①这么新奇、有趣的花,可外婆却说,找出外婆说的话。 课件出示:“不能摘,不能摘,那是打碗碗花。”“谁摘它,它就叫谁打破饭碗。”

②读读2-6小节,给外婆的话加提示语:外婆( )地说。

③外婆(着急)地说,从课文的哪些句子读明白的?读出外婆的着急。 外婆(严肃)地说,从课文中哪儿读懂的?带着严肃的神色,读出外婆的严肃。 外婆(郑重其事)地说,郑重其事什么意思,请你学着外婆的样,郑重其事地说一说。 读完外婆的话,板书:打碗碗花,要打碗。

3、板块三:品读“打碗碗花,要打碗?”和“打碗碗花,不打碗!”,体会我的心理变化。

①你们见过专门让人打破饭碗的花吗?这外婆的话真让我感到怀疑呀!(边说边把“打碗碗花,要打破碗。”的“。”改成“?”)谁能读出我的怀疑?

②可是外婆说的时候,心情是那么______(着急),神色是那么____(严肃、郑重其事)。这不得不让我又有点相信外婆的话。此时,我心情就是(板书半信半疑)。相信是因为_______,怀疑是因为________。

③打碗碗花到底会不会打破饭碗呢?默读7-9小节,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明白,学生交流后,板书“打碗碗花,不打碗。” 自信不疑。

④为什么我能自信不疑?(实验)

⑤再读7-9小节,体会实验前的将信将疑到实验后的自信不疑。 指名学生读课文,当读到“一声不吭地嚼着饭”,采访学生:你为什么要一声不吭地嚼着饭?此时你心情怎么样?对话中理解“骤然打碎”,读出心情的紧张。当读到“安然无恙”时,联系上下文理解“安然无恙”的意思,你此时心情是怎样?对话中理解“释”的字义及“如释重负”的意思。学生理解后,再用自由读、齐读、引读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心理变化。

⑥改标点,再次领悟自信不疑。同学们只有经过自己这样亲自实验,才能这么自信不疑,这里的句号还能表达你的自信不疑的感情?改成感叹号再读“打碗碗花,不打碗!”

四、拓展延伸,内化语言。

①读课外材料《打碗碗花的传说》。

②创设情境写话:春天来了,打碗碗花开得美丽而热闹。__________________,我摘了一大把拿回家,外婆见了,_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