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9-26 08:35:15

第1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冬日美景》选自大班教材上学期第八个主题《冬天的故事》中,是一节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活动。活动通过引导幼儿探索物体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方法,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并利用等分的方法学习剪六角形的雪花,并用不同形状的纸进行粘贴画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体验作画的乐趣。

二、说活动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大班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了以下活动目标:

1、探索物体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方法,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学习剪六角形的雪花,能灵活的使用剪刀。

3、能用不同形状的纸进行粘贴作画,体验粘贴画的乐趣。

三、说重点难点

根据目标,我把本次活动的重点预设为:探索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利用等分的方法剪六角形的雪花。

把能用不同形状的纸进行粘贴作画,体验其中的乐趣。作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为本次活动做了以下准备:

1、各种形状的纸(圆形、正方形、长方形、纸条)。

2、棉花、布、毛线等辅助材料。

3、剪刀、胶水等。

五、说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将主要采用:

1、观察法:观察是教师了解幼儿的基本途径,在活动的始终,观察法贯穿前后,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行为表现,对好的行为进行鼓励,对不良行为进行制止,提高效率。

2、提问法:在活动过程中,要善于运用启发性提问法来引导幼儿有目的的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并鼓励用自己的语言大胆描述。

3、鼓励法:在活动中我注意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善于运用多种鼓励方法,针对幼儿在各个环节中的表现,及时对幼儿进行肯定的评价,让孩子在心理上获得满足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提高幼儿对活动的热情。

另外,我打算向幼儿采用:参与法、操作法、合作法、讨论法等学习方法,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学习的重难点。

六、说教学过程

为了能紧扣教学目标,展开教育活动,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趣引题:谈话导入,引起幼儿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活动一开始,我出示剪好的各种颜色的雪花,引起幼儿的兴趣。引导幼儿讨论、猜想雪花是怎样剪成的?然后在老师的引导下顺利进入主题。

(二)教师引导幼儿探索等分的方法

1、请幼儿将教师提供的各种形状的纸折叠或剪成一样大的两份,引导幼儿将分成的两份进行比较,并与原来的纸比较,理解“二等分”的含义,即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引导幼儿交流并总结各种形状的纸(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进行二等分的不同方法。

3、引导幼儿用二等分的方法尝试探索“四等分”。

(三)引导幼儿利用正方形纸练习剪雪花。

教幼儿根据步骤图探索雪花的折叠方法。

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剪雪花的图案。

(四)引导幼儿粘贴作画:冬日美景

引导幼儿利用剪下的各种形状的纸、剪出的小雪花及棉花、布等辅助材料粘贴雪景图(如,长条纸和三角形纸课粘贴成雪松,三角形纸和正方形纸课粘贴成小房子等)。

第2篇: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的《保护眼睛》。我将从教材分析、学习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课前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与大家交流探讨。首先来谈谈教材。

一、 说教材

《保护眼睛》是第一单元《保护我的身体》中的第二课。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了解眼睛在生活、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通过体验失去眼睛及戴眼镜的麻烦,感受到拥有一双明亮、健康的眼睛是多么幸福,从而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依据新课标和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二、学习目标

1、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

2、初步认识近视眼形成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及读书、写字习惯;

为了更好的完成本课学习目标,我把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位于: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难点:懂得保护眼睛的重要性。

为了更好的服务教学,课前需要准备好头饰和眼镜。

四、课前准备(头饰、眼镜)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在教法和学法上

五、教法与学法

主要采用情境教学法、问题探究法、观察法、活动体验法等多种方法,巧妙地将教育寓于探究体验活动中,激发探究兴趣。

下面着重来谈谈我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过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用它可以看世界,用它可以看书报’你们猜猜,这是什么?”我用这则生动形象的谜语引入活动主题:学生马上就猜出谜底是眼睛。就此我出示课题“我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是每个人的梦想,那眼睛有什么作用呢?”有学生迫不及待的回答,用眼睛可以看书,写字,看电视,画画??。“对呀,眼睛可以帮我们做这么多事情,可是,如果我们失去明亮的眼睛眼前会是什么样子呢?”

