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7 16:13:40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太阳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

2、了解用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并会简单运用。

教学重点:

了解用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太阳特点。

教学难点:

初步学习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描写身边事物。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复习词语

2、现实中,后羿能不能射下太阳?回顾太阳三大特点

二、品文悟法

1、齐读1-3自然段,了解太阳三大特点

2、学习太阳“远”的特点

(1)课件出示相关段落。

(2)品读(引导学生体会列数字、举例子两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3)教师小结

3、学习太阳其他两个特点

“大”——重点体会作比较的方法

“热”——重点体会打比方的方法

三、仿写运用

课件出示: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方法(可任选其二)写几句话介绍一支毛笔。

提示:它有多长多粗,什么颜色,什么材料,形状像什么……把这些写下来。

1、学生练说

2、学生练写

3、展示评价

四、拓展积累

1、观看视频《太阳公公的奥秘》

2、推荐课外书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实验成功的原因,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二、教学内容:

自学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

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四、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知道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课前准备:一个玻璃瓶、三只系着绳子的乒乓球。

七、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做过实验吗?实验有的时候会成功,有的时候就不会成功。实验为什么会成功呢?<学生说>今天我们就学一篇和实验有关的课文。板书课题。

2、学生轻声读课文,画批下需要老师和同学们帮助解决的地方。

3、质疑需要解决的问题。

(老师可适当做副板书。)

4、老师订正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铅锤:。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5、自由读课文,在正确的基础上,要求读出感情。

6、指名说一说外国教育家给我国小学生做了一个什么实验?

(了解课文内容。)

7、小组合作讨论:这次成功的实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感悟的时间。)

8、分组反馈讨论结果。

重点指导:

1)“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她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三名学生中一个叫小梅的低声对两个同伴说:‘你第一,你第二。快……’教育家的‘三’字刚刚喊完,三个小学生依次迅速地把小铅锤提了出来。”从这句话你能体会出什么?

2)“教育家问小梅:‘你刚才跟他们说了些什么?’小梅如实地告诉了她。‘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遇到危险,当然让别人先离开!’小梅不假思索地说。”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在读中有所感,在读中有所悟,通过读书来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成功的原因。反馈的结果不强求一律,只要合情合理即可。)

9、实验感知。

3人一组,在规定的时间内3人合作取出乒乓球。

(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会一下当时的危险、紧张的情况,再次理解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

10、再次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1、作业: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第二天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19一次成功的实验

铅锤:。不假思索

3人取铅锤一个人一个人地取成功

(团结、心中有他人)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传说,在百花园里,有着各种美丽的花。今天,老师想和你们一起去那里瞧瞧,大家想去吗?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识字二,谁来读题?翻开书第64面。

师:你们喜欢这些花吗?想不想和它们交朋友?老师告诉你们,这些花的名字呀,就藏在儿歌里,你找到谁,谁,就会和你做朋友。有信心找到他们吗?要是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问老师、问同学、读拼音)真是一群爱动脑筋的孩子。下面,请大家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找出要求认识的字,看看哪些字不用老师教,不用拼音,你就认识,再看看哪些字你不认识,试着用你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认一认,再和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好不好?

二、阅读感悟、识字交流

1、生自读课文,找出生字。

2、小组交流,互教互学。

3、生自愿介绍识字方法

师:我发现咱们班有些小朋友特别聪明,自己认识了那么多的字,有的小朋友特别会学习,刚才,在和同学们的交流中就学会了好几个字。谁能告诉大家,你认识什么字,你是怎样认识它的?

4、教师小结

师:其实啊,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比如说我们班有48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名字,你要细心,就能认识许多字,张然、刘月、陈思远和曾雅玲就认识不少小朋友的名字;再比如说我们走在街上,街道两旁有灯箱,广告上就有很多字;经常看书,你也能认识很多字。只要你做一个有心人,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能认识许多字,学到许多知识。

5、精读课文,体会情感

(1)同学们,你喜欢儿歌中的哪句话,把你最喜欢的一句话多读几遍。

(2)谁能读给大家听?

(3)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4)你在读这句话时找出了哪几个字?会读吗?

第一句

师:这个字我们以前学过,是第四声立正的正,在这里读(第一声),它是(多音字)。一起读。谁知道正月是什么时候?正月就是农历的一月。

师:你怎样记住兰字呢?

师:我也很喜欢这句话,我的名字里就有这个兰字。我也来读读,好吗?

师:谁还想读?可以自己编动作。

师:听他读,你感觉到了什么?

师:多美的花呀!谁还想读?一起来吧!

