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3-27 14:05:11

第1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

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5、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6、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7、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自觉诵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反义词和读句说句。

教具准备

挂图、制作带姓氏的花、拼音卡片、反义词生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巩固汉语拼音,区别声母、韵母、读准音,认清形。

2、初步认识反义词,加强语言积累,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

3、复习巩固认识的字,渗透分类排列的思维训练。

4、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反义词读句说句。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我会写

1、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你们的老朋友声母和韵母,还记得吗?

(2)依次出示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3)引导学生评价并随时纠正读音。

2、找一找。

(1)教师贴画,两座房子,分别写着声母和与韵母。

声母韵母

(2)游戏

送声母、韵母回家。(学生一个个为他们找到家)

(3)贴完后,指读,评价。

3、写一写。

(1)学习小组以自己喜欢的形式读一读声母和韵母。

(2)各组同学合作给拼音分类。

(3)按要求把声母、韵母抄在四线格里。

(4)同桌互相检查。

(5)师生共同评价。

(二)、我会连

1、游戏。

(1)做“反话游戏”,同学听到老师的话,就用手做出相反的动作。

(2)老师说,同学做。

(3)哪位小朋友还能说出生活中相反的事物来。(如:黑与白,粗与细,高与矮,胖与瘦。自由发言。)

2、学生对字游戏。

3、学生把成对子的词卡贴在黑板上,当小老师带读。

4、动手用尺连线。

(三)、我会读

1、游戏“识字接龙”。

每个小朋友拿出准备好的生字卡,同桌为一组,一个同学摆出识字卡,另一个同学迅速读出字音。

2、还可以自由组合,合作玩游戏。

3、把自己认为是一类的摆在一起。(学生自由讨论,动手摆一摆。)

4、请学生上台操作,当小老师指读。

5、全班齐读。

(四)、我会连

1、出示题目。

(1)学生先自己试读,不会读的字可互相交流,或向老师请教。

(2)教师指名,学生说一说。

(3)指名小老师带读,全班跟读。

(4)学生自由选择词语说话。

2、试着连一连。

(1)学生在书上做练习。

(2)学习组长检查。

(3)教师巡视辅导。

(五)、扩展活动

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下来,再用学过的字或拼音把名称写下来。

五、作业布置:回家把家中自己喜欢的东西画下来,再用学过的字或拼音把名称写下来。

六、板书设计:黑与白,粗与细,高与矮,胖与瘦

七、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建立句的概念,会用“谁做什么”说完整话。

2、激发在生活中独立识字的兴趣和愿望。

3、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激发自觉诵读古诗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认识反义词读句说句。

三、教学难点:读句说句。

四、教学过程:

(一)、读读说说

1、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在家里,爸爸妈妈和你经常做的事有哪些?

(2)学生自由发言。

(3)出示书上的句子,学生读一读。

小组互相读。

2、看图说句子。

(1)出示三副孩子活动的图画。

(2)同学们看看,图上画的是谁?在做什么?

()踢()。

()洗()。

()读()。

(3)同桌讨论后,指名说。

(二)、我会认

1、出示“姓氏花”。

进行有趣的识字练习,请大家把自己认识的姓说给同学听,看谁得多。

2、学生交流。

(1)教师巡视。

(2)学生小组讨论,不断扩展识字面。

3、做练习。

(1)明确要求:看到认识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涂好后,读给大家听一听。

(3)如果同桌又教给你新的姓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4激励:看看谁的花开得最美。

(1)请同学上台交流识字方法。

(2)出示课本外的姓氏,请学生读一读,涂一涂。

(三)、读读背背

1、示图,你看见了鹅,想说些什么?

(1)指名发言。

(2)这只漂亮的大白鹅被一位小诗人看见了,他像你们一样,高兴地赞美这只大白鹅。

2、出示古诗。

(1)教师范读。

(2)谁来和老师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学生试读。

(4)组织学生评价。

你为什么这样读?引导学生体会“鹅”快活、可爱的样子,及作者的喜爱之情。

3、教师带读,学生自由读,比赛背。

(四)、练习

1、我能看拼音写笔画,写汉字。

hengshupienadian

()()()()()

2、把意思相反的字连起来。

上左出大

右下小人

3、加一笔,成新字。

大———()木———()二———()

五、作业布置:把自己认识的姓说给爸爸妈妈听,看谁得多。

六、板书设计:hengshupienadian

()()()()()

七、课后反思:

第2篇:小学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针、忠、盏、稠”四个生字,会写“忠、导”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掌握一些辨别方向的方法,有进一步寻找辨别方向方法的兴趣。