最好的老师兴趣提醒了我,在导课时,我采用谜语充分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对眼睛的感性认识,很快他们就进入了学习状态。)

2、情景体验,激发情感

这个环节我用玩游戏“贴鼻子”的形式让同学们轮流上台,让学生在黑板上给事先画好的娃娃贴鼻子。因为眼睛被蒙上,他们看不见,很多同学把鼻子贴在了眼睛上,嘴上,脑门上??或者贴歪了,贴倒了。这样快乐的学习环境中,同学们哈哈大笑,兴趣十足,积极性很高。我问学生为什么会贴乘成这样?有学生回答“因为蒙着眼睛,看不见,所以才会贴歪”。“如果不蒙住你们的眼睛,你们能不能贴好?”同学们都很有信心地回答能。随后,我找一个同学,让他贴,他果然贴得又快又好。我们把掌声送给了,我抓住时机问学生:“通过这个游戏你们有什么感受?他激动地说:“眼睛看不见特别不方便,任何事情都做不好。“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通过这样的情景体验让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性,强烈感觉到应该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

(小学生对游戏最感兴趣,在这里我设计通过玩“贴鼻子”这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亲身体验到失去明亮的眼睛给生活带来的不方便,从而激发学生认识眼睛的重要作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

3、调查讨论,合作交流

这个环节我先出示头饰“眼睛”,情景小表演:“眼睛的哭诉”。(我模仿眼睛说:“呜??我是一双不幸的眼睛,我的小主人从来没有关心、爱护过我。他总是用很脏很脏的小手来揉我、让我在太阳底下看书,把书和本子离我那么近,我好累啊!可他还从来不好好做眼保健操,让我休息,把我保护。你看,我现在什么也看不清了,我都成近视眼了,呜??) 学生们听得特别认真。”我乘机问他们:“刚才的眼睛为什么哭泣呢?孩子会说因为这双眼睛的主人由于不注意用眼卫生及读书写字的习惯,使它近视了,十分的不方便,所以它才哭泣。乘机提问:“哪些不良习惯会造成眼睛近视?”让学生出示课前已调查过的 “近视原因调查表”,小组内完成情况不尽相同。但通过调查,同学们都有所收获,然后让学生把自己调查结果在小组讨论交流,互相补充:“通过调查,你发现哪些原因会造成眼睛近视?”学生会根据自己和他人生活的实际说出:”躺在床上看书;趴在桌上写字;在公共汽车上看书等等不良习惯会引发近视。。大家一起总结那些不良习惯会造成眼睛近视,通过学生交流,初步知道了眼睛近视的形成原因后,我开始让学生体验感受近视眼的弊端,我拿出两副眼镜,让学生戴上,分别进行

喝开水,跳绳两个活动,喝开水的同学在低头时不断扶眼镜,而且开水的热气凝结到镜片上,眼镜变的模糊不清。而跳绳的同学眼镜总往下掉,要不断的停下跳绳来扶眼镜,最后一不小心眼镜还是掉在了地上。由这一情景同学们深刻体验到戴眼镜的麻烦:仅仅这么两件小事就已经很不方便了,可想而知,如果眼镜日日夜夜陪伴我们,遇到的麻烦就更多了。我乘机提醒大家一定要克服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

(这一环节通过学生调查讨论,合作交流归纳,使学生了解眼睛近视形成的原因,并通过情景体验,让学生亲身体验一下戴上眼镜的麻烦,认识不良的用眼习惯,给眼睛带来的伤害,及生活的不便。从而让学生增强学生保护眼睛,预防近视的意,养成正确的读书、写字的习惯。)

4、制定计划,切实实施

学生在前面各环节的活动中已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我乘机提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制定《我的爱眼计划》。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及特长,分别绘制了图画、文字计划。自编小小儿歌等等,用多种形式来制定自己的爱眼计划,并向别人宣传爱护自己的眼睛。

(本环节通过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我的爱眼计划》,再次巩固前面所学的护眼知识,并做到因人而异,同时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制定,可以选择绘画、儿歌、表演等多种形式,学生兴趣十足,易于调动积极性。在今后的生活中按计划执行,也体现了与语文、艺术等学科的融合。

5、休息放松,总结归纳

课进行到这个时候,学生已比较疲劳了,我提出:“同学们,我们上课已经很长时间了,你们的眼睛一定也有些累了把?下面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做做眼保健操吧!于是放眼保健操音乐,我和同学们一起做眼保健操,放松休息一下眼睛。并给他们讲解做眼保健操的好处:“可以放松休息眼睛,并通过对穴位的挤压揉搓,缓解眼部的疲劳。”

(本环节既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也是在活动中教给学生一种保护眼睛的,放松眼睛的好方法。)做完后,我有感情的说:“同学们,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吧!”

