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故事

句文网    发表于:2022-10-31 10:58:33

第1篇:家风故事

无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风、家规、家训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期望对后代的策鞭!是文化和道德的言传身教,是智慧和处事方略的潜移默化!

“孝”: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父母一向告诫我:百善孝为先!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很穷,买不起好吃的东西,但每到春节,父母总会让我把自家磨制的面粉,挑选出来好的给爷爷奶奶、姥姥送去一份,每年如此。潜移默化中,直到自我工作了,有了收入,每次回家总会想着给长辈带点什么;上次回家,虽然自我过的很紧张,舍不得给买东西,把家里的粉皮分了一部分给父母带着。“和”:家和万事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仅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我们家爷爷、爸爸他们都是弟兄五个,每到过年爷爷都会叫我们一大家人去吃饭,每次都是两三桌,然后分别去伯伯、叔叔家吃饭,从小和睦相处,待人接物有大家庭的职责感。自我成家了,喜欢与邻里和睦相处,我们家楼层有四个小家庭,只要我回老家,带的栗子、小米等自家东西就给他们分一点,我们平时相处的很好。

第2篇:家风故事

前不久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据权威机构统计,一个人一生的本事和做事原则,有60%以上来自于家庭教育,而道德修养的80%来源于家庭。起初,我觉得这样的统计数据是建立在国外教育机制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国内的情景与之大相径庭。因为很多的孩子上学之后,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和家庭的接触时间要少于在学校时间;可是前不久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小事改变了我的看法。那是有一天学校放学的时候,孩子们的家长都在校门口等着接孩子,大部分孩子挽着家长的手,有说有笑的离开了学校,有一个孩子的家长刚接到孩子还没走几步就对孩子大发雷霆,甚至快到了大打出手的地步,看到这种情景,我走过去了解情景,才明白孩子因为玩的时候,不细心把鞋子弄湿了,家长看到就骂孩子不细心,我出面劝解孩子家长,孩子也是不细心踩到水里了的,这个家长则不依不饶,继续对孩子怒吼,孩子也被吓哭了。看到这种情景,我耐心的劝解孩子家长,这时家长才吐露真情:原先在来学校之前,她和邻居因为纠纷吵了一架,带情绪来的,看到孩子又不听话,所以生气。

处理完这个事情之后,我细细回想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这个孩子是一个班级里比较活跃也较难管束的孩子——上课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听讲,辅导作业的时候经常心不在焉。正是家长暴躁的脾气,缺乏耐心的做事风格影响了孩子的所作所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有样学样的时候,家长的行为极易影响孩子性格和价值观的构成。所以,家庭和家长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里的一些事。

我的家庭是四川达州桥湾的一个普通农村家庭,有着农村共有的谦虚和朴实,却也有家庭独特的勤奋、好学和崇尚知识的良好家风。它给了我应对生活的勇气和动力,帮忙我在成长的道路上直面挑战,克服困难,使我人生的路在正确的方向上越走越宽。

记得小时候,老家的房子里有一幅字画,是爸爸最喜欢的,那个时候,年幼的我,总喜欢花花绿绿的山水画,并不喜欢那幅字画,有一年除夕,我期望爸爸用新买的画把那幅又破又旧的字画换掉,可是爸爸却把那幅字画挪到了其他的房子里,并且给我说,他喜欢那幅画上所说的,勤奋的人老天都喜欢眷顾和保佑,那个时候的我并不懂得那是什么意思,只明白爸爸很辛苦,每次从外面打工回来,爸爸总是忙着打理家里的里里外外,很少给自我休息的时间。直到之后,我明白那幅字是“天道酬勤”,理解了爸爸的良苦用心,并且学着爸爸的样貌,用勤奋学习来践行这句格言。

小时候的我和同龄的孩子一样贪玩,每一天都和小伙伴泡在一齐玩耍,那时候爸爸常年在外打工,我和爷爷奶奶一齐生活。有一年寒假,天气很冷,但我还是每一天出去疯玩,弄得手上长满了冻疮。爷爷看着心疼就再也不让我去玩了。我哭着闹着要去,爷爷没法,在他的藏书里翻出一本连环画,一边哄我一边说着书的好看,于是在他的指引下,我的注意力成功地转移到了那本书上,思维被他和书成功俘获。从此之后,我喜欢上了看书,书中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使我产生了走出农村,看看外面世界的想法。我至今还记得那是一本缺了封皮的《三国演义》,书随很陈旧,但每个页角都很平整,爷爷喜欢看书,更喜欢藏书,几乎每年都会在旧书摊淘几本书回来,每逢闲来无事,他就拿出那些书,躺在床上翻看。这时候,奶奶经常会打趣般的微笑着说,早看书早考上大学了,爷爷则一本正经地对奶奶说;“你懂什么,我们就是因为没有文化,才会代代是农民,要走出农村,还得多念书啊!”之后,等我上了初中,留宿学校,每周回家爷爷总会对我说,到了学校好好读书,将来考上大学,看看外面的天地。此刻爷爷走了,我依然记得他当年看书的样貌,记着他说的那句话。

此刻的我,即将有了自我的家庭和自我的孩子,我会将这些事告诉我的孩子,告诉她爷爷以往说过的话。

第3篇:家风故事

良好的家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的家风严谨、朴实,那么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往往受到家风的熏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人也不会走上邪路;如果一个人的家风不好,家长不注意管教孩子,任由孩子胡作非为,那么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变成“问题少年”,更有甚者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我很庆幸我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爷爷很重视读书,家里崇尚读书的风气也很浓。我记得小时候,爷爷给我买的最多的不是玩具,也不是零食,而是书籍。爷爷经常说:“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缺乏物质,而是精神上的贫乏。”自从我懂事起,爷爷就教我读《三字经》、《百家姓》,“人之初,性本善”爷爷在教我读的时候,也告诉我其中蕴含的道理。记得有一次,爷爷告诉我:“‘百行孝为先’这句话说的是,我们做人要懂得尊敬长辈,对长辈要尽孝道,一个人对自我的父母不孝,这种人也不能指望他去爱别人。”正因为如此,每当家里吃饭的时候,我们总是把好的东西留给爷爷奶奶吃。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帮我炖了条鱼,还煮了个鸡蛋,我把东西端到爷爷房里,爷爷抚摸我的头,“乖孙,你生病了,这个还是你吃,给你身子补营养。”我回答:“爷爷,我壮得很,没事。”那时,我看到爷爷眼里有一丝泪水。