【课前准备】

1、指南针。

2、课件:天然的指南针。(树影、北极星、树叶稠稀、积雪)

3、生字、词卡片。

4、查找辨别方向的其他方法。

第一课时

一、故事导入,揭示课题

1、故事导入。(故事主要内容是去野外游玩,不知怎么与同学们走散,迷了路。)

2、设疑:这时你怎么办?(请学生想各种可能。)

3、揭示课题,教师板书。

二、初读课文,随机识字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随机识字:

先让学生了解诗歌特殊的分节方式,再指名分节读,在读中正音。

忠(后鼻音)盏(翘舌音)碰(后鼻音)稠(翘舌音)

3、再读课文,思考课文里介绍了几种辨别方向的方法,用笔做上记号。

4、讨论交流。(太阳、北极星、大树、积雪)

三、细读课文,自主学习

1、在2~5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进行研究。(四人小组学习)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问一问

2、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理解“忠实、向导、稠稀、分辨”等词语。并用课件演示文中四种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了解能辨别方向的原因。

3、指导朗读。

四、总结课文,指导书写

1、齐读课文。

2、巩固生字:(从生字卡片中找字的游戏)

⑴我有一颗中国心。(忠)

⑵左右结构的字。(积、稠、稀、针、碰、慌)

⑶找找偏旁一样的字。(积、稠、稀)

⑷一()灯

3、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盏、稀、碰、慌”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指导背诵

1、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教师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再次随机进行朗读指导。

2、指名说说书中介绍的辨别方向的方法。同时指出这些方法所应用的特殊环境。(有些白天适用,有些黑夜适用……)

3、教师用引读法,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二、表演课文,深化主题

1、师生配合表演:

迷路的小孩(哭):怎么都是树呀,怎么没有路了,我回不了家了。

太阳:孩子别哭别哭,我来帮助你。现在是中午,你看我照着大树,大树的影子指的就是北方。

北极星:别哭别哭,到了晚上,如果天晴,你只要找到我,就知道北方在哪里了。

大树:我也能来帮助你,你看我的树叶,一面阳光充足,枝叶茂盛,一面很少见到阳光,树叶稀少。稠的一面是南方,稀的一面就是北方。

积雪:如果是冬天,你只要看看我就行了,南方太阳光强,我就化得快,而北方同样光弱,我自然化得慢了。

迷路的小孩(擦干眼泪):哦!我明白了,谢谢你们,再见!

2、小组合作表演。

3、选择小组汇报。

三、总结全文,拓展练习

1、齐背全文。

2、说说你在课外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进行交流,并说明理由。

3、仿照2~5节的写法,说说你找到的辨别方向的方法。

4、总结:大自然不光有很多的天然指南针,他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

四、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十万个为什么》等书,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第3篇:小学语文教案

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我校以各班为单位,举行了读书汇报会的展示活动。虽然正是初冬,阵阵寒气袭人,但是我们全校师生的心却是暖融融的,因为阅读给我们带来了阳光,带来了温暖。

读书汇报会令人耳目一新,各班同学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设计了《读好书好读书》、《浸润书海品味书香》、《走进童话世界》、《》、《》等活动主题,全校师生沉浸在浓浓的书香氛围当中。汇报的内容也异彩纷呈,有:好书推荐、诗词朗诵、经典诵读、童话剧表演、美文欣赏等。虽然学生的声音还显得很稚嫩,但从他们身上显现出更多的是无尽的创造力和生命的活力。这也正体现了我们开展读书活动的本真和宗旨——即促进学生的发展。另外,活动中学生的精神风貌也有了明显变化,学生自信心增强,语言表现力、朗读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读书汇报活动的开展,促进了良好班风的形成。学生在浓浓的书香中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在集体中的自我成长和进步。这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这种做法值得提倡。我们要通过活动树立为班级而荣、为学校而荣、为祖国而荣的集体荣誉感。

整个展示活动,学生的情绪饱满,大家都在拽着阳光飞!在他这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孩童的本真,读书的快乐。孩子们读书吧,读书能让我们的童年熠熠生辉,读书能把你带进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让我们的童年因读书而快乐。

孩子们以爱为主题的课外语段展示令我们感动,因为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灵,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爱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这种感受因读书而更加深刻和美好。

读书汇报活动几乎都是由班级学生自主策划、编排的,彰显了学生的非凡能力,这与他们平时的读书是密不可分的`,读书增长了他们的智慧,更培养了他们的能力感谢孩子们精彩的展示,再次谢谢可爱的孩子们,谢谢班主任老师。