七、板书设计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出了这样图文并茂的板书。同时也能突出本节课的重难点。

第3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石榴》是苏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第五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以季节变化为线索,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枣庄石榴园的石榴成熟的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

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二自然段写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长叶、开花的景象,重点写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态;第三自然段写在秋天石榴成熟的过程,重点写了石榴熟透后的形态;第四自然段写石榴子儿的形状与味道,表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

本课文笔优美,语言生动形象,记述条理清楚,是学生学习语言和习作的范例。

二、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石榴深深的喜爱之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读描写石榴的句子,初步理解拟人化的写法。

4.感知课文内容,了解石榴生长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及特点。

2.难点: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以致用,在读懂本文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的观察方法,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种水果,也是本文教学中的难点。

四、设计思路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教学中,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把读、悟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不同要求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思,在读中悟。

五、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夯实基础。

1、课前板书课题:石榴

2、了解学生生字词掌握的情况。按一定的顺序出示本课的词语和短语,要求学生认读。

(二)、 分段教学,逐步感悟。

1、学习第二小节。

(1)、出示课件,要求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叶子。(嫩绿、郁郁葱葱)

(2)、要求学生说说在这样的叶子中又看到了什么?引出石榴的花。(火红、多、像一个个活泼的小喇叭)指导朗读。

2、学习第三小节。

(1)、随着季节的变化,教师很自然地引出石榴果。又由它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关注石榴成熟过程中颜色的变化。主要是掌握几个关联词的运用:先……逐渐……最后……。这里教师要加强用词的指导和朗读的指导。

(2)、引导学生说说成熟了的石榴是什么样子,让他们试着用关联词“有的……有的……”练习说话。突出描写的方法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3、学习第四小节。

(1)、通过听读想象,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读读书中是如何写的?玛瑙、红白相间、晶莹透亮都是对石榴子儿的描写。

(2)、让学生说说石榴的滋味。(酸溜溜、甜津津)并加强朗读的指导。

六、 总结全文,延伸教学

1、我们欣赏了石榴的生机勃勃的绿叶,竞相开放的花朵,俏皮可爱的果实,并且亲口品尝了它的滋味。你喜欢这石榴吗?作者也与你们一样,非常喜爱这石榴,更爱自己的家乡!

此时我们再来看课题,你会在“石榴”的前面加上什么词语,来赞美石榴呢?( )的石榴?

2、品尝一种水果,并模仿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第4篇:说课稿

一、 说教材

(一)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八册第十课《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篇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两条鲤鱼的故事。

(二) 教材分析:

教材编排在选文上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内涵,难易适度,适合学生学习,条例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体现理解和尊重多样化的新课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剧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方括号里主要交代人物活动情况。剧本主体是人物对话,叫台词。括号里交代的是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按剧情的发展,这个独幕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至公仪休说“只要天天有鱼吃,我就心满意足了”):通过公仪休与学生子明的对话反映也公仪休是一个爱吃鱼的人。

第二部分(从“幕后有人高喊”至“管家提着鱼下场”):写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

第三部分(从子明说“老师,您不是很喜欢吃鱼的吗”至“幕落”):写公仪休告诉子明,自己拒收鲤鱼是遵守国家的法纪,要吃鱼得自己去买。公仪休的以身作则,清正廉洁、聪明机智的品质跃然纸上。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知识能力及学情的发展出发,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的高贵品质。

2、能有感情,分角色朗读课文。

3、初步能表演独幕剧,体会人物的形象。

(四)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体会公仪休的崇高品格。

二、说学情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是独幕剧以及独幕剧有哪些特点的基础上进行阅读教学的,首先让学生大体了解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接着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读课文,通过“看、听、找、说、读、演”的方法来学习本课,理解本课内容。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使学生能形成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探究和朗读能力,从而能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环境中获得知识。

