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说课稿 >说课稿

说课稿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7-28 08:56:17

第1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

教材地位

本课是初中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散文,第一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感知全文,提炼主旨,这课是一篇精读课文,较好地体现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了《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两篇课文的基础上,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同时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和生活的关系。

教学内容

主要内容:《紫藤萝瀑布》是现代女作家宗璞1982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当时作者的小弟弟身患绝症,作者非常悲痛,徘徊于庭院中,见一树盛开的紫藤萝花,睹物释怀,由花儿自衰到盛,感悟到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文章结构: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看花、忆花、思花三部分层层深入,表达主旨。即由眼前盛开的紫藤萝花表现紫藤萝花的勃勃生机,并由此受到感染,想起十年前的紫藤萝花,引发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中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感叹。编排意图:按照课文反映的生活内容,由浅到深进行编排,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课文,学习课文精彩之处,通过动口动手来应用课文中学到的东西,又可和《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进行比较,扩展阅读。更好地理解有关生命的思想。

基础知识:

1、注意下边字词的读音和写法——迸、伶仃、穗、淀、绽、苞、伫、虬、酿、璞。

2、培养学生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方法、精心构思与艺术概括能力。

分析理解:

1、透过文章对花的描写,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主旨。

2、结合练习二,品味佳言美句,并能作适当分析。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积极动脑思考,踊跃举手发言的良好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能力。

3、欣赏能力。

心理目标

1、鼓励学生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克服胆小、怕羞、自卑等不良心理。

2、及时肯定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成就感、认同感。

3、带领学生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操。

德育目标

情感渗透:领会本文在优美的语言中蕴涵的深刻道理,正确认识人生中苦难难免,但生命永恒、生命美好,我们要战胜苦难、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难点及原因

重点:

1、揣摩作者的感情

2、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3、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难点:

1、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感知全文,提炼主旨。

2、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文中多处运用了比喻、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

3、揣摩语句、理清文章层次结构,也是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

4、揣摩作者的感情又是理解文章主旨前提。

5、学生没有作者的经历,较难理解文中的感情。

学生情况分析

1、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但以具体形象作支柱,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也有所发展,有较强的表现欲。因此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各方面的认知的发展。

2、学生有一定的学习习惯,如能主动预习课文、课后复习课文等。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学生对分析修辞方法的作用有一定的基础。

3、班级人数多(83人以上)学生的程度参差不齐。有些学生胆小、怕羞、自卑。

二、说教法——教学方法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使学生主体真正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本课可以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以优化课堂教学: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马克思曾指出:“劳动者利用物的机械的、物理的和化学的属性,以便把这些物当作发挥力量的手段,依照自己的目的作用于其它的物……这样,自然物本身就成为他的活的器官。”鲁迅也曾经预言:“用活动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怕要变成这样的。”再说学生对紫藤萝花也不了解,本课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制作CAI课件,精心编辑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创设一个优美的画面,轻松活泼的学习散文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项基本要求。新大纲规定: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多媒体的运用能很好地增加容量,实现这个重要目标。

发现点拔教学法

由于本课为散文,语言优美,初中生在已有的语文知识基础上要读懂本课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重点突破本课教学重点和难点——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主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此,教师可采取“让学生发现问题——教师点拔——学生讨论、回答”的教学环节,以发现法、点拔法贯穿全课。特别是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指导上,在学生学法指导上更应以点拔为主。点拔学生从哪些方面进行思考,教师应真正落实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完全发挥出来。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过程理论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处理好教师的主导、点拔地位,才能真正达到教学效率的最优化。

读写结合法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际的辨证途径。”因此,感知、理解、实践是人类认识活动的规律,也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形成都可以通过这一方法,以课堂训练或课外练笔的形式,实现教学目标。本课练习的设计就是围绕这一教法而设计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进一步认识学习语文与生活的关系

多种方法的综合,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锻炼了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跃了课堂气氛,优化了课堂教学。

三、说学法——学法指导

学生在充分预习、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必须掌握以下学法:

自主学习法

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使用工具书,养成看课文注解,自学课文的好习惯,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等。经过自学,应基本理解课文内容、读准字音、正确停顿、有感情地朗读。我国的当代教育家魏书生、钱梦龙、黎世法等人的教学论都特别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法。

诵读品味法

这一篇散文语言优美,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意后,能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诵读和品味达到对文章的整体感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品味文中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对散文的阅读欣赏爱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创造性学习法

要求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大胆创新的精神,学会品味、感悟、迁移、转换,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新的东西来,尝到学习与创造的成功的喜悦。我国著名教育家王森然的王氏教学理论以及徐锦熙的三段教程论都特别重视学生的发展性创造实践,日本东京文理大学的垣内松三教授的教育理论也极力推崇让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足见,创造性学习法是有其较强科学性的。本课的练习设计就是围绕这一学法而设计的。

四、说程序——教学过程

布置预习

1、利用工用工具书,把预习提示上的生字词或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3、培养学生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为课堂学习做准备。

