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满分作文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5-09 20:33:49

第1篇:中考满分作文

它,不普通。

它是童年时的渴望,是青年时的幸福,是中年时的留恋,是老年时的回忆。

它有那么点可爱又有那么点叛逆;它有那么点绚烂又有那么点忧伤;它有那么点颓废又有那么点无奈。

倘是忧伤,它便是明媚的忧伤。

它可以让人变得极不理智,无限冲动,却能够赠予你一种特殊的幸福。

锋芒毕露的时候惹人嫌,让你恨不能将它从生活里驱逐出去。它的棱角似乎不会被时间磨平。

它就像这个世界,让人又爱又恨。它是无数人想要留住的,却又是无数人必然要失去的。

它什么风头都敢出,但同时又那么脆弱与单薄。它害怕受伤,却无法不让自己经常受伤。

它自负而好胜。无论经历多少次交手与对峙,它依然是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在它的字典里,找不到“输”字。

它顽强。无论遇到什么事,它永远都一往无前。

它太戏剧了!它每天都上蹿下跳的,嘴里念念有词:要冲,要向前冲,要一直向前冲!

它也有软弱的时候。累了,它没了力气,想歇歇了。这个时候,它喜欢独自追随,似不懂得什么叫表露,什么叫求助——因为它只懂得什么叫尊严。

它每天不是朝着夕阳奔跑,就是追着朝阳呐喊。

它说,我要一直赢下去;它说,我永远都不能输。

它,每个人都曾渴求过,每个人都曾拥有过,每个人都曾失去过。每个人都留恋过,每个人都憎恨过,每个人都深爱过。

它的到来,悄无声息;它的离开,也悄无声息。只留下数不清的辛酸与伤痛,留下无尽的快乐与忧愁。

它,让人爱得彻底,也让人恨得彻骨。

它,不普通。

它是什么?它就是——青春!

第2篇:中考满分作文

在这个世界上,有阳光,就必定有乌云;有晴天,就必定有风雨。从乌云中解脱出来的阳光比从前更加灿烂,经历过风雨的天空才能绽放出美丽的彩虹。乌云和风雨都不算个事。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痛苦,多些顺利,少些挫折。可是命运却似乎总爱捉弄人、折磨人,总是给人以更多的失落、痛苦和挫折。记得我曾读过这样一则故事:草地上有一个蛹,被一个小孩发现并带回了家。过了几天,蛹上出现了一道小裂缝,里面的蝴蝶挣扎了好长时间,身子似乎被卡住了,一直出不来。天真的孩子看到蛹中的蝴蝶痛苦挣扎的样子十分不忍。于是,他便拿起剪刀把蛹壳剪开,帮助蝴蝶脱蛹出来。然而,由于这只蝴蝶没有经过破蛹前必须经过的痛苦挣扎,以致出壳后身躯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就死了。自然,这只蝴蝶的欢乐也就随着它的死亡而永远地消失了。这个小故事也说明了一个人生的道理,要得到欢乐就必须能够承受痛苦和挫折。这是对人的磨炼,也是一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

当挫折站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开始了选择。正如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人与人的选择也是不尽相同的。我们可以选择放弃挫折,绕道而行,不必为了遇到挫折而难过,也不用去付出些什么努力;我们也可以选择迎接挫折,毫无畏惧,虽然我们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可是我们却可收获许多,有战胜苦难的喜悦与兴奋,有“苦中寻乐”的甜蜜,也有了今后战胜困难的勇气。

我们成长的过程曲折坎坷,总是伴随着辛酸与烦恼。而挫折好比一块锋利的磨刀石,我们的生命只有经历了它的打磨,才能闪耀出夺目的光芒。“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经历了挫折的成长更有意义,挫折其实是一笔财富。多少次艰辛的求索,多少次噙泪的跌倒与爬起,都如同花开花落一般,为我们今后的人生道路作下了铺垫。成长的过程好比沿着沙滩走,一排排歪歪曲曲的脚印,记录着我们成长的足迹,只有经受了挫折,我们的双腿才会更加有力,人生的足迹才能更加坚实。