三、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有地重视朗读,以利于他们积累体验,培养语感。因此,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是琅琅书声,只有让学生以声如文、以读为体、读中赏析、才能感情境。

在教材处理上,为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读中感悟新知,从角色表演中加深体验,在教学思想上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了促读法、提问法、情境创设法、情境表演法等方法。在教学中,我注意实行开放式、讨论式、活动式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理念。

四、说学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则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语文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个体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表学生的新闻记者实践。”而个性阅读双是一种体验性阅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有意识地淡化教师的分析,强化学生的感受,引导学生加强朗读,读出个性,培养语感,并能读中感悟,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悟自得,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等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流程:

基于以上思路,本课教学我共设计为六版块,具体实施如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1、 揭示课题。

2、 范读课文,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 过渡:这节课我们仔细地来讨论并演练一下这个剧情。

板书:公仪休

设计意图:引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整体地,初步地感知剧中情境,为情感的激发,深入的学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精读课文,理解课文。

1、 提出问题。

自由读课文剧本,思考:(1)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2)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3)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并找出有关句子反复地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问题去读课文,使能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读第一部分

过渡:公仪休爱吃鱼吗?从哪里可以看出?

A、 嗯,刚吃过。(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B、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满意足了。

(1) 指导朗读品味,体会公仪休对鲤鱼的喜爱之情。(练一练,指名读,小组读、齐读)

板书:爱吃鲤鱼

(2) 齐读这两段课文

公仪休非常爱吃鱼,这就有人送鱼来了。(你来当管家,他又是怎样拒绝的,谁来当公仪休。)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多种读书方式感悟新知,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体现了以学定教的新理念。

3、 讲读第二部分。

(1) 分角读管家、公仪休的话。

屏幕出示句子:谢谢你家大人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收哇!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家大人。(齐读)

(2) 公仪休真的是“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吗?他为什么这样说?(其实这是假话,他这样说才能让管家把鱼带走,送鱼的目的是有意讨好。)

(3) 你能把他们俩的对话都读好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齐读)

板书:拒收鲤鱼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

4、讲读第三部分。

(1) 自由读下面三部分,画出有关句子。

(2) 指名读一读。

(3) 出示最后一段话,齐读。

(4) 找出这段话中的关键词,自己读一读,说说这段话你怎么理解?(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

板书:如果……就……所以……收鱼 违纪办事

(5)谁能想象一下公仪休的语气,学着他来读一读。

(6) 引读子明最后说的话。子明今后会怎样做呢?同学们,你们也明白了吗?明白了什么?如果你是局长,有人送你爱抽的香烟,你会怎么做?我请一个同学来表演。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更进一步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要尊重和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5、学完了课文你觉得公仪休是个怎样的人?(清正廉洁、以身作则、聪明机智)

板书:清正廉洁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知识建构的原理,进一步扩展学生思维,使学生获得思想启迪,培养学生崇高的道德情操。

(三)、分角朗读课文

课文中除了公仪休这个人物,管家他是怎样的人?(虚情假意阿谀逢迎)子明呢?(谦逊有礼 勤学好问)我们分角来读一下他们的对话,选择一下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谁愿意来试试。

设计意图:“披文入情”注重学生的感悟和语感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揣摩。

(四)、表演独幕剧

同学们读得真好,能不能把它表演出来,下面先看课文录像,然后找一下搭挡,仿照录像中的练一练。表演时要注意表情、动作,可以表现得夸张一些,会背的同学就试着背,不会背的可以看着书读。

学生自由找人组合表演(准备5分钟)学生上台表演,师生共同评议。

设计意图:学生在活跃的思维和情境表演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五)、全课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系统地归纳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同时鼓励学生质疑。

(六)、布置作业:课后再演练一下《公仪休拒收礼物》这个独幕剧,把戏演得更好些、更逼真些。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来演。仔细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