导入复习旧课导入:同学们,从以往学过的课文中我们发现,抒情散文往往都是作者在受到某种事物的触动,或经历了某种心灵的震憾之后有感而发的。叫学生回答刚刚学完的《敬畏生命》和《热爱生命》,它们的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发的呢?学生回答后导入,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紫藤瀑布》的作者又是因什么有感而发的呢?(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看预习提示)欣赏一幅紫藤萝花的画面1、复习旧课,把握新课的阅读要点。让学生了明确本文文体特点,初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2、通过看画面,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紫藤萝花,激发学生兴趣,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初读课文(粗读)

1、看画面、听录音。把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

2、教师适当抽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强调几个易读错的字,如:淀、绽、伫、迸溅、虬、穗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引入学习重点和难点——1、揣摩作者的感情2、揣摩文中写景的妙处。

3、理清文章层次结构,理解文章主旨。

重点难点突破

1、充分利用“预习提示”发现解读这篇课文的钥匙:

①写作背景——异常的悲痛郁闷是产生感悟的基础;

②中心——生命的永恒;

③优美的语言——各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2、抓住重要语句:

①“我不由提停住了脚步”。(既是心灵被震撼的明证,又造成了悬念。);

②“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时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正所谓“释怀”!)

③……我不觉加快了脚步。(“从“释怀”到感悟,作者重获得轻松与活力。

3、作者异常悲愤郁闷的心情与紫藤萝盛开的景物所形成的强烈反差和内在联系,是理解作者“睹物释怀“的关键。

4、利用多媒体播放两组画面(盛开的紫藤萝和伶仃稀疏的紫藤萝)

5、教师主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时鼓励、肯定学生,以实现本课教学的各项目标。

6、多媒体较好帮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紫藤萝的命运,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主旨。

再读课文(精读)

1、指导精读,揣摩语句。

①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

②、结合练习二体会写景的精彩之处。

2、讨论:

①.“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是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这句话言下之意是什么?

②.“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是指什么?为什么又感到“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③.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有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为什么又说“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3、把握作者行文的思路。

4、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1、初步欣赏感受文章中优美的语句。2、以读促学,增进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4、通过学生质疑来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克服胆小、怕羞、自卑等不良心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探究发现:同样是一株草,一棵树,一丛花,为什么有的人视而不见,有的人浮想联翩?同样是游览名胜古迹,为什么有人只感到好玩,有人却看到了文化、历史?你想过这样的问题吗?你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回答吗?

1、让学生学会发现、观察、思考、感悟身边的事。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道理。

2、学以致用。

知识迁移能力强化

1、根据自己的理解,在文中另加一个能揭示本文主旨的句子。例如:美,一旦与顽强结合,就能产生震撼人生的`力量。

2、作文:去留心观察一下小草、小花、小鸟……想一想,从它们那里能得到什么启示,请你仿照课文,写一篇文章来抒发心中的感情吧。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爱好文学的兴趣。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

总结课文: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教学内容,由学生总结归纳,教师适当补充强调。让学生再次明确本课重点、难点,学有所得。

布置作业

1、整理笔记。

2、熟读课文。

3、课外练笔。

第2篇:说课稿

教材背景:本节课是有理数的乘法的第一课时,是学习好有理数乘除法的基础和关健。教材安排的内容较简单,从生活实际背景引入算术乘法,用相反意义的量过渡到负数与正数的乘法,通过让学生观察发现"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接着安排了"试一试"让同学自己体会演绎推理得出正数与负数,负数与负数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的规律,进而讨论归纳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并配有例习题让同学理解应用此法则。最后通过练习3让同学想一想找规律,得出一个数与1及-1相乘积的特征。整篇教材突出了让学生自己探索、试验、体验新知识的产生,规律的发现,自主探索,主动获得知识的新教改思想。

知识目标:掌握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会运用它进行计算。

能力目标:学会探究式合理推理,培养构建思想和创新意识;训练从特殊到一般归纳推理及合情演绎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会用已学的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勇于向自己挑战,开放思维空间,善于合作与交流,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体验获得知识的过程,在生活实际中感受应用数学。

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和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得出及应用。

从正数与正数相乘过渡到正数与负数相乘及负数与负数相乘符号的变化。

因本节课教学内容较简单,练习量不多。为了更好地使数学融入生活,使所学的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增加了环保公益广告引入新课。为了达到面对全体同学,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本节课对例习题进行删补,增加了小数、带分数的乘法例型,增设了不同层次的思维训练题组A与思维训练B.

遵循新教改提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精神,让学生自己发现、探索、讨论、协作的主导思想,本节课采用了"发现、探究法""分层递进法""分组学习""合作与交流"等有利于学生学习教法与学法。

多媒休课件

(一)看公益广告,渗透环保思想,引入新课。

1、复习简单的算术数乘法

(1)计算48×1/2, 5/12×3/5,

(2)全世界每分钟砍伐森林30公顷,平均每年减少的雨林面积为750万公顷。50年后全世界将减少雨林面积多少公顷?

(引入环保问题,放映公益广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你会计算(-3)×(+2),(-3)×(-2)吗?由此引出正数与负数相乘,负数与负数相乘怎么乘,设置悬念,提出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创设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探究新知。

1、老虎从东西方向的直道上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前进,请同学确定

(1)向东走2分钟后老虎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2)向西走2分钟后老虎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从此问题情景建立数学模型,让同学画数轴写出算式:100×2=200,(-100)×2=-200.