第3篇:中考满分作文

抚着胸口,只手撑住摇摇欲坠的身体,这个世界天旋地转,忽地,应声倒地。

幽幽醒来时,柔弱的光芒悄悄照在我的脸庞上,轻轻的佛过所有家具,却没有一样是我所熟悉的,我环顾四周,这似乎是间女生的小房间,散乱的书籍散落一旁,全是古典诗文,欲要伸手时起地上的书本,突然发现自己的手,有那么一丝改变,一时说不上来哪里怪异,反射性的低头检视自己的躯体,大腿修长的过分,甚至觉得这并不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只是被移花接木罢了,缓缓的站起身,步向化妆镜前,惊喘一声,捂着张着的嘴,难以置信的盯着镜里的自己-为什么我穿着一身套装?

忽地,我意识到房间里那毫无秩序可言所堆叠而起的书,或许正是教学时所用之教材,那我岂不是-老师?

转身看到墙上悬挂着一张表框的纸,仔细一瞧,那便是我当上语文老师的聘书,在惊吓之余,又觉得有点欢喜,只因从来都没有尝试过当老师的滋味,才无法在每一次的课堂中“将心比心”,而惹得老师不开心,藉由这次的经验体会当老师的感受。

“喀喀喀”高跟鞋用力蹬着地板的声音回荡在长廊,我穿着修饰脚形的它,匆匆忙忙的赶到今天的第一堂课-213教室-才刚踏进班上,嘻嘻哈哈的喧闹声霎时消声匿迹,三十二双骨碌碌的眼睛睁大的看着我,心跳稍稍加快了些,紧张感顿时爬升。

将厚重的参考书轻放于讲台上,才刚要开口说话时,有人先打断了我:“老师...不好意思你是不是走错教室了?”那声音胆怯的抖着。楞了几秒钟,才猛然回神,拾起参考书往走廊上的班牌一看,上头用粗体字写着214,果然走错教室了,忙道了歉,往隔壁班走去,脸上热辣辣的烧了起来。

顺利进到213教室里,我看了一下班上的座位表,便自我介绍着:“大家好,我是今后你们的代课老师,请多指教,有什么问题可以现在提出来。”

“老师你几岁?”冷不防的有到声音冒了出来。我处惊不变的说:“女人的年龄并不是能随意说出来的,还有什么问题吗?”见无人说话,我便开始了今天的课程,不时有人讲话、传纸条,虽然我不太介意同学们的窃窃私语,但我想还是别那么刁难他们,只不过有些人的窃窃私语渐渐的转为大笑声,使我不得不出言相劝。

“同学们,当老师授课时,保持安静是一种礼貌和尊重,如果我在授课时拿着手机出去处理私事,相信同学们也会觉得很不被尊重吧?”

“才不会呢,老师你尽管讲我们很乐意的。”有同学看好戏的说。

“这位同学,我想我该好好认识你一下呢,枉费你如此好的口才与知识,如不听课,请你别搅扰其他想听课同学,以示你的思想并没有我所想的那么狭隘,好吗?”

我不卑不亢的问着他。

他显然被这问题给困惑了,便静静的不再说话,我继续上着课,直到下课钟声响后,交代完明天的作业,我就踩着高跟鞋步出教室,缓缓的吁了一口气,才发现衣襟已湿透,想是被刚刚的情景给震慑,果然在应答时不可一时逞快,可谓战战兢兢啊。

经过一天的“洗礼”,我才惊觉我其实也是个令老师有点厌烦的学生呢,想着想着,我已步回那小小的屋子。

脑里闪过一个念头:我该怎么回到当学生的那时候?这件事,在匆忙的日子里被我遗忘,消逝在过往的云烟中,无疾而终。

第4篇:中考满分作文

终于,母亲说她累了,“快”不起来了。

一直觉得母亲的“快”是一种轻快,从不风风火火,却总是跑在时间的前面。我的这种感觉来源于小时候对母亲的观察:她总是轻盈地飘在病房与医务办公室之间的过道上,飘在被消毒水气味浸染的氛围中。(在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眼里,身着白大褂的母亲是一个踩着云朵飘飞的天使,我总是在想象中把她和美丽的飞天画上等号。)

