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11-13 16:20:58

第1篇:最新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及重点]

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变化写景的手法

2、体会贴切的比喻对表现景物的作用

[教学课型及课时]

1.教读课

2.一课时

[媒体设计]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见过大海的同学描述一下所见到的大海的景观.教师用深情的语言讲解:蔚蓝的波涛,金色的沙滩,雪白的浪花,翱翔的.海鸥,一定会让你流连忘返.然而海滨的夜景其实更美.尤其是夏夜.下面就请著名作家峻青带我们一起去领略下大海夏夜美景吧.(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教学新课

(一)、明确教学目标及重点(略)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轻声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用横线画出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注音,能把课文顺畅的读下来之后,放声朗读。读之前,请学生思考:如果让你也做一个电视编导,将本文编排成一部电视专题片的话,你将拍摄哪些主要的镜头?

(三)师生共同研习课文

(以学生自主探究讨论为主,教师只点拨要点即可)

1.如果让你也做一个电视编导,将本文编排成一部电视专题片的话,你将拍摄哪些主要的镜头?(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评)

明确:首先应该拍摄一个大夜景,拍一下海滨幽美的夜色。准备拍摄三个镜头:

⑴摄制的第一个镜头的主要景色应是霞光,霞光是以燃烧的样子呈现在画面上的。

⑵接下来的第二个镜头的主要景色应是主要景物是启明星,启明星是以明灯的样子呈现在画面上的。

⑶摄制的第三个镜头的主要景色应是灯火,灯火是以星斗的样子呈现在画面上的。

其次,拍摄完幽美的夜色后,下面我们的摄影镜头再拍人物。可是,我们作为摄影师又有些为难了,因为有些东西是摄影机难以拍摄的。(师生讨论,那些东西难以拍摄,怎么办?)那就需要我们加“画外音”了。(学生充满感情地朗读“画外音”)这样以来,作者笔下的景物和作者的感情就完全统一在下面的几幅画面中了。

最后,我们再拍月色。我们应该用镜头表现月光下的灯光像流动的珍珠,满月像光辉四射的银盘,银波像一片鱼鳞似的。

2.在制作节目的过程中,怎样给电视专题片配音?(由此而体会文章的情调。朗读)

明确:用轻松舒缓的音乐伴奏,用轻松舒缓的充满幸福感情的语调来读文章。然后让学生读课文,,并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和作者在描写景物时所使用的比喻。

3.摄影讲究、镜头切换、闪回和特写、全景和广角式等技法。那么,你从摄影师的角度分析你在拍摄《海滨仲夏夜》中运用的不同技法,考虑一下,摄影技法对我们平时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明确:从不同角度写景,才有真实感。

『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本文的感受,以《光远夜色美》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要注意多用一些比喻句来写。下节课集中展示。

『板书设计』

第2篇:最新语文教案

教材分析:

这次“口语交际·习作”是本组教材的专题“我爱阅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综合性学习的继续。是对综合性学习中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书名言;访问周围爱读书的人,请他们谈读书的体会;去图书馆或书店了解图书的种类;给自己的图书归类,做书目;做读书摘抄或填写阅读记录卡等项活动的一次综合展示与交流。也是学生在学习本组课文所获得的读写知识和能力的一次迁移,与此同时,提高学生的口语、书面表达能力。

交流平台要求学生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就课内和课外的学习与活动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交流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受到方法的启示。在交流和对比中,初步学习理性地分析、总结自己的学习,并进行改进。

“日积月累”安排的是一些古代关于读书的名句,展现了古人关于读书的体验和方法。这些句子千百年来历久不衰,一直被人们传诵着,作为劝学的名句引用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展示台展示、交流的'主要是学生综合性学习的活动成果,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进行展示,汇报自己这一阶段的学习收获。

学习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2、根据开展活动的情况,选择一个角度进行习作,学习运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练习修改自己的习作。

3、通过回顾、交流学习本组课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体会读书的乐趣,并学习一些读书的方法。

4、读背古诗句,积累古诗句,品味读书的好处及方法。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和美好的情感。阅读一本好书,就是跨越时间和空间,同睿智而高尚的人对话,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呀!在这次“我爱读书”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大家一定有不少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

二、组内讨论,人人参与

1、你们小组开展了哪些活动,有什么收获呢?请同学们在组内交流。

2、学生在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检查、督促,要求人人发言。对个别表达、交流有困难的学生,可采用个别辅导或同学互助的方法,让其发言。

3、互听互评,互相修正,共同提高口语交际水平。

4、推荐代表参加全班交流。为了使代表的发言能取得好的效果,小组成员可集体出主意、想办法,使发言的内容更全面、更精彩。

三、全班互动,交流评价

1、提示互动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品味了“窃读”的快乐,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如果你采访了身边爱读书的人,你可以和同学交流采访的经过,谈谈采访的心得体会。

2、全班互动。

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介绍,小组成员互相补充。

你对谁说的话有同感?学生自由交流评价,感受阅读的快乐。

四、开展辩论,启迪思维

1、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但也有人说:“开卷未必有益,看了那些不健康的书反而有害。”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请同学们摆事实、说道理,咱们可以展开一次辩论。

2、学生分成正、反两方展开辩论,教师及时指导、点拨。

3、师总结:好书会像营养品一样滋润我们的心灵,像朋友一样陪伴我们的人生,像窗户一样打开我们的世界,给我们力量、勇气和智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和好书交朋友呢?让我们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一生都与好书相伴吧!

