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一个不平凡的老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这是《我们仨》给我的最大的感受。
杨绛先生不平凡,但是她觉得自己就是尘世中的普普通通的一个俗人,她把三个人共处的岁月,用朴实无华的文字一一记录了下来,仿佛那就是我们的日常:嬉笑打闹又不失温暖,处处充满了欢喜和温馨,以及分离之后孤独的老人化不去的忧伤。但是即便是老伴钱钟书和唯一的爱女钱瑗一个接一个与她生死别离,他们仨失散了,她一个人思念着他们仨,她仍然在用生命记录着之前的美好,哀而不伤,没有用力,没有彷徨无助,没有矫情,我只见得委婉温暖又坚韧的光流畅于字里行间。
杨绛先生说他们这个家,很朴素,他们三个人,很单纯,他们与世无争,与事无求,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仨在小小的书房翻译、备课、写作,互不干涉互不影响,然而钱钟书天性调皮,乘女儿小寐片刻,居然在其脸上作画,而杨绛是纵容他的,钱瑗亦是嗔怒爸爸的不正经。这样温馨动容又平凡熟悉的画面在书中是常见的,读来,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扬,不禁忆起某一个暑假,孩子他爸贪杯,肚皮日渐隆起,玩兴起来,用毛笔在肚皮上画了一个哭脸:“儿啊,这如何是好?”把我们娘俩惹得哭笑不得。
钱钟书不会烧菜,总是手忙脚乱,他定然是把所有的智慧挥洒在笔墨上,杨绛先生就一点点照着菜谱渐渐学会了家常菜。在父女同时病倒的时候,她一个人忍着巨大的悲痛,同时两个医院奔波劳碌着,那时她已经八十出头,每次带去亲自做的'一点小菜,看着他们吃下,心中的满足,与我们普普通通凡人的幸福类似的,每每读来,便是见字如面,泪眼婆娑。
一个文人雅士的家庭日常如此动人,恰恰是正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当成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的百姓,没有惊天动地,没有叙事邀功,有的只是平常的简单生活,他们以知识分子的尊严活着,我们仨,就没有其他人了,而且旁人也进不来,我们各自安好即是极好。
日日柴米油盐酱醋,生活本就没有太大的跌宕起伏,即便是有,也是学会和他们仨一般,隐忍低调,不浮不躁,每一天,每一刻,每一秒,能够相聚,能够相守,能够相爱,已然是最重要。如果说20xx的天灾,让我们困宅为牢,但是福祸相依,我们一睁眼就看见彼此温柔的眉眼,低语呢喃:“早!”每日三餐或简单或隆重,皆同食共赏。“妈妈,我的花又开了一朵!”少年惊呼着让我过去,我的小狗餍足于瞌睡,不为所动,因为我们一直在,不像往日它听着楼下传来的脚步声,早已雀跃,日子突然一下子慢下来了。
无法预测生活的变数何时来临,即便一个人面对最黑暗的时刻,亦内心安定,和杨绛先生一样,我们仨尤其是我们挚爱的少年,要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第2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断断续续花了20多天的碎片时间,看完了杨绛先生的《我们仨》,能被大家公认的、称为先生的女士不多,这说明杨绛先生的确有自己的人格魅力和过人之处。看书的过程既是一种精神享受的过程,也是一种重新思考人生意义的过程,现在将我的读书感受分享如下。
关于爱情
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爱情可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典范。杨绛先生在书中写道:“读到英国传记作家概括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我把它念给钟书听,他当即回说,我和他一样,我说,我也一样!他们平凡的生活就是这段内容的'最好见证。无论是在国外留学期间,还是回国之后遭到抗战、文x等变化,他们始终信任对方,给对方力量,相互扶持,一起去“探险”,一起寻找人生的乐趣,一起承担人生的苦难。
杨绛在书里写到:”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他们之间的爱情就好像舒婷写的《致橡树》一样,你是橡树,我是木棉,我不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而是和你一起肩并肩,手牵手的成长!当他们有了自己的爱情结晶,都希望孩子像对方一样,因为在他们眼中,彼此都是有魅力优秀的人。
当杨绛送别自己丈之后,自己的家就不是家,而是客栈了。正如她自己所说: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
因为有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
剩下我一个,又是老人,就好比日暮途穷的羁旅倦客,
顾望徘徊,能不感叹”人生如梦“,”如梦幻泡影“?