2、把问题1中的"老虎从东西两个方向以每分钟100米的速度前进"改为"一只小虫从东西方向的跑道以每分钟3米的速度前进",结果有何变化?大家写出算式:(+3)×(+2)=6,(-3)×(+2)=-6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发现?

当我们把(+3)×(+2)=6中的一个因数"3"换成它的相反数"-3",所得的积是原来积"6"的相反数"-6".再看上一题得到的算式100×2=200,(-100)×2=-200,一般地, "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所得的积是原来积的相反数".

3、引导学生观察所得的两个算式的不同,通过小组协作探究3×(-2),(-3)×(-2),(-3)×0,怎么求,有几种求法,展现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与广阔性,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4、让同学多写几个两有理数相乘的算式,小组讨论,试着归纳出正数乘正数,正数与负数相乘积的符号及积的绝对值如何确定,直观得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类型,规律。老师再用图象符号显示出来,使学生深刻理解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同号得正,异号得负"进而帮助学生结合绝对值的算术关系归纳得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并用屏幕显示"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随后应用此法则计算,讲解课本上的P51例题。

例1(1)(-5)×(-6);(2)(-1/2)×1/4;并补充(3)

解:(1)(-5)×(-6)=+(5×6)=30;

(2)(-1/2)×1/4=-(-1/2×1/4)=-1/8;

(3) =-(5/3×12/5)=-4

强调学生应用乘法法则时注意两点

(1)先确定积的符号

(2)定积的绝对值即绝对值相乘。使学生轻松解决本节课所提出来的重点问题及本节课的难点。

(三)小组交流,练习巩固,演绎应用所学的知识。

让同学做书上的配套练习P52的1、2、3,演绎应用有理数的乘法法则。通过小组讨论,推选代表解答,并回答老师的现场提问,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积极性与集体荣誉感。使学生在交流学习中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分层次思维训练,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第3篇: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编辑电子板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反思五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编辑电子板报》是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华中师范大学组编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五册第6课的内容。本课通过学习和制作 “电子板报”,让学生知道WORD是应用广泛、功能强大的文字处理软件,兼有完善的排版功能。熟练运用WORD软件,是社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学习和制作 “电子板报”,让学生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WORD”一章的各知识点。

【能力目标】

通过制作 “电子板报”:

⑴、熟练运用WORD软件进行复杂图文排版。

⑵、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

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

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目标】

⑴、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⑵、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 版式设置(页面、分栏、文本框)、格式设置(文字、图片)、表格制作

【教学难点】 使学生熟练掌握制作电子板报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个具有自己特色和创意的电子板报。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本课我将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比较发现法、直观演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来完成教学任务。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力促课堂教学在生动有趣、愉悦的气氛中展开。

对于本课的教学,学生采取的学法是:“接受任务→小组创作→评价成果→归纳总结”,即学生通过制作一份电子板报,在学中练,在练中学,并在其中要求融入审美情趣、网络技术、社交能力的展示。教师是学生的学习伙伴,指导并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综合能力的发挥。

三、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机房、教学素材。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流程:

(一)、直观演示,导入新课

教师:你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报纸和杂志,你们在吸取它们精彩知识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些知识是通过什么软件、什么途径和什么方法编排在一起的?(学生说没想过)你们想不想看一些网上的电子板报?(学生兴趣大增,急切地想看电子板报)

教师演示:网上学生制作的电子板报(进入新浪站,输入关键词“电子板报”,显示搜索结果,进入相关网页,演示)。

【教学意图】 通过直观的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进而使学生明确教学目标,知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教师:这些电子板报整体如何?是用什么软件编排的?

学生:设计得真好,内容真丰富,用WORD、WPS软件制作的。

教师:你们有没有信心办一份能和它们相媲美的报纸呢?

学生:有,比他们做的更好!(学生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教师:现在各小组根据给定的主题,运用WORD软件完成任务。

(二)分组创作,自主探究

各小组成员聚集在一起,热烈地讨论着,讨论一段时间分配好任务后,有的小组各成员回到自己的座位,翻开书,打开WORD软件,一步一步地自学,并不时地和同组其它同学讨论着;有的小组成员聚集在一起,一个同学在讲解,其它同学在听讲,并不时地记笔记和提问,能者为师,互相学习,气氛融洽活泼又严肃。

教师在巡视辅导过程中,密切注意各组对各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并及时在学生自学过程中穿插讲解。如“如何使分成左右两栏的文字行数相等”“如何在正文随意定位插入图片”“怎样改变文本框的形状”等等。对于本课中的重点:格式设置(文字、图片)、表格制作;版式设置(页面、分栏、文本框),教师要根据全班同学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进度,及时讲解这些。

教师在教室内走动,融入到学生中,随时点拨他们在完成电子板报过程中遇到的全组都不能解决的新问题。有时候,教师发现学生提出的问题,连教师都没有遇到过。此时,教师学生共同去查资料或到网上解决,真可谓教学相长,又增强了师生间的朋友伙伴关系。