第二、三课时习作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介绍采访心得、开展辩论等活动,体会到读书带给我们的乐趣。大家的发言都各有见地。把你们交流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下面就请大家选择一个角度,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划出习作内容。

2、投影出示习作内容:读书故事;采访记录;记一次辩论活动。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同学们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同学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每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五、誊写作文,制作小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小组合作办一期“读书乐”为主题的手抄报。

第四课时

一、回顾“词语盘点”

1、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组织一分钟记忆竞赛、一分钟抄写竞赛。

二、交流平台

1、“温故而知新。”学完一单元后, 我们应当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小结, 看看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如:喜欢本组的哪篇课文?积累了哪些好词佳句?习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有没有提高?围绕本专题,在课外又阅读了哪些文章或书籍?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 你对读书带来的乐趣是否有了更深的体会?你是否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我们可以围绕某一方面的收获展开讨论, 也可以多方面交流各自的体会。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赏析佳句。

赏读美文。

研讨读书方法。

交流收获、体会。

三、 日积月累

1、激情导入。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素以乐学好读为高尚美德,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这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做个热爱读书的人。我们一起来学习吧!

2、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句子。

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学生质疑,组织解疑。

3、背诵名言。

4、出示课外有关读书的名言, 拓展积累。请同学们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苏联)高尔基

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生活无限广阔的海洋。──(瑞士)凯勒

至乐无如读书。──郑成功

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用书不难,能记为难。──张潮

5、请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共同进行赏评。

6、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最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部分,以学生自主、合作活动、总结为主。主要教给学生活动的方法,引导学生打开口语交际和习作的思路。虽然学生的合作还不够协调,语言表达还不到位,但是其兴趣却是盎然的,课型还是喜欢的。希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经验,让学生有更大的进步。

第3篇:最新语文教案

一、 说教材:感悟用智慧与心灵写就的篇章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小学语文人教版教五年级上册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机发生大地震,一所小学不幸倒塌了,匆匆赶来的家长悲痛欲绝,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无奈地垂泪,而其中一位父亲却坚信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坚信儿子在等待他去解救,因为他对儿子曾经承诺:无论发生什么,我永远和你在一起。因此,他不顾众人的劝解与阻拦,日以继夜挖了38小时,直至救出他的儿子和其他13位小朋友。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主要特点。

本单元训练主题——父母之爱。这篇课文是第六组的第一篇课文,承担了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的任务。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

本文是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应该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在教学时,应该力求通过情境创设,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研讨、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中文本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依据新课程理念,制定以下目标,以求实现“以人为本,终身发展,和谐发展”的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自读,认识本课生字.生词。

2、能力目标:

(1)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阅读方法,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2)领悟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表达方法,并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感受伟大的父爱,儿子与父亲之间互相信任,受到爱的教育。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环境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

难点是: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含义。

四、教法学法:实践自主互动平等对话的生命课堂

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一群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融、分享,尽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易于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适于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在学习方法上以自读自悟,读文悟情为主,辅以小组合作探究。而教师是学习的“组织引导者”,教学时,应遵循阅读课文特点,努力创设一种和文本相和谐的情境,用激励性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思维,用阶梯式的环节推动课堂深入。在平等对话中充分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五、学程预设:分享精彩人生,叩响学生灵魂深处的感动

(一):激趣质疑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充溢着浓浓的父爱之情,也许,我们并不怎么在意他的存在。然而,就是这种平凡、朴实、无私的父爱在我们的生命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你能想象到它会爆发出何等惊人的力量?创造出怎样的奇迹吗?

设计理念:小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较为强烈,这样设计抓住了学习兴趣点,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初读全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再次默读课文,说一说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父与子?课文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

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初步感知父亲可亲可敬,儿子可爱的形象。接着,紧紧扣住中心问题:“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使学生在理解、积累和运用语言文字过程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为父子之情而震撼。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的设计是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结合第三学段“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的训练要求设计的。

语文是用心灵感动心灵,用灵魂塑造灵魂,用智慧开启智慧,用人格砥砺人格的语文。只有用心去感悟,用情去体验,才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纯净的底色。

(三)品读精华感悟“父子的了不起”

1、学生自由朗读,在读中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接着,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12自然段。透过人物描写的句子:“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让学生想像父亲艰难挖掘的过程,体验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在词句品读中感悟到:父亲有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

第4篇:最新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畔、兜、穗”等8个字。

2.自主读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孩子淳朴自然、欢快清新的童年生活。

3.感受语言的丰富与优美,积累文中的优美语言。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品味优美语言,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田园牧歌

1.板书课题:给这两个字分别组一个合适的词,想想麦哨是什么?(用麦秆做成的哨子)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听听吹响麦哨的声音是怎样的?看看课文几次写到“麦哨”?是怎样描写的?