看到这一段,都忍不住泪流,家的存在是因为家人,没有人,家只是房子而已。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对他们感情的最好写照。“我却觉得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以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爱国之情
杨绛先生和钱钟书先生都是文人,他们可能不像科学家那样能为国家设计出、制造出高科技的武器或者设备等,但是他们却用自己平凡的行动来诠释着作为中国人的爱国之情。
在留学期间,英国一个富翁特别欣赏钱钟书的学识,想资助他求学,这对于那个时代的留学生而言,是很难得的机会,却被钱钟书先生拒绝了。杨绛先生在书中是这样描写这么一件“小事”的:钟书对于攻读文学学士虽然不甚乐意,但放弃自己国家的奖学金而投靠外国富翁是决计不干的。
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家乡被日军占领,国内的老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时,没有选择继续留在国外拿着奖学金求学的生活,而是选择返回家乡,和家人、和国家一起度过艰难的抗战时期。
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
人生态度
杨绛先生的一生可谓是丰富多彩,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年少时期爱读书,想考清华却遭遇清华当年不在南方招女学生的限制,留学时候因为怕父亲负担重,就放弃了美国韦斯利女子学院的奖学金和入学资格,回国后又遇到了抗日战争。终于等到新中国成立了,还遇到了,年老时候,先后送别了自己的女儿和老伴,即便如此,她却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充满正能量的看待自己的生活。
相比现在社会的浮躁,天天都为票子、车子、房子而奔波的人们,杨绛先生一家人都是值得我们好好学习的榜样。他们不看重房子大小,能住就行,不看重功名,能让自己好好读书就行,不看重金钱,能吃饱就行。钱钟书先生因为《围城》而出名,可他们却说”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静!他们一家人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可以看书,哪怕在物质最匮乏的时期,在世事最动荡的时候,他们都想着能看书就是一件顶幸福的事情,所遭受的苦楚也便不苦了。
第3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1998年,钱钟书逝世。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
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我们仨》是杨绛失去爱女,又失去钱钟书后写的一本散文题材的回忆录,书中她以“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三个章节,记录了三口之家的“平凡”生活,以及在人生最后阶段的那刻骨铭心的情感。虽都是琐碎小事,却有着满满的温情、爱和美好的回忆,尽管有失散的痛和遗憾。
第一次看《我们仨》,感觉没看懂,这两天又重读了一遍,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给我的感触颇多。首先,三口之家均为当代学者,钱钟书和杨绛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仍然笔耕不辍,坚持读书写字和教书育人,对自己要求还很高,这个就是他们这一辈子最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钱钟书是一个在学术上智商很高,却不是很通人情世故,而生活还有些“低能”,但他愿意为杨绛学着生煤炉子做早饭,平生第一次学会了划火柴。而杨绛跟了钱钟书,担心他生活不能自理,陪同去英国留学,为他能吃得可口,专门租房子单独做钱钟书爱吃的中国口味。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钱先生是清华的狂才谁都收不住降不了,唯独杨先生的淡定和通透润泽了这份不羁和浪漫”。在此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而作为两位伟大学者的女儿,钱媛从小虽然体弱,但是生活很乐观。她很孝顺,从小就乖巧懂事,始终是父母的安慰和骄傲。作为北师大的教授,她忍着病痛,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也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喜欢这对无论何种境遇,一找到机会就恣意读书的学者夫妻;我也喜欢这一家三口,从年轻时的相互扶持,到年老后的相互依偎,正如作者在书中说“我们仨,却不止三人”。钱钟书与杨绛幸福的学者家庭是不少人梦寐的理想生活,而我也不例外。
其次,最让我感触深的.是这样一段话:“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自在。”内心的淡定与自在,指的就是心态。我们是应该先追求命运的波澜,然后才让自己淡定与自在,还是应该先让自己淡定与自在,然后再去追求命运的波澜?毫无疑问,后者更有意义。正如杨绛先生的这句话,我们没必要非等到人生走到尽头了才有那样的感悟,我们完全可以在此刻就让自己淡定自在,用这样的心态去对待余生,在淡定自在中追求命运的波澜壮阔,会看到更加绚丽的风景。杨绛先生见的太多太多,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相继离她而去,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潮起潮落,她早已释怀,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有这样一番感言吧。
最后,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走过的每一天。杨绛先生一家人在一起总是有无穷的乐趣,他们非常珍惜一家三口在一起的时光。杨绛一家人一起吃饭,钱瑗和钱钟书会发挥“格物致知”的功能,通过听邻座谈话,举止,就能知道他们的故事,所以他们去饭馆是一边吃饭一边看戏。钱钟书和女儿一起会童心大发,给女儿的肚皮画画,晚上在被窝里藏玩具甚至恨不得把扫把,簸箕都藏进去,逗的女儿每晚睡前都使劲找东西,而他们一直玩的乐死不疲。看到这些让我好生羡慕,我们现在的家庭里,相聚时各自玩着手机,甚至给孩子也一个手机,有时待一天一句话都没有。对于我等平凡的人来说,用心体验那些微小的、确切的幸福并不是难事,或许是和家人团聚,或许是和好友快乐的交流,或许是听一首好歌,或许是看一本好书,感知并享受身边小小的幸福点滴,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加快乐、充实。我想,动手动笔将这些小小的感动和幸福记录下来与亲人和朋友分享,也为自己留下一份记忆,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在书的最后,杨绛先生说:“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样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守,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书中她引用了白居易《简简吟》中的两句诗:“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碎。”意为: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就如同美丽的彩霞容易吹散,珍贵的琉璃容易碎裂一样,美丽但不长久。这两句恰到好处的总结了全书的精髓,也点透了她一生的遗憾。世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眼看着至亲至爱的人离去而无能为力,那是怎样的痛彻心扉啊,我都能感受到那刻骨铭心的痛,想到杨先生的坚强、隐忍,想到这么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要遭遇这样的痛苦,禁不住让人潸然泪下。在早已肝肠寸断,却极力克制的表达里,我体会到了人生最深的那种悲。她的人生何尝不是每个人的人生,我们终将一个又一个地失去至亲至爱之人,我们注定要不断的告别,注定要一生受尽爱别离之苦。“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二零一六年初夏,杨绛去世。他们仨从此团聚,不再死别,亦无生离。杨绛先生在另一个世界和家人团圆了,《我们仨》的故事划上了句号,但我希望有更多的家庭都能像《我们仨》一样幸福和美满!
