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3-05 17:34:54

第1篇:高考作文

一、大题小作游刃有余

话题作文的限制少、范围宽泛,所以大题目居多,高考作文123系列指导(六)。大题小作是话题作文制胜的法宝。如果是单一话题,可以自选角度拟定与这个话题有关的小题目来写;如果是多头话题,可以先在众话题中选其一,而后再定与这个支话题有关的小题目来写。这样化大为小,就容易下笔,便于表情达意。越是宽泛的话题,以大题小作治之,越能得到很多的作文题目,于是构思选材就进入自由天地,然后择善而为,下笔就会游刃有余。如果不懂得大题小作,便就无从下笔了。记住:不管话题作文的题目多大,都要把它转化成小题目来做,以获取成功。

二、明智抉择取一瓢饮

单一话题可以派生出许多小话题,多头话题本身就提供许多支话题,而且还可以各自派生出更多小话题,可写作的时候只能选其中的一个话题来写。取哪一个话题呢?选自己有把握写好的“那一个”。这便是“取一瓢饮”——“瓢”(考生的实际情况)制约了“饮”(写作什么话题)。到底该写什么?考生总是通过读题进行分析研究,在不违背题意及其要求的情况下,确定自己的写作内容。在这个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制约着“写什么”,那就是考生的.“内存”。考生的大脑储藏着或多或少的写作信息,这些信息中与这道作文试题有关的到底有多少,又直接影响着“写什么”。可用的内存多,回旋的余地就大,反之就有捉襟见肘之苦。考生在寻找立意点的同时,不断提取有关信息,当两者融合时“写什么”的问题才真正得到解决。因此,取哪“一瓢饮”是话题作文的重要一环,要把作文话题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能够写好”为前提,做出明智的抉择——“取—瓢饮”。

三、另辟蹊径独树一帜

话题作文虽然宽泛,但如何另辟蹊径独树一帜,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比如,1998年全国高考试题有关心理承受力的话题,就有不少同学虚构“父母双亡”的故事来写自己怎样战胜脆弱,结果因构思雷同而影响了成绩。“独树一帜”,要求立意尽量不说大家容易想到的道理,选材尽量不选大家都可能有过的经历,写作尽量不走大家习惯走的思路;也就是说要把一看到话题就冒出来的道理、材料、写法撇开,再深入一层进行思考,说新颖的道理,用新鲜的材料,走新奇的思路。一般来说,立意要寻求别人容易忽略的或不是一眼便能看到的角度,选材要选自己的特殊经历或独得的积累,写法则要懂得打破常规以创新,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123系列指导(六)》。概而言之,“独树一帜”要做到视角独特,内容独有,写法独创。当然,就一篇作文而言,能做到其中的一点或两点,就足以使之出类拔萃了。

四、发散思维两极立论

所谓“两级立论”,就是根据话题对立的两极来确定中心论点。话题作文的立论,与供料作文的立论,究竟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不同是:前者只要求与话题有关,而后者则要求合乎材料所包含的意义。显然前者比后者宽泛得多,自由得多。根据话题作文的这个特点,我们要善于抓住话题的两极展开发散性思维,生成论点。我们知道,世间万物都存在着对立的两极,而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解出不同的两极,比如“书”,它的两极是“好书”与“坏书”,那么“谈读书”这个话题就可以围绕“读好书”和“读坏书”立论;如果变换角度,可以从读书的目的找到“为国”和“为己”这两极,可以从读书的方法抓到“活”和“死”这两极,还可以从读书的态度看到“勤”和“怠”这两极……那么“谈读书”这个话题就不知可以派生出多少的论点了。另外,在两极之间立论很容易出新,而且充满着辩证统一。如:读书既要“活”,也要“死”;读书既能“为国”,也能“为己”。

五、形散神聚从一而终

话题作文并没有框定文章的主旨,让考生自由立意,只要合乎话题、思想健康就可以了,其目的在于打破中学生作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框框。但是不是说话题作文可以信马由缰,言所欲言?答案是否定的。你一旦从话题中选定一个中心来写,那就只能从一而终了。当然,由于话题作文具有漫谈式的特点,你大可无拘无束地展示自己的思维空间,天南地北,任你驰骋;不过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即“形散神聚”。这种技法的特点是既放得开又收得拢,那些材料看似游兵散勇,实际上唯马头是瞻,各得其宜,各尽其妙。此法适用于运用散文笔法或杂文笔法来写话题作文。