3.交流,读通相关段落(课文第一、二、七、八自然段)。读准多音字“和”、“应”。(提示:这两个字意思相近,可以组成一个同样意思的新词“应和”。)

4.读了课文,谁能来模仿吹响麦哨的声音?(提示:吹得短促,吹得悠长,与同桌合作“应和着”吹一吹,忽高忽低。)

5.变化丰富的麦哨声就像一曲曲风格不同的田园牧歌,我们听着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提示:短促的麦哨声是一曲欢快的乐曲,悠长的麦哨声是一曲柔美的乐曲,而相互应和着的麦哨声就像一曲合奏曲。)

6.有感情地朗读描写麦哨声的段落。

7.学习写法。麦哨声一呼一应,你呼我应,此起彼伏,欢快柔美。你还发现什么也前后呼应着?(小结:课文首尾两次写到“麦哨”。你呼我应,让我们一直沉浸在麦哨所吹响的田园牧歌里。)

二、赏田园画意

1.为什么孩子们的麦哨声吹得那么欢快、那么柔美?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的其他段落,去欣赏乡野生活里的“欢快”与“柔美”的画面。

2.学生自读自悟,把“欢快”与“柔美”标注在相关的句子边。

3.随机交流所欣赏到的“乐”与“美”和画面,边交流边指导朗读,读出相应的感受。

(1)孩子们衣服美:“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

①看图品味:碧蓝的湖水边,茵茵绿草地上,孩子们玩耍割草,就像是绿草地上盛开了无数美丽的花儿,好一幅色彩艳丽的画。

②随机板书:碧湖,绿田,孩子,色彩斑斓的画

(2)田野里花果美:“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①哪些颜色映入你的眼帘?(圈划:鹅黄嫩绿、浓阴、金黄、黑白相间、雪白、浅黄色)

②这些颜色是一起出现的吗?(圈划:前几天、转眼间)

③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好一幅变幻无穷五彩纷呈的画。)

④随机板书:油菜,蚕豆,稻花

(3)田园里丰收乐:“前几天,田野里还是鹅黄嫩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

①哪些词语让你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圈划:到处、密密的、一蓬蓬、丰满、齐刷刷。)

②重点品味“擎”。(与举、托相比,“擎”字更显出果实的丰满,突出麦子的自豪与献礼般的郑重。)

③你又从哪里感受到了丰收的欢乐?跳动的音符奏出的是什么乐曲?(好一曲欢庆丰收的歌。随机板书:欢庆丰收的歌)

(4)小伙伴游戏乐:男孩子跑到铺满青草的土坡上面,翻跟头……这简直是一个天然的运动场。

①看图想象说话,在这天然的草垫子上,孩子们会怎样快乐地游戏?(例:只见小牛来了个倒竖蜻蜓,还倒立着“走”起路来,两条腿在空中一颠一颠的,引得妞妞直拍手。哎哟,不好了,他手一软支撑不住,一头栽倒在草地上。不过,没事,那柔软的“垫子”让他乐得打起滚来。)难怪“那一张张红扑扑的脸蛋,蒙上一层晶莹的细汗,犹如一朵朵沾满露珠的月季花。”

②随机板书:翻跟头,竖蜻蜓,小伙伴们乐开花

(5)茅茅针滋味美:“……一股甘甜清凉的滋味很快从舌尖直沁肺腑!”草地是天然的垫子,那茅茅针呢?(是天然的绿色饮料)

三、抒田园诗情

1.同学们,刚才我们品味着课文,仿佛看到了乡间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玩耍嬉戏的情形,那快乐美好的田园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你再仔细读读课文,一定会发现课文中的好多词句也像麦芒一样齐刷刷的,也是那样的美。

2.学生自读,寻找有规律的词句,交流美的语句,诵读积累喜欢的词句。(通过师生对读、同桌对读等形式读出句的`节奏美,积累词句)

一声呼,一声应玩累了,喊渴了密密的鼓鼓的嚼嚼,吮吮

你呼我应,此起彼落一张张一朵朵一蓬蓬那么欢快,那么柔美

白竹布衬衫小凉帽,绣花兜肚彩头巾。(重叠与对称)

金黄的油菜花谢了,结出了密密的嫩荚;黑白相间的蚕豆花谢了,长出了小指头似的豆荚;雪白的萝卜花谢了,结出了一蓬蓬的种子。(排比句)

3.作者用极富诗情画意的语言为我们制作了一部田园风光片。其实那让人向往的田园景色何止这一些呢?诗人刘定安用一首首短诗向我们展示了江南田园美景。(学生自由诵读)

惊飞油菜地里/几只鹧鸪/哨音竟沾住了几片白羽《麦哨》

又是一场雨/好多人被淋湿/湿润的清晨和黄昏/原上草色迷离/雨伞长出叶子/蘑菇戴上斗笠/炸雷翻滚在牛角上/少年心事在风里飞《在雨季》

像我来时一样/油菜花在拂晓开放/凝露的风/在三月的轻烟里/吹过有梦的村庄《三月》

4.课外作业:请同学们选用这一单元中欣赏的词句,尝试着写几句诗,赞美田园景色。

板书设计:

麦哨

碧湖,绿田,孩子,

一幅色彩斑斓的画;

油菜,蚕豆,稻花,

一曲欢庆丰收的歌;

翻跟头,竖蜻蜓,麦哨声声,

小伙伴们乐开怀!