第4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女儿钱媛、丈夫钱钟书已逝,只剩105岁的杨绛。她提笔写曾经、写来时的路,同时,也在寻觅归途。
杨绛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她和钱钟书在相遇前,都未恋过他者。初遇,清华大学古月堂门口,一见如故,侃侃而谈。
钱钟书急切地澄清:“外界传说我已经订婚,这不是事实,请你不要相信。”杨绛也趁机说明:“坊间传闻追求我的男孩子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也有人说费孝通是我的男朋友,这也不是事实。”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钱钟书后来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
他们婚后一起留学英、法两国。杨绛笔下的钱钟书有缺点有优点,但她一并接纳,他的.优点到她那儿变得很可爱。比如,杨绛产女坐月子期间,钱钟书弄坏门锁等,不会修很着急,杨绛却没有想过这种事情应该男子去做,而是说:“我会修。”杨绛是位有大智慧的女子,她爱一个人就全心全意去爱,没有任何计较。
书中,她提到自己与钱钟书有过争执,两人觉得争执也争不出什么来,就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己议,不必求同。“遇事两人一商量,就决定了,也不是全依他,也不是全依我。我们没有争吵的必要。”这个很有意思,因为在男女关系中,不少人认为,要有一方妥协才会有“和谐”。但杨绛与钱钟书,他们认为彼此是平等的,无论是精神上、性别上还是物质上。
这种平等观念,在他们家,不仅体现在夫妻关系上,还体现在父女、母女关系上。《我们仨》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对待女儿钱媛,杨绛和钱钟书从未把自己放在父母这一高位上,他们仨亦师、亦友、亦亲人。钱媛说:“我和爸爸最‘哥们’,我们是妈妈的两个顽童,爸爸还不配做我的哥哥,只配做弟弟。”杨绛说:“钟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瑗都是好学生,虽然近在咫尺,我们如有问题,问一声就能解决,可是我们决不打扰他,我们都勤查字典,到无法自己解决才发问。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我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而钱钟书出门前会嘱咐女儿照顾妈妈,而不是妈妈照顾女儿。
如今,没有丈夫和女儿的家,杨绛说:“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一百岁感言》里,杨绛说过:“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是的,杨绛在等,等他们仨重聚的那一天。
第5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在没有品读这本书前对于钱钟书先生的印象仅仅停留在他的才与傲,“人谓我狂,不知我实狷。”在读过《我们仨》后才发现钱先生的温柔与家的另一面......
正如其他世界上许多美好的东西一样,我们从不会吝啬美好的语言去形容“家”,譬如港湾,家在杨绛先生看来:家就是我们仨,我们仨就是家。不因为时间,地点,而改变书中的内容说不上连续,让人感到没有特意着色某些事,大多是碎片化的`,很平常的但却让你感到温暖的生活琐事。杨绛先生的生活是乐观的,因为生活不可能尽如小说一般,那样丰富多彩,但对他们来说生活中总能找到乐趣,通过书中的描述种种温暖染尽读者心间。生活无趣,生命有趣便够了。
但家不尽然是温暖的,相失于古栈,一步一步,杨绛先生别过家人,只留下她一人,让人感到十分难过。“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碎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晰的看着曾经作为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读过这本书我才知道,即便是多么有才学的人也是过着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普通生活,但是面对生活他们的态度则与我们不同,面对什么困难都能以平常心去面对,专心对待生活。墨水染上了,洗掉便是。生活很难,跨过便是。“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的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杨绛先生引用这句话诠释了自己的平静,从容和淡然。既然逝者不可留,往事不可追,那么就从容面对未来吧,毕竟未来才是属于自己的。
第6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人生的主题是孤独,能有这样的人携手才是应该心怀感恩,而不是遗憾已经走散。
几周前和别人谈起有关处对象的种种,我又突然灵感爆发,说两个人不应该太依赖,也不应该因为有了对象就变得很宅,否则一旦出现变动体系就会造成巨大的不稳定。这段话的灵感来自于最近开庭的一起谋杀案(凶手和他老婆都是很宅只一起打游戏看电影的人),两个人活成了两座毗邻的孤岛,当其中一座有所远离,另一座也变得动荡不安了。在某些情况下甚至造成很不良的社会 动荡。
可是转念一想,如果两个人都不是孤岛,一座的远离就能不影响另一座吗?不会的。读读三毛的《撒哈拉》,再读一下《万水千山走遍》,你就知道,一样的风景,一样很多的朋友,可是有的`人变了,心情就再也不能一样了。
不过看了《我们仨》这本书,突然觉得可以为之前被我否定的宅辩护一下。作者说的那种吃饭时间太长耽误自己看书的心态我超级能理解。而他们都宅,也没因为生活的种种考验就出现什么动荡。当然了,也许我应该说,宅着,也有有趣的宅和无聊的宅。有趣的宅就不会有问题呢。我向往的打怪升级的爱情,多半也是一种不会有太大问题的宅啦。
