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读新基础论有感
读了叶谰教授的论著使自己对新基础有了更深层次地认识。新基础教育是把教师的智慧与能力的发挥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主动健康的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没接触新基础之前只考虑到我应给与学生什么而新基础使我意识到这种认识很片面、很肤浅课堂教学是双向的交流与互动教师应在学生主动学习上下功夫。怎样的课堂教学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在课中自己也尝试通过开放式提问导入新课或者操练但始终局限在点的开放究竟怎么样的开放才更有效要开放到什么程度这样的问题一直都困惑着我。
但认真阅读了叶教授的著作后使我茅塞顿开。要让学生主动学习首先要考虑课堂结构的开放:(1)课的导入是开放的导入可采用开放式提问或者采用发现式学习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并结合已学知识引起学生兴趣。(2)开放的教学例如在新授单词时每个词都需要学生有理解、记忆、运用的过程这时教师就可采用小规模的开放如通过语音归类来读准新词并通过发散性提问让学生运用新词造句等。(3)综合运用的开放。
但同时通过学习也意识到开放不等于主动发展虽然有的教师在课中运用了开放但他并没有联系学生实际学生不能举一反三英语是要通过练习才能达到效果的因此机械操练决不能缺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有的`环节需要开放有的环节不需要开放。同时各个环节的练习要有层次性要有递进性。如果语言的层次性在一节课中不能体现学生往往就会失去学习的热情特别是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就会出现疲倦感也就谈不上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
叶教授同时指出当代青少年前所未有的迅速发展与多变的时代只有学会独立思考与分析事物不断发现新问题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才能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与施展才华。但外语教学中学生大量的活动为模仿、记忆和机械操练较少提倡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提问。甚至当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根据已学知识灵活使用一个确切的同义词时教师也不予以肯定而要求学生改用教师规定的词汇表达意义。教学过程中只顾将语言点在规定的课内灌输下去较少让学生思考如何总结学习和使用外语的规律探索与创造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在改革外语教学方法时有的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采用一些肤浅的教学活动使这些教学活动流于形式未能达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外语能力的教学目标也无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通过最近几次的新基础听课活动发现绝大多数的教师已认识到这一点。我也正不断地吸取着新基础所给予我的养料朝着新基础所指明的方向前进。感谢新基础!
第2篇:读新基础论有感
春节期间,我又捧起了叶澜教授的书,认真研读,再次深深感受了新基础教育带给我的新理念。
“没有知识,构不成教育;只有知识,不能称其为当代的教育。”
“过去的教知识,是就事论事;现在要挖掘知识内涵的育人价值。”
“建立一份自己的责任,课堂是一个自由的空间。”……这些话是多么精辟啊!越是深深思索,越是被深深地感动。新基础教育”的改革走过了好多年的路程,我的女儿也是新基础教育下的受益者。“把课堂教学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老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把发展的主动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在新基础教育理念的推广下,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乐在其中。在新理念的.不断冲击下,我的教学教育观有了新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作“对象”、“主体”,还要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精力放在研究学生、倾听学生发展学生上,不是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作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作对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这是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中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它无时不刻在指引着我们的教育思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信息的“重组者”;没有教师这个“重组者”角色起到的重要作用,就不可能有高质量的、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将有可能变成散沙一团,教学也会失去它的意义。所以,“新基础教育”要求教师在新的水平上发挥教学过程“重组者”、动态生成“推进者”的重要角色。我们要更加全面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叶澜教授在阐述新教育观念下的学生观时,认为新学生观就是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的学生观。这是教师在教育中努力探索的最大可能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逐渐成为自己发展的主人这一教育行为产生的观念性前提。作为教师要运用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和选择性:在主动发展的学习方式中,学生是在探究中学习,其个性特点表现较为突出,教师对学生的关注变得更为复杂和细微了。 教师还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信任学生的学习能力,营造一个轻松、宽容的课堂气氛。
同时,我也感受到教学质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取决于教师对学科价值的认识;取决于教师有无主体精神和创造精神等。“新基础教育”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生在学校生活的质量。教师要使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学习心境和人际关系,就必须努力搞好班级的建设。加强班级文化建设,学生们在班级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能力也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这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群体的个性不是靠教师塑造,而是由他们自己用心和行动创造形成的。”
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学习、实践、反思、重建、为学习创造革新之路,我们就能构建起新基础教育的富有生命活力的新课堂教学,并在重建过程中提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质量 。
本文标题:读新基础论有感