第5篇:最新语文教案

一、教材分析

《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怀念母亲的散文。作家用凝重的笔触回忆了母亲在自己双腿瘫痪后的几件平常小事,由一个个平凡的细节为读者诠释了母爱的内涵。课文是作家对母亲的追忆与怀念,更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课文语言平实含蓄,情感真挚细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等。本课教学贯彻“以读为本”,综合运用精读、略读、浏览等阅读方法,力图体现“在速读中整体感知,在品读中感悟感动”的特色。

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学生研读文本,从中感悟蕴含在字里行间的那份毫不张扬的母爱,引发学生对生活态度的积极思考,关注对“好好儿活”意义的探寻。学生对于这一人文内涵的领悟,必须要与工具性相统一,在识记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的过程中,加以实现。为此,教学中设计的生字学习、初读感悟、理清脉络、研读细节、资源拓展等,都意在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披文入情,受到母爱的`熏染,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信念。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初步领悟文章表达特色,潜心会文,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深沉无私的母爱和所蕴含的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三、教学准备

1.查阅作家史铁生的资料;熟读课文。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解题,披情入文。

简介写作背景,指导学生朗读课题,突出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二)快速读文,初步感知。

学生自读课文,达到文通字顺。

(三)揣摩字词,走近人物。

1.学习生字“瘫”与“痪”,由字至词,将“瘫痪”与史铁生内心的痛苦联系起来。

2.学习生字“憔”与“悴”,由字至词,将“憔悴”与母亲内心的痛苦联系起来。

3.“憔悴”的母亲面对“瘫痪”的儿子,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请学生在浏览课文的基础上概括。

(四)研读文本,感受形象。

1.结合表格捕捉人物形象:看到了怎样的儿子,怎样的母亲?

2.研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暴怒无常”“砸”“摔”“捶”等体会史铁生的痛苦与绝望;指导朗读,体会史铁生的内心。

3.研读关于母亲的描写,从“躲”“忍”“挡”等细节描写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深沉;指导朗读,进一步感受母亲的平凡、坚强、宽容和无私。

(五)升华情感,感悟人生。

1.母亲为什么如此急切地想带儿子去看菊花?引发学生对“好好儿活”的思考。

2.“好好儿活”是怎样的活?结合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深刻领悟。

3.引进“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杰出成就奖组委会”为史铁生撰写的颁奖词,深化对“好好儿活”的理解。

第6篇:最新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观察,发现“我的发现”里的字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部件组成的,并运用这个特点帮助记字。

2、在“日积月累”会认9个字,记住6个词语,背诵4条谚语。

3、学会倾听,能听懂他人讲的内容,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的参与讨论,有帮助别人的.爱心。

4、能通过“故事会”和“擂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语言。

2、难点:用“……像……”说话,口语交际,收集资料。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

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教学流程】

一、我的发现

1、出示字。

2、发现特点。(自己找──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3、总结发现:

⑴都是由相同的独体字组成。

⑵每组组合的方式不同:

第一组:上下组合(上下结构)

第二组:左右组合(左右结构)

第三组:上一,下二(品字结构)

⑶四个生字。

4、自读生字。

5、说说:如何利用这种构字特点记忆(两又成双,双木成林……)

6、拓展:你还见过这种结构的字吗?

二、日积月累·读读认认

1、自读。

2、想想:每一组字的特点。

3、讨论:特点。

4、总结:熟字(形声字)减偏旁得到新字,它们的字音都相同或相近,但字义不一样。

5、再读:在读中感悟读音的关系。

6、组词:给生字多组几个词,巩固生字的理解。

7、脱离拼音检查识字。

〖识字小游戏

游戏一:摘星星。

目的:认识生字。

准备:黑板上布满星星。

方法:学生上台摘星星,带领大家认识生字,并介绍识字方法。

游戏二:听音找卡片。

目的:认识巩固生字。

准备:生字卡片。

方法:同桌两个你读我找,我找你读。

三、日积月累·读读记记

1、反复诵读:感知词语搭配的准确性。

2、说说:这六个四字成语在课文的出处。

3、填空练习:泉水()琴声()枝叶()空气()

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四、日积月累·读读背背

1、出示谚语。

2、自读。

3、自悟:体会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好处。

4、个别读:适时指导。

5、小组检查背诵。

6、进行背诵竞赛。(老师说句子的大意,看谁最先说出相关的谚语)