有关动荡,有关离开与离别,这里有个悖论——一个人孤独久了就会适应,但是偶尔也会幻想生命中能有个长久的陪伴。当你有了陪伴,觉得一切都settledown了,出现了有的变动,你可能又被会打入那个黑暗的孤独深渊,可是你却觉得不能泰然处之了。是应该期盼本来就不曾拥有任何东西,还是庆幸至少曾经拥有?杨绛告诉我是后者。
第7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对于杨绛老先生,我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初中那篇《老王》上。整篇语言朴实无华,但字里行间却深深映出她对老王的愧怍。在《我们仨》中,我又见到了她那朴素而真挚的语言。那一家子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在她淡雅、宁静的笔触下,化作墨迹,浮现在我眼前。
随老先生走入她记忆的漫漫长河,我伸手捞取着一块又一块的碎片。碎片上,映着一又一的生活琐事。从一起做饭泡茶、学习读书,到女儿降生、动物园游乐,没有一事不是映着亲情的光辉。他们一家其乐融融的景象都在杨绛老先生的笔下展现出。但其中,也不乏艰难的时期,比如在革时,一家人不得不在外人眼中彻彻底底隔离开,往都要小心翼翼。即使这样,他们一家仍紧密地靠在一起,度过这段艰苦岁月,迎曙光。但人终将老去,迎最后的时光。随老先生踏上古驿道,我仿佛也经历着那段生死离别。老先生的女儿身体越越差,渐渐住进医院,最后悄然离世。而她的伴侣也因此事倍受打击,先她一步而去。他们仨,到最后只剩下了她一个人,在寒风中孤独、无助地飘荡。尽管经历着锥心的痛苦,杨绛老先生却能以她那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态度整理并完成了《我们仨》这部感人至深长篇散。
亡者不可追,逝者不可留,只剩回忆可以追寻。从这篇散、从杨绛老先生的笔下,我仿佛真切经历了一遍他们这么多年的生活。我惊叹于在杨绛老先生的笔下,记录的基本都是生活上的小事、琐事,竟然能够如此妙笔生花,生动地再现出当年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场景。而这些细节之处,正是我们平时容易忽略的。杨绛老先生的这篇散,不仅让我体验了他们仨的生活,更让我能够重新思考、回忆这几年我们家里那些温馨、动人的小事、琐事。
在我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姥姥、姥爷他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喝水吧。""吃点水果。""出去多穿点衣服,别着凉了。"这些话不光是我,我相信许多人都听了不下上百遍。这些话,现在给我的感觉大多只有两个字——唠叨。但这本书使我能够重新思考他们说过的这些话。同样的叮嘱,不厌其烦地重复,不知他们是何等地关心我们才能做到这样。他们之前关切的话语,因为我的不耐烦,已经随风离去。而现在,我终于认识到了这种关爱。我无法追寻已经错过的爱,能做的唯有好好珍惜往后他们的叮咛。真情,现于琐碎的话语中。
乘船在记忆的海上航行,找到的另一宝物就是自父亲的'平日里的玩笑与教诲。我爸爸平时很喜欢跟我侃大,他的话语总能逗得我哈哈大笑。但这次重新回忆,我才发现这些话里蕴藏着深刻的道理。爸爸讲的话中总蕴含着人生的哲理,尤其是在我心情不好的时候,这种独特的教诲不仅能通过令我发笑让我由阴转晴,更能让我从心里领会接受,从而在思想上得到一种解脱。可惜的是,有些道理我之前仅仅是一笑而过,或者是未能理解其中的深意。在今后,对于父亲的话,需要多一份专注,听在耳畔,记在心田。真情,现于真心的教诲中。
船行许久,我又看到另一宝物,那便是母亲的呵护和温暖。在我鼻炎严重的时候,我妈妈十分着急,一个月下添了许多白发。她四处打听治疗鼻炎的名医,早上4点就去医院门口排队为我挂号。那是已是深秋,虽然妈妈穿了厚的外套,但凌晨的风依旧十分寒冷。看完医生,我才发现妈妈在一个劲地打喷嚏。在很多其他事上,妈妈也经常为了我而牺牲自己。而我有时还会因为自己的任性而做出一些傻事。今后的日子里,对于母亲的呵护,需要少一些任性,受于自身,馈于行动。真情,现于温暖的关怀中。
感谢杨绛老先生的这篇散,朴实的语言,琐碎的小事中让我体会到了真情,也让我能静下心,重温生活中那些温暖的小事。通过重温这些小事,我才明白,最亲的人,永远在离你最近的地方,关注着那些不太可能会注意到的细微之处,并倾尽全力去关怀。
第8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杨绛先生的'一本回忆录,初读第一部分,没有读懂,一直到结尾,才明白写的是什么意思。如此年纪的人,其心路历程一般外人无从得知,顶多也就是口述,别人记录,难得杨绛先生如此高龄还能有这般笔法。一边是老伴儿,一边是闺女,无能为力,却又想寸步不离,几十载风雨相伴,却落得孤家寡人,仅撰一文,以慰思念。
时局动荡,思想更迭,在乱世中只想专心读书做学问,却被外界所左右,谨小慎微,如履薄冰,只求平安。著书立说,翻译外文,无愧于心。才华横溢,世事弄人,身处桎梏,“文思”被“限量”。
在外是名人,是学者,是教授,在家只是家人,风雨携手,同喜悦共患难,身隔两世,心系一身。聚散无常,唯此般情谊,长存人世之间,任后人凭吊,却又在不知某处,悄然上演。
第9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轻轻推开近代文学的大门,她优雅端坐,笔尖在纸上划过,淡蓝色的墨迹上跳跃着生命的精灵,带她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这是杨绛先生写这本书的初衷。一个世纪老人,缓缓地行走在岁月里,历经百年沧桑之后,念念不忘的仍旧是“我们仨”在一起的时光。所以她决定用文字来回忆那曾经燃烧着情感与生命光辉的岁月。
无论身居朱户或者柴门,唯有情感,才是最值得珍爱的
一个是文学才子,一个是旷世奇女,常人眼中他们的生活,应当是“琴棋书画诗酒花”,然而杨绛先生却更多的回忆了平凡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从初入社会,英国求学时的笨手笨脚,兢兢战战,与迎来小生命时的敬畏感恩,温馨知足,到变为“牛鬼蛇神”时的艰难困苦,却苦中作乐,以及后来疾病缠身时的相依相守,牵肠挂肚。娓娓道来的小故事似乎就是这人世间千千万万个家庭的真实显照。那些细细琐琐的俗世俗物也许不足以勒之于铭,却也萦人心胸,久而芬芳。