母亲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把手中的事做好:快速地作出诊断,快速地开具处方,快速地书写病历——她慢不下来,却从不出差错。

时常望着母亲疾速离去的背影,也时常捕捉到她的行色匆匆。母亲也从不像别人的母亲,总要在自己女儿面前有事没事地唠叨:“女孩子吃饭要细嚼慢咽”,“女孩子走路要小步慢走”,“女孩子做事要不紧不慢”……似乎在她的字典里,每一页都写满了“快”字。“走路要快!”“做事要快!”母亲总是这样嘱咐我——我有时候又有些不解于她的“快”。

终于渐渐明白,母亲为何而“快”。她的职业总是不停告诫她,时间就是生命。救护车急促的声响,提醒着母亲进入她的快节奏:跑步进抢救室。她说,快一秒钟病人就多一分生的希望。她的职责,就是挽救一个个垂危的生命。母亲总是感叹,有太多生命因抢救不及时而永远地逝去了:“其实他们是有可能活下来的。”母亲带着对生命的虔诚、惋惜,有时甚至有几分自责,敦促自己:快些,再快些!

对母亲的“快”有了新的理解,于是,我也渐渐加快了自己的速度(:吃饭快一些,走路快一些,做作业快一些,以至于一个知心的同学说我的性格有些像男孩子了)。

五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母亲节那天,我兴高采烈地把一捧花递到母亲面前,母亲笑了,似乎有很长时间,没有看到母亲这样会心地笑。电话铃总是在最不该响起的时候不近人情地响起,母亲拿起电话,表情一点点凝重起来,(她又不得不去抢救病人,)她以最快的速度扔下花,(连同她的女儿——我,)换好衣服,往医院赶去。我抱着那捧鲜艳的花,站在阳台上看母亲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十二分的不快。(“心中的不快”和上文的“感情影响”不协调。)(心中默默地为母亲即将抢救的病人祝福。)

⑧我家附近开了个很漂亮的礼品屋,我让母亲带我去看看,母亲却一脸茫然,“我们家附近有礼品屋吗?”母亲总是行色匆匆,于是错过了太多,错过许多美丽的服饰,错过许多时新的`化妆品。但我尽力去读懂她,理解她。

第5篇:中考满分作文

寂寞的园子,寂寞的树林,下面走着寂寞的我。我听不到树木的呻吟,听不到鸟儿的鸣唱,也听不到自己的脚步声。能听到的,只是仿佛萦绕在耳边的,那缥缈空灵的歌声:“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听着,听着,那条白裙子,又雾一样地弥漫在眼前……

“你抓,你抓!”“你抓!”童年记忆里的那些女生们,总是不讲道理地把游戏中“抓小偷”的角色分配给一个跑得慢的女生。黄昏的暮色下,我蹲在草地的一边,静静打量着那群女生围着一个瘦小的,穿白裙的女孩,像看马戏的大人围着一只带镣铐的小猴,在那儿拿她们的眼睛盯着她,喊着:“你抓!”“你抓!”那个女孩也一副不情愿的样子,争执了一会儿,便跑开了——显然是放弃了游戏。目送着她远去,我便拍拍身上的土,也悄悄离开了。

童年里的人对童年里的我,评价绝对是:“从来不和别的小朋友玩”,“很少和别的小朋友说话”,“总是一个人在角落里发呆”。而那里的自己也只是不在意地继续扮演一个人的游戏。可我知道我的内心里却还是默默祈祷有一个同伴。正是这样的渴望,促使我不得不偷偷观察那个穿着白裙的女孩:感觉她和我是一样的,莫名地有一种同病相怜的感觉。

日子似流水,偷偷流去。我这个在时间的长河中逆流而上的人,却还是依然回不到过去的往昔,剩下的回忆也只是逆水行舟的燃料而已,匆忙行进中,我忘了她的模样……只是记得她总是穿着一条白裙——像是雾里的人。她的手里也总是握着一个精致的小方盒子,里面犹如藏着一个秘密的宝藏——有一天她不小心滑倒了,盒子从手中滑落,“宝藏”便偷偷溜了出来:“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

