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文章标题总结(一):
1、设喻用象,意蕴无穷:比喻生动形象。
2、化用古诗词,华美典雅:中国古典诗词数不胜数,脍炙人口的名句更如群星璀璨,都能够是作文取题的借鉴来源。
3、标题要与全文契合,简洁大气:让标题能简述文章的要义、恰如其分地概括文章的主要思想。
4、拆字比较,深邃理性。
5、巧用对偶,山水相映:对偶使题目有韵律美。
6、以小见大,新颖独特:构成鲜明比较,引起阅读兴趣。
好的文章标题总结(二):
标题是文章主旨和读者认知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供给给读者窥视文章资料的独特视角。大小标题设计精巧新颖,能有效增加文章的美感和吸引力。异常是文章小标题的拟写,最考验文秘人员的文字功底和学识厚度。那么,如何才能提炼出贴合文章主旨、准确简明,既有思想高度,又有理论厚度,兼顾形式美和资料实的小标题呢?笔者认为,小标题和总标题一样,根据文章资料不一样,拟写手法千变万化,要制定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公式”,那是不现实的。笔者仅从个人写作实践出发,大致总结为“四先四后”,以期抛砖引玉。
一、先明意图后谋设计。标题服务资料,资料体现意图。在构思框架、设计标题时,首先要研究这篇文章要用在什么地方,主要讲什么资料,要到达什么效果?比如,用于领导会议讲话,标题设计要凝练有力、通俗易懂;用于对上汇报、对外交流,标题设计要凸显亮点、体现特色;用于演讲致辞,标题设计要合时应景、有感而发;用于报刊发表,标题设计要注重文采、平实达意;用于信息简报,标题设计要生动活泼、个性鲜明,等等。当然,这些仅是相对而言,在写作实践中,拟稿者要独立思考、灵活运用。
二、先按套路后添新意。往大的方向讲,设计大小标题的过程,其实也是谋篇布局、构成提纲的过程。比如,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稿有通用模板,一般划分为“提高思想认识、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组织领导”三大部分,这个已是约定俗成的套路,不必刻意追求什么“伟创新”,只需在层次安排、观点提炼、句式结构等方面进行“微创新”即可。再比如,讲党建,离不开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等资料。讲经济,离不开项目、园区、实体、产业、市场、软硬环境等资料。拟稿者在熟悉工作、了解情景、掌握素材的基础上,接到一项写作任务后,应立即能够在脑子里构成一个立体模型,从相关的人与事,前与后,上与下,虚与实,点与面,长与短,新与旧,左与右,宏观与微观,专业与综合,深入与表现等角度进行充分联想、广泛拓展。然后根据文稿要求、素材资料,再对写作提纲中标题进行推敲琢磨,设计出富有新意、恰到好处的大小标题,切莫在列提纲时就在标题上费尽心思。就是说,秀外必先慧中,先拟出中规中矩、具有可塑性的"“粗胚”,再来想办法雕琢成让人耳目一新的“精品”。
三、先有灵感后图整合。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标题制作的灵感从哪里来?首先,从素材资料来,从上下文中找出事物规律性、思想闪光点提炼出小标题。其次,从平时积累来,受相关会议讲话、文件、新闻及文论、古诗词、名言警句中的一字一词一句得到启发。第三,从交流探讨来,领导的片言只语、座谈讨论的发言,甚至是QQ群里的聊天,经别人稍加提点,可能立即触发灵感。笔者接到大任务时,比较喜欢“卧思”,就是晚上睡前在床上胡思乱想,往往在半睡半醒之间,灵感从梦中闯进来,进而生发拓展,一组标题基本成型。于是,赶紧爬起来,奋笔疾书,一气呵成。有时是顺手拿起笔记本、文件夹、报纸随意性地翻翻,或者是上网浏览下,经常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先能达意后求传神。精练隽永的小标题能够起到醒目提神之功效。然而大拙至美、大道至简。美食大家汪曾祺说故事:“有一次有几个朋友在一家会餐,规定每人备料做一个菜。王世襄来了,提了一捆葱。他做了一个菜——焖葱。结果把所有的菜全压下去了。”读到此节,心向往之。