与书相伴的人生,一定有质量,有生机;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内涵,有发展。读书活动激发了大家的读书热情,但良好的阅读习惯还需要大家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养成。“把读书进行到底”是我校读书活动不变的誓言!我们要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需要,如同饮食、空气,有则快意,无则失落。虽说读书汇报会即将落下帷幕,但我相信“爱读书,会读书”这颗种子一定会在老师、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直至开出娇艳的花朵。在乌丹实验小学形成人人读书的良好风气,促进我校校风的进一步转变,不断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第4篇:小学语文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语文》P7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精美、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3、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教学准备:课前建议学生了解关于桥的知识,如,桥有哪些种?中国著名的桥有哪些?世界著名的桥有哪些?可以通过文字、邮票或图片来获取这些知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读准“洨河、相互缠绕、相互抵着、砌成、相互抵着、前爪”等词语,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词语表词语。

2、了解赵州桥的知识,以“赵州桥是建桥史上的一个创举”为切入点,感受赵州桥历史悠久、雄伟坚固的特点,初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并为之自豪。

教学设计:

一、欣赏中国名桥,并谈谈感受

1、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多桥,我们来欣赏一下。

2、课件播放中国名桥的图片。

3、欣赏了这些桥,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二、引出课题

1、师:这些桥千姿百态,瑰丽多彩,它们有的气势雄伟,有的精巧别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我们中国还有一座桥,被称为“天下第一桥”,被誉为“世界奇迹”和神桥,它就是——生齐答:“赵州桥”。

2、板书课题,指名读,注意翘舌音,齐读。

三、整体感知

1、通读全文

师:到底是怎样的一座桥才被人们称为天下第一桥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疑问,大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落字,不添字。

2、生自由读课文。生思考:赵州桥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3、指名分节读课文。随机检查“洨河、相互缠绕、相互抵着、砌成、相互抵着、前爪”的字音和“相互抵着”的意思并演示。

4、理清课文脉络。赵州桥的哪些方面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用一个词语概括。板书:雄伟坚固美观

能找到课文中的相关句子吗?划出来读一读。(出示2、3两个自然段)仔细观察两句话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

师:我们找到了课文重点段的总起句,并找到了总起句中的重点词,我们就理清了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一起读一读两句话。

过渡:这节课我们来学课文的一、二自然段。

四、感受赵州桥的历史悠久

1、认真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话中你了解到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

2、教师组织学生交流,指名学生说,并随机出示李春图象。

3、根据同学提供的信息,出示: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一千四百多年河北省赵县的洨河安济桥

4、你能否用自己的话组织,为大家介绍一下赵州桥?

(过渡)从你们的介绍中老师也知道了这是一座世界闻名的桥,它之所以世界闻名,肯定有它与众不同的地方。

五、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坚固

1、仔细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赵州桥独特的建筑特点,划一划有关词语和句子。

2、教师组织交流:

研读句子: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1、板书“没有、只有、各有”讨论独特设计及如此设计的好处,指名读句子。

2、理解“横跨”及“37米长”,感受雄伟,再读句子。

3、师:1400多年前的隋朝,没有起重机,没有挖土机,更没有钢筋水泥,但人们却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架起了这么一座全部用石头砌成的没有桥墩的石拱桥,并在14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能领略到它的风采,这让我们不得不为李春的设计而叹服。再次齐读。

研读“创举”,再次感受设计的巧妙:

1、本段中,有一个词语高度赞赏了这种独特的设计,你们能找到吗?(板书:创举)出示: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2、什么是创举?举例理解“创举”。回归赵洲桥的创举。完成板书。

3、师:正因为这个创举才造就了坚固的石拱桥,你们知道在1400多年中,赵洲桥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吗?阅读补充材料。

(赵州桥距今1400年,经历了10次水灾,8次战乱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

邢台的7.6级地震,离赵县只有40公里,当时赵县也有四点几级地震。但是赵州桥没

有被破坏。

赵州桥这样古老的大型敞肩石拱桥,在世界上相当长的时间里是独一无二的。在欧洲,法国的赛雷桥,比赵州桥晚了700年,而且早在1809年这座桥就毁坏了)

●看了以上资料,你想说什么?

●师:赵州桥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洪水冲击、地震摇撼、车马重压和风化腐蚀等考验,至今仍然屹立在小河上,这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让我们一起再次读这个句子,体会设计的巧妙。

六、写字指导

1、指导学生写“县、设、参、部、横、跨、举”,“县”字的上面是两横,不是三横,且与左竖相连;“设”字的右上角,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横”字要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不要把其中的“由”写成“田”;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模仿。

2、学生认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