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门宴读后感

句文网    发表于:2023-09-05 12:57:44

第1篇:鸿门宴读后感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是毛泽东的诗文名句。鸿门宴上,楚霸王未听范增之语,却被项伯一言蛊惑:“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而轻易地放跑刘邦,给其以卷土重来的机会。“败于不肯纳谏”是为霸王失败的主要原因。

“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用在霸王身上恰如其分。一直以来,世人对其褒少贬多:自矜攻伐、胸无城府、优柔寡断、沽名钓誉……似乎每个缺点都是不可饶恕的致命错误。

曾几何时,年轻气盛的他,出世反秦,敢为天下先。逐鹿中原,他拔剑向殷、营救赵歇,取代上将;面对强敌,他一马当先,奋勇向前,巨鹿败秦;后身陷垓下,四面楚歌,他宁愿自刎,亦不肯过江,留下了“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千古佳话。

一个敢爱敢恨、敢喜敢怒的`项羽;一个胸无城府,重情重义的项羽;一个令人敬佩,又让人唏嘘不已的项羽。一部《鸿门宴》是其人格的真实写照!

自矜攻伐,亦勇敢自信。不错,刘邦先破秦入咸阳,按约“先破秦入咸阳王者之”。试想,若无项羽率三十万大军于巨鹿与秦军鏖战,刘邦何以能凭三万之众,从豫陕轻取秦都?论功行赏,入住咸阳者,霸王当之无愧也。然而,正是这自矜攻伐,小觑刘邦,不纳谏言,放其归山,使其丢了江山,也害了身家性命。胸无城府,亦坦荡真实。曹无伤告密,本为线人,应加保护,面对老奸巨猾的刘邦不经意之间的探询,其不会虚与委蛇,竟然和盘托出。此等真实,实乃政治上的幼稚,且害人害己!读至此处,我倒觉得项羽坦坦荡荡,昭如明日,心无忧戚。若其得知曹无伤的下场,一定为己所为捶胸顿足!优柔寡断,亦有情有义。范增数目不动,是其念刘为故交;樊哙闯帐不杀,是其重他为英雄;项伯告密不怪,是见其讲义气。这不动、不杀、不怪,既是其优柔寡断的性格所致,也是其有勇无谋的证明,更遑论深谋远虑?然而,也正是这不动、不杀、不怪,比之于刘邦,无意间更显示其仁义宽厚的一面。“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言犹在耳。曾几何时,他是何等的英雄!少时,见秦王仪仗,即发下宏愿:“彼可取而代也!”曾几何时,他是何等的悲壮!穷途末路时,潇洒认命,拔剑自刎而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生是人杰,死为鬼雄,胜则英雄,败亦枭雄。他无怨无悔无愧,认情认命认输,有大丈夫气概,也有少年英雄气。司马迁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遂将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掩卷沉思……

第2篇:鸿门宴读后感

李清照有诗云:"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一个忠肝义胆的豪杰。他叱咤风云的伟业,所向披靡的战绩,在秦汉交替之际掀起了澎湃的浪潮。曾几何时,举世共仰,千秋景慕。项羽因之而成为历代王朝倍加推崇的人物,着实为后人所景仰。

然而,项羽毕竟是一个杯具式的历史人物。他的杯具,不仅仅是历史的'杯具,也是性格的杯具,而他的杯具性格,无疑张扬了他的人格魅力。

项羽性格的最大魅力在于他的"义",而这个"义"也恰恰演绎了他的个人杯具。古人云:"义者,宜也。"又云:"行而宜者谓之义"。可想而知,只要行之得当,言而得体,便可称其"义"。然而,"义"是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项伯为报救命之恩,向张良通风报信,可称得上"义",可此举客观上却帮忙了刘邦,使得沛公在鸿门宴中能化险为夷,此举又谓之不"义"。两军对垒,项羽却不忍弑杀刘邦,纵虎归山,最后成就了刘邦的霸业,实乃对敌人的"义",而对自己不"义"。项羽的"妇人之仁"与"义"的本质是背道而驰的。能够说,项羽重义而轻理是他的性格的最大杯具。