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席间各位也是见多识广,王世襄能用最简单、最常见的食材独领风骚,平淡之中更显厨神本色。时下,从中央到地方都提倡“短、实、新”的文风,鼓励讲大白话、大实话、乡土话,走的是平实、直白、传神的群众路线,这对我们公文写作,异常是标题制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有的拟稿者喜欢采取打比方的修辞手法来拟写标题,这个要做到贴切、自然、生动并不容易,是对生活阅历、思维联想和文字驾驭本事的综合考验。比如,我们经常接触的打补丁、格式化、快捷键、重装、拷贝、备份等电脑专业词语,这些能够用到谈学习和修养文章里吗?比如,田径场的赛跑,起跑、提速、跨栏、接力、冲刺,这些词语能够用来谈产业发展吗?比如,曲艺节目常用的吹、拉、弹、唱,这些词语能够用来谈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吗?还有,身体部位、工艺流程、农民耕种、交通驾驶等等各个领域、各项事物都能够尽情联想发挥,关键是要想得到、用得巧、描得像、扣得紧,不要让人感觉生搬硬套、以文害意。
好的文章标题总结(三):
文章标题写作八大方法
1、借力打力式,就是借助当下热点事件展开话题,或是借助权威数据解析,或是模仿优秀作品进行改编。
像前段时间大火的《三分钟》,许多人借助这个热点,给标题注入与之有关的信息,比如:《陈可辛的三分钟,真的仅有三分钟吗?》这种标题的文章是有人去点击查阅的,因为他们想了解这个身处火热状态的视频到底有什么看头?他们也很好奇你对这个视频有什么异常的理解,能够让他们产生共鸣?
按照这种方法,我给自我的文章题目改为《二胎时代,宝妈如何赚更多钱》。从开放二胎到生育二胎,乃至以后的二胎教育,都是今后一段时期的热门话题,很能吸引大部分宝妈,异常是二胎宝妈的点击阅读。
题目里提到的赚钱,放到文章里其实也没有异常恰当,只能稍微沾上边,可是当宝妈和赚钱二字放在一齐,就是一股魔力,足以吸引更多读者阅读。
2、鼓弄玄虚式,基本就是各种问:疑问、反问、提问、明知故问;怎样样、怎样办、有哪些、在哪里。比如:《年度总结的正确打开方式,你明白吗?》,用的就是提问式,有需求的人会觉得这篇文章是一场及时雨,自然会打开来看,因为他们想从你那里获取对他们有益的信息。
按照这种方法,我给自我的文章题目改为《宝妈只能围着老公孩子转吗?》,题目用到的是故弄玄虚式。“围着老公孩子转”能够让读者产生共鸣,从而有点击阅读的心理?同时渴望从文章中获取有效的方法,让自我摆脱此刻的困境。
3、情不自禁表达的方式,抒发自我想要感慨的资料,举些形象的例子,数字型:《通往成功的8个好习惯》;夸张型:《全中国最受欢迎的文案》;诱惑型《工薪族月入过万,我是怎样做到的》;恐吓型《手机党的致命事件》;比较型《你的穷,我的富》。
按照这种方法,我给自我的文章题目改为《这4个阶段记录我的成长之路》,题目用到的是数字型。用最简洁直接的方式吐露我想告诉大家的东西。
4、金玉良言式,在标题中加入如何、怎样、最好这些词来教你一些正面的观点,让你看完标题有意气风发之感,迫切想要了解文章能给你带来的好提议。
按照这种方法,我给自我的文章题目改为《如何边带娃边上进》,某平台对宝妈做过调查,百分之七十宝妈会有忙完一天,毫无意义的感觉,所以宝妈对边带娃边上进的话题会更有兴趣。这种题目带入如何字眼,重点在于抓住读者好奇心理,吸引范围内的读者。
5、刨根问底,设置悬念。求知欲,好奇心—这是人的永恒的,不可改变的特性。哪里没有求知欲,呢里便没有学校。苏霍姆林斯基在《教育的艺术》里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类特有的,写好标题一样能够利用人的好奇心理,让文章因题目变得抢手。
按照这种方法,我给自我的文章题目改为《当初我为什么想用写作兼职》,这样的题目,但凡有兼职念头,又找不到方式,或是对写作感兴趣的读者都会想看。
6、用敏感的字眼撩大众,人有七情六欲,但对情欲的挖掘总是隔着一层纱,所以人们对此乐此不疲。撩,要撩得欲迎还休、若隐若现,题目用这种方式,带点敏感字眼更能增加趣味性,利用擦边球效应吸引更多读者。
按照这种方法,我给自我的文章题目改为《这种出轨,老公同意了》。出轨是一种社会现象的变称,多是为满足心理需求在精神或身体上转移寄托。将文中写作喻为出轨对象,利用的就是擦边球效应。
7、耐人寻味式,用一种让人看了能够引起共鸣,仔细体会、琢磨的句子做标题。不要说得太透,点到为止,剩下的留给你遐想,才能激起你的兴趣。
按照这种方法,我给自我的文章题目改为《再不努力,我们就老了》。用这个题目,主要是从引发共鸣的角度出发,抛出共鸣点让读者有所深思。