设计意图:延伸课堂知识,让学生更深刻、更仔细地揣摩、体会人物内心想法,培养学生的表演兴趣。

第5篇:说课稿

一、教材说明

本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语文第三册,是第二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文章主要写了“我”为邓小平爷爷做电子计算机表演的事。文章通过“我”表演前、表演时、表演后的心情变化及邓爷爷的神态、动作、语言的描写,表现了邓爷爷对少年儿童的关怀与期望。“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这句话的分量和他超前的眼光,我们今天深深地体会到了。

二、设计理念

我在设计第一课时中主要体现的理念由以下几个关键词构成:

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的语文课,尤其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要求我们一定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设计了自主识字,组词比赛,小书法家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

能力:我不仅关注孩子知识目标的落实,更注意孩子能力的培养,所以我安排了口语表达的训练,自主发现的活动以及小组合作,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自学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

应用:语文一个工具学科,要尽可能地实现:学以致用。我们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检验学习效果,所以我安排了造句和生字重组的内容,让生字脱离原来的语境,进入一个新的语境中,考查学习效果,也为了让学生体会汉语言的博大精深。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认识1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要认识的13个生字有:计,算,冒,览,馆,紧,怦,握,容,普,奋,灿,烂。我主要是通过形声字,查字典,生活中识字,扩词等方法识字。

2.能力目标:使学生在小组能安静有序的合作。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主要是通过合作读文,造句,组词汇报等方式来实现。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热爱学习,长大后建设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识记生字。我主要通过多种方法识字解决教学的重点难点。

五、学情分析

1、上个学期已经学过《邓小平爷爷植树》,学生对邓小平并不陌生。课前布置的预习作业,也让孩子查找了相关的资料,这样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感情上会更加有利。

2、学生已经学会观察字型,分析结构和根据一定标准给汉字分类的方法。我设计了自主识字的部分,既是对以往学习方法的巩固,也是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六、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先给学生讲述一个老师小时候的故事,这么长时间都忘不了,用一个词就是——“难忘”。

板书:难忘

老师有难忘的事,你们有吗?

学生汇报。

看来难忘的事有快乐的,有悲伤的,有给人启迪的,有令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一位和你们差不多年龄的孩子也有一件难忘的事,我们一起去看看他那难忘的一天。(师板书课题:难忘的一天)

导入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下,从孩子的自身体验出发,进而更深刻的理解“难忘“,为下一课时理解课文做好伏笔。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读课文,——在预习的基础上再熟悉课文,读准字音。

小组内合作读课文——扫清字音障碍,为准确读课文做准备。

3、指名汇报读课文

(1)全班范围内集中检查并解决字音的问题。

(2)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三)识记生字

1、出课文中的句子。学正自由读。指名汇报。

2、出词语:计算机,冒着严寒,展览馆,紧张,怦怦跳,握手,笑容,普及,兴奋,灿烂。

开火车读以上词语。

2、 出示生字:计,算,冒,览,馆,紧,怦,握,容,普,奋,灿,烂

同桌互相玩字卡,试着把主要的方法归类,找出不好记忆的生字,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记住它。

以这样的顺序安排识记生字的目的在于:学生已经对课文的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出示句子是为了延续语境,便于学生在句子中识记生字。接着在句子中抽出词语,让学生在词语中加深印象,最后完全出生字,这时学生的思维已经有了一个梯度,更加容易增加对生字的印象。

具体的识记方法:

1、 形声字:馆,怦,握,灿,烂

形声字是本册书比较重要的识字方法,以这样的方法识记生字是为了让学生清楚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特点。并学会自己识记其他的生字。

馆:形旁是饣,声旁是官。扩词:展览馆,图书馆,饭馆,宾馆,——馆和地方有关。

怦:形旁是忄,声旁是平。理解忄旁的字是和心理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带有忄的字?——情,悄,怕,惧

人什么时候会感觉心怦怦跳?