1997年,被杨绛视为一生杰作的.女儿钱媛因病离世,次年,丈夫钱钟书也随其后,亲人的相继离开,对她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从“我们俩老了”到“我们仨失散了”一场相聚相离的梦也是这一家人一起走过的后一段路。而如今梦醒了,她能做的只有“我一个人回忆我们仨”。
与世无求,与人无争,方能顿悟生活。
我们都是两手空空而来,最终能带走的也不过是曾经走过、看过、想过、惑过、求过、爱过、给过的回忆罢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争不抢,不慕名利似乎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社会的飞速发展把我们强行推入了快节奏的生活中,似乎只有奔跑着才能到达终点,只有争的头破血流才叫生活。而杨绛先生无疑就像一股清流,她可以为了自己的兴趣放弃了美国韦斯利好学院的奖学金。也可以在饱经忧患之时,把世态炎凉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后来,她更是在百岁之时感慨道:“人生最妙曼的风景竟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细细读完这本书,会发现他们这一家人真的是朴素单纯,如兰芷,如清水,不为浮尘所动,只求内心安然。
书的最后,她慨叹:“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美好的事物总是很轻易地就失散了,但我们可以用文字来记录下永恒的回忆。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世间除她之外,大概再无人能担此盛誉。三毛曾问道:“远方有多远,请你告诉我。”杨绛正是用毕生回答了这个问题:“远方并不远,只要我们仨相聚相守,远方就在脚下。”
第10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一本薄薄的回忆录承载的却是一家人的一生。千言万语道不尽说不明。书很短,不敢说感触深刻,可其中的脉脉温情,却也引人思躇良久。
杨绛先生百岁高龄提笔写书,令人敬仰,是一件了不起的事。
书中讲述了杨绛先生重温与丈夫钱钟书、女儿钱一家三口共同生活的岁月,那些单纯朴素又盛满温情的亲情故事。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用独特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用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7月伉俪二人赴英国牛津求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回国后直到1998年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难忘经历。第三部分,丈夫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相继离开,剩下杨绛先生自己一个人思念他们一家人的一生。
书里遍布着温暖的小趣味,从柴米油盐一餐一饭,到字里行间书信往来,无不透露着生活的智慧。字里行间流露出哀而不伤、深厚而诚挚的感情,让人十分触动。
王小波说,一辈子很长,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而杨绛是幸运的,因为有了钱钟书的陪伴,所以他们的'生活是有趣的。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杨先生让我看到了一个家庭的温暖与幸福,平凡生活里美好与繁琐的事情交织,这才是生活的模样。
第11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读杨绛的《我们仨》,真的是一种享受,到今天为止,我不知道自己反反复复读了几遍,读到开心处我跟着欢笑,读到坎坷处我随着难过,读到离别处我心酸,读到伤心处我落泪。但在杨先生的字眼里始终波澜不惊,仿佛是在描述别人的故事,那样淡定、宁静。我只想看他们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生活,而对于他们的生离死别我真的不忍心看。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一句"世间好物不坚牢,彩虹易散琉璃脆"感叹了生命的脆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而文末那句"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文章至此,在淡淡的哀婉语调之中却又透露出希望,不执念,认真生活,这亦不失为一种作者给予读者的财富。读到最后才慢慢读懂了书开始她做的那个长达万里的梦,原来就是现实的虚化。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生活在回忆中的杨绛先生,用文字记录的不仅是对至亲挚爱的思念,更是一种罕见的真情和达观,在作者那里是一种淡定自然,在读者那里却常常禁不住潸然泪下。更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那份厚重的爱与刻骨铭心的思念……
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就算幸福?读了《我们仨》,让我读懂了什么是幸福。因为正是杨绛,让我深深的领悟到,幸福是一种不太确定的东西,因为它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只有你自己才能感觉体验的东西。在她们心中没有不幸福的生活,只有不幸福的心态。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不管在什么状况下,她们都会从中寻找快乐的源泉。其实幸福的关键是感知能力,而这一点正是我们现代人正在逐步缺失的。杨绛的一家不论在怎样的.逆境中、不论遭受着怎样的苦难,她们永远都是相濡以沫、相信相爱!因为"我们仨在一起",就是最幸福的,它不是物质的,而是精神的。