7、做书签:

选择一句句子,设计好书签的形状,把句子写入书签中,再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然后把书签剪下,放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分析】

学生对游戏识字很感兴趣,做一遍还不过瘾,有的孩子听说不做游戏了,顿时像个瘪气的气球。呵呵,看来游戏教学还应该是识字教学的有效途径和主渠道啊!学生对动手操作的环节也是不亦乐乎。

第7篇:最新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4、抓要点,复述课文

5、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太史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精神。

重点难点:

1、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品格

2、学会提出问题,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了解字形,学会运用。

2、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3、理清文章脉络,提出问题。

二、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边读边画出生字。

2、借助字词典,学会生字。

3、检查学习效果。

课堂反馈自测题

1、加偏旁,组成新字并组词。

中( )览( )

( ) ( )

2、写出下列字的形近字

秉( )颠( )揽( )

3、写下列字的同音字

权( )忠( )

(二)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读课文,说文中有几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全文共有6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战国时期,齐国的国王齐庄公,被相国崔杼杀了。

第2自然段:崔杼独揽大权后,叫太史伯记录国君是害病死的,遭到拒绝。

第3自然段:大史伯按事实记录,被内杼杀害。

第4自然段:太史仲、太史叔先后接替哥哥的职位后都不畏生死,仍按事实记录,被崔杼杀害。

第5自然段:太史季也不畏生死,仍按事实记录,崔杼只好作罢。

第6自然段;太史季在路上碰上为他担心地南史氏,见他的记录尊重事实才放心。

(三)读课文,提出疑惑

提出不懂的问题,归纳整理。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抓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太史遵守本分,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精神。

二、教具准备

搜集相关的背景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从课题入手

出示课题:秉笔直书

1、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重点字的理解。

2、读课文后,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大胆质疑,深挖人物内心

1、再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共同解决、研究。

太史伯、太史仲、太史叔和太史季都是干什么的?他们的职责是什么?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三)剖析语言,加深认识

1、根据学生质疑,鼓励学生大胆解疑。

2、师重点点拨。

(1)读第2至第5自然段。

(2)画出描写人物的语句。

①太史伯听了崔杼的'话,严肃地说:“按照事实写历史,是太史的本分,哪能捏造事实,颠倒是非呢?”

②太史伯说:“我只有一个脑袋,如果你叫我真颠倒是非,我情愿不要这个脑袋。”

③太史仲面不改变,冷笑着回答:“太史只怕不忠实,可不怕死。你就是把我也杀了,难道还能把所有的人都杀了吗?”

④太史季说:“我当然爱惜生命。但要是贪生怕死,就失去了太史的本分,不如尽了本分,然后去死。但您也要明白,就是我不写,天下还有写的人。您只能不许我写,却不能改变事实,您越是杀害太史,越显出您心虚。”

(3)读这些对话,感悟人物的语气。

(四)再回到课题,整读全文

1、再回课题,现在你对“秉笔直书”有什么新的认识?(记录史实不隐讳)

2、这个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动听的语言不单纯是华丽的,更应该是真实的)

3、您想对几位太史说些什么?

四、板书设计:

秉笔直书

太史伯尽职尽责

太史仲刚正不阿

太史季宁死不屈

第8篇:最新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字形,区别形近字。

2.指导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的“AABB”式词语。

3.了解寓言的内容和寓意。

教学难点:

通过讨论,使学生感觉到合作使人快乐。合作促人成功。

教学准备:

搜集一些有关“合作、团结”的名言。

教学流程:

一、练

1.观察字形组词语。

学生先观察所给的字,在进行组词练习。

指名回答。

2.照样子写一写。

由学生自行完成,再开火车提问。

二、日积月累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初步理解这三句俗语的意思。

4.小组内检查朗读,对读得好的同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他。

5.练习背诵。

三、知识窗

本次知识窗的内容为了了解克雷洛夫寓言《天鹅、梭子鱼和虾》的'内容与寓意。

四、开心一笑

本栏目的内容是读一首儿歌《五个“小人”》儿歌反映的主题仍为“团结合作”。

板书设计:语文七色光(七)

1.组词练习。

2.照样子写句子

第9篇:最新语文教案

课前透视

讲读课文《蜜蜂引路》,是一篇记叙文。记叙了列宁通过观察蜜蜂采蜜和飞行的路线,利用蜜蜂作向导,终于自己找到了养蜂人的故事。说明列宁是个善于观察,认真思考的人。课文故事性强,情节吸引导读者,且内容短小。

爱听故事是小学生们共有的特征。教学中,要抓住课文内容和语言上的特点,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边读边想,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结合重点词句,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懂得,遇到疑难事情的时候,要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进行周密合理的推理判断,就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能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信息资料

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或课件。

2、了解列宁的生平,阅读列宁的故事。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教时

切入举偶

1、谈话激疑:同学们,当我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走,你通常会想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那你们听过蜜蜂也能当向导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板题)

