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最近的闲暇时光,我细细品读了余秋雨教授的文化散文集《文化苦旅》。
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作为一名上海人,我对其中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有着浓厚的兴趣。余秋雨教授犀利地指出:上海人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精明、骄傲、会盘算、能说会道、自由散漫、不厚道、排外、瞧不大起领导、缺少政治热情、没有集体观念、对人冷淡、吝啬、自私、赶时髦、浮滑、好标新立异、琐碎、世俗气……都是不太好的评价。而《上海人》透过上海人的文化心理人格,看到了一些属于全民族的历史课题。究竟是一种什么契机,撞击出了上海文明?
上海人上海文明的肇始者,是明代进士徐光启(与利玛窦一起翻译了《几何原本》),他可算第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上海人,他也带着今天上海人的某种素质:开通、好学、随和、机灵,传统文化也学得会,社会现实也周旋得开,却把心灵的门户向着世界文明洞开,敢将不久前还十分陌生的新知识吸纳进来,并自然而谈地汇入人生。有许多伟人,都是操着上海口音。对于开放的当代世界而言,上海俯瞰广远、吞吐万汇、处势不凡。19世纪,上海成为中国走向现代的'起点,这是一段不平稳的日子,之后,上海人渐渐平稳。现在的上海人大都本于个体自立的观念,不管闲事。上海文明的其他心理品性,是对实际效益的精明估算、发端于国际交往历史的开放型文化追求(表现在对子女的教育上埋伏着一种国际性的文化要求,至少对一般文化有着景仰)。这大概表现出了上海人、上海文明的心理特征。事实上,上海文明呈现出一种无形的心理秩序,上海人非常奇特。他们洒脱又常常感到洒脱的孤独,梦想许多,也使人们陷入了真正的惶惑。他们感到了自己的陋习却不知从何改起。我究竟是谁?该做什么?他们有能力却不一定发挥得出来。真是一部怪异的上海史。
而续写上海新历史,关键在于重塑新的上海人。这与我们也是息息相关的。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没有统领全局的强悍,上海人的精明也就与怯弱相伴随。上海人的丑陋性,大多由此伸发。失去了人生的浩大志向,智慧也就成了手上的一种私人玩物。我们缺少的是沸沸扬扬的生命热源,从而失去了烫人的力量,失去了浩荡的勃发。我们应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应眼界远远超过闯劲,适应力远远超过开创力,要有大家风度,更要有大将风范。有鸟瞰世界的视野,更要有纵横世界的气概。不让附庸继续,不让上海失落!
仅是一篇《上海人》,便给我们带来如此多的感悟。余秋雨教授以一个个物像,表现出了历史的深邃苍凉以及感慨。悠远的历史如一条缆索,余秋雨缓缓走来,又渐行渐远,征程漫漫,寒窗数载,终于走出了属于他的“文化苦旅”。
第2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今天好无聊啊,无意中看到昨天王叶炜借我的《文化苦旅》心想既然无聊就去看一下吧,没想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只看了其中一篇叫做沙原隐泉,原以为与其它写景小说一样,都是说这个地方怎么怎么样,但是当我读上这篇小说时,我原有的想法瞬间没有了,原因是余秋雨写的这景象与其他人写的完全不一样。
我最喜欢文中的这一句话:不为那山顶,只为这已经划下得曲线,爬。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爬。无论怎么说,我始终站在已走过路程的顶端。永久的顶端,不断浮动的顶端,自我的顶端,未曾后退的顶端。沙丘的顶端是次要的。爬,只管爬。我喜欢这段话的'原因是因为这句话与我现在的情况十分的相近。因为我现在的学习就是在一直向上爬,无论它多么的高,我还是要继续向上爬,无论它的高度是多么的永恒,但我永远也不会退缩。
我所喜欢的另一段话是:茫茫沙漠,滔滔流水,于是无奇。惟有大漠中如此一湾,风沙中如此一静,荒凉中如此一景,高坡会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韵律,造化之技巧,让人神醉情 驰。这一句话总结了前面的一些事情并加以贯通起来。
今天读了余秋雨的小说让我明白了,原来写景也可以这样写。
第3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漫漫长夜,轮轮皎月。夜深人静的时候悄然翻开这本土黄色的书,那仿若大地般的色彩,似乎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洗涤,斑老的书皮,就像经历了书中余秋雨先生写的那不堪回首的历史,来到我们身边,是要告诉我们历史的点点滴滴。
借着茫茫月色翻开书,视野模糊了,我们渐渐走近了书中的情境与思考。像一群从未回过家的孩子,流放到一块熟悉却又陌生的土地,迫使我们不得不抬起头一点一滴地看下那个“我们”的文化和历史,曾经被我们遗忘甚至唾弃的一切又重新来到我们的眼前。
再看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一般。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我们竟然不仅不争不抢,还把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再次来到我们的眼前。那一幅幅美丽的图片成了我们国人文化中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已经缺失了曾经的鲜艳亮丽,那斑老的图画时候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虐踏。
看完《上海人》,我简直自愧不已。曾经傲人自居“我是上海人”,如今回首在思,曾经的我就是一个傻子,抓住一个羞辱自己的'名号自霸骄傲。书中以徐光启为值得书写的开端,他能在一个愈趋封闭、衰朽、宋明新儒学占统治上峰的封建时代坦然开放的接受、传播西方文明,甚至受洗皈依基督宗教,他的影响决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文化交流者,他给古老的中国注入了完全异质的文化血液,也树立了一个“新人”的榜样。是啊,上海人,有什么了不起?