杨绛的一家,很好的诠释了"情感",她们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但是她们的生活比任何人都幸福;她们没有所谓的爱情基础,但是几十年风雨历程,携手走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情是个什么东西,终将被习惯于依靠代替,为他们的幸福所折服,为他们感知幸福的能力所折服。对中国这个著名家庭的亲情故事,任何的评价都属多余。
石康说"这个家庭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生活方式,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趣味,一种追求"。
现代的高科技给我们提供了联络感情的平台,让我们的沟通随时随地没有障碍,但是我们还有那份平淡真挚的情感吗?似乎人与人之间的屏障越来越厚。当我们到互联网的虚拟空间里去寻求心理的安慰时,我们缺忽略了身边最真实的感情!当飞机、高铁让我们毫无阻隔的飞越千山万水,让我们的生活没有距离的时候,我们心的距离是拉近了,还是越来越远呢?
现代人都在追求轰轰烈烈的爱情,却忽视了身边最平淡的美丽。当我们抱怨爱人不够体贴、不够浪漫的时候,我们是否从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呢?生活原本就是平平淡淡的,你有没有用心去体会这平淡中的幸福呢?
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无疑给生活在互联网时代的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我们扪心自问,生活教会了我们什么?我们是否还是原来的样子?面对爱人,我们做到爱他如同爱自己吗?面对父母,我们做到像父母对我们那样对待他们吗?面对朋友,我们做到真诚相待吗?我们做到问心无愧吗?
一本好书可以洗涤人的心灵,可以改变你的心态,可以让你变的更加珍惜亲情、爱情、友情。
近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过:"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那是因为他的灵魂不朽,他的影响不朽。
第12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愿此生唯有死别,没有生离。
读完此书,是对杨绛先生升起万丈敬意!她用平实的笔调,有时还捎带愉悦的,轻快的感触,来叙述一家人为求学,为工作,为避难,为团聚而颠沛流离的坎坷人生。在她娓娓叙写的文章中,我们都知道在文字背后所经历的苦难与艰难,但是我丝毫没有读出愤怒,不平,埋怨这些负面的情绪,读到的尽是乐观,平和,慈爱,满足这些积极的心态。有如此豁达之胸襟,有如此从容不迫之气度,有如此与世无争之情怀,不可不让人敬佩之至!
生活是琐碎的,而如何对待生活之琐碎,如何去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能决定一家人生活是否幸福和快乐。“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多行善举之事,不行有害家人之事,祸端自会远离。一家人如若能同舟共济,家和万事自然会兴,而名利,财富,都是家和的附带之物,不刻意求之它也会随之而来。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今生能有缘成为一家人,是前世各自修来的莫大福分。所以要珍惜我们的家人,要爱我们的家人。看着杨绛先生的《我们仨》,有如此恬淡,平和,充满温情的家庭生活,让我想到了《浮生六记》的沈复与芸娘,都是一家人志趣相投,相互帮扶,相濡以沫,凭借对彼此的爱,对生活的热爱,共同度过各种难关。给世人呈现平淡且又真实的生活。
人是家的最基本要素,如果人不齐,失散了,也就不能成之为家。而只要人在,不管在哪里,到哪都能成为一个家。愿我们都不会是一叶浮萍,愿我们都能常伴亲人于左右,愿我们都能有一个美好的家。
第13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恒的拥有就是珍惜。——题记
花园里有三朵花,最可爱的先谢了,后来是高大的,最后只剩下了孤零零的一朵,花开寻香,为我们谱下了人世间最美的爱——《我们仨》。
初识“我们仨”
一个不平凡的人,写了一本平凡的书,却引起了意想不到的反响,这就是杨绛和她的《我们仨》。
这是一本小小的书,简单的色调,让人觉得这本书好像已经放置多年了,有种怀旧的感觉。书的正面只有简简单单的.书名和若隐若现的“Mom Pop 圆O”的字样,背面是四行小字,其中,“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最为醒目。
“我们仨”是三个人的故事,但在杨绛笔下,却不止三个人。因为每个人摇身一变,就可以变成好几个人……
我们仨中的爸爸——钟书,是女儿的“哥们”,还是妈妈和女儿的老师,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要他们母女把他当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
我们仨中的妈妈——杨绛,是两个顽童的妈妈,还是爸爸的好学生。她照顾爸爸和阿媛很是辛苦,但闲暇时也不忘读书学习,写了部四幕剧《称心如意》,不料一鸣惊人,她所署的笔名“杨绛”也就此叫开。此后,又创作了喜剧《弄真成假》《游戏人间》和悲剧《风絮》,后来完成了译著巅峰之作——八卷本的《堂吉诃德》。
我们仨中的女儿——阿媛,是爸爸妈妈幸福的结晶,她会照顾妈妈,像姐姐;会陪妈妈,像妹妹;会管妈妈,像妈妈,她是全家的开心果!