8、开门见山式,直接了当,不拐弯抹角,能够更好吸引读者眼球,让观众清晰的看到你所要表述的资料,明白是否对自我有价值,能够直接吸引部分有直接需求的读者。
按照这种方法,我给自我的文章题目改为《宝妈兼职写作之路》。题目真的一目了然,读者明白我是宝妈,明白我要写兼职写作的资料,这样她们能够有针对性选择是否查看。
没有好的标题,文章自然缺乏点击率,阅读量也就上不去。这种情景下,写出来的文章长期得不到良好反馈,我们的热情会被慢慢磨灭,写作之路也就难以往下走。
修改题目能够做到最直接的改观,我们能够从题目变化开始,用同一篇文章做实验,找到贴合自我又能吸引大众的标题风格,在写作领域扬帆前行。
好的文章标题总结(四):
一、好题目要有切入精度
题目的切入精度,指题目切入点细小、主题明确,且能准确表达文章的核心概念和主要观点。很多作者习惯于用一些大而泛的题目,这种题目切入口大,作为书的题目或者重要长篇报告的题目是能够的,作为三五千字的基础教育类文章题目就不太适宜。这类题目缺少资料焦点,容易因多个写作点而分散笔墨,导致文章结构松散、资料空泛。
基于一般作者写作的客观现实,笔者认为能够采取“细分:大视角,小切口”的策略,逐步将“大视角”的题目进行分解,直至找到有必须特色的“小切口”题目。如,《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就是一个大视角的题目,我们可经过如下过程逐级细分(其中黑体部分为“细分”后的“切口”),提高切入精度。
《教学有效性研究》
→《评价有效性研究》(教学有效性还能够从教学设计、情境创设、课堂组织、合作学习等角度切入)
→《纸笔测验研究》(评价还有构成性评价、口头评价、技能性考核等)
→《终结性纸笔测验研究》(还能够研究过程性纸笔测验,其“诊断改善”“以考促学”等功能是终结性纸笔测验不具备的)
→《终结性纸笔测验命题研究》(还能够研究测验的功能、历史发展、相关理论、国际经验等)
→《终结性纸笔测验命题资料研究》(还能够研究命题的形式、原则,题型结构,命题人背景对试题命制的影响等。)
→《终结性纸笔测验命题资料结构研究》(还能够研究资料的信度效度、与考纲课标的一致性、变化趋势、来源背景、主要特点等)
很显然,从上往下越分越细,越细越难写。很多作者看到《教学有效性研究》这个题目能够简便地写出三五千字,而看到《终结性纸笔测验命题资料结构研究》却很难写出三五百字。可见,题目切入精度越高,写作越难,好在写与发的难易程度往往是成反比例的,有时“写得痛苦”,但“发得容易”。
二、好题目要有思维高度
题目的思维高度,指题目对人思维产生的影响,涉及视野的宽窄、思维的深浅、格局的大小。好题目能以小见大,透过现象揭示本质,使人深受启迪。要使题目有思维高度,笔者认为能够采取如下策略。
一是从特例到规律。很多作者的写作源于对教育教学中某项活动、某个行为、某个问题甚至是某句话、某个动作的特定思考,就事论事的写作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意义和可读性,若能将这些具有鲜明案例特征的问题、分析、做法、思考提升到某类问题或现象的普适性特征、规律和策略,其思维含量和理论意义自然增加。如,关于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有a+b+a+b、2(a+b)两种,多数教师仅仅将前者作为掌握后者的过渡性算法,但事实上这两种算法并不是主与辅、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而是各有独特价值和适用条件。
浅层思维的写作一般关注对这两种算法的分析,拟出的题目极有可能类似《关于长方形周长两种算法的思考》《a+b+a+b只是一种过渡性算法吗》。有作者却透过特例看到规律,将“具体算法”提炼成“数量关系表征”,将“a+b+a+b”等算法提炼成“原生态表征”,将“2(a+b)”等算法提炼成“精致化表征”,并别出心裁地拟出题目《数量关系表征:原生态与精致化的辩证思考》[2],极具吸引力。
二是从表象到原因。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是实践取向的,所以写文章常常关注做了什么、怎样做、有什么效果,而对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有什么与众不一样等不太关注[3]。如,某作者以往写了《关注教材变化细节》一文,笔者提议如下:其一,细化选题,仅仅围绕教材中与学习起点有关的变化写,将题目初定为《学习起点:逻辑性与现实性的分裂和融合》,也能够定其他更小的切口来写作;其二,放大格局,仍然围绕教材变化细节按原素材写,将题目改为《关注细节,见微知著》,并从数学知识体系、学生认知规律、教材编排体系等角度论述“知著”,这样就能够使题目的焦点从“见微”转向“知著”,从对教材细节研读可能产生的“一叶障目”局限转向“一叶知秋”的大格局和深度思考。