爷爷不仅仅要求我读书,还让我坚持锻炼身体,爷爷常说:“没有好的体魄,将来怎样为国家做贡献”爷爷爱看历史书籍,经常告诉我一些名人伟事,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周总理,周总理在读书的时候,教师就问他读书的目的,周总理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爷爷经常教导我,一个人必须要把自我所学的东西投身到社会建设当中,要做对国家有益的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爷爷在给我讲“嗟来之食”时,说故事里的主人公不吃别人施舍的东西,最终饿死,这个人很有骨气,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一向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

记得有一次,家里的米用光了,母亲让我去堂婶家借点,堂婶一副势利的表情,直接把我轰出门,“你们家不是很有钱吗怎样跑来跟我这个破落户借米,真是笑话,就是有也不借。”我回到家,把这些告诉母亲,母亲把我搂在胸前,这时爷爷来了,“乖孙,你做得对,既然你堂婶不肯借给咱,我们也不必低声下气,男儿膝下有黄金,人家陶渊明都不为五斗米折腰哩!可是你要记住,以后长大了,碰到需要帮忙的人,你必须要尽力帮忙别人。”爷爷这段话对我以后步入社会工作影响很大,在单位里,每当碰到单位为灾区募捐或者到医院义务献血,我都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因为我明白与人为善,就是于己为善,能够帮忙别人,自我也活的开心,总之一句话:“人善天不欺。”高三那年,我高考失败,整天在家唉声叹气,仿佛眼前仅有高考一条路,当我决定复读一年,再次参加高考的时候,我把自我关在屋里,整天拼命读书做题。那一天,当我收拾好行李准备去学校的时候,爷爷来送我,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天,“乖孙,人生不止一条路,高考只是人生一个片段而已,读书却是伴随你一生的,你要记住,千万不要为考试而读书,要为自我的人生而读书,多读书,学会做人的道理,这才是正道。”在经过村里的状元泉的时候,爷爷说道:“乖孙,这是家

风。

我们村里的状元泉,你喝一口吧。”我捧起一口泉水喝,泉水甘甜清凉。参加工作以后,我依然坚持读书的习惯,偶尔也写写文章,当我看到身边有一些朋友误入歧途,去吸毒、去赌博,搞得倾家荡产,我很庆幸自我一向谨记爷爷的教诲。

爷爷,在你有生的日子里,我会依旧敬你、爱你、恋你,你给我一生的感动,永远都是心弦上那道不逝的风景!

第4篇:家风故事

一日与师兄聊天,他说我张嘴闭嘴“您”“您”的很是奇怪。我反问,“对师兄这不是应当的吗?”“是是,只是觉得你太客气了”“也是从小家里就这么教的”“说的是,此刻的孩子们净不懂规矩的”。我听了一愣,细细咂么规矩这二字,大有国法,小有家规。我妈不是什么文化人,但为人比较体面。从小她对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人活着是要有规矩的,孩子在街上走,穿着打扮看娘的手艺,说话办事显出爹的教养。出来这么多年,每每通电话她从不嘘寒问暖,而是一再叮嘱:这年头早已经没有饿死的了,但在外面混的好坏没关系,别给爸妈丢人就行。甚至在择偶上,她的第一标准无所谓富贵,而是父母要知书达理。话不好听,道理是对的。

细想想,从小我们家里的规矩真是多多。光从吃上说,全家人围坐着用餐,大人不动、小孩不能动,长辈坐在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一般来说夫妻要挨着。有的孩子得宠能够挨着老人,但座椅不可高于长辈。吃饭坐下就不能再换位置,端着碗满处跑那是要饭的。不能拿筷子敲碗,喝汤不许吸溜,吃饭不能吧唧嘴,闭上嘴咀嚼是基本礼仪,小孩吃饭出声会挨骂。夹菜只能夹前面的,不许过河;许骑马夹,不许抬轿夹;骑马指夹浮头的菜,抬轿就是抄底。吃饭时不能一只手在桌下。家有客人,要谨记茶七、饭八、酒满。客人回碗时必须不能说:还要饭吗?得问:再给您添点?

去人家串门,拍门时先轻敲一下,再连敲两下。急促的拍门是属于报丧,本家必不悦。递剪子时手要攥着剪子尖儿,把剪刀柄让给对方。与人拍照合影,轻易不搭对方肩膀,除非是长辈疼孩子。

另外,我们家老人教育孩子还有许多琐碎事。不许叉腿坐着,不许喳喳呼呼,不许嘬牙花子,不许斜眼看人,老说眼斜心不正。不许掳袖子挽裤腿,不许斗楞腿,所谓男抖穷女抖贱。

当然,自我也不是什么都还在守着。规矩是人定的,可能也在变,但与人为善,对长辈、社会、生命的三分敬畏之心、礼待规矩在任何年代、任何国度都不能丢。

第5篇:家风故事

良好家风的是我们创造完美世界的第一步,它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走向。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规、家风不仅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期望,对后代的策鞭,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我的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虽然没有明令家风家训,却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言传身教,构成一种无形的道德力量,为我的独闯世界指引方向。小时候家里很穷,在那个温饱都不能解决的年代里,一家人却有着太多的欢乐和幸福。父亲淳朴勤劳,爱看书,闲暇之余会给我们讲故事。母亲忠厚善良,勤俭节俭,喜欢唱歌,偶尔也会唱给我们听。那时候,我们家破落的院子里,时常飘出欢歌笑语,让艰苦的岁月也变得欢快无比。每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母亲会说:“坚持就是胜利!”;父亲每每都会表现出男子气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父母的教育下,我们兄妹五人,三个大学生,这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来说,所经受的经济困难可想而知。此刻回望,匆匆那些年,所有困顿窘迫竟没有一丝印象,去应对眼前的重重困难,留下仅有一家人进取阳光笑脸和团结奋进完美的画面。