缥缈空灵的歌声,从小盒子里争先恐后地窜出来,代替了风声一阵阵飘来,又散开,充斥在空旷的活动场上。我惊讶地侧耳听着,只觉得远处的她又似白雾般飘了起来……我想与她交朋友,却不知如何表达,便只能这样偷偷地看她:看她一个人蜷在角落,看她一个人在活动场玩耍,看她一个人独享盒子里的歌声……一个人,一个人!她也是一个人!我在心里呐喊着,那种复杂的情感在盒子里的歌声中得到了解放,在无知的童年里肆意生长。我无数次想走上前去,与她并坐,让两颗孤独的心相互依偎,却还是没有勇气。我甚至从没有过地开始愤恨自己的胆小。

她听歌,我也听歌,偷偷躲在她看不见的地方,静静地听着同一首歌。小盒子也总是不知疲倦地一遍遍唱着:“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风呼呼地吹……海哗哗地流,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

我便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梦境中了。

自始至终,她似乎都没有发现了我;又或许发现了却同样没有勇气走上前——若是这样,不就更默契了吗?她是什么样的呢?怀着期待而恐惧的心,我还是不能走上前,只能目送时间的河流将她淹没,将她迷失——我幼儿园毕业了。

如果我当时可以勇敢一点,再勇敢一点,会不会便是另一种结局?可人生怕的不就是如果吗?!我忘了你的模样,但我记住了往昔,记住了黄昏的暮色下两个小女孩天真的剪影,她们在倾听着,一同倾听着那首我内心深处的歌;而那个小盒子,也许还听话地唱着——“我从哪里来,没有人知道……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风呼呼地吹,海哗哗地流……我去的地方……人人都要去……”那个穿白裙的女孩呀,你可曾听见,这个女孩在用内心深处的歌声在时光长河中把你呼唤的声音……

第6篇:中考满分作文

如果把知识比作花朵,那书籍就是扎深泥土的老根;如果把知识比作酒瓶,那书籍就是甘甜可口的美酒;如果把知识比作星空,那书籍就是那璀璨无比的星星……

今年,我已经十四岁了,已读过了不少书:《鲁滨逊漂流记》、《海底两万里》、《狼王梦》、《水浒传》等等。可是随着初中的到来,阅读量的增加,我本应该在一学期读十本以上的书籍,却只读了两本。原因是我怎么也读不下去,这不最近我爸又批评我不读书只知道玩电脑。

唉,不是我不读,是我真的看不懂。,《三国演义》文言文版的高中读物,让我现在读,就好比肩上坐落着两座魁拔的大山。在我爸的“领导”下,我被迫开始读《三国演义》。刚读时,心烦气躁读不下去,可是慢慢的我喜欢读了。因为里面的人物个个英勇无比,千里骑单骑的关羽,草船借箭的诸葛亮,煮酒论英雄的曹操……我逐渐的被他们吸引了,有了读下去的兴趣。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很多关于读书的技巧。

读书首先要心平气和,等心完全平静下来再开始读,这样才能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中心思想。如果心烦气躁,结果是你书读不成而且还浪费时间。

另一点就是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你对这本书感兴趣你才能读下去,融会贯通以及学以致用。

“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所以书中的好词好句都要记录下来,并在作文里用上去,这样才能丰富你的知识,培养你的写作能力。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书不要只读一遍,多读几遍对你总有好处,因为“温故而知新”嘛。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每当我读一本新书,获一份知识的时候,我心中的那种快乐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正如培根所说;“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名初中生,要想能够适应新的知识,就必须读书加以补足,况且,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没有一个渊博的大脑是不行的。读书让我们能够很好的乘上时代的风帆,才能够让自己的蓬勃生辉。