至今还记得此书中,作者借某个日本学者的话“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来挽回中国的民族自尊和自信来,而以往那些他刚刚咬牙切齿描写的中国的愚昧、荒蛮、落后、病态都集中处理算在了王道士一个“个人”的身上,这种形式习惯似乎已成了中国的一种病态:中国只要一有了坏事,便据说总是因为某几个“小人”作乱的缘故,而中国一旦有了好事,便肯定是证明了整个中华民族“向来优秀”的集体荣耀。深深叹息,曾经高傲的自尊究竟哪儿去了?
夜间跟着余秋雨一路依稀走来,又于夜色迷茫中渐行渐远,虽然征程漫漫,却终究走出了他的“文化苦旅”。
第4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随着作者的脚步,我的心灵也从阳关到江南做了一次苦旅。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对它的书名充满了疑惑:你为什么这么辛苦的旅行?既然是旅行,何必突出苦口婆心的话?带着疑问走进书里,知道了作者的身世,豁然开朗,不禁感叹。这个苦字是什么意思?体力劳动。作者的`旅行完全是自费的,去的地方大多冷清偏僻,走着走着自然就累了。但在作者的心目中,大概这漫长的旅途,这艰辛的工作,已经变成了和朝觐圣地的朝拜者一样虔诚的心情,去朝觐几千年的废弃古迹。
看到旧址被毁的痛苦。作者去过的新疆、阳关、敦煌、渤海国、天一阁,都毁于一旦,残缺不全。面对损毁的遗址,作者自然痛心疾首,痛苦不堪。
攻击谣言的痛苦。作者在苦不堪言的旅途中以及旅途之后,遭受了谣言、诽谤、谩骂和各种形式的人身攻击。然而,在这个辱骂的声音中,没有媒体,一家报纸为他说了一句公道话。为了躲避袭击,提交人与妻子从上海搬到了深圳。然而,在这种谩骂和孤独之中,作者继续修改这本书,写出新的作品,是难得的,也是有价值的。
文明衰落的辛酸。作者出国访问了中东、希腊、埃及等世界文明遗址,然后去欧洲与中国进行比较。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利与弊,对各地文明的衰落深感痛心。迫切提醒当代文明也是痛苦的。
理解这些“苦涩”,也理解作者的心情,也理解作者深沉的风格,悲凉的风格。毫不夸张地说,这是“痛苦”和“徘徊”。
从阳关到江南,只有苦,不只是苦。这个词的内涵太丰富了,让人至今不解,就这样走完了全程。
第5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是的,透过《文化苦旅》,我了解身为一个中国文人的自尊、自卑、自怜,对一些不可挽回的沦丧、记忆,对历史中的苦难,对文化在未来欣欣向荣的生命力,惟有明白过去,明白一切的弊病,才可以用澄明的心去接受那坦然而透彻的生命!
余秋雨说“一提起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我也时常在青春年华的岁月中,体悟到苍老的悲凉,却隐隐透着静谧,当我们的心头上的年龄互相矛盾时,不妨去走走吧!
定要走过生命的历程,才能回归宁静;定要走过文化的苦旅,才能体悟其中的恒久。在案头,我时常伴着古人放达的.脚步,走走那千年的山水,纵使不能在古迹下凭吊,我可以试想文辞中的意境,于此,千年的灵魂才得以交融,这不是人生中另一次的旅程吗?
即使现今的我无法背负历史的重担、文化的苦旅,我却可以用一种千年的文字,去看看漂泊者对中国文化的叩问与辩证,看看生命在劫难后的停驻与重生!
