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7 17:19:10

第1篇:语文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其中13个;正确读写“任凭、无忧无虑、闭息凝视、温柔可亲、丰富多腔、变化多端、枝折花落、生气勃勃”等词语。

2、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课题:(齐读)板书:

导语:谁养过?能用一句话说说你对的整体感觉吗?(学生发言)同学们,老舍先生也很爱,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的课文——《》,就体现了他对的喜爱之情。

(二)学习新知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一类生字要求会写),理解字义。

(1)学生自己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2)课堂反馈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生字:媒体演示13个生字。

②正音:辟p@

③辨析多音字:和

运用媒体解决:

A.出示“和”字,让学生读出它的字音,同时点击画面出示相应的拼音;

B.让学生用“和”字的不同读音组词。

④分析字形结构,记忆生字。

⑤理解词语:(可用法、知字义解词义的方法)

任凭:不论,无论。

无忧无虑:没有忧愁和担心。

闭息凝视:有意识地暂时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

生气勃勃:形容富有朝气,充满活力。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初步感知课文。

思考:老舍先生笔下的留给你怎样的印象?

读完课文,先标序号,再用一句话说一说老舍先生笔下的留给你的印象。(只要与课文内容有关均可。)

板书:古怪淘气可爱

(2)再读课文,梳理文章脉络。

思考:课文中哪几自然段写了的性格古怪,哪儿又写了的淘气?并分别用曲线画出概括介绍的句子。

1——3自然段:的性格古怪。(成年的)

4自然段:满月的小淘气可爱。

思考:成年的和满月的小既有不同的特点,又有相同之处,请你从概括介绍的句子中找找答案。

两句话分别是:“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小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从两句话中,我们可以分别知道成年的性格古怪,满月的小淘气的不同特点,从“更可爱”的“更”字,可以想到作者认为成年和满月的小的共同之处是它们都可爱。(教师根据学生发言修改板书)

板书:

小结:老舍先生用风趣亲切,通俗晓畅的语言,表现了的性情,字里行间流露着对的喜爱之情。下节课我们再深入学习。

3、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附: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读懂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产生仔细观察事物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读懂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两种有什么不同特点,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板书:同上节课板书

(二)学习新知

1、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是从哪几方面写的性格古怪,可以画一画,可以作批注,还可以读一读,再说说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

第一自然段:从性情方面写的性格古怪。写了既老实又贪玩,既贪玩又尽职。

板书:老实——贪玩——尽职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在学生分析的同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第一自然段时,要读出作者行文时的多重转折、回环婉转的语气。并结合课文理解“无忧无虑、闭息凝视”等词语。

(3)总结学法:

A.默读思考从哪方面写的性格古怪;

B.勾画、批注、朗读理解课文;

C.说一说具体表现。

2、学习第2、3自然段。

(1)运用刚才总结的学习方法,学习第2、3自然段。理解词语:温柔可亲、丰富多腔、变化多端等。(先自学,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

第二自然段:从脾气方面写的性格古怪。主要写了高兴时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也不出。

板书:温柔—一固执(根据课文内容总结出来的)

第三自然段:从的胆量方面写它的性格古怪。主要写了什么时候都害怕,有时又非常勇敢。

板书:害怕——勇敢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总结第一部分。思考:为什么说的老实、贪玩、尽职,温柔、固执,害怕和勇敢这些表现,构成了它古怪的性格呢?

(1)分析理解。

这是一个矛盾的统一问题。如果将上面的各种表现单独来看,任何一种也构不成古怪。但如果把老实和贪玩,贪玩和尽职等这样一组一组截然相反,互相矛盾的表现统一在的一身,就使的性格变得不同一般,令人捉摸不定了,因而显出了它的古怪。

(2)填空练习:(在学生理解了第一部分之后,用投影打出来,让学生口头填空,随着学生填空出示相关内容)

的性格古怪,主要表现在:既老实又(),既贪玩又(),既胆小又();高兴时(),不高兴时,()。

4、学习课文第4自然段。

(1)小声读,思考:这一段从哪几方面写小的淘气?

这一段从小什么东西都玩;玩起来不怕摔跟头,也不怕撞疼;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新的游戏场所三方面写小的淘气。最后一句总结了小这些表现都是生机勃勃的。理解词语:枝折花落、生气勃勃等。

板书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三)依据板书总结全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思考:(教师指板书)既古怪又淘气,作者为什么还说它可爱呢?