诚然,再和谐的环境也会有波澜,再茁壮的成长也会生侧枝。记得我小时候,因为邻居家的南瓜蔓爬进我家的棉花地,几经周折也没能阻挡它开花结果,瓜蔓缠绕着我家的棉花枝,气势汹汹,大有称雄霸道之势。我势单力薄,拖不动瓜蔓,于是直接把他的南瓜摘回家,还一脸得意的向大家炫耀:“再让它乱爬,以后结的瓜就是我们的。”

这时候父亲没有责骂我,而是让我去拿成语词典来,查一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含义。十岁左右的我,根本不懂父亲的意思,于是兴致勃勃的查字典,找到后拿给父亲看。父亲却让我自我读出来。没等读完,我的脸就红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父亲说:“想想这件事该怎样解决?是要我去跟人家说呢,还是你自我去承认错误?”我想了想,很坚决的说:“自我做的事,自我承担职责。”父亲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教会我如何做人,让我永远记住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这两句简短的话,掌控着我的人生信条,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走的更踏实,更平稳。

父母用行为教导我们怎样做人,传承那岁月沉淀下来的精神之光!我期望我的家风能世世代代发扬下去,实现幸福的四大目标:和谐、礼貌、健康、富有。

第6篇:家风故事

家风就像是一个家族的灵魂,它不是挂在嘴边的唠叨,也不是贴在墙上的名言警句,它是几十年如一日,几代人共同遵守的一个准则,已成为一种习惯的“动作,”而不需要任何外来的强制构成的一种风气。善,则益终生,恶,则恨终生。

事实上,一个人能够没有显赫的背景,也能够没有祖上的万贯家财,但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溯其源,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家风如影随形的伴随着他,熏陶着他。作为父母、长辈对于养成好的家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孩子,耳濡目染,更容易在无形之中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时常看到有泼妇骂街这一现象,更有甚者,竟把家里的孩子叫过来助威,一块骂,甚者大打出手。此刻想想风气是多么的恶劣,也影响了这一家的名声,这坏名声便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没有人愿意和这家人交往,这时候再想改,就来不及了。能够说家风是十分重要的,虽然是一个无形的概念,却能让子孙后代延续的更长,走的更远。

一个家族的风气对这个家族的成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说[华兴资本]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包凡,出生于银行世家,小时候,包凡就受过金融启蒙,他祖父曾是浙江银行高管,给他讲过很多银行家的故事,那些银行大亨的传奇深深的感

染了他。那个年代做银行的高管要么是拥有雄厚的背景,要么是经过自我的努力,而包凡的祖父恰恰属于后者,祖父的经历深深的感召着包凡,如果没有儿时的“积蓄”,包凡又怎样能从摩根士丹利到瑞士信贷再到创立[华兴资本]呢……

父亲一向说:“勤乃发家之本,俭为致富良方”。当看到我们浪费粮食时,就拿《朱子家训》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小时候自然是不理解这么博大精深的古文。在我家里吃多少就盛多少饭,不准浪费,要吃干净碗里的每一粒米。父亲就是这么做的,哪怕一粒花生米掉在地上,也会捡起来搓掉皮放进嘴里。更谈不上浪费了,我们家每一天都是“光盘”哦!

记得小时候,母亲常说,不管干什么必须要守信,这是基本的礼貌,虽然妈妈没有给我讲这个道理,但却总是用行动告诉我这个道理。每次,和别人约定出行时间时,母亲总是要提前几分钟到达,久而久之,我也耳濡目染,学着母亲,养成了守时的好习惯。

如果父亲不从事建筑行业,恐怕我大学就不会问道土木了。小时候见过最多的就是父亲拿着刨刀一下一下削着木头,之后才明白父亲是在做家具,为了生计,父亲夜以继日的工作着。他曾告诉过我:“勤劳扎富根。”父亲总是花很长时间去做一件家具,所以家具做的十分精细,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所以,他做的家具总是很抢手。我呢,往往也会在一旁

也看的入神,估计土木情怀从那时便油然而生了吧,等父亲做完手上的活,我就会拿着他剩下的料头自我做个木剑,陀螺啥的,受他影响,我做的木剑也很抢手,有的被我当做生日礼物送给伙伴了。在那个家庭经济苍白的年代,父亲又使我明白了一永恒的真理——仅有付出的越多,收获得才会越多。

时间不紧不慢的流逝,到之后,父亲开始从事建筑行业,窗前总是呈现出这样一幅图画——深夜了还在研究建筑图纸的父亲。说真的,我是被他这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感动了,那时常自责自我学习还不如他认真呢!由于父亲的知识有限,有一些数学公式他还过来问我。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忙父亲,甚至是并肩作战,当然更主要的是出于对土木的兴趣所在。我想那个阶段的我已经坚定了将来学土木专业的信念了吧!母亲这么多年一向扮演者相夫教子主角,一向支持着父亲的工作,同样,也深刻的教导着我。

家风就像一盏灯,照亮了我前行的路。伴随着我从懵懂无知走向了成熟。你们总是在无形中给我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传递着正能量,真的多谢你们,一向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我。这就是我家的家风,我期望它世世代代传承和发扬下去。

第7篇:家风故事

家风小故事

家风是写出来挂在墙上呢是在父亲母亲的话语里呢还是打小儿就藏在了心里呢一个词,一句话,一段家庭的回忆,都是家风的载体。

家风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家规是一种严格的祖训,自古以来,家家家户都有立家风家规的传统和习惯。那么我家的家风又是什么呢不由得想起从小爷爷在我耳边的叮咛:“做人必须要诚实守信!”那是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发生的一件事,有一天午时,下课了我从抽屉里拿出书包准备放学回家,却意外地发现抽屉里头好像有一样东西,拿出一看,是一块很精致的手表,手表的表盘中间还有很可爱的卡通形象,看着就让人好喜欢,不由得有点动心了。我左顾右盼了一下,同学们也都在忙着收拾自我的东西,没有人注意到我,我下意识将手表攥在了手心里,应当没有人会看到吧,它是谁的为什么会在我的抽屉里是午时活动课其他班级的同学落下的吗要是发现丢了会很着急吧……

