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作文

句文网    发表于:2024-02-12 20:11:31

第1篇:四年级数学作文

大家知道我为什么喜欢数学吗?因为数学有魅力,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今天,我又学会了一个新知识,那就是----加。减法的简便运算。学了加。减法的简便运算法,我的计算速度快了许多。举个例子说说吧!比如:458+347+253=?按周以前方法是从左到右计算,现在,我只要运用加法结合律就能很快地算出来:先把后两个数347和253相加,凑成600,然后再和第一个加数相加。又加367+498,我改写成367+500,多加了2,于是我便在和867里减去2,得到865.瞧,多方便啊!

学完了加法的简便运算法,再来学习减法的简便算法就容易多了。如:483-299,嘿嘿,我脑瓜轻轻一动,就有方法了。我先把299看作300来减,因为多减了1,所以只要在结果加上1,就是483-300+1=184,这样就简便多了。不过呢,我可提醒你一句:计算减法最好别动被减数的`主意,要不可就麻烦了!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数学真的是让我回味无穷!

第2篇:四年级数学作文

放学回家,没书看的我笑眯眯地拽着厨房里的妈妈,企图“捞”些“好处”——去书店买书。“叮叮!”妈妈的“好”字还没说出口,手机就响了。原来是每日一题来了,妈妈看了看,眼珠骨碌一转,笑道:“你独立做对题,立刻带你去买书!还附赠一顿美餐哦~”我想了想:如果还是以前的题型,那我肯定行!还有诱人的“赠品”,便答应了。

妈妈把题写了下来,一看题,我就懵了,这是我没有接触过的题型啊:学校阅览室有36名学生在看书,其中女生占4/9,后来又来了几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9/19.后来又有几名女生来看书?

我呆呆地盯着题目,脑子一片空白,好一会才回过神来,急忙去问在一旁偷乐的妈妈:“妈妈,有没有提示?给开个后门呗~”她清清嗓子,装着正经的样子说要我自己想题。我噘着嘴,低下头去,再次审题。

五分钟过去,我丝毫没有头绪,嘟囔着:“原有36人,女生4/9,后来变成9/19……”

十分钟过去,我一心想书,还是没有仔细思考,有些感觉,却还是不够清楚。我无奈地揪了揪头发,再次求助。我拉着妈妈的手,甩了又甩,献殷勤地说:“亲爱的母亲大人,美丽的母亲大人,行行好,救救我,给个提示?”妈妈果然动摇了,想了想,说了句:“哎呦,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告诉你吧。你想想,女生变化时,谁没变?”

谁没变?哈哈,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女生变了,总人数变了,男生人数还没变啊,那就从不变量——男生入手!

已知“阅览室有36名学生在看书,其中女生占4/9”,把原来的总人数看成单位“1”,平均分成9份,女生是其中的4份,那男生就占了原来总人数的.5/9,男生有36×5/9=20(人)。又根据“后来又来了几位女生,女生人数占在总人数的9/19”,把现在的总人数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19份,女生是其中的9份,那男生就有这样的10份。虽然前后总人数发生了变化,但男生人数始终不变,由此可见:“男生20人”与“男生占现在总人数的10份”相对应,因此,只要用20÷10=2(人),就可以求出现在一份的人数。现在一份有2人,女生有9份,现在女生有2×9=18(人),而原来有女生36×4/9=16(人),用18-16=2(人)这样就求出了后来又来的女生人数。

这么简单不变量暗藏在里面,我居然没发现,真是不应啊!我在心底暗自责怪自己,但妈妈却依然很开心地说:“还不错呀,一点就通了!我还是带你去买书吧!如果下次不用点拨就更好啦!”说着,还摸了摸我的脑袋。

从不变量入手!哈哈,通过这道题,我既学到了解题的新思路,新方法,又如愿以偿,得到了不少爱的书籍,还吃到了一顿“必胜客”。

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里蕴含着许许多多的知识奥秘,等着我们去不断地探究发现。

第3篇:四年级数学作文

《哈利·波特》的第一本“与魔法石”价格是19.5元,有191页。19.5÷191≈ 0.1(元),一页大约要0.1元,这本书发行了1391500本。如果全部卖出可收入1391500×19.5=27134250元!