项羽的性格杯具还表此刻他的刚愎自用。韩信始在项羽麾下,"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陈平效力于项王,"累谏不受,乃封其金与印,仗剑亡,归汉于武"。此二人均有经国之伟,济世之才,然而却不为项羽所用。亚父范增,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是韩信;七出奇计,困项王于垓下的是陈平;十面埋伏,逼项羽走江东的是张良;乌江渡口取项羽头颅的竟然是项王"故人"王翳。项王的刚愎自用,最后让自己饮下了"四面楚歌"的恶果。能够说,过分借重于武力而忽视智谋,也是造成项羽性格杯具的一个重要原因。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驹不逝。驹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的悲怆无疑已成为千古绝唱。假如项羽不固守那狭隘的"义",假如项羽那么,意气风发,衣锦还乡,击筑高歌《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四海兮归故乡,安得猛将兮守四方"的人,可能就不会是刘邦了。

第3篇:鸿门宴读后感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成为后人引用的佳话。如今,鸿门宴成了阴谋的代名词。但是,里边的主要人物刘邦,司马迁给出的笔墨甚少,更多的是从部下和项羽一方的博弈。后人给刘邦的评价更多的是虚假诚恳。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的话,这样的评价是不公平的。假如这天我们都如樊浍那样的性情,恐怕这个世界早就打起来了。()战争早已不知把这个地球整死几回了。这也说明了说我们后人巴不得别人好的通病,人家刘邦一个平民百姓,凭的是智慧上位的,此刻的好多管理层、领导者都是需要智慧的`,如果一味的性情用事,那只能说是头脑不想事。

细细揣摩一下鸿门宴中刘邦说的几句话,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很简洁。更注重把问题让部下来回答,其实他自己早就明白该怎样做了,这就是刘邦的智慧,正如那句话,难得糊涂,有点大智若愚的味道。

一来能够了解部下所想的,二来能够让部下感觉到在上司的眼里自己是存在的,若是采纳了自己的意见就更高兴了。倘若,部下和你想的一样,你却说出来了,时间久了那这部下肯定心里不舒服,越是性情之人,更乐于把自己在别人的眼里有种持久的存在感,因为他们更偏向于不愿意用逻辑思维来分析问题,越简单越好。有时,自己就在想,不管是不是利益所使,这都是一种尊重他人的表现,这是一个人心志成熟的表现。正所谓谎言有时也是美丽的。

刘邦登位后总结到: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论抚慰百姓供应粮草,我又不如萧何;论领兵百万,决战沙场,百战百胜,我不如韩信。但是,我能做到知人善用,发挥他们的才干,这才是我们取胜的真正原因。至于项羽,他只有范增一个人可用,但又对他猜疑,这是他最后失败的原因。

刘邦的智慧,这个布衣将相的王朝,我一介草民怎能读的懂,这位真正好处上的大皇帝,能够说是有好多值得我们后人来学习的。这位平民皇帝是第一人采取休养生息,注重发展经济的基本国策,这也是汉王朝为什么能够持久400多年。外国史学家给出的评价是世界主义统治者。

有人说,刘邦狠,其实,此刻的哪个高层不是狠主角,,西藏的事情。记得小时候,村里要修路,就要拆房子,好多人肯定不是很情愿的,并且有几家还是钉子户,到最后,村干部就强行拆了,当然也得罪这几家人了,但是义无反顾,最后路通了,十好几年了,路还好好的,当别的村里一下雨就泥泞不堪时,看到自己门前的泊油路时,都不说话了。当时,就有人说:幸亏那个谁了。人就是这样的,既然选取把担子挑到自己的身上了,就得去承担,担子越大,意味着承担越大,自己需要放下的就愈多。

项羽的败局,从鸿门宴一开始就已经体现了,刘邦的假意歉意,却得到项羽的答复是: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所言。先不去论项羽的自负、妇人之仁、杀人成性、残暴、不仁义等等,就这一点就能够定性了项羽是鸿门宴的失败者,更是定性了楚汉相争的结局。

第4篇:鸿门宴读后感

谈到楚汉之争,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鸿门宴了。由于司马迁传神的描述,不但使得鸿门宴的过程曲折动人极富于>戏剧性,更使得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而期间得失更是另后人咋舌不已,或惋惜之,或痛恨之,或不屑之,或赞叹之。