【教学意图】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动手操作中,促使学生去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和自我创新,达到熟练掌握并运用“WORD”一章的各知识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得到新知,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把教材、同学、教师都作为学习的帮助者,目的是为了自我学习。同时也可以发现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个别和普遍问题,教师可及时纠正。

(三)、评价反馈,指导激励

在规定的时间内,每个小组完成了任务。作品风格各异,布局、审美、制作无不体现了各小组成员的智慧和汗水。作品统一在多媒体教室展示。请了一些相关科目的教师来评价、指导。每个小组派一名同学,讲述自己小组电子板报制作过程,介绍如何学习WORD这一章的重点难点的方法,并对教师和其它同学现场提问给予回答,(若回答不出,同组同学可以补充)。从学生的介绍和回答中,我了解了各组已掌握WORD这一章节知识点,基本已熟练运用WORD综合排版。

【教学意图】 本环节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树立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欣赏他人作品以及评价他人作品的能力。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快乐,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的兴趣。

(四)、总结拓展,培养创新

“同学们做的电子板报都非常好,每个同学在制作电子板报过程中,肯定或多或少都学到了课堂上的或课堂外的知识。(学生都发出会心的微笑)

最后让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帮学生梳理知识。

通过WORD这一章的学习,同学们已较熟练地运用各种资源,希望能通过这种方法,联系身边的事、景、情、自然界等等,选一研究性学习的课题。

【教学意图】 正是在这一系列的学习、探究、尝试、失败中,学生不仅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而且也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培养学生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应用信息,传输信息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说设计反思

1、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并且通过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探究学习等,获取知识,形成能力。

2、协同合作精神。在本课设计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在作品创作中小组内共同探究、共同合作,学会了互帮互学,共同提高。这说明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创新的理念,更要有合作的精神和意识。

3、情景与任务驱动的融合。在每一个任务之前,都创设了适当情景,以此让学生在情景中积极主动地完成任务。

4、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注重信息技术、美术、思品和语文等学科的整合,这样,实现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第4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天上的街市》是苏教版第六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重点是训练学生的奇思妙想的,主要是对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1921年创作的一首现代格律诗。诗人由现实中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再由天上的明星联想到街灯,进而想象天上的街市,想象天上美丽的景色,想象天上街市里的珍奇,想象过着幸福生活的牛郎织女。通过对天上美好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旧时代黑暗现实的痛恨,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因此,这首诗使那个时代的读者很自然的通过对比认识现实的黑暗,激起对理想的向往并为之而奋斗。今天,我们学习这首诗仍然有新的意义。

2、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教材安排的意图及本课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诵读目标:通过反复朗读,掌握朗读方法,使学生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从而把握这首诗的意境。

(2)、能力目标:通过创设情境,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大胆想像,从而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鼓励学生养成时时处处留心观察,展开想像的习惯;培养学生爱好诗歌阅读欣赏、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3、说重点难点

这首诗节奏和谐,音韵优美,读来琅琅上口,语言清新朴素,描绘出一幅浪漫温馨的天国乐图,要注重学生的朗读;同时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特把以下两点作为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有感情诵读地朗读这首诗,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开发学生思维,鼓励大胆想像,初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

4、根据本课的内容和教学设计,安排一个课时。

二、说教法教学

诗歌,要以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精炼的诗句中解诗读歌的丰富内涵来,根据这首诗节奏和谐舒缓,意境优美的特点,为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也为了培养学生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习惯,在教学实践中,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于优化语文教学方法,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本课可以尝试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制作课件,精心编辑文字、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创设一个有歌有舞有诗有画,轻松活泼的学习诗歌的良好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项基本要求。新大纲规定: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多媒体计算机的运用能很好地增加容量,实现这个重要目标。

2、诵读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诗歌的教学尤其注重朗读。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了解学生实际朗读水平,有效地指导朗读,在停顿、轻重、节奏、情绪等的处理上着重指导强调。朗读可由教师表情范读、学生集体朗读、个别朗读、小组朗读等,形式灵活多样;并进行配乐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品味,体会诗中巧妙的艺术构思,强烈的感情色彩,优美的意境,凝练的语言,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从而理解诗的内在思想意义。本文为现代诗,语言朴素易懂,更适合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掌握。

3、讨论和合作探究法合作学习是课改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之一,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本教学设计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共同讨论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在此基础上让探究牛郎织女过着怎样的生活。学生通过合作探究,能够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的思想感情,理解诗歌的内在思想意义。

三、说学法

叶圣陶先生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于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升,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

1、自主学习法要求学生必须学会使用工具书,养成看课文注解,自学课文的好习惯,自主参与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如课前预习、课上积极思考踊跃发言、课后及 3 时复习巩固等。对这样通俗易懂的现代格律诗,经过自学,应基本理解诗歌内容、读准字音、正确停顿、有感情地朗读。

2、诵读品味法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扫清文字障碍,初通文章后,指导学生朗读的一些方法,例如:在朗读诗歌时要诗歌的停顿、节奏、重音等,通过指导,要求学生反复涵咏朗读品味,读出诗歌的韵味,还课堂以朗朗书声。通过让学生读可以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阅读欣赏爱好,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的精神。

四、说教学过程

好的教学程序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为此,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