三是从学科到教育。教学以学科知识为本位,教育以跨学科和超越知识的发展为本位。数学教师固然要立足数学学科,体现数学学科特性,但有些数学学科的经验同样适合其他学科。这时,如果跳出数学学科视野,从教育角度阐述,就会使文章更有普适价值,扩大文章的潜在读者群和可投期刊的范围。如,笔者根据小学数学学科案例和修改经验撰写了《留心,处处皆选题——教育教学写作选题方法谈》[4]一文。当题目从学科转向教育时,相应的思维也由数学特点转向教育共性。该文虽然源于数学学科且全部借助数学案例分析,但思维已超越了数学学科,超越了小学阶段,甚至超越了基础教育阶段。
三、好题目要有学术深度
题目的学术深度,指题目的用词和表意有必须的学术味道,指向某些学术概念并能揭示其本质。如,写生活化教学文章的题目常常由“学段”“学科”+“生活化教学”+“实践”“策略”“途径”“思考”“探索”构成,这样的题目切口大、指向不明、学术性淡,但十分普遍。同样是写生活化教学,如果将题目拟为《指向基本活动经验积累的生活化教学》《从生活到模型: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旨归》《“知”“行”关系视域下生活化教学研究》《基于知识形态的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其学术性明显增强,更容易引起修改(读者)的阅读兴趣。
教师最丰富的资源来自实践,其写作思维和表达惯习必然偏感性、偏表象、偏经验,这是正常现象。离开了实践和经验,教师的写作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失去生命力。可是,仅仅是实践经验的记录和整理,其学术价值必然不高,发表必然不易。根据教师的职业特点和写作现状,笔者认为能够经过“追问:低入手,高出手”策略,增加题目的学术性。
现结合对学生掰手指计算“9+几”的思考,谈谈如何拟出具有必须学术性的题目。很显然,多数读者凭感觉和经验就能够简便地拟出《“9+几”教学的实践思考》《学生“掰手指”,教师怎样办?》《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思考》类的题目。题目拟得是否有学术深度,跟拟定题目前的思考深度有直接关系。笔者在应对这一问题时并没有急着拟题目,而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渐进性的思考,具体思考了以下问题[6]:(1)如果不优化,掰手指的学生将来怎样办?(2)教师讲或优生指导的本质都是引导掰手指的学生放弃教师潜意识中的“低级算法”———掰手指等,掰手指的方法是该“摒弃”还是“升级”?(3)掰手指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手指动作背后有怎样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结构,这些是否存在与目标算法——“凑十法”的逻辑联系?(4)运算技能有哪些类型,是否存在层次关系?(5)以掰手指等为特征的动作技能和以“凑十法”等为特征的心智技能的异同是什么?前者是否存在转化为后者的可能途径?对这些问题深入思考后,就可能拟出《基于自主建构的运算技能教学》《掰手指算法的心理过程及其结构化表征》《动作技能走向心智技能的可能及其实现》等题目。要拟定出有学术性的题目,就必须不断地思考“本质是什么”“为什么”
“还有什么”“有什么理论”,并借助网络和专家弥补自身理论的不足。
要拟出有切入精度、思维高度、学术深度的好题目,实属不易。所以,目前“箩筐式”“大众化”题目“流行”,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作者方面的原因。对很多作者而言,要进行“小切口,深挖掘”式写作,拟出一个好题目难度较大。“箩筐式”“大众化”题目既容易拟,也容易写,只要把相关的资料围绕主题一凑就能写出洋洋洒洒的几千字,很省事。二是修改方面的原因。修改工作量较大,对题目进行精细加工劳神费力,有时题目调整了还得调整文章的重点和结构,得跟作者反复沟通,作者还未必领情,太费事。三是榜样方面的原因。那里的榜样既指已经发表的文章题目本身,也指部分专家对题目的态度。专家稿件尤其是新近研究成果和体现研究特色的成果总是被“抢”,所以有些专家就懒得在题目上下功夫。此外,部分收作者发表费用的期刊对文章质量把关不严甚至不把关,对文章题目更没要求,也助长了部分作者的惰性思维。