可是它又是那么的可爱和精致,不管那么多了,反正又不是我偷的,是它自我在我的抽屉里的,对,想到那里,我的心噗噗地跳地更快了,它归我了!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很得意地向爷爷展示我的“战利品”,我却突然看到了爷爷凝重的表情,“这不是你的东西,做人必须要诚实守信,不属于你的必须要还回去。”爷爷那深邃的眼神仿佛要穿透我的心,看的我不由得低下了头……

这一幕虽然已经过去了很多年,可是只要说起我家的家风,它又会立刻浮此刻我的眼前,爷爷意味深长的话语和深邃穿透的眼神时刻烙印在我的心头,“做人必须要诚实守信,这样才能顶天立地!”这就是我家的家风,我将牢记并始终秉承下去。

第8篇:家风故事

家,是温暖的港湾,是前行的动力。家风是家庭多年来构成的传统风气、风格和风尚,承载着一个家庭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文化氛围、价值观和人生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从小我的父母就经过言传身教,润物无声的将“助人、诚信、为公”的家风传承给了我,对我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乐于助人,传递温暖

我成长在内蒙古科尔沁辽阔草原的一角,记忆里小时候家里的经济条件并不算太好,但妈妈是个热心肠,乐善好施,济困怜贫,总是不计回报地帮忙别人。但凡有讨吃要饭的来了,自我吃什么就给什么,让他们吃一顿热乎饱饭,碰到寒冷的冬季,还要塞上一件厚厚的棉袄。亲戚邻里谁家受困受难了,她必须第一个过去帮忙。记得有一年夏天,我放学回家妈妈对我说,明天要买一台洗衣机,这样就不怕我把衣服弄脏了。但第二天回家,我在屋子里转了好几圈,也没见到洗衣机,跑去问妈妈,妈妈说:“今日隔壁牛牛得了阑尾炎,要立即动手术,张阿姨钱不够,急的直掉眼泪,我就把钱先借你张阿姨了,孩子你要记得,花要叶扶、人要人帮”。妈妈用她做的一件件实事教会我,要始终做一个乐于助人,传播正能量的人。

诚信做人,信守承诺

和所有父母一样,从小我父母十分重视我的学习成绩。有一次期末考试,爸爸对我说:“如果你能考班级第一名,就给你买你喜欢的那件衣服。”,结果那次我真得考了第一名,回到家里发现妈妈已经把那件衣服买回来了。爸爸埋怨道:“我就随口一说,你还真买了,这件衣服很贵的,快去退了吧”,妈妈很严肃地说:“你平时工作忙,教育孩子比较少,但给孩子做出了承诺就要兑现,不兑现孩子会以为你在骗她,她也就学会了欺骗,这不是正确的家教。”爸爸十分赞许地看着妈妈说:“你说得对,对孩子要信守承诺,把衣服给孩子吧”。父母以实际行动为我做了榜样,渐渐的我也懂得了诚信是为人之本,任何时候要信守承诺。

家国情怀,为公为民

记忆里有一幕印象深刻的场景,我和妈妈站在家门口,望着爸爸的身影越来越小,渐渐消失在路的尽头。爸爸是一名普通的基层干部,平日里穿行在大街小巷异常忙碌,谁家里有几口人做什么,他都明白得一清二楚。他常说:“仅有了解每家每户的情景,才能更好地为老百姓做实事”“辛苦我一个人不算什么,只期望大家的日子能过得越来越好”。有一年爸爸被推选为优秀共产党员,明白这个消息的那天,我们都十分高兴地围绕在爸爸身边。但爸爸却很平静地说:“我做的都是一名党员应当做的”。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爸爸的言行为我诠释了什么是为民为公的家国情怀。

家事连着国事,家风连着社风、民风。每个人都要上好“正家风”这门必修课,才能做到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无论走到哪里,无论走多远,家庭永远是人生重要的课堂,好的家风是人生宝贵的财富。今后我将时刻谨记“助人、诚信、为公”的家风,在成长的路上砥砺前行,风雨无阻。

第9篇:家风故事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我们对爸妈的牵挂;是爸妈累的时候一句安慰话;是冬天里为爸妈准备的一盆暖脚水;是我长大后和爸妈的陪伴……“孝”这个字人人都明白,人人都在做,所以,我家的家风第一条就是“孝”!

今日,我就给大家讲讲,前天我家发生的故事。

那是一个周末,我早早地上床睡觉了,迷迷糊糊中听着客厅里吱嘎声,之后是桌子和椅子的碰撞声,“啪!”随着爸爸“哎哟!”惨叫,应当是他摔倒了。我立马翻身起床来到客厅,只见爸爸斜坐在茶几底下,头靠在茶几的扶手,一只鞋拿在他的手上,另一只飞出好远,爸爸满脸通红,眼角额头皱出一条深深的“褶子”,大豆般的汗水衬托着痛苦的表情,原先他喝醉了!

我急忙拉起他,准备扶他回房休息,突然,我的手上感到一团黏糊糊的液体,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我定睛一看,我满手沾满了白色的唾液,其中还夹杂着各种颜色没有消化的食物,细如丝线的金针菇、白色的藕片、红色的胡萝卜……我恶心地打了一个寒颤,那刺鼻的气味让我不由自主地退后几步,怎样办?

恍然间,我仿佛听到妈妈曾对我说,一个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孝敬,因为“百善孝为先”!记得当时我十分自信地对妈妈说,“妈妈,您放心,您老了我决不嫌弃你,我会对您好!”我永远忘不掉那时妈妈看着我的眼神,洋溢着幸福…….

我眼前又浮现出爷爷生病住院时的情境,每一天,爸妈都会提着熬的粥和水果去看望,陪爷爷聊天说话。爷爷因为生病不能下床方便,爸爸就亲自为爷爷清洗便盆,一家人在一齐总其乐融融,爷爷脸上一向挂着笑容,似乎忘记了病痛……

看到爸爸难受的样貌,想到他平时为了我们家辛苦的在外面工作;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刮风下雨,六年来从未间断地送我上学;每次放假,爸爸总是陪伴我玩耍……想着想着,我忘记了眼前呕吐物刺鼻的味道,默默地拿起纸巾……

第二天,爸爸起了个大早,正准备打扫,却看见客厅干干净净,他愣了一大跳,连忙跑来问我:“女儿,这么脏是你帮我打扫干净了?”我微微一笑:“百善孝为先嘛!爸爸,你要不要喝点蜂蜜水呀?”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爸爸眼中闪烁着泪花,听到爸爸轻声地说道:“我的女儿长大了!”