六、蜻蜓点水巧扣话题

“蜻蜓点水”只是一种形象的说法,说白了就是通过点题来扣住话题的技法。我们知道,话题作文只要求写作内容与规定的话题有关,如果善于点题就容易扣住话题,从而满足“有关”的要求。“蜻蜓点水”法适用于记叙文(包括散文、故事、小小说等),操作简便,只要在文章中安排适当的地方提及话题即可。20xx年有篇《“三个和尚”新传之一:变,变,变!》的高考优秀作文(载《语文报》高考专号),编述了一个故事,让三个和尚吃上自来水,他们懒得开自来水,却被评上“节水标兵”,还要出国传授节水经验,文章调侃、幽默而又意味深长。作者在文末写道:“这三个和尚肯定还有下文,该变成什么样儿,答案当然不止一个,就靠你去想去琢磨啰!”显然,如此巧妙地扣住话题,是这篇作文取得高分的秘诀之一。

第2篇:高考作文

悲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墙。

乐观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有无数的门。

现实主义者说:这个世界是由无数隔膜的墙和沟通的门组成。

你怎么理解这三种看法,请你从以上看法中选择其中一种或几种看法,以门与墙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发表议论表示赞同或否定,可以编写故事形象地表明自己的看法,可以直接抒发自己的深切感受。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第3篇:高考作文

实现人生的风采前几日和朋友联系,朋友说不想在国外干了,想回国,我说国内可能你会不适应,他反问道为什么,我没说什么,随声附和了一句呵呵,其实,说到不适合的原因不言而喻,我清楚他也明了。他说:.要不你毕业后也来迪拜,到时候哥罩着你”,我也不言语,亦随口附和一声呵呵,那天和他聊很多,很是尽兴。我问他既然那么想回国工作,那当初为何那么拼命的争取去国外,他的回答让我一下子僵住了,.趁年轻,到处走走,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风景,老了就走不动了,毕竟这一辈子,能够年青几回,”我说你真能折腾,也真会折腾。

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这话乍一听来略有些让人不适,可细细品来着实让人不得不信服信服,毕竟现实生活中这已然是一种现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所以我们的生活才会如此的千姿百态,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结局,所以我们的圈子才会如此色彩缤纷,转角相遇谁会红着脸,谁又会红着眼,喜怒哀乐全然已是再熟悉不过的事,走在不同的路上,看过不同的风景,遇到过不同的人,经历过不同的事儿,猛然回首时却无意间发现,这一路上竟然有这么多收获,有这么多感想。曾经以为平平淡淡的在这个世界的一隅过着自己的小情调,不理会这世界的纷纷扰扰,安静的在清晨早起,淡然的在黄昏煮酒饮茶,夜幕落下伴着漫天星火读着容若亦或者是清照,然后枕着烛火入眠,以为这就是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有时候自己也会不甘落寞,也会不自觉的否定这一切,这般平静得像湖面一样的存在是不是活得有些糊涂,没有色彩,毕竟同样的风景,同样的旅途,我们却不再有同样的青春。是我的偏执吗?我一直想去北京,北京那座大城市到底是什么吸引着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我可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理由:北京有北大,北大有图书馆,全国最大的图书馆,藏书量最大。于是我渴望去北京,在北京的哪里都可以,至少我离北大又近了一点点。好简单的理由,简单到我自己都怀疑自己是有多傻。现在我不确定了,我不确定要去北京干什么,每一座城市都有它自己的特色,武汉也有他自己的特色,我为什么不留在武汉,也不回柳州?我想现在唯一可以支撑自己的理由是:我想感受不一样的北京,我想在那座大城市里做一个安静的平凡人。在北京同他们一样去奋斗,去努力,去成长。在哪个城市压力都一如那么大,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我喜欢北京,一直喜欢它。在北京遇到一个人,相亲相爱,结束自己一生的旅程。不要求拥有太多,只是不要有那么多无奈,对世界、对生命有一种认知,为世界带来一些欢乐。

在北京,我也可以过自己想要的生活,闹中也能取静。静中有自己的坚持,是一件完美的事情。人生中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我也不相信那么多为什么,更不想去想那么多为什么。不去争取太多东西,不太在意别人眼中的功成名就,做内心的自己,没什么东西值得太过畏惧。别人的成功也是付出了代价的,总有令自己感到遗憾的,总有不完美。每个人对于这一切都有他自己的处理方式。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