乱了,全乱了,到底这是怎样的一家人呢?让我们走近一些去看清他们……
走进“我们仨”
走进我们仨,没有了开始的疑惑,有的只是感动。
杨绛注重细节,从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下笔,看似零散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她文章中的亮点。而这些点点滴滴,正是我平时觉得不足挂齿的那些片段:妈妈早晨一遍又一遍的叫我起床,早上出门前一遍又一遍的嘱咐,吃饭时一次又一次的为我夹菜……一家人的相视而笑……正是这些平凡小事,她却可以把他们串在一起,似一串珍珠项链。
她的文字轻声细语,似泉水叮咚。“我们仨”,虽似蜻蜓点水般淡淡的一笔,却又力有千钧……
家是什么?她告诉我:三个人在一起就是家。一家人只要在一起,不管在哪儿都是家,都幸福。随着钟书和阿媛的离去,他们仨失散了,只留下了她一个人思念他们仨。“往事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她只能用梦境再把他们在一起的岁月重温一遍,再和他们聚聚。
是的,他们仨没有分开,他们仨中的每个人都还生长在每个人的心里。
合上书本,他们生活中的小故事仍旧让人回味:牛津探险、饭馆听人吵架,动物园研究动物……朵朵美丽之花就在不经意间绽放……
真的,现在我觉得每天能徜徉在妈妈温柔的目光中,爸爸温暖的怀抱里是多么多么幸福的事情。要知道,“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世界上最永恒的幸福就是平凡,人生中最永恒的拥有就是珍惜。
《我们仨》,在这个炎炎夏日,你似一抹清风,多么的清新,吹散燥热,带来别致的温暖,伴随着我度过整个暑假……
第14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
尘世中三个奇妙的组合:爸爸是钱钟书,妈妈是杨绛,女儿是钱媛。
六十年间缘起缘灭,因为离合成就了一段段故事,也成就了杨绛先生的经典回忆录《我们仨》。
第一部:我们俩老了
“钟书大概是记得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杨绛先生云淡风轻地写下这句话,她的心里,是否也像这般云淡风轻?
第一部是以杨绛常做的梦开始的,虽然篇幅只短短两页,却传达出无尽的无助与寻觅,她深深的思念着他的丈夫。
“有一晚,我做了一个梦。我和钟书一同散步,说说笑笑,走到了不知什么地方。太阳已经下山,黄昏薄暮,苍苍茫茫中,忽然钟书不见了。我四顾寻找,不见他的踪影。我喊他,没人应。只有我一人,站在荒郊野地里,没人应。”
第二部:我们仨走散了
杨绛先生说“人间不会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带着烦恼与忧虑。”
丈夫、爱女纷纷病重,先生近九十的高龄,惶恐地踽踽独行在古驿道上,静静地陪伴在已无法起身的钱钟书身边。由于分身乏术,与爱女只能在梦里相见,如梦似幻,却是真实的情景再现,一家三口在梦境里诉说离情,依依惜别,互道珍重。钱媛也于1997年早春撒手先行一步。痛失爱女的杨绛先生强忍悲痛,继续艰难行走在古驿道上,陪伴着日渐衰弱已口不能言的丈夫,1998年岁末,钟书去世。
先生用沉淀了近百年的墨笔,一笔笔地勾勒出“我们仨”曾经美好的生活与真挚的情感,一点点地吞吐出对夫女的无尽思念。
“我们仨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作‘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第三部: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以平实朴华的文字记述了自1935年夫妇二人赴英留学并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女儿与丈夫相继逝世,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杨绛全书都在围绕一个主题——“家”。他没有去评价他的生活和家庭,而是像讲故事一样述说着她最美的回忆。
书的最后写到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人生不会有像电视剧小说那样的结局,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百岁老人坚强的背影,他站在人生路上回望,心里满是凄凉和哀伤,书中没有可怕的呐喊,没有无助的彷徨,仅有一位母亲对儿女的思念,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怀念,每一个字像花一样绽放着思念。
或许我们还没能真正去读懂书中的那种意境,或许只有用成长,用精力,用生离死别去填充,才能感受其真正的艺术魅力和其中映透出来的亲情。正如书中所说,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第15篇:我们仨读书心得