第6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书籍是我们生活的导航,它教会我们去尊重他人也尊重自我,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然而读《文化苦旅》,当茶余饭后咀嚼着其中优美的文字,欣赏古代历史人物的零碎故事,都能让人有所感、有所动。
打开一本好书,迎面扑鼻的是清香而深邃的气息,仿佛是那新翻耕的泥土散发出馨香。在若有若无的音乐声中,我们能够随意想象,想象自我是蓝天,一望无际;想象自我是月夜,寂静美丽;想象自我是海浪,澎湃不息;读小说,我们会随着主人公跌宕起伏的命运或喜或悲;读抒情的散文诗歌,我们会在作者淡淡的忧郁中品味他们对生命、生活、自然的态度;翻阅简便诙谐的书,我们能够尽情地放声大笑,把一切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
然而读《文化苦旅》,让人变得深沉达观。
任何物体都有承载它的器皿,唯有知识无垠无度。文化的承载,不只是书籍,就像余秋雨所言,历史文化的沧桑,散布于历史的古迹中,需要人慢慢去探索、挖掘。托尔斯泰曾坦言:梦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恰恰罗素·罗兰又说:“智慧,友谊是黑暗中唯一的光亮,倘若没有钥匙,如何打开智慧之门,又何谈放射光芒?文化苦旅这本书,昭示古代历史,人类告别愚昧混沌,从事文化探寻的历程与辛酸。文化,看似平凡,实际上是人们心灵与古今中外一切民族优秀文化,智慧相结合的`过程,也是继承与发展的过程。沉溺纸醉金迷的世界,让我们远离了文化的正面熏陶。读《文化苦旅》,不但能改变人的气质,还能使人树立更为健康人生观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辜负苍天赋予的生命,成为沧海中不可缺少的一粟。这对于人生的回答,对于国家的培养,对于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对人类的历史,无疑是最好的回答。
读《文化苦旅》,是一种陶冶,是一种享受。
在茫茫人海生芸芸众生中,不以荣辱待己,不论成败待人。不热衷追名逐利,使自我超凡脱俗,你会仰头看天,蓝天澄清,白云悠悠,释怀心里的郁结,应对现实,笑对人生。在物欲横流的日子里,品味古人谈的“知足常乐”,“人到无求品自高”的教诲,会注入一股清醒剂,欢乐地生活着。当我因辛勤工作而收获甚微感到牢骚满腹时,书会告诉我要笑对生活,这时我会浑身充满工作的活力;当我遇到困难,想打退鼓堂时,我想起了嵇康,他是如何退出浑浊的官场,如何独善其身,激励我,鼓起勇气继续努力;当我志得意满时,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兴衰荣辱告诉我盛极则衰。
《文化苦旅》让我体会”怦然心跳“的共鸣,有一种“莫名感动”;《文化苦旅》让我进行自我审视,也曾感叹人生百态。我只愿心境伴书平和而宁静,灵魂伴书纯洁而超然。有时候读书不是一种消遣,而是提高自我的学识,开阔自我的眼界,聆受文化的熏陶,畅想无暇的梦想。
第7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我正好手头有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一书,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翻阅了一遍,这是一本需要静下心来静静体味的书,他从风景秀丽的江南到大漠孤烟的大西北,从冰天雪地的北国到充满民族风情西南边陲,他的足迹踏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也是他在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里的苦苦求索,莫高窟的色彩、线条令他着迷:北魏色彩的浑厚沉着,隋朝的畅快柔美,唐代的`喷射和舒展,五代的精细、温煦......这是一条色彩的河流,也是文化的河流,一直汹涌地向我们奔泻而来。天一阁的藏书曾令他迷惑,而终于有一天显现了藏书的社会意义。而西湖终究是文人们心中的一个飘渺的梦境,只能意会,无法用文字解读。
中国文化如奔腾不息的黄河、长江,流经祖国大地,流向浩瀚的太平洋。文化是内化于心的一种精神财富,在有华人的世界里,就有中国文化的延传,漂泊海外的华人们可以把原始的巨树当成神庙,供奉着“大公伯”,然后进化成“拿督大公伯”,希望庇佑着他们。这是典型的宗族文化,一辈子也无法挥去。