紧张,害怕,运动后很累的时候。

回到课文,“我”为什么心怦怦的跳?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

握:形旁是扌,声旁是屋。扌和动作有关。先握紧自己的左手,再和同桌握手。

因为偏旁是和动作有关,所我让学生自己做动作体验,加深印象。

灿烂:一起出示。形旁是火,声旁是山和兰。

在课文中找到“灿烂”所在的句子,自己读一读。阳光仿佛格外灿烂,还可以说成:阳光仿佛格外( )

学生可能会说出:明媚,明亮。对了,灿烂的意思就是明亮耀眼。看看窗外,我们可以说——今天是个晴天,阳光灿烂。除了形容阳光,我们还可以用灿烂形容什么?——笑容灿烂。

处理这两个生字的时候,我从形声字入手,分析字形,再回到课文中感知,体会词语的意思,接着更换形容的对象,扩大学生的知识储备,从而达到音,形,意三个点的教学。

2、查字典的方法识字。查“紧”,“普”

查字典是在上学期音序查字法的基础上新增加的内容,也是这个单元语文园地的一项训练点。

3、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1)你在哪里见过“计算”这个词?

学生可能会提到:数学卷上有计算题,我们上微机课学习计算机知识,

设计生活中识字的内容是因为我们的语言不仅出现在书本上,也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我们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随时识记生字,这样才能增加识字量。

4、组词识记“览”“容”“冒”

览:阅览,展览,游览,一览无余——见字底,和看有关。

容:笑容,容易,容忍,容器,容量,整容,市容,宽容

冒:感冒,冒险,冒昧,冒失,冒充,冒号,冒犯等

如果孩子在组词的时候出现了“帽子”就要通过部首区分。巾字旁的字和布有关。

组词训练就是让孩子大量的扩词,增加词汇量,并且在词语中体会生字的意思。为说话和写作打好基础。

5、造句识字

奋——兴奋

A.读课文,找到带有“兴奋”这个词语的句子。

B.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让你感到兴奋的事情。

孩子可能会说出考试考了满分,妈妈送了礼物,假期出去旅游等等

C.句式训练:( ),我很兴奋。

今天我很兴奋,因为()。

我之所以这样设计,是给学生在理解词语上分出了梯度,让孩子在原有的语境中感知意思,再在生活中体会,最后落实到口语表达——造句上,帮助学生全面的理解词语。

(四)应用

生字重组:

生字重组的目的就是把生字换到一个新的语境中,让学生再次和生字见面,不仅可以检验识记的效果,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汉语的多变和博大精深。

(五)书写——

小书法家比赛——要求:笔顺正确,位置合理。

本课一共要写10个生字:及,身,仔,细,次,外,计,怦,礼,加

这些生字,以左右结构的为主,可结合以前学的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要求进行指导,除“加、外”两个字左右大致一样外,其余的都要写得左窄右宽。“及”、“身”两个独体字,是学生书写的难点,所以我在第一课时重点指导这两个字。

独体字要写在田字格的正中间。

及:要注意笔顺:撇,横折折撇,捺

先和老师一起书空写笔顺,再在书上写笔顺,最后再写在田字格中。

身:“身”字的第六笔右边不出头,最后一笔右边要出头。

(六)总结

孩子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认识了13个生字,还给他们扩了很多词,造了句子,我们还把生字请到新的文章中,又记了一次,你们可真了不起!相信这节课的学习能给你深刻的印象!那么课文中的“我”又有什么事情难忘呢?别着急,下节课我们再接着学习。

第6篇: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以人音版小学音乐第 二 册第六课《 下蛋啰 》一课。

一、 教材分析

人音版小学音乐第二册第六课《 下蛋啰 》,切实的根据这一学段的学生身心特点: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能力强,曲调欢快活泼,尤其是歌中模仿母鸡下蛋的节奏,为歌曲增添了亮点,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母鸡生蛋的得意样子。根据新课标和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1、学习歌曲《 下蛋啰 》,能用欢快、热烈的声音表现歌曲。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如(创编歌词、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即兴歌舞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创作能力。3、通过感受音乐的欢快和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

(三)重难点确定及分析:

重点:音乐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体验与感悟音乐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欢快活泼的声音表现和感悟歌曲情景我将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则是对歌曲的表现,读衬词时的清晰、准确,以及咬字吐字,也是学生学习的一个突破口。

(一)课前准备:(1)制作教学软件和投影片、范唱磁带。(2)学生自备一条彩色小鸡头饰、蛋。根据准备我会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