1、通过幻灯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天上的街市》意境优美,节奏舒展,结合这一特点及为了贯彻《亲课程标准》的精神,创设一堂情境优美,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课,首先用音乐和展示星空幻灯片创设情境,然后以一个想像小测试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课堂,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想像兴趣。

2、通过幻灯片,简介作者的情况

3、诵读欣赏,采用配乐渲染和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语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通过朗读法加深体验与领悟,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合作探究问题,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内容、情感等。

5、进行延伸拓展,展示幻灯片,让学生根据情境进行想像训练,通过灵活的题目激活学生思维,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

6、最后小结本节课内容,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4 让学生再一次插上想象的翅膀,遨游天上的街市,全班齐读全文,结束本课。

第5篇:说课稿

一、说教材

《桂花雨》是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的第11课。课文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作者琦君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这种情感集中体现在“摇花乐”这一场景之中。文章语言清新,质朴淡雅,情感丰富而真挚,一如桂花,散发着浓浓的思乡怀旧情韵,读后让人回味绵长。

二、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从教材编排上来看,本课是思乡怀乡之作,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对家乡的思恋、挚爱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品味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根据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写的情景,感受作者的“摇花乐”。

2、过程方法目标:以插图,引导学生读课文,从中感受“摇花乐”,体会思乡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这句话,体会思乡情。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摇花乐”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和对家乡的怀念。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说的“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所表达的感情。

三、说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

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采用“以读促讲”的方式,以“读——赏——悟”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赏读文中优美的句子,积累内化。坚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法。引导学生采用“自读、自悟、合作讨论、想象、交流”的学习方式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动口说、动手表演以及各种形式的读来训练语言、积累语言、感悟真情。

四、说教学程序

1、激趣导入,板书课题。(桂花雨)

这是从天上落下来的雨吗?像什么?有什么感觉?

(由课题联想开去,启发学生想象画面,谈谈感受,带着感受读题目,训练了学生的朗读,也创造了学习情境和氛围,一举两得。)

2、感悟课文

(1)体会“摇花乐”

A、自由默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找一找,你从课文的哪些词句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摇花乐,把让你体会到摇花乐的句子画出来,多读几遍,还可以在旁边写写你的感受。

(先自由默读,再交流、表演,最后朗读体会)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桂花树使劲地摇。

桂花纷纷落下,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这就是儿童的快乐,只有儿童才能了解,这正是父亲诗中写的那句:细细香风淡淡烟,竟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

(想象体会:看着这纷纷落下的桂花雨,你们觉得像什么?这缤纷的花雨落在你的头上,落到你的肩上,落到你的手上……,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B、“摇花乐”都有谁乐?(让学生边读边在旁边作记号,学会带问题读书)

反馈交流,总结:我乐、全家乐、全村乐

C、质疑:桂花开在秋天,为什么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从课文的描述中,你好像看到了怎样的情景?(以矛盾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理解母亲对家乡深厚的感情。

D、朗读“摇花乐”深化理解。

(2)感悟思乡情

A、自由读最后两个自然段理解: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母亲为什么这么想?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理解:母亲常常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时,我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同是桂花,难道在不同的地方香味就不一样吗?为什么?家乡院子里的这棵桂花树,凝聚着母亲的欢乐,母亲的辛劳,也有母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通过师生合作说话引导学生体会到这是琦君奶奶对故乡的赞美、对故乡的思念。此时此刻,学生再去读母亲的话,自然会产生深深地情感。

创设情境,引读母亲的话: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再甜不如家乡水,再浓不如家乡情,再好不如家乡人,再香不如家乡桂,所以当作者把杭州的桂花捧给母亲时,母亲深情地说:“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缕缕花香,传悠悠摇花乐,淡淡笔触,抒浓浓思乡情。

B.(学习第六自然段)母亲的这番话,这份情,自然影响了作者,感染了作者,于是每到这个时候,作者就会想起――(童年时代的“揺花乐”和那阵阵的桂花雨。)

C、同学们知道作者琦君吗?

(她是浙江永嘉人,出生于1918年。)(她是当代女作家。)

(她毕业于杭州之江大学,是著名词学大家夏承焘先生的学生。)

(琦君是一位高产作家,出版的散文集、小说集和儿童文学作品有30多种。)

我们今天所学的课文——《桂花雨》就是作者1962年写的,那年她44岁,此时的她远离家乡,文章流露出的是作者对家乡桂花的热爱和这种浓浓的思乡之情,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

总结:桂花是作者的童年,作者难忘童年的桂花雨,桂花雨中,有甜甜的回忆,桂花雨中,有浓浓的乡情,所以,作者这样写:小时候,……;让我们再一次读出作者内心深处浓浓的情……。

3、布置作业(自由选做)

A、写感言:从作者身上,从这篇课文中,你读懂了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下自己的感想收获。

B、童年是多姿多彩的,像作者一样,学生一定也有印象深刻的事,这里,进行一个拓展练习,引导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生活,有没有不能忘怀的人和事?如果有,说给大家听听。并将此练习作为本课的一项作业——小练笔。

五、说板书

这课的板书力求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简单明了。

板书设计:

11、桂花雨

桂花香揺花乐思乡情

第6篇: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致橡树》。下面,我从五个方面来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致橡树》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本单元学习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这些诗歌的题材和风格尽管各不相同,但都是有代表性的经典之作。《致橡树》是我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舒婷的成名作,也是我国朦胧诗派的代表作。诗人用象征手法热情而坦诚地歌唱了新型的爱情观。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关于朦胧诗的一些知识,加深对意象和象征手法的理解,同时帮助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2、教学目标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的学生对诗歌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又经过第一单元前六首诗歌的学习,对诗歌的意象有了较为具体的印象,初步具备了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因此,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

①了解作家和朦胧诗的特点等文学常识;

②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全文。

(2)能力目标

①继续培养学生理解诗歌意象的能力;

②初步培养学生深入品味诗歌意境与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标

①领会作者新型的爱情观;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

②提高审美情趣。

3、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本文主要通过多组意象来表达思想情感,因此对各种意象的理解是进一步理解全文的基础和关键。因此,我把对意象的理解作为教学重点的第一条。

②理解、概括作者抒发的新型爱情观。

(2)教学难点:

本事是朦胧诗的代表作,意象多,并且有些意象较为含蓄,不是一下子就能看懂,因此我把对意象的理解作为本事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水平,我采用诵读感悟法、探究阅读法、讨论法以及多媒体进行教学。

本文意象较多,我在上课开始通过配乐朗诵、学生齐读、个人品读等方式,让学生对诗歌大意有初步了解;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明确各种意象的意思和作者抒发的爱情观。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放手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和鉴赏,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能力。

2、学法

(1)诗歌的学习离不开朗读,因此,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来感悟诗情;

(2)诗歌意象较多,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圈点勾勒重点词语理解诗意;

(3)引导学生通过问题探究法和讨论法对诗歌的内容进行解读。针对相应的内容,可以提出三两个提纲挈领式的问题,让学生阅读相关章节,并与同学讨论,形成自己的理解。

三、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①用一句话“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不少歌颂美好的爱情或抒发失意的爱情的诗句”,然后让学生回忆三、五句关于爱情的诗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爱情诗的兴趣,导入新课的学习。

②投影作者简介和“朦胧诗”的有关知识,为文本的学习作铺垫,也让学生积累一些文学常识。

2、感知意象

(1)朗读欣赏,初步了解课文。

多媒体示范朗读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感悟诗情。

(2)学生自己品读,思考,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课件展示两个问题:

①诗中描写了那些意象?

②诗歌分几个层次?找出表示层次的句子。(两处:13、32句)

学生读完并简单思考后,提问并订正、明确。

3、学生分组讨论,把握课文具体内容。

多媒体展示四个问题,让学生看书、圈出关键词,并和前后左右同学讨论;然后提问并订正、明确(能说出主要意思即可)。

(1)凌霄花和鸟儿各象征什么样的爱情观?(抓住关键词:攀援、炫耀)

(2)泉源、险峰、日光、春雨象征什么样的爱情观?(抓住关键词:痴情、为……重复)

(3)木棉和橡树,两棵树的形象分别象征什么?(抓住关键词:送来、慰藉)

(4)橡树与木棉是怎样的关系?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并概括。

①解题:“致”是什么意思?谁致橡树?致橡树什么内容?

②14-15句:平等、独立

③16-17句:相互依存

④18-21句:关心、理解

⑤22-27句:各自独立

⑥28-29句:同甘共苦

⑦30-31句:相依不离

(5)32-36句总结:爱,就爱对方的一切。

4、课堂小结

(1)本文行文思路

先破后立。开头首先否定了种种世俗的爱情观,接着提出理想的爱情观。

(2)结合背景,理解作者提出新型爱情观的缘由。

本诗写于1977年,“文革”刚刚结束。女诗人对“文革”中人性扭曲的社会现象进行了反思,并结合几千年来中国妇女在爱情上总处在男尊女卑的状态,以饱含情感的笔触,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向世人宣告女性是独立的,与男性是平等的,应该与男性一起创造美好的生活,本诗可以理解为女性的爱情独立宣言。

五、说板书设计

凌霄花攀附、炫耀

鸟儿痴恋传统爱情观否定

泉源奉献

险峰

日光、春雨

橡木棉平等、独立新型爱情观提倡

树相互依存

关心、理解

各自独立

同甘共苦

相依不离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2、课外阅读舒婷另一首朦胧诗代表作《双桅船》。

韦首建

第7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会变色的报春花》让我们伴随着第一朵红色报春花的绽放,看到了充满奇思妙想的小达尔文。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都透露一种理念,那就是要学会拥有自己的思想,学会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这也是本单元的主旨。

初见课文时,一看题目,就感觉这是一篇吸引人的小故事。细细品读之后发现文章语言朴实、对话较多,从人物的对话行为中体现人物形象,是本文的特点。第一部分写到了小达尔文想让花变颜色,但是爸爸不赞同。第二部分写到了小达尔文给爸爸送上了第一朵红色的报春花。最后点到了达尔文长大后成为了有名的生物学家。这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好奇是知识的萌芽”,有了好奇才有学习的动力。