960万及其海域的神州大地,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化,有如一朵朵奇葩绽放着,包容和开放的海派文化,亲新婉约的江南文化,浓郁思乡情结的华人文化......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作者对中国文化的深刻解读,我只能用心去细细体味。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第8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文明的绽放与枯萎,拉扯着历史的烟尘。而历史的时间轴,向来是理性且冷漠的。道士塔、莫高窟、阳关雪、沙原隐泉……从远方来,到远方去。文化在中原大地姹紫嫣红地盛开,在时间的淘洗、人类的遗忘、战争的风雨……之后,有的荒芜、单调,价值只有自身审视,有的风采依旧不减当年,名气的步履走遍大江南北。
失落的文化也好,繁盛的文化也罢,在几千年的日日夜夜,它们眺望过朝阳与落日,闹市与旷野,尘埃与星群,乃至远古与未来。它们在愚蠢的世人中撕心裂肺的无声呐喊,幸运的躲过一劫,保留至今;不幸的倒塌,成为废墟,后人遗忘。
人类总乐衷与在历史名胜中停停走走,走走停停,却不去贴耳聆听它们的故事,对它们的身世也没有刨根问底的兴趣。最后,朝朝暮暮之下,铭记的人越来越少,人类自身的损耗却越来越多。
狄更斯在《双城记》里曾言: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诚如斯言,时代的文明从刀耕火种到机器轰鸣,从茹毛饮血到锦衣玉食,物质文明在不断地开花,而精神文明却在凋落。
精神文明的缺失,最明显的象征便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逐渐枯萎。而当人类失去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一方面容易导致人类文明之光的褪色,另一方面,个体和社会失去了文化敬仰,对整个人类群体而言,这是一种无力的悲哀。
周国平在《人与永恒》中言道:文化是生命的`花朵,离开生命本原,文化不过是人造花束。理固宜然,生命诚可贵,在人的一生当中,支撑一个人跨遍万水千山,淌过坎坷泥泞,去追随所谓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不是金钱、名利、地位等物质,而是根植于心中的敬仰,而敬仰的动力来源则与文化息息相关。实言之,如若敬仰失去了文化的熏陶,那么它就像是插在精致花瓶里干花,永远不可能会有鲜花那般充满馥瑜与生机。
这个世界很浮躁,各种糜烂的物质追求大行其道,浮华充斥着这一代人的心灵,修篱种菊是一种奢侈,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荒芜与空虚。科技日益发展带来的弊端越加显著,全球气候的异常导致一些文明古迹遭到破坏、难以保存,但更多的是来自于人类的行为破坏,追踪溯源,依旧是文明的缺失。此外,理工科学的崛起,人文学科的边缘化,极其容易导致一代又一代对文化的漠视,他们不了解这些文化出现的背景、影响以及文化当中的智慧结晶,他们只知道,这些文化很旧,经历的岁月很长,却很少会去思考文化背后的内涵。这,实属无奈,也是人类之殇。
对于现代功利主义者,绝大部分都是,追忆情怀的同时,却又将情怀抛之脑后,等到再想拾起来的时候,却忘记了该从何处寻。而情怀也分真实与虚伪,诚心与造作。跟风情怀并非停留于表面的风花雪月,随便哼几句唐诗宋词,呻吟几句社会沉浮而自己“出淤泥而不染”,真心实意的情怀则是根植于心中对逐渐消逝的文化执著追求,以及心甘情愿地为重振文化之兴而赴汤蹈火。
木心先生在《文学回忆录》提过:人类文化的悲哀,是流俗的易传,高雅的失传。何为流俗?我想,应该是烟火的狂欢。何为失传?我想,应该是“彩云易散琉璃脆”。而这是不是异常地滑稽可笑?就像《娱乐至死》所说的那样:我们的文化终将成为一场“滑稽戏”。人类的行为滑稽,人类的思想滑稽,人类的本身也滑稽,而这一切终会导致一场空前浩荡却极富悲哀的滑稽戏登台上演。
近年来,国家出行了一系列的文化纪录片,包括《我在故宫修文物》《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匠人》等等。作为主流媒体,在群众当中具有一定的公信力,虽说有些文化被群众心间的云雾朦胧已久,但互联网时代,依托主流媒体的引导,官方的宣传推广,也是可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古老的种子,它的生命的胚芽蕴藏在内部,只是需要在新时代里播种。
勿等到繁华散尽,只看见烟火里的尘埃。世间万物的萎靡,从心开始。
第9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拿到《文化苦旅》这本书,并没有立即阅读,而是盯着封面上四个大字“文化苦旅”思索:书中会讲些什么呢?
稍加思索后开始拜读,全书是从家乡的“牌坊”着笔的,这也是作者决定苦旅的起点,特别是文中何老师所说的话“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不要太黏着乡土。只有来来去去,自己活了,地方也活了。”想想这样朴素的话语是何其的经典,走出去才能引进来,变才能通,通才能远,这不正是社会发展的前奏吗?