对于鸿门宴项羽不杀刘邦的原因却莫说纷纭,前人对此基本给予否定的态度,视之项羽不听臣言,狂妄无礼,优柔寡断,刚愎自用,眼光短浅,有勇无谋。其结论就是项羽头脑简单,骄傲自大,所以大意放走了敌手,酿成后患。

近年来出现不少学者通过研究当时背景,重新探讨这个问题,作出不同于传统的看法。比如学者张志坤在其文《鸿门宴楚汉得失之我见》认为鸿门宴实际上是项羽兵不血刃,不废吹灰之力夺得关中,既降伏刘邦,又维护自己反秦盟主的'地位;而刘邦忍辱负重,拿土地换来渡过暂时难关,仅此而已。学者周骋在《刘项关系与〈鸿门宴〉结局识论》一文认为鸿门宴是因为当前的形式而导致项羽不得不安抚刘邦,就大局上,项杀刘毫无必要;就理智而言,项不杀刘,不为失策;就感情而言,项不杀刘,不能算矫情;就未来前景而言,项羽已有对策,不杀刘不能看作放虎归山学者蔡伟更是高度的评价项羽在鸿门宴上的表现,'如果说刘备释刘璋为仁释、关羽释曹操为义释、孔明释孟获为智释,那么,项羽之释刘邦不但总其所有,更添一条——勇释。'前人对项羽鸿门宴上轻易放跑刘邦简单归于其头脑简单,不足论矣!好在现在大多学者开始从当时的背景重新来探讨,犹为可喜,但是翻案过甚,许多观点尚有待于商讨。

汉元年十月,刘邦从武关进入关中,秦王子婴向刘邦投降,泱泱大秦,就此覆灭。刘邦进入关中后听从儒生建议:'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徵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派兵把守函谷关,自己欲在关中为王。

刘邦此战略有早年楚怀王之约为政治依据,早在约法三章的时候,刘邦就告诉关中父老:'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在这里刘邦把楚怀王之约的主角偷天换日改成自己,显示他此时不可一世,忘无所有,急不可待想在关中称王的心理。当然派人把守函谷关,以免其他反秦诸侯来分一羹也是顺理成章的。但是此时刘邦却犯了一个严重的战略错误,反秦诸侯在北方和秦军誓死角斗,终于击败秦军,刘邦却趁秦主力被诸侯牵制而轻易盗取了胜利果实,却关起门自己独享成果。从道义上讲,刘邦这样做不厚道,遭到各路诸侯唾弃;从利益上讲,刘邦这样做大大惹怒了各路诸侯,使各路诸侯同心协力要消灭刘邦这个绊脚石。

果然,不久项羽带诸侯联军来到函谷关,却被刘邦的军队阻拦。项羽命英布击破函谷关,大军驻扎戏西与刘邦驻扎于霸上的大军对峙。

第5篇:鸿门宴读后感

司马迁的《鸿门宴》是《史记》中流传弥久、广为传颂的名篇之一,对当世和后世的读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影响之大,不可估量。特别是刘邦的人格暗示意义,更是如此。我认为,刘邦人格影响力是极大的,可以说是中华民族人格史的一座分水岭。刘邦把民族的性格引导到另一个方向,引到功利之途,势利之途,而不是导向之前的具有审美意义的贵族化人格理想。

刘邦被作为民族成功形象的第一个平民典范,在当时已产生轰动效应,更被后人不断的研究,甚至作为怎样做人的范本。刘邦所作所为也成了很多人励志人生走向成功的人生指南。换句话说,那就是,具有什么样性格的人更能适应这个社会,更容易出人头地,实现成功梦想。我想,这可能是《鸿门宴》弥久不衰常读常新的原因之一吧。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楚汉战争就不只是一场军事政治上的较量,更是人格力量上的较量,是项羽和刘邦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的'殊死较量。历史钟情于刘邦,而抛弃了项羽。项羽是一个楚国贵族后裔,极具君子作风,代表了具有审美意义的贵族化人格理想。这样的人格梦在后世诗人心灵的天空不断地回响。李清照诗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由此可以看出,项羽的人格只是在审美的意义上才是成功的,事实上,他就是一个失败者,说的好听一点,是一个失败的英雄。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是他贵族化的人格在起作用,而不是什么优柔寡断。“优柔寡断”只是功利主义的评价。项羽的意思,我要杀你刘邦,我不用这样阴险狡诈的手段,完全可以凭借实力来击倒对方。有一次,项羽叫阵,要和刘邦单挑,而刘邦不干。这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所以,历史抛弃了项羽,同时也抛弃了我们民族的人格梦想。历史从梦想走向了功利。