2、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了解蜜蜂吗?可是你们知道蜜蜂能给人带路吗?教师相机板题。

(小学生大多喜欢小动物,从对蜜蜂的了解引入课文,激发学生读文热情,交待了文章主要内容。)

对话平台

感知

1、自由读课文,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⒉、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组内合作识字:互读、互听、正音。

4、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5、游戏巩固识字:让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并让该生当小老师主持游戏,巩固识字。

6、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抓住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突出识字教学,引发学生自主识字的热情,充分尊重学生识字的个性经验,转换师生角色,培养学生能力。)

研读

1、引导学生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

2、组织学生读书,引导阅读交流。

(1)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语言叙述,可以画画表示。)

(2)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导学生换词或造句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的原因。

3、联系事情结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

思考: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

结合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讶。

教师适时启发思考:

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为下堂课教学做准备。)

(抓住故事情节上的特点,从因、果入手,适时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语感,训练学生思维。同时引导学生寻找列宁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答案,激发学生研读故事经过的热情。为下文的学习做了铺垫。)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谈、派、引、列、蜂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

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

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重点指导本节课中出现的生字,教学中应该在识字的环节加强识记字的交流。指导写字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识字写字。)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复习

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读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2、指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讨论

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合作学习: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办法弄清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可以用语言叙述过程、画路线图、表演等方法。

3、汇报交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如:学生用画画加辅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边说边指,理解课文。

学生用语言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话说清楚。

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问题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读书。鼓励学生有创意的.理解、表达,在读书和汇报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想像、分析和解决总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体现整合的思想。)

感悟

1、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

(通过交流,挖掘人物的精神,让学生在理解与分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突出文章的中心。同时强调抓住内容进行说明,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讶、敲,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学生尝

试书写,教师巡视,注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敲字应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3、同桌互相评议。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附近:靠近某地的。

常常:时常

往常:过去的一般的日子。

惊讶:惊异

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第10篇:最新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教具准备】

1、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实物投影仪。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导入: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

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

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再次指名交流:

⑴ 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⑵ 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

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⑴ 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⑵ 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⑶ 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⑴ 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⑵ 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⑶ 联系我的发现:

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

(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⑴ 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

自由读,指名读。

⑵ 你发现了什么?

(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⑶ 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⑷ 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⑸ 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着重留意:

⑴ 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⑵ 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

(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⑴ 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⑵ 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⑶ 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第11篇:最新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王洙勤奋好学的好品质,珍惜今天的学习机会。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小王洙勤奋好学的精神。

2、正确规范地书写11个生字。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你们都在哪里学习呀!平时都是怎样学习的呀?(生答)。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窗外听课的.孩子》。

板书。

看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要知道呀?(生答)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互读课文,(相互指导)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3、默读课文,边读边标出不认识的字。(相互认读)

4、教师指读生字。

三、再读课文,用心感悟。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讨论)

读了课文你可以看出小王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他的这些品质和精神?

a、画出小王洙十分渴望读书的语句。

b、画出小王洙勤奋好学的语句。

(通过画一画、读一读、说一说,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品质)

四、拓展思维

(1)想一想老师发现王洙在窗外听课会对他说些什么,小王洙又会说些什么。

(2)假如当时你就在学堂里读书,你能给小王洙什么帮助?

(这项活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像,深入到课文的角色中去,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品质,并在语言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和教育。)

五、总结全文

师:你们能谈谈读课文后的感想和体会吗?(交流之后)

第二课时

一、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由学生独立完成。

2、完成文后词语填空的练习。

二、迁移练习。

(1)认读生字。(游戏中巩固识字)(学生指读)

(2)指导书写11个生字。

第12篇:最新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小灰兔和小白兔都是好孩子,他们都能主动帮老山羊收白菜。可是,面对老山羊的答谢,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己种白菜,收了很多白菜,还给老山羊送去一担。原来,小白兔懂得劳动的意义——只要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本课是一篇童话故事,巧妙地寓热爱劳动的`教育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

学情分析:本课的生字都是左右结构的,而且笔画较少,学生对这部分生字有了一定的认识,对课文的生字词和朗读学生在家也已经预习过了,学起来会容易很多。

教学目标:

1、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会写“拉、把”等六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学会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拉、把”等六个生字

教学策略:

1、采用看图导入,教师范读,学生多种形式读来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采用随文识字,多次认读的方法来学习生字词。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字卡

教学课时: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看图听故事导入、感知课文大意

1、今天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同学们肯定很喜欢他们,请看它们是——小白兔和小灰兔(出示图片)喜欢他们吗?那请同学们伸出小手来跟老师一起写一写它们的名字吧。(书写课题)

2、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齐读课题)

3、请同学们翻开课文P116,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小白兔和小灰兔之间发生了一件怎样有趣的事?(教师范读课文)

[设计意图:由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启发学生谈话,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实现向课文内容的自然过渡。教师的范读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了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觉得这个故事有趣吗?想不想不用老师教就自己试着来读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学生说可以借助拼音朗读)