有人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两者关系如何?而作者却说,没有两者,路,就是书。是的,书就是路,路就是书,哪有人能把它们分的清,又岂能划分的清楚。在阅览群书行走苦旅之后,作者最大的醒悟就在于发现一切文化的终极基准,人间是非的最后衡定,还是要看山河大地。确切的说,是要看山河大地所能给予的生存许诺。这种醒悟和当下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是何其相似。
阅读到“道士塔”和“莫高窟”篇章,给我一种有对民族屈辱历史的感叹,有对中国古代灿烂文化被毁的悲哀,作者进行了痛苦的反思。他眼中的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佛号、诵经声、木鱼声、旌旗飘荡声,民众笑语声,还有石窟外的.山风声、流水声、马蹄声、驼铃声。身不由己,踉踉跄跄,被人潮所挟,被声浪所融,被一种千年不灭的信仰所化。
“世人皆向往巅峰,向往高度,并且不予余力的为之奋斗,但有谁能想过,当你真正登顶后会发现巅峰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驻足久坐?世间美景皆都熨贴着大地,潜伏在深谷。”简单的絮语,这是何其深的人生感悟驻足高处不胜寒之地才有的至理箴言,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心境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
如饥似渴的拜读完整本26篇文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书名虽有“旅”字,虽然描述的都是作者脚步所能丈量到的所见所思所想所悟,但全本读完我的心情却很沉重,很有一种沧桑的气概和苍老的心境。这种沧桑和苍老是穿越了千百年的历史,从步子的艰难跋涉到心灵的强烈洗礼,从听闻到见证到感悟:"每到一个地方,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些方位上,用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与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心想?而中国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
如梦起点的出发,中国之旅的感叹,世界之旅的寻源,人生之旅的积淀,文人的脚印和人生的苦旅两种镜头和滤光交替辉映,厚重的文化气息围绕墨香,萦绕我的心弦。读着读着,光与影的历史画面就会映入脑海,久久的连贯回放;读着读着,我就觉得有种欲望冲破大脑,也想寻着作者的印记走一遍书中所描绘的地方,实地感受一下,无数高贵的生命支撑起的历史与文化的宽度与厚度。
文化瑰宝,苦旅传承,这也许就是作者笔下文字的初衷!
第10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我想必每个人对旅程的感觉应该都是美好的,因为我们可以去一个自己不曾生活过的地方。穿过这个陌生地方的每一条街道,领略不一样的风景和风土人情。同样,这些也是我对旅程的一个想法。所以当我第一眼看到余秋雨先生的游记散文《文化苦旅的》的时候我的心中不免有了三点疑问。
首先,散文集多是一些优美的抒情文章,比如席慕容和宗璞的散文。当然也有一些叙事性的.,比如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里面就重点回忆了自己的童年和青年的一些琐事。但是这些散文类型多有抒情之意。所以当看到一本以游记为主题的散文时,我不免眼前一亮,想要看看散文类型的游记文章有何不同。
其次,旅程应该是享受的、快乐的,余秋雨先生为何要在“旅”这个字前面放一个“苦”字,他的旅程是不是和我们的旅程又有别样的不同。
最后,我们现在的旅游理念多为拍拍照,买买纪念品之类的,去的也大都是一些繁华城市,名胜古迹。这种旅行的方式反而使我们忘了一个地方它那从千古传递过来的文化底蕴。作者书中的足迹断不了一些诸如莫高窟、都江堰、武侯祠等著名景点,但也不少浓墨着笔于一些不为我们熟知的地方。一种把旅程赋以文化,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带着这些想法和疑问,我慢慢的阅读了这本散文集。《文化苦旅》这本散文集中在我阅读过的文章,作者的修辞、语言都较现在流行的散文有着很大的区别。现在散文多是优美、细腻之词,读后让人联想到的是娇柔之美。但是在这本书中的散文,各个旅程的描写没有过多华丽的辞藻,多是朴实的文词。读起来让人感觉是那种肃穆的静谧的美感。
其中最让我喜欢的就是,作者靠着自己的想象力,想象古人身处此地当时的心境和生活。比如作者在《三峡》中写到了漂泊江湖的李白;在《阳关雪》中写到了送别故人的王维;在《柳侯祠》中写到了遭到贬谪的柳宗元等等。这些类似的篇目中我不仅阅读到了青山秀水的壮丽,更读到了古人的心境与情怀。此时才懂得了文化的传承对古迹的重要性。
第11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读罢《文化苦旅》,对我来说,的确是漂泊于中国莽莽苍苍大地的一次苦旅。多少深夜床畔,零零散散地翻动书页,努力了解它藏在背后的真实,所得大概只有那模糊不清的脚印。余秋雨说“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的感动、无端的喟叹”,而我却时时与他感同身受,这不禁让我感叹“文人的魔力,竟能把偌大一个世界的生僻角落,变成人人心中的故乡”。
在我眼中余秋雨是一个“多情”的人,他总是能在人们遗忘的角落,找到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然后“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也许有人会认为“多情”应发生在“爱上层楼强说愁”的年纪,而余秋雨却“一提笔就感受年岁陡增”,这使他们感到不解。但在我看来“多情”可以发生在“爱上层楼强说愁”的.年纪,但也可以是在历尽沧桑之后,有些“多情”写在山水里,有些多情写在历史里,只要心中有一份“情”在,年轻的脚印仍然可以记录老年的“智慧”,一如当你在“行万里路”的同时,仍然可以坐在案头“读万卷书”。是的,余秋雨认识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我无法不老,……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于是他“离开案头,换上一身远行的装束,推开了书房的门”,去进行文化的苦旅!