第二句

师:看这几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师以梨为例介绍形声字:我们来看这个梨字,它的上面是利表示它的音,下面的木字示它与树木有关。象这样一部分表音,一部分表义的字叫做形声字。想想(蔷薇墙)它们与什么有关?他们也是形声字。用形声字识字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谁会读这个字。做一做这个动作。齐读这句话。

第三句

出示榴,师:发现了什么?①形声字②单独在一边读第二声,有一种水果就叫榴莲,在本课里读轻声。

师:想个好办法记住也字。

第四句

师:真香。谁也喜欢这句话?

师:有机会也带老师和同学们去看看,行吗?请你当小老师带读这一句话。

师:老师告诉大家桂字的右边也读圭,左边的木表示(与木有关),它也是(形声字)。

第五句

师:芙蓉是什么颜色,美吗?就象化了妆一样。

板画菊花,师:这是菊花的茎,这是叶,还有花朵。草字头表示(与草有关)。

第六句

师:这个字可以怎样记?师:你在哪里见过旺字?

师:冬月又是什么时候呢?看看上一句:九月菊花开满枝,十月芙蓉正上妆。十月后面应该是对了,农历十一月就是冬月。开动小脑筋,腊月就是农历的(十二月)。

师:冬天所有的花儿都谢了,只有梅花勇敢地在风雪中骄傲地绽放。齐读这句话。

6、课中操:

师:同学们读得好,讲得也棒,为了奖励你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好吗?游戏的名字叫种花。请你为花儿选择合适的花盆,把它种下来。我们也来加把劲吧!

指名板贴卡片,其余学生跳舞《小红花》。

小老师检查:你认为他是对的就大声读出来。

齐读生字。开火车读。

7、再读课文

师:认识了这么多字,能把课文完整地读下来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开始。

师:读得真好。我们一起配合着读,愿意吗?听清楚要求:老师读前面,同学们读后面的部分,记住了吗?

师:老师读的都是什么呀?(花儿开放的时间)

师:花儿美吗?花美,我们124班的小朋友更美,因为你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

三、指导书写

师:同学们,这一课还有几个难字,你们也敢挑战吗?

出示生字,师:你有什么发现?

师:一个人住在大山里,这是什么字?山字要写得大一些。

师:池字笔顺有点复杂,我来试试,看能不能写好它。左边的三点水表示与水有关,右边的部分象一弯池塘,要注意横折钩的横要写得斜一些,还要写好竖弯钩。

请大家拿出练习纸和笔,写字时要注意:头正、肩平、臂开、足安。

四、回顾全文,小节下课

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十五个字,会写四个字,还认识了许多的花,学会了读儿歌,我们的收获可真多呀!告诉你们,我们还能用这首儿歌做拍手游戏呢,想玩吗?大家一起来。

拍手游戏。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元、汉、桌、爷、毛、笔、您、事、表、示、休、息、啦”13个字;会写“毛、笔、元、示、写、字、太”7个字。学习新偏旁“竹字头”、“秃宝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受到汉字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识字、写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感悟汉字的表意功能。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有关古人造汉字的有关资料。

2.教师制作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猜字

(1)出示课件。(甲骨文的“马”字)

你们猜一猜,这是什么字?(这是“马”)这就是我们祖先最早创造的文字。谁知道叫什么?(甲骨文)

(2)出示“甲骨文”课件,教师适当讲解。

2.课件出示教材p20中的图。

请你们看一幅图画,发现什么了?

(1)我发现图上有两个人在走,旁边的字像两个“人”字。

出示课件“从”叠在两个人身上。

(2)我看见一个小孩靠在树旁休息,旁边的字像一个人靠在树旁。我觉得那个字像“休息”的“休”。

出示课件:“休”,“亻”叠在小孩身上,“木”叠在树上。

3.板书课题(有趣的汉字)

4.读课题,说说“有趣”是什么意思。

二、读文识字

汉字怎么有趣?你们读读课文就知道了。

1.自由读课文、识字。

要求:(1)遇到不认识的字,看拼音读准字音,记住这个字。

(2)找找有几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看看课后生字表里的生字都认识了吗?

2.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3.利用课件检查生字识记情况。

(1)课件出示本课带生字的词语

①小老师教读

②学生轮读

(2)课件出示本课的认读生字。

①学生轮读

②游戏巩固生字

三、读文,初步了解汉字有趣的造字规律。

1.这课有几个自然段?用手势告诉老师。(四)

2.请四名同学读课丈,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些汉字怎么有趣?