“孝”在我们家成了一种习惯,受着爸妈的影响,我愿意做一个孝顺的女儿,因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爱,并且愿意将这份爱传承下去。

第10篇:家风故事

都说家风是一个家族的传统风习,是在家庭主要成员的影响下自然构成的传统习惯和生活作风。良好的家风会在长辈的言传身教中自然构成,并润物细无声般的伴随着下一代人的成长而源远流长,我家的家风也正是如此……

记得我上小学时候的一件事情,有一天轮到我卫生值日,那日,同学们一个个背着书包放学回家,我开始大扫除,结果在教室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支圆珠笔,要明白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个小学生如果拥有一支圆珠笔,那是相当奢侈的一件事,我毫不犹豫地把它放进了自我的书包,并带回了家。晚上做作业时,把笔拿了出来在我的弟妹面前炫耀,这时被坐在一旁的父亲发现了,问“这是谁送给你的吗?”,我照实说了,父亲立刻沉下了脸说:“明天一上学,立刻交给教师”,“这可是我大扫除时检到的”,言下之意这支笔应当归我所有,“捡到的东西应当归还失主,不是你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它不属于你,不属于你的东西,咱不能要,即使是一分钱也不得贪”。

看着我一脸的不肯,父亲之后说:“你想想,这支笔是你在班级里捡到的,丟笔的必须是你的同学,我相信,这位同学此刻肯定十分着急,说不定晚饭都没有吃呢!”“谁让她(他)那么不细心啊,这是对丟东西的惩罚”,看着我满脸写着的似乎振振有词,爸爸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说:“你们姐弟三个都围过来,爸爸讲个小故事给你们听听”。接下来爸爸开始说他小时候的一件真实故事,他说,小时候他有四个十分要好的穿开裆裤的小朋友,当时几个小朋友经常相约去街上的书摊

看小人书,爸爸小时候那个年代没有广播,看不到报纸,更不用说电视机了,仅有小人书是他们那个年代接触课外知识的唯一途径,所以小朋友们都十分爱看,有一天,一个叫文奎的小朋友告诉大家,他爸爸给他买了一本,大家能够不用到街上去看了,那天他把小人书带到了村边的空旷场地上,四个小朋友别提有多高兴了,互相传看着小人书,深深被小人书里面的故事吸引着,一天的时间立刻过去了。第二天,文奎说小人书丢了,问我们有谁捡到没有,看着我们三个头摇的拨浪鼓似的,他失望了,说,完了完了,这回他爸爸非揍他不可,我必须要把小人书找到。第二天、第三天都没有见着文奎,之后,听村里大人们说,文奎失踪了,可能被骗子骗走了,再之后文奎妈妈疯了……

半年后,我们在其他三个小朋友之一的一个叫小峰的小朋友家里发现了那本小人书……小人书丢了后,我们经常一齐的四个小朋友再也没有在一齐玩过,文奎的爸妈为了寻找文奎从此再也没有在村里出现……故事讲完了,看着我们姐弟三个深深埋下的头……爸爸继续说:“人切不可有贪欲,不是自我的东西,绝对不能要,即使一分钱也不能贪,否则会导致很大的危害,轻则失去朋友,失去友谊,重则危害国家和人民,这样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从此以后,“即使一分钱也不能贪”便自然而然构成了我们家的家风,同时不贪一分钱也成了我们三姐妹各自成家后新一代家庭的共勉之家风。

第11篇:家风故事

我家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小家庭,却有着“不平凡”的家风。说它“不平凡”,并不是说我家的家风有多么“高大上”,而是他在我们家每个人的心中,都是“至高无上”的,是不可逾越的。因为在我们看来,家是欢乐的殿堂,家风就是殿堂的规矩,而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家是幸福的港湾,家风就是港湾的航道,而没有航道就会错综复杂;家是缤纷的花园,家风就是花园的沃土,而没有沃土就没有芬芳的花朵。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中,每个成员之间都相亲相爱,和睦相处。而这样的幸福来源于我的家风之一—百善孝为先。

每到刮风下雨天,爸爸妈妈都会嘱咐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不要出门,都会提前买好新鲜的蔬菜;每看到老人们有不舒服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到跟前仔细询问,或是带着看病,或是不断地电话叮嘱;每次出去游玩,爸爸妈妈选择地点都会研究是否适合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的出行。他们总是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我明白,这是他们孝顺的表现。

于是,每次下楼梯,我都会在姥姥身边扶着;每次盛完饭,我总会第一碗给老人;每次出去玩,我都不会走很快,并且都会看看老人跟上了没有。对姥姥姥爷和爷爷奶奶我是如此,对爸爸妈妈我也是关心着呢!

记得,有一次早上起来,我听说爸爸发烧了,于是我立马学着妈妈的样貌拿来了温度计,先给爸爸试体温,随后给爸爸到了一杯温水,并很严肃地对他说:“还在烧,必须要多喝水。”见爸爸迷迷糊糊的答应后,我又拉着妈妈,着手给爸爸按“套路”,熬起了小米粥。按照妈妈说的步骤和方法,我先倒了小半碗小米,用水进行了清洗,随后坐上锅,点火,搬来垫高的小凳子,站在上头,一点一点往锅里放小米,之后拿汤勺按一个方向不停搅动,快熟了的时候,还不忘让妈妈拿来一个鸡蛋,学着样貌往锅里卧了一个鸡蛋,半个多小时后,小米粥熬好了,我细心翼翼的给爸爸端了一碗。我能看的出来,爸爸很难受,但他还是坚持的起来“香香地”喝了这碗粥,并且一边喝,还一边不住地说好喝,禁不住诱惑,我也喝了一口,“和平日没什么不一样呀”,我诧异地问妈妈,妈妈摸着我的头说,“那是因为你喝到的是粥,可爸爸喝到的是孝心呀”。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这只是我家的家风故事中的一个小小的片段,更多的时候,它往往出此刻一次次餐桌上的夹菜中,一次次生病时的守候中,甚至是一次次出门时关心的叮嘱中。爸爸妈妈对姥姥、姥爷、爷爷、奶奶孝顺,我对爸爸妈妈孝顺,这就是我们幸福美满的一家,百善孝为先的家风,它让我们明白了彼此关爱,它让我们感受到了友爱和谐。而我也从家风中领悟出了爱的真谛,它更像是一颗火种,只要我们用爱心为它助燃,它必须会照亮更多的人,温暖更多的人。