第12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这本书对我来说真的很难读。《文化苦旅》到《文化苦旅》,悠悠黄沙始于外地人的脚步,从20xx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到20xx年后一个不平凡时代的乌江船,这是一段名副其实的苦旅,涵盖太多,承受太多。它让一颗难以承受的心,用无声的泪水,回答了历史上太多的委屈、痛苦和无奈。
本来散文真的能写出历史的分量。余虞丘老师的文采当然好,辞藻优美,文笔工整流畅;但最吸引我的是那张穿透文字背后历史迷雾的图。越是平凡简单,越是动人。王道士看了看外国学者,拿着装满敦煌文物的大车后座。天一阁门口齐膝深的水,阁底的枣石,牌楼下尼姑里羞涩的年轻女教师,踩着前牌楼雕刻的布鞋,送走孩子挥动小手绢,两个小护士举着紫绸伞为腊梅花瓣。画面定格在一个人物身上,停顿了一下,跳到另一个场景,然后,一个停顿,一个停顿,一个停顿,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和历史就会有一个形象,一种精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甚至连屈辱的部分都会宣泄出来。
就我个人而言,最感人的文章一定是《道士塔》:“我爬天一阁楼梯的时候,脚步很慢。我一直问自己: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中国学者?”这个问题居然让我半夜看书哭了。对于一个22岁就离开故土的流浪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学者”这个词离我个人的旅程太远了。我问自己,是什么触动了一个连历史都抗拒的陌生人的神经,让他的心痛和感情如此尖锐,以至于他几乎要从胸膛里爆发出来,只能用微薄的泪水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灵魂产生共鸣?整本书《风雨天一阁》我仔细看了两遍,还是没敢写读书笔记。直到看完《文化苦旅》,我才最终决定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想法。这些文字下蕴含着怎样的精神力量,让我的笔飘忽不定,内心震撼,肃然起敬?
第一次看《山居笔记》的时候,对这本书感觉很复杂,除了感触很深之外,也厌倦了某些章节中的某些腔调。这种厌倦感主要出现在作者不时从历史代言人的角度表达自己感受的那一刻,甚至在一篇《文化苦旅》中达到顶峰。那些大而空洞的发言、呼吁、名词、慷慨的陈述,对中国文化的总结性陈述的语气,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让人不自觉地感到不满和不耐烦:这是谁,敢狂妄地把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整个故事纳入自己的思想体系?可无聊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准确。比如文章《狼山脚下》,既揭示了上海人的辛酸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逊与不谦卑的比较,深入到单位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为什么不从小见大呢?我只是很反感《上海人》里的“造”和“召唤后代”这两个字。翻了几页后,苏杭和江南散落的小城,轻轻用吴侬的软语抹去了相反的情绪。但在詹妮弗的同时,“性格取向和地域取向”又蹦了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放下书,叹口气又看了一遍。
如此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着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不清不楚,不讲道理,那就一定要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情沉淀下来,然后才深深体会到,每一个字里都充满了深沉真挚的情感和自信,就像那句“你在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学者?”,背负着太多的压力和积蓄,以至于不得不爆发出深深的悲痛和愤慨,这个话题本身。
这份真诚,在《五城记》里是苦涩的,在《废墟》里变成一种沉默,在《漂泊者》里变成一声长叹。突然冒出来的大词让我皱眉,因为我的心情太迫切,同时也为这样一种真挚而急迫的感觉而哀叹。没错,如果他不站起来挥手大喊,不管他的语气是否谦卑,不管语气是否太吵,在我们这个时代,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任?或者说,你真的想有一些资历和一些背景站出来喊吗?在这个时代,文化只是精英的特权吗?