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达尔文是怎样让报春花变成红色的,说一说自己的奇思妙想。

3、感受小达尔文的敢想、敢说、敢做,并从中受到启迪,学习善于发现,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也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所在。

三年级的学生处于转型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他们已不满足于简单的说教,会表现出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什么事情都想亲自试一试。

所以在教学时,我采取看图猜谜激起学生兴趣,以课文题目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质疑,然后组织学生探究体验,最后结合实际进行拓展延伸,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在这节课,我和学生一起阅读、学习、对话,激起学生真实的思维历程,启发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探求真知,以此突破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过程分析:

围绕以上教学分析,我设计如下课堂结构:猜谜激趣——质疑导向——整体感知——探究体验——拓展延伸。

(一)猜谜激趣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课堂导入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而以趣激学是学习的有效手段。一上课,我先展示一幅美丽的报春花图画。

“同学们,你们见过报春花吗?谁能说一说,你见过的报春花是什么颜色的?”

孩子们兴趣盎然,纷纷发言。

这时,我指出:“你们见过的报春花和老师展示的一样,是黄、白两种颜色的。可是,你们见过这样的报春花吗?”我把纸片揭去,露出红色的报春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会变色的报春花》。”

板书课题。

(二)质疑导向

爱因斯坦说过:“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问题更重要。”文章题目发人深省,因此,我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出:是谁让报春花改变了颜色?报春花究竟变成了什么颜色?为什么会变色呢?它是怎样变色的呀?这也正是课文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学生在读课文时也更有目的的去读。这一环节,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多向思维的方法。

(三)整体感知

有了这么多问题,孩子们都迫不及待的要走进课文,看一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我马上为他们播放课件,展现故事,并提出要求: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疑问一同走进故事中去看一看吧。

看完之后,请孩子们谈一谈,都知道了什么。

带着问题看故事,培养了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请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这又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

(四)探究体验

这时,我适时引出中心议题: 小达尔文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呢?怎么会想到将报春花变色呢。使教学进入探究体验阶段。

“带着这些问题,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并在旁边写上批注。然后轻轻地读一读,细细地品一品。”采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勾画相关句子,把学习的自主权和乐趣还给学生。而在书上做批注,又培养了孩子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合作学习必须以充分的自主为前提,因此在学生都已画出语句并有了感悟之后,我要求他们与同桌合作,交换看法,这样不但加深拓宽了个人的理解,而且还借机培养了说和听的能力。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后,感受会是多种多样的。这时,我就作为一个参与者,引导者,和孩子一起研读文本,感悟精神。

小达尔文能从报春花单调的颜色上产生美好的想法,并勇于实践,敢于探索,感悟这种精神并从中受到启迪,应当是这节课的重难点。我从两方面突破。

1、抓文本,悟重点。

文章语言朴实,对话较多,从人物的对话行为中体现人物的形象,是本文的特点。

比如出示这几个句子。

小达尔文的父亲十分喜爱花草。他精心整理着柔软的花枝,拔掉刚刚冒尖的杂草。小达尔文跟在身边,问这问那。

“爸爸,报春花就只有黄的和白的两种吗?”

“对。”爸爸的回答很简单,也很肯定。

“要是红的、黄的、蓝的、白的、黑的都有该有多好哇!”

“能,我看准能!”小达尔文像是满有把握,他跑到花棚里拿来一把喷水壶,“爸爸,办法就在这里,要它开红花,就浇红水;要它开蓝花,就浇蓝水……”

我紧紧抓住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

爸爸在整理花草的时候,小达尔文在做些什么?他为什么会问这问那?

小达尔文希望花是什么样子的呢?

爸爸这么喜爱花草,为什么都没有这样的疑问呢?

在爸爸的否定中,小达尔文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通过这一系列的追问,孩子们感受到正是由于小达尔文动脑筋,大胆想象,才能从别人视为平常的事情中发现问题,正由于他的勇于实践,这才有了红色报春花的诞生。我在孩子们的回答中,一一板书。

小 敢想 善于发现

敢说 勇于实践

敢做 敢于创新

在这一环节中,我还十分注重学生的朗读训练。比如强调句子中的感叹号和问号的作用,指名读一读。通过学生反复诵读,使他们体会小达尔文在有新想法时的激动心情。并采用教师范读、同桌互读、配乐分角色朗读等形式,让孩子们深切体会小达尔文敢想、敢说、敢做的精神。

2、抓体验,悟难点。

在合作探究中,我着重引导学生读第九自然段,并让学生结合自身进行现身说法,使教学进入第五个阶段-----学习升华,教学时,我从以下方面引导:

爸爸制止小达尔文“花怎么能改变颜色呢!小孩子敢想敢说不是坏事,但也不能为所欲为,更不能乱来。"

听到这样的话,小达尔文是怎样做的?

生活中,你听到过这样的话吗?