2、师:同学们真聪明。现在咱们就自己来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可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表扬同学们读的真好,遇到不懂的字会借助拼音拼读)

3、师:现在谁有勇气站起来试着读给大家听听?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来进行课文接龙。(表扬同学们都很会学习)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自由读准课文,进行初步感知。]

(2) 认识“翻、浇”等8个生字

1、师:老师这里有几句比较长,比较难读的句子,想单独来考考同学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2、出示句子:小白兔回到家里,把地翻松了,种上菜子。

第13篇:最新语文教案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最新教案二_教学实录_反思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

我会连

这个活动安排四组练习,目的是复习汉语拼音、巩固学过的生字字音,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

过程建议

1、出示拼音卡片:z、zh、c、ch、s、sh、n、l,问:这些拼音娃娃都是我们的朋友,你还认识他们吗?(指名认读,教师提示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鼻音和边音。)

2、出示生字,分四组认读,第一组:子、足、真、座、纸。第二组:春、唱、草、穿。第三组:是、伞、师、色、声。第四组:流、亮、南、暖。(注意:在读字的过程中要纠正读得不准的字音,尤其注意平翘舌音的读法。)

3、游戏:小蝌蚪找妈妈。八名学生扮青蛙妈妈,头饰上写着八个字母,十八名学生扮小蝌蚪,头饰上写有十八个字。让小蝌蚪分别找到自己的妈妈。其它同学和老师当评委,看哪个青蛙家庭动作最快,评出最佳青蛙之家。

4、打开书,自己观察,根据书上的例子连线。

5、全班交流,共同订正。

读读比比

这个练习目的是比较形近字。通过认读和比较,发现汉字的奥秘,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

过程建议

1、今天有六对双胞胎兄弟来我们班做客,这六对双胞胎都是我们以前认识的生字宝宝,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2、大屏幕出示六组生字。看,每对双胞胎兄弟长得都很象,你能区分他们吗?

3、小组讨论上面三对双胞胎,先一对一对地比较,字的音、形、义有什么不同?再看这三对双胞胎有什么共同的特点?(都是后面的比前面的多一笔)

4、汇报,重点突出字形的比较。

5、用同样的方法分析下面的三对双胞胎。(这三组都是独体字加了偏旁)

我会找

此项活动目的是复习所学的偏旁。以游戏的方式让学生把带氵、辶的字分别找出来,让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学,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学生识字的愿望,增强学习汉字的兴趣。

过程建议

1、播放课件,(将书上的图画制成动画)。今天的天气真好,郊外的景色真美,看,小白兔在玩捉迷藏呢!在绿毯似的草地还上有这么多的红苹果呢!请你们仔细苹看看苹果上的字你认识吗?

2、自由练读生字,如果有不认识的可以请教其它同学。

3、点击课件,两个小朋友走进画面,挎着的小筐上面分别写着氵、辶。有两个小朋友,挎着小筐儿来采果子了,这果子可不是随便采的,你能帮他们吗?

4、小组讨论:这两个小朋友该怎样采果子。

5、汇报。(演示课件)

6、你还认识其它的氵、辶的字吗?请你说一说。

我会读

这项活动中的15个词语,有的是熟词,有的是熟字组成的`新词。安排此项活动的目的是巩固识字和积累词语。

过程建议

1、在我们中国汉字这个大家族里,成员可多了,你能认识多少呢?我们已经学过不少汉字了,看看这些词语和你们成为朋友了吗?

2、大屏幕出示词语,自由认读。有不会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3、同桌互听互考,纠正字音。

4、汇报。你想提醒大家在读这些词的时候注意什么?(注意平翘舌音,爷爷、我们、她们、漂亮的词尾读轻声。)

5、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

读读说说

此项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句型什么地方有什么。在练习中感悟什么样的话是一句完整的话,在学生读句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句子的结构。在替移默化中渗透句子的知识。在读读说说中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

过程建议

1、出示句子: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指名读。问:这句话是说什么地方?有什么?

2、概括句式:什么地方有什么。

3、出示:江上有一座大桥。这句话说的是什么?

4、出示:屋子里有____________。同座练说,再指名说。(指导用准量词)

5、出示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_______,练说。

读读背背

这项活动内容是一首古诗《画鸡》,要借助插图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教学中不用讲解诗意,在反复朗读、欣赏插图中大致领会意思就行了。

过程建议

1、出示图画,问:图上画的是什么?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2、现在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古诗《画鸡》,这首诗的作者是明代画家、诗人唐寅。出示古诗,教师范读。

3、自己试着读一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其它同学。)

4、四人一组互读互评。

5、指名读,师生评议。

6、这首诗写了什么?你能简单地说出来吗?