A.从古怪上看,正是因为的性格是矛盾的统一体,才使它的性情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出人意料、令人着迷;

B.从淘气上看,一个“生气勃勃”道出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2、默读全文,画出作者喜爱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主要画出比喻、拟人的句子,体会作者使用这些句子的心情,在深入体会的基础上,再有感情地朗读。完成课后思考·练习的第3题。

(四)布置作业

1、语言积累:摘抄你认为好的词句。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读一些描写小动物的文章。(老师可以视班级的实际情况,推荐相关文章)

附: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这篇精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的古怪性格和它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的喜爱之情。这篇教学设计示例共设计了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以生字学习为主,为后面进一步阅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接着组织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对课文进行了整体感知,理清了文章的思路;第二课时主要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层层设疑,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到整体,全方位地理解课文内容;同时,适时适当抓住学生的情感,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探究活动

沙龙:《地球是我们共有的家》——我爱动物

目的: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述能力。

2.通过介绍小动物,加深学生爱自然、爱动物的思想感情。

方式:形式多样,可不拘一格。例:可以是边看录像资料,边听学生解说,可以是学生绘图,展示图画时讲解,还可以写成观察日记或编排小品等。

注:为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效果,老师可利用媒体资料的展示,辅导学习困难的学生,在画面的直观刺激下,学生会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第2篇:语文教案

8月末——9月份

第一周:《归去来兮辞》(主备人:王晓美)

《滕王阁序》(主备人:何延斌)

《逍遥游》(主备人:于忠斌)

第二周:《陈情表》(主备人:何延滨)

文言文复习月考卷

第三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主备人:于春霞)

《装在套子里的人》(主备人:王淑艳)

第四周:成语训练(主备人:邵克昱)

病句训练(主备人:于忠滨

10月份

第一周:诗歌鉴赏(主备人:杨柳)

《蜀相》(主备人:张羽)

《书愤》(主备人:王雪茜)

《一剪梅》(主备人:杨柳)

第二周: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选——《项羽之死》(主备人:于春霞)

《庖丁解牛》(主备人:丛慧)

《菩萨蛮》(主备人:孙娜)

第三周:《梦游天姥吟留别》(主备人:孙娜)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主备人:王雪茜)

《扬州慢》(主备人:王晓美)

第四周:《六国论》(主备人:何延斌)《伶官传序》(主备人:于忠斌)

11月份

第一周:《虞美人》(主备人:于忠斌)

第二周:《菩萨蛮》(温庭筠)(主备人:何延滨)

第三周:《阿房宫赋》(主备人:王晓美)

第四周:《西门豹治邺》(主备人:丛慧)

12月份

第一周:《种树郭橐驼传》(主备人:丛慧)

第二周:《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主备人:于忠斌)

第三周:小说阅读训练

第四周:语言表达与运用

1月份:

材料作文立意训练

期末总复习(做套题)

第3篇: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以及她取得的巨大成就。

2、学习本文语言的质朴美。

【学习重点】

梳理文章思路,理清全文结构。

【学习难点】

通过分析重点语句,品味语言的质朴美。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居里夫人画像及简介(或播放介绍居里夫人生平事迹的录相片)。

居里夫人曾经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她对金钱却看得很平淡,一直过着宁静的生活。免受人事的侵扰和盛名的染污。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诱惑的品格和坚忍不拔的精神构成了她的人格美。爱因斯坦曾在《悼念玛丽居里》一文中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那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今天我们学习居里夫人晚年写的《我的信念》,从中可以体会到她人格的美,了解她取得成功的原因。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整体感知

1、课文朗读(全班齐读、个人朗读、教师范读相结合)

2、检查预习: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问心无愧()渲染()闲暇()奢望()呵责()蹂躏()猝然()眺望()

3、解释下列词语:

问心无愧:

致力:

专心致志:

盛名:

蹂躏:

呵责:

逆来顺受:

迷醉:

沉醉:

四、品味思考

1、默读,搜集、筛选信息:

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试着用四字短语归纳居里夫人的行为特点。

讨论归纳:

坚韧不拔树立信心执著勤奋集中目标献身科学

探讨真理生活俭朴重大发现保持安静不图财富

珍惜时间追求自由克制自己热爱生活沉醉科学

2、概括纲要,归纳整理:

全班讨论,将有关信息分门别类,从而分析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

思想理念(探讨真理、不图财富、沉醉科学)

环境需求(保持安静、追求自由、珍惜时间)

工作态度(集中目标、树立信心、坚韧不拔、执著勤奋)

五、探究研读

1.学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体会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了解她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⑴作者认为,做事情需要有怎样的精神?