三、教育理念。

为了让学生得到生动活泼的发展,我会精心组织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努力让学生享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提供机会。我的基本策略是,以“唱”为本,把“情”贯穿始终,尊重学生的独特的情感与创造体验,将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 四:教学过程

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请跟我一同走进教学过程进行策略分析,在这里,将呈现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一)激趣导入 揭示课题:聆听着熟悉的旋律《小燕子》,舞动着优美的姿势,进入教室,师生一起进行拉手舞蹈,让学生一进教室就融入到氛围中,这样的情景引入,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音乐停止,我问:同学们喜欢小动物吗?都喜欢什么呢?(生答:)那咱们先把我们的教师室变成欢乐的动物园 !请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来模仿叫声:(我利用同学们模仿的声,我组织几条节奏练习,这是对教材的拓展。)

同学们看!老师手里的蛋还是热的,是刚刚生下来的。诶,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看母鸡下蛋啊!(生答)那请大家跟我来吧。欣赏1、视听结合 整体感知让学生随着媒体画面,完整欣赏歌曲,让学生感受欢快,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与求知欲。我将抓住这一热情,进行按节奏拍手朗读歌词,播放音乐。当孩子们听录音对旋律有了初步的旋律线条以后,就可以分组进行自学。

2、合作学习 培养能力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识谱能力,分小组自学歌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两个乐句进行学习,以降低教材难度,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然后让学生自己觉得最好的方法来教大家!教师放手让同学自己学,自己教,只给予积极的评价、指导。让每位同学都有自信心,让每位同学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抓住全曲中的衬词进行渲染,教师强调音准、节奏、咬字及声音运用,教师参与其中,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解决问题,真正起到伙伴、引导、组织的作用。

2、 积极创新 激发热情。歌曲完成好以后,让孩子们用舞蹈表现歌曲,学习母鸡下蛋的情景,说说唱唱很有情趣。以及用打击乐器为歌曲进行伴奏,演示一遍。然后师引导:同学们,六一的钟声马上就要敲响,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倒记时一起来唱这首《下蛋啰》:10、9、8、7、6、??(师生齐呼:六一快乐.)同学们:该我们的节目上台了,大家唱起来、跳起来、舞起来把!(教室里有唱、有唱、有敲、气球飞起来??) “情景、协作”对学习成功致关重要,所以我将充分利用多媒体和学生的角色扮演,尽可能营造逼真的学习情景。师生一起跟随音乐表演,将课堂推向高潮,最后,让学生将演唱歌曲感受到的热闹场面和对歌曲的热爱用色彩表现出来,小组集体即兴作画,进一步加强合作学习,这样的氛围学生不仅学好歌曲,心中的爱国生活的热情也会由然而生。

4、课后延伸 新课标指出:教科书已越来越不可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了,课堂也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我在教学本课后,就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广阔的空间:收集动物图片文字资料;以便于在下一节中的交流。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使音乐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从课内向课外延伸,使我们的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这一举措使教学更加开放,给学生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七、教学启示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都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性、更多的实践性、更浓的创造性。当然,措施付诸实施,还需要老师的爱心和慧心,教学研究永无止境,我相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此,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第7篇:说课稿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节内容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及作用:《近似数和有效数字》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五节的内容。近似数与准确数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两类数,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且当一个大数的近似数的精确度用有效数字表述时,就需要采用科学记数法,因此近似数的内容与乘方也有一定的联系,故而放在本章学习。本节内容是有理数运算的一部分,因此,在有理数运算及以后所学的实数的运算中对运算数据的处理占据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概念,能将一个数字按照要求进行精确,并能准确的判断一个数字有几个有效数字。

过程与方法:经历对实际问题的探究过程,体会用有效数字和近似数字刻画现实问题的思想。

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近似数字和有效数字的意义,按要求进行精确数字和判断有几位有效数字。(通过“举和生活相关的例子及练习与回顾小结”突出重点。)

教学难点:对精确程度和有效数字的理解。(通过“科学记数法与近似数的关系”说明,用配合相映的一些练习加以巩固。)

四、教法、学法

基于本节课的教材及学生的特点:教学中充分运用学生在媒体方面所获得知识,着重采用“数学从生活中来回到生活中去”的教学方法。即从实际问题出发,启发引导,充分体现学生为主,注重学生参与意识。