我爱读书。

第7篇:中考满分作文

这是一个冬天的夜晚,天完全黑了下来,路幽静得吓人。树枝上偶尔一声猫头鹰的悲啼,或斑鸠的一翅“扑棱”,都会让人毛骨悚然。中午我和爸爸赌气没有吃饭,他那凶神恶煞的面孔让我对这个家失去了兴趣,于是我想到了离家出走,气冲冲地离开了这个让人生厌的家。究竟要去哪里,我自己心中也没有目标。(因与爸爸赌气离家出走,夜晚环境的描写突出幽静恐怖,有力地突出“我”恐惧的心情。)

远处投来一束灯光让我警觉起来,我想起了小说和电视剧里的恶人抢劫,(突出其恐惧)毕竟我还是一个未成年的女生,于是躲在路旁的树后悄悄地观察起来。一个老大爷拖着一辆车慢慢地走来,前面一位老太婆用手电给他照路。我这才放心地走了出去,却把他们吓了一大跳,原来他们是在前面的集镇上卖完烤红薯回家的。老太婆见只有我一个人,她攥紧我的手生怕我逃跑了似的询问情况。我如实地回答了她的提问,她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从灶膛里拿出了一个热乎乎的烤红薯塞到我手中。我推辞不要,其实肚子饿得“咕咕”直叫,只是口袋里没有钱的一句托词而已。(发现一对老夫妻,老太婆要“我”吃烤红薯。)

“小姑娘,吃吧,想必你也饿了,这红薯是送给你的,不要钱!”老大爷温和地说。“谢谢了!”我话没说完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他们见我吃得“吧嗒吧嗒”作响一副馋相,老两口于是笑了起来。我一边舔着手指上沾着的薯泥,一边不停地道谢,这时老太婆发话了:“你吃了我一个红薯就千恩万谢,那你的父母养育你十多年,你该吃了他们多少粮食,怎么就为一句不中听的话就离家出走,你觉得这应该吗?”我愣住了,痴痴地望着老太婆,咀嚼着这简单而富有力度的话语,刚刚还愤愤不平的心霎时变得内疚起来,我无言以对,只是低下了尚存余怒的头。(老太婆教育“我”应该感谢妈妈,不该离家出走。本段描述中注意到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我”的狼吞虎咽突出了“我”的饥饿,突出了“我”对老太婆感谢。从而更加突出妈妈对“我“的爱。)

“小姑娘,回家吧,你爸妈肯定会着急的,说不定他们在四处寻你。”老大爷劝慰我说。“我们同走一段吧,等会我们到家后再送你一程。”老太婆拉着我的手往回走。(由此可见老夫妻的善良。)

夜更深了,我帮老大爷推着车子往回走,寒风迎面吹来,也没有那么刺骨。猫头鹰偶尔的一声啼叫也不再那么悲凉,斑鸠的“扑棱”也仿佛是在用暖翅给它的孩子遮挡风寒。我聆听着车轱辘的转动声,它和北风的呼啸声交织在一起,好像奏响了一首回家的进行曲。(这一段景物描写照应了开头,但有所不同的是受到老夫妻的启发后,理解了妈妈的爱,因此此时是感受着爱回家。)

“小翠!小翠——”(化名),前面传来了熟悉的呼喊声,我知道那是爸爸妈妈撕心裂肺呼唤。滚烫的泪水抑制不住从眼眶中涌了出来,情不自禁地大声回应:“我在这——”

“我在这——”我和老大爷、老太婆齐声回应。(爸妈的呼唤回应了前文老大爷的话,使“我”深受感动,这时真正理解了爸妈对“我”的爱。)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仿佛一下子长大了许多。这冬夜幽深的小路呀,它留下了我美丽的记忆,留下了我深深的成长足迹!(含蓄地表达了主题,这一晚让“我”成长。)

点评:一、主题深刻,既歌颂了母爱,又表现了“我”的成长,二者统一在了一起。二、表达角度新颖。对母爱的理解不是从正面描写妈妈对“我”所作所为来表达,而是通过老夫妻俩对“我”的教育来表达。这样更便于我们深刻地理解母爱。三、描写细致,有感染力,首尾的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心情是一大亮点。老太太语重心长的话,“我”动作和语言的描写亦能有力表达心情表现主题。四、最后一段照应题目为好,点出“一路走来一路歌”的内涵。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