第12篇:家风故事

记得小时候吃饭时,我爸爸先给我爷爷盛饭,爷爷动筷了,我们才敢吃饭,我爷爷就把好的给我吃,我也会再次夹往他的碗中,这就体现了我们“尊老爱幼、孝敬长辈”的家风。母亲从小教导我,吃饭时不能说不吃或不想吃什么什么菜,不剩饭,不浪费;尊老爱幼,不能顶撞父母,要懂礼貌,不说谎话、不爱占小便宜,要诚实守信,以一颗感恩的心去处事待人,父母身传言教的教导我们,“和为贵、孝为先、勤为宝、俭为德”“知足常乐,待人以善”这些至理名言今日正以“家训”的形式出此刻我们的生活中。

好的家风才能创造出好的家庭,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相互体谅、相互宽容、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是家庭和睦的前提,在此基础上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满的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仅有家庭和睦,社会才会稳定。

第13篇:家风故事

开篇前先说下我家的家训:1、欲成才,须先成人;2、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每个家都有属于自我家的家风、家规、家训,要说起我家的家风、家规、家训,那可就要跟我小时候的几件事有关了。

从我懂事起,妈妈就告诉我做人的道理,首先要勤学,意思就是要好学,奋发学习;其次是上进,要不断地上进,用自我的实际行动证明,我能行;然后是诚实,不诚实的人,哪会让别人信任你,依靠你呢;最终是善良,没有一颗善良的心,仅有一颗狭隘的心,怎样为别人着想?怎样会在别人有困难时去帮忙他呢?

五岁时,我就能够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情了。可是吃饭很挑食,不是挑肉就是挑菜,并且还常常剩饭。并且我洗手时,每次洗一次,就要浪费半盆水,洗完后水龙头也不关,白白浪费了很多水。妈妈明白了我这两个不好的习惯以后,对我说:“勤俭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以后就不要再挑食了,并且也不要再剩饭了,并且要节俭水资源。”从那一刻起,我明白了要“勤俭节俭”。

过年时,我到爷爷家去拜年。向爷爷说了声“新年欢乐”。爷爷从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红包,放在我手上,并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孙女啊!你已经六岁了,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级了。我要告诉你三句话,第一句话是尊敬长辈,无论你将来走到

了哪儿,你看到长辈都要有礼貌,尊敬长辈;第二句话是孝顺父母,父母将你带到了世上,并养育了你。长大你必须要报答他们,孝顺他们;第三句话是自强自立,将来你无论做什么工作,都不要依靠别人,靠着自我的实力工作,还要安于现状,勤奋进取。这就是我对你的期望,期望你时时刻刻地记住。”

又过了一年,我要上小学了。我们坐下来打算开个家庭会议。爸爸说:“今日的资料就是讨论家风、家规、家训。目的就是想让你上学后能约束自我管好自我。”我们讨论了很久,才确定下来。

家风就是:勤学、上进、诚实、善良。

家规是:勤俭节俭

家训则是:尊敬长辈、孝顺父母、自强自立。

上学以后,我感觉自从有了家风、家规、家训,无时无刻不在谨记着,约束自我。

第14篇:家风故事

我们家是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五个,孩子们的一辈有八个,都已长大成人。孝敬老人,兄弟和睦,关爱孩子,与人为善,诚实守信,是整个家族的优良传统。

兄弟姐妹之间坦诚相待,遇事相互商量,共同解决。每次家庭聚会,都其乐融融,用婆婆的话说:“看着你们在一齐有说有笑,我什么都不吃也高兴。”

公婆生病住院,儿女们轮流精心照顾。我为公公捶背,同室的病友羡慕地问:“老先生,三闺女捶背舒服吧?”待我们走后,公公不无得意地说是三儿媳。婆婆已八十高龄,每次来住一段时间,我都为她洗头、洗澡。婆婆在城里住不习惯,也从不愿给儿女增添负担,勤劳的婆婆在房前屋后种了许多蔬菜,还养了鸡鸭,不断地带给她的孩子们。

长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们,他们刻苦好学,工作踏实,举止礼貌,愿我们优良的家风代代相传。

第15篇:家风故事

家风小故事

良好的家风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至关重要,如果一个人的家风严谨、朴实,那么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往往受到家风的熏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人也不会走上邪路;如果一个人的家风不好,家长不注意管教孩子,任由孩子胡作非为,那么这样的孩子很有可能变成“问题少年”,更有甚者受到外界的影响而走上犯罪道路。我很庆幸我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爷爷很重视读书,家里崇尚读书的风气也很浓。我记得小时候,爷爷给我买的最多的不是玩具,也不是零食,而是书籍。爷爷经常说:“一个人最可怕的不是缺乏物质,而是精神上的贫乏。”

自从我懂事起,爷爷就教我读《三字经》、《百家姓》,“人之初,性本善”爷爷在教我读的时候,也告诉我其中蕴含的道理。记得有一次,爷爷告诉我:“‘百行孝为先’这句话说的是,我们做人要懂得尊敬长辈,对长辈要尽孝道,一个人对自我的父母不孝,这种人也不能指望他去爱别人。”正因为如此,每当家里吃饭的时候,我们总是把好的东西留给爷爷奶奶吃。有一次,我生病了,妈妈帮我炖了条鱼,还煮了个鸡蛋,我把东西端到爷爷房里,爷爷抚摸我的头,“乖孙,你生病了,这个还是你吃,给你身子补营养。”我回答:“爷爷,我壮得很,没事。”那时,我看到爷爷眼里有一丝泪水。