明确:坚忍不拔,有信心。

⑵本来是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作者却把它当成是美好快乐的记忆,这说明了什么?

明确:因为求学时虽然很孤独,她和她的丈夫却能有时间、有精力在一起从事科学研究,并最终发现了镭。这说明了她对科学的渴求,对科学研究的热忱。

⑶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明确:宁静的工作环境,简单的家庭生活。

⑷怎样理解:我们唯一的希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明确:因为她曾经生活在被占领的波兰,缺少自由,缺少宁静的科研环境的氛围;而科学是无国界的,科学研究需要和平的环境,自由的精神。

⑸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在大自然的景色中,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就常人看来,科学研究应该是艰深的、枯燥的,作者却不这样看。想想这是为什么。

明确:因为只有有了小孩子般的沉迷和好奇,才能对科学产生兴趣,才能沉醉于当中,有探求的欲望,才有可能产生新的科研成果。

⑹居里夫人的人格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她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她的性格特点有哪些联系?

明确:她那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坚强的信心,她那顽强的意志,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神,她那淡泊名利,甘于宁静和简单,不为世俗所诱惑的品格,她那以自由学者的身份在自由国家进行自由学术研究的渴望,她对科学研究的极度兴趣和极大热情,构成了居里夫人的人格美,也正是她取得瞩目的巨大成就的关键之所在。

2、学生自由朗读,品味本文语言的质朴、真诚。

3、学生自由谈谈对文章语言的看法。

(开放性题目,学生自由发挥。)

教师点拨:文章语言的质朴、真诚,表现了居里夫人作为一位科学家的性格特点和人格力量,能够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和思考。反复诵读,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六、拓展延伸

在缅怀像居里夫人这样一位崇高人物伟大一生的时候,我们不仅仅满足于回忆她的工作成果对人类已经做出的贡献。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远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

我幸运地同居里夫人有二十年崇高而真挚的友谊。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她在任何时候都意识到自己是社会的公仆,她的极端的谦虚永远不给自满留下任何余地。由于社会的严酷和不平等,她的心情总是抑郁的。这就使得她具有那样严肃的外貌,很容易使那些不接近她的人发生误解──这是无法用任何艺术气质来解晓的少见的严肃性。一旦意识到某一条道路是正确的,她就毫不妥协地并且顽强地坚持走下去。

她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证明放射性元素存在并把它们分离出来──所以能取得,不仅是靠大胆的直觉,而且也靠着在难以想像的极端困难情况下对工作的热忱和顽强,这样的困难,在实验科学的历史中是罕见的。

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光明的未来。

──爱因斯坦《悼念玛丽·居里》

七、教师总结

读了这篇文章,就如同与伟人对话一样。我们已经被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打动了。让我们在居里夫人的光辉照耀下,把自己的人生也献给人类的进步事业。

八、巩固训练

1、完成思考练习二。

2、课后练习二。

【课后记】

本文内容比较散,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对于思想理念和工作态度的外延理解有一定困难,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尽快帮助学生适应初中学习生活的思维方式。

第4篇:语文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借助课文拼音和字典学会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濒临灭绝的朱鹮,懂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义,积极参加保护野生动物。

3、有感情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目标1、2)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准备:(朱鹮鸟的标本)

五、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认识朱鹮鸟。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理解课文讲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理解课文内容。

1)、小光路遇科考人员。

2)、科考工作得到村民的支持。

3)、发现并保护朱鹮,使它得到繁殖。

4)、成群的朱鹮在自然保护区快乐地生活着。

〈三〉、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1、小光生活在哪儿?向往的是什么?小光的腼腆说明了什么?

2、理解向往、腼腆的意思。

3、小光路上遇到的是些什么人?

4、路人想小光问了哪些问题?

5、路人跟爸爸说了些什么?

6、是什么事情引起亚洲国家的关注?

7、科考人员做了哪些工作?

8、理解寻觅、推敲的意思。

9、小光和小朋友做了些什么?

10、考察中遇到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对待的?

11、这两只鸟是什么样儿?发现朱鹮后他们又是怎么做的?

(划出有关词语)

12、小朱鹮的出生说明了什么?