写作的完美虽然难,但却是一种“技巧”,可以培养,可以学习,可以提高,可以标榜,可以虚张声势;文字背后的真正的社会责任感和紧迫感,文字之外的一种思想提炼,一种肯担重担、敢吃苦的力量,是《三十年的重量》不同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让我为对历史不感兴趣的读者失去敦煌文物而深感悲痛,也让我在梦里努力想象夜船的声音,河水流过的声音,让我几次跪倒在天一阁朱虹门前。
文化,无论在任何时代都是一种怎样的文明,都是一种凝聚的精神激励,是一种超越一切政治因素和社会习惯,真正定义一个人的本源和基础的力量。
话,因为是真的,所以会吃亏。
第13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近段时间虽然比较忙,但我还是做了一件我认为最有意思的事情。我把余秋雨教授写的《文化苦旅》大致看了一遍。
虽然来不及仔细去揣摩但确实让我感触很深,尤其是《风雨天一阁》至今都使我记忆犹心。一个家族背负着艰守一座藏书楼(中国古老文化)的命运。范钦一个拥有强大毅力和强烈的爱国精神的藏书家让中国留下了一座具有文化代表意义的藏书楼,直到现在都有它的痕迹,但是岁月的沧桑,历史的风尘还是将它掩埋了。范氏天一阁之所以留下来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正式余教授所说的“超越意气,嗜好,才情,甚至是时间的意志力”而这种毅力有是什么呢?
范钦曾经顶撞过拥有巨大权势的皇亲国戚,而因次遭到仗打这样的重刑,还进过监狱。但他豪不畏惧,始终毫不顾惜坚持自己的信仰,相信真理。最后谁都奈何不了他,这就是一个古代藏书家,一个真正称职的藏书家所表现出来的超越常人的强健的职业道德品质。
说到这里,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这些教师,有哪一个能像范钦那样监守正义,监守自己的岗位。或许有但也是极少数的。我不是故意要借古代成功人氏来讽刺现代人,但是我还是要批判我们不好的地方,包括我自己在内,所有读书的人们,我们早就应该反省一下了。对我们来说范钦的意志力乍看之下,显得不近人情,然而我们的毅力呢?可以说连他的二分之一都没有。我们读书,在遇到挫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学成之后又为了什么呢?等等这些尖锐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深思。
继续往下说,时间的流逝,光阴的短暂,80岁高龄的范钦中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但他连生命的最后一刻都要监守岗位。他将自己的财产分成两部分,一份是他监守一生的藏书楼,另外一份是一张万两银票。他让他的两个孩子去选择自己想要拿的一份。
我想如果事情放到现在,有谁会愿意继承藏书楼,又不能卖而且不但没好处还要惹得一身的麻烦。然而有范钦这样伟大的父亲,就会有像他一样伟大的儿子。他的大儿子范天冲毅然的选择了子承父业,他继承了藏书楼。中国的'古老文化就是因为有了像范氏父子这样的真正的读书人而保存到现在的。
说到这里我又要开始批判些什么。想到读书人,现在的读书人(有些人)说说是书生,毫不考虑自己的言行举止,说不该说的话做不该做的动作。而且读书为的尽是一些私人的事情,只为那黄金屋或是颜如玉,而且做人都做的很自我,对自己要求很低对别人则很苛刻,只要自己好就万事大吉,毫不顾虑别人,更不用说是监守岗位和保护民族的历史文化了,一点都没有范钦那样的奉献精神。
还有那些可恶致极的贪官污吏,他们丝毫没有一点职业道德,简直像行尸走肉一样活在世界上比狗都不如。范钦好比是天使,而这些贪官,滥用职权的人就是恶魔,总有一天这些恶魔,会被天上的那些像范钦这样的天使给带去,进化那肮脏的心的。
《文化苦旅》使我对读书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读书人读书不能只为自己,要为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这样读书人才是读书人。
而且我们所学的文化有多少是古人用自己一身的心血换来的啊,文化的保留是艰难的,因此我们要好好珍惜这来自不意的文化,不虚度光阴,真正的领悟中华民族的优异文化,并且发扬古人身上的良知和意志力,坚决不做学成之后,而忘本的人,也不做半途因为挫折和困难而放弃学业的人。
一个人拥有了良知和强大的毅力才能领悟到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炎黄子孙数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余教授的《文化苦旅》就如一艘导航船,她将带领我去深思更多中国文化的发展史。我也会将其细细品尝的。
第14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三峡,承载了太多历史,孕育了太多的诗人,在这里既有屈原的雄才大略,又有王昭君的倾国倾城;既有李白的轻舟,又有刘备的战马。于是余秋雨来到了这里寻找使他“无端的喟叹,无端的感动”的历史。