7、看插图练习背诵。

8、表演。(可配上音乐)

口语交际

我们的画

这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二次口语交际练习,内容是我们的画,教材配有一幅插图,画面生动活泼,富有情趣,能激发学生交流展示自己作品的欲望。这个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学生能在熟悉的气氛中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己,表现自己,发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善于向别人学习,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交际准备

课前要求学生画一幅画,并把自己的画带到课堂上。

组织过程

1、同学们喜欢画画吗?你想把自己的画展示给大家吗?(板书课题。)

2、出示图画,问: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做什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下这幅图。

3、你们也想象他们那样,把自己的画介绍给大家吗?在小组内介绍自己的画。(说出自己画了什么,为什么画这幅画,还可以讲讲画面上没有表现出来,但自己想表达的意思。介绍后其它同学评评,说说好在哪,哪里应该改进一下。教师也参与其中。)

4、汇报,全班交流。(投影展示学生的作品,作者介绍,集体评议。)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语言是否规范,指导学生自评和互评,鼓励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大胆发言,能说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对有创意的画和有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肯定,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5、自由组合,看看、评评、议议别人的画,教师也做学生中的一员,及时给以指导,引导学生介绍、提问和评议。

6、展览:小小图画展,把学生作品贴在墙上、黑板上,互相观看。

7、评选小画家,评出你自己心目中的小画家,说说你为什么评他。(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发展学生健康的个性。)

8、作业:回家后把你的画和今天我们班办画展的情况介绍给爸爸妈妈。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教学设计二,一上语文园地二,希望对你有帮助!

第14篇:最新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

2、继续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

3、把握品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把握品味作者的情感

教学难点:

把握品味作者的情感

导入语

一、学生朗读课文

二、揣摩优美语句,品析写景艺术,领悟思想感情

1、请学生划出文中有关的比喻、拟人的修辞,推荐一句你认为写的好的句子,说出推荐的理由。

例: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这句话含有两个比喻,一是将树尖的'雪比作“白花”;二是将树尖顶雪的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比喻贴切得表现了雪后树的秀

2、作者在文中运用了大量给人以美感的比喻、拟人句,让学生小组讨论、分析是如何写意情状、传达情韵的。

(投影显示)如:

(1)组:

甲: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乙:这一圈小山围着济南,使济南在冬天也特别暖和。

(2)组:

甲: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乙:快日落时,阳光斜射在山腰上,薄雪露出点粉色。

(3)组:

甲: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乙:天儿越晴,水藻越绿,水也不结冰,垂柳的长枝倒映在水中。

教师点拨、明确

3、本文语言朴实清新,娓娓道来,情恳辞切,除体现在比喻、拟人手法的运用,同时在遣词造句上还非常讲究,值得仔细玩味,如

(1)“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去掉“声”字可以吗?为什么?

(2)“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这里为什么用“卧”字而不用“铺”?

(3)、树尖用“顶”,山尖用“镶”,山坡用“穿”,山腰用“露”,几个字。

各得其所,用得准确,你如何理解的。

三、学生总结课堂,并谈一下学了比喻、拟人修辞后对于表达作者情感的作用。

四、课堂总结

第15篇:最新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①会认“羞”等10个生字,会写“脱”等9个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了解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清新和充满生机的美,体验投身到大自然怀抱中去的情趣。

③热爱春天,愿意去观察、发现。

课前准备

①音乐磁带《找春天》。

②春天美景的录像。

③生字教学的课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小朋友,请告诉我一年有哪四个季节?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你们看见她了吗?现在,就让我们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去找找春天好吗?(板书、齐读课题)

读课文,识记生字

①请小朋友们小声地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②出示生字卡片,请学生教读。(着重指导读好“遮”“嫩”“触”)

③学生开火车读生字。(发现不对的地方及时纠正)

④课件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名让学生教读,全班齐读。

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①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a.学生自由读课文。

b.分段抽读课文。(对读得字音准确、语句流畅的学生给予表扬,对读得不够好的`学生要帮助和鼓励)

②再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

a.启发思考,自己解决。

b.“害羞”“躲躲藏藏”“遮遮掩掩”等词语可以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理解。

c.学生之间互助解决。

d.老师解答。

③精读感悟,合作学习。

a.课文的题目是《找春天》,你们跟随课文中的小朋友找到春天了吗?都找到些什么?

b.分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发给每个小组一页纸,由小组长组织大家在课文里寻找答案,并把大家找到的答案记录下来。

c.由各组选一名同学把小组学习的结果向全班汇报。注意尊重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并给予恰当的肯定和引导,并适时板书:

小草野花嫩芽小溪柳枝风筝喜鹊杜鹃桃花杏花

读文想像,回答问题

“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

朗读全文,巩固识字

课件展示,拓展延伸

①现在,让我们来看一段录像,看后说说,你在春天还有什么新的发现?(播放春天美景的录像)

②学生汇报交流看录像后的新发现。

③除了这些,请大家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一定还会有新的发现。下节课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第二课时

复习生字词

①用卡片检查学生认记生字新词的情况。

②同桌互查互帮。

汇报交流

谁对春天又有新的发现?请告诉大家。

学生自由发言。

朗读感悟

不错,我们都找到了春天。现在,让我们再走进课文,去欣赏作者给我们描绘的春天吧!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