第二本“与密室”售价是22元,有203页。22÷203≈0.11(元),第二本一页的'价格比第一本多了1分钱。这书发行了1271500本。全部卖出可收入1271500×22=2793000元!。

第三本“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价格26.5元,有260页。26.5÷260≈0.1(元)。第三本一页价格跟第一本一样,比第二本少1分。这书发行了1271500本。全部卖出可收入1271500×26.5=33694750元!

原来,第二本一页纸价格最高。

第4篇:四年级数学作文

最近,我们学习了乘法的简便算法。通过学习,我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原来,要简便运算还要先弄懂它们的根据。乘法结合律的根据是:三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后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前面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结果不变。乘法交换律的'根据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我来举一个例子吧:25×8=25×4×2=100×2=200。怎么样?这个算式用竖式计算要花费一分多钟的时间,可用简便算法来做的话,很快就可以算出结果来了。在我刚学简便计算不久,妈妈给我出了一道题,我一下子就回答出来了,我是这样计算的:125×16=125×8×2=1000×2=20xx。妈妈听了我的回答,表扬了我。

现在,我越来越喜欢数学了,因为它让我学会迅速计算结果,数学真的是让我回味无穷!

第5篇:四年级数学作文

那天,老师在黑板上出了这样一道题目:两支钢笔和一支圆珠笔共16元,两支圆珠笔和一支钢笔共11元。那么一支钢笔多少元?

写完,老师说:“给你们10分钟时间。”我连忙低下头开始做题目。我想啊想啊,一直想不出来,那时已经过了4分钟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生怕别的同学都会做,只有我不会做。如果被老师当场批评,那不是很丢脸?多希望现在有一个美丽的仙子告诉这题该怎么做啊!一转眼又过去了两分钟多,我偷偷地向四周的同学望去,只见他们有的托着下巴认真地思考,有的死死地看着题目,还有的跟我一样,东张西望。

老师走了一圈,回到讲台上对我们说:“你们可以试着把文字改成算式!”听老师这么一说我连忙在纸上写了两个算式。2钢+1圆=16元;1钢+2圆=11元。我眼前一亮,心里暗暗高兴。这16和11的差不正是钢笔比圆珠笔贵的价钱吗!我以为马上就可以算出来了,那接下来该怎么做呢?这个5有什么用?我真是一场欢喜一场空啊,停在这里做不出,我不是白高兴一场了!我垂头丧气地趴在桌上。老师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来到我身边,提醒我:你可以用假设法,想象你买笔的情形。被老师这么一说,我感觉豁然开朗:如果我不买这只圆珠笔,老板就要还给我5元啦。那3只圆珠笔就要6元,每只圆珠笔就是2元。

这么难的一道题目被我破解了。原来只要多动脑,奥数也会变得很简单。

第6篇:四年级数学作文

“我做完了”,想都不用想,这绝对是数学小能人--钟辰希的叫声。

他的脑子就像一台高速计算机,他三年级时就会了五六年级的题目了。

美术课又被别的课霸占了,我们又迎来了令人“厌恶”的能力卷,他却一脸高兴,对于他来说,能力卷就是他知识中的冰山一角。

他“奋笔疾书”,当我们还在为哪位“变态”老农把鸡和兔放在一个笼子里时,他早已停下笔来,开始认真检查。旁边同学交头接耳,他看见了,一脸不悦,仿佛在说:呵呵,看你有什么能耐?“考试时间还有20分钟”同学们更加焦急了,一个个脸上露出惶恐的.面容,他反而更加悠闲了……

下课了,当同学们讨论着鸡兔同笼那道题时,他凑了进去,首先否定了班长的说法,接着滔滔不绝的讲起了做题思路,连收卷老师也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他的知识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长时间的学习的。

他就是我们口中的数学小能人,一个上知π,下知勾股定理,左知韩信点兵,右知比例模型的“数学全能王”。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