3.小组交流,说说汉字怎么有趣。

4.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情况,理解课文内容。

(1)引导学生读、议一、二自然段,了解象形字的造字规律。

①从第一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写字象画画。

②从第二自然段中学生读出古人是用图画出事物的。

③课件演示“山、羊”这两个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象形字很有趣。

④教师贴用图画出事物

⑤指导朗读一、二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⑥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知道古人“用图画出事物”的还有哪些字?

(2)引导学生读第三自然段,了解会意字的造字规律。

①通过读、议学生知道有些意思画不出来的时候,古人就把两个字合在一起,造出一个新字。

②演示课件“鸣、休”的造字方法,让学生感受到会意字也很有趣。

③教师贴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④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使学生感悟到这种造字方法很有趣。

⑤启发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汉字和课前查找的资料进行拓展。

你们还知道哪些字也是这样造出来的?

(3)小结谈话,齐读第四自然段。

(4)总结谈话,分角色朗读全文。

①通过元元和爷爷的对话,我们知道了两种有趣的造字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教师指板书)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全文,进一步感悟汉字的有趣。

四、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毛”字。

(1)课件出示“毛”,让学生仔细观察“毛”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学生说,教师范写。

重点指导:竖弯钧从竖中线的左边起笔。

(3)学生练习书写“毛”。

2.指导书写“笔”。

(1)出示实物毛笔。问:笔头、笔杆都是什么做的?然后课件出示“毛”“竹”。

(2)让学生说“笔”字怎么写?课件出示“笔”。上边竹字头,下边是毛,合在一起就是毛笔的“笔”。

(3)学习新偏旁“竹字头”。

课件出示“?”,和“竹”比较,哪些笔画发生了什么变化?

(4)课件出示“毛”和“笔”,让学生观察“毛”和“笔”这两个字里的“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学生练习书写“笔”字

3.指导书写“元、太、字、写、示”。

(1)学生自己观察字形。

(2)师生共同讨论怎样把这几个字写好看。

①“元”和“示”进行比较。

“元”字第二横稍微向右上斜一点,“竖弯钩”从横中线和竖中线交又处稍向上一点起笔。

②“写”与“字”进行比较。

a“写”的偏旁是“秃宝盖”,提醒学生注意“秃宝盖”与“宝盖头”的区别。

b“写”的第四笔是“竖折折钧”,注意这个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学生练习书写。

4.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字,并进行评议。

〈附〉板书

1有趣的汉字

山羊用图画出事物

鸣休把两个字合在一起

指导教师:南征高惠先

课后点评

我认为王老师整节课的设计突显了教学目标,课上得有特色,较好地体现了课标精神,有些地方值得大家借鉴:

一、我们先从学科知识上看:

首先,王老师引领学生依托《有趣的汉字》这篇课文,紧紧地围绕汉字的.有趣,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使学生从小就热爱祖国的,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写字,并自我要求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奠定情感基础。

其次:王老师在课文中挖掘空间让学生将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进行交流,拓展了课文中的信息,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课内课外的知识信息相互融合,当然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并使学生在参与交流中增强了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再有:当学生对汉字产生了兴趣以后,王老师抓住最好时机马上引领学生进入汉字的书写环节,使学生把比较枯燥的书写变成了一种情绪的体验。这种环节上的设计非常贴近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也只有这样老师在书写指导时学生才能积极有效地摹仿和记忆。在指导书写时,王老师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抓住点点滴滴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老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注意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时时提醒学生的读、写姿势,这对低年级学生尤为重要。

二、从学生学习方式看:

王老师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相互交流,这其中有师生交流,更重要的是生生交流。学生们在交流中都是面对面的,这样在交流中不仅是信息的交流,而且也是情感的传递,它是多功能的。学生在与同伴交流中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就慢慢培养起来。

当然这节课也有一些问题值得大家研究:

1.在学习中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全员参与问题。

2.对学生查找的大量资料的运用还要加以研究。

第5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懂得善于用科学的眼光观察、思考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疑问,就在生活中有所发现。初步了解用事实论证说理的好处。

积累目标:

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漩涡

口语训练:

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尝试着为文章更换事例或名言。

教学重点难点:

懂得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重要性,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理解事实论证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些天,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了《统筹方法》这篇文章,我们由生活中一个常见的泡茶的例子中懂得了只要肯动脑筋,就可以提高生活和工作的效率这样一个道理,今天我们再来共同品味几个来自平常生活而又发人深思的故事,课文的名字叫《一百个问号之后》。

二、初读感知

1、同学们一定很奇怪,一百个“问号”是从哪里产生的?“一百个问号之后”又会产生什么?下面请同学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标出小节数,圈划出表明作者观点的语句。

明确:从平常的生活中,平常的自然现象中产生。会产生真理、科学。

2、从生活到发现真理、科学需要什么条件?