孔子是较早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一个人。我们看一看《论语》,就明白了。《论语》中的那些话是可以说的,可以说给别人听的,但是大多不能做,一做就不行了。孔子也意思到了,他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但是,他志在恢复一个有君子之风的国度,使历史不至于大滑坡,所以他说:“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然而,事实上,历史确实在迅速的滑坡。孔子啊,你老人家能挡得住吗?就连雄兵百万的项羽也悲壮的倒下了,何况手无寸铁的一介书生呢?孔子和项羽都是为即将从历史的舞台上退出的一种文化而奋斗,而抗争,而死去,就像后来的王国维一样。两者的区别只是为了不同的文化而已。历史的长河,文化的长河,民族人格之河,最终经过刘邦一搏,而改变了航道,浩浩汤汤,一泻千里,绵延千年。

项羽死了,刘邦昂然“履至尊而制六合”。同时,项羽背后的文化也像一阵风一样随他而去,刘邦却带领世人走向一个新世界,一个虚伪而又功利的世界。“君子”已去,“小人”横行无忌了。封建主义就是小人当道,流氓无赖主政。看一看《红楼梦》就再明白不过了,封建主义,一个烂泥塘,一个肮脏的世界。曹雪芹云“欲洁何曾洁”,也无可奈何了。

第6篇:鸿门宴读后感

大家对“鸿门宴”这个故事比较熟悉吧!今天,我就要通过这个脍炙人口的故事来了解分析故事中的两个大人物——刘邦和项羽的性格特点。故事中刘邦机智脱逃,就已注定了他的结局不再模糊,而项羽最终自刎的原因也一清二楚!

曹无伤这一根引火线,引出了一场巨大的战争——项羽发怒了要杀刘邦,范增也在一旁添油加醋。当时,刘邦只有十万人马,而项羽却有四十万人马!两方交战,刘邦必败无疑。命运无常,就在此时,来了个大人物,改变了沛公的命运——项伯!

项伯,就是项羽的叔叔。因为他和刘备的谋士张良有交情,当天就把项羽第二天准备攻打刘邦的消息告诉了张良,但他没有想过张良知道后会是什么样的后果。一阵密谋后,刘邦决定先迷惑项伯,先是表白自己进关并无野心,又承诺和他结为亲家,并请他在项羽面前说好话,然后自己在第二日早上去项羽的驻扎地新丰鸿门谢罪,于是就有了那个千古传唱的故事——鸿门宴!从此,他们的一生都得到改写。

刘邦这个人能分清好坏,听从好的建议。而项羽却恰恰相反,分不清正与反,有时就因为“分不清”才做出了错误的判断,造成了千古恨。鸿门宴,就是千古恨的典型:刘邦没有相信“鲰生”们的话,而是果断的相信了张良;项羽就没有听范增的忠告,而听进了项伯的蜜语……

刘邦这个人有心眼。刘邦就是因为心眼多,登上了皇帝的宝座;“西楚霸王”项羽就是因为没心眼,才听进了项伯的谎言;就是因为没心眼,才放走了刘邦;就是因为没心眼,才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一代天骄,西楚霸王,因为没心眼结局很惨。回过头看,有心眼的人物还是刘邦。刘邦有心眼,使他觉察出了“卧底”曹无伤,使他“结交”了傻乎乎的项伯,使他逃过了差点灭顶之灾的.鸿门宴,使他成为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再显新的篇章!