爷爷不仅仅要求我读书,还让我坚持锻炼身体,爷爷常说:“没有好的体魄,将来怎样为国家做贡献”爷爷爱看历史书籍,经常告诉我一些名人伟事,他说的最多的就是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在读书的时

候,教师就问他读书的目的,周总理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爷爷经常教导我,一个人必须要把自我所学的东西投身到社会建设当中,要做对国家有益的事。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爷爷在给我讲“嗟来之食”时,说故事里的主人公不吃别人施舍的东西,最终饿死,这个人很有骨气,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我一向将这句话作为我的座右铭。

记得有一次,家里的米用光了,母亲让我去堂婶家借点,堂婶一副势利的表情,直接把我轰出门,“你们家不是很有钱吗怎样跑来跟我这个破落户借米,真是笑话,就是有也不借。”我回到家,把这些告诉母亲,母亲把我搂在胸前,这时爷爷来了,“乖孙,你做得对,既然你堂婶不肯借给咱,我们也不必低声下气,男儿膝下有黄金,人家陶渊明都不为五斗米折腰哩!可是你要记住,以后长大了,碰到需要帮忙的人,你必须要尽力帮忙别人。”爷爷这段话对我以后步入社会工作影响很大,在单位里,每当碰到单位为灾区募捐或者到医院义务献血,我都毫不犹豫地报名参加,因为我明白与人为善,就是于己为善,能够帮忙别人,自我也活的开心,总之一句话:“人善天不欺。”高三那年,我高考失败,整天在家唉声叹气,仿佛眼前仅有高考一条路,当我决定复读一年,再次参加高考的时候,我把自我关在屋里,整天拼命读书做题。那一天,当我收拾好行李准备去学校的时候,爷爷来送我,我们一路走一路聊天,“乖孙,人生不止一条路,高考只是人生一个片段而已,读书却是伴随你一生的,你要记住,千万不要为考试而读书,要为自我的人生而读书,多读书,学会做人的道理,

这才是正道。”在经过村里的状元泉的时候,爷爷说道:“乖孙,这是我们村里的状元泉,你喝一口吧。”我捧起一口泉水喝,泉水甘甜清凉。参加工作以后,我依然坚持读书的习惯,偶尔也写写文章,当我看到身边有一些朋友误入歧途,去吸毒、去赌博,搞得倾家荡产,我很庆幸自我一向谨记爷爷的教诲。

爷爷,在你有生的日子里,我会依旧敬你、爱你、恋你,你给我一生的感动,永远都是心弦上那道不逝的风景!

第16篇:家风故事

李翔的家规家训及家风小故事

家规家训:粒米虽小君莫仍,勤俭节俭留美名。

注释:粮食颗粒虽然很小,可是我们不应当随便丢弃,浪费粮食。因为那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干活得来,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应当节俭。

家风故事:

每次爸爸妈妈带我去亲戚家玩,亲戚见了我都会说我瘦。妈妈说我只长个子不长肉,都是不爱吃饭惹的祸。前两年我吃饭还要爸爸妈妈喂,塞到嘴巴里的饭,有时候还是吐出来,常常弄得身上地上都是饭粒。此刻长大了一点了,自我吃饭了。可是,如果妈妈做的菜不和心意,吃饭就没有胃口,吃了二三口就不想再动了。如果爸爸妈妈硬要让我吃完,我就会装肚子痛,牙痛之类的,他们也就拿我没办法了。

此刻我上学了,我学到一首古诗,叫做《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虽然诗中的句子妈妈一向提起,我也明白了这首诗的意思,但我并不以为然,真正让我体会到诗中含义的是我和爸爸回老家的奶奶家的那次。

奶奶家的门前有一块菜地,菜地里种了很多蔬菜。我们到的时候奶奶正在地里干活,我好奇地走过去看,原先奶奶在给菜除草,我觉得挺好玩,也跟着一齐动起手来。没想到干了一会儿就觉得腰酸背疼了。奶奶说要吃到菜不仅仅要除草,还要给它们浇水,施肥,打农药等等,原先种蔬菜这么辛苦!吃午饭的时候爷爷和奶奶说起他们小时候的事,那时

碰到十年荒灾,常常没有饭吃,为了充饥,经常吃一些树皮、野菜,如果谁家的粗粮能填饱肚子,那就十分幸运了。当时爷爷最大的愿望就是以后能够吃饱,能够餐餐吃上一碗白米饭。我听了感觉很惭愧,心想以后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第17篇:家风故事

我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祖父母那一辈是农民,爸爸妈妈也只是普通劳动者的一员。所以,我们家并没有固定的家训。但即使这样,我还是从长辈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其中最重要的有两点,那就是:诚信待人,认真做事。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是前人对于诚信的理解,这足以说明以诚待人的重要,信守承诺,是人们你来我往的最基本的纽带。可是,小时侯的我是不懂这些的,直到那件事的发生,才让我对于这一点有了深刻的认识。

那是一年春天,我和小伙伴们约好准备趁一个周末去春游。但不巧的是,就在我们准备出行的头一天,我收到妈妈给我准备的生日礼物——一套《哈利·波特》。对它我已垂涎许久,一收到我就迫不及待地看起来,一套七册,一天哪里能看得完?于是,第二天我便放弃了与小朋友一同出游的打算,在家里悠哉悠哉地看书了,全然忘了约定这回事儿。

之后,这事儿还是被家里人明白了,虽然大家都没再提起,可是,有意无意的,爸爸总会给我讲起《曾子杀猪》《金斧子和银斧子》这一类的故事。就在那几天,身体不好的姥姥突然准备要回趟老家,听妈妈说,再过几天是二姨姥姥的七十大寿。姥姥的姊妹们以往约定过:不管是谁,七十、八十大寿的时候,大家都要聚会庆祝一下。家里人也没有阻拦姥姥,她还是坐了两天的车,辗转赶回老家了。这件事给了我深深的触动:身体不适的姥姥都能遵守多年前的一个约定,而精力旺盛的我却不能信守承诺,还要给自我找借口。真是羞愧呀!这件事之后,我再没有做过失信于人的事。

成长就是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里的长辈们,不仅仅教会了我如何诚信待人,还教会了我怎样认真做事。