〈四〉、总结课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小光和伙伴们为寻找、保护朱鹮,做了哪些工作?

3、他们的做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4、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叙述的?

〈五〉、布置作业。

1、把这故事讲给小弟弟小妹妹听。

2、学会保护珍惜动物。

第5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辨析组词。

2、练习搭配数量词。

3、学会有礼貌地向别人提问。

4、进一步学习正确的默读的方式。

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三字经》节选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半---伴朋----棚兰----拦代---袋当---挡召---招干---赶人---认方----坊

1、前四组字有什么特点?(前四组生字读音完全相同。)

2、后五组字有什么特点?(后五组生字读音相近,字形不同。)

3、从每一组的二个生字中,你又发现了什么?(每一组的第二个字都是形声字,形声字偏旁表示意思,声旁表示它的读音。)

4、能举出声旁表音的形声字吗?(初步了解形声字声旁表音的特点,并利用这一特点自主识字,自由阅读。)

二、填一填,读一读。

1、请给数量词搭配上合适的词语。

2、学生汇报,注意“一只”和“一支”的区别。(学会使用数量词,在口语表达中正确选用。)

三、学习提问

1、生活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怎么办?

2、怎样向别人提问呢?请教时要注意什么?你能依照例子,向别人提问吗?

3、学生读例句,依照例句提问。

4、你在什么时候有礼貌提出过问题,能介绍一下吗?

四、学会默读

1、复习:以前,咱们教过默读的方法,回忆一下,默读时要做到什么?(默读不出声;默读是用眼睛快速看,脑子迅速想;默读时加快速度,唇动或暂用手指也是允许的。)

2、请迅速默读《爷爷学英语》,教师相机检查。(养成默读的习惯,让学生通过默读积累更多的语言。)

五、读一读,背一背

1、教师简介《三字经》

2、请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你能说说吗?

3、比一比,看谁记得又快又准?(自主获得更多的课外知识。)

第6篇: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

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第二段的特点.

教学难点:朗读全文时如何把握住小溪流欢快,活泼的情感基调.第2自然段中的几个拟人化的句子.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中体会出其中的寓意,以及要我们学习的.

教学准备

课文录音,卡片,小黑板.

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理清文章脉络

2,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的.

3.进一步认识总分段式的特点.

(二)教学过程

1.预习引入.

2.揭题,布置预习.

(1)自由读文,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

(2)想想这童话讲了一件什么事

3.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轮读课文,正音.

(2)认读词语,说说意思.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分段指导.

4.阅读课文1~3自然段.

(1)围绕课后1(1)自学课文1~3自然段,读读划划.

(2)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其余思考:你认为这是一条怎样的溪流从哪些地方可看出

(指导用欢快,活泼的语调朗读此段)

(3)自读第二自然段,并思考课后2.

①指名读,问:这是什么段式

②小溪流是怎样玩耍的(划出有关动词)

出示有关动词,认读:

拍拍,摸摸,打个转儿,挠挠(指好这些词,用轻快,活泼的语调读出小溪流的可爱,顽皮)

③齐读第2自然段.

(4)指名读第3自然段,回答课后1(1).

读了这一段,你感受到了小溪流的一种什么(不怕困难,勇往直前),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坚定)

齐读第3自然段.

(5)指名读1~3自然段.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二,三两段,指导感情朗读.

2.进一步感受小溪流永不停息,不断进取,热心为人们做事的.

(二)教学过程

1.复习.

(1)指名读第一段.

(2)说说小溪流在奔流中遇到哪些阻挡,它是怎样继续前进的.

阅读课文2,3两段.

(1)默读第2段,思考课后1(2).

(2)读后讨论.

①小溪流和枯树桩是怎样对话的

③指名分角色读,说说该用怎样的语气读,为什么(响亮有力,意志坚强)

③枯树桩和枯草是怎样劝小溪流的结果又如何呢从小溪流的话中你看出了小溪流怎样的

指对话.

(3)齐读第9自然段.

①思考:小溪流不知疲倦的奔流,结果是怎样的(汇成大江,冲向海洋)

②指这一自然段.

(4)指导分角色朗读2.3段.

3.全文,问:学了课文,你认为应该向小溪流学些什么

(不断进取,永不停息,为人们做有益的事.)

板书:

山谷

不分日夜奔

拐弯的地方

不知疲倦冲

海洋

更多相关内容:
本类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