是呀,这一方水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扮演了太多的角色。它可以是尸横遍野的疆场,也可以是车来船往的'乐土,亦可以是庇护诗人们生命伟力纵横驰骋的天堂,因此不容置疑这里孕育了太多的名人志士。
于是,历史在这儿终结,山川在这儿避退,诗人在这儿萎谢,于是余秋雨泛舟于三峡,寻找历史的感动。船外,屈原的故里过去了,也许是这里的奇峰交给他一副傲骨,于是他在江边独吟“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于是他怀着“余将董道而不豫兮,故将重昏而终身”的满腔热情,纵身跳入了滚滚的汩罗水而静静逝去。一时把那里的江水,也揽起了三峡的波涛。
船外,李白的白帝城也过去了,也许正是三峡的激流让他醒悟,于是他不在奢望能得到唐玄宗的赏识而一展雄才,而是毅然辞官,在山水中体味生活。而他的选择使他立于盛唐的中心。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
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第15篇:《文化苦旅》读书心得
《文化苦旅》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世界级文化学者余秋雨的文化散文集。全书的主题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他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察力去深思着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写出了因为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那苦苦的味道,为这本记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
他的笔触时而奔放,时而灵动,有时像大江奔腾,洋洋洒洒,荡气回肠;有时像小溪宛然,曲径通幽,砉然流芳。他的气势磅礴,凛然睥睨天地,有时好像在放肆地喊着:“我要遨游九天而天威耐我不得,我要逍遥九地而地堑缚我不得”;而有时却又好像在苦苦地寻觅,为中国的文化,历史寻觅一条出路,一条重获新生的出路。然而,最让我触动的却是他那不羁的文思,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收放自如,让人不禁叹服。他用美妙的文字一步步将我们带入文化意识的河流,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深省。在他的笔下,历史是那样的深邃苍凉,令人扼腕,往往在读他的散文时总能体味到原来不曾想到的东西……
真正的历史是沉默而寂静的,它无言,用沉默傲视人间,傲视人间的斗转星移,王朝更迭。它任凭人们在他身上居心叵测的涂抹着,不屑与何人争辩。“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它沉默不是因为他懦弱,它的力量足以拖垮无数的霸业,再强的盛世在他眼中也不过昙花一现。“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这是对他最好的形容。力拔山河的项羽能怎样,羽扇纶巾的周瑜能怎样,立马橫刀的张飞又能怎样,历史的一个转身就让他们灰飞烟灭,终成一抔黄土。只有历史以真正的王者身份永存,跨越了空间,穿越了时间,创立下独属于它的基业。
可不幸的是,每当翻开厚厚的历史书,总会被荡起的浓浓灰尘迷住了双眼。
小时,曾相信历史,相信史官笔下那一个个棱角分明的人物,后来才渐渐懂得,所谓历史不过是人之历史,变成了一些人为了取悦另一些人的工具。那一幕幕,一场场,涤荡着对与错、善与恶的史实也只是阴谋家的说辞。在历史之流中,永没有善恶,存在的只是解释。浩瀚五千年留下的文明,在一次次删改中扭曲了原来的模样,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个梗概。善恶、对错有时并非由什么定义,而区别它们的'往往却是胜败强弱。一切正如尼采所言“历史没有正义,只有利益”,在无穷的利益的驱使下,历史也沦落成为了工具。追溯过去,不知有多少人在历史的夹缝中苟延残喘,他们被历史所遗忘,被历史所判定,更可悲的是判定他们功过是非的是那些别有用心之人。若他们地下有知,会不会发出一声长叹,叹息这民族的哀魂。我无力扭转历史的沧桑,更无能评判一个民族的优劣。我只知道,有太多的人未能瞑目,却又匆匆流逝于涛涛的历史洪流之中。
然而,我相信,某些史官一杆竹管笔涂划的文字,哪怕能镌刻山河,能雕镂人心,却又怎能羁绊住历史的脚步,它放肆奔腾,横无际涯,一纸丹书又怎能成为它的囚笼;我相信,总有一天它能突破黑暗重回光明,让世人重新去评判它,还它一坦荡荡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