刘邦这个人相对而言,比项羽谦虚多了。正是项羽太有才,就听不进别人的劝告,所以才不理会范增击玦的吧。刘邦虽然有点骄傲,但他能听进建议,所以他又比项羽技高一筹了。骄傲的人一般自尊心也很强,项羽就是自尊心作怪,令他“无颜再见江东父老”而拔剑自刎。

另外,刘邦比较果断,而项羽却总是犹犹豫豫的。比如说他要攻打刘邦也要第二天打,如果当天就攻打的话,历史就可以改写了!范增一直要项羽杀刘邦免除后患,但他犹豫不决,错失良机。要是换成刘邦的话,他是决不会心慈手软的!刘邦就果断了:一不做,二不休。他答应第二天去参加鸿门宴,一早就去了;说了要对项伯好点,就真的对他好点;说逃就逃,说走就走,真果断!

虽然当时刘邦的军事力量远不如项羽,但他为人、性格等方面都比项羽强。所以两人最终的命运也截然不同。性格即命运啊!

第7篇:鸿门宴读后感

楚汉之争,项王惨败,这多多少少令人有些惋惜。一位出身名门的大将军,一位市井小人如同流氓,在我们读者看来,项王怎么样都不会输。但读完《鸿门宴》后,才发现项王的惨败也并非那么出人意料。

这场宴会可谓本是刘邦的“送命宴”,刘邦如若走错一步,都将落入万丈深渊,万劫不复。所以在鸿门宴上,刘邦可谓是百般忍辱负重,而项王因为骨子里狂妄自大、刚愎自用的性格,所以顺理成章被刘邦伪善着低三下四的嘴脸蒙蔽,从而也奠定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激战最后的`结局。

培根说:性格决定命运。何为性格,是刘邦如浪子一般的圆滑世故,还是项王优柔寡断、率直粗犷?韩非子说:缓心而无成,柔茹而寡断,好恶无决,而无所定立者,可亡也。在宴会上,项王曾有无数次机会可以杀掉刘邦,可他都一次又一次放弃了,活生生让机会从手中溜走,为的是不让自己留下一个不仁不义的骂名。

说他率直粗犷,倒不如说他有勇无谋了,当刘邦轻轻一提“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他马上和盘托出线人的姓名,这岂非淋漓反映了项王何止胸无城府,连最起码的防人之心都丝毫全无。宴会上,亚父范增对项羽百般提醒,可项羽视而不见,气得范增暴跳如雷。由此种种,可见项羽不仅仅是个性单纯,更是自大狂妄,不给自己留任何余地。

杀子婴、烧宫室、屠咸阳。楚汉兵力悬殊巨大,只因韩信助力刘邦才得以灭楚,那韩信为何要帮助刘邦呢?韩信说,项王此人做事婆婆妈妈,将士们有谁受了伤,他会亲自拎着饭篮去探望慰问,要买人心。但若谁立了功劳,要他封一个官爵,一颗印捏在手上,磨过来磨过去,直到方的变成圆的,他都不给人。

可刘邦却并不是什么善茬,他喜好女色,花天酒地,可为什么他可以蒙住项王的双眼呢?除了有张良的辅佐,还有就是他那种能屈能伸的精神。他和张飞、李逵、程咬金等人不同,用现代的话说,他情商比较高吧,懂得笼络人心,善于察言观色,不鲁莽能忍耐,并且会抓住他人的弱点,深谙知人善任。为了联合项伯,他果断以亲生女儿为筹码,并赠予大量钱财,这才使项伯暗中助力,“以身翼蔽沛公”,可以说刘邦能从鸿门宴上全身而退,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在项家军中埋下了项伯这颗棋子。

综而观之,项羽也并非全无优点,他勇敢、正直、坦率、真诚,只是遇到了刘邦这样市井无赖出身的圆滑狡诈之徒,可以说击中了项羽的死穴。

项王是英雄,他骁勇善战,戎马一生,而刘邦则是胜了英雄的英雄,扪心我更欣赏项羽,他骨子里有一种硬汉精神,就连死去也是壮怀激烈,不肯死在别人刀下,用自己的方式成全了自己一生的骄矜。

成王败寇,大抵都是如此吧。

更多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