当自我的姓名还不足以引起修改和读者的兴趣时,作者需要经过对题目的精致加工,争取他们对文章“多看一眼”。所以,要想在作者认可度较高的期刊发表文章,就必须改变“省事”的心理,抱着“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的心理,对题目进行深度加工,即使拟不出有切入精度、思维高度、学术深度的题目,也要使题目尽量具备以下特点:一是针对性,即体现“解决了什么问题”;二是新颖性,即体现“有什么创新资料”;三是独特性,即体现“跟别人有何不一样”;四是观点性,即体现“主要观点是什么”;五是召唤性,即体现“与读者有何关系”;六是实用性,即体现“读了后有什么用”。当然,拟出好题目还只是写作的第一步,文章的提纲制作、价值提炼同样重要,同样需要深度研究。
好的文章标题总结(五):
制作肩题、主标题和小标题的法则
“新闻故事化,故事小说化”,制作纪实特稿的肩题、大标题和小标题的法则,结合作题实践,总结其中的经验,制作标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坚持题文一致
2、善于多作实题
3、注意用好动词
4、力求字少意多
5、注入感情色彩
6、杜绝溢美之词
7、讲究准确无误
下头逐个划重点
1、坚持题文一致
坚持题文一致,是制作标题的基本要求。文,是标题的基础、依据;题,是文的概括、反映。所以,两者必须一致,不能相互游离,题不符文。
2、善于多作实题
从表意程度上来研究标题,标题有实题、虚题之分。在实践中,大多十分注意多作实题。因为仅有“实”,才能使资料跃出“水面”,使读者一目了然。而虚题,则看不出问题所在,得不到要领。
提倡多作实题,并不是说虚题一律不能用。一般肩题用虚题的时候较多,用以修饰、描述场景等。但从标题(肩题、主题)整体上来说,不宜用得过多,比如有的标题把肩题、主题都作为虚题,那就会使人不得要领,也有违标题制作的要求。所以,用虚题时必须要注意得当、稳妥,恰到好处。
运用虚题有下头几种情景:
①肩题虚,主题实
这种情景是很多的,肩题在那里承担了修饰主题的作用。
②肩题实,主题虚
③主题虚、副题实
在标题中,副题都是实题,起补充、解释、说明的作用。这样就给主题能够做成虚题留出余地。
当需要把主题做成虚题时,主题必须与肩题或副题相配合、相联系而存在。不能把主题作成虚题孤零零地排成一行。
3、注意用好动词
在标题中,动词是用得最多的。用好动词,标题才能生动、具体、鲜明。
有经验的修改都十分注意、强调动词的运用。他们甚至认为,好标题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有力的动词。可见,用好动词十分重要。
4、力求字少意多
前面讲到标题贵在精炼、简洁,字数不宜过多。但字数少,并不意味着表达的意思就少,或者不完整。有经验的在做题时,不仅仅讲究字少,并且还追求意多。也就是说,尽量在较少的字数里表达更多的意思。
做到字少意多,要有必须的文字驾驭水平和对事物的概括分析本事。这需要在做题的实践中,反复磨练,逐步提高。
5、注入感情色彩
标题要吸引读者,同时还要打动读者。使读者在了解事实的同时,受到情感的感染。所以,做题时要十分注意注入感情色彩。
或赞叹,或同情,或谴责,或义愤,或委婉,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十分鲜明,给读者以极大的感染力。标题有导读之功能,富有感情色彩的标题,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点。
6、杜绝溢美之词
这种状况要改变。如果这类题用得太多、太频繁,读者就不感兴趣。制作标题要具体、实在。
7、讲究准确无误
制作标题需要对资料进行概括,但要注意概括地准确无误。如果概括地不准确,甚至产生差错,那就有失标题的意义,甚至产生误导。
标题要做到准确无误,必须要仔细斟酌。要弄清、弄准所使用的词语、概念的范围、界限,不可想当然。
本文标题:好的文章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