我比较喜欢手工制作,记得刚开始学折纸的时候,异常喜欢折各种各样的纸花,但往往因为不够认真,折叠的步骤没有搞清楚,线条也折得不够合理,导致最终的成品,总是和原作相差甚远。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目睹了爸爸整理信息、上交报告材料的过程。那时的他神情专注、一丝不苟,有时直到烟烧到手指头,才会从冥思中反应过来。那个镜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从此,再做手工的时候,我都会格外的认真,细心的琢磨,所以此刻,我的折纸技能也越来越出色了,很多小作品都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此刻想想:有时候,家风家训并不需要拘泥于文字的限制。这些从长辈身上,学习来的为人处世的习惯,可能要比那些干巴巴的文字更能影响人,它们也必将一向伴随着我成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使我更加出色。

第18篇:家风故事

润物细无声,勤俭入心扉

先生的曾祖父自幼失怙恃,生活过得十分清贫。他靠着自我的手艺养育了六个子女。生活的潜移默化中,孩子们都养成了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子女们长大后各自成家立业,踏踏实实的工作,朴朴素素的生活,虽然没有过上大富大贵的生活,家家也都是和谐美满。每当过年回家的时候,都是满满的一屋人,曾祖父每每这时候都是喝着酒乐呵呵的。

祖父母都有一双巧手,祖父善于木工,祖母善于绣花。家里的小木凳基本都是祖父用剩余的木材敲敲打打做成的,结实而耐用。先生的祖母,很小

就作为祖父的童养媳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耳濡目染了家庭的变迁,更是将曾祖父的勤俭朴素的生活习惯发挥到极致。家里的小物件,即便看着没用的都能在她的巧手下变废为宝——零碎布加五彩线在祖母的飞针走线中成了宝宝的虎头鞋;废弃的饮料瓶变成了吊兰的新家;旧铁锅装满厚厚的泥土,春天撒上种子就是一个小小的菜园子了。如此种种,真是数不胜数。

守护传统,承传血脉。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没有精美的宣纸衬托,“勤俭朴素”已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将慢慢传承下去。

第19篇:家风故事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仅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仅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最近,随着“家风”一词火了起来,脑海中不禁涌现出爷爷奶奶教育我的一幅幅景象。

小时候,每次上学校之前,奶奶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和同学打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回来跟我说,我去找你们教师。”!奶奶生怕我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老是有事没事给我上“政治课”,讲一些经典的故事,教育我遇事要宽宏很多,在学校要和教师、同学和睦相处,不要动不动就和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奶奶的谆谆教诲之下,我基本上没有和教师、同学发生过矛盾。爷爷爱给我讲很多关于他当年服兵役的经历,告诫我:“此刻的年轻人没有几个能吃苦耐劳的。你要从小学会能吃苦,否则不能干成什么大事!”爷爷还教导我:“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仅有经历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环境,才能造就真正的人才,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方可出类拔萃。也许这就是“天将降大任于是

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想。此刻,我已经快步入初中了,早已养成了乐于助人、艰苦朴素等好习惯。仔细想想,这些都和我们家的家风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奶奶还是在每次去学校之前给我上“政治课”,

爷爷还是时不时在饭前饭后给我聊聊关于勤俭节俭、艰苦奋斗等等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十分乐于聆听他们的一言一语,因为那正是我们家的好家风。

我一向在想,树立端正的家风,继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是值得弘扬的民族文化。如今社会一些不良习气已逐渐退出人民的视线,“正能量”得以传递,如再加上优良家风以打造,那么咱们社会的风气将会更加纯洁,人民的生活将会更加完美,国家的未来将会更加繁荣昌盛!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我家就存在着:尊老爱幼、团结友爱、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宽容。

我们家尊老爱幼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上次在公交车,我坐在座位上,慢慢变得拥挤起来。在彩虹桥这站,上了一位老人,大约有七十多岁,我便把座位让给了那位老人。但老人说:“不用了,你坐吧。”我用了很多办法说服这位老奶奶,她才肯坐下,老人还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呢!”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在家里还是外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让着我们,而我们也要听他们的话,所以,尊老爱幼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记得有一次,在春光市场的时候,有两位阿姨买了一袋西瓜拿不动正犯难的时候,就把我叫去了,于是我叫了两个小伙伴帮阿姨把西瓜一个一个弄到了车上。事后爸爸说:“你有勇气去帮忙她们,就代表你有着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你今日好棒啊!”经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要有一颗善良、帮忙他人的心,用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那就是金子般的心。每个家,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善良,多一份尊敬、谦让、团结。世界将会变得更完美!

第20篇:家风故事

国家有法律,我的小家有规矩,我家的家风小故事我来说说珍惜粮食和水资源。

记得我以前,吃饭会掉米粒在地上、有些菜掉在桌子上、还有时候去外面吃自助餐我拿了好多吃的,根本吃不了!这些时候,妈妈都会教育我说不能浪费粮食,饭菜要吃多少拿多少,更不能把食物掉在地上或者桌子上,这些都会造成浪费。妈妈教我的第一首诗是《悯农》,我们的国家人口很多,每一天都需要很多的食物供应,虽然我们此刻很幸福富足的生活,可是也有一些地方的小朋友吃不了那么好、那么饱,我们应当珍惜此刻的生活、更应当珍惜食物和粮食,绝不能浪费。还有更宝贵的资源是水,我们国家的水资源是很紧缺的,异常是北方很多用水是从南方调配过来的,并且水经过处理构成我们能够使用的自来水也需要异常多的程序和很多人力财力支撑,更不应当浪费。我从小喜欢玩水,妈妈常跟所说,水用多少接多少水不能浪费、刷牙和洗手时不用了要把水龙头关上、有些清洁的水能够多次使用。

比如,我帮外婆洗菜,洗过菜的水能够倒入桶里去擦地,洗过菜的水我还帮外婆浇花,这样节省了很多水资源。妈妈给我看过一些照片,在非洲很多地方的小朋友喝不上水、吃不饱,瘦瘦的、嘴唇干干,我觉得他们很可怜。

珍惜粮食、水资源是一种美德,这样的家风一向教育着我,我也会一向坚持和传承下去。

本文标题:家风故事

本文地址:https://jz238.com/sy/270227.html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