据学法指导自主性的原则,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下,通过教师的启发点拨,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下,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现、发展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了知识,体现了素质教育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达到教学的目标。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设置情境,引入课题

活动一:认识近似数与准确数

问题情景(幻灯片导入)思考: 513和500这两个数字有何区别?(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归纳)

513确切反映实际参加会议的人数它是一个准确数。

500这个数只是接近实际人数,但还与实际人数还有差别,它是一个近似数。

通过实例使学生充分体验近似数和准确数的概念的产生是由于人们生活和实践的需要。由此得出本课的知识点:

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称为准确数。与实际接近的数称为近似数。

通过测量或估计得到的都是近似数。

活动二:认识精确度

1、导入并认识精确度(幻灯片导入)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来表示。

2、 观察与思考:

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π(约等于3.141592654…)取近似值,填一填下面的问题: π≈3(精确到个位)

π≈3.1(精确到0.1或叫做精确到十分位)

π≈3.14(精确到0.01.或叫做精确到百分位)

π≈3.412(精确到 , 或叫做精确到 ) π≈3.1416(精确到 , 或叫做精确到 ) ………………………

活动三:认识有效数字

1、导入并认识有效数字(幻灯片导入)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0 数字数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数字都是这个数字的有效数字。

2、读一读(幻灯片导入)

3、思考与讨论:

你能总结出求有效数字的规律吗 ?(学生思考讨论,师生交流共识)

如果是整数有效数字是构成整数的个数。

如果是小数,有效数字是这个小数从左边的第一个非0的数字数起到未位为止。 a× 的有效数字就是a中的有效数字。 10 n

活动四:例题析解(幻灯片导入) 课本P46例6(学生思考讨论,师生交流共正) (思考、交流)这里的1.8和1.80的精确度相同吗?表示近似数时,能简单地把1.80后面的0去掉吗?

活动五:课堂练习,巩固提高(幻灯片导入)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师生交流共正)

课堂小结及作业:(幻灯片导入)

课本:P46练习 P47习题6

七、板书设计:

1.5.3近似数

一:认识近似数与准确数 四:例题析解

二:认识精确度活动

三:认识有效数字 五:课堂练习

第8篇:说课稿

一、自我介绍:姓名、单位、课题

二、说课内容

1、说教材:对教材的分析和处理。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①、所授学科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中的地位如何?宏观——微观的过程

②、与前后知识的内在联系如何?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哪部分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是对哪些知识的运用?有什么发展?又是后面学习哪些知识的基础?

③、对学生知识能力方面的培养有什么作用?对学生将来的学习有什么影响?

2)、教学目标:教学目的——与教学大纲相对应

包括:知识目标:识记、理解、运用、 能力目标、思想觉悟

在对知识掌握的基础上上升到能力。

依据:

①、学生已有的认识基础

②、本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③、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3)、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确立

依据:

①、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

②、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

③、教材的逻辑结构和教学体系 能起到提纲挈领、举一反三的重点;难点则是因生而异、因校而异的。

4)、教材的处理: 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善于利用教材中的辅助文、小问题……

2、说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依据:

①、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②、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和学生实际水平状况

③、教师的教学实际水平,要扬长避短。

目的: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

为什么要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运用这种方法?预计达到什么效果?

选择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目的性、实用性、可*作性、新颖性。

3、说教学程序(说教学设计)

包括: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评价教学效果,巩固新课。

1)、导入:故事、歌曲、名言、明知故问(换位思考)。用什么方法导入?有什么好处?能有什么效果?

2)、讲解:

①、教师通过什么方式提出哪些问题?如何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教师起到什么作用?学生参与到什么程度?哪些是学生独立完成的? ②、在新课讲解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达到什么目标?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出现哪几种思维结果?有哪些思维定势须克服?如果学生没有按教师的思路去做,有什么补救措施?

③、如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这是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的精华。

3)、评价教学效果:(反馈) 不仅仅是课堂练习,还包括提问。练习要有针对性、系统性。针对重点、难点;系统于知识的内在联系;可*作性。

4)、归纳总结(小结):重在把本课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还可提出一些带思考性的问题,承上启下。

5)、板书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