明确:要有敏锐的眼睛,有善于思考的脑子,要有坚持真理的勇气。

三、分析理解

1、作者是用什么办法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的?有什么好处?

明确:举了三个人的事例:谢皮罗、魏格纳、奥地利医生具体生动、典型而有说服力。

2、你觉得这三个人的成功有什么共同之处?

明确:有敏锐的眼睛、善于思考。(善于从普通、寻常、细小的自然现象中发现问题——思考为什么——发现规律——发现真理)

四、感悟提升

1、三个事例给我们的启发又是什么?

明确:科学并不神秘,并不遥远,只要你善于见微知著,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当我们用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时,我们会发现生活很实在,很熟悉。

2、为支持作者的观点请再另举两个事例,即:为人类的科学事业作出伟大贡献的科学家们,在科学的道路上,无不都是勤学好问,勇于探索的开拓者。

3、分享善问与科学关系的格言。

五、巩固提高

作业:

1、解释成语:司空见惯、无独有偶、见微知著的含义并造句。

2、请你也提几个生活中的值得探讨的问题与大家交流,并试着找出科学解释。

第6篇:小学语文教案

记得8岁那年的一个下午,爸爸把刚买的鞋油在皮鞋上挤了一点,又用刷子刷开,皮鞋就闪闪发亮了。看到这,我不禁想:我家阳台上的花叶子很脏了,如果用鞋油给它“擦个澡”,肯定也会变得亮的。

于是,我拿起卫生纸,哼着歌,小心翼翼地擦起花上那肥厚的叶子。我拿着沾满鞋油的纸,从根部向外慢慢擦。外面的几片大叶片进展地很顺利,可是里面的小叶片让我费尽心机。小叶片让外面的几片大叶子挡住了,缝隙小,手指又伸不进去,我只好用剪刀夹着擦。我擦呀擦,把纸上的鞋油全都擦光了,可还有几片没有擦到,怎么办呢?干脆用水把叶片擦干净吧。我把花放在亮处一看,嘿!叶片绿油油的,花也更红了,好看极了!

这时,爸爸叫我吃饭,我高兴地蹦蹦跳跳来到饭桌前。爸爸问我:“为什么这么高兴?”我回答说:“我用卫生纸上的鞋油把花的叶子擦了一遍,绿油油地可好看了。”爸爸急忙说:“用鞋油擦花叶,花会死的。”

我顿时呆住了,这么辛苦忙了大半天,想让叶子变得更绿,花开得更漂亮,难道是我害了它?我赶忙放下碗筷,拿了干净的卫生纸,擦了一遍,又用清水洗一遍,希望能把鞋油洗掉。

晚上临睡时,我还是放心不下,又用水把花叶洗了一遍。我真后悔,为什么不先问问爸爸呢。

第二天,我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花。用手摸了摸鞋油的叶子,它变软了,颜色变暗了,还出了好多皱纹,我伤心极了。

小时候的我呀,可真是太傻了!

第7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内容,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了解诗句的意思,说说自身的理解。

教学准备

字典、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插图。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诗题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过年吗?说一说,你们家里都是怎样过春节的?(指名结合自身的生活实际自由反馈)

2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首描写欢度新春佳节的古诗,教师板书课题,解释课题。(元日就是农历正月七年级)

二、学生自读,读通古诗

1教师范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读古诗。

3指名朗读,师生一起正音,注意强调“竹”“除”“苏”“曈”等平翘舌音和后鼻音。

4认记生字。告诉学生:假如认识了诗中的生字,就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听。

5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

6指名读,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三、自读自悟,理解诗意

1根据自学提示展开自学。

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读诗,结合书中注释或工具书、课外资料等理解诗句意思。

(2)把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

2合作小组交流。

四、品词赏句,想象悟情

1教师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说画面上的内容,感知元日热闹的景象。

2课文中是怎么写的呢?再读古诗。

3汇报前两行诗的自学情况,说说前两行诗的意思。(借助“一岁除”和“屠苏”的注释,理解诗意)

4诵读诗句并展开想象,你从前两行诗中体会到什么?你此时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5读诗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用自身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和你的感受。

6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点什么?

引导学生从“曈曈日”“新桃换旧符”处想象: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溢了新的希望,寄托了人们对来年的美好祝愿。

备注:在学生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引导学生反馈搜集到的资料,了解有关春节的知识。如:为什么贴春联?为什么放鞭炮等。

7指导朗读。(配上欢快的古典乐曲)

谁能把你体会到的欢乐热闹的气氛通过朗读表示出来?(抽生读,男女生竞赛读,全班齐读)

8指导背诵。

(1)分组接背诗句。

(2)指定学生背诵。

(3)小组竞赛,哪组背得好。

(4)同桌互相背。

五、拓展延伸

1过春节的时候,你们的心情怎样?为什么?(感受春节快乐、幸福、热闹的局面)

2你们最喜欢春节里的什么节目?为什么?