在我身边的夫妻楷模,是我的一个表哥和表嫂的爱情故事,朋友们里公认的人生赢家。他俩自初中情窦初开起,携手九年恋爱长跑后步入婚姻殿堂。那是整个青春;人生中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有彼此陪伴。他们经历了学校毕业后前路未知的迷茫,经历了重大火灾被困,经历了赚到第一桶金,也和大多数夫妻一样,婆媳关系处理,工作矛盾纠纷,柴米油盐。没有谁的生活总是顺风顺水的。
在我印象中,他们好像从未有过争吵,什么事都是一起商量着来,难得的是,他们总能意见一致,齐心协力朝着一个目标。有些亲戚会说他们很自私,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不问世事。我却觉得,他们总是彼此鼓励,奋勇向前,像一队团体,谁都不掉队。我无论什么时候见到他们,都能感受到爱意绵绵;仿佛在初恋,仿佛在新婚。
我记得那年,在表哥家做客,饭后表哥洗碗,我们起哄说,怎么不让嫂子洗,他说:“我洗,我能做的我都做,我就想让你嫂子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他好像随口说了一句很平常的话,我们却眼里渗满泪水。那时候我觉得,表哥个子不高,人也不帅,但却像日出时的青山,巍峨、炽热。
表哥从一开始的高薪工作,到事业滑铁卢,如今自主创业,不是什么大生意,但也安然自得。嫂子在一家公司里勤恳工作了近十年,从一个小职员逐渐做到了分公司懂事。他俩在各自的工作领域中都逐渐成为了佼佼者。婚后苦于一直无子,多方治疗,如今都二胎了。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过了相恋二十五年,走向了下半辈子的人生。
我们可能会说,有多少人能有这样的青梅竹马啊,这样的故事发生概率太低了。也如同杨绛先生的《我们仨》,又有多少懵懂的少年,能一见如故,就此相知相守一生,既是知己,又是伴侣。在90岁高龄的时候,还写着家庭回忆录,积攒了满满的照片与信笺,记着几十年前相守的时刻。
我们所见大部分夫妻的生活,无非是因“柴米油盐”争执不休,耗尽感情,或许有了第三者。自私自利而一味索求,偶尔挂念,时常埋怨。就算《梁山伯与祝英台》、《泰坦尼克号》这样的故事,即使能熬过喜结连理,婚后生活,我们也绝不会相信能如初见般美好,从小生活环境及认知悬殊的两个人,只能在最开始彼此吸引时有片面的激情,除非彼此有足够的耐心,足够的智慧,才能艰难的长久相伴。
经济学家薛兆丰说:如果世界上有两个人,是彼此一生的唯一,他们这辈子都不会见面。世界上有70亿人,想象一下,有70亿个绿豆在一个大缸里,有两颗红豆放进去,搅啊搅啊,它们会碰上吗?在短暂的一生中,它们不会碰上。如同我们海誓山盟许下终身承诺的那个人,实际上只是我们身边看上去,觉得差不多时间到了而挑选的人。
有些人终其一生在等那颗“红豆”,大部分人选择了身边的“绿豆”,而我们所羡慕的,其实是那些能让“绿豆”变成“红豆”的“魔术家”。我们要从这些“魔术家”身上学习这种技能。这也不难发现,他们总有很多相似之处。
我认为理想的伴侣,是相互依赖,却又彼此独立。能帮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
钱钟书闻名遐迩,但在生活上很依赖杨绛,不会修灯泡,不会洗桌布,家里维修的活都得杨绛做,杨绛丝毫没有抱怨,迎难而上,做他坚固的后盾。杨绛有自己的探索领域,才气不熟钱钟书,她不喜做饭,早饭也都是钱钟书早早起来做好。他们经常教女儿“格物致知”,以身作则的示范求知精神,他们的女儿钱瑗也是位很有成就的人。他们并不善交友,有自己的一套处事观,外人看来会觉得,傲慢、自私。他们是一个团体,像极了我的表哥表嫂。
有些人很计较得失,因为害怕自己利益受损,在夫妻相处中索取变成了本能。很少赞美对方,甚至打压对方变成了习惯,觉得自己是站在上风。但夫妻本就是团体,你的得意如果是通过对方的.失意所换来的,那这对团体的综合水准并未提高,还有可能隐藏着深不见底的暗礁。你的婚姻是否成功,多瞧瞧你的另一半是什么状态吧。
还有一些人,本性纯良,丝毫不知保护自己的利益,如果所遇非良人,会在亲密关系中逐渐失去自我。我记得我的初中班主任说,“爱是一种责任和付出”,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的爱情观,经过了十几年我才明白,她只说了一半,我们爱别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爱自己,在你足够爱自己之后,再去承担责任,去义无反顾的付出。这缺一不可。如果两个人都能如此,这对夫妻团体才能稳步向前。
在彼此的陪伴中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多么幸福的事。这样在经过了四五十年的相伴后,到老了你才会感慨“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翠”,这辈子都没处够。有他/她的地方,才是家。
家在哪里,我们都在寻觅归途。
本文标题:我们仨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