教育家陶行知曾经提出过“生活教育”的理论。其中,生活即教育是他教育理论的核心思想。他指出,教育要以生活为源,要用生活来教育。

因此,我在这个环节上给足学生时间,调动学生以往的生活经验,让他们畅所欲言。在谈到自己的想法遭到家长的反对与不理解时,问道“当时,你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做的?”如果学生也像达尔文一样,不甘心,勇于实践,我会马上追问“事成之后,你是什么样的心情?当时,你感觉自己棒不棒?”这样,那些没有亲自实践的学生,会为自己的放弃而懊悔。

我还特别注意自己的评价,及时中肯。对敢想、敢做、勇于实践的孩子及时给予肯定与称赞。对那些没有没有坚持,进行尝试的同学,流露惋惜之情后及时鼓励,提出希望。

(五)拓展延伸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所以,本节课后,我有针对性地留下拓展作业,1、你有哪些奇思妙想,能动手操作的,回家要实践一下,看看花究竟能不能改变颜色。2、课下阅读达尔文的其他小故事,写一写“我眼中的达尔文。”

这样,就使使学生的学习向课外延伸,不断扩大了语文学习的视野。

在第三课时中,举办奇思妙想展示会,把作业要求真正落到实处。

《会变色的报春花》告诉我: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不让他们背着沉沉的包袱前行,使他们学得愉快而有兴趣,这应该是教育追求的目标,鼓励他们敢想敢做才是真正的课堂,真正的教育。

板书设计:

会变色的报春花

达 敢想 善于发现

尔 敢说 勇于实践

文 敢做 敢于创新

第8篇:说课稿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P42-----P43《平均数》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教材强调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而在本册教材中,并非编者任意而为,它是在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之后进行教学的。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整体之间的差别,可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

三、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我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来制定的。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能结合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根据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培养学生策略意识、观察、动手操作及概括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验运用已学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通过小组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品质,促进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四、教学的重、难点:

与老教材只强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相比,新教材更注重平均数产生的意义,它的功能与生活的联系,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难点是平均数在统计意义上的理解和认识。

五、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足够的时空和适当的指导。我力求体现以内容定教法,教法为内容与学生服务的宗旨,力求体现师生平等、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造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师生互动式的讨论,使学生充满求知的欲望。为学生提供直观、形象、易于操作的学具,鼓励学生发表自已的意见,使他们在合作中,讨论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运用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步:创设一个吸引学生的活动情境,以学生喜欢的问题引发新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营造学习新知识的氛围,引入平均数。四名男生和五名女生进行投篮比赛,每人投中的个数表示在条形统计图上,要比较男生投得准一些还是女生投得准一些。由于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不等,所以比男、女生套中的总个数显然不合理。又由于女生中有2人套的成绩很好,另3人套的比男生少,所以很难对应着进行比较。在学生处于认知冲突的时候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自己提出应该求出男生与女生每人平均套中的个数才能比较。

第二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新课程提倡学生的主导地位,老师的引导地位,使学生主动得探究知识,这样学生获得的新知会是有意义的,而不是机械的。在学生产生了对平均数的需求之后,就让学生独立地想一想,该如何求两个队的平均得分,可以在纸上写一写、算一算,也可以用学具移一移。这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指出了不同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层次低的学生可以选择老师提供的可以移动方片的学具,层次高的学生可以用列算式的办法,从得出两个班的平均得分。在反馈移动方片方法时,老师适时引出把多的分给少的,这样的方法叫移多补少。在反馈列算式的方法时,让学生明确先算出投中的总个数,再平均分给每一个人,介绍这种方法称为先合后分 。以上过程我觉得应该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有机相结合,清晰地过程使学生在自主探究中真正理解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平均数的比较功能。在求平均数的活动中,探索算法,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在这里有两种方法,移多补少和先求和再求平均数。让学生体会求平均数一般用先求和在求平均数的方法。

  第三步:谈话交流明晰平均数的概念。老师启发学生最后的平均个数是代表每个人的分数吗?平均个数和其中一名学生的投中的个数同样时,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从而使学生一次感悟到平均数所代表的涵义。在此基础上,教师顺时引出这个平均数就是这几个同学投篮的平均个数,即平均数的概念。在小结了求平均数的两种方法之后,让同学对两个队的平均数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其中一个班级的总体水平高一些,使学生意识到平均数可以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水平。

第四步: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目的还是为了应用于生活。教师出示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觉平均数和我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并会用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① 鸣凤小学四年二班有个叫张家伟的同学。一天,他去学游泳。看到水池里标明:平均水深120厘米.于是他说:我的身高是140厘米,我下水不会有危险.请问他的这种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② 张家伟是个懂事的孩子。一天,他准备将自己的零用钱拿出来付家里这个月的水费。为此他作了一个调查。

月 份

1月

2月

3月

水费(元)

80

70

90

你认为张家伟同学应大约准备多少钱来付4月份的水费?

平均数并不只是一个数学问题,应用于生活之后,它还能反映很多社会问题,向我们传递很多信息。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有关平均数的例子,让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从而对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的兴趣。

第五步:全课总结。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针对课堂上的表现对每小组打分进行评价,让学生自己给全班同学上课的整体表现打分再求平均分。既让学生加深了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又可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将知识延伸到课外。

第六步:布置作业,课后拓展延伸。

(1)自已调查小组同学的身高及体重,算出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

(2)现在老师要知道你们组的跳远平均成绩,你应该如可去调查、完成这项工作。

这两个作业的设计,意在巩固新学知识,掌握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提高学生与同伴的合作能力及收集信息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再次感悟平均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