六、安排作业

想象这首诗描绘的景象,试着写下来。

和:板书设计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热闹、欢快

第8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思路:

美读熏陶——探究说话——品味领悟——创作运用

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人鸟和谐相处,相互信赖

2、领悟“爱”是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基础。

3、激发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品位语言,学习作者对珍珠鸟细腻、人性化的描写方法。

教学重点:

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

教学难点:

文章中融注喜爱之情的描写笔法。

教学准备:

珍珠鸟的图片和一曲背景音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欣赏音乐,了解珍珠鸟的习性。

二、课文美读

1、自由诵读———要求读的准确流畅

2、接力赛读———要求读的字正腔圆

3、选点精读———要求读的有情有景

三、合作探究

4、本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故事,你能用简洁语言概括吗?

5、作者对小鸟的神态、动作描写融入了自己的喜爱之情,你喜欢这些句子吗?说说看,谁说的多,用句式:我喜欢……,是因为……。说话

6、“这是一种怕人的鸟”我是怎样照顾它的?你能把与之相关的语句说出来吗?小鸟还怕我吗?说出相关的语句?

7、小鸟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鸟的口吻对作者说一句话吗?

8、作者仅仅是为了给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故事吗?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

四、阅读视角

补充几则相关的材料,唤醒学生内心爱的情感,引导他们体验反思,激发他们爱护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人与自然要和平共处。

五、创作天地

第9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含有反义的叠词。

(2)学习相同偏旁部首的、意义相近的新字。

(3)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4)朗读现代诗。

(5)进行口语交际。

(6)展示才艺。

2、过程与方法

(1)在比较、辨别中学习新字,复习旧的字。

(2)通过交际训练口语表达能力。

(3)在展示中扩大知识面。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复习旧字。

3、口语交际。

课时设计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叠词。

2、学习新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开着汽车来了,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去智力王国逛一逛,赶快上车吧!嘀嘀嘀第一站到了。

二、我的发现

1、出示叠词:

大大小小多多少少深深浅浅

高高低低长长短短粗粗细细

2、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师:我发现每一个词语

4、生思考。

5、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都是叠词。

师:大家能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6、生: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欢欢喜喜

师:还有新的发现吗?

7、生:我发现每一个词语是反义叠词。

师:能试着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8、生:黑黑白白、宽宽窄窄

8、师:第一站我们顺利通过了,我们再启程吧!

三、读读认认

1、出示一组新字:萝、茄、菇

2、学生读、辩。

3、讲每一个字所指的都是植物中的蔬菜类。

4、继续出示其它的几组生字进行认读。

(1)炖烧烤(与火有关,都含有煮之意)

(2)扒扛拣(与手有关,都含有动手干活之意)

(3)跺踢跳(与足有关,都含有动脚的意思)

5、读词语:茄子、香菇、炖肉

6、自由再组几个词。

四、作业。

认读新字、新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别形近字并组词。

2、读现代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卡片

教学过程

一、我会填

1、出示形近字。

2、学生辨认,口头组词。

3、学生填一填,师巡视指导。

二、读现代诗。

1、学生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师生纠正读音。

3、教师范读。

4、再给学生五分钟朗读。

5、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读、齐读。

6、学生读后说说读懂了什么?想说些什么?

三、学生谈感受。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普通话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与大家讨论交流。

2、说话时要态度大方,讲文明。

教具准备

课件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们生活在班集体中,我们都爱自己的班集体。可小华作为值周生,却遇到了一件左右为难的事,想知道是什么事吗?大家都来帮帮他吧。(板书:大家都来帮帮他)

二、出示课件或图片

1、学生看图后,议一议。

2、汇报看图所得。

3、分小组讨论问题:小华怎么办?

4、汇报讨论结果:记下名字,教育小龙,让他以后不迟到。

5、请学生上台演一演。

6、学生评价表演者。

三、总结:

同学们知道了班集体的荣誉要每个学生来争取,每个学生要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大家齐心协力,这样的班集体才是优秀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展示才艺

教具准备

才艺展示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聪明的小朋友们,大家尽情地展示自己的才艺吧!

二、分组展示自己的展品。

三、小组评议后选出几个展在黑板上。

四、讲评或评比。

五、把优秀作品展示在展示台。

六、作业:

动手办一份墙报(每人提